支原體、衣原體(病原生物)_第1頁
支原體、衣原體(病原生物)_第2頁
支原體、衣原體(病原生物)_第3頁
支原體、衣原體(病原生物)_第4頁
支原體、衣原體(病原生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

螺旋體(spirochete)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分布廣泛,種類很多,對人和動物有致病性的有三個屬。

1.鉤端螺旋體屬:螺旋非常細密、規(guī)則,一端或兩端彎曲呈鉤狀,如鉤端螺旋體。2.密螺旋體屬:螺旋細密、規(guī)則,兩端尖,如梅毒螺旋體。3.疏螺旋體屬:螺旋稀疏、不規(guī)則呈波浪狀,如回歸熱螺旋體。

一、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與染色螺旋細密而規(guī)則,用Fontana鍍銀染色,呈棕褐色,用暗視野觀察其活潑運動方式有。A:Fontana鍍銀染色法;B:暗視野顯微鏡2.培養(yǎng)特性生長緩慢,梅毒螺旋體不能在無生命人工培養(yǎng)基中生長繁殖。鉤端螺旋體常用柯氏(Korthof)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8℃培養(yǎng)2周左右,可形成透明、不規(guī)則的扁平菌落。非致病菌株13℃可生長,以此可鑒別致病株。3.抵抗力對酸、堿敏感,對熱抵抗力弱。二、臨床意義(一)鉤端螺旋體

1.鉤端螺旋體具有內毒素樣和溶血素等致病物質,引起人和動物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2.預防鉤端螺旋體病,應積極防鼠、滅鼠,加強對帶菌家畜管理。對病人治療首選青霉素,其次為慶大霉素、強力霉素等。(二)梅毒螺旋體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經過直接接觸傳播或間接接觸(如輸血)傳播引起獲得性梅毒,另外也可經胎盤垂直傳播,引起胎兒先天梅毒。鋸齒形牙馬鞍鼻1.獲得性梅毒分為三期,以反復、潛伏和再發(fā)為特點。2.先天性梅毒又稱胎傳梅毒,多發(fā)生于妊娠4個月,系母體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可致胎兒全身感染,引起流產、早產或死胎。

3.預防主要是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梅毒確診后,應及早進行徹底治療,治療主要選用青霉素。三、微生物學檢驗(一)梅毒螺旋體1.直接查病原體

Ⅰ期梅毒取硬下疳滲出液,Ⅱ期梅毒取梅毒疹滲出液等,立即在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其運動及形態(tài)。2.血清學試驗:以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進行過篩試驗,以梅毒螺旋體抗原做確認試驗。試驗類型試驗名稱(英文縮寫)非梅毒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DRL)快速血漿反應素環(huán)狀卡試驗(RPR)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梅毒螺旋體明膠顆粒凝集試驗(TPPA)梅毒螺旋體血球凝集試驗(TPHA)熒光梅毒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梅毒螺旋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TP-ELISA)梅毒螺旋體蛋白印跡試驗(TP-WB)(二)鉤端螺旋體1.直接鏡檢

將標本離心后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或經Fontana鍍銀染色用普通光學顯微鏡檢查。2.分離培養(yǎng)

血、尿標本接種Korthof培養(yǎng)基。3.血清學檢查取雙份血清檢測抗體效價的變化。支原體

支原體(Mycoplasma)一類無細胞壁、能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支原體廣泛分布于自然中,種類繁多,其中對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體(M.pneumoniae)、溶脲脲原體(U.urealyticum)和人型支原體(M.hominis)等。一、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與染色:無細胞壁,呈高度多形態(tài)性。常用姬姆薩(Giemsa)染色,呈淡紫色。2.培養(yǎng)特性:營養(yǎng)要求較一般細菌高,對低滲透壓敏感。

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菌落呈圓形、光滑、邊緣整齊,有時形成較為典型的“油煎蛋”樣菌落支原體與細菌L型的區(qū)別,細菌L型在去除誘因后易返祖。生物學特性支原體細菌L型培養(yǎng)特性在一般培養(yǎng)基中穩(wěn)定大多需高滲培養(yǎng)菌落菌落小,直徑0.1~0.3mm菌落稍大,直徑0.5~1.0mm形態(tài)與大小多形態(tài),大小基本一致多形態(tài),大小相差懸殊細胞壁無無細胞膜含高濃度膽固醇不含膽固醇對低滲敏感敏感敏感3.生化反應根據分解葡萄糖、利用精氨酸、水解尿素等可初步鑒定支原體。4.抵抗力對熱、干燥、低滲及多種消毒劑敏感,但對醋酸、結晶紫和亞碲酸鹽有較強耐受性,可用于分離培養(yǎng)時抑制其他細菌生長。支原體種類葡萄糖精氨酸尿素肺炎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道支原體+--解脲脲原體--+支原體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引起人類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肺炎支原體的主要致病物質有P1蛋白、糖脂抗原和莢膜多糖,可引起人類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人型支原體、解脲脲原體和生殖道支原體可通過性接觸傳播,為性傳播疾病病原體,引起人類非淋球菌性和非衣原體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體無細胞壁,對青霉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敏感,治療常用紅霉素、阿奇霉素、強力霉素等。1.肺炎支原體的鑒定

根據形態(tài)、菌落和生化反應特征。還可做一下試驗幫助鑒定:溶血試驗生長抑制試驗2.解脲脲原體鑒定

可分解尿素產氨,使酚紅指示劑變色,不分解葡萄糖、精氨酸,在鑒定中常用:代謝抑制試驗生長抑制試驗衣原體

衣原體(chlamydia)一類能通過細菌濾器、嚴格細胞內寄生、有獨特發(fā)育周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分4種:沙眼衣原體(C.trachomatis)、肺炎衣原體(C.pneumoniae)、鸚鵡熱衣原體(C.psittaci)和獸類衣原體(C.pecorum),能引起人類疾病的是前三種。一、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染色和生活周期一般呈圓形或卵圓形。Giemsa染色呈淡藍色或紫色。有獨特生活周期,以感染型和繁殖型兩種類型存在。湯飛凡湯飛凡1.原體:較小,卵圓形,中央有一致密的擬核,細胞外存在形式,有感染性。2.始體或網狀體:較大,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無致密擬核,為細胞內繁殖型,代謝活躍。2.抵抗力衣原體抵抗力較弱,不耐熱,對冷凍干燥有耐受性。四環(huán)素、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或青霉素、利福平等對其有抑制作用。鸚鵡熱衣原體對磺胺類藥物耐藥。二、臨床意義

沙眼衣原體感染范圍較廣,可侵害不同的系統(tǒng)和器官。主要有沙眼、包涵體性結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宮頸炎、輸卵管炎、附睪炎、直腸炎、新生兒肺炎及中耳炎等)、性病淋巴肉芽腫。

衣原體感染后,免疫力不強。預防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管理好家禽,取締賣淫嫖娼等。對病人積極治療,可選取青霉素、四環(huán)素、利福平等藥物內服或局部外用。三、微生物學檢驗1.直接細胞學檢查(1)Giemsa染色:成熟的原體,Giemsa染色為紫紅色,與藍色的宿主細胞漿成鮮明對比。始體被染呈藍色。(2)包涵體染色。2.血清學檢測:目前檢測肺炎衣原體和鸚鵡熱衣原體主要采用微量免疫熒光檢測和酶免疫測定。應用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酶免疫法檢測沙眼衣原體的脂多糖。3.分子生物學檢測:用核酸雜交技術、PCR檢測技術,可提高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立克次體立克次體一類嚴格細胞內寄生,能通過濾菌器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傷寒、恙蟲病等傳染病的病原體。一、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與染色呈多形性,以短桿形為主,常用Giemsa染色,將立克次體染成紫色或藍色。2.抗原構造主要有群特異性和種特異性抗原。某些立克次體與變形桿菌OX19和OX2株有共同的抗原成分,可發(fā)生交叉反應。立克次醫(yī)生(美國)二、臨床意義1.普氏立克次體是流行性斑疹傷寒(虱傳斑疹傷寒)病原體。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經虱-人-虱方式傳播。2周左右潛伏期后,驟然發(fā)病,常見高熱、頭痛、皮疹,可伴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或其他臟器損害等癥狀。采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和氯霉素治療,禁用磺胺類藥物。2.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是地方性斑疹傷寒(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鼠是主要貯存宿主。癥狀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發(fā)病緩慢,病情輕,很少侵害神經系統(tǒng)、心肌等。3.恙蟲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