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38340-2019 小艇 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 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_第1頁
(高清版)GB∕T 38340-2019 小艇 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 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_第2頁
(高清版)GB∕T 38340-2019 小艇 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 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_第3頁
(高清版)GB∕T 38340-2019 小艇 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 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_第4頁
(高清版)GB∕T 38340-2019 小艇 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 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GB/T38340—2019/ISO18854:20小艇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V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 1 34.1一般符號 34.2燃料成分符號 54.3化學組分符號 54.4縮略語 65試驗條件 65.1發(fā)動機試驗狀況 65.2增壓中冷發(fā)動機 7 75.4具體試驗條件 7 8 88測量設備和待測數(shù)據(jù) 88.1總則 8 98.3排氣流量 98.4準確度 8.5氣體組分的確定 8.6顆粒物的測定 9分析儀的校準 9.2校準氣 9.3分析儀和取樣系統(tǒng)的操作程序 9.4泄漏試驗 9.5校準程序 9.6排氣流量測量用示蹤氣分析儀的校準 9.7NO、轉(zhuǎn)換器效率試驗 22 28 28 28 11.5系統(tǒng)總體驗證 12試驗循環(huán)(運行工況) 13.3起動稀釋系統(tǒng)和發(fā)動機 13.4稀釋比的調(diào)整 13.5試驗點的確定 13.6分析儀的檢查 14.1氣體排放物 15.3干/濕基修正 42 43 43 44 44 16.6有效加權(quán)系數(shù) 4517.1總則 Ⅲ 17.3氨分析 17.5甲醇分析 17.6甲醛分析 18.1總則 73VGB/T38340—2019/ISO18854:本標準使用翻譯法等同采用ISO18854:2015《小艇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氣體和顆粒排放物——GB/T6379.1—2004測量方法與結(jié)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1部分:總則與定義——GB/T6379.2—2004測量方法與結(jié)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2部分:確定標準測——GB/T19916—2005小艇主要數(shù)據(jù)(ISO8666:2002,IDT);——GB/T21405—2008往復式內(nèi)燃機發(fā)動機功率的確定和測量方法排氣污染物排放試驗1GB/T38340—2019/IS本標準規(guī)定了往復式內(nèi)燃機穩(wěn)態(tài)工況下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GB/T8190.1—2010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第1部分:氣體和顆粒排放物的試驗臺測量GB/T8190.6—2006往復式內(nèi)燃機排放測量第6部分:測量結(jié)果和試驗報告(ISO8178-6:GB/T21404—2008內(nèi)燃機發(fā)動機功率的確定和測量方法一般要求(ISO15550:2002,IDT)ISO5725-1測量方法與結(jié)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1部分:總則與定義[Accuracy(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ISO5725-2測量方法與結(jié)果的準確度(正確度與精密度)第2部分:確定標準測量方法重復性與再現(xiàn)性的基本方法[Accuracy(truenessandprecision)ofmeasurementmethodsandresults-Part2:Basic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repeatabilityandreproducibilityofastandardmeasure-ISO8666小艇主要數(shù)據(jù)(Smallcraft—Principaldata)ISO14396往復式內(nèi)燃機發(fā)動機功率的測量和檢測方法依據(jù)ISO8178的廢氣排放試驗的補ofenginepower—Additionalrequirementsforexhaustemissiontestsinaccorda用清潔過濾空氣稀釋排氣,使在緊靠主濾紙上游處測得的氣體溫度大于315K(42℃)且不大于2[源自GB/T8190.1—2010定義3.1,無注3]全流稀釋系統(tǒng)fullflowdilutionsystem[源自GB/T8190.1—2010定義3.4][源自GB/T8190.1—2010定義3.6][源自GB/T8190.1—2010定義3.7][源自GB/T8190.1—2010定義3.8]3理想空燃比等動態(tài)取樣探頭的橫截面積g排氣濃度(下標表示組分)DNOx分析儀的CO?熄光%乙烷效率%%甲烷效率%%氣體排放(下標表示組分)λ過量空氣系數(shù),[千克干空氣/(千克燃料×A/Fsr)] H進氣絕對濕度,g(水)/kg(干空氣)H稀釋空氣絕對濕度,g(水)/kg(干空氣)i 4GB/T38340—2019/ISO18854:M%Mg泵出口處的絕對出口壓力發(fā)動機進氣空氣的飽和蒸汽壓力稀釋空氣的飽和蒸汽壓力P試驗安裝的、但并非ISO14396所要求的輔助裝置所吸R%%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響應系數(shù)甲醇的FID響應系數(shù)亞音速喉口(SSV)與進口絕對靜壓之比PSK5K絕對基準溫度(燃燒空氣:298K)K中冷空氣絕對溫度K中冷空氣絕對基準溫度KLWWpeL.——燃料N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ACN乙腈C1——碳1當量碳氫化合物C?H?——乙烷C?H?——丙烷CO——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DNPH——二硝基苯肼HCHO——甲醛NO?——二氧化氮6O?——氧CFV—臨界流量文丘里管CLD——化學發(fā)光檢測器ECS——電化學傳感器FID——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TIR——傅里葉變換式紅外線分析儀NDIR——不分光紅外線分析儀NMC——非甲烷截止器PDP——容積泵PMD——順磁檢測器RH——相對濕度ZRDO——二氧化鋯傳感器應測量發(fā)動機進氣絕對溫度(Ta)[單位為開(K)]和干氣壓(ps)[單位為千帕(kPa)],并按式(1)~a)壓燃式發(fā)動機b)火花點燃式發(fā)動機 (1) (2) (3)7GB/T38340—2019/ISO18854:試驗應在參數(shù)fa為0.96~1.06時進行。比排放測量是以ISO14396所規(guī)定的不修正的在曲柄軸或等效位置測量的有效詳見ISO14396。大值80%~100%范圍內(nèi)。排氣系統(tǒng)應符合8.5.4、18.2.1和18.2.2中對排氣取樣要求。始進口處上游管徑的4倍。從排氣歧管法蘭或渦輪增壓器出口至排氣后處理裝置的距離應與在實艇上的布置相同或在制造廠規(guī)定的距離范圍內(nèi)。排氣背壓或阻力應符合上述要求,并可用閥門加以調(diào)節(jié)。8發(fā)動機制造商有責任確定其產(chǎn)品范圍中需要歸為同一系列的發(fā)動機——單獨的氣缸排量:發(fā)動機之間的差別不超過15%;-—燃油系統(tǒng)類型;成了預期能造成最高特定排放[單位為克每千瓦小時[g/(kW·h)]的特性的發(fā)動機,應選擇為該系列送試發(fā)動機所排放的氣體和顆粒組分,應按第17章和第18章所述方法進行測量。這兩章敘述了9推薦的氣體排放分析系統(tǒng)(見第17章)和顆粒稀釋及取樣系統(tǒng)(見第18章)。對平均值的等效性應由在上述試驗單元內(nèi)和發(fā)動機試驗條件下所測得的F-檢驗和t-檢驗的統(tǒng)計值(見GB/T8190.1—2010附錄D)確定,離群值除外。比對試驗所用系統(tǒng)應在試驗前說明,并經(jīng)有關(guān)各方8.2測功器技術(shù)要求附加的計算。測量設備的準確度應不超過8.4中所給出的最大公差值。8.3排氣流量排氣測量可用諸如下列設備直接測量:流量計應滿足8.4規(guī)定的準確度。本法涉及空氣流量和燃料流量的測量。所使用空氣流量計和燃料流量計的準確度應符合8.4的規(guī)本法系采用碳平衡法,按照式(6),由燃料消耗量、燃料組分和排氣濃度計算排氣質(zhì)量(見Ha——每千克干空氣對應的水量,單位為克每千克(g/kg)Ccoad——原排氣中干CO?濃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Cco?———環(huán)境空氣中干CO?濃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Ccod——原排氣中干CO濃度,以百萬分之一(ppm)表示;CHcw——原排氣中濕HC濃度,以百萬分之一(ppm)表示。8.3.5示蹤測量法本法涉及排氣中示蹤氣濃度的測量。將已知量的惰性氣體(例如:純氦氣)作為示蹤劑注入排氣流中。該示蹤氣經(jīng)混合后被排氣所稀釋,但不會在排氣管中發(fā)生反應。然后從排氣樣氣中測取示蹤氣。為保證示蹤氣能充分混合,排氣取樣探頭應位于示蹤氣注入處下游至少1m處或30倍排氣管徑處,以較大值為準。當示蹤氣從發(fā)動機上游注入時,如果將示蹤氣濃度與基準濃度比較后證實已完全混合,則可將取樣探頭位置靠近示蹤氣注入處。應將示蹤氣流量調(diào)定到使混合后的示蹤氣濃度位于示蹤氣分析儀的滿量程以內(nèi)。排氣流量計算按式(8):qn——示蹤氣流量,單位為立方厘米每分(cm3/min);Ca——進氣空氣中示蹤氣的本底濃度,以百萬分之一(ppm)表示。示蹤氣本底濃度(ca)可由試驗開始前和試驗結(jié)束后立即測得的本底濃度的平均值確定。當本底濃度低于最大排氣流量時示蹤氣混合后濃度(cmix)的1%時,該本底濃度可忽略不計。整套測量系統(tǒng)應滿足對排氣流量的準確度要求,并應按9.6進行校準。8.3.6空氣流量和空-燃比測量法本法是利用空氣流量和空-燃比計算排氣質(zhì)量。瞬時排氣質(zhì)量流量的計算見式(9)~式(11):式中:A/F——理想空-燃比,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Cco?——干CO?濃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空氣流量計應滿足8.4中規(guī)定的準確度要求,所用CO?分析儀應滿足8.5.3.3中規(guī)定的要求,整套系統(tǒng)應滿足對排氣流量的準確度要求。凡能滿足8.5.3.13要求的空-燃比測量設備,諸如氧化鋯型傳感器,均可用于過量空氣系數(shù)的測量。8.3.7總稀釋排氣流量當采用全流稀釋系統(tǒng)時,應用PDP或CFV(見18.2.2)測量總稀釋排氣(qmdew)流量。準確度應符合10.2的規(guī)定。8.4準確度所有測量儀器的校準應依據(jù)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并符合表1和表2中規(guī)定的要求。應按儀器制造商的要求,根據(jù)內(nèi)部審核程序?qū)x器進行校準。表1和表2中規(guī)定的偏差系指包括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在內(nèi)的最終記錄值。表1測量發(fā)動機相關(guān)參數(shù)用儀器的允許偏差允許偏差234讀數(shù)的±2%或發(fā)動機最大空氣消耗量的±15讀數(shù)的±2.5%或發(fā)動機最大排氣流量的±1.5%,本標準所述排氣污染物排放計算,在某些情況下是基于不同的測量和計算方法。由于排氣污染物排放計算的總允差是限定的,所以,用于相應公式中的某些參數(shù)項的允許值應小于GB/T21404—2008中表4中規(guī)定的GB/T38340—2019/IS允許偏差123排氣壓力45大氣壓力6其他壓力7±3%絕對值898.5氣體組分的確定分析儀的量程應與測量排氣組分濃度所要求的準確度相適應(見8.5.1.2)。分析儀在使用時應使所測濃度位于滿量程的15%和100%之間。程15%的情況下仍具有足夠的準確度和分辨率,則在小于滿量程15%時的濃度也是可接受的。在這種分析儀在整個量程內(nèi)(零除外)的值不應比名義校準點的值大讀數(shù)的±2%或滿量程的±0.3%,以精密度是指對一定校準氣或量距氣的10次重復響應的2.5倍的標準偏差,當每次所用量程大于程的±2%。量程的2%。零點響應是指在30s時間間隔內(nèi)對零氣的平均響應(包括噪聲在內(nèi))。零點響應在1h時間內(nèi)的漂8.5.3.7氮氧化物(NOx)分析向分析儀的采樣通道壁面溫度均應保持在328K~473K(55℃~200qmso?=qmf×WGAM×20測定甲醛時應將排氣樣氣,最好按稀釋排氣,通過一裝有乙腈(ACN)溶液和二硝基苯肼試劑(DNPH)的沖擊器,或通過涂有2.4-DNPH的二氧化硅濾筒。采集的樣氣應使用高壓液相色譜可按儀器供應商的使用說明使用傅里葉變換式紅外線(FTIR)分析儀。由于這一技術(shù)尚未完全證測定甲醇時應將排氣樣氣通過一裝有去離子水的沖擊器。樣氣應采用氣相色譜(GC)法用火焰離GB/T38340—2019/ISO18854應在385K±10K(112℃±10℃)時用丙烷校準加熱型火焰離子化檢測器(HFID)。甲醇響應系按照8.3.6規(guī)定用于確定排氣流量的空-燃比測量設備應是寬量程的空-燃比傳感器或氧化鋯型的——讀數(shù)的±5%(2<λ≤5);氣體排放物的取樣探頭應安裝在距排氣系統(tǒng)出口上游至少0.5m或3倍排氣管徑處,以較大值為機。從混合箱出來的排氣管應至少伸出取樣探頭位置外610mm,并且管徑應足夠大以使背壓達到最道中的顆粒取樣探頭(見圖19,DT和PSP)。對于壓燃式發(fā)動機,應從稀釋通道中直接取樣測量HC和NO排放。而CO和CO?排放則可選士8%?!冄?純度大于99.5%體積O?); (氧含量為18%~21%體積)。在15%~50%滿量程之間進行檢驗。氧干擾檢驗氣應含有350ppmC±75ppmC碳氫化合物的丙烷。其濃度值應使用總碳氫化合物十雜質(zhì)的色譜分析法或動態(tài)混合法按校準氣公差進行確定。氮氣是主要的稀釋劑,其余為氧氣。表4列適用范圍%的最低要求。對于諸如GC和HPLC等實驗室儀器僅需符合9.5真空側(cè)的最大允許泄漏量應為系統(tǒng)受檢部分在用流量的0.5%。在用流量可用分析儀流量和旁通應根據(jù)制造商的技術(shù)規(guī)定,使用零氣和量距氣(量距氣的NO含量必須達到工作量程的80%左右,混合氣中NO?濃度應小于NO濃度的5%)在最常用工作量程范圍內(nèi)校準化學發(fā)光檢測器(CLD)和加熱型化學發(fā)光檢測器(HCLD)。NO、分a——按9.7.7所測NO、濃度;b——按9.7.8所測NO、濃度;c——按9.7.5所測NO濃度;d——按9.7.6所測NO濃度。激活臭氧發(fā)生器以產(chǎn)生足夠的臭氧,使NO濃度降到9.7.3規(guī)定的校準濃度的20%左右(最低轉(zhuǎn)換器的效率應不低于90%,宜高于95%。分析儀在啟用前或大修期后應測定響應系數(shù)。某種碳氫化合物的響應系數(shù)(rn)等于FID試驗氣體的濃度應足以使響應值達到約80%滿量程的程度,該濃度在按重量標準以體積表示時的以上各值均以丙烷和純合成空氣的rh=1為準。選擇量程范圍時應使氧干擾檢驗氣落在上半個50%內(nèi)。試驗時應按要求調(diào)定加熱爐溫度。氧干擾檢驗氣按9.2.5的規(guī)定。b)對于汽油機,用混有0%氧氣的量距氣對分析儀進行量距;對于柴油機,則用混有21%氧氣的c)重新檢驗零點氣響應。如果變化大于滿量程的0.5%,則重復步驟a)和b);d)通入5%和10%氧干擾檢驗氣;e)再次檢驗零點氣響應。如果變化大于滿量程的±1%,則重新進行試驗;f)按式(14)計算步驟d)中每種混合氣的氧干擾(%O?干擾):g)試驗前所有要求的氧干擾檢驗氣的氧干擾百分數(shù)應小于±3%;h)如果氧干擾大于±3%,則應對每一流量重復9.8.1的步驟,在高于和低于制造商技術(shù)要求的i)如果在調(diào)整空氣流量后氧干擾仍大于±3%,則應改變?nèi)剂狭髁亢腿恿髁?,并對每一新設定值重復9.8.1的步驟;j)如果氧干擾仍大于±3%,則應在試驗前修理或更換分析儀、FID燃料或燃燒器空氣。用修理NMC是通過氧化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以去除樣氣中的非甲烷碳氫化合物(NMHC)。理想情況是,對甲烷的轉(zhuǎn)換率為0%,而以乙烷為代表的碳氫化合物的轉(zhuǎn)換率為100%。為了精確測量NMHC,應測定這兩種轉(zhuǎn)換效率,并用于計算NMHC排放的質(zhì)量流量(見15.4)。使甲烷校準氣在旁通和流過NMC時流經(jīng)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記錄這兩種情況下的濃度,按式(16)計算甲烷效率:使乙烷校準氣在旁通和流過NMC時流經(jīng)FID,記錄這兩種情況下的濃度,按式(17)計算乙烷效率:9.8.5甲醇響應系數(shù)當要使用FID分析儀分析含甲醇的碳氫化合物時,應先確定分析儀的甲醇響應系數(shù)(rm)。用微升注射器將已知量的甲醇(a,單位為毫升)注入隔片注射器的加熱混合區(qū)內(nèi)[395K(122℃)],蒸發(fā)后用已知量的零級空氣(b,單位為立方米)將其吹入泰德拉袋內(nèi)??諝饬?s)應達到使袋中的甲醇濃度能反映排氣樣氣中的濃度范圍。用FID分析取樣袋中樣氣,并按式(18)計算響應系數(shù):9.9CO、CO?、NO、O?、NH?和N?O分析儀的干擾作用9.9.1一般要求除所分析的那種氣體外,其他氣體也會以多種方式干擾讀數(shù)。在不分光紅外線分析儀(NDIR)和順磁檢測器(PMD)儀器中出現(xiàn)的正干擾,會使干擾氣體產(chǎn)生與被測氣體相同的作用,但影響程度較小。在NDIR儀器中出現(xiàn)的負干擾系由于干擾氣體擴大了被測氣體的吸收帶所致。而在化學發(fā)光檢測器(CLD)儀器中出現(xiàn)的負干擾則是由于干擾氣體的熄光作用所產(chǎn)生。分析儀在啟用前或大修期后應按9.9.2和9.9.3進行干擾檢驗,每年應至少檢驗一次。9.9.2CO分析儀的干擾檢驗水和CO?會干擾CO分析儀的性能。因此,應在室溫下,使試驗時所用最大工作量程為80%~100%滿量程濃度的CO?量距氣從水中冒泡流出,并記錄分析儀的響應值。當量程等于或大于300ppm時,分析儀的響應值應不大于滿量程的1%,而當量程小于300ppm時應不大于3ppm。與化學發(fā)光檢測器(CLD)[和加熱型化學發(fā)光檢測器(HCLD)]分析儀有關(guān)的兩種氣體是CO?和將最大工作量程為80%~100%滿量程濃度的CO2量距氣通入NDIR分析儀,記錄CO?值作為A。然后用NO量距氣將其稀釋到約50%并通入NDIR和(H)CLD,分別記錄CO?和NO值,作為B和C。然后切斷CO?,只讓NO量距氣通過(H)CLD,記錄NO值,作為D。B——用NDIR測定的稀釋CO?濃度,以百也可選用諸如動態(tài)混合/摻混等其他方法稀釋和量化C將常用工作量程為80%~100%滿量程濃度的NO量距氣通過(H)CLD,記錄NO值,作為D。然水蒸氣濃度[H,以百分數(shù)(%)表示]如式(20):按式(21)計算預期的稀釋NO量距氣(在水蒸氣中)的濃度(De): (20) (21)對于柴油機排氣,預期試驗時排氣中最大水蒸氣濃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應按照燃料原子H:C為1.8:1的假設,根據(jù)排氣中最大CO?濃度A估算如式(22): (22) (23)——對于所有干式CLD分析儀,應證實對預期的最高水蒸氣濃度(即本章后面計算的“%H?O預期”),脫水技術(shù)可使CLD濕度保持小于或等于5g水/kg干空氣(或約0.008%H?O),即在3.9℃和101.3kPa時的相對濕度(RH)為100%。這一濕度要求也相當于在25℃和101.3kPa時的相對濕度(RH)約為25%。這可通過測量加熱式除濕器出口處的溫度或測量緊靠CLD上游處的濕度證實。如果只有除濕器的氣流流入CLD,則也可測量CLD的排氣——對于原排氣測量,按9.9.3.1的CO?熄光值為滿量程的2%?!?.9.3.2的水熄光值為滿量程的3%。9.9.4O?分析儀干擾見表5。%二氧化碳(CO?)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水(H?O)對二氧化鋯傳感器(ZRDO)和電化學傳感器(ECS)分析儀,除氧以外其他氣體所產(chǎn)生的儀器干擾9.9.5.1確定NH?分析儀(NDUVR方法)交叉干擾的修正程序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存在交叉干擾。若交叉干擾超過滿量程的2%,則應用測量設備GB/T38340—2019/ISO18854:氣濃度之間按照相同間隔,至少用5種不同的校準氣濃度進行補償檢驗。NH?讀數(shù)與零氣讀數(shù)的最大偏差在常用量程范圍內(nèi)應小于滿量程的±2%。如果偏差較大,應對響應的干擾組分制定新的修正曲將測量過程中所用NO分析儀量程上均勻分布的至少5種不同NO濃度的校準氣通入NH?分記錄NO標稱值及NH?實測濃度。用最小二乘法擬合作為相應的擬合函數(shù)(例如多項式擬合函數(shù))f(NO),求出用于補償NO交叉干擾的修正曲線。擬合點數(shù)至少應比擬合參數(shù)多2個(例如對于NO?的交叉干擾檢驗程序與NO?量距氣的程序相同。結(jié)果得到修正曲線f(NO?)。NH?-已補償=NH?-未補償—f(NO)—f(NO?)9.9.5.4確定N?O分析儀交叉干擾的修正程序[不分光紅外線分析法(NDIR零至最高預期干擾氣濃度之間按照相同間隔至少用5種不同的校準氣濃度進行補償檢驗。NO?讀數(shù)將測量過程中所用CO分析儀量程上均勻分布的至少5種不同CO濃度的校準氣通入N?O分記錄CO標稱值及N?O的實測濃度。用最小二乘法擬合作為相應的擬合函數(shù)(例如多項式擬合函數(shù))f(CO),求出用于補償CO交叉干擾的修正曲線。擬合點數(shù)至少應比擬合參數(shù)多2個(例如對于4階多項式至少需有7個擬合點)。在分析儀零氣讀數(shù)范圍內(nèi)應不超過滿量程的士1%。對CO?、NO和C?H?用相同程序進行交叉干擾檢驗,結(jié)果分別得到修正函數(shù)f(CO?)、f(NO)為了達到本標準所要求的準確度,應經(jīng)常對測量系統(tǒng)各元器件進行校準。本章敘述了對8.6和第18章中所述各元器件所需使用的校準方法。如果氣體流量用差壓流量測量法測定,最大差值誤差應使qmed的準確度不超過±4%(見18.2.1,圖10~圖18中的排氣分析儀說明)。該值可用各儀器誤差的均方根進行計算。發(fā)動機應在最大扭矩和轉(zhuǎn)速或其他能產(chǎn)生5%以上CO?的穩(wěn)定工況下運行。部分流取樣系統(tǒng)應在稀釋系數(shù)大約為15:1的狀況下運行。11定容取樣(CVS)全流稀釋系統(tǒng)的校準11.1總則應使用精確的流量計和節(jié)流裝置校準CVS系統(tǒng)。測量在不同的節(jié)流設定值下通過該系統(tǒng)的流量,并測量系統(tǒng)的控制參數(shù)以及與流量的關(guān)系。可使用各種類型的流量計,例如已校準的文丘里管、層流流量計和渦街流量計等。11.2容積泵(PDP)的校準11.2.1一般要求應同時測量所有與泵有關(guān)的參數(shù)、以及與泵串聯(lián)的校準用文丘里管的相關(guān)參數(shù)。繪制計算流量(泵進氣處,單位為m3/min,絕對壓強和溫度下),隨泵參數(shù)具體組合值的相關(guān)函數(shù)的變化圖。確定泵流量和相關(guān)函數(shù)的線性方程,如果CVS是多速驅(qū)動,則應對所使用的每種流量范圍進行校準。校準期間應保持溫度的穩(wěn)定性。校準用文丘里管與CVS泵之間的所有管道及連接處的泄漏應低于最低流量點(最大節(jié)流和最低泵速點)的0.3%。應采用按照制造商規(guī)定方法測得的流量計數(shù)據(jù)計算每個節(jié)流設定值(至少6個)時的空氣流量(Qs),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然后按式(25)將空氣流量轉(zhuǎn)換成在泵進口處絕對溫度和壓力下的泵流量(V?),單位為立方米每轉(zhuǎn)(m3/r)。式中:Q—標準狀況(101.3kPa,273K)下的空氣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T——泵進口處溫度,單位為開(K);PA——泵進口處絕對壓力,單位為千帕(kPa);n——泵轉(zhuǎn)速,單位為轉(zhuǎn)每秒(r/s)??紤]到泵壓力變化和泵滑移率之間的相互影響,應按式(26)計算泵轉(zhuǎn)速、泵進出口壓差和泵出口絕對壓力之間的相關(guān)函數(shù)(X?):n——泵轉(zhuǎn)速,單位為轉(zhuǎn)每秒(r/s);△pp——泵進出口壓差,單位為千帕(kPa);PA——泵出口絕對壓力,單位為千帕(kPa)。用最小二乘法線性擬合得到校準公式[式(27)]:式中:V?——泵進口處絕對溫度和壓力下的泵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轉(zhuǎn)(m3/r);D?——回歸線的截距;m——斜率常數(shù)。所得計算值應不超過V。實測值的±0.5%。m值將隨泵的不同而改變。顆粒物的超時流入將使泵CFV的校準以臨界流文丘里管的流量方程為基礎。氣體流量(Qs)是進口壓力和溫度的函數(shù),以應采用制造商規(guī)定方法測得的流量計數(shù)據(jù)計算每個節(jié)流設定值(至少8個)時的空氣流量(Qs),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根據(jù)每個設定值的校準數(shù)據(jù)按式(29)計算應計算臨界流量區(qū)域內(nèi)最少8點處的平均kv和標準差。標準差不應超過平均kv值的士0.3%。SSV的校準以亞音速文丘里管的流量方程為基礎。氣體流量(Qssv)是進口壓力和溫度以及SSVPA——文丘里管進口處絕對壓力,單位為千帕(kPa);應采用按制造商規(guī)定方法測得的流量計數(shù)據(jù)計算每個節(jié)流設定值(至少16個)的空氣流量(qvssv),單位為立方米每分(m3/min)。然后根據(jù)每個設定值的校準數(shù)據(jù)按式(31)計算流出系數(shù)(Ca):為了確定亞音速流量,應繪制SSV喉口處的流出系數(shù)(Ca)隨雷諾數(shù)(RCa的初始值,然后重復計算直至Qssv收斂。判斷收斂的方法是應精確到每一點的0.1%或更好。對于亞音速流量區(qū)域內(nèi)的最少16個點,由求得的校準曲線擬合方程計算的Ca值應不超過每個校應在正常運行狀況下向系統(tǒng)輸入已知質(zhì)量的污染氣體,確定CVS取樣系統(tǒng)和分析系統(tǒng)的總準確度。然后對污染物進行分析,并按15.5計算其質(zhì)量,但丙烷應用系數(shù)0.000472代替HC的0.000479。將已知量的純氣(一氧化碳或丙烷)通過已校準的臨界流量孔板輸入CVS系統(tǒng)。如果進口壓力足不超過已知注入氣體質(zhì)量的±3%。方式運行約5min~10min,同時將一氧化碳或丙烷注入該系統(tǒng)。用微分稱重法測定流出的純氣量?!?%以內(nèi)。每次試驗應按某一試驗循環(huán)給出的試驗工況順序進行。試驗工況最短持續(xù)時間為6min。必要應在發(fā)動機穩(wěn)定達到每種工況所要求的轉(zhuǎn)速和扭矩后,在該工況的任何區(qū)段,至少測量和記錄3min內(nèi)的氣體污染物排放濃度值。只有測量過程的最后60s方可按照第14章的規(guī)定用于排放計算。13.3的要求將發(fā)動機預調(diào)至穩(wěn)定狀態(tài)。如在一個工況結(jié)束到另一工況開始的延誤時間超過20min而——循環(huán)E1:長度小于24m的小艇用柴油機;——循環(huán)E5:長度小于24m的小艇用柴油機(螺旋槳特性); 對于柴油機,可根據(jù)與實際運行相接近的程度選用試驗循環(huán)E1或E5。也可選用循環(huán)E3。對于恒速船用發(fā)動機可采用D2循環(huán)。對于可變螺距螺旋槳機組,可根據(jù)與實際運行相接近的程見表6和表7。(循環(huán)E1)12345中間速度%0(循環(huán)E3)1234轉(zhuǎn)速”%%(循環(huán)E4)12345轉(zhuǎn)速”%%0(循環(huán)E5)12345%%0“見GB/T8190.1—2010中12.5和ISO8178-4:2007的3.5、3.6及第5章和第6章。按照發(fā)動機制造商提供的滿足文件,可對不在該工況運行的發(fā)動機進行試(循環(huán)D2)12345%“見GB/T8190.1—2010中12.5和ISO8178-4:2007的3.5、3.6及第5章和第6章。應考慮12.1的規(guī)定。應在試驗前至少1h將每張(對)濾紙放在一個蓋住但不密封的培替氏培養(yǎng)皿里,置于稱重室內(nèi)進行穩(wěn)定化處理。在穩(wěn)定化過程結(jié)束時,稱取每張(對)濾紙的重量并記錄其存放在蓋住的培替氏培養(yǎng)皿或濾座中,供試驗時使用。如該張(對)濾紙從稱試驗前后所測稀釋空氣的CO?或NO。的本底濃度應分別在100ppm或5ppm范圍內(nèi)。13.5試驗點的確定應按5.4.1和5.4.2將進氣阻力和排氣背壓的設定值調(diào)整到制造商規(guī)定的上限值。為了計算規(guī)定試驗工況時的扭矩值,應通過實驗測定在規(guī)定試驗轉(zhuǎn)速下的最大扭矩值。對不是在全負荷扭矩曲線的某一轉(zhuǎn)速范圍內(nèi)運行的發(fā)動機,應由制造商標定在試驗轉(zhuǎn)速下的最大扭矩。應按式(34)計算發(fā)動機在每個試驗工況的設定值:S——測功器設定值,單位為千瓦(kW);Pm——試驗工況下(由制造商規(guī)定)試驗轉(zhuǎn)速時的最大實測或標定功率,單位為千瓦(kW);Paux——試驗安裝的,但非ISO14396所要求的輔助裝置所吸收的標定功率,單位為千瓦(kW);M——試驗工況規(guī)定的扭矩,以百分數(shù)(%)表示。13.6分析儀的檢查將排放分析儀置零并進行量距。13.7試驗循環(huán)試驗循環(huán)見第12章,該循環(huán)考慮了發(fā)動機的大小和用途的變化。13.7.1試驗順序發(fā)動機應按12章中相應試驗循環(huán)的每個工況進行運行。以下所示公差僅適用于排放數(shù)據(jù)采集期a)對采用測功器轉(zhuǎn)速控制試驗型測試的發(fā)動機在初始過渡期后試驗循環(huán)的每個工況期間,規(guī)定轉(zhuǎn)速應保持在標定轉(zhuǎn)速的±1%或±3r/min以內(nèi),以較大值為準。但低怠速時則應保持在制造商規(guī)定的公差范圍內(nèi)。規(guī)定扭矩則應保持在使整個測量期間的平均扭矩處在試驗轉(zhuǎn)速下最大扭矩值的±2%以內(nèi)。b)對采用測功器負荷控制試驗型測試的發(fā)動機在初始過渡期后試驗循環(huán)的每個工況期間,規(guī)定轉(zhuǎn)速應保持在標定轉(zhuǎn)速的±2%或±3r/min以內(nèi),以較大值為準,但在任何情況下均應保持在±5%以內(nèi),而低怠速時應保持在制造商規(guī)定的公差范在要求扭矩為試驗轉(zhuǎn)速下最大扭矩的50%或以上的試驗循環(huán)工況期間,在數(shù)據(jù)采集期間的規(guī)定平均扭矩應保持在要求扭矩值的±5%以內(nèi)。在要求扭矩為試驗轉(zhuǎn)速下最大扭矩的50%以下的工況期間,在數(shù)據(jù)采集期間的規(guī)定平均扭矩應保持在要求扭矩值的±10%或±0.27N·m,以較大值為準。至少在每工況的最后3min期間使排氣流過分析儀,將分析儀的輸出記錄在紙帶記錄儀上火用等效的數(shù)據(jù)采集裝置進行測量。若用氣袋取樣測定稀釋CO和CO?(見8.5.4),則應在每工況的最后3min期間將樣氣送入袋中,然后對袋內(nèi)樣氣進行分析和記錄。可用單對濾紙法或多對濾紙法進行顆粒取樣(見8.6)。于60s。有關(guān)試驗工況持續(xù)時間的補充說明見第12章。對于沒有旁通功能的系數(shù),每工況的取樣時2010附錄A)。應記錄計算所需的一切補充數(shù)據(jù)(見第14章)。排放試驗后,應使用零氣和相同量距氣重驗分析儀。若兩次測量結(jié)果之差小于2%,則可認為試驗試驗報告應包括GB/T8190.6—2當對CH?OH和HCHO使用沖擊器或吸收盒取樣法時,則應根據(jù)GC和HPLC分析法所測沖擊器或吸收盒(見圖7和圖8)內(nèi)CH?OH/HCHO的數(shù)量和通過沖擊器或吸收盒的樣氣總體積測定其濃應將濾紙放回稱重室制定好調(diào)溫處理1h,但不應超過80h,然后稱圖2列出了各種可能的若干排放計算導則。若可能也可使用氣體排放的替代計算。見式(36)或式(37)用式(8)或式(9)~式(11)計算中間量4用摩爾質(zhì)量:見式(51)+式(53)/式(54)用氣體密度:見式(52)+式(55)或用表7用式(50)最后計算用式(57)直接計算qm見式(39)用式(5)計算4m若排放不是按濕基測得,則應按式(35)轉(zhuǎn)換到濕基值。式(35)推導見GB/T8190.1—2010附錄A。Cw=kw×caa)對于原排氣或ffw=0.055594×WALF+0.0080021×WDEL.+02)不完全燃燒2010附錄A)。 (40)b)對于稀釋排氣 (41)或 (42)c)對于稀釋空氣 (43)d)對于進氣空氣(若不同于稀釋空氣)kwa=1—kw2 (45) (46)Ha——稀釋空氣的絕對濕度(每千克干燥空氣中含多少克水),單位為克每千克(g/kg)。將水或蒸汽噴入增壓器中(空氣增濕)被認為是一種排放控制手段,因此在濕度修正時不予考慮。Tsc——中冷空氣溫度;應根據(jù)污染物的原濃度、表8中的u值和按照15.5.1.1求得的排氣質(zhì)量流量計算每工況的排放質(zhì)另外如經(jīng)有關(guān)各方同意,也可選用15.5.1.2中的精確公式計算質(zhì)量排放。若試驗所用燃料不是qmgas=ugm×Cgas×qmew為了計算NOx,應使用按15.4確定的濕度修正系數(shù)km或kh,若適用。表8列出了基于理想氣體性質(zhì)下各種燃料所選排氣組分的u值。使用式(50)計算質(zhì)量排放,應用式(51)或式的濃度cga的測量值或轉(zhuǎn)換后以百萬分之一(ppm)表或表8給出了若干排氣組分的密度(pgas)值。在假定為完全燃燒情況下可按式(53)求得一般燃料組 (55)ffw=0.055594×WALF+0.0080021×WDEL+0.0070046×WEPs (56) (57)式(58)的推導見GB/T8190.1—2010中的A.2.2.2。M,=α×Ah+β×Arc+γ×A,s+δ×An+e×Ao (58)應根據(jù)污染物的稀釋濃度、表9中的u值和稀釋排氣質(zhì)量流量按式(59)計算每工況的排放質(zhì)量流 (59)Cga,——稀釋排氣中各組分的本底修正濃度,以百萬分之一(ppm)表示;qmd—稀釋排氣質(zhì)量流量,單位為千克每秒(kg/s)。表9列出了基于理想氣體性質(zhì)下各種燃料所選排氣組分的u值?;?(60) (61) (62)表8原排氣的系數(shù)um和燃料特定參數(shù)燃料和對應pe/系數(shù)ugas柴油甲醇乙醇天然氣汽油b當λ=2,干空氣,273K,101.3kPa時。對于質(zhì)量組成C=66%~76%;H=22%~25%;N=0%~12%,u值精確至0.2%以基于CH?,93的NMHC值(對于總HC,應使用CH?的us系數(shù))。GB/T38340—201柴油甲醇乙醇天然氣汽油“與燃料有關(guān)。對于質(zhì)量組成C=66%~76%;H=22%~25%;N=0%~12%,u值精確至0.2%以d基于CH2,93的NMHC值(對于總HC,應使用CH?的ug系數(shù))。a)氣相色譜法(GC)按式(6CNMHC=CHcCCH?………………9mgs——某一組分氣體的排放質(zhì)量流量;P=Pm+Paux…………(67)式中:Pm——各工況下的實測功率;Paux——各工況下安裝在發(fā)動機上的輔助裝置所消耗的功率。加權(quán)系數(shù)和工況數(shù)見第12章。16顆粒排放物的計算16.1顆粒物的濕度修正系數(shù)由于柴油機的顆粒物排放與大氣狀況有關(guān),因此顆粒物濃度應用式(68)中給出的系數(shù)(kp)進行若經(jīng)有關(guān)各方同意,也可用其他濕基基準值代替10.71g/kg,并應隨同計算結(jié)果一起寫入報告。若能證明正確或有效,也可使用其他修正公式。式中:Ha——進氣空氣濕度,單位為克每千克(g/kg)。16.2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應按下列步驟確定最終所需報告的顆粒物排放試驗結(jié)果。由于可使用各種方式控制稀釋比,因而需使用不同方法計算qmedf。所有計算均以取樣期間各工況的平均值為基礎。16.2.1等動態(tài)系統(tǒng)見圖10和圖11。按式(69)計算:Ymedl=qmewXr (69) (70)式中r相當于等動態(tài)探頭橫截面積Ap與排氣管橫截面積Ar之比,按式(71)計算。16.2.2帶CO?或NO、濃度測量的系統(tǒng)見18.2.1圖12、圖14~圖16。對于qme,用式(69)和式(72)表示:CAw——稀釋空氣中示蹤氣的濕基濃度。應按15.3將所測干基濃度轉(zhuǎn)換成濕基濃度。見圖13。濃度以濕基的體積分數(shù)(%)表示。k?=WBET×2.4129…………(75)見18.2.1圖17和圖18。以式(76)表示:d)對采用本底修正的多對濾紙法,按式(82)計算:式中D根據(jù)式(61)和(62)計算而得。如果沒有測量稀釋CO?濃度,也可用根據(jù)16.2.1~16.2.4確定的稀釋比(ra)代替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的D。如果進行多次測量,則應用mf,a/ma代替mi16.5比排放的計算顆粒物比排放按式(83)~式(84)計算:a)對于單對濾紙法b)對于多對濾紙法式中:P;=Pmi+Pauxi…………(85)參見式(39)。16.6有效加權(quán)系數(shù)對于單對濾紙法,各工況的有效加權(quán)系數(shù)Wf按式(86)計算:有效加權(quán)系數(shù)值應在第12章所列加權(quán)系數(shù)的±0.005以內(nèi)。17氣體排放物的測定17.1總則圖3~圖10和17.2~17.6詳細敘述了推薦的取樣和分析系統(tǒng)。由于各種布置都能得到相同的結(jié)的數(shù)據(jù)和協(xié)調(diào)各部件系統(tǒng)的功能。但對無法保持某些系統(tǒng)準確度的其他部件,則可根據(jù)良好的技術(shù)判斷予以刪除。對測定原排氣或稀釋排氣中氣體排放物的分析系統(tǒng),根據(jù)以下使用方法進行敘述:——用HFID或FID測定碳氫化合物;——用NDIR測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用HCLD、CLD或等效儀器測定氮氧化物;對于原排氣(見圖3),可用一個取樣探頭或用緊靠在一起而內(nèi)部分流至不同分析儀的兩個取樣探頭抽取所有組分的樣氣。必須注意在分析系統(tǒng)的任何位置均不應使排氣組分出現(xiàn)凝結(jié)(包括水和硫酸)。對于稀釋排氣(見圖4),應使用與抽取其他組分不同的取樣探頭抽取碳氫化合物樣氣,除非所有分析儀都使用一個公用取樣泵,并且取樣管路系統(tǒng)是根據(jù)良好的工程慣例進行設計。必須注意在分析系統(tǒng)的任何位置都不應使排氣組分出現(xiàn)凝結(jié)(包括水和硫酸)。C圖3用于分析原排氣中CO、CO?、NOx、HC和O?的系統(tǒng)流程圖BC圖3和圖4部件:EP——排氣管(僅圖3)DT——稀釋通道(僅圖4)SP1——原排氣取樣探頭(僅圖3)推薦用一根直的、末端封閉的多孔不銹鋼探頭,其內(nèi)徑應不大于取樣管內(nèi)徑,探頭壁厚不大于1mm,在三個不同徑向平面內(nèi)至少有3個小孔,其大小應能抽取大致相同的樣氣流量。探頭應至少伸入排氣管80%直徑。SP2——稀釋排氣HC取樣探頭(僅圖4)——為加熱型取樣管路HSH1前端254mm~7——安裝在稀釋通道DT內(nèi)(見圖19)、稀釋空氣和排氣充分混合(即排氣進入稀釋通道處下游約10倍管徑處);——與SP2在同一平面;取樣管路將樣氣從單只探頭處輸送到分流點和HC分析儀。取樣管路:——應由不銹鋼或聚四氟乙烯(PTFE)制HSL2——加熱型NOx(和NH?)取樣管路——使用冷卻槽B時,在轉(zhuǎn)換器C之前,不用冷卻槽B時,在分析儀之前使管壁溫度保持在328K~473K(55℃~200℃);HF1——加熱型預過濾器(可選)用于在分析儀前濾除樣氣中的固體顆粒物,溫度應與HSL1或HSL2相同。需要時可更換過用NDIR分析儀測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NO用CLD或HCLD分析儀測定氮氧化物。若使用HCLD分析儀,則應使溫度應保持在328K~473K(55℃~200℃)。2413“零氣。圖5測量NO、/NH?用轉(zhuǎn)換器系統(tǒng)流程圖圖5部件:C1溫度應保持在953K~993K(680℃~720℃)。C2溫度應保持在553K~593K(280℃~320℃)。用于將排氣樣氣冷卻后析出。應用冰或制冷器使冷卻槽溫度保持在273K~277K(0℃~4℃)。當使用GC方法時,將少量所測樣氣在惰性載氣的沖掃下注入分析柱。分析柱根據(jù)樣氣各組分的對于CH?,應使用帶FID的自動化GC裝置。抽取的排氣樣氣通人樣袋內(nèi),從中抽取一部分樣氣將其注入GC內(nèi)。樣氣在波拉帕克(Porapark)色譜柱內(nèi)被分離成兩部分(CH?/空氣/CO和NMHC/CO?/H?O)。分子篩柱將空氣和CO中的圖6為用于常規(guī)測定CH?的典型GC方法流程圖。出口。圖6部件:波拉帕克數(shù)N為180/300μm(50/80目)(150℃)下至少調(diào)溫處理12h。OV——保溫爐用于在分析儀工作時使各色譜柱和閥門保持穩(wěn)定溫度,并在423K(150℃)下對各GB/T38340—2019/ISD——干燥器HC——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V3——切換閥用于控制流進FID的空氣流量。FL1——流量表截止器將除CH?以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氧化成CO?和H?O,以便樣氣通過NMC時,使檢測出CH?。通常HC取樣管路(見圖3和圖4)應配備有氣流切換裝置,使氣流能交替地通過或繞過時對CH?和C?H?催化作用的特征值。應了解取樣排氣流的露點和含O?量。不用對原先所采(袋裝)NMCHC圖7部件:加熱型火焰離子化檢測器(HFID),用于測定HC和CH?的濃度。溫度穩(wěn)定在453K~473K本條敘述8.5.3.12所述甲醇分析法中的氣相色譜法內(nèi)的CH?OH至少達到1mg/L的推薦濃度。在二級沖擊器內(nèi)CH?OH濃度應不超過總采集量的10%。這些要求不適用于本底測量。根據(jù)已制定的氣相色譜程序,試驗后最好在24h內(nèi)將沖擊器內(nèi)的樣氣注入GC儀內(nèi)。若不能在組分中分離出來后用FID進行檢測。用已知量的CH?OH標準氣校準色譜儀。見圖9。在使用高壓液相色譜(HPLC)時,將少量所測樣氣在惰性液體的壓力沖掃下注入分析柱。按照與器或通過涂有2,4-二硝基苯肼的二氧化硅盒。推薦的采前應將樣氣存放在277K~283K(4℃~10℃)陰涼處。用梯度洗提法(見圖9)將甲醛(HCHO)從其圖8和圖9部件:GB/T38340—2019/ISO18854:壁厚應不超過1mm。在三個不同徑向平面上至少有三個孔,其大小應能抽取大致相同的樣氣流量。探頭應至少伸入排氣管80%直徑。按8.5.4規(guī)定,探頭應靠近HC/CO/NOx/CO?/O?取樣探頭。對于稀釋排氣,探頭應與HC、CO/NOx/CO?及顆粒取樣探頭一樣,位于稀釋通道DT同一平面HSL——加熱型取樣管HSL的溫度應在混合氣最大露點與394K(121℃)之間。只要樣氣采集裝置(IP)緊靠SP,可防止IP——沖擊器(對于甲醛可任選)B冷卻槽T2——溫度傳感器(可選)FL——流量表(可選)18.2和18.3及圖10~圖21詳細敘述了推薦的稀釋和取樣系統(tǒng)。由于各種配置可以產(chǎn)生相同的結(jié)18.2.1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圖10~圖18)系統(tǒng)完成。在隨后顆粒物采集中,是將全部稀釋排氣或僅部分稀釋排氣通過顆粒取樣系統(tǒng)(見圖20)。GB/T38340—2019/ISO18854:——等動態(tài)系統(tǒng)(圖10和圖11)。該系統(tǒng)流入輸送管的氣流與總排氣流在氣體速度和/或壓力上游安置一根直的引流管達到。然后可根據(jù)容易測量的值(例如管徑)計算分流比。應注意的具有濃度測量的流量控制系統(tǒng)(圖12~圖16)。該系統(tǒng)通過調(diào)節(jié)稀釋空氣流量和總稀釋排氣流量而從總排氣流中取樣。稀釋比由發(fā)動機排氣中天然存在的示蹤氣體(例如CO?或NOx)(圖12和圖13)或通過流入輸送管(圖14~圖16)的流量進行控制。 流量控制系統(tǒng)(圖17和圖18)。該系統(tǒng)通過設定稀釋空氣流量和總稀釋排氣流量而從總排氣Ap原排氣通過等動態(tài)取樣探頭ISP和輸送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到稀釋通道DT。用差壓傳感器DPT測量排氣管和探頭入口間的排氣差壓。該信號被傳送到控制抽氣泵SB的流量控制器FC1,以使GB/T38340—2019/ISO18854是排氣流量中的一個恒定分數(shù)(分流)。分流比用EP和ISP的橫截面積確定。用流量測量裝置FM1I>10I>10pdAp原排氣通過等動態(tài)取樣探頭ISP和傳輸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到稀釋通道DT。用差壓傳感器DPT測量排氣管和探頭入口間的排氣差壓。該信號被傳送到控制抽氣泵SB的流量控制器FC1,以使ISP和TT的氣流是排氣流量的一個恒定分數(shù)(分流)。分流比由EP和ISP的橫截面積確定。稀釋空氣由抽氣泵SB抽吸并經(jīng)DT吸入,在DT的進口處用FM1測量流量。稀釋比由稀釋空氣流量和分流TT“見圖20。圖12帶CO?或NO、濃度測量和分量取樣的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原排氣通過取樣探頭SP和傳輸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到稀釋通道DT。用排氣分析儀EGA測量原排氣、稀釋排氣以及稀釋空氣中示蹤氣(CO?或NOx)的濃度。將該信號傳送到控制壓力鼓風機PB或抽氣泵SB的流量控制器FC2,使DT中保持所要求的排氣分流和稀釋比。然后根據(jù)原排氣、稀釋排氣和稀釋空氣中的示蹤氣體濃度計算稀釋比。GB/T38340—2019/ISO18854:排氣原排氣通過取樣探頭SP和傳輸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到稀釋通道DT。使用排氣分析儀(EGA)在稀釋排氣和稀釋空氣中測量CO?濃度。將CO?和燃料流量qm信號傳輸?shù)搅髁靠刂破鱂C2或顆粒物取樣系統(tǒng)的流量控制器FC3(見圖20)。FC2控制壓力鼓風機PB,FC3控制取樣泵P(見圖20),從而EGAEGAl>10pd圖14帶單文丘里管、濃度測量和的分量取樣的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排氣管EP中的原排氣,受稀釋通道DT中文丘里管產(chǎn)生負壓的作用,通過取樣探頭SP和傳輸管TT輸送至稀釋通道DT。通過TT的氣體流量取決于文丘里管區(qū)域的動量交換,因此受到TT出口處氣體絕對溫度的影響。所以,對于一定通道流量下的排氣分流不是恒定不變,低負荷適的稀釋比要略低于高負荷時的稀釋比。用排氣分析儀EGA測量原排氣、稀釋排氣和稀釋空氣中示蹤氣(CO?或NOx)的濃度,并且根據(jù)測量值計算稀釋比。GB/T38340—2019/ISO18854:l>10pdb見圖20。d出口。稀釋空氣。原排氣從排氣管EP,通過取樣探頭和傳輸管TT,以及裝有一套噴管或文丘里管的分流器輸送到控制閥(PCV1和PCV2),以通過控制EP背壓和DT中的壓力保持排氣分流恒定。PCV1位于EP中SP的下游,PCV2位于壓力鼓風機PB和DT之空氣示蹤氣(CO?或NOx)的濃度。這三次測量都是檢查排氣分流所必需的,并可用于調(diào)節(jié)PCV1和EGAEGAI>10pdEGA*排氣。見圖20。圖16帶多管分流、濃度測量和分量取樣的部分流稀釋系統(tǒng)排氣管EP中的原排氣,利用由許多安裝在EP中具有相同尺寸(相同直徑、長度和彎曲半徑)的管子組成的流量分流器FD3,通過傳輸管TT輸送至稀釋通道DT。排氣通過其中一根管子導入DT,而通過其余管子的排氣則流入緩沖室DC。因此,可由總管數(shù)確定排氣分流。為控制恒定分流,需要用差壓傳感器DPT在DC和TT出口間測得的差壓為零。通過在TT的出口處將新鮮空氣噴入DT可使差壓為零。用排氣分析儀EGA測量原排氣、稀釋排氣和稀釋空氣示蹤氣(CO?或NOx)的濃度。所有三次測量都是檢查排氣分流所必需的,并可用于控制噴射空氣流量以進行精確的分流控制。稀釋比由示蹤氣濃度計算。GB/T38340—2019/ISO18854:P原排氣通過取樣探頭SP和傳輸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到稀釋通道DT。用顆粒取樣系統(tǒng)的流量控制器FC3和取樣泵P調(diào)節(jié)通過稀釋通道的總流量(見圖20)。流量控制器FC2可用qmew或qmaw和原排氣通過取樣探頭SP和傳輸管TT從排氣管EP輸送至稀釋通道DT。排氣分流和流入DT的氣流由調(diào)節(jié)壓力鼓風機PB和抽氣泵SB流量(或轉(zhuǎn)速)的流量控制器FC2進行控制。這種控制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用顆粒取樣系統(tǒng)采集的樣氣會返回DT。qmew或qmw和qm可用作FC2的指令信號。用圖10~圖18的部件:段的長度與直徑之比應限制在12以下。應盡量減少彎管數(shù)以減少慣性沉積。若系統(tǒng)中有試驗臺消聲對于不使用等動態(tài)探頭的系統(tǒng),建議在距離取樣探頭頂端上游6倍管徑至下游3倍管徑處為直ISP——等動態(tài)取樣探頭(圖10和圖11)FD1,FD2——分流器(圖15)EGA——排氣分析儀(圖12~圖16)TT——輸送管(圖10~圖18)DPT——差壓傳感器(圖10,圖11和圖16)GB/T38340—2019/ISO18854:的壓力。閥門應位于EP的SP下游以及PB與DT之間。DC——緩沖室(圖16)VN——文丘里管(圖14)量轉(zhuǎn)換受TT出口處溫度和EP與DT之間的壓差的影響,所以低負荷時的實際稀釋比要比高負荷時FC2——流量控制器(圖12、圖13、圖17和圖18;任選)流量控制器可用于控制壓力鼓風機PB和/或抽氣泵SB的流量。它可與排氣、進氣或燃料流量信FM1——流量測量裝置(圖10、圖11、圖17和圖18)氣體流量計或其他流量儀表用于測量稀釋空氣流量。若將壓力鼓風機PB經(jīng)過校準以測量流量,則FM1可任選。氣體流量計或其他流量儀表用于測量稀釋的排氣流量。若將抽氣泵SB經(jīng)過校準以測量流量,則PB———壓力鼓風機(圖10~圖15和圖18)用于控制稀釋空氣流量。PB可連接到流量控制器FC1或FC2上。當使用蝶閥時不需要PB。若SB——抽氣泵(圖10~圖12、圖15、圖16和圖18)DT——稀釋通道(圖10~圖18)——應由不銹鋼制成——分量取樣樣式,直徑應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