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F/09/wKhkGWat26aAE5qoAAFTma8iQ6w289.jpg)
![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F/09/wKhkGWat26aAE5qoAAFTma8iQ6w2892.jpg)
![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F/09/wKhkGWat26aAE5qoAAFTma8iQ6w2893.jpg)
![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F/09/wKhkGWat26aAE5qoAAFTma8iQ6w2894.jpg)
![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F/09/wKhkGWat26aAE5qoAAFTma8iQ6w28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工程施工施工工藝技術目錄TOC\h\z\u6.1鋼筋工程施工工藝流程 -1-1)筏板鋼筋工程施工 -1-2)梁、板鋼筋工程施工 -1-3)柱鋼筋施工 -1-4)墻鋼筋施工 -1-6.2施工方法 -2-6.2.1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2-6.2.1.1鋼筋的加工 -2-6.2.1.2基礎鋼筋施工要點 -4-6.2.1.3柱鋼筋施工要點 -6-6.2.1.4梁、板鋼筋施工要點 -7-6.2.1.5墻柱鋼筋施工要點 -13-6.2.1.6樓梯鋼筋施工要點 -15-6.2.1.7后澆帶鋼筋施工要點 -15-6.2.2鋼筋連接 -16-6.2.3鋼筋保護層厚度 -17-6.1鋼筋工程施工工藝流程1)筏板鋼筋工程施工圖6.1-1筏板鋼筋施工工藝流程2)梁、板鋼筋工程施工圖6.1-2梁、板鋼筋施工工藝流程3)柱鋼筋施工圖6.1-3柱鋼筋施工工藝流程4)墻鋼筋施工圖6.1-4墻鋼筋施工工藝流程6.2施工方法6.2.1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6.2.1.1鋼筋的加工1)鋼筋調(diào)直用調(diào)直機調(diào)直鋼筋時,要根據(jù)鋼筋的直徑選用調(diào)直模和傳送壓輥,并正確掌握調(diào)直模和壓輥的壓緊程度,調(diào)直模的偏移量要根據(jù)其磨耗程度及鋼筋品種通過試驗確定。調(diào)直筒兩端的調(diào)直模一定要在等孔二軸心線上,若發(fā)現(xiàn)鋼筋不直時,應及時調(diào)整調(diào)直模的偏移量。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2)鋼筋除銹鋼筋的表面應清潔、無損傷,油漬、漆污和鐵銹應在加工前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嚴重銹蝕的鋼筋應除銹,除銹方法可采用調(diào)直或冷拉過程中除銹、電動除銹機除銹、手工除銹或噴砂等。鋼筋除銹后如有嚴重的表面缺陷,應重新檢驗該批鋼筋的力學性能及其他相關性能指標。3)鋼筋切斷經(jīng)過項目試驗員確定鋼筋的出廠合格證和復試試驗報告結論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后,通知下料人員進行鋼筋下料,下料之前,由鋼筋工長根據(jù)配筋圖和劃分的施工程序,給出結構各部位的各種形狀和鋼筋大樣圖并編號,分別計算出其下料長度及根數(shù),填寫料單,申請加工。根據(jù)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將同規(guī)格鋼筋根據(jù)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tǒng)籌排料,遵循先斷長料,后斷短料,減少短頭,減少損耗。切斷質(zhì)量要求:鋼筋下料要求端部平整,不得有馬蹄形或撓曲或彎起現(xiàn)象,不得用氣割下料,可現(xiàn)場用砂輪鋸或無齒鋸下料。對于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的鋼筋不得有毛刺等現(xiàn)象;鋼筋的長度要求準確,允許偏差±5mm。4)鋼筋彎曲(1)一般規(guī)定:1、HPB300鋼筋末端做18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控制在鋼筋直徑的2.5倍;HRB400鋼筋需做90°或135°彎折時,彎曲直徑控制在鋼筋直徑4倍。2、根據(jù)鋼筋料單的要求,將鋼筋的尺寸標識在定位板上,鋼筋彎曲時,根據(jù)定位板上的尺寸,用粉筆將各彎曲位置劃出,根據(jù)不同的彎曲角度扣除彎曲調(diào)整值后彎曲。(2)質(zhì)量要求:1、鋼筋形狀正確,平面上無翹曲現(xiàn)象;鋼筋末端彎鉤的凈空直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鋼筋彎曲處不得有裂縫,鋼筋不能反復彎曲;彎曲成型的允許偏差:全長±3mm,彎起筋起彎點位移5mm,彎起鋼筋彎起高度±3mm,箍筋邊長±2mm。2、鋼筋彎曲成型后,角度正確,彎鉤長度滿足要求,箍筋要求方正;同種箍筋要求大小一致,彎鉤長度一致,角度一致,并且做定位撐碼放整齊,同時貼好標識簽,注明使用部位、數(shù)量等;同種規(guī)格、尺寸的鋼筋成型后要求鋼筋長短一致,彎鉤長度一致,角度一致,并貼好標識簽分類碼放整齊,注明使用部位、數(shù)量等。5)鋼筋直螺紋接頭絲扣加工(1)鋼筋下料要求使用砂輪切割機,鋼筋端頭截面與鋼筋軸線垂直,不得有彎曲的現(xiàn)象。套絲工人均應相對固定,經(jīng)培訓后持證上崗。套絲工人應逐個目測檢查套絲質(zhì)量,并抽檢10%絲頭,用螺紋規(guī)進行檢查。(2)加工鋼筋螺紋時,應采用水溶性切削潤滑液;不得用機油潤滑液或不加潤滑液套絲。套絲時所用切削潤滑液應經(jīng)常更換。(3)自檢合格的絲頭,應由質(zhì)檢員隨機抽樣進行檢驗,以一個工作班加工的絲頭為一個驗收批,隨機抽檢10%,當合格率小于95%時,應加倍抽檢,復檢中合格率仍小于95%時,應對全部絲頭進行逐個檢驗。合格者方可使用。(4)加工的鋼筋絲頭的直徑和長度應用螺紋量規(guī)檢查,已檢驗合格的絲頭,應戴上保護帽加以保護。標準型接頭的絲頭有效螺紋長度應不小于1/2連接套筒長度,且允許誤差為+2P。(5)鋼筋規(guī)格與連接套筒的規(guī)格一致,鋼筋螺紋的型式、螺距、螺紋外經(jīng)應與連接套筒匹配。并確保鋼筋連接套筒的絲扣干凈、完好無損。(6)鋼筋直螺紋接頭絲扣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隨即套上塑料保護帽,堆放到指定場地備用。(7)連接鋼筋時應對準軸線將鋼筋擰入連接套筒,接頭拼接完成后,應使兩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頂緊,兩端外露絲扣不超過2個完整絲扣。(8)為了防止接頭漏擰,每個接頭擰緊之后,一定要在接頭上做紅漆標記,不合格的做白色標記以便檢查。(9)螺紋套筒的尺寸詳見如下表。6.2.1.2基礎鋼筋施工要點1)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算出底板實際需用的鋼筋根數(shù)(查鋼筋料單),讓靠近底板保護墻邊的鋼筋離模板邊為50mm,在防水保護層上彈出鋼筋位置線(包括基礎梁及墻鋼筋位置線),鋼筋就位時,按照鋼筋位置線進行擺放鋼筋。2)放置保護層墊塊: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預制水泥砂漿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間距1000×1000mm,呈梅花型進行擺放,要求橫豎一條線,斜向一條線。3)綁底板鋼筋: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底層短向鋼筋,再鋪底層長向鋼筋,鋪底板上層長向鋼筋,鋪底板上層短向鋼筋。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采用正反扣綁扎,扎絲長度現(xiàn)場實際綁扎后進行,找出適合的長度,綁扎完的絲頭壓在底板鋼筋上,方向一致,長度一致,保證扎絲綁扎規(guī)矩,鋼筋不位移。4)馬凳筋:600~1400mm厚筏板鋼筋支架馬櫈筋采用22,上部設置通長22鋼筋,,高h=板厚-板負筋直徑-鋼筋保護層厚度;600、1000厚筏板馬凳筋間隔1.5m梅花形布置,1400mm厚筏板馬凳筋間隔1.0m梅花形布置;柱帽位置筏板加厚,柱帽四個角各設置一個馬凳筋加強。圖6.2.1-1筏板鋼筋支架5)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要求,上下層鋼筋的斷筋位置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guī)范要求。圖6.2.1-2集水坑、電梯基坑剖面示意圖(一)注:本剖面適用于集水坑或電梯基坑靠近地下室外墻且基礎底板沒有出挑的情況圖6.2.1-3集水坑、電梯基坑剖面示意圖(二)圖6.2.1-4基礎底板板邊做法示意圖圖6.2.1-5消防電梯基坑與相鄰的消防電梯集水坑剖面示意圖注:當兩側底板厚度不同時,本圖所示“同底板厚度”取大值圖6.2.1-6基礎底板降板示意圖圖6.2.1-7基礎底板變厚處做法示意圖6.2.1.3柱鋼筋施工要點1)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shù)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2)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3)柱箍筋綁扎:(1)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見圖6.2.1-3。墻、柱、梁鋼筋骨架中各豎向面鋼筋網(wǎng)交叉點全數(shù)綁扎。圖6.2.1-8鋼筋綁扎節(jié)點(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zhuǎn)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4)主體結構有抗震要求的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10d(d為箍筋直徑)。(5)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qū)長度及加密區(qū)內(nèi)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如設計要求箍筋設拉筋時,拉筋應鉤住箍筋。(6)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柱筋保護層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沿高度方向間距一般800mm,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框架梁鋼筋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nèi)側。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鋼筋應在變截面處向柱內(nèi)彎折,彎后的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7)下層柱的鋼筋露出樓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將其收進一個柱筋直徑,以便上層柱的鋼筋搭接。當柱截面有變化時,其下層柱鋼筋的露出部分,必須在綁扎梁的鋼筋之前,先行收縮準確。(8)柱鋼筋的綁扎,應在模板安裝前進行。(9)本工程框架柱邊柱縱向鋼筋應全部伸入基礎底部,中柱四角縱筋伸至基礎底部,其余縱向筋錨固在基礎頂面下長度需滿足抗震錨固長度。柱縱向鋼筋在基礎中構造及說明詳見圖集16G101-3(66頁)。6.2.1.4梁、板鋼筋施工要點1)梁鋼筋綁扎(1)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2)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diào)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3)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jié)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jié)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蚣芰嚎v向鋼筋在端節(jié)點內(nèi)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4)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見圖6.2.1-4。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其余同柱。墻、柱、梁鋼筋骨架中各豎向面鋼筋網(wǎng)交叉點全數(shù)綁扎。圖6.2.1-9@20,附加箍筋規(guī)格同梁內(nèi)箍筋。(7)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保證保護層的厚度??v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guī)格宜與縱向鋼筋規(guī)格相同,以保證設計要求。墊筋采用鋼筋下腳料做作,長度與梁同寬,距兩邊支座500mm處各一道,中間每3m一道。圖6.2.1-10分隔鋼筋示意圖(8)框架節(jié)點處鋼筋穿插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利澆筑混凝土。梁板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9)梁鋼筋的綁扎與模板安裝之間的配合關系:梁的高度較小時,梁的鋼筋架空在梁頂上綁扎,然后再落位;梁的高度較大(≥1.2m)時,梁的鋼筋宜在梁底模上綁扎,其兩側模或一側模后裝。(10)梁的縱向鋼筋接頭,底部鋼筋接頭應設在靠支座1/3跨度范圍內(nèi),上部鋼筋接頭應設在跨中1/3跨度范圍內(nèi)。同一接頭區(qū)段內(nèi)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11)梁內(nèi)箍筋均應采用封閉箍,當梁腹板高度≥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凡施工圖中未注明梁構造腰筋時,按下表放置,拉筋要求見國標圖集《16G101-1》。(12)主次梁相交(主梁不僅包括框架梁)時,主梁在次梁范圍內(nèi)仍應配置能筋,圖中未注明時,主梁在次梁兩側各附加3組能筋,箍筋肢數(shù)、直徑同主梁箍筋,間距50;圖中注明吊筋時,附加箍筋和吊筋同時設置,吊筋詳見各層梁配筋平面圖。井字梁相交處,短向梁在梁相交范圍內(nèi)仍應配置靠筋,兩方向梁每側均設附加箍筋各3組,共4×3=12組。懸挑梁端部在封邊梁內(nèi)側附加3組主梁箍筋。附加箍筋、附加吊筋構造如下圖所示圖6.2.1-11附加箍筋、附加吊筋做法示意圖(13)主梁與次梁底面高度相同時,次梁的下部縱向鋼筋應置于主梁下部縱向鋼筋之上,見下圖。井字梁相交時短跨下部縱筋置于下層。次梁與主梁連接時,次梁縱向鋼筋在邊節(jié)點的錨固及鋼筋長度見下圖。《圖集》16G101-1頁86,0.6lab、0.35lab及l(fā)n1/5、ln1/3由設計指定,一律改為本圖要求。當支座兩邊梁寬不等(或錯位)時負筋做法同見下圖。圖6.2.1-12支座兩端梁不同寬時相交處鋼筋做法示意圖(14)梁縱筋應均勻?qū)ΨQ地布置在梁截面中心線兩側。當梁的架立鋼筋與其左(或右)支座負筋直徑相同時,該筋應與左(或右)負筋通長設置。(15)梁支座兩側的縱筋盡可能拉通。梁邊與柱(或墻)邊平齊時,梁縱筋彎折后伸入柱(墻)內(nèi),同時增設架立筋做法見下圖。圖6.2.1-13梁邊與柱(墻)邊平齊時梁筋詳圖(16)懸挑梁、連續(xù)梁的懸挑段,梁能筋間距不得大于100mm,能筋直徑見原位標注。挑出部分應設臨時支撐;待混凝土達到100%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支撐。(17)當梁一端與柱(或墻)相交時,與柱(或墻)相交處支座梁縱筋錨固及箍筋加密應按框架梁要求;當梁的支座為梁時,此梁在該支座縱筋錨固可按非框架梁要求,且該端箍筋可不加密。(18)屋面框架梁邊支座按國標圖集16G101-1中WKL構造。(19)結構件上的孔洞嚴禁后鑿。梁上的預留套管周邊加筋做法見下圖。圖6.2.1-14梁上開洞周邊加筋示意圖(20)當梁的上部縱向鋼筋二排或三排時,為保證二排或三排鋼筋位置的準確,能筋彎鉤應下彎至二排或三排鋼筋之下,做法見下圖。圖6.2.1-15梁箍筋彎鉤做法示意圖2)板鋼筋綁扎(1)板鋼筋安裝前,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并按主筋、分布筋間距在模板上彈出位置線。按彈好的線,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在現(xiàn)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2)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板上部鋼筋網(wǎng)的交叉點全數(shù)綁扎,板底部鋼筋網(wǎng)邊緣部分需全部扎牢,中間部分可間隔交錯扎牢。圖6.2.1-16拉結筋示意圖(9)板的底部鋼筋不得在跨中搭接,其深入支座的錨固長度≥5d,且應伸過支座中心線,兩側板配筋相同者盡量拉通。(10)板的邊支座負筋在梁或墻內(nèi)的錨固長度應滿足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且應延伸到梁或墻的遠端。(11)雙向板的底部鋼筋,除注明外,短跨鋼筋置于下排,長跨鋼筋置于上排。(12)當板底與梁底平時,板的下部鋼筋在梁邊附近按1:6坡度夸折后伸入梁內(nèi)并置于梁的下部縱鋼之上。(13)板上孔洞應預留,結構平面圖中只表示出洞口尺寸>300mm的孔洞,施工時各工種必須根據(jù)各專?業(yè)圖紙配合土建預留全部孔洞,不得后鑿。當孔洞尺寸≤300mm時,板內(nèi)鋼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洞邊不再另加鋼筋。當洞口尺>300mm且<1000mm時,應設洞邊加筋。當平面圖未交待時,應按下圖要求加設洞邊板底附加鋼筋,每側加筋面積不小于被洞口截新鋼筋面積的一半。加筋的長度為單向板受力方向或雙向板的兩個方向沿跨度通長,并錨入支座>5d,且應伸至支座中心線。單向板非受力方向的洞口加筋長度為洞寬兩側各兒500mm之大值。當洞口尺寸為1m及以上時,應設洞口邊梁。洞口加筋做法見下圖6.2.1-9及《圖集》16G101-1。當洞口處樓板有板項鋼筋時,洞口邊應參照本條板底鋼筋加強方案對洞邊板頂銅筋進行加強。圖6.2.1-18板洞邊板底加筋做法示意圖(14)板內(nèi)預埋管線時,管線應放置在板底與板頂鋼筋之間,管外徑不得大于板厚的1/3.當管線并列設置時,管道之間水平凈距不應小于3d(d為管徑)。當有管線交叉時,交叉處管線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當預埋管線處板頂未設置上鋼筋時,應在管線頂部設置防裂鋼筋網(wǎng),做法見下圖:圖6.2.1-19樓板預埋管附加鋼筋做法示意圖(15)板中支座為陽角時,應增設放射狀負筋,直徑、長度及外側間距與相鄰支座的負鋼筋相同,鋼筋錨入支座La。樓板陽角附加筋做法見下圖。圖6.2.1-20樓板陽角處附加筋做法示意圖(16)如樓板上有建筑非承重墻,則在樓板相應位置增加2C14通長的下部鋼筋。6.2.1.5墻柱鋼筋施工要點1)綁扎暗柱鋼筋:工藝同柱子鋼筋綁扎。2)綁扎過梁鋼筋:過梁筋綁扎時,用水準尺進行調(diào)平,并考慮建筑地面作法,箍筋要求間距均勻,垂直于梁主筋,箍筋大小標準一致,彎鉤角度135°;起步筋第一道在柱內(nèi)距外側主筋50mm,第二道在柱外,距主筋50mm;封頂梁時,箍筋滿綁。3)綁扎墻體鋼筋:先綁扎墻體豎向定位筋,豎向定位筋間距為1.8m一道,排列均勻,遇到暗柱間距小時,可以視情況放在兩個暗柱中間。定距框間距與水平筋間距相同,頂模撐上中下各一道,比墻厚小2mm,一側各小1mm;要求梯蹬筋高度一致。4)墻體豎筋綁扎完畢后,綁扎墻體水平鋼筋,水平鋼筋間距依據(jù)豎向定位梯子筋的梯蹬距離拉通線進行綁扎,要求扎絲長度一致,無毛刺,扎絲綁扎時,從對面綁扎,保證絲頭在墻體鋼筋內(nèi)。最后在墻體頂部加水平定位框:定位框間距與墻體豎筋間距相同。5)墻體鋼筋保護層采用水泥砂漿墊塊,間距800×800mm,呈梅花型布置,要求墊塊間距均勻,橫豎斜均在一條直線上,墊塊不能有歪斜情況。6)墻體鋼筋綁扎時做好人防鋼門框預留預埋,還應注意門洞四個角斜筋的綁扎。7)人防地下室外墻、內(nèi)分區(qū)隔墻、人防柱、人防頂板應使用止水螺桿,禁止使用PVC套管;人防分區(qū)墻體,在施工縫位置設止水鋼板。8)柱應按建筑圖中填充墻的位置隨結構預留拉接筋(做法見下圖),構造柱按建筑圖中填充墻的位置及要求預留鋼筋。圖6.2.1-21柱與填充墻拉接示意圖9)柱與現(xiàn)澆過梁、圈梁連接處,在柱內(nèi)應預留插筋,插筋伸出柱外皮長度為1.2La,錨入柱內(nèi)長度為La10)柱的縱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11)框架柱縱筋的連接構造及箍筋加密區(qū)范圍按照圖集16G101-1的要求設置,圖集中表示的嵌固部位見10.1.3條。12)剪力墻按墻厚采用雙排或多排分布鋼筋,沿墻的兩個側面布置的鋼筋網(wǎng),一般豎向鋼筋在內(nèi),橫向鋼筋在外。鋼筋網(wǎng)片之間用Φ6拉結鋼筋拉結,間距為鋼筋網(wǎng)格的倍數(shù),應不大于600mm。拉結鋼筋彎鉤應鉤住橫、豎鋼筋(交叉點)。當有多排分布鋼筋時,拉結鋼筋還需要與墻中間的鋼筋網(wǎng)片綁扎牢固。13)墻上孔洞必須預留,不得后鑿。除按結構施工圖紙預留孔洞外,尚須根據(jù)各專業(yè)施工圖紙由各工種的施工人員核對無遺漏后,模板工程才能合模。圖中未注明洞邊加筋,按下述要求:當洞口尺寸<200mm時,應設置套管,墻內(nèi)鋼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新,洞邊不設附加鋼筋;當200mm<洞口尺寸≤800mm時,應加設洞邊加筋,每邊配置的補強鋼筋不小于同向被切斷鋼筋面積的50%。在具體做法見國標圖集16G101-1。當洞口尺寸>800mm時,見設計圖紙。14)設備管道穿過連梁時應預埋套管,套管上下的有效高度均不小于梁高的1/3,并不小于200,洞口處設加強筋,做法同10.7.12。15)剪力墻連梁高度范圍內(nèi)的墻肢水平分布鋼筋應在連梁內(nèi)拉通作為連梁的腰筋。除圖中注明附加鋼筋的情況外,可僅將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拉通作為連梁腰筋,當連梁跨高比≤2.5時,連梁腰筋不得小于下表所示數(shù)值。表6.2.1-10@@@@100.19)外露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女兒墻,掛板,攔板,檐口等構件,當其水平直線長度超過12m時,應設置伸縮縫,伸縮縫間距不大于12m,縫寬20mm,伸縮縫處水平鋼筋應斷開。6.2.1.6樓梯鋼筋施工要點1)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根據(jù)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后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nèi)。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綁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主筋接頭數(shù)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2)樓梯板的鋼筋網(wǎng)綁扎應注意板上部的負筋,要防止被踩下,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斷裂。6.2.1.7后澆帶鋼筋施工要點后澆帶下基礎墊層的做法見下圖。地下室底板及外墻在后澆帶部位的防水做法見建施圖。后澆帶兩側(與后澆帶相交的主梁跨度內(nèi))的梁、板底模,只有在后澆帶封閉且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圖6.2.1-22基礎底板后澆帶做法示意圖圖6.2.1-23外墻后澆帶做法示意圖6.2.2鋼筋連接1)縱向受力鋼筋直徑≥16mm的縱筋采用等強機械連接接頭,接頭應按50%錯開;接頭性能等級不低于II級。鋼筋直徑d<16mm時,采用搭接或焊接,搭接長度根據(jù)混凝土強度按照國標圖集《16G101-1》執(zhí)行,當鋼筋采用焊接時,單面焊搭接長度為10d,雙面焊搭接長度為5d??v向受拉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業(yè)品買賣合同書
- 康雙的離婚協(xié)議書
- 三農(nóng)村生態(tài)建設實施指南
- 工程監(jiān)理承包合同
- 云計算在企業(yè)IT架構中應用教程
- 運動訓練方法與技巧指南
- 軟件測試流程與質(zhì)量保障作業(yè)指導書
- 臨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網(wǎng)絡安全威脅防范與應對作業(yè)指導書
- 鋼渣購銷合同
- Starter Unit 1 Hello!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2025年初中語文:春晚觀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課時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導學案)-【上好課】2022-2023學年八年級英語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新目標Go For It!)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解讀講座
- 《基于新課程標準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
- 省級產(chǎn)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機構入圍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2019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單詞表
- 園藝產(chǎn)品的品質(zhì)講義
-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監(jiān)理的質(zhì)量控制
- 桃花節(jié)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