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_第1頁
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_第2頁
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_第3頁
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_第4頁
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音樂課教案模板7篇音樂課教案模板篇1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樂,用不同的動作和演唱方式表現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2、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嘗試用襯詞和合聲的方法為部分歌曲伴唱,體驗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樂。

3、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前期經驗:初步學習歌曲《青蛙唱歌》。

活動過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現。

1、出示荷葉,引起興趣。

2、感受音樂強弱,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表現。

(二)嘗試用不同節(jié)奏表現青蛙唱歌。

1、嘗試用不同節(jié)奏表現青蛙唱歌2、通過榜樣示范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三)熟悉歌曲,學習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現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復習歌曲,回憶歌曲。

2、教師范唱、幼兒聽辨感受并表現。

3、師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襯詞,嘗試合聲方法演繹歌曲。

1、師示范演唱。

2、幼兒嘗試加入襯詞演唱。

3、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戲: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1、角色扮演,音樂游戲。

2、結束整理。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掌握頓音唱法并學會唱這首歌。

2、熱愛并尊敬老師的情感。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與幼兒組織過談話,平時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回憶平時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誰的節(jié)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圖片,圖片上有許多小朋友為什么給老師獻花,引導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老師教小朋友學習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念兒歌等本領,老師工作很辛苦,激發(fā)幼兒愛老師的情感和學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師介紹歌名后邊彈伴奏,邊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問歌曲名。

(3)教師再唱一遍歌曲:你聽到老師唱了什么?

(4)幼兒回答后,教師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兒跟學歌曲3遍。

變換形式讓幼兒練習唱歌。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師我愛您》,讓幼兒在輕柔的音樂中,請孩子們回答這首歌的名字,經過老師的引導和提示,讓孩子們回顧剛剛聽過的歌,觀看圖片,慢慢體會,回答出歌的名字。讓孩子們記住教師節(jié)。接著,通過組織幼兒學唱歌曲《老師我愛您》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的工作。通過孩子們的平時觀察,發(fā)揮孩子們的總結及其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兒在傾聽過程中產生共鳴,從而準確的理解了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內容,這個過程也是音樂欣賞的過程。教師邊彈旋律,邊說歌詞,幼兒跟教師一起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通過歌曲的學唱,培養(yǎng)幼兒的表現力和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本次活動的重點應放在通過對優(yōu)美樂曲的感受,讓孩子加深對教師節(jié)的認識,同時讓幼兒發(fā)自內心的對老師的熱愛和敬意。

小百科:老師是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guī)硪欢ㄕ_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我們的田野》感受音樂語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2、啟發(fā)學生了解音樂語言,提高創(chuàng)編本事。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齊參加團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

1、二拍子、四拍子節(jié)奏歌曲的學唱,背唱《我們的田野》。

2、指導學生劃拍唱準節(jié)奏及旋律音高。

教學基本模式:

1、創(chuàng)設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3、議論爭辯,頓悟創(chuàng)新。

4、訓練技能,激勵發(fā)展。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介紹本節(jié)課資料。

二、基礎訓練:

1、發(fā)聲練習。

2、節(jié)奏練習。

三、新授課

1、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原是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樂形象鮮明,旋律優(yōu)美動聽,易于上口,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一首獨立的兒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詞精彩,富有詩意旋律優(yōu)美、動聽,襯托出了祖國江山多嬌的美麗畫卷。

2、聽磁帶,體會情緒。(教師畫一幅與歌詞有關的畫)

3、再聽磁帶,再次體會情緒。(歌曲背景簡介)

4、學唱歌曲,解決容易唱錯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組練習,然后在合到一齊來演唱。(注意反復記號)

6、處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請同學們畫一幅描繪家鄉(xiāng)風景的畫及談一談自我的體會。

四、聽唱想做(二)。

五、總結下課。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3

活動內容:

音樂活動——《貓和小老鼠》

設計意圖:

?綱要》藝術領域中明確指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贬槍π“嘤變耗挲g的特點,我選擇了許卓婭老師主編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不倒翁詼諧曲》,曲風幽默,樂曲的ab兩段節(jié)奏,(a段歡快,b段低沉)兩段形象對比鮮明,適合小班幼兒欣賞。我設想借助機靈、可愛的小老鼠形象,巧妙地將“貓和小老鼠”的故事貫穿在整個音樂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戲的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感受音樂中歡快和緊張的情緒。同時,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地表現出小老鼠的走路時東張西望、高興時搖尾巴、緊張時灰溜溜的各種可愛形態(tài)。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音樂所表現的不同形象,體驗它所帶給人們的不同情緒。

2、大膽地用自己想象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3、愉快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簡單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不倒翁詼諧曲》、《數星星》。

活動過程:

一、以小老鼠的口吻,激發(fā)幼兒欣賞的興趣。

1、隨律動進場,感受輕柔的音樂。師:天黑了,小朋友都睡著了。

2、吱吱吱,聽!是什么聲音呀?哦,原來是小老鼠呀!

“天黑了,主人都去睡覺了。老鼠我可得好好享受享受!不知,那只可惡的貓在不在?出去看看再說!我左看看,貓不在,我右看看貓不在。哈哈,真高興

呀?。ㄟ鳌┭?!不好!貓來了!趕快躲起來,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跑回去?!?/p>

二、欣賞音樂。

(一)完整欣賞,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的不同形象。

1、這個故事好聽嗎?這個好聽的故事還藏在一個音樂里呢?我們一起來聽吧!

2、音樂里的哪一段是表現小老鼠來了,音樂里的哪一段是表現貓來了?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二)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帶來的不同音樂情緒。

1、欣賞a段,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小老鼠走路的樣子。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小老鼠,學學小老鼠走路,怎么樣呀?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還可以怎么走?

2、欣賞b段,引導幼兒感受不同音樂情緒。

剛才呀,貓不在,我們玩得可高興了?,F在來聽聽第二段音樂,聽完這段音樂,心里有什么感覺呀?(害怕)貓來了,小老鼠又是怎么走路的?

三、結合音樂進行游戲。

1、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玩《貓和小老鼠》的游戲。

2、請個別幼兒當貓,其余幼兒當老鼠,進行音樂游戲。

四、延伸活動。

孩子們,這里有貓不好玩,我們還是到別處去玩吧。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4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體會歌詞的意義,快樂的歌唱勞動。

2、感受勞動人民插秧的辛苦,珍惜糧食。

【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

a、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了解鏡子的作用,孩子們慢慢在照鏡子的游戲中靜下來。

b、介紹水田。

“有一個大鏡子,它能照出藍天,你猜是什么?”(大河、大海)

教師提出水田并提問:水田是什么?(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有幾個孩子說出來是種苗的`,長麥子的。)

二、引入兒歌。

教師提問:水田這個鏡子能照出什么?(白云、月亮、太陽、小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筆畫展示,幫助孩子記憶和理解。老師邊畫邊說:“水田是鏡子,照映著藍天(白云)”,第三個孩子開始說的時候,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學著老師剛才的方法來說:“水田是鏡子,照映著……”

三、學說兒歌前半部分。

教師引出兒歌:“小朋友真厲害,都快編出一首詩了,有一個叫詹冰的爺爺寫了一首詩,他的詩就像我們小朋友剛才說的一樣,聽一聽哦?!保凉B透名字,讓孩子們將來讀書的時候也知道關注,并選擇優(yōu)秀的做秀作品來讀)教師說兒歌的時候發(fā)現一些孩子在跟說,于是,提出小朋友輕輕說,老師大聲說,聽清楚老師的聲音。第二遍,小朋友大聲說,老師輕輕說。

四、學說兒歌后半部分。

教師過度語:“兒歌還有下一半呢,這一半可比上一半難了,你有信心學會嗎?”孩子們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認真地聽著、看著。老師做插秧動作,并畫出倒在水里的青山,畫出秧苗,問:“農民在插秧了,插在哪里了?”(水田、青山)“為什么是插在青山上啊?”(水中倒影)接著便是邊畫圖邊展示兒歌。孩子們很快理解了為什么插在藍天上、青山上。

五、完整地將兒歌說一遍。

六、以游戲鞏固兒歌,加強幼兒理解。

小朋友做“鏡子”里的東西,教師做農民?!耙弧⒍?、三,變變變”的游戲變出東西,定型定在那里,然后和老師一起說兒歌。游戲兩遍,孩子們很感興趣。

七、創(chuàng)編兒歌并表演。

小組小朋友商量變東西,你想插在哪里就變成什么,然后一個人做農民來插秧。

附歌詞:插秧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映照著白云,映照著青山,映照著綠樹。

農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藍天上。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5

目標:

1、在游戲中掌握節(jié)奏型

2、通過手指游戲、表演等形式體會音樂生動有趣。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一張、小鼓一個、創(chuàng)設“池塘”情境、青蛙頭飾人手一個、蛙鳴筒人手一個。

活動結構:

1、基本節(jié)奏練習

2、手指游戲

3、樂器操作

4、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擊鼓,引導幼兒聽鼓聲模仿節(jié)奏,通過拍身體的各部位及聲勢練習熟悉節(jié)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聲)

二、出示畫有小青蛙叫的節(jié)奏卡,引導幼兒練習小青蛙叫|呱呱|呱呱呱|,幫助幼兒感知此節(jié)奏型。

三、談話引出童謠《數青蛙》,鼓勵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與童謠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戲過程中熟練童謠和節(jié)奏型。

1、結合提問,逐句分析童謠。并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

一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兩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青蛙是怎樣跳的?青蛙高興的時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現它大聲叫?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童謠,教師提煉整合幼兒的表演動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賞音樂《青蛙》,感受音樂的生動有趣,結合提問引導幼兒將童謠與音樂相匹配。

提問:請小朋友們猜猜音樂中有誰?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五、引導幼兒在音樂中玩手指游戲,進一步感受音樂旋律及主要節(jié)奏型。

六、幼兒操作蛙鳴筒,為《青蛙》器樂伴奏。引導幼兒“呱呱”部分用幼兒用蛙鳴筒敲出的響聲,“跳跳”部分用蛙鳴筒敲出的響聲。

1、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蛙鳴筒,自由探索,鼓勵幼兒發(fā)明出不同的敲擊方法,發(fā)覺不同的聲響。

師:你們認識它嗎?他的名字叫蛙鳴筒。你們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發(fā)出幾種聲響?

2、教師示范兩種不同敲擊方法。幫助幼兒感知兩種不同的聲響分別與童謠中的“呱呱”、“跳跳”相呼應。

3、師幼共同為《青蛙》器樂伴奏。重點引導幼兒把握音樂中的節(jié)奏型。

4、幼兒分組為《青蛙》器樂伴奏,一半幼兒念童謠,一半幼兒操作蛙鳴筒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戲表演《青蛙》。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鞏固練習節(jié)奏型。

師:請小青蛙們和青蛙媽媽一起到池塘邊練習跳水。(幼兒帶青蛙頭飾)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6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平時在玩娃娃家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抱娃娃,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是十分渴望被成人關愛、喜歡被親近的。《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歌曲充滿童趣和愛,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所以我選擇了這首歌曲做本次音樂欣賞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中陪我、親我、夸我、抱我的動作。

2.樂于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抱抱我》ppt課件;

2.人手一個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帶玩具預先放進椅袋里)。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初步激發(fā)幼兒體驗“愛”的情感。

教師出示ppt中第一張寶寶照片,導入語:“小朋友,這是誰?!”

幼兒回答:“小寶寶?!?/p>

教師:“聽一聽,這個小寶寶說了什么?”

問題重現:“小寶寶說了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哦,原來這個小寶寶想得到爸爸媽媽很多很多的.愛!

評析:這樣的導入是情感的初步體驗,同時也是了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講述的內容。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溫馨、甜蜜的意境。

教師:“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p>

1.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幼兒回答:感覺很開心、很快樂……(引導幼兒說“很幸福”。)

3.教師總結:

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

快快的,聽了以后很開心,很高興。

4.教師設置情境:現在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想一想,爸爸媽媽是怎樣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點環(huán)節(jié)——說的部分。)

三、分段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

過程描述:

完整欣賞音樂時,我觀察孩子們的面部表情,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當問題“聽了這首歌曲你心里感覺怎么樣”提出后,孩子們能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很開心”。隨后繼續(xù)提出問題:“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或許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緣故,記憶力還比較有限,孩子們一下子沒有說出來。我就試著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并加以動作提示。由于是老師近距離的清唱,孩子們傾聽得比較認真,能準確地說出“快快的”。

(一)欣賞說的部分:

1.“小朋友,你聽到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呢?”

2.幼兒大膽地回答。(教師根據回答出示相應動作圖片并同步清唱歌曲;如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可直接播放圖片及音樂,引導幼兒說出。)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了寶寶喜歡爸爸媽媽陪陪、親親、夸夸、抱抱。你喜不喜歡被爸爸媽媽陪陪、親親、夸夸、抱抱的感覺?

4.幼兒回答:喜歡!

5.教師:“那么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可愛的寶寶好不好?寶寶要怎么對我說?”

6.幼兒大膽回答“愛我你就xx我”。

(1)第一個回答出的孩子請上前。教師:“這個寶寶說‘愛我你就xx我’,那么我就×x你?!?伴奏。)教師一定要做出溫馨的動作,讓孩子有充分的情感體驗。(伴奏。)

(2)“其他寶寶也來說說,‘愛我你就xx我’。女寶寶先來吧?!?女幼兒圍著老師說,老師就做xx動作。)“男寶寶也來說說?!?男幼兒圍著老師說,老師就做xx動作。伴奏。)

小結:媽媽x著你們好幸福啊!

7.教師提問:“寶寶還可以對我說什么?”(可以用開火車形式逐一進行,伴奏。)

過程描述: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很踴躍。問題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們的積極回應,孩子們樂于上前與老師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因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已經進入到角色身份中去了:老師是媽媽,他們是寶寶,這也是孩子們一貫渴望的情感體驗。師幼互動良好。

(二)欣賞唱的部分:

1.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做你們的媽媽陪陪你、親親你、夸夸你、抱抱你,你覺得幸福嗎?”

2.教師:“現在你們來做爸爸媽媽,你們也有自己的寶寶,請你把寶寶輕輕地抱起來,讓他睡在你的臂彎里。(教師邊提要求邊示范)多舒服呀!來,讓我們和小寶寶一起聽一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兒傾聽唱的部分,感受唱段鮮明的節(jié)奏旋律。

4.教師:“你們想當爸爸媽媽嗎?”

5.教師:“男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爸爸哦;女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媽媽哦。你們一定要好愛好愛自己的寶寶,保護好你的寶寶!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和寶寶跳舞吧!”

6.逐一類推,及時捕捉幼兒中各種陪、親、夸、抱的動作(和娃娃互動一遍)。

7.教師:“和寶寶跳舞開心嗎?想不想再和寶寶完整地跳一遍?”

過程描述:

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有了新的情感體驗,角色的轉換讓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幫助幼兒能完成從被人關愛到關愛別人的情感轉變,我在請幼兒抱娃娃前進行了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導,如怎樣正確地抱娃娃,讓孩子們在抱的過程中不再茫然,而是帶著一份責任與愛,真正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四、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完整傾聽并樂于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

1.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讓我們一起放松一下,和寶寶再來欣賞一遍這首幸福的歌曲吧!

2.小結:孩子們,有愛就有幸福,讓我們把愛和幸福去帶給更多的人吧!(教師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活動對于教師來講要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基本功底要扎實。對小班幼兒來說,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旋律和內容一定是幼兒熟悉和易于接受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并深愛著爸爸媽媽。此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不用老師去解釋,只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愛的溫馨氛圍,幼兒很快就會進入狀態(tài)。因此我選擇了這首充滿童趣和愛的歌曲。由于歌曲比較長,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做了適當的剪切,把原作品重復說唱設計成簡單說唱的形式,并把歌曲中的說唱部分作為讓孩子欣賞的重點。

在活動中,我采用ppt等多媒體手段,并結合情境表演,讓孩子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驗、感受歌曲中傳遞的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從而培養(yǎng)幼兒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層層遞進,用先聽,再師幼互動,到最后與娃娃互動,讓幼兒的情感體驗在角色的轉換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將活動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動中讓孩子表達的機會不是很多,可以在下次組織活動的時候將提問設計得更細化一些,讓孩子參與的面更廣。

音樂課教案模板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平安夜》,并從中感受寧靜、祥和的氣氛。

2.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3.欣賞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學重、難點:

1.演唱歌曲時,二聲部的演唱要做到和諧統(tǒng)一。

2.分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平安夜》這首歌曲的詞是奧地利一個小鄉(xiāng)村教會的神父約瑟夫莫爾,曲是當地一位默默無聞的音樂教師弗朗茲格魯伯。這首歌曲的旋律優(yōu)美動聽、節(jié)奏舒緩、音樂語言樸實無華,充滿了安詳、寧靜的感覺。歌曲為降b大調,八六拍,是由三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第一樂句先抑后揚,形成一個大的起伏,歌唱性極強。第二樂句由兩個完全相同的分句組成,帶有敘述性。第三句是歌曲的*樂句,旋律在較高音區(qū)進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蕩。結尾處采用*后的后轉,旋律一路下行平穩(wěn)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地結束了全曲。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發(fā)了內心對和平與幸福的追求,帶給人們祥和與安寧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鈴兒響叮當》動畫。

提問:誰知道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在什么節(jié)日會聽到這首歌曲?

學生回答:這首歌曲的名字叫《鈴兒響叮當》,在圣誕節(jié)時常聽到這首歌曲。

師: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誕節(jié),它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被稱為平安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西方國家的人們是怎樣過平安夜的?

2.欣賞《平安夜》動畫。

師:平安夜這天,商場、街上和家里就擺起了圣誕樹,圣誕樹呈塔形,身上掛著一個個小鈴鐺,輕輕一碰,叮當、叮當發(fā)出動聽的聲音。金色的小燈,好像天上眨眼的星星。五顏六色的小燈籠,一閃一閃的,美麗極了!這時,人們在教堂里虔誠的祈禱,真心地祝福,歡樂祥和的氣氛充滿千家萬戶。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有關圣誕節(jié)的歌曲《平安夜》。

教學要求:教師隨多媒體的播放進程進行講解,學生認真聆聽。通過觀看,來了解外國人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

二、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平安夜》(音頻)。

要求:注意聆聽歌曲的情緒,說說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