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馬鞍山某中學高考考前提分化學仿真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馬鞍山某中學高考考前提分化學仿真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馬鞍山某中學高考考前提分化學仿真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馬鞍山某中學高考考前提分化學仿真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馬鞍山某中學高考考前提分化學仿真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取10g碳酸鈣高溫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測得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0%,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生成了2g二氧化碳B.剩余固體質量為5g

C.生成了5.6g氧化鈣D.剩余碳酸鈣的質量為8g

2、下列關于Fe3+、Fe2+性質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如圖裝置可以制備沉淀Fe(OH)2

HfO.N*OH

B.配制FeCh溶液時,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

C.向FeCL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

D.FeCL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會生成紅色沉淀

3、下列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結論

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氯化鈉溶液和飽和硫酸銅溶液,均

A蛋白質均發(fā)生變性

有固體析出

B澳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后,滴加硝酸銀溶液,未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澳乙烷未水解

向2支盛有2mL相同濃度銀氨溶液的試管中分別滴入2滴相同濃度

C的氯化鈉和碘化鈉溶液,一支試管中出現(xiàn)黃色沉淀,另一支無明顯現(xiàn)Ksp(AgI)<Ksp(AgCl)

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將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到苯酚鈉溶液

D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中,產生白色渾濁

A.AB.BC.CD.D

4、已知二氯化二硫(S2C12)的結構式為Cl-S-S-CL它易與水反應,方程式如下:2S2a2+2H2O=4HCl+SO2T+3SJ,

對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s2a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

B.H2O作還原劑

C.每生成ImolSCh轉移4moi電子

D.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物質的量比為3:1

5、工業(yè)酸性廢水中的Cr2c可轉化為C產除去,實驗室用電解法模擬該過程,結果如下表所示(實驗開始時溶液體積

為5()mL,Cr2(*的起始濃度、電壓、電解時間均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氐確的是()

實驗①②③

陰、陽極均為石墨,滴加陰極為石墨,陽極為鐵,滴

電解條件陰、陽極均為石墨

1mL濃硫酸加1mL濃硫酸

Cr,O^的去除率%0.92212.757.3

A.對比實驗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弓0;的去除率

B.實驗②中,CrQ;在陰極放電的電極反應式是Cr2O;+6e+14H*=20"+7凡0

C.實驗③中,Cr?。;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陽極產物還原Cr2。;

D.實驗③中,理論上電路中每通過3moi電子,則有OSmolCB;被還原

6、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某主族只有兩種元素,這兩元素的單質在常態(tài)下分別為氣體和固體,這兩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合

物都能與水反應。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兩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正價B.兩元素具有相同的負化合價

C.兩元素形成的是共價化合物D.兩元素各存在不同種的單質

7、Q、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反應呈黃色。Q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層

電子數(shù)的2倍。W、Z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Z的核電荷數(shù)是W的2倍。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

材料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rY>rx>rQ>rw

B.X、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不能發(fā)生反應

C.Z元素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大于W元素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

D.元素Q和Z能形成QZ2型的共價化合物

8、某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檢驗CL某些性質的一體化裝置。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滴管

橡膠塞一事

春-濃鹽酸

氯酸鉀

無水氯化鈣

干燥的有色布條

有孔墊片一

1濕潤的有色布條

玻璃管―

2硝酸銀溶液

日卜3淀粉碘化鉀溶液

塑料吸管T4澳化鈉溶液

5硫酸亞鐵溶液

(滴有硫銳化鉀)

橡膠塞之一氫輒化鈉溶液

Y\\y((滴有酚猷)

底座T

A.濃鹽酸滴到氯酸鉀固體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1+CIO;+6H+===3CLT+3H2O

B.無水氯化鈣的作用是干燥CL,且干燥有色布條不褪色,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

C.2處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3處溶液變藍,4處溶液變?yōu)槌壬幀F(xiàn)象均能說明了CL具有氧化性

D.5處溶液變?yōu)檠t色,底座中溶液紅色消失,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為吸收剩余的CL以防止污染

9、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還原鐵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劑

B.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屬于丁達爾效應

C.浸泡過KMnO』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鮮劑

D.燃煤中加入CaO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10、設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78gNa2O2與足量CO?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N,、

B.0.1mol聚乙烯含有碳碳雙鍵的數(shù)目為0.1刈

C.標準狀況下,2.24LLLO含有電子的數(shù)目為NA

D.1L0.1mol/LNaHS溶液中硫原子的數(shù)目小于0.1N、

11、“ZEBRA”蓄電池的結構如圖所示,電極材料多孔Ni/NiCb和金屬鈉之間由鈉離子導體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

關于該電池的敘述錯誤的是()

I-+

A.電池反應中有NaCl生成

B.電池的總反應是金屬鈉還原三價鋁離子

C.正極反應為:NiCh+2e=Ni+2Cl

D.鈉離子通過鈉離子導體在兩電極間移動

12、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

HCI(aq)

A.SiO,>SiCl.7^ir->Si

/SiMjam

B.FeS,—^^H,SC)4

的,

C.飽和NaCl(aq)>NaHCC)3(s)>Na2CQ3

D.MgCC)3—盟國)-->MgC12(aq)通電>Mg

13、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能光電池、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纖維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C.“燃煤固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都是利用了化學方法來提高空氣質量

D.淀粉、油脂、蛋白質的水解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過程

14、下列物質間發(fā)生化學反應:①H2S+O2,②Na+O2,③Cu+HNCh,④Fe+Ck,⑤AICI3+NH3?H2O,⑥Cu+S,

⑦Na2cO3+HCI.在不同條件下得到不同產物的是()

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⑦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⑦

15、某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4H,)OC1,該物質與金屬鈉反應有氣體生成。則該有機物可能的結構有幾種(不考慮立體

異構)

A.8B.10C.12D.14

OO

16、PET(HO.(一(TKH(H…H'M鏈節(jié)=192gmo「)可用來生產合成纖維或塑料。測某PET樣品的端基

中竣基的物質的量,計算其平均聚合度:以酚酸作指示劑,用cmol?LTNaOH醇溶液滴定mgPET端基中的竣基至終

點(現(xiàn)象與水溶液相同),消耗NaOH醇溶液vm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PET塑料是一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B.滴定終點時,溶液變?yōu)闇\紅色

C.合成PET的一種單體是乙醇的同系物

D.PET的平均聚合度n。儂巴(忽略端基的摩爾質量)

192cv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香料G的一種合成工藝如圖所示。

NaOH水溶液

濃情o,.磔咯回E

四△*[J-.濃H?SO,

CHcHO0一

3a(NP

稀堿催化劑.△

已知:①核磁共振氫譜顯示A有兩個峰,其強度之比為1:1。

陰—>

②CH3cH2cH=CH2CH3CHBrCH=CH2

OH

③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

CH3CH—CH2CHO

請回答下列問題:

(DA的結構簡式為,G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2)檢驗M已完全轉化為N的實驗操作是

(3)有學生建議,將M-N的轉化用KMn(MH+)代替02,你認為是否合理(填“是”或"否")原因是(若

認為合理則不填此空)。

(4)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反應類型:K-L,反應類型

(5)F是M的同系物,比M多一個碳原子。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②能與溟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③苯環(huán)上只有2個對位取代基

(6)以丙烯和NBS試劑為原料制備甘油(丙三醇),請設計合成路線(其他無機原料任選)。請用以下方式表示:

反應試劑反應試劑

反應條件反應條件>目標產物

18、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常見化合價依次為+1、-2、+1、+3、-1。它們形

成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常溫下用惰性電權電解(有陽離子交換膜)1二二::.一二的A溶液。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己元素與丙元素同主族,比丙原子多2個電子層,則己的原子序數(shù)為;推測相同條件下丙、己單質分別

與水反應劇烈程度的依據(jù)是?

②.甲、乙、戊按原子個數(shù)比1:1:1形成的化合物Y具有漂白性,其電子式為o

③.上圖轉化關系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填編號)O

④.接通如圖電路片刻后,向燒杯中滴加一種試劑即可檢驗鐵電極被腐蝕,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⑤.當反應①電解一段時間后測得D溶液pH=12(常溫下,假設氣體完全逸出,取出交換膜后溶液充分混勻,忽略溶

液體積變化),此時共轉移電子數(shù)目約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

⑥.若上圖中各步反應均為恰好完全轉化,則混合物X中含有的物質(除水外)有

19、常用調味劑花椒油是一種從花椒籽中提取的水蒸氣揮發(fā)性香精油,溶于乙醇、乙醛等有機溶劑。利用如圖所示裝

置處理花椒籽粉,經(jīng)分離提純得到花椒油。

實驗步驟:

2

(一)在A裝置中的圓底燒瓶中裝入§容積的水,加1~2粒沸石。同時,在B中的圓底燒瓶中加入20g花椒籽粉和

50mL水。

(-)加熱A裝置中的圓底燒瓶,當有大量蒸氣產生時關閉彈簧夾,進行蒸儲。

(三)向饋出液中加入食鹽至飽和,再用15mL乙醛萃取2次,將兩次萃取的微層合并,加入少量無水Na2s04;將液

體傾倒入蒸儲燒瓶中,蒸儲得花椒油。

(1)裝置A中玻璃管的作用是o裝置B中圓底燒瓶傾斜的目的是。

(2)步驟(二)中,當觀察到現(xiàn)象時,可停止蒸儲。蒸儲結束時,下列操作的順序為(填標號)。

①停止加熱②打開彈簧夾③關閉冷凝水

(3)在館出液中加入食鹽的作用是一;加入無水Na2s04的作用是?

RlCOOCHi

(4)實驗結束后,用稀NaOH溶液清洗冷凝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殘留物以表示)

R^OOCH:

(5)為測定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取20.00mL花椒油溶于乙醇中,加80.00mL0.5mol/LNaOH的乙醇溶液,攪拌,充分

反應,加水配成200mL溶液。取25.00mL加入酚猷,用O.lmol/L鹽酸進行滴定,滴定終點消耗鹽酸20.00mL。則該

花椒油中含有油脂g/Lo

CrH?COOCHj

(lUCrHnCO(X'H計,式量:884)o

Cl-HjjCOOCH:

20、草酸亞鐵晶體(FeC2(h?2氏0)是一種黃色難溶于水的固體,受熱易分解,是生產電池、涂料以及感光材料的原

材料。為探究純凈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的產物,設計裝置圖如下:

(1)儀器a的名稱是.

(2)從綠色化學考慮,該套裝置存在的明顯缺陷是o

(3)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N2,其目的為?

(4)實驗證明了氣體產物中含有CO,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為?

(5)草酸亞鐵晶體在空氣易被氧化,檢驗草酸亞鐵晶體是否氧化變質的實驗操作是—.

(6)稱取5.40g草酸亞鐵晶體用熱重法對其進行熱分解,得到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100200300400溫度/'C

①上圖中M點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o

②已知400c時,剩余固體是鐵的一種氧化物,試通過計算寫出MfN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21、1923年,我國化學家吳蘊初先生研制出了廉價生產味精的方案,并向英、美、法等化學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申請了專利。

以下是利用化學方法合成味精的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蛋白質和氨基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一(填字母)。

a.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谷氨酸(H)自身不能發(fā)生反應

c.H分子不含手性碳原子

d.天然蛋白質水解最終產物都是a-氨基酸

(2)C的系統(tǒng)命名法名稱是___;B中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3)E-F的反應類型是—oR的結構簡式為—?

(4)寫出G和NHj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5)T是H的同分異構體,寫出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T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

①含有一NH2,且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②ImolT發(fā)生銀鏡反應能生成4moiAg

③核磁共振氫譜上有4組峰且峰面積比為2:2:2:3

(6)參照題給流程圖,以(3CHUWHI和甲醇為原料(其他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合成苯丙氨酸

NHz

)的流程,寫出合成路線—o

CHCHC(X)H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A

【解析】

原碳酸鈣10g中的鈣元素質量為:lOgx而五而£><100%=48,反應前后鈣元素質量不變'則剩余固體中鈣元素

質量仍為4g,則含鈣50%的剩余固體質量=19=88,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10g-8g=2g,設

生成的氧化鈣質量是x,

高溫

CaCO3CaO+CO2T

5644

x2.0g

5644

7=2gx=2.56g,

A.根據(jù)上述計算分析,生成了2g二氧化碳,故A正確;

B.根據(jù)上述計算分析,剩余固體質量為8g,故B錯誤;

C.根據(jù)上述計算分析,生成了2.56g氧化鈣,故C錯誤;

D.根據(jù)上述計算分析,剩余碳酸鈣的質量小于8g,故D錯誤;

答案選A。

【點睛】

易錯點為D選項,加熱分解后的產物為混合物,混合物的總質量為8g,則未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小于8g。

2、D

【解析】

A.反應開始時生成的氫氣進入B中,可排出氧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氧化,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C,A中硫

酸亞鐵進入B中可生成Fe(OH)2,故A正確;

B.FeCb易水解,配制溶液時應防止溶液因水解而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可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

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故B正確;

C.Fe3+與鐵反應可生成Fe2+,則向FeCL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被氧化,故C正確;

D.FeC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無沉淀,故D錯誤;

故選:D。

3、C

【解析】

A.蛋白質與NaCl飽和溶液發(fā)生鹽析,硫酸銅溶液可使蛋白質變性,故A錯誤;

B.溟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后,應先加入硝酸酸化除去過量的NaOH,否則不能排除AgOH的干擾,故B錯誤:

C.濃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由現(xiàn)象可知Ksp(AgI)VKsp(AgCl),故C正確;

D.醋酸易揮發(fā),醋酸與苯酚鈉溶液反應也能產生白色渾濁,則不能比較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故D錯誤;

故答案為Co

4、A

【解析】

因C1的非金屬性比S強,故S2cL中S、C1的化合價分別為+1、-1價,根據(jù)化合價分析,反應中只有硫的化合價發(fā)

生變化。

A.反應物中只有S2a2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所以S2cL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A項正確;

B.水中元素化合價未改變,不是還原劑,B項錯誤;

C.SO2中硫的化合價為+4價,故每生成1molSO2轉移3moi電子,C項錯誤;

D.SO2為氧化產物,S為還原產物,故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D項錯誤;

答案選A。

5、D

【解析】

A.對比實驗①②,這兩個實驗中只有溶液酸性強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02()72-的去除率

越大;

B.實驗②中,Cnth?一在陰極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C.實驗③中,Cr2(V-在陰極上得電子,陽極上生成的亞鐵離子也能還原Cr2()7”;

D.實驗③中,Cr2O72-在陰極上得電子,陽極上生成的亞鐵離子也能還原CnO7為理論上電路中每通過3moi電子,則

有0.5molCrzt”-在陰極上被還原,且溶液中還有SCV一被還原。

【詳解】

A.對比實驗①②,這兩個實驗中只有溶液酸性強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O2O72?的去除率

越大,所以降低pH可以提高Cr2(h2-的去除率,A正確;

B.實驗②中,CoCh2一在陰極上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Cr2O7*+6e-+l4H+=2(:產+71120,故B正確;

C.實驗③中,Cr2O7?一在陰極上得電子,陽極上Fe失電子生成Fe2+,亞鐵離子也能還原CrzO75C正確;

D.實驗③中,CnCV?在陰極上得電子,陽極上Fe失電子生成Fe2+,亞鐵離子也能還原CrzO7%理論上電路中每通過

3moi電子,根據(jù)電極反應式Cr2Ch2,+6e,+14H+=2Cr3++7H2O,則有0.5molCrztV”在陰極上被還原,同時陽極生成

1.5molFe2+,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溶液中還有0.25molCrzfV-被Fe?+還原,所以共有0.75molCoCV-被還原,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D。

【點睛】

本題考查電解原理的應用的知識,明確離子放電順序及電解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注意:活潑金屬作陽極時,陽極上金

屬失電子而不是溶液中陰離子失電子,易錯選項是D。

6、A

【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某主族只有兩種元素,這兩元素的單質在常態(tài)下分別為氣體和固體,周期表中滿足條件為N和P、

O和S;這兩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合物都能與水反應,N、P之間不反應,則這兩種元素分別為O、S,據(jù)此解答。

【詳解】

根據(jù)分析可知,這兩種元素為O、S。

A.O元素非金屬性較強,沒有最高價正價,故A錯誤;

B.O和S都有最低價-2價,故B正確;

C.O、S形成的化合物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共價化合物,故C正確;

D.O存在的單質有氧氣和臭氧,S形成的單質有S2、S4、S6等多種,故D正確;

故選:A?

7、D

【解析】

X的焰色反應呈黃色,X為Na元素;Q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層電子數(shù)的2倍,Q元素原子有2個電子層,

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Q為碳元素;W、Z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所以二者處于同一主族,Z的核電荷數(shù)是W的2倍,W

為氧元素,Z為硫元素;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金屬材料之一,則Y為A1元素。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所以原子半徑Na>Al>Si,00,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

Si>C,故原子半徑Na>Al>C>O,即X>Y>Q>W,故A錯誤;

B、X、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別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鋁,而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故

B錯誤;

C、非金屬性O>S,故氫化物穩(wěn)定性H2O>H2S,故C錯誤;

D、元素Q和Z能形成QZ2是CS2屬于共價化合物,故D正確;

故答案選D。

8、C

【解析】

濃鹽酸滴到氯酸鉀固體上的作用是為了制備C12,根據(jù)含同種元素物質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化合價只靠近不交叉,

+

配平后可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5CF+CIO;+6H===3Chf+3H2O,A正確;為了檢驗CL有無漂白性,應該先把

CL干燥,所以,無水氯化鈣的作用是干燥CL,然后會出現(xiàn)干燥有色布條不褪色而濕潤有色布條褪色的現(xiàn)象,B正確;

CL與3處碘化鉀置換出單質碘,遇淀粉變藍,與4處漠化鈉置換出單質浪,使溶液變橙色,均說明了CL具有氧化性,

CL與水反應生成HC1和HC1O,HC1與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無法說明CL具有氧化性,C錯誤;Cb與5處硫酸亞鐵

生成Fe-",F(xiàn)e3*與SCN-生成血紅色配合物,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剩余的CL,防止污染空氣,D正確。

9、D

【解析】

A.Fe具有還原性,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則還原鐵粉可以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劑,故A正確;

B.含有灰塵的空氣屬于膠體,光柱是膠體的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

C.乙烯具有催熟效果,能夠被高銃酸鉀溶液氧化,所以浸泡過KMn(h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長水果的保鮮

期,故C正確;

D.加入氧化鈣,可與煤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氣中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鈣,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燃煤中加入CaO

后可減少酸雨的發(fā)生,但不能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錯誤;

故選D。

10、A

【解析】

A.78gNa2(h物質的量為ImoL由關系式NazOlT,可得出轉移電子數(shù)為NA,A正確;

B.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雙鍵,B不正確;

C.標準狀況下,H2O呈液態(tài),不能使用22.4L/mol計算含有電子的數(shù)目,C不正確;

D.1LO.lmol/LNaHS溶液中不含有硫原子,D不正確;

故選A。

11、B

【解析】

A.在反應中,Na失去電子變?yōu)镹a+,與電解質中的Ct結合形成NaCL所以電池反應中有NaCl生成,正確;

B.在電池正極是NiCL+2e-=Ni+2C「,所以其總反應是金屬鈉還原Ni2+變?yōu)镹i,錯誤;

C.根據(jù)電池結構及工作原理可知:正極反應為:NiCh+2e=Ni+2CF,正確;

D.根據(jù)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原則,鈉離子通過鈉離子導體從負極移向正極,正確;

答案選B。

12、C

【解析】

A、二氧化硅與鹽酸不反應,Si與氯氣加熱反應生成SiCL,SiCL,與氫氣反應生成Si,故A錯誤;

B、FeSz煨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不能生成硫酸,亞硫酸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故B錯誤;

C、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氣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所以在給定條件下,

物質間轉化均能實現(xiàn),故C正確;

D、MgCCh與鹽酸反應生成MgCL溶液,電解氯化鎂溶液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鎂沉淀,得不到Mg,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考查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明確常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為解答關鍵,注意反應中反應條件的應用。

13、C

【解析】

A項、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Si,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錯誤;

B項、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纖維屬于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不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

C項、“燃煤固硫”利用化學方法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利用化學方法減少了氮的氧化物排

放,都有效的減少了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空氣質量,故C正確;

D項、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錯誤。

故選C。

【點睛】

本題考查化學與生活,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把握物質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性質與用途為解答的關鍵。

14、D

【解析】

①當H2s與。2的物質的量之比大于2:1時,發(fā)生反應:2H2S+O2=2S1+2H20;當H2s與Ch的物質的量之比小于2:3

時,發(fā)生反應:2H2S+3O2=2SO2+2HZO;當H2s與O2的物質的量之比大于2:3小于2:1時,兩個反應都發(fā)生,條件

不同,產物不同,故①選;

②Na+(h常溫下得到NazO,點燃或加熱時得到Na?O2,條件不同,產物不同,故②選;

③Cu和HNO3的反應,濃硝酸:4HNO3+Cu=Cu(NO3)2+2NO2t+2H2O;稀硝酸:3CU+8HNOJ=3CU(NO3)2+2NOT+4H2O,

條件不同,產物不同,故③選;

④鐵和氯氣的反應只能將鐵氧化為正三價,反應條件、用量、濃度等不同時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相同,故④不選;

⑤AlCb溶液與氨水反應只能生成氫氧化鋁沉淀,氫氧化鋁和弱堿不反應,與反應條件無關,故⑤不選;

⑥硫粉是弱氧化劑,只能將銅氧化為硫化亞銅,產物與反應條件無關,故⑥不選;

⑦Na2cCh和HC1反應,鹽酸少量時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鹽酸過量時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條件不同,產

物不同,故⑦選;

符合條件的有①②③⑦,故選D。

15、C

【解析】

該物質與金屬鈉反應有氣體生成,說明分子中含有-OH,即可轉變?yōu)?個C的烷煌的二元取代物,可采用定一議一的

方法。4個C的烷危共有兩種結構,正丁烷和異丁烷,正丁烷共有8種二元取代物,異丁烷共有4種二元取代物,共

有12種,故答案選C。

16、C

【解析】

COOH

OO

,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小

H(1H(HI-11是聚酯類高分子,它的單體為:HOCH2cH20H和

COOM

分子。

【詳解】

COOH

A、PET塑料是聚酯類高分子,可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HOCH2cH20H和0),故A正確;

COOM

B、用NaOH醇溶液滴定PET端基中的竣基,恰好反應完時生成竣酸鈉,顯弱堿性,使酚酸試劑顯淺紅色,B正確;

COOH

OOI

C、HOY<H的單體為:HOCH2cH20H和,乙二醇中有兩個羥基,在組成上與乙醇也

COOM

沒有相差-CH2-的整數(shù)倍,故乙二醇與乙醇不是同系物,故C錯誤;

D、NaOH醇溶液只與PET端基中的竣基反應,n(NaOH)=cvx10Jmol,則PET的物質的量也等于cvxiLmol,

則PET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鼻——=-------g/mol,PET的平均聚合度n?------------,故D正確。

vcxlO^molcv192cv

答案選C。

【點睛】

本題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單體的判斷,中和滴定等知識點,判斷同系物的兩個要點:一是官能團的種類和個數(shù)

要相同,二是組成上要相差-CH2-的整數(shù)倍。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8碳碳雙鍵、酯基取少量M于試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堿性,再加新制的Cu(OH)2加熱,若沒

有磚紅色沉淀產生,說明M已完全轉化為N否KMnO?H+)在氧化醛基的同時,還可以氧化碳碳雙鍵

OH

:HO+CH3CHO-------——>加成反應6CH2=CH-CH3—

H—CH,CHO

CH,—CH—CH,

CH=CH-CH2-Br------>BrCH-CHBr-CH2-BrNadir溶液)

22A,

OHOHOH

【解析】

由流程:E和N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到的G為,則E、N分別為

H吆中的一種,C反應得到D,D發(fā)生鹵代燒水解反應得到E,故E屬于醇,E

為“°史,則N為OfCH=ai—COOH,逆推出M為O^CH=CH—CHO、L為

011

CHO

CH一CH,―CHO,結合信息③,逆推出K為’,由E逆推出D為B,結合信息②,逆推

出C為合,C由B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消去反應所得、B為H0-1),又知A催化加氫得B,核磁共振氫

譜顯示A有兩個峰,其強度之比為1:1,即A分子內有2種氫原子且二者數(shù)目相同,則A為8;

(1)據(jù)上分析,寫出A的結構簡式及G中官能團的名稱;

(2)檢驗M已完全轉化為N,主要檢驗醛基即可,堿性環(huán)境下檢驗;

(3)該學生建議是否合理,主要通過用KMn(h(H+)代替02發(fā)生轉化時,有沒有其它基團也被氧化,如果有,那么就不

可行;

CHO

(4)K為[、J],則K-L的反應可通過信息類推,按反應特點確定反應類型;

(5)F是M的同系物,M為|)CH=CH-CH0,而F比M多一個碳原子。求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

數(shù)目,主要找出滿足條件的基團進行有序組合就可以了,條件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意味著有一CHO,條件②能與漠的四

氯化碳溶液加成意味著有碳碳雙鍵,③苯環(huán)上只有2個對位取代基,且取代基中碳原子數(shù)目為4,據(jù)此回答;

(6)以丙烯和NBS試劑為原料制備甘油(丙三醇),則主要通過取代反應引入一個漠原子,通過加成反應引入2個漠原子,

再水解即可;

【詳解】

(1)據(jù)上分析,A為

答案為:

G為,G中官能團為碳碳雙鍵、酯基;

答案為:碳碳雙鍵、酯基;

CH(IIN呈酸性,檢驗M已完全轉化為N,主要

(2)M為CH=CH—CHO,N為

檢驗醛基即可,堿性環(huán)境下檢驗,故檢驗操作為:取少量M于試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堿性,再加新制的CU(OH)2

加熱,若沒有磚紅色沉淀產生,說明M已完全轉化為N;

答案為:取少量M于試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堿性,再加新制的Cu(OH)2加熱,若沒有磚紅色沉淀產生,說

明M已完全轉化為N;

(3)學生建議用KMnO4(H+)代替Ch把M轉化為N,醛基確實被氧化為竣基,但是碳碳雙鍵同時被氧化,那么建議就

不可行;

答案為:否;KMn(h(H+)在氧化醛基的同時,還可以氧化碳碳雙鍵;

CH0

為’,則K-L的反應可通過信息③類推,反應為:

(4)KCIIO+CH3CHO-------

0H

,從反應特點看是加成反應:

CH—ClhCHO

答案為::||()+CHCHO;加成反應;

3H—CH,CHO

(5)F是M的同系物,M為CH=CH—CHO,而F比M多一個碳原子。F的同分異構體,要滿足條件

條件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意味著有一CHO,條件②能與溟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意味著有碳碳雙鍵,③苯環(huán)上只有2個

對位取代基,且取代基中碳原子數(shù)目為4,由此可把2個位于對位的取代基分成以下幾種情況:①一CHO、

-CH=CH-CH3②—CHO、-CH2-CH=CH2@-CHO>-C(CH3)=CH2@-CH2CHO.-CH=CH2(5)-CH3.

rH-CH

-CH二CH-CHO⑥-CH?、’一’2;故共有6種;

CHO

答案為:6;

(6)由流程圖知,C和NBS試劑可通過取代反應引入一個浪原子而碳碳雙鍵不變,故以丙烯和NBS發(fā)生取代反應,引

入一個溟原子,得至UCH2=CH-CH2-Br,通過加成反應引入2個溟原子,得至!|BrCHz-CHBr-CFh-Br,水解即可制備甘

nbs

油(丙三醇),流程為:CH2=CH-CH3>CH2=CH-CH2-Br-------——>BrCH2-CHBr-CH2-Br-----------——>

CH,—CH—CH,

一;

OHOHOH

答案為:CH2=CH-CH3―CH2=CH-CH2-Br-------——>BrCH2-CHBr-CH2-Br---------^2!^——>

CIH,—ICH—ICH-,

OHOHOH

18、(1)37;依據(jù)同主族元素的金屬性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增強,推測己單質與水反應較丙更劇烈(1分,合理給分)

⑵H:O:CI:;⑶④;

????

(4)3Fe2++2[Fe(CN)6]3'=Fe3[Fe(CN)6]2b

(5)6.02x1()21;2A1+2OH+2H2O=2AIO2+3H2t;

(6)NaCl,Al(OH)3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A是NaCLB是CL,C是H2,D是NaOH,E是HCL丁是ALF是NaAKh;X是NaCl、

AICL3的混合物。根據(jù)元素的化合價及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可知甲是H,乙是O,丙是Na,丁是Al,戊是CL己是

Rb,原子序數(shù)是37;鈉、鋤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所

以它們與水反應的能力逐漸增強,反應越來越劇烈;(2)甲、乙、戊按原予個數(shù)比1:1:1形成的化合物Y是HC1O,

該物質具有強的氧化性,故具有漂白性,其電子式為H:O:CI:;(3)在上圖轉化關系中①②③反應中有元素化合

????

價的變化,所以屬于氧化還原反應,而④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該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4)如構成

原電池,F(xiàn)e被腐蝕,則Fe為負極,發(fā)生反應:Fe-2e=Fe2+,Fe?+與[Fe(CN)才一會發(fā)生反應產生藍色沉淀,反應的離

子方程式是:3Fe2++2[Fe(CN)6]3-=Fe3[Fe(CN)6kl;(5)NaCI溶液電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NaCl+2H2。通電CLT

+H2T+2NaOH,在該反應中,每轉移2moi電子,反應會產生2moiNaOH,n(NaCI)=lLxlmol/L=lmol,當NaCI

電解完全后反應轉移Imol電子,反應產生ImolNaOH,當反應①電解一段時間后測得D溶液pH=12,n(NaOH)

=10-2moLfLxlL=0.01mol<lmol,說明NaCI沒有完全電解,則電子轉移的物質的量是O.OlmoL電子轉移的數(shù)目約是N

(e-)=0.01molx6.02x1023/mol=6.02xl021;反應②是Al與NaOH溶液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A1+2OH+2H2O=2A1O2+3H21;(6)若上圖中各步反應均為恰好完全轉化,貝4HCl+NaAlO2=NaCl+AlCb,所以混

合物X中含有的物質是NaCl、Al(OH)3。

考點: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斷、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電解反應原理的應用的知識。

19、平衡氣壓,以免關閉彈簧夾后圓底燒瓶內氣壓過大防止飛濺起的液體進入冷凝管中(緩沖氣流)儀器甲處

儲出液無油狀液體②①③;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層除去花椒油中的水或干燥

RBCOOCH:*:OH

RjCOCKH+3NnOH―?JK/OCNa+CHOH353?6g/L

R6OO&:&:OH

【解析】

在A裝置中加熱產生水蒸氣,水蒸氣經(jīng)導氣管進入B裝置,給裝置B中花椒籽粉與水的混合物進行加熱提取花椒油;

向儲出液中加入食鹽顆粒,可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花椒油分層析出;由于花椒油容易溶解在有機溶劑乙

酸中,而乙酸與水互不相溶,用乙醛萃取其中含有的花椒油,加入硫酸鈉除去酸層中少量的水,最后蒸儲得到花椒油。

根據(jù)花椒油的主要成分屬于油脂,能夠與NaOH反應產生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過量的NaOH用HC1滴定,根據(jù)酸

堿中和滴定計算出其中含有的花椒油的質量,進而可得花椒油中油脂的含量。

【詳解】

(1)加熱時燒瓶內氣體壓強增大,導氣管可緩沖氣體壓強,平衡氣壓,以免關閉彈簧夾后圓底燒瓶內氣壓過大;裝置B

中圓底燒瓶傾斜可以防止飛濺起的液體進入冷凝管中(緩沖氣流);

(2)加熱A裝置中的圓底燒瓶,當有大量蒸氣產生時關閉彈簧夾,進行蒸儲,裝置B中的花椒油會隨著熱的水蒸氣不斷

變?yōu)闅怏w蒸出,當儀器甲處儲出液無油狀液體,說明花椒油完全分離出來,此時停止蒸儲。蒸播結束時,首先是打開

彈簧夾,然后停止加熱,最后關閉冷凝水,故操作的順序為②①③;

(3)在儲出液中加入食鹽的作用是增大水層的密度,降低花椒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層;加入無水Na2s04的作

用是無水Na2s04與水結合形成Na2SO410H2O,以便于除去花椒油中的水或對花椒油進行干燥;

(4)實驗結束后,用稀NaOH溶液清洗冷凝管內壁上沾有的油脂,二者發(fā)生反應產生可溶性的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該

RjCOOCHjCHpH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lCOOCJI+-JR|COONa+CKOH?

R,COO<!H:

⑸根據(jù)HCI+NaOH=NaCl+H2O,所以n(NaOH)(ajt)=n(HCI)=0.1mol/Lx0.020Lx-^^-=0.016mob則與油脂反應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