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率)施工圖專項計算書_第1頁
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率)施工圖專項計算書_第2頁
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率)施工圖專項計算書_第3頁
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率)施工圖專項計算書_第4頁
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率)施工圖專項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裝配式建筑施工圖設計裝配率計算書第1章項目概況一、項目基本信息1、項目名稱:職教中心遷建工程——16#食堂;2、項目地址:3、項目建設單位:4、項目設計單位:5、項目建筑類型:非住宅類居住建筑6、建筑規(guī)模本項目總用地面積219676m㎡,總建筑面積為:162932.46㎡,本次16#食堂裝配式建筑設計面積為8430.83㎡,地上3層,為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高度20.70m。裝配式建筑面積:8430.83m2,裝配式建筑實施比例:>50%。二、裝配率專項計算書主體結構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豎向構件采用預制構件15%≤比例≤75%10~25*1)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裝配式建筑技術應用比例應按以下方法計算:當采用混凝土預制構件(含疊合構件)時,按下式計算:q1a=V1a/V×100%式中:q1a──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預制(疊合)部品部件的應用比例;V1a──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預制混凝土構件體積之和(含疊合部分現澆混凝土體積),當采用預制混凝土構件時,符合本細則裝配率計算第3條規(guī)定的預制構件間連接部分的后澆混凝土也可計入計算;V──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混凝土總體積。本工程未有用預制豎向構件,該項得分0分。2)梁、板、樓梯、陽臺、空調板等構件中預制部品部件的應用比例計算:q1c=A1c/A×100%式中:q1c──梁、板、樓梯、陽臺、空調板等構件中預制部品部件的應用比例;A1c──各樓層中預制裝配梁、板、樓梯、陽臺、空調板等構件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A──各樓層建筑平面總面積。16#食堂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梁、板、樓梯、陽臺、空調板等構件70%≤比例≤80%5~10*樓層預制構件水平投影面積(m2)地上建筑面積和(m2)±0.00米層08430.835.4米層1800.3710.8米層1456.1516.2米層0小計3256.528430.83根據關于明確裝配式建筑相關技術問題的通知(渝建科〔2021〕5號)相關要求,可扣除面積(架空層面積+屋面投影面積)為:4433.35m2)本項總建筑使用面積為:3997.48m2,總預制面積為:3256.52m2水平構件預制率為:3256.52/3997.48=81.5%本樓水平構件預制率為81.5%,該項得分10分。3)當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藝時,按下式計算:q1b=V1b/V×100%式中:q1b──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高精度施工工藝的應用比例;V1b──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中采用高精度模板施工工藝現澆混凝土體積之和;V──柱、支撐、承重墻、延性墻板等主體結構豎向構件混凝土總體積。經測算,本項目為所有豎向構件及部分水平構件均采用高精度模板,應用比例為100%,該項得分為10分。預制構件采用標準化構件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預制構件采用標準化構件70%≤比例≤90%2~4*預制標準構件數量預制構件總數預制構件標準化率經測算,本項目預制標準構件標準化比例未達到70%,該項得分為0分。圍護墻和內隔墻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圍護墻與保溫、隔熱一體化)采用具有自保溫功能的薄砌工藝墻體(100%)31)圍護墻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或圍護墻與保溫、隔熱一體化的應用比例應按下方法計算。當采用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時,按下式計算:q2b=A2b/Aw2×100% 式中:q2b──圍護墻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的應用比例;A2b──各樓層采用墻體、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做法的圍護墻外表面積之和,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的面積;Aw2──各樓層圍護墻外表面總面積,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的面積。當采用保溫、隔熱一體化時,按下式計算:q2c=A2c/Aw2×100% 式中:q2c──圍護墻與保溫、隔熱一體化的應用比例;A2c──各樓層采用墻體、保溫、隔熱一體化做法的圍護墻外表面積之和,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的面積;Aw2──各樓層圍護墻外表面總面積,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的面積。16#食堂樓層圍護墻300厚蒸壓加氣砼精確砌塊表面積和(m2)圍護墻體表面積和(m2)架空層214.65214.651層918.97918.972層918.97918.973層950.4950.4屋面層55.6255.62小計3058.613058.61本項目圍護墻采用具有自保溫功能的薄砌工藝墻體(250厚自保溫蒸壓加氣混凝土精確砌塊)組成,實現預制圍護墻與保溫、隔熱一體化,預制率如下:采用具有自保溫功能的薄砌工藝墻體比例為:100%應用比例為100%,本項目實現預制圍護墻與保溫、隔熱一體化,該項得分3分。預制內隔墻與管線一體化的應用比例計算: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預制內隔墻與管線一體化(50%≤比例≤80%)5~7q2e=A2e/Ln2×100%式中:q2e──采用預制內隔墻與管線一體化時的應用比例;L2e──各樓層預制內隔墻與管線一體化的中心線長度之和,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墻體的長度;Ln2──各樓層內隔墻中心線長度之和,計算時可不扣除門、窗及預留洞口等墻體的長度。16#食堂樓層非砌筑內隔墻長度和(m)內隔墻長度和(m)架空層4.112.71層224.8293.82層243.6459.183層228.3277.2合計700.8858.7根據計算公式q2e=A2e/Ln2×100%16#食堂預制率為:700.8/858.7=81.6%本項目預預制內隔墻與管線一體化比例均為>80%,該項得分均為7分。裝修和設備管線本項目采用全裝修1)建筑內部墻面、頂面、地面全部鋪貼、粉刷完成,門窗、固定家具、設備管線、開關插座及衛(wèi)生間固定設施安裝到位,滿足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該項得分6分。2)干式工法樓地面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裝修和設備管線采用架空、干鋪或薄貼工藝(≥70%)2采用架空、干鋪或薄貼工藝的應用比例應按下式計算:q3a=A3a/AL×100%式中:q3a──樓地面采用架空、干鋪或薄貼工藝的應用比例;A3a──各樓層采用架空、干鋪或薄貼工藝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AL──各樓層建筑總面積(可扣除廚房、衛(wèi)生間的樓地面面積)該項目未采用干工工法樓地面,得分為0分。3)管線分離比例應按下式計算:q3d=L3d/L×100%式中:q3d──管線分離比例;L3d──各樓層管線分離的長度,包括裸露于室內空間以及敷設在地面架空層、非承重墻體空腔和吊頂內的電氣、給水、排水和采暖管線長度之和;L──各樓層電氣、給水、排水和采暖管線的總長度。該項目僅16#食堂采用管線分離,且管線分離比例>70%。各類管線沿橋架、吊頂或明裝等形式進行敷設,有效實現與主體分離。16#食堂采用管線分離技術,該項得分為6分11.4集成廚房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集成廚房70%≤比例≤90%3~6*16#食堂采用集成廚房樓層位置做法干式工法面積(m2)地面面積(m2)1F集成廚房墻面瓷磚膠薄貼1690.26596.82頂面鋁扣上板吊頂596.82地面常規(guī)做法2F集成廚房墻面瓷磚膠薄貼1786.2594.43頂面鋁扣上板吊頂594.43地面常規(guī)做法3F集成廚房墻面瓷磚膠薄貼1690.26596.82頂面鋁扣上板吊頂596.82地面常規(guī)做法小計(A3b)6954.79(As)1788.07合計(Ak)/8742.86集成衛(wèi)生間的相關設備等應全部安裝到位,墻面、頂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應用比例應按下式計算:16#食堂q3b=A3b/Ak×100%=6954.79/8742.86=79.55%;綜合上所述16#食堂集成衛(wèi)生間墻面、頂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應用比例達到79.55%;該項得分分別為按4.4分計。11.4集成衛(wèi)生間項目指標要求計算分值集成衛(wèi)生間70%≤比例≤90%3~6*16#食堂采用集成衛(wèi)生間樓層位置做法干式工法面積(m2)地面面積(m2)1F集成衛(wèi)生間墻面瓷磚膠薄貼203.5848.04頂面鋁扣上板吊頂48.04地面常規(guī)做法2F集成衛(wèi)生間墻面瓷磚膠薄貼203.5848.04頂面鋁扣上板吊頂48.04地面常規(guī)做法3F集成衛(wèi)生間墻面瓷磚膠薄貼203.5848.04頂面鋁扣上板吊頂48.04地面常規(guī)做法小計(A3c)754.86(As)144.12合計(Ak)/898.98集成衛(wèi)生間的相關設備等應全部安裝到位,墻面、頂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的應用比例應按下式計算:16#食堂q3c=A3c/Ak×100%=754.86/898.98=83.97%;綜合上所述16#食堂集成衛(wèi)生間墻面、頂面和地面中干式工法應用比例達到83.97%;該項得分分別為按5.1分計。1.5信息化應用1).采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實現現場管理人員身份的數字化(1)計算目的本部分旨在自評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實現現場管理人員身份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內容是否符合《重慶市裝配式建筑裝配率計算細則(2021版)》如下要求:項目計算分值信息化應用采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實現現場管理人員身份的數字化1分(2)技術措施要求采用內置的電子簽字簽章模塊,通過認證技術在重慶市住建委備案,實現了工程項目參建各方人員身份電子化、數字化,在項目全過程采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保證項目管理人員到崗履職,以及數據的真實性、可追溯性。同時,項目管理系統(tǒng)應當對參建各方按企業(yè)類型以及工程管理崗位設置不同管理權限,管理權限應和工程管理崗位相匹配,以便有效調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3)結論根據《重慶市裝配式建筑裝配率計算細則(2021版)》,本項目采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實現現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