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7/wKhkFmafSOyAJqCiAAE7Wwrou0M135.jpg)
![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7/wKhkFmafSOyAJqCiAAE7Wwrou0M1352.jpg)
![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7/wKhkFmafSOyAJqCiAAE7Wwrou0M1353.jpg)
![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7/wKhkFmafSOyAJqCiAAE7Wwrou0M1354.jpg)
![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0/2D/37/wKhkFmafSOyAJqCiAAE7Wwrou0M13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忠路東西段二期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第第頁其它未提及的路段均為坡率法放坡,高度一般較低;邊坡原則上不超過8米分一級,每級之間設置一道2米寬的馬道。巖質邊坡坡率為1:0.75,土質填方邊坡坡率第一級為1:1.5,第二級為1:1.75,第三級及以下為1:2。邊坡防護應結合用地性質確定,具體分段詳見平面圖。巖質邊坡臨時邊坡側采用掛網(wǎng)防護,永久邊坡側采用錨桿格構,土質邊坡采用植草護坡。6.7.3挖方坡頂安全防護為防止坡頂危石墜落對過往車輛和行人造成危害,在所有挖方邊坡坡頂設置一道柔性防護網(wǎng)。柔性防護網(wǎng)制作及安裝執(zhí)行以下標準:《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構件》(JT/T528-2004)、《一般用途低碳鋼絲》(YB/T5294-2006)、《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熱軋薄鋼及剛帶》(GB/T912-2008)、《制繩用鋼絲》(YB/T5343-2006)、《熱軋工字鋼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許偏差》(GB/T706-2008),詳見對應圖紙。6.7.4截排水溝1.截排水溝采用C25砼現(xiàn)澆。2.陡坡和緩坡段溝底及邊墻設伸縮縫,間距10~15m,伸縮縫采用止水措施。3.溝基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50KPa,否則壓實處理。4.砌筑工藝要求"平、穩(wěn)、緊、滿"。5.采用座漿法,石料要求洗刷干凈,基礎應鋪設50mm砂漿墊層,同時應錯縫砌筑。6.填方邊坡坡腳及挖方邊坡坡腳和坡頂5m遠處應設置截排水溝。6.8危大工程本工程結構支檔部分危大工程詳見下表: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部位及規(guī)模備注一、基坑支護、降水工程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或雖未超過3m但地質條件和周邊環(huán)境復雜的基坑(槽)支護、降水工程。本次設計高邊坡部分二、土方開挖工程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工程。本次設計高邊坡部分三、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一)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飛模等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5m及以上;搭設跨度10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0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撐水平投影寬度且相對獨立無聯(lián)系構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本次設計H>10m的擋墻模板(三)承重支撐體系:用于鋼結構安裝等滿堂支撐體系。\四、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一)采用非常規(guī)起重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裝工程。\(二)采用起重機械進行安裝的工程。\(三)起重機械設備自身的安裝、拆卸。\五、腳手架工程(一)搭設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二)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三)懸挑式腳手架工程。\(四)吊籃腳手架工程。\(五)自制卸料平臺、移動操作平臺工程。\(六)新型及異型腳手架工程。\六、拆除工程建筑物、構筑物拆除工程。\七、其它(一)建筑幕墻安裝工程。\(二)鋼結構、網(wǎng)架和索膜結構安裝工程。\(三)人工挖擴孔樁工程。\(四)地下暗挖、頂管及水下作業(yè)工程。\(五)預應力工程。\(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尚無相關技術標準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一、深基坑工程(一)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本次設計高邊坡部分(二)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huán)境和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構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二、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一)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飛模工程。\(二)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8m及以上;搭設跨度18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5kN/m2及以上;集中線荷載20kN/m及以上。本次設計H>10m的擋墻模板(三)承重支撐體系:用于鋼結構安裝等滿堂支撐體系,承受單點集中荷載700Kg以上。\三、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一)采用非常規(guī)起重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裝工程。\(二)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設備安裝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內爬起重設備的拆除工程。\四、腳手架工程(一)搭設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二)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三)架體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工程。\五、拆除工程(一)可能影響行人、交通、電力設施、通訊設施或其它建、構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二)文物保護建筑、優(yōu)秀歷史建筑或歷史文化風貌區(qū)控制范圍的拆除工程。\六、其它(一)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二)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鋼結構安裝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網(wǎng)架和索膜結構安裝工程。\(三)開挖深度超過16m的人工挖孔樁工程。\(四)地下暗挖工程、頂管工程、水下作業(yè)工程。\(五)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尚無相關技術標準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安全管理體系公司各級管理人員應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發(fā)展”的思想,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各項規(guī)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組建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明確機構各成員安全生產職責,并建立健全各項責任制。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管理人員在管理生產的同時,必須負責管理安全工作,逐級建立安全責任制,使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成為全體職工的自覺行動。2、建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包括改善勞動條件,注意季節(jié)性氣候影響,如夏季防暑降溫,防止傷亡事故,預防職業(yè)病和職業(yè)中毒為目的各項技術組織措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huán)境。三、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2、建立項目安全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嚴格執(zhí)行“日周月”檢查,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在隱患進行監(jiān)督整改。2、建立安全會議制度,在每周進行的安全周檢后,召開安全會議,指上周的隱患整改情況和本周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通報,并提出后續(xù)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3、項目經理應保證項目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使用,不得挪著他用,項目部應建立安全文明施工費使用臺賬。4、建立重大危險源及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監(jiān)控記錄臺賬。5、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并定期對全體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組織對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下發(fā)的安全生產文件學習。四、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措施(一)基坑支護、降水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基坑支護、降水工程施工前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審批后實施。2、當?shù)叵滤桓哂诨娱_挖面,應當采用降低地下水方法疏干坑內土層中的地下水。3、在基坑施工前,應摸清基坑周邊的管網(wǎng)情況,為減少地表水滲入坑壁土體,基坑頂部四周應用混凝土封閉,施工現(xiàn)場內應設地表排水系統(tǒng),對雨水、施工用水、從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進行有組織排放,對坑邊的積水坑、降水沉砂池應做防水處理,防止出現(xiàn)滲漏。4、坡頂無重要建(構)筑物,場地有放坡條件且開挖深度≤10m時,可以優(yōu)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時,關鍵是要確定正確的坡率允許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許值可按工程類比的原則并結合已有穩(wěn)定邊坡的坡率值分析確定。5、當施工場地不能滿足設計坡率值的要求時,應對坑壁采取支護措施。選擇支護結構,首先要確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級。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級按其損壞后可能造成的破壞后果的嚴重性、坑壁類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支護方式。6、對采用支護結構的坑壁應設置泄水孔,保證護壁內側土體內水壓力能及時消除,減少土體含水率。也便于觀察基坑周邊土體內地表水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二)土方開挖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現(xiàn)場設專職安全員負責土方開挖全過程的安全監(jiān)控、管理。2、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方案相一致,并遵循“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3、基坑的開挖或回填應連續(xù)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表水流入坑、溝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底土質遭到破壞。4、在開挖邊坡上側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動施工機械時,土方作業(yè)機械或施工機械應在挖方邊緣保持2.5m的距離,以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wěn)定。當土質良好時,堆土或材料應距挖方邊緣1.5m以外,高度不宜超過1.5m。5、機械和人工土方開挖操作時應注意上方土壤的變動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裂紋或部分塌落應及時放坡或加固,并指定專人負責實施。6、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wěn)。7、施工人員及材料上下深坑應預先搭設穩(wěn)固的臨時通道,避免上下時發(fā)生墜落。8、機械施工區(qū)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yè),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輛車廂上。9、基坑四周必須警示標志,并有夜間警示燈。任何人嚴禁在深坑、陡坡下面休息。10、臨時用電要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設置,電線不得裸露,電線不得拖地,必須架空。并安排專業(yè)電工24小時值班。11、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超過5米,屬于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應組織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在作業(yè)過程中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監(jiān)督是否按論證方案施工。(三)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安全管理措施1、支架應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搭設和拆除。2、作業(yè)人員應經過專業(yè)培訓,定期體檢,不適合高處作業(yè)者不能進行搭設和拆除作業(yè)。3、進行搭折作業(yè)時,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4、施工前應根據(jù)構筑物的施工方案選擇合理的模板支架形式,在專項施工方案中制定搭設、拆除的程序及安全技術措施。5、模板支架應嚴格獲準的施工方案或專項方案搭設和安裝。6、模板支架搭設完成后,必須進行質量檢查,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7、施工中不得超載,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物料,支架在使用期間應該經常檢查、維護,保持完好狀態(tài)。8、當搭設高度和施工荷載超過有關規(guī)范時,必須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設計,經結構計算和安全性驗算確定,并按規(guī)定結繩專家論證。9、施工前進行安全交底,交底內容要有針對性,針對重點問題提出重點可靠的防護措施,并明確責任人。10、模板支架拆除現(xiàn)場應設作業(yè)區(qū),其邊界設警示標志,并由專人值守,非作業(yè)人員嚴禁入內。11、支架拆除采用機械作業(yè)時應由專人指揮。拆除應按施工方案或專項方案要求由下而下逐層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12、本工程橋梁墩柱模板采用滑模工藝,箱梁模板支撐體系搭設高度超過8米、跨度大于18米,承重支撐單點集中荷載達700kg以上,屬于超過一定規(guī)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需組織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在作業(yè)過程中項目安全管理人員監(jiān)督是否按論證方案施工。(四)起重吊裝安裝拆卸安全管理措施1、安裝安全管理措施1)塔式起重機的安裝必須編制專項安裝方案,安裝人員須持證上崗。2)上崗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交底、持證上崗。3)安裝期間,嚴禁喝酒上崗,精力集中,嚴禁向下拋擲物件,使用的工具妥善放置,防止掉落。4)設置安全警戒區(qū)域,并由專人進行安全監(jiān)護,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作業(yè)區(qū)域,以防事故發(fā)生。5)檢查各金屬結構的焊縫及疲勞狀況(主要受力部位),檢查繩索、電器設備、制動器的安全可靠性。6)起板過程應由專人負責指揮,禁止多頭指揮。7)起板前須檢查確認繩進滑輪槽,各部位置正確到位,夾軌器夾緊,增加的壓重部位,結合部的緊固等情況應可靠。8)起板前,須檢查起重臂頭部與塔身的固定是否接觸,各部繩索、滑輪是否都在位。9)起板結束應進行試運轉及檢查調整各部位的緊固及間隙情況,以確保起板后的正常運行。2、拆除安全管理措施1)塔式起重機的拆除須編制專項拆卸方案,拆卸人員須持證上崗。2)設置安全警戒區(qū)域,并由專人進行安全監(jiān)護。3)檢查各工作機構的潤滑及緊固情況。4)檢查各金屬結構的疲勞狀況和連接狀況,5)放起重臂時必須先將吊鉤放到地面。6)準備傾倒塔身時,必須將起重臂頭部與塔身固定牢靠,塔身下方不得站人。7)塔身放倒后,必須分段墊實后再進行解體。8)塔機拆除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指揮,禁止多頭指揮。(五)腳手架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落地式、懸挑式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2)腳手架工必須經過專業(yè)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應定期體檢,不適合高處作業(yè)者,禁止進行腳手架作業(yè)。3)配合腳手架工的徒工,在培訓前必須經過醫(yī)務部門體格檢查合格。操作時必須有持證技工帶領、指導。由低到高、逐漸增加,不得任意上腳手架操作。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并定期體檢。4)腳手架搭設前、必須制定施工方案和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經雙方簽字,附影像資料留存。需要組織專家論證的腳手架應組織認證,并應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就經論證修改后的方案向所有參加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5)操作小組接受任務后,必須根據(jù)任務特點和要求進行認真討論、確定支搭方法。明確分工、在開始操作前,組長和安全員應對施工環(huán)境及所需防護用具做一次檢查,消除隱患后方可進行作業(yè)。6)腳手架在高處(2m以上)作業(yè)時、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必須與己搭好的立、橫桿扣牢。7)遇有惡劣天氣影響安全施工時應停止高處作業(yè)。8)未搭設完成的腳手架,除腳手架工一律不準上架。腳手架搭設完成后由施工操作人員會同腳手架工長以及使用工種人員、技術員、安全員等有關人員共同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的腳手架必須保持完整,禁止隨意拆改腳手架或挪用跳板。必須拆改時,應經施工負責人批準、由腳手架工負責操作。9)所有的腳手架,經過大風、大雨、停用超過一個月以上的,要認真檢查,如發(fā)現(xiàn)傾斜下沉及松扣、崩扣、要即時修復。10)懸挑式腳手架搭設時,連墻件、型鋼支承架對應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計算要求的強度,在上部的腳手架搭設時型鋼支承架對應的混凝土強度不得小于C15。11)懸挑式腳手架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施工方案進行搭設,而且,在懸挑式腳手架搭設過程中,須指定監(jiān)護人員進行監(jiān)護。12)預埋件等隱蔽工程的設置應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保證質量,預埋連接的驗收手續(xù)應齊全。13)高度在24米以下的落地式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中間部份不大于15米間距設置,由底部至頂部隨腳手架連續(xù)設置。高度大于24米以上的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應沿外側長度和高度連續(xù)設置剪刀撐。2、腳手架拆除安全技術措施1)腳手架拆除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小橫桿、立桿等。2)外架拆除前,工長,技術員要向拆架人員進行書面安全交底。交底要有接受人簽字。3)拆除前,班組要學習安全操作規(guī)程,項目部安全員必須對拆架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要有記錄。交底內容要有針對性,拆腳手架的注意事項必須講清楚。4)拆架前設置作業(yè)區(qū),其邊界設警示標志,并由專人值守,非作業(yè)人員嚴禁入內。5)腳手架拆除程序應由上而下、按層逐步拆除,先清理架上雜物,按拆除原則先拆后搭的桿子、剪刀撐、拉桿不準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腳手架拆到那一層、剪刀撐、拉桿拆到哪一層。6)拆架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拆除過程中,應指派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人擔任指揮,負責全部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業(yè)。7)拆架時遇有管線阻礙時不得任意割移,同時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動的桿件上操作。8)拆架休息時不準坐在腳手架上或不安全的地方、嚴禁拆架時戲嘻打鬧。9)拆架人員要穿戴好亇人勞保用品、不準穿硬底易滑鞋上架操作。衣服要輕便。10)拆下來的架桿要隨拆、隨清、隨運,分類、分堆、分規(guī)格碼放整齊。11)嚴禁在夜間進行腳手架搭拆工作。3、吊籃腳手架安全管理措施1)在吊籃施工區(qū)域內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志,對危險區(qū)域做好安全防護,嚴禁交叉作業(yè)、嚴禁將吊籃作為垂直運輸設備使用。作業(yè)時,吊籃下方嚴禁站人。2)吊籃上作業(yè)人員必須配備安全帶,且栓掛于獨立的安全繩上。獨立安全繩應該固定在有足夠強度的建筑結構上,不得固定在吊籃懸掛平臺上。3)吊籃應該設置限載及安全操作牌,嚴禁超載使用、墊高底部,每臺吊籃使用過程中作業(yè)人員不得超過2人。4)吊籃內嚴禁放置氧氣、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利用吊籃進行電焊作業(yè)時,要采取嚴密的防火措施,禁止用吊籃做電焊接線回路。5)項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每日巡查吊籃配重塊,支架等是否完好。堅督作業(yè)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六)其余注意事項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會同建設、監(jiān)理一起核準控制點、道路縱橫斷面等數(shù)據(jù),為確保施工計量及放線準確。2、施工前應調查和核準施工區(qū)域內現(xiàn)有地下、地上管線的位置、埋深、使用情況等,嚴禁盲目開挖,以免損壞地下管線。3、施工單位應做好文明施工,確保施工及過往車輛、人員的安全,并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報監(jiān)理、業(yè)主批準。4、施工中應嚴格按建設方指定的地方作為取土坑,并作好臨時支擋、夯實等工作,以免造成危害和影響環(huán)境。5、施工前根據(jù)道路及地塊開發(fā)建設時序,應建好臨時排水設施和施工材料堆放場地,以免施工影響路基穩(wěn)定性,影響居民生活和污染環(huán)境。6、施工中對于低填方和挖方路段,若兩側現(xiàn)無建筑物,則應作好臨時截水溝,以免地表水流入道路。7、施工中填方高度較高路段,施工應嚴格按《重慶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T-078-2016)執(zhí)行,路基填筑后加強對路基沉降的觀測,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8、施工中工程施工期間應合理組織施工期間的交通,盡可能減少對周邊地區(qū)的生產生活的影響。9、施工中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會同建設單位和質監(jiān)等部門等進行處理,確保工程質量。10、施工中道路定測、勘察及現(xiàn)狀管網(wǎng)探測由具體勘察單位承擔,有關問題提請相關單位共同解決。11、施工中交通標志標線應在開放交通前實施,以保持行車安全。12、本項目與軌道交通立體交叉,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現(xiàn)狀軌道的保護措施。13、未盡事宜請參照有關施工規(guī)程及規(guī)范執(zhí)行。6.9節(jié)能及環(huán)保設計6.9.1節(jié)能設計道路工程能耗主要涉及車輛運營、路燈照明、水電供應等,在考慮道路線形、照明、管線、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設計時有必要選用能耗較低的合理的方案,以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降低道路運營維護費用。1、道路線形設計盡量加大平曲線半徑,保持平面線形平順、流暢,能確保道路交通快速、通暢、安全,為高效率、低事故交通運營提供了基本保障。在縱斷面設計中避免采用大縱坡大坡長的不利組合,設置合理縱斷面,保證舒適的車輛行車條件。2、照明節(jié)能(1)供電線路較長且負荷分散的問題針對室外低壓供電線路較長且負荷分散的問題,為減少投資,保證供電質量及供配電系統(tǒng)的經濟性,本項目通過電壓降校驗,控制末端壓降,選擇最經濟的電纜截面,合理的布設變壓器,既滿足規(guī)范要求,又經濟合理。(2)照明節(jié)能方式的選擇問題由于道路照明均采用高壓鈉燈,功率因素較低,能耗較大。針對上述問題,本設計光源采用高光效產品,同時在燈具及箱變內均裝設無功補償電容,用以提高功率因素,降低能耗。同時將燈具分組為前后半夜燈,在后半夜自動關閉部分燈具以節(jié)約能源。在箱變內設置路燈電源管理設備以及智能照明節(jié)能裝置,以實現(xiàn)節(jié)約能源和對路燈的自動化控制。(3)燈具及箱變內均裝設無功補償電容道路照明燈均采用分組進行控制,當進入后半夜車輛較少時,由照明控制器進行分組控制,關閉部分照明燈具,從而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采用照明節(jié)能降壓裝置進行控制,當進入后半夜時,由箱變內的控制器進行調壓控制,從而節(jié)約能源。3、給排水節(jié)能根據(jù)重慶市建設委員會《關于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術的通告(第一號~第五號)》的規(guī)定,本項目擬采用新型塑料管材。也可采用《通告》中推薦的夾砂玻璃鋼管、聚乙烯徑向加筋管、增強聚丙烯模壓管等各類質量合格的新型管材,并參照相應的規(guī)范和規(guī)程執(zhí)行。4、結論本工程在設計時在道路設計、照明、給排水等方面均采取了相關的節(jié)能技術措施,減少能源消耗及污染,有效降低道路運營維護費用。6.9.2環(huán)保設計本工程市政道路位于高峰片區(qū),周邊居民建筑較少,主要有重慶宜化等企業(yè),施工工期短,施工期間對當?shù)氐纳鐣h(huán)境影響不明顯。本項目分期執(zhí)行,對該地區(qū)的影響較小。1、植物防治措施根據(jù)水土保持要求,結合城市規(guī)劃,在人行道兩旁種植有觀賞性和綠化作用的喬木、草坪,沿道栽植常綠樹木,對環(huán)境進行美化。2、水土保持方案路基挖方、填方應及時防護,土石方調運應防止沿線拋散,棄土場應及時做好防護、排水和植被綠化,禁止亂堆亂放,以避免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環(huán)境形象。3、揚塵污染防治加強運輸?shù)缆返臑⑺雷o,對易揚塵土的材料加蓬運輸、堆放,以減少揚塵對空氣環(huán)境的污染。4、噪聲污染防治在需用大型機械施工等場地,除必須連續(xù)作業(yè)的工程項目,一般不安排深夜加班施工,以免過分擾民。路基石方工程爆破應固定放炮時間,并先行安民告示。5、施工垃圾、廢水處理在項目施工承包合同中應有不得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內容,施工隊伍的固體垃圾應作統(tǒng)一處理,生活廢水必須處理后才能排放。6、林木損失補償在進行道路綠化設計時,應結合各路段情況,盡量減少砍伐數(shù)量。在道路兩側用地范圍內、邊坡平臺及護道及棄土場內進行植樹綠化,以補償各路段林木損失,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培植沿線景觀。7、其它安全措施施工中需大力進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宣傳,增強居民的保護意識、防火意識;認真清查道路沿線的不良地質地段,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并防止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密切注意道路沿線的水文狀況,認真落實好防水、防洪措施。8、環(huán)境影響評價擬建項目在施工期間對環(huán)境有負面影響的工程主要有:邊溝排水的防護;棄方的固定棄土場地;路面材料的拌合及運輸,機械施工和巖石爆破噪音;施工隊伍生活垃圾、廢水等五類工程,上述五類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對自然環(huán)境破壞、水土流失、噪音擾民、環(huán)境污染等。根據(jù)上述環(huán)境影響對策的研究,在施工中認真執(zhí)行,則可將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工程建設中,道路設計注重環(huán)境協(xié)調、景觀效果,在滿足規(guī)劃前提下,以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為切入點,采用先進道路工程和景觀設計理念,將本工程建設具有特色的風光帶,突出“人、城、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環(huán)保角度來說,本項目建設對地區(qū)環(huán)境影響不會造成永久和破壞性負面影響。七、道路施工要點7.1路基7.1.1質量標準土質路基土經壓實后,不得有松散、軟彈、翻漿起皮、積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現(xiàn)象,土、石路床必須用12~15t振動壓路機碾壓檢驗,其輪跡不得大于5mm。為保證路基壓實質量,同時便于施工控制,本次設計道路路基壓實度采用重慶城鎮(zhèn)道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DBJ50-145-2012的要求。壓實度要求如下: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主干路村道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96≥96≥94≥93≥94≥94≥93≥90零填及路塹路床0~30≥96≥9430~80≥96-說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圍內土的壓實度不應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15mm中線高程:+10mm、-15mm橫坡:±0.3%路床頂面土基的回彈模量E0和檢驗彎沉值L0分類回彈模量E0彎沉值(0.01mm)一般中濕、潮濕一般干燥土質路基≥40MPa≤232.9≤215石質路基≥50MPa≤2007.1.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時應注意排水,必須合理安排排水路線,充分利用沿線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設施。所有施工臨時排水管、排水溝和盲溝的水流,均應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層挖填時應根據(jù)土的透水性能將表面筑成2-4%的橫坡度,并注意縱向排水,經常平整現(xiàn)場,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當?shù)孛嫠懦щy而無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時,應設置臨時排水設施。7.1.3挖方路基在路塹開挖前作好坡頂截水溝,并視土質情況作好防滲工作。開挖前應將適用于種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儲存起來,用于綠化填土。路基開挖必須按設計斷面自上而下開挖,不得亂挖、超挖及欠挖,開挖至路基頂面時應注意預留碾壓沉降高度。對石方路塹,超挖部分應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材料全斷面鋪筑整平層碾壓密實,嚴禁用土充填。7.1.4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雜草、樹根等雜物,粒徑超過10cm的土塊應打碎。應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為填料,且應優(yōu)先選用礫類土、砂類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時壓實。路基填方若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強度大于20MPa時,石塊的最大粒不得超過壓實層厚2/3,當石料強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填粒最大粒徑應符合下表。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主干路填料最小強(CBR)(%)支路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8543643210101515零填及路塹路床0~30861030-805410路床土質應均勻、密實、強度高。2)基底處理路堤修筑內,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應在清除沉積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層回填分層壓實,路堤基底為耕地或松土時,應先清除有機土種植土、樹根、雜草后,再壓實。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3%。當路基穿過水塘或水田時,必須抽干積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壓實基底后方可填筑,當?shù)叵滤惠^高或土質濕軟地段的路基壓實度達不到要求時,必須采用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當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縱坡大于12%或橫坡大于1:5時,應在斜坡上分級挖成寬度不小于2.0m,并向內傾斜2~4%的臺階,并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后方可進行分層碾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壓實度標準,基底松散土層厚度大于30cm時,應翻挖后再回填分層壓實,或摻5%(干土質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輾壓。3)填筑填方邊坡采用,兩級邊坡間留2.0m寬馬道。路基應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分層的最大松鋪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cm。性質不同的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筑,分層壓實。同一水平層路基的全部寬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xù)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徑頂面填土厚度必須大于30cm,方能上壓路機輾壓。管道溝槽、檢查井等周圍的回填,應在對稱的兩側或四周同時均勻分層回填壓(夯)實,宜采用砂礫等適水性材料或石灰土。若機動車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結構物的埋深較淺,回填土壓實度達不到規(guī)定的數(shù)值時,按下表的要求處理。部位填料最低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胸腔填料距路床頂<80cm砂、砂礫94>80cm素土92管頂以上至路床頂管頂距路床頂<80cm管頂上30cm以內砂、砂礫92管頂上30cm以上砂、砂礫96檢查井及雨水口周圍路床頂以下0~80cm砂9680cm以下砂94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穩(wěn)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輪跡重疊等原則。至少碾壓3遍直到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準。路基施工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078-2008)及各有關現(xiàn)行施工規(guī)程與驗收規(guī)范。7.2底基層、基層7.2.1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路基通過驗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層,底基層為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水泥摻量為4%,分為上下兩層。質量標準壓實度:97%平整度:不大于12mm中線高程:+5mm,-15mm橫坡度:±0.3%厚度容許偏差:不大于15mm寬度:不小于設計規(guī)定7天無側限浸水抗壓強度:≥2Mpa彎沉值:底層≤115.8(0.01mm)上層≤45(0.01mm)材料要求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底基層中,水泥摻量為4%,32.5級普通水泥、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均可使用,但應選用初凝時間在3h以上終凝時間在6h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不應使用,級配碎石應選用質堅干凈的粒料,級配組成如下表:通過下列篩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數(shù)篩孔尺寸(mm)底基層小于28小于637.510031.583~1001954~849.529~594.7517~452.3611~350.66~210.0750~10水泥穩(wěn)定底基層中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5%。2)施工要求(1)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須用機械拌和攤鋪和碾壓。(2)水泥穩(wěn)定碎石施工配料必須準確,攤鋪或拌和必須均勻,并應嚴格掌握厚度。(3)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每層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18~20t壓路機時壓實厚度不超過20cm,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要求時,應分層鋪筑,每層壓實厚度不小于15cm,壓實遍數(shù)不小于6~8遍,至表面無明顯輪跡為止。(4)施工時,最低氣溫要求5℃以上,壓實后必須保濕養(yǎng)生。7.2.2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底基層通過驗收后,方可進行基層施工,基層為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水泥摻量為6%。1)質量標準壓實度:98%(主干路)平整度:不大于10mm厚度容許偏差:不大于10mm中線高程:+5,-10mm橫坡度:±0.3%寬度:不小于設計規(guī)定7天無側限浸水抗壓強度:≥3Mpa彎沉值:底層≤25.3(0.01mm)2)材料要求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的水泥摻量為6%,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層,碎石應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其最大粒徑宜小于37.5mm,級配組成如下表:通過下列篩孔(mm)的重量百分率(%)液限(%)塑性指數(shù)篩孔尺寸(mm)主干路小于28小于637.5—31.51001985~1009.552~744.7529~492.3617~370.68~220.0750~7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中集料壓碎值不大于30%。3)施工要求施工要求同底基層,基層、底基層施工中嚴格執(zhí)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078-2008)7.2.3稀漿封層1)材料(1)改性乳化瀝青改性乳化瀝青需滿足下表技術要求指標要求試驗方法1.18mm篩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貯存穩(wěn)定性(5d)不大于5%T0655粘度C25,3
(秒)12~60T0621蒸發(fā)殘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發(fā)殘留物性質針入度25℃0.1mm40~100T0604延度5℃cm不小于20T0605軟化點℃不小于53T0606(2)石料需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中有關技術要求(石料、級配等)。2)性能改性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混合料應滿足以下性能要求技術指標要求試驗方法磨耗值(濕輪磨耗試驗)WTAT浸水1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負荷輪碾壓試驗)L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3)施工技術要求(1)稀漿封層應使用改性乳化瀝青,且改性乳化瀝青宜現(xiàn)場制備。(2)為增強瀝青與集料的粘結力,縮短改性乳化瀝青破乳時間,可摻加2~3%的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3)稀漿封層的配合比需經反復試驗確定。(4)稀漿封層的施工可采用國產或進口稀漿封層機鋪筑,稀漿封層混合料應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5)稀漿封層鋪筑機攤鋪時應勻速前進,攤鋪速度一般為100~200m/min,表面應平整,對于局部的不平整應進行人工整修。(6)混合料鋪筑后宜采用8~10T輪胎壓路機連續(xù)碾壓4~8遍,在碾壓過程中,禁止壓路機急剎車,不得在新攤混合料上調頭。(7)稀漿封層鋪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發(fā)、碾壓成型后即可開放交通。7.3面層面層設計為SMA瀝青砼路面,路面施工前必須先對基層、稀漿封層進行驗收,達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層。1質量標準、材料組成及性能要求1)質量標準壓實度:實驗室標準密度的98%平整度:σ不大于1.2mm,IRI不大于2.0m/Km厚度容許偏差:總厚度-5%,上層厚-10%中線高程:±15mm橫坡度:±0.3%寬度:±20mm抗滑構造深度(砂鋪法):不小于0.55mm彎沉值:≤20.3(0.01mm)2)材料(1)瀝青應用于路面面層瀝青混凝土的基質瀝青應符合《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A級70號瀝青(中、下面層瀝青混凝土用)和A級70號瀝青(上面層SMA改性瀝青混凝土用)的技術要求,如下表所示:試驗項目A級70號A級90號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60~8080~10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不小于100T0605軟化點(R&B)℃4645T0606閃點℃不小于260不小于245T0611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2大大于2.2T0615密度g/cm3實測記錄實測記錄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不小于99.5T0607質量變化%不大于±0.8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61不小于57T0604殘留延度10℃cm不小于6不小于8T0605改性劑采用PE類改性劑,瀝青混合料中改性劑摻量為3%。改性瀝青的技術指標見下表。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技術指標PE類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30~4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0.4T0604軟化點(R&B),℃≥60T0606運動粘度(135℃),Pa.s≤3.0T0625T0619閃點(℃)≥230T0611離析軟化點差(℃)無改性劑明顯析出、凝聚T0661溶解度(%)-T0607旋轉薄膜試驗(163℃×5h)質量損失%≤±1.0T0610針入度比25℃%≥60T0604應用于瀝青混凝土層間粘層的改性乳化瀝青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指標要求試驗方法1.18mm篩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貯存穩(wěn)定性(CH5)<5T0655粘度C25,3(秒)8~25T0621蒸發(fā)殘留物含量(%)≥50T0651(2)石料所選用的粗集料應滿足下表所列技術性能要求:粗集料技術要求指標單位表面層其他層次試驗方法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2.602.50T0304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518T0312堅固性,不大于%1212T0314吸水率,不大于%2.03.0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粗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4T0616具有2個或2個以上破碎面顆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T0361上面層瀝青混凝土所用石料應保證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瀝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擠,粗集料應滿足上表所示的技術要求,細集料需滿足《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的技術要求。路面面層瀝青混合料SMA-13所用石料的級配組成需滿足《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石料的分級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擊式破碎機、錘擊式破碎機和圓錐式破碎機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機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機破碎)。在路面SMA-13中,擬采用三種規(guī)格要求的破碎集料:(1)5~15mm、(2)3~5mm、(3)0~3mm;其顆粒級配組成應符合《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的集料分級要求。(3)礦粉采用符合《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技術要求的石灰石礦粉,施工中應保持礦粉干燥無結團,成團的礦粉不得直接使用。(4)纖維路面表層SMA-13瀝青混合料采用木質素纖維。木質素纖維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規(guī)定。木質素纖維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指標試驗方法纖維長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顯微鏡觀測灰分含量%18±5高溫590°C~600°C燃燒后測定殘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測定計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振敲后稱量含水率(以質量計)不大于%5105°C烘箱烘2h后冷卻稱量(5)抗剝落劑為保證瀝青混合料中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在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達不到4級或4級以上的條件下,需使用抗剝落劑來改善其間的粘附性。應選用質量優(yōu)良,長期抗剝落性能較好的抗剝落劑;也可以采取摻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礦粉來提高石料與瀝青的粘附能力。(6)抗車轍劑為了提高改造后瀝青混泥土路面的性能,減緩超重車輛對路面的破壞,在本工程路面4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中加入JTJ-130抗車轍劑,摻量為瀝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噸混合料摻加4公斤。JTJ-130抗車轍劑應符合下表所列的技術要求:JTJ-130抗車轍劑的技術要求指標要求粒徑≤4mm密度1.0±0.1g/cm3軟化點130℃熔融指數(shù)≥8g/10min瀝青路面必須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進行車轍試驗,并符合下表的要求。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動穩(wěn)定度技術要求氣候條件與技術指標相應于下列氣候分區(qū)所要求的動穩(wěn)定度(次/mm)試驗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氣溫(℃)及氣候分區(qū)>3020~30<201.夏炎熱區(qū)2.夏熱區(qū)3.夏涼區(qū)1-11-21-31-42-12-22-32-43-2普通瀝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0719改性瀝青混合料不小于24002800200024001800SMA混合料非改性不小于1500改性不小于3000OGFC混合料1500(一般交通路段)、3000(重交通量路段)注:①如果其他月份的平均最高氣溫高于七月時,可使用該月平均最高氣溫;②在特殊情況下,如鋼橋面鋪裝、重載車特別多或縱坡較大的長距離上坡路段、廠礦專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動穩(wěn)定度的要求;③對因氣候寒冷確需使用針入度很大的瀝青(如大于100),動穩(wěn)定度難以達到要求,或因采用石灰?guī)r等不很堅硬的石料,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難以達到要求等特殊情況,可酌情降低要求;④為滿足炎熱地區(qū)及重載車要求,在配合比設計時采取減少最佳瀝青用量的技術措施時,可適當提高試驗溫度或增加試驗荷載進行試驗,同時增加試件的碾壓成型密度和施工壓實度要求;⑤車轍試驗不得采用二次加熱的混合料,試驗必須檢驗其密度是否符合試驗規(guī)程的要求;⑥如需要對公稱最大粒徑等于和大于26.5mm的混合料進行車轍試驗,可適當增加試件的厚度,但不宜作為評定合格與否的依據(jù)。3)瀝青混合料級配組成及性能要求(1)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瀝青混合料的級配需滿足下表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級配混合料類型SMA-13AC-16AC-20AC-25篩孔(mm)通過率%31.510026.510090~10019.010090~10075~9016.010090~10078~9265~8313.290~10076~9262~8057~769.550~7560~8050~7245~654.7520~3434~6226~5624~522.3615~2620~4816~4416~421.1814~2413~3612~3312~330.612~209~268~248~240.310~167~185~175~170.159~155~144~134~130.0758~124~83~73~7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質素纖維不宜少于0.3%,礦物纖維不宜少于0.4%。(2)混合料性能要求上面層瀝青瑪蹄脂碎石SMA-13和中面層AC-16下面層AC-25性能應滿足下表所列要求:瀝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術指標要求瀝青混合料類型SMA-13AC-16AC-25試驗方法馬歇爾穩(wěn)定度,KN≥6.0≥8.0≥8.0T0709流值,mm-2~4.52~4T0709空隙率(VV),%3.0~4.02~43~5T0708礦料間隙率(VMA),%≥1710≥12.5T0708瀝青飽和度(VFA),%75~8555~7065~75T0708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85≥80≥80T0790凍融劈裂試驗殘留強度比,%≥80≥75≥75T0729低溫彎曲破壞應變,με250020002000T0728擊實次數(shù),次兩面各50兩面各75兩面各75T07022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1)瀝青透層油及粘層油在路面基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瀝青透層油的灑布;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透層油和粘層油的灑布應滿足下列要求:(2)在路面基層上灑布透層油,在瀝青砼層間灑布粘層油,以保證各界面層結合良好。透層油用煤油稀釋瀝青,粘層油用改性乳化瀝青。(3)在基層養(yǎng)生結束并清除基層表面松散顆粒的塵土后,灑布透層瀝青,透層瀝青灑布量0.8~1.2Kg/m2,灑布透層瀝青的基層上應禁止除施工車輛外的一切車輛通行,施工車輛在其上通行也應慢速行駛,嚴禁在其上調頭,轉彎,防止透層瀝青局部脫落,對局部脫落的地方要進行修補;待滿足相關要求后鋪筑瀝青砼下面層。(4)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灑布前,應認真檢測改性乳化瀝青的質量,只有在質量符合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施工。(5)粘層油的灑布量符合設計要求,并不能污染環(huán)境。2)下面層及上面層(1)透層油灑布經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下面層瀝青混凝土的鋪筑;粘層油灑布完畢并完全固化后,應立即鋪筑上面層瀝青混凝土。(2)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認真檢驗原材料的質量,只有符合部頒標準要求的材料才能進場使用,并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3)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進行認真的級配設計,在檢驗所設計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允許作為瀝青拌和站的目標控制級配。(4)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瀝青砼前,應認真校核拌和機的計量精度,在確認計量精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允許進行拌和。(5)瀝青拌和站在拌和瀝青混合料時,應保證足夠的拌和時間,以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無花白料,溫度控制正常。瀝青混合料攪拌及施工溫度應符合下表要求。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0C)施工工序石油瀝青的標號70號90號瀝青加熱溫度155~165150~160礦料加熱溫度間隙式拌和機集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10~30連續(xù)式拌和機礦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5~10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145~165140~160混合料貯料倉貯存溫度貯料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混合料廢棄溫度高于195190運輸?shù)浆F(xiàn)場溫度不低于145140混合料攤鋪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130低溫施工150140開始碾壓的混合料內部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125低溫施工145135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鋼輪壓路機7065輪胎壓路機8075振動壓路機7060開放交通的路表溫度5050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0C)工序聚合物改性瀝青品種SBS類SBR乳膠類EVA、PE類瀝青加熱溫度160~165改性瀝青現(xiàn)場制作溫度165~170-165~170成品改性瀝青加熱溫度,不大于175-175集料加熱溫度190~220200~210185~195改性瀝青SMA混合料出廠溫度170~185160~180165~180混合料最高溫度(廢棄溫度)195混合料貯存溫度拌合出料后降低不超過10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初壓開始溫度,不低于150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90開放交通時的路表溫度,不高于50(6)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如果氣溫較低或等候時間過長,應采取保溫措施,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和壓實(壓實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度不小于98%,以室內馬歇爾試件密實度為準)。(7)已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瀝青混合料在保證拌和站能滿足攤鋪機需要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快的攤鋪,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壓實效果。(8)當路面寬度大于攤鋪機的工作寬度時,應采用兩臺攤鋪機并行攤鋪,避免形成冷接縫;當攤鋪機出現(xiàn)故障并認為在短期內無法修復時,應就地做成一條接縫;當日施工完畢,應在完畢處做成一條垂直接縫,不同路面結構層之間,應保證上下層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80cm。(9)壓路機應視攤鋪時的氣溫和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情況,必要時應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重復碾壓寬度應不小于壓路機輪寬的三分之一。(10)施工完畢后的路面應在24小時內禁止一切車輛通行。未盡事宜,請嚴格按照《重慶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T-078-2016)、《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執(zhí)行。7.4人行道7.4.1路緣石路緣石及路邊石表面不得有蜂窩露石、脫皮、裂縫現(xiàn)象。兩節(jié)間采用1:3水泥砂漿安裝后勾縫寬0.5cm,安裝路緣石、路邊石在直道上應筆直,彎道上應圓順。無折角,頂面應平整無錯開,不得阻水。7.4.2透水混凝土施工要點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35的規(guī)定。2)基層集料壓碎值不應大于26%;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2.36mm顆粒含量不應超過7%。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集料級配按下表采用。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層的配比應通過試驗確定,滿足強度和透水性要求。透水水泥混凝土集料級配篩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通過質量百分率(%)10090~10072~8917~718~160~7脹縫主要設置在周圍相鄰固定構造物的相交處,脹縫間距≤18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膜片式液壓排泥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紙顯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惠州廣東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招聘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曬圖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多功能專用防水粘合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復合輪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低壓開關板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DCS系統(tǒng)專用顯示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鳥用品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鋁手電筒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新版中國食物成分表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規(guī)程
- 運輸車輛掛靠協(xié)議書(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紋尺寸對照表(牙數(shù)、牙高、螺距、小徑、中徑外徑、鉆孔)
- 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分享與合作行為發(fā)展的研究分析-以中班為例 學前教育專業(yè)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課件完整版
- 醫(yī)院醫(yī)療質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 粵劇課程設計
- 食品感官檢驗基礎品評員的崗前培訓課件
- AQ/T 2061-2018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防治水安全技術規(guī)范(正式版)
- 《網(wǎng)絡安全防護項目教程》課件項目1 系統(tǒng)基本安全防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