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27/wKhkGWaOER6ALcysAAC9ze4iHqA293.jpg)
![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27/wKhkGWaOER6ALcysAAC9ze4iHqA2932.jpg)
![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27/wKhkGWaOER6ALcysAAC9ze4iHqA2933.jpg)
![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27/wKhkGWaOER6ALcysAAC9ze4iHqA2934.jpg)
![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27/wKhkGWaOER6ALcysAAC9ze4iHqA29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ⅠJT/T1365—2020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急救人員 5現(xiàn)場急救 6潛水疾病處理 7潛水事故處理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心肺復蘇方法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外傷處理方法 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疾病處理方法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減壓病氦氧治療表 附錄E(規(guī)范性附錄)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 附錄F(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事故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ⅡJT/T1365—2020本標準由交通運輸救撈與水下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深圳市杉葉實業(yè)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上海交通大學1JT/T1365—2020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方法與要求本標準規(guī)定了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人員、現(xiàn)場急救、潛水疾病和潛水事故處理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救助打撈與海洋工程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急救、潛水疾病和潛水事故處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7870減壓病加壓治療技術要求JT/T744200m氦氧飽和潛水減壓病處置原則JT/T909潛水員潛水后飛行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從事潛水醫(yī)學保障的職業(yè)醫(yī)師,其工作內容包括潛水員體格檢查、適潛評估、現(xiàn)場作業(yè)醫(yī)學保障和疾病防治等。3.2接受過醫(yī)療急救和潛水醫(yī)學知識與技能培訓,具備在潛水現(xiàn)場(包括水面、水下、潛水鐘或減壓艙內)對傷病潛水人員實施醫(yī)療救護的潛水人員。3.3從事潛水醫(yī)學科研、教學和醫(yī)療的高級醫(yī)學人員。3.4潛水人員受水下環(huán)境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病癥、損傷和功能紊亂等的統(tǒng)稱。3.5在潛水過程中的危害潛水員健康、甚至導致潛水員傷亡的行為后果。4急救人員4.1在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進行急救的人員應為潛水醫(yī)師、潛水醫(yī)學技士或經(jīng)過潛水醫(yī)學知識和急救知識2JT/T1365—2020與技能培訓的其他人員。4.2進入減壓艙內急救的潛水醫(yī)師和潛水醫(yī)學技士宜具備潛水員體格條件。4.3在水下、潛水鐘內急救的潛水醫(yī)學技士應具備相應的潛水員資格。4.4其他人員參與急救應在潛水醫(yī)師或潛水醫(yī)學顧問的指導下進行。5現(xiàn)場急救岸邊或甲板上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應檢查并確認急救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b)判斷遇險人員有無意識障礙,若其有意識障礙,應呼叫現(xiàn)場和附近人員協(xié)助;c)應將遇險人員置于仰臥位,充分暴露胸部,并立即按附錄A的表A.1中岸邊或甲板上的開放氣道的方法實施;d)判斷遇險人員有無呼吸、心跳,若呼吸停止,應按表A.1中岸邊或甲板上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實施,若心跳、呼吸停止,應按表A.1中岸邊或甲板上的胸外心臟按壓和岸邊或甲板上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實施;e)對于心臟驟停者,若現(xiàn)場備有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可按表A.1中岸邊或甲板上的AED操作的方法實施;f)胸外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2次為1組;g)每做5組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呼吸后,應檢查生命體征1次,若復蘇有效,可見胸廓起伏,可觸及大動脈搏動,瞳孔由大變小,面色、口唇由紫紺轉紅潤,四肢開始有抽動;h)盡量減少胸外按壓中斷的次數(shù)和時間,按壓中斷時間應小于10s。水中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急救人員入水接近遇險人員后,應打開其旁通閥或使用測深管,向頭盔或面罩內供氣,并判斷其有無意識、心跳和呼吸;b)若遇險人員需心肺復蘇的,應按表A.1中水中的心肺復蘇的方法實施;c)心肺復蘇同時應協(xié)助潛水員上升出水,上升速率不大于10m/min;d)遇險人員到達水面后,急救人員應首先去除遇險人員頭盔或面罩,清除其口腔及呼吸道內異物,若無呼吸,盡快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e)到達岸上或甲板上后,若心跳、呼吸仍未恢復,則繼續(xù)按5.1.1的相關方法與要求實施。潛水吊籠內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遇險人員進入潛水吊籠后,應使用其胸前吊扣將其懸吊在籠頂?shù)墓潭ǖ醐h(huán)上,高度保持與潛水吊籠中的急救人員等高,保持頭后仰位;b)檢查遇險人員的意識、心跳和呼吸;c)若心跳、呼吸停止,應按表A.1中潛水吊籠中的心肺復蘇的方法實施;d)每頂壓1min左右,應檢查1次遇險人員生命體征,若無,則繼續(xù)頂壓,直至潛水吊籠回收到水面;e)潛水吊籠內心肺復蘇時應不影響潛水吊籠上升的速率;3JT/T1365—2020f)到達甲板上后,若意識、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復,則繼續(xù)按5.1.1的相關方法與要求實施。開式潛水鐘內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遇險人員進入開式潛水鐘后,應使用其胸前吊扣將其懸吊在鐘頂?shù)墓潭ǖ醐h(huán)上,使遇險人員頭部位于鐘上部的氣墊內,保持頭后仰位;b)卸去遇險人員的潛水頭盔或面罩,檢查遇險人員的意識、心跳和呼吸;c)若心跳、呼吸停止,應按表A.1中潛水鐘內的心肺復蘇的方法實施;d)每頂壓1min左右,應檢查1次遇險人員生命體征,若無,則繼續(xù)頂壓,直至開式潛水鐘回收到水面;e)開式潛水鐘內心肺復蘇時應不影響潛水鐘上升的速率;f)到達甲板上后,若意識、心跳和呼吸仍未恢復,則繼續(xù)按5.1.1的相關方法與要求實施。閉式潛水鐘內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遇險人員進入閉式潛水鐘后,應使用其胸前吊扣將其懸吊在鐘頂?shù)墓潭ǖ醐h(huán)上,高度保持與閉式潛水鐘內急救人員等高,保持頭后仰位;b)卸去遇險人員的潛水頭盔或面罩,檢查遇險人員的意識、心跳和呼吸;c)若心跳、呼吸停止,應按表A.1中閉式潛水鐘內的心肺復蘇的方法實施;d)每做5組,檢查遇險人員生命體征1次,若無,則繼續(xù)頂壓,直至閉式潛水鐘回收到水面;e)到達甲板上或進入甲板減壓艙后,如心跳、呼吸仍未恢復,則繼續(xù)按5.1.1的相關方法與要求實施。甲板減壓艙內心肺復蘇方法和要求如下:a)遇險人員若由潛水鐘轉移進入甲板減壓艙,應確保轉移過程平穩(wěn),并盡量減少轉移時間;b)甲板減壓艙內的心肺復蘇可按表A.1中岸邊或甲板上的開放氣道、岸邊或甲板上的人工呼吸和岸邊或甲板上的胸外心臟按壓的相關方法實施。5.1.7心肺復蘇的后送處理心肺復蘇的后送處理要求如下:a)心肺復蘇的同時,應聯(lián)絡醫(yī)療機構后送;b)后送途中不得終止復蘇。5.2外傷處理傷口清潔、包扎方法和要求如下:a)清洗傷口前,應戴上一次性手套;b)手指不得接觸傷口,也不應從傷口一側將敷料移至傷口;c)傷口清潔和包扎按附錄B的表B.1中傷口清潔和包扎的方法處理;d)傷口包扎完后,應檢查傷口遠心端的血液循環(huán),若血液循環(huán)受影響,應松開重新固定;e)傷口包扎期間,每10min應復查一次傷口滲血和傷口遠心端血液循環(huán)情況;4JT/T1365—2020f)傷口較大較深的,應在上述現(xiàn)場處理后,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5.2.2出血的現(xiàn)場處理出血的現(xiàn)場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少量傷口出血會自動停止,無須特別止血;b)不能自動停止出血的傷口,可按表B.1中包扎止血的方法處理;c)包扎傷口止血的紗布應每天更換,保持干燥和清潔;d)傷口的血痂不宜揭除;e)在緊急情況下,任何清潔而合適的材料都可臨時包扎止血,如手帕、毛巾、布條等;f)動脈出血可采用指壓止血或止血帶止血,見表B.1中指壓止血和止血帶止血;g)指壓止血若無效,應改用止血帶止血法;h)止血帶止血適用于四肢大出血處理,應注意該方法雖止血最有效,但易損傷肢體,影響后期恢復;j)上好止血帶后,應在上面標記上止血帶的時間;k)每30min~60min應放松一次止血帶,每次l)再次上止血帶的部位應上下稍加移動,減少皮膚損傷;m)放松止血帶時,應注意觀察出血情況,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壓迫血管時間過長,造成肢體壞死;n)傷口較大較深且邊緣無法復原的、動脈出血經(jīng)初步止血后止血未得到控制或懷疑有內出血的,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5.2.3骨折的現(xiàn)場處理骨折的現(xiàn)場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骨折可引起出血、疼痛和內臟損傷,易發(fā)生休克,應及時止血和預防休克;b)骨折或疑似骨折傷員,應做臨時固定;c)臨時固定范圍應包括骨折處的上、下兩關節(jié),應防止骨折斷端活動造成新的損傷;d)對開放性骨折(骨折斷端穿出皮膚)應先行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肢體,骨折不宜強行復位,以避免二次損傷;e)固定的材料可用繃帶、棉墊、木夾板等,亦可采用就便物資,如樹枝、竹竿等;f)為防止皮膚受壓損傷,固定夾板與肢體之間應加棉墊、衣片等襯墊;g)為便于觀察末端血循環(huán)情況,四肢固定應露出指、趾尖;h)固定完成后,應定時檢查指、趾,若出現(xiàn)蒼白、青紫,肢體發(fā)涼、疼痛或麻木等現(xiàn)象,應放松縛帶或重新固定;i)主要部位骨折固定方法可按表B.1中骨折固定的相關方法處理;j)現(xiàn)場骨折簡易固定后,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5.2.4氣胸的現(xiàn)場處理氣胸的現(xiàn)場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閉合性氣胸應按表B.1中閉合性氣胸的方法處理;b)開放性氣胸應按表B.1中開放性氣胸的方法處理;c)張力性氣胸應按表B.1中張力性氣胸的方法處理;d)經(jīng)現(xiàn)場處理后,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5JT/T1365—20206潛水疾病處理6.1.1處理某一潛水疾病時,若并發(fā)其他疾病和傷害,應按相應疾病或傷害的處理方法和要求處理。6.1.2在現(xiàn)場處理后,若癥狀未消失或未全部消失,或需要??漆t(yī)生檢查和治療的,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6.1.3減壓病或氣壓傷患者若用空運轉運,應按照JT/T909的相關要求執(zhí)行。減壓病現(xiàn)場處理原則為:a)加壓治療應在潛水醫(yī)師或潛水醫(yī)學顧問的指導下進行;b)伴有大出血、嚴重骨折的遇險人員,應妥善處理后再進行加壓治療;c)若無心跳、呼吸,應心肺復蘇成功后方可進艙加壓治療,若心跳存在,呼吸停止,可在減壓艙內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加壓治療;d)若并發(fā)其他疾病或傷害,應分清緩急,按相應要求處理,必要時可在減壓艙內與加壓治療同時進行;e)凡治療危重患者和需要在加壓治療過程進行輔助治療時,應安排急救人員陪艙;f)無嚴重癥狀者,加壓前可作詳細檢查,癥狀嚴重者,應立即加壓,體檢可在加壓過程中進行;g)按減壓方案正常減壓出水、且僅有皮膚瘙癢或輕微皮疹的輕型減壓病患者,可不加壓僅給予輔助治療,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或其他癥狀的患者應立即加壓治療。6.2.2減壓病加壓治療減壓病加壓治療方法和要求如下:a)可按附錄C的表C.1中減壓病的處理方法選擇自己熟悉的加壓治療表;b)加壓速率取決于遇險人員咽鼓管的通過性,應盡可能快些,可預先給予血管收縮劑滴鼻,意識喪失的可預先行鼓膜穿刺;c)高壓停留期間應詢問遇險人員感覺,必要時做相應的檢查;d)應按治療表規(guī)定的方案減壓,每個停留站開始減壓前,應觀察和詢問遇險人員感覺,若遇險人員停留期間睡眠,減壓前應喚醒詢問;e)停留和減壓期間應定時通風;f)最后一個停留站減壓前,應做一次全面對比檢查;g)若使用空氣加壓治療表療效不佳,可按附錄D中表D.1減壓病氦氧治療表或附錄E中表E.1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處理;h)飽和潛水過程中發(fā)生的減壓病應按JT/T744的相關方法和要求處理;i)治療過程中,應加強艙內護理,心理輔導,并在醫(yī)師指導下給予輔助治療;j)空氣潛水減壓病治療結束出艙后,應觀察至少12h,氦氧混合氣潛水或氦氧飽和潛水減壓病治療結束出艙后,應觀察至少24h。6.3.1.1肺氣壓傷的加壓治療方法和要求如下:6JT/T1365—2020a)若需加壓治療,可按表C.1中減壓病的處理中推薦的減壓病加壓治療表的500kPa以上的治療方案處理;b)加壓速度應盡可能快;c)若高壓停留結束后氣栓癥狀未完全消失,可進一步升壓,選擇更高壓力的治療方案;d)若減壓過程中癥狀復發(fā),應重新升高艙壓,直至癥狀消失,必要時可升至初始治療壓力,然后按修正方案減壓;e)減壓至180kPa以下,應給予間歇吸氧。6.3.1.2肺氣壓傷氣胸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若加壓治療前存在氣胸,特別是張力性氣胸,應及時按表B.1中氣胸的相應方法處理,若有必要,應設置閉式引流;b)減壓過程中,若因存在于胸膜腔內的氣體膨脹,或肺內損傷部位重新活動、氣體又進入胸膜腔引起復發(fā)或新發(fā)生氣胸,應立即停止減壓,將艙壓升高30kPa~50kPa或更高些,并及時抽出胸膜腔內氣體,若有必要,應設置閉式引流。6.3.1.3肺氣壓傷的縱隔或皮下氣腫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癥狀和體征較輕的,可采用常壓吸氧;b)癥狀和體征嚴重的,可采用低壓力吸氧方案處理;c)加壓處理前應排除氣胸。6.3.1.4肺氣壓傷現(xiàn)場處理的其他要求如下:a)治療期間和治療后,應讓患者臥床,不宜過多搬動;b)治療后,應觀察24h以上;c)如需轉運,應臥于擔架上轉運,不宜攙扶步行,轉運期間防止震動和顛簸;d)如需人工呼吸,應采用口對口方式,避免壓迫胸廓或直接猛烈地用口或機械將空氣吹入肺內;e)治療期間或治療后,可在??漆t(yī)生指導下輔以藥物治療。耳氣壓傷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中耳氣壓傷鼓膜未破者,按表C.1中中耳氣壓傷鼓膜未破者的處理方法處理;b)中耳氣壓傷鼓膜已破者,按表C.1中中耳氣壓傷鼓膜已破者的處理方法處理,耳內不可沖洗和滴藥,經(jīng)現(xiàn)場處理后,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由專科醫(yī)生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c)內耳氣壓傷按表C.1中內耳氣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耳內不可沖洗和滴藥,盡早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由??漆t(yī)生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d)外耳氣壓傷按表C.1中外耳氣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不應刺破耳道皮膚水泡,若鼓膜已破,耳內不可沖洗和滴藥,盡早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由??漆t(yī)生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鼻竇氣壓傷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按表C.1中鼻竇氣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b)眼鼻有損傷者,應盡早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由??漆t(y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胃腸氣壓傷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按表C.1中胃腸氣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b)腹痛嚴重者,應盡早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由??漆t(y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7JT/T1365—20206.4.1全身擠壓傷,按表C.1中全身擠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6.4.2面部擠壓傷,按表C.1中面部擠壓傷的處理方法處理。6.5.1潛水中發(fā)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氧中毒者,按表C.1中潛水中發(fā)生氧中毒的處理方法處理,若回到水面后失去意識,應考慮合并氣壓傷引起動脈氣體栓塞可能。6.5.2減壓艙內發(fā)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氧中毒者,按表C.1中減壓艙內發(fā)生氧中毒的處理方法處理,驚厥發(fā)作時不應減壓,驚厥結束后,按相應要求繼續(xù)減壓。6.6二氧化碳中毒6.6.1潛水中發(fā)生二氧化碳中毒者,按表C.1中潛水中發(fā)生二氧化碳中毒的處理方法處理。6.6.2減壓艙內發(fā)生二氧化碳中毒者,按表C.1中減壓艙內發(fā)生二氧化碳中毒的處理方法處理。6.7.1自攜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者,按表C.1中自攜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的處理方法處理。6.7.2水面供氣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者,按表C.1中水面供氣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的處理方法處理。6.8.1低溫癥的現(xiàn)場急救,按表C.1中低溫癥的現(xiàn)場急救的方法處理,應盡量減少自主運動和搬動,搶救動作應輕柔。6.8.2低溫癥的現(xiàn)場復溫,按表C.1中低溫癥的現(xiàn)場復溫的方法處理。6.8.3心肺復蘇和復溫應同步進行,整個處理過程中應持續(xù)監(jiān)測體溫。6.9.1氮麻醉的現(xiàn)場處理,按表C.1中氮麻醉的處理方法處理。6.9.2若遇險人員回到水面仍未蘇醒,應考慮合并氣壓傷引起動脈氣體栓塞可能。7潛水事故處理7.1.1處理某一潛水事故時,若并發(fā)其他疾病和傷害,應按相應疾病或傷害的處理方法和要求處理。7.1.2在現(xiàn)場處理后,若癥狀未消失或未全部消失,或需要??漆t(yī)生檢查和治療的,應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7.2.1放漂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應按附錄F的表F.1中放漂的處理方法處理;b)若遇險人員到達水面失去意識,應考慮合并氣壓傷引起動脈氣體栓塞可能。7.2.2溺水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應按表F.1中溺水的處理方法處理;b)若需要倒水,應按表F.1中溺水的倒水方法處理;8JT/T1365—2020c)無呼吸道堵塞者,也可不必倒水,即使呼吸道有水堵塞,也應盡量縮短倒水時間,切勿因倒水而耽誤心肺復蘇。7.2.3水下沖擊傷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按表F.1中水下沖擊傷的處理方法處理;b)應安靜休息,注意保暖;c)禁止飲食和口中給藥;d)不得采用擠壓式人工呼吸;e)轉運時,應采取平臥位、左側半俯臥位,不可扶起步行,避免顛簸、震動。7.2.4水下觸電的現(xiàn)場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應按表F.1中水下觸電的處理方法處理;b)應切記急救人員入水援救前應切斷電源。7.2.5高壓水射流傷害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若為擦傷,應按表B.1中傷口清潔和包扎的方法處理;b)若為非貫通傷,表面?zhèn)谛∏也幻黠@,但深部組織損傷較重,應進行內部探查,檢查有無血管、神經(jīng)和內臟等重要組織損傷,傷口按表B.1中傷口清潔和包扎以及止血的相關方法處理;c)若為貫通傷,按表B.1中傷口清潔和包扎以及止血的相關方法處理時,還應注意傷道范圍;d)若為非貫通傷或貫通傷,因高壓水流夾帶砂礫、磨料添加劑等注入人體深部組織,可引起嚴重感染,應在現(xiàn)場處理后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治療,轉送前可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e)急救人員應填寫轉診卡,隨遇險人員一起轉送相應醫(yī)療機構,轉診卡應寫明高壓水射流傷害的特點、受傷和處理情況、易發(fā)生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厭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并提示及時使用抗生素和抗破傷風血清。7.2.6水下生物傷的處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鯊魚咬傷應按表F.1中鯊魚咬傷的處理方法處理,鯊魚咬傷通常失血較多,易發(fā)生休克,應注意補液和預防休克;b)水母蜇傷應按表F.1中水母蜇傷的處理方法處理,蜇傷部位不宜用淡水沖洗、毛巾擦拭和冰敷;c)海蛇咬傷應按表F.1中海蛇咬傷的處理方法處理,若用口吸吮傷口排毒,應在確保沒有口腔破損蛀牙的情況下進行,并及時漱口,為防止加重蛇毒擴散,應保持坐位或臥位,不應過多活動,并注意預防傷口感染。9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心肺復蘇方法表A.1給出了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心肺復蘇方法。表A.1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心肺復蘇方法類型方法岸邊或甲板上的開放氣道1.將遇險人員頭偏向一側,檢查并清理呼吸道,若有活動義齒應取下;2.急救人員一手置于患者前額,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頭充分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將頦部向前抬起(仰頭抬頦法);3.若懷疑遇險人員有頸椎創(chuàng)傷,急救人員應采用托頜法,將手放置在遇險人員頭部兩側,握緊其下頜角,用力向上托下頜,如其緊閉雙唇,可用拇指把其口唇分開,如果需要行口對口呼吸,則將下頜持續(xù)上托岸邊或甲板上的人工呼吸1.保持氣道通暢,用壓額之手的拇指、食指捏住遇險人員鼻子,正常吸一口氣后屏氣,雙唇包繞密封遇險人員口部吹氣,吹氣時間至少1s,吹氣幅度達胸部抬起,重復吹氣一次;2.用簡易呼吸器時,將呼吸面罩置于遇險人員口鼻,一手固定面罩,一手擠壓球囊,潮岸邊或甲板上的胸外心臟按壓1.按壓點為遇險人員胸骨中下部;2.急救人員應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壓部位,另一手平行重疊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手指離開胸壁,雙肘關節(jié)伸直,肩、肘、腕為一條直線,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4.應避免按壓間隙按壓點承載急救人員身體重量,確保每次按壓后的胸廓充分回彈操作1.先擦干遇險人員胸部,將S電極置于其右鎖骨下,A電極置于遇險人員左鎖骨中線與第五肋間交界處;2.AED分析心率時、電擊前應警告在場人員不要接觸遇險人員身體;3.放電時電極片應貼緊皮膚;4.電擊除顫1次后,應立即進行5組心肺復蘇,再檢查生命體征,若無心跳,可再行電擊除顫水中的心肺復蘇1.急救人員應從背后抱住遇險人員,將其背部緊貼急救人員胸前,兩者身體呈平行狀或稍偏交叉狀,雙手在遇險人員胸前交疊呈蝴蝶狀或握拳狀,在上升出水的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2.胸外心臟按壓幅度應在3cm左右,速率應在45次/min左右JT/T1365—2020表A.1(續(xù))類型方法潛水吊籠中的心肺復蘇1.方法一:籠內急救人員正面從遇險人員兩腋處抱住,頭頂住其胸骨,以70次/min80次/min速率頂壓其胸部;2.方法二:籠內急救人員正面抓住遇險人員肩部的安全背帶,膝蓋頂住其胸骨,以潛水鐘內的心肺復蘇1.方法一:鐘內急救人員正面從遇險人員兩腋處抱住,頭頂住其胸骨,以70次/min80次/min速率頂壓其胸部,每頂8次,吹氣1次;2.方法二:鐘內急救人員正面抓住遇險人員肩部的安全背帶,膝蓋頂住其胸骨,以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外傷處理方法表B.1給出了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外傷處理方法。表B.1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外傷處理方法類型方法傷口清潔和包扎1.用流動的生理鹽水或清潔水沖洗傷口;2.用干凈的布蘸肥皂水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3.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傷口周圍皮膚;4.再用紗布或鑷子把傷口里臟物清潔干凈;5.用大于傷口的無菌敷料覆蓋傷口;6.若傷口不大也沒有出血,可用膠帶固定傷口敷料;7.若第一塊敷料被出血滲透,應在上面放置第二塊敷料,若第二塊敷料也被出血滲透,則丟棄該兩塊滲血的敷料,敷上新的敷料,并在出血點按照表B.1中包扎止血的方法處理止血包扎止血1.可用一塊干凈紗布壓迫創(chuàng)口止血;2.如果傷口出血在四肢上,抬高受傷的部位,使其相對高于心臟;3.若用附有紗布的硬物壓迫出血傷口超過10min仍未止血,使用繃帶和膠布包扎傷口止血;4.使用上述方法無法止血時,用手或其他物體在包扎傷口的敷料上施壓,施壓應持續(xù)5.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將紗布填塞傷口再加壓包扎指壓止血用手指壓迫出血部位近心端血管,應壓迫有力,部位準確,以達到阻止血流的作用止血帶止血在出血部位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處,用毛巾、布片或薄墊包扎皮膚,將止血帶拉長拉緊纏繞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過緊也不可過松,最多繞兩圈,以出血停止為宜骨折固定前臂骨折固定用一塊從肘關節(jié)至手掌長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開雜志,放在傷肢外側,以繃帶或布條纏繞固定,應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懸吊胸前上臂骨折固定1.把長達肩峰至肘尖的襯墊木板或硬紙板放在傷肢外側,以繃帶或布條纏繞固定,應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懸吊胸前;2.上肢骨折如無固定器材,可利用軀干固定,將上臂用皮帶或布帶固定在胸部,并將傷側衣襟角向外上反折,托起前臂后固定鎖骨骨折固定可用三角巾固定,先在兩腋下墊上大棉墊或布團,然后用兩條三角巾的底邊分別在兩腋窩繞到肩前打結,再在背后將三角巾兩個頂角拉緊打結肋骨骨折固定可用多頭帶固定,先在骨折處蓋上大棉墊或折疊數(shù)層的布,然后囑咐傷員呼氣后屏息,將多頭帶在健側胸部打結固定JT/T1365—2020表B.1(續(xù))類型方法骨折固定大腿骨折固定1.用一塊從足跟至腋下長度的木板放在傷肢外側,然后用6~7條布帶扎緊固定;2.無固定物品時,可將傷肢與健肢用布帶綁扎固定,兩膝、兩踝之間應墊有軟性物品小腿骨折固定1.可用兩塊由大腿至足跟長的木板,分放于小腿內、外側,或僅用一塊木板放于大腿、小腿外側,然后用繃帶纏繞固定,應使小腿與腳掌呈垂直,用“8”字形固定;2.無固定物品時,可將傷肢與健肢用布帶綁扎固定,兩膝、兩踝之間應墊有軟性物品胸腰椎骨折固定平仰臥在與肩同寬的木板或擔架上,用衣物將其頭頸、腰下、膝下和足踝部空虛處墊頸椎骨折固定1.使用頸托固定;2.若沒有頸托,讓遇險人員仰臥在擔架上,頭固定在正中位(不墊枕頭),兩側墊卷疊的衣服,或用一疊報紙或一本雜志卷成半圓形的頸套,固定頭部,應防止頸部左右轉動,勿輕易搬動氣胸閉合性氣胸1.氣量較小可自行吸收,不需特別處理,但應注意觀察其發(fā)展變化;2.氣量較大,應按表B.1中胸腔穿刺放氣的方法處理;3.條件允許,應按表B.1中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放置胸腔閉式引流開放性氣胸1.用凡士林紗布、塑料布、布片等制作不透氣敷料,覆蓋創(chuàng)緣5cm以上,在傷員用力呼氣末封堵傷口,并加壓包扎;2.轉運途中如傷員呼吸困難加重或有張力性氣胸表現(xiàn),應在傷員呼氣時打開封堵輔料,排出高壓氣體;3.其他可按表B.1中閉合性氣胸的方法處理張力性氣胸1.應按表B.1中胸腔穿刺放氣的方法處理;2.條件允許,應按表B.1中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處理胸腔穿刺放氣緊急胸腔穿刺放氣1.如現(xiàn)場條件有限,病情緊急,可在注射針的尾部扎一指套,指套末端剪一個起活瓣作用的裂縫;2.將注射針在第2前肋間鎖骨中線處刺入放氣常規(guī)胸腔穿刺放氣1.遇險人員仰臥位,手臂抱頭;2.在第2前肋間鎖骨中線偏外側處或腋前線第4~5肋間做好標記;3.常規(guī)皮膚消毒,急救人員戴上手套,給穿刺點覆蓋消毒洞巾;4.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部位進行局麻;5.急救人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右手將穿刺針的三通關閉,再將穿刺針在局麻處緩緩刺入,當針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時,轉到三通時穿刺針與胸腔相通進行抽氣;6.抽氣完畢拔出穿刺針,覆蓋無菌紗布,壓迫穿刺部位片刻,再用膠布固定胸腔閉式引流1.在表B.1中胸腔穿刺放氣的基礎上,在穿刺針的末端接上一根橡膠軟管;2.將橡膠軟管的另一端放置水瓶中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疾病處理方法表C.1給出了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疾病處理方法。表C.1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疾病處理方法類型方法減壓病的處理1.常用的加壓治療表包括GB/T17870減壓病加壓治療技術要求,以及前第二軍醫(yī)大學、前海軍醫(yī)學研究所、美國海軍和蘇聯(lián)加壓治療表等;2.所加壓力的大小應參考潛水深度和時間、癥狀和體征等情況,通常應達到癥狀消失的壓力,可采用的方法:(1)若僅有皮膚、關節(jié)癥狀,可采用180kPa吸氧或180kPa加長吸案治療;3.在最高壓力下停留應不小于30min,若癥狀消失較慢可延長停留時間至120min;4.減壓至180kPa以下宜給予間歇吸氧;5.若減壓過程中減壓病癥狀復發(fā),應停止減壓或再升高艙壓,等癥狀消失后再根據(jù)相應壓力和時間選擇相應方案減壓;6.對使用空氣加壓治療無效、癥狀反復復發(fā)或重型減壓病,可用減壓病氦氧治療表(表E.1)或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表F.1)處理氣壓傷的處理中耳氣壓傷鼓膜未破者的處理1.僅有鼓膜充血、癥狀輕微者可不作處理;2.鼓膜明顯充血,鼓室內有滲出液或血液的,可采用咽鼓管吹張或血管收縮劑滴鼻,加速積液排出,也可采用熱敷,加速積液吸收,緩解耳痛;3.若有耳痛、頭痛,應在??漆t(yī)生指導下給予止痛藥中耳氣壓傷鼓膜已破者的處理1.可用酒精棉簽擦拭外耳道,若外耳道內有血塊,可在消毒后取出;2.應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可用消毒棉球置于外耳道口內耳氣壓傷的處理1.患者應臥位,頭部抬高;2.可采用低壓強吸氧方案輔以擴血管劑處理外耳氣壓傷的處理1.癥狀和體征輕的,應停止?jié)撍?休息數(shù)天后外耳道水腫或淤血可自行消去;2.若外耳道內有明顯血塊,且鼓膜未破,可用溫鹽水清洗;3.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可用消毒棉球置于外耳道口鼻竇氣壓傷的處理1.可用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或呋麻滴鼻液滴鼻;2.早期可局部冷敷;3.疼痛嚴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鎮(zhèn)痛藥胃腸氣壓傷的處理1.若在減壓過程中發(fā)生腹脹不適,應放慢減壓速率;2.若腹脹不適癥狀不緩解,可停留一段時間;3.若有腹痛癥狀,可適當下潛或加壓;4.可采用打嗝或放屁排出胃腸過多氣體,緩解癥狀;5.癥狀緩解后,應繼續(xù)按修正方案減壓JT/T1365—2020表C.1(續(xù))類型方法擠壓傷的處理全身擠壓傷的處理1.應迅速將遇險人員搶救出水,援救出水時的上升速度應不大于10m/min;2.僅有局部淤血、腫脹者,可局部冷敷;3.應給予吸氧;4.疼痛嚴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鎮(zhèn)痛藥;5.疑有肺損傷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抗生素;6.淤血、水腫嚴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給予脫水劑;7.若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面部擠壓傷處理1.發(fā)生面部被抽吸和面罩邊緣接觸皮膚處受壓,應立即給面罩內補氣;2.僅有局部皮下淤血、腫脹者,可局部冷敷氧中毒的處理潛水中發(fā)生氧中毒的處理1.發(fā)現(xiàn)氧中毒先兆癥狀或體征,應立即報告,并停止作業(yè);2.若為空氣潛水,應立即按最大允許速率上升到第一停留站;3.若為混合氣潛水,應根據(jù)深度限制,立即轉換低氧濃度混合氣或空氣,并加強通風;4.若發(fā)生驚厥,應立即指派急救人員下水援救遇險人員出水,援救出水時的上升速度應控制在不大于10m/min;5.出水后,立即卸除潛水裝具,靜臥休息,保持良好通風和注意保暖;6.為防止驚厥再次發(fā)生,應有專人看護,并避免不良刺激減壓艙內發(fā)生氧中毒的處理1.發(fā)現(xiàn)氧中毒先兆癥狀或體征,應立即艙內通風,若減壓或治療方案允許,可適當降低艙內壓力;2.若是吸氧減壓或吸氧治療時發(fā)生氧中毒,應立即摘除呼吸面罩停止吸氧,呼吸艙內壓縮空氣;3.若發(fā)生驚厥,應立即停止吸氧,加強艙內通風,保持呼吸道通暢,謹防撞擊硬物二氧化碳中毒的處理潛水中發(fā)生二處理1.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中毒癥狀,應立即報告,并停止工作,加大頭盔或面罩內通風;2.若疑有水面氣源污染,應立即轉換應急氣源供氣;3.若二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無法排除,應立即讓遇險人員上升出水;4.不能自行出水的,應指派急救人員下水援救出水,上升速度應控制在10m/min;5.出水后,應給予呼吸新鮮空氣或吸氧;6.若需減壓,出水后迅速進艙按相應方案減壓;7.若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減壓艙內發(fā)生二氧化碳中毒的處理1.應立即通風,或通過生命支持系統(tǒng)持續(xù)清除二氧化碳,使其濃度控制在限定值內;2.若有條件,盡快給予艙內吸氧;3.若有意識喪失或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在保持艙內通風換氣的同時,立即安排急救人員入艙檢查和急救缺氧癥的處理自攜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的處理1.若遇險人員有反應,應立即讓其上升出水;2.若遇險人員無反應,有信號繩,應立即將其拉回水面;3.若遇險人員無反應,無信號繩,應立即派急救人員下水將遇險人員援救出水;4.急救人員援救時,應檢查潛水裝具供氣情況和自攜應急氣瓶儲氣情況,協(xié)助遇險人員面罩通風,糾正其頭位,保證呼吸道通暢;5.直接將遇險人員拉回水面或急救人員援救其出水時,上升速率應不大于10m/min;6.回到水面后,應給予呼吸新鮮空氣或吸氧,遇險人員自控能力允許時,也可進減壓艙呼吸高壓氧;7.若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JT/T1365—2020表C.1(續(xù))類型方法缺氧癥的處理水面供氣式潛水中發(fā)生缺氧癥的處理1.發(fā)現(xiàn)缺氧癥癥狀,應立即加大供氣,或轉換應急氣源供氣;2.若潛水員有回應,應立即讓其出水,或轉移到潛水吊籠或潛水鐘內;3.若遇險人員無回應,應立即將其拉回水面,或派急救人員下水援救其出水,或援救其至潛水吊籠、潛水鐘內;4.急救人員援救時,應檢查潛水裝具供氣情況和自攜應急氣瓶儲氣情況,協(xié)助遇險人員頭盔或面罩通風,糾正其頭位,保證呼吸道通暢;5.若被救至潛水吊籠或潛水鐘內,可使用籠載或鐘載應急氣源給遇險人員供氣;6.直接將遇險人員拉回水面或急救人員援救其出水,或援救至潛水吊籠、潛水鐘時,上升速率應不大于10m/min;7.回到水面后,應給予呼吸新鮮空氣或吸氧,遇險人員自控能力允許時,也可進減壓艙呼吸高壓氧;8.若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低溫癥的處理低溫癥的現(xiàn)場急救1.應盡快將遇險人員移出寒冷環(huán)境;2.應盡量脫掉遇險人員的潮濕衣服,換上干衣服;3.應平躺在干燥、保暖的材料上,并確保遇險人員身體和頭部均已被遮蓋;4.應密切觀察呼吸、心率、脈搏、意識和瞳孔等生命體征的變化;5.若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低溫癥的現(xiàn)場復溫1.可用隔熱效果好的被單、毛毯包裹遇險人員;2.急救人員可用自身體溫幫助遇險人員復溫;3.可用溫水浴、電熱毯、熱水袋、外部輻射加熱等方法提高體溫,但溫度不宜太高;4.可呼吸加熱濕化的氧氣;5.若遇險人員有意識,應給予熱飲和高能量食物;6.出水后應在通風良好處,可給予吸氧氮麻醉的處理1.出現(xiàn)明顯氮麻醉癥狀,應立即終止?jié)撍?并上升減壓;2.上升至第一停留站后,若潛水員意識和認知未能完全恢復,應指派急救人員入水陪同減壓;3.若意識喪失,應立即指派急救人員下水援救其出水;4.出水后應在通風良好處休息,可給予吸氧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減壓病氦氧治療表D.1減壓病氦氧治療表減壓病氦氧治療表見表D.1。表D.1減壓病氦氧治療表壓力(MPa)停留時間(min)25空氣25空氣25空氣25空氣25空氣25空氣2空氣2空氣2空氣22D.2使用說明D.2.1本表用于氦氧潛水減壓病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嚴重的減壓病的治療。2混合氣濃度為50%。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E.1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見表E.1。表E.1減壓病氦氧飽和暴露治療表壓力(MPa)停留時間或減壓速率空氣或20%He-O2面罩20%He-O2x?120min先面罩20%He-O2后直接呼吸艙室氣體1.5m/h艙室氣體1.0m/h艙室氣體0.5m/h艙室氣體注:x?代表癥狀明顯改善的壓力。E.2使用說明E.2.1用于重型減壓病或空氣、氦氧加壓治療無效的減壓病治療。E.2.220%He-O2為20%氧濃度的氦氧混合氣。E.2.3加壓到癥狀明顯改善的壓力,應等艙室氣體充分混合后,才可摘下面罩呼吸艙室氣體。E.2.4艙內He-O2氣體的氧分壓維持在0.04MPa~0.06MPa。E.2.5減壓至0.15MPa以淺應控制艙室氧濃度不超過23%。JT/T1365—2020(規(guī)范性附錄)潛水作業(yè)現(xiàn)場潛水事故處理方法表F.1給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項目管理與風險控制作業(yè)指導書
- 營銷人的選書與讀書
- 2025年延邊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答案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口算題100題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學期口算練習
- 2025年湖北交通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怎樣考試
- 2025年昆明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技巧
- 電力行業(yè)合作協(xié)議(2篇)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2《分式的乘方》聽評課記錄2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單元優(yōu)化提升鏈接學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2024-2025年中國專網(wǎng)通信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范本3篇
- 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西藏事業(yè)單位c類歷年真題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蘇省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范本
- 部編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集體備課(教材解讀)
- 放射科護理常規(guī)
- 儒釋道文化秒解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