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大道拓寬工程施工圖結構計算書_第1頁
疏港大道拓寬工程施工圖結構計算書_第2頁
疏港大道拓寬工程施工圖結構計算書_第3頁
疏港大道拓寬工程施工圖結構計算書_第4頁
疏港大道拓寬工程施工圖結構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大道拓寬工程

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

大道拓寬工程

施工圖結構計算書

目錄

1工程概況..................................................................1

2設計依據(jù)及采用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1

2.1設計依據(jù)................................................................1

2.2設計采用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2

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摘自地勘報告)..........................................3

3.1場地位置及地形地貌.....................................................3

3.2氣象、水文.............................................................4

3.3地質構造...............................................................5

3.4地層巖性...............................................................6

3.5水文地質條件...........................................................7

3.6不良地質現(xiàn)象..........................................................11

4工程地質參數(shù)地勘建議值...................................................11

4.1設計參數(shù)...............................................................11

4.2土、石可挖性分類及路基干濕類型........................................15

5、邊坡防護方案設計.......................................................16

6支擋結構計算.............................................................17

6.11#擋墻設計驗算.........................................................17

6.22#擋墻驗算............................................................34

621、典型斷面:K0+960....................................................................................................35

6.2.2、典型斷面:K1+060...................................................................................................47

6.36#樁板擋墻驗算........................................................53

6.411#樁板擋墻驗算.......................................................57

6.5重力式擋墻驗算........................................................62

6.6扶壁式擋墻............................................................70

6.7懸臂式擋墻............................................................80

6.813#樁板擋墻...........................................................89

6.9擋土板驗算............................................................95

6.10鎖口護壁計算.........................................................96

7結論...................................................................100

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大道拓寬工程

1工程概況

本次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大道拓寬工程設計位于萬州經(jīng)開區(qū)

新田園。疏港大道道路總長4.92Km,道路標準路幅寬度32m,雙向6車道,行車速度為50km/h,

為城市主干路,含現(xiàn)狀橋梁2座12m義67m(柳壩村中橋右側拼寬23.5m、幸家灣中橋左側拼

寬11.63m,右側拼寬11.87m),新建萬石路上跨橋1座18mxi05m,隧道1座(學堂堡隧

道現(xiàn)狀單洞雙向2車道,長890m,新增單洞3車道,長857.614m)。

本次設計包含港區(qū)連接道和萬石路臨時轉換道,其中港區(qū)連接道起于港區(qū)現(xiàn)狀道路

K0+541.036,止于疏港大道設計起點K1+132.414,道路總長591.378m,道路標準路幅寬度為

21.5m,雙向5車道,行車速度為30km/h,為城市次干路。萬石路臨時轉換道起于臨港路與

萬石路交叉口,由北向南延伸接順現(xiàn)狀萬石路,道路全長224.934m,道路標準路幅寬度為

8.5m,雙向2車道,行車速度為20km/h,為臨時便道。

2設計依據(jù)及采用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

2.1設計依據(jù)

1、建設單位與我公司簽訂的設計合同

2、現(xiàn)狀1:500地形圖

3、現(xiàn)狀1:2000地形圖

4、現(xiàn)狀1:10000地形圖

5、《新田疏港大道與外環(huán)高速交界處在建繞城高速橋墩位置實測》2021.5.18

6、《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guī)劃(2019-2035年)》

7、《重慶市萬州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3-2020)2018年局部修改》

8、《萬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總體規(guī)劃》

9、《萬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田園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

10、項目周邊已發(fā)件情況

11、《萬州區(qū)萬忠高速新田出口至新田港作業(yè)區(qū)疏港大道竣工圖》2017.06

12、《萬州經(jīng)開區(qū)長江水岸融合提升項目之中港路施工圖》

重慶市工程設計院2020.07

13、《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生態(tài)工業(yè)園場平工程施工圖》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2020年06月

14、《萬州區(qū)萬忠高速新田出口至新田港口作業(yè)區(qū)疏港大道工程地質勘察(詳勘)》

15、《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園德康支路施工圖》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2020年09月

16、《萬州經(jīng)開區(qū)長江水岸融合提升項目之臨港路道路工程施工圖》

航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11月

17、《恩施至廣元國家高速公路(重慶新田至高峰段)油沙溪特大橋13#-15#橋墩施工圖

變更設計》和《恩施至廣元國家高速公路(重慶新田至高峰段)油沙溪特大橋右線15#橋墩

系梁變更設計》

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2020年06月

18、《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園鹽井路道路工程施工圖》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01月

19、《總平面布置圖1#臨時邊坡》

新田港中儲糧業(yè)主提供2021年4月14日

20、《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排洪設施工程方案設計》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2021年03月

21、《萬州新田港鐵路集疏運中心工程施工圖》疏港大道改移施工圖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9.11

22、《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園疏港大道規(guī)劃研究》

重慶市萬州區(qū)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2021年3月

23《中儲糧重慶萬州直屬庫有限公司糧食倉儲物流項目一期設計總平面圖》方案

河南工大設計研究院2021.04

24、《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大道拓寬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詳細勘察)

2021.07重慶中科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25、《重慶港萬州港區(qū)新田作業(yè)區(qū)一期工程》進港連接道路重慶市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

2016.06

26、《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產(chǎn)業(yè)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疏港大道拓寬工程高邊坡方案設計》

可行性評估報告2021.09重慶中煤科工工程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27、業(yè)主提供的其他相關資料。

2.2設計采用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

2.2.1《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

2.2.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

2.2.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2.2.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

2.2.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

2.2.6《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3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摘自地勘報告)

3.1場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勘察區(qū)位于重慶市萬州經(jīng)開區(qū)新田園,緊鄰已建疏港大道,交通條件較好。見下圖(圖

3.1地理位置圖)。

圖3.1地理位置圖

本次勘察場地范圍內勘探點最高高程310.23m(ZK14),最低高程174.25m(ZK117),

相對高差為135.97m。場地地貌屬構造剝蝕丘陵地貌、沖洪積地貌。

疏港大道:K0+000?K0+020段主要為填方邊坡分布,邊坡坡角27-33°;K0+020?

K0+260段、K0+340?K0+500段、K0+820?K1+120段主要為斜坡分布,斜坡地形坡角一般

16~30°,局部較陡,達41°,局部為陡坡分布,陡坡地形坡角一般50~63°;K0+260-

K0+340段、K0+500?K0+820段主要為農(nóng)田分布,呈階梯狀分布;1<1+120-1<:2+220段沿已

建疏港大道分布,已建疏港大道主要為填方路基,路基填方邊坡坡角30?37°,坡面已防護,

路基兩側部分已平場,部分正在平場,地形較平緩,K1+679?K1+746跨越鹽井河,河岸兩

側為已建柳壩村中橋錐坡及填方邊坡分布,坡角30?33°;K2+220?K3+040段主要為農(nóng)田

分布,地形較平緩;K3+040?K3+560段沿已建疏港大道分布,已建疏港大道主要為填方路

基,路基填方邊坡坡角30?33°,坡面已防護,路基兩側主要為農(nóng)田分布,部分已平場,地

形較平緩,K3+318?K3+385跨越幸家河,河岸兩側為斜坡分布,坡角33?40°;K3+560-

K3+870沿已建疏港大道分布,已建疏港大道主要為挖方路基,路基兩側邊坡為土質邊坡或巖

質邊坡,坡角37?45°,擬建道路右側緊鄰一巖質陡坡,陡坡地形坡角45?58°;K3+870-

K4+100段沿已建疏港大道分布,已建疏港大道主要為填方路基,路基填方邊坡坡角30~33°,

路基兩側地形較平緩;K4+100-K4+380段跨越幸家河、魚塘,河道地形較平緩,魚塘四周

為填方邊坡分布,坡角30?33°;K4+380-K4+600段主要為農(nóng)田、斜坡分布,農(nóng)田呈階梯

狀分布,斜坡地形坡角10~17°;K4+600-K4+620段穿越一巖質陡坡,陡坡地形坡角40?

45°;K4+620?K4+920段沿已建疏港大道分布,該段地形較平緩。

3.2氣象、水文

3.2.1氣象

根據(jù)重慶市氣象局提供的重慶氣象資料,新田鎮(zhèn)氣候氣象資料如下。

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8.3℃,月平均最高氣溫是8月為28.1C,月平均最低氣溫在1月

為5.7℃。極端最高氣溫43℃,出現(xiàn)日期:2006年8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L8°C,出現(xiàn)日

期:1955年1月11日。

濕度:年蒸發(fā)量1079.2mm;最大年蒸發(fā)量1347.3mm;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平均絕

對濕度17.7hPa;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9%左右,絕對濕度17.7hPa左右,最熱月份相對濕度70%

左右,最冷月份相對濕度81%左右。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最大年降水量1635.2mm,降雨多集中在5?9

月,其降雨最高達746.1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6mm(出現(xiàn)在2007年7月17H),日降

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數(shù)占全年降雨日數(shù)的62%左右,小時最大降雨量可達

62.1mm。

風:全年主導風向為北,頻率13%左右,夏季主導風向為北西,頻率10%左右,年平均

風速為1.3m/s左右,最大風速為26.7m/s。

3.2.2水文

擬建疏港大道K1+679?K1+746跨越鹽井河,該處河道底寬約24m,河口寬度約30m,

勘察期間水位約為174.30m,水深約0.5?1.5m,100年一遇洪水位約179.85m;擬建疏港大

道K3+318?K3+385跨越幸家河,該處河道底寬約24m,河口寬度約30m,勘察期間水位約

為174.50m,水深約0.3?1.2m,100年一遇洪水位約184.60m;擬建疏港大道K4+120-K4+380

跨越幸家河,該處河道將改道。

擬建疏港大道K0+360、K1+280、K4+220?K4+340、K4+520一帶有魚塘分布,各魚塘

規(guī)模大小不一,總體占地面積較小。擬建疏港大道K1+360,K2+260,K2+700,K2+900-K3+120

一帶的已建道路涵洞口或排水溝處有積水。

3.3地質構造

場地區(qū)域地質構造萬州向斜南東翼,屬單斜構造,據(jù)地質調查及鉆探揭示,勘察區(qū)無斷

層構造。場地及周邊未見斷層通過,地質構造簡單。見下圖(圖3.3構造綱要圖)。

圖3.3構造綱要圖

根據(jù)出露基巖進行調查和鉆探揭露表明,擬建疏港大道K0+000?K4+360段及擬建神華

連接線,巖層產(chǎn)狀311?322。/22?24。,優(yōu)勢產(chǎn)狀321。/23。。巖層層面屬軟弱結構面,結合

很差。巖體中見2組裂隙:

I組:產(chǎn)狀59?61。/75?87°,優(yōu)勢產(chǎn)狀59。/70?!懔严堆由?.0?8.0m,間距約1.0?

4.5m,裂隙張開1?6mm,裂面較平整,無充填物,鐵銹浸染,呈黃色,結合很差,屬軟弱

結構面。

II組:產(chǎn)狀136?152°N58?60°,優(yōu)勢產(chǎn)狀141。/58。。裂隙延伸2.0?8.0m,間距約1.2~

3.5m。裂隙張開2?5mm,裂面較粗糙,局部充填粘土。結合很差,屬軟弱結構面。

擬建疏港大道K4+360?K4+920段,巖層產(chǎn)狀333。/29。,巖層層面屬軟弱結構面,結合

很差。巖體中見2組裂隙:

I組:產(chǎn)狀63。/80。,裂隙延伸1.5?10.0m,間距約1?3m,裂隙張開3?6mm,裂面

較平直,裂面無充填,閉合,無充填物,結合很差,屬軟弱結構面。

II組:產(chǎn)狀154?157。/53?65。,優(yōu)勢產(chǎn)狀154。/53。。裂隙延伸3.0?7.0m,間距約0.8?

3.0m。裂隙張開1?8mm,無充填,裂面較平直,無充填物。結合很差,屬軟弱結構面。

按《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DBJ50-174-2014)表3.1.4、表3.162及鉆探結果綜合判

定巖體屬塊狀結構,較完整。

3.4地層巖性

經(jīng)地表工程地質測繪和鉆探揭露,建筑場地巖土層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tǒng)素填土(。嚴|)、

殘坡積粉質粘土層(。4&+出)、沖洪積粉質粘土層(。4'"吟、沖洪積卵石土層(。44吟、崩

坡積塊石土(04CO,+dl)及下伏侏羅系中統(tǒng)新田溝組(,2X)泥巖、砂巖組成?,F(xiàn)將各巖土層工

程特征分述如下:

3.4.1第四系全新統(tǒng)(04)

1素填土(。嚴1)

雜色。由砂、泥巖碎石及粘性土組成,已建道路處上部0.30?0.60m為碎層。硬質物粒徑

一般為10?430mm,含量30?56%,呈次棱角狀,強風化?中等風化狀,均勻性差,結構松

散?稍密,稍濕。機械拋填形成,填齡約4?5年。除隧道區(qū)外沿線均有分布。鉆探揭露厚度

0.20m(ZK64)?25.80m(ZK51)。

2殘坡積粉質粘土(04過+?。?/p>

褐黃色。成分較均勻,主要由粉粒及粘粒組成。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

韌性中等,呈可塑狀。分布于擬建疏港大道K0+000?Kl+100、K3+580?K3+820、K4+500-

K4+600斜坡及農(nóng)田一帶,鉆探揭露厚度0.20m(ZK352)~4.00m(ZK342)o

3沖洪積粉質粘土(。屋"吟

褐黃色、灰色。成分較均勻,主要由粉粒及粘粒組成。無搖震反應,稍有光澤,干強度

中等,韌性中等,呈可塑狀。魚塘中及積水區(qū)域粉質粘土呈軟塑?流塑狀,其厚度約1.00?

4.00m。分布于擬建疏港大道K1+100?K3+580、K3+820?K4+500、K4+600-K4+920一帶,

鉆探揭露厚度4.50m(ZK79)?19.40m億K257)。

4沖洪積卵石土(。46吟

雜色,稍密,石質成份主要為砂巖,充填中砂土及少量粘性土,卵石粒徑一般50?190mm,

含量約占50?65%。分選差,磨圓度中等,多呈次棱角狀?亞圓狀。局部含漂石,最大粒徑

可達2000mm。分布于擬建疏港大道K1+100?K3+580、K3+820?K4+500、K4+600?K4+920

一帶,鉆探揭露厚度1.20m(ZK212)?52.00m(ZK524)。

5崩坡積塊石土(。產(chǎn)2)

場地塊石土主要分布于K0+060?K0+160道路右側一帶及幸家灣中橋、萬石路上垮橋一

用4H-。

K0+060-K0+160道路右側一帶:雜色,主要由砂巖、泥巖塊碎石組成、充粉質粘土,

塊碎石粒徑2?160cm,含量30%?60%。結構稍密?中密,稍濕?濕。厚度5.00m(BK10)?

14.70m(BK3)o該區(qū)域塊石土在中儲糧場平施工時已基本將其挖除。

幸家灣中橋、萬石路上垮橋一帶:雜色,主要成分為砂巖碎塊石,充填物主要為粘土,

局部充填砂土。碎塊石呈棱角狀、塊狀,排列無規(guī)則,固結程度好,結構稍密?中密,稍濕,

碎塊石為中等風化,塊石粒徑一般300?900cm,最大粒徑達1200cm,含量一般65?85%,屬

崩積成因。鉆探揭露厚度2.50m(ZK371)~51.60m(ZK523)o

z^z

3.4.2侏羅系中統(tǒng)新田溝組(Ax)

1泥巖(</2X-MS)

紫紅色、暗紫色,泥質結構,中厚?厚層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粘土礦物,局部夾灰

綠色綠泥石斑塊。強風化層巖體破碎,巖芯呈碎塊狀,巖石質軟,錘擊聲啞,強度較低。中

等風化層巖體一般較完整,巖芯呈柱狀,局部較破碎,呈碎塊狀,錘擊聲啞。

2砂巖(J2X-Ss)

黃色、灰白色。由長石、石英及云母等礦物組成。中粒結構,中厚?厚層狀構造,鈣泥

質膠結。強風化巖體破碎,巖芯呈碎塊狀,質軟,錘擊聲?。恢械蕊L化巖石一般較完整,巖

芯呈柱狀,局部較破碎,呈碎塊狀,錘擊聲較清脆。

按《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DBJ50-174-2014)結合重慶地區(qū)經(jīng)驗,將場地鉆探深度

范圍內的基巖劃分為強風化帶和中等風化帶。

強風化帶:巖體破碎,呈碎塊狀,風化裂隙發(fā)育,質軟。各孔均有揭露,厚0.60m(ZK456)-

7.00m(ZK516)。

中等風化帶:巖體一般較完整,巖芯呈柱狀,局部較破碎,呈碎塊狀。

基巖面與上覆土層呈不整合接觸。斜坡一帶基巖面坡角一般16?28。,局部較陡,達40°;

其余地段基巖面坡角一般2?18°,靠河流一帶局部較陡,達58°。

3.5水文地質條件

3.5.1地下水類型

場地地下水按其特征可分為松散堆積層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兩種類型。

松散巖類孔隙水:主要賦存于第四系全新統(tǒng)填土層、粉質粘土層、卵石土及塊石土中,

隨季節(jié)變化,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河流補給,順地形向坡下及下臥層排泄,地勢較高處統(tǒng)一

水位,靠近河流處水位與地表水水位基本一致。

基巖裂隙水:基巖裂隙水水量貧乏且受大氣降水影響明顯,主要賦存于強風化基巖及構

造裂隙中,其賦存條件受構造裂隙分布情況和裂隙發(fā)育程度控制,接受大氣降水或上覆第四

系孔隙水補給,富水性和透水性較差。

3.5.2地下水補、逕、排條件

場地內素填土、卵石土、塊石土屬透水層,粉質粘土及泥巖屬相對隔水層,砂巖屬弱透(含)

水層。鉆探施工完畢后提干鉆孔循環(huán)水后24h觀測孔內水位,靠近河流、魚塘區(qū)域、地勢低

洼處存在地下水,其余地勢較高段未見水位恢復現(xiàn)象,地下水位與地表水水位有關;隧道區(qū)

僅在ZK14?ZK17、ZK21-ZK23等少數(shù)砂巖層厚度較大的鉆孔中見地下水位。

K0+000?K1+140段為丘陵地貌,地表除有少量池塘、水田外,無長年流水的地表水系,

亦未見有泉、井出露,斷層不發(fā)育,巖體中發(fā)育2組裂隙,寬度較小,延伸不大,富水性和

透水性較差,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風化裂隙水補給,大氣降水后絕大部分形成地表徑

流向地勢較低的北東側及南西側排泄,極少部分沿構造裂隙、層間裂隙及砂巖層中下滲,地

表水及地下水總體較貧乏,僅在少數(shù)砂巖層厚度較大的鉆孔中見地下水,無穩(wěn)定地下水位,

其水位與大氣降水關系較為密切。

K1+140-K3+580段主要為沖洪積地貌,路基段地下水位埋深較大,鉆探深度范圍內一

般未見地下水分布,無統(tǒng)一地下水分布,橋位區(qū)處地下水位與河水水位基本一致,水位變化

幅度與地表水變化幅度基本一致。

K3+580?K3+820段主要為丘陵地貌,為當大氣降水后大部分形成地表徑流向地勢較低

的南東側排泄,地下水較貧乏。

K3+820?K4+480段主要為沖洪積地貌,路基段地下水位埋深較大,鉆探深度范圍內一

般未見地下水分布,無統(tǒng)一地下水分布,萬石路上跨橋一帶與幸家河距離較近,地下水位與

河水水位基本一致,部分路基鉆孔位于現(xiàn)狀幸家河一帶,其地下水位與河水水位基本一致,

水位變化幅度與地表水變化幅度基本一致。

K4+480-K4+620段主要為丘陵地貌,為當大氣降水后大部分形成地表徑流向地勢較低

處排泄,地下水較貧乏。

K4+620-K4+920主要為沖洪積地貌,路基段地下水位埋深較大,鉆探深度范圍內未見

地下水分布。

場地覆蓋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卵石土、塊石土,無承壓水分布,不會產(chǎn)生流土、

管涌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

選擇代表性地段鉆孔ZK177、ZK256進行抽水試驗(試驗成果詳見抽水試驗綜合資料)。

水文試驗成果見表3.5.2及圖352-1、3.5.2-2:

表3.5.2抽水試驗成果

底單位涌水

頂板抽水前滲透系數(shù)

地層高含水層厚度降深量

孔號標高靜止水位K

巖性向(m)(m)q

(m)01)(m)m/d

(L/ms)

ZK177卵石土174.24154.845.319.41.65.22727.8

ZK256塊石土174.48159.882.414.63.30.6985.1

通枝珈叫

貼IM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卡E口BB15H1JH1J20211223M11JI5fiIJIt111!DH)514IT!8

.-1__」___i___i___?___I_l__i___l___?_It1f1,JiI,i,___i___i___|___j___|___j___|___|___J___|_

MS2021.6.8'2021.6.9

圖3.5.2-1ZK177Q-S歷時曲線

圖3.5.2-2ZK256Q-S歷時曲線

選擇代表性地段鉆孔ZK13、ZK15進行壓水試驗(試驗成果詳見附表5-1、5-2)。

綜上所述,場地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復雜。根據(jù)試驗結果及地區(qū)經(jīng)驗,場地巖土層滲透系

數(shù):素填土取8.0m/d(經(jīng)驗值),卵石土取27.8m/d,塊石土取5.1m/d,粉質粘土取0.02m/d

(經(jīng)驗值),泥巖取0.01m/d,砂巖取0.18m/d。

3.5.3水、土腐蝕性評價

通過調查,場地附近無工礦企業(yè)無污染源,未發(fā)現(xiàn)污染水源流入場地。據(jù)《公路工程地

質勘察規(guī)范》(JTGC20-2011)附錄K判定場地環(huán)境類型為H類。取鹽井河地表水1組、幸

家河地表水1組,進行簡分析,根據(jù)結果和《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GC20-2011)年

版的相關規(guī)定,評價見下表4.5.3,判定場區(qū)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根據(jù)試驗結果水中

C1-含量為18.44mg/L、29.57mg/L,判定為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

表3.5.3場區(qū)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表

按環(huán)境類型(H類)按地層滲透性(A類)

水樣編2+侵蝕性

SOi2-mgOH總礦化度HCO;

號PH值C0

(mg/1)(mg/1)(mg/1)(mg/1)2(mmol/1)

(mg/1)

指標值39.3411.570.00352.377.710.003.368

S1

腐蝕性微微微微微微微

指標值57.1112.630.00112.137.660.003.565

S2

腐蝕性微微微微微微微

綜合評定微

經(jīng)調查,道路區(qū)未見有廠礦等污染源排放企業(yè)分布,結合道路區(qū)周邊已有工程建設經(jīng)驗,

綜合判斷該場地土對混凝土有微腐蝕性。

3.6不良地質現(xiàn)象

經(jīng)地表工程地質測繪及鉆探揭露表明:勘察場地及周邊未發(fā)現(xiàn)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

良地質現(xiàn)象;未發(fā)現(xiàn)墓穴、防空洞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4工程地質參數(shù)地勘建議值

4.1設計參數(shù)

4.1.1巖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

表4.L1-1巖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隧道段)

殘坡積粉強風化中風化強風化中風化

序號項目單位素填土塊石土

質粘土泥巖泥巖砂巖砂巖

天然kN/m319.5*18.8*21.5*/24.90*/23.50*

1重度

飽和kN/m320.5*19.5*22.0*////

抗壓強度天然MPa////12.21/46.81

2

標準值飽和MPa////7.95/38.79

3基底摩擦系數(shù)//0.25*0.40*0.40*0.45*0.45*0.65*

4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150*260*260*4432300*16992

5壓縮模量EsMPa/4.5*/////

6負摩阻力系數(shù)/0.20*//////

7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50*140*140*/200*/

水平抗力系數(shù)

8MN/m3////140*/620*

(中等風化巖體)

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

9MN/m48*14*50*40*/50*/

數(shù)(土體、強風化巖體)

巖土與錨固體極限粘結

10kPa/40*140*/400*/1400*

強度標準值

C(天然)kPa5*28.0*8*32*100332*2658

抗剪強度<p(天然)o30*14.0*30*18*33.5520*38.02

11

標準值C(飽和)kPa3*17.0*5*////

<p(飽和)o25*11.5*26*////

12變形模量MPa//25*/1596/9238

13彈性模量MPa////1951/10420

14泊松比/////0.30/0.13

15抗拉強度MPa////0.36/1.06

表4.1.L2巖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路基段)

殘坡積沖洪積強風化中風化強風化中風化中風化

序號項目單位素填土卵石土粉質粘粉質塊石土泥巖泥巖砂巖砂巖(黃砂巖(灰

±粘土色)白色)

天然kN/m319.5*21.0*18.8*18.6122.0*/24.90*/23.50*23.50*

1重度

飽和kN/m320.5*21.3*19.5*19.2822.5*/////

抗壓強度天然MPa//////9.16/12.9831.97

2

標準值飽和MPa//////5.87/8.6024.48

3基底摩擦系數(shù)//0.40*0.25*0.25*0.45*0.40*0.45*0.45*0.45*0.55*

現(xiàn)場試

4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300*150*150*400*260*3325300*471211605

驗確定

5壓縮模量EsMPa//4.5*4.90//////

6負摩阻力系數(shù)/0.20*/////////

7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120*50*50*170*140*/200*//

水平抗力系數(shù)

8MN/m3//////110*/140*420*

(中等風化巖體)

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

9MN/m48*50*14*14*80*40*/50*//

數(shù)(土體、強風化巖體)

巖土與錨固體極限粘結

10kPa/160*40*40*220*/360*/400*1000*

強度標準值

C(天然)kPa5*5*28.0*24.5610*32*800*32*1000*2200*

抗剪強度(p(天然)o30*30米14.0*13.0232*18*32*20*33米36*

11

標準值C(飽和)kPa3*3*17.0*15.348*/////

(P(飽和)025*26*11.5*11.0728*/////

12變形模量MPa/30*//40*/1100*/1500*7000*

13彈性模量MPa//////1500*/1900*8000*

14泊松比I//////0.33*/0.30*0.16*

15抗拉強度MPa//////0.30*/0.35*0.90*

表4.LL3巖土體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柳壩村中橋)

強風化中風化強風化中風化

序號項目單位素填土卵石土

泥巖泥巖砂巖砂巖

天然kN/m319.5*21.0*/24.90*/23.50*

1重度

飽和kN/m320.5*21.3*////

抗壓強度天然MPa///10.41/22.13

2

標準值飽和MPa///6.79/16.09

3基底摩擦系數(shù)//0.40*0.40*0.45*0.45*0.50*

現(xiàn)場試驗

4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300*260*3779300*5841

確定

5壓縮模量EsMPa//////

6負摩阻力系數(shù)/0.20*/////

7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120*140*/200*/

8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1000*800*/1000*/

水平抗力系數(shù)

9MN/m3///120*/320*

(中等風化巖體)

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

10MN/m48*50*40*/50*/

數(shù)(土體、強風化巖體)

巖土與錨固體極限粘結

IIkPa/160*/380*/760*

強度標準值

C(天然)kPa5次5*32%900*32*1600*

抗剪強度(P(天然)o30*30*18*32*20*34*

12

標準值C(飽和)kPa3*3*////

(p(飽和)o25*26*////

13變形模量MPa/30*/1200*/5500*

14彈性模量MPaJ//1600*/6300*

15泊松比////0.32*/0.20*

16抗拉強度MPa.1//0.33*/0.70*

表4.1.1-4巖土體物理力指標建議值(幸家灣中橋)

沖洪積粉質強風化中風化

序號項目單位素填土卵石土塊石土

粘1-.砂巖砂巖

天然kN/m319.5*21.0*18.61*22.0*/23.50*

1重度

飽和kN/m320.5*21.3*19.28*22.5*//

抗壓強度天然MPa/////31.62

2

標準值飽和MPa/////24.09

3基底摩擦系數(shù)//0.40*0.25*0.45*0.45*0.55*

現(xiàn)場試驗

4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300*150*400*300*8745

確定

5壓縮模量EsMPa//4.90*///

6負摩阻力系數(shù)/0.20*/////

7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kPa/120*50*170*200*/

8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kPa/1000*400*1200*1000*/

水平抗力系數(shù)

9MN/m3/////420*

(中等風化巖體)

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

10MN/m48*50*14米80*50*/

數(shù)(土體、強風化巖體)

巖土與錨固體極限粘結

11kPa/160*40*220*/1000*

強度標準值

C(天然)kPa5*5*24.56*10*32*2200*

抗剪強度(p(天然)o30*30*13.02*32*20*36*

12

標準值C(飽和)kPa3*3*15.3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