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1頁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2頁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3頁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4頁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于(

)起施行。A.2016年1月1日B.2016年6月1日C.1989年12月26日2.世貿(mào)易組織成立于什么時間?(

)A.1995年1月1日B.1998年12月25日C.2001年4月22日3.下列避險行為正確的是(

)。A.當火災發(fā)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跑出去B.雷電交加時,小明還在看電視C.當?shù)卣鸢l(fā)生時,從四樓窗戶直接跳下去4.長江被譽為“黃金水道”,是因為長江(

)。A.徑流量大B.航運價值大C.水力資源豐富5.下列不屬于清潔能源的(

)。A.太陽能B.煤C.風能6.清晨走進學校,(

)。A.不愿與學習差的同學說話B.只和自己關(guān)系好的一起C.大聲呼喊前面同學的綽號,引起別人關(guān)注D.在校園里主動向老師問好二.填空題(共6題,共34分)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全國人民發(fā)揚“一方有難,(

)”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2.適度維護自己應做到:不過分(

),保持情緒穩(wěn)定;(

),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認識到(

);(

)他人意見,分析問題時對事不對人。3.作為內(nèi)心活動,是(

)的一種方式,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

)。如果主動反思,則能更好地把握現(xiàn)(

)和(

)。4.(

)導致了全球范圍內(nèi)氣候混亂,加劇了(

)、(

)、高溫等氣象災害,進而對環(huán)境和人類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和傷害。5.通過反思,更好地(

)和(

)自己的生活,將我們的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

)在一起,讓自己在將來做得更好。

6.(

)讓我們感到愉快,滿足,充滿價值感。(

),別人也希望我們能給他們帶來同樣的體驗。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反思時時都能進行。(

2.他總是很愛面子,輸不起、說不得,總覺得自己身上沒有缺點。(

3.語言可以體現(xiàn)尊重。(

4.有了自救自護的知識,我們就不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傷害。(

)5.擁擠的公交車上,我屢次被人踩到腳,心里有些不愉快??煜萝嚂r。我重重的踩了那個人一腳。(

)6.誠實守信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現(xiàn)。(

)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連線題。3月12日

世界地球日6月5日

世界環(huán)境日2月2日

中國植樹節(jié)9月16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4月22日

世界濕地日五.簡答題(共4題,共38分)1.當別人與自己的觀點不相同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

2.對于那些不寬容的觀點,我們該怎么說服他們呢?

3.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4.自然災害的危害是什么?六.材料題(共1題,共4分)1.閱讀下面兩則材料,說一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材料一: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國立藝術(shù)博物館,孩子們參加迎新春“中國文化展”活動。材料二:裝扮成京劇“美猴王”的孩子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表演“百猴快閃鬧新春”。七.綜合題(共1題,共12分)1.讀“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率(

)(高或低)。(2)從圖中總結(jié)出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A3.A4.B5.B6.D二.填空題1.八方支援2.維護自己;不大喊大叫;自己的不足;虛心接受3.自我完善;總結(jié)過去;現(xiàn)在;未來

4.氣候變暖;洪澇;干旱5.理解;思考;聯(lián)系

6.被別人尊重;推己及人三.判斷題1.√

2.×

3.√

4.×5.×6.√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答:別人與自己不同,自己也與別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多聽他人的意見,才能集思廣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種看法存在;每個人的觀點可能只是一個方面的看法,只有綜合大家的意見,才能更加全面。

2.①別人與自己不同,自己也與別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②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多聽他人的意見,才能集思廣益。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種看法存在。④每個人的觀點可能只是一個方面的看法,只有綜合大家的意見,才能更加全面。3.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xiàn)了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4.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jīng)濟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六.材料題1.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已經(jīng)走向世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宣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