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_第1頁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_第2頁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_第3頁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_第4頁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8篇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1

1古詩詞三首

一、教材解讀

獨坐敬亭山

1.課文簡說。

這是李白于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詞句解析。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奔葘懷矍爸?,又抒發(fā)了孤獨之感: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寂寥的長空有一片白云,卻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厭棄詩人遠離而去?!氨M”、“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寂”的境界;在飄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這兩句詩中“動”中有“靜”。無論是“靜”與“動”,都烘托了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靜觀之久,表現(xiàn)出他“獨坐”時孤寂的情景,也為下聯(lián)“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边\用擬人的手法寫詩人與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鳥兒飛走了,云飄遠了。詩人只有靜靜地凝視著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此刻詩人十分動情,世上大概只有它還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難得一知己!“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互為知己的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表現(xiàn)出一種惜惜相憐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提煉的,突出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

望洞庭

1.課文簡說。

詩人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洞庭湖秋月圖。

明月當空的夜晚,詩人經過洞庭湖,記下所見的景象。故名為“望洞庭”。全詩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輝映,顯得多么和諧,平靜潭水無風,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迷蒙的銅鏡,那月下洞庭湖里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里盛放著的一枚青螺。

2.詞句解析。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笨倢懚赐ズ那锷T谠鹿怵嵉那镆?,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潔的月光互為映襯,顯得那么和諧、寧靜。在月光的映照下,無風的洞庭湖平靜得像一面沒有打磨過的鏡子,朦朧中帶著一種寧靜、柔和的美。洞庭湖其實面積很大,方圓數(shù)百里。說“潭面”,是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說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著十分廣闊的胸懷。

(2)“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痹娙艘云嫣氐南胂?,確切的比喻,描繪洞庭湖的山水。先寫從遠處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銀白色的盤子”將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銀白色的盤子里擺放一只小小的青螺,顯得小巧玲瓏,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籠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稱。也是對上一句作的補充說明。

宋人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群山》中的“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便是從這兩句中脫化而出。

憶江南

1.課文簡說。

這首詞是白居易離開杭州,回到洛陽以后懷念杭州時寫了三首《憶江南》中的第一首?!皯浗稀?,詞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白居易曾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所回憶的是詩人曾經觀光游覽當?shù)仫L景時所留下的印象。

課文選了其中第一首,原題下的另兩首是:

其??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其二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詞句解析。

(1)“江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帮L景舊曾諳。”“舊”:從前,指詩人年輕時游過杭州。“曾”:曾經?!爸O”:熟悉。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贝夯卮蟮氐臅r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大地,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光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映照,所以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江水更顯得碧綠,“藍”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憶江南?”江南的這種風光在洛陽是看不到的,所以詞的結尾用反問句說,江南的風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選編這三首古詩詞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詞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增加文化積淀。

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上。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愛美的情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學習通過看注解,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建議

1.三首古詩詞可以按先后順序分別進行教學,也可以把三首詩詞進行比較教學。教學的程序可按照運用插圖和教師的導語帶入詩的意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來進行。

2.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可先放手讓學生憑借課文中的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嘗試學習,讓學生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難點,教學時可要求學生把初步理解的詞語放進句子去試著講講句子的意思。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作如下點撥:

?獨坐敬亭山》中的“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子的意思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厭”的解釋是“滿足”。在說句的時候要進行適當?shù)淖兺?,如:我看著山,山也看著我,互相都看不夠。《望洞庭》中的“鏡未磨”。要讓學生知道古代的鏡子是用銅制做的,鏡表面需要經過打磨。《憶江南》中的“舊曾諳”要交待詩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導學生查字詞典幫助理解。

在理解詞句意思時,應鼓勵學生質疑,形成師生之間互相對話的氛圍。

3.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說說全詩的大意。如用第一人稱來說,用角色對話的形式說,根據提供的畫面來說,形成寬松的、相互交流環(huán)境。在學生說的過程中,要關注他們的語言質量,看是否把詩意理解正確,語言是不是連貫等。

4.重視詩詞的朗讀指導。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誦讀。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指導,要緊密聯(lián)系詩詞的內容和體驗的思想感情,啟發(fā)學生思考。把握每首詩的感情基調。如《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稇浗稀罚燥柡钋榈幕貞浿槔收b。

5.在理解詩意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形象思維,根據詩句的意思,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以往學過的有關課文,開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或通過畫畫等活動方式,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簡單的意譯層面上。

6.鼓勵學生在課外搜集有關山水風光的古詩詞或名句,并啟發(fā)學生在說話和習作時加以引用,提高語言表達的品位。

7.如采用三首詩詞比較教學,可以在基本疏通詞句意思的基礎上,抓住詩人不同時間所見景物和景物的特點,以及詩人當時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較;對詩和詞的形式上作些對比。還可以運用不同的音樂作配音朗誦,借以體會詩人當時的不同心境。

8.教學本組生字,要引導學生自學生字,通過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然后教師在班上檢查。注意“諳”讀ān,不要讀成yīn;“亭”字下面不要寫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橫要短。

四、相關鏈接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的詩以律、絕為工,格調高亢,意向簡括,氣骨桀驁;樂府小章尤為著名。他與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稱為“劉柳”與“劉白”。白居易稱他為“詩豪”,清人王夫之稱他為“小詩之圣”。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廣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額珠樓、太白樓等古跡,今已無存。諸勝跡中僅有山南麓之雙塔與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時,南齊詩人謝、唐代詩人李白在此賦詩,此山遂名于天下。

洞庭湖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側。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資、沅、澧四水匯入,北納長江洪水,并于城陵磯注入長江,對長江洪水起著調節(jié)作用。

君山又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麗。唐代詩人張說有《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2

四年級下冊的第一課是《古詩詞三首》,內容以寫景為主,分別是古詩《獨坐敬亭山》《望洞庭》和詞《憶江南》。因為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的學習古詩的方法,但在理解詩意時語言表達不夠通順,直譯的比較多,能加入自己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上,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發(fā)言,比一比誰說得更完整,更優(yōu)美?!拔蛟娗椤笔枪旁娊虒W的難點,特別是《獨坐敬亭山》和《憶江南》都表達了詩人特定環(huán)境中復雜的心情,我計劃指導學生掌握一種新的悟詩情的方法,那就是聯(lián)系時代背景。

教學之后,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三點:

一、學生參與率高。因為我班學生發(fā)展不均衡,兩極分化較明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我布置學生提前預習,要求他們借助解釋,獨立理解詩意,寫在預習本上。課堂上,學生先四人一組互相交流理解詩句意思,再匯報交流。因為預習充分,在理解詩意和比較詩與詞的不同時,發(fā)言的學生比以前多了,積極性也高了。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币痪淅斫庥欣щy時,及時引導,實現(xiàn)了幫助者的角色。

二、時代背景補充及時。在“知詩人”環(huán)節(jié),學生介紹了詩人的成就及學過的相關古詩,我則補充寫作背景:李白少年時就博覽群書,以才聞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寫這首詩時正被權貴迫害,被迫離開長安整整十年,長期流落他鄉(xiāng),讓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世態(tài)的炎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寫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詩。這段資料的補充拉近了學生與詩人、與作品的距離,幫助他們理解李白當時的孤獨與寂寞,以及李白與敬亭山互為知己、惜惜相憐之情。

三、賞讀詩詞,想象畫面。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guī)律——這是我執(zhí)教《憶江南》的努力方向。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了解詞的知識,從“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指導學生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與的情感產生共鳴——“江南好”。然后,讓學生通過對在江南時的作為以及之后回洛陽后的生活的簡單了解,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當然,與理想的課堂相比,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因為擔心時間不夠,任務完不成,設計時目標定得比較低,課堂密度不夠。

二、教師在學生匯報時評價激勵不夠,放手不夠,還是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傳授角色,講得多。

三、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對學生表達的引領不夠。

四、鼠標控制不靈,影響了教學時間和情緒。

五、課終缺少質疑問難環(huán)節(jié)。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3

教學目標:

⒈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⒊學習通過看解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⒋感受詩人暗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揣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想象意境,領會詩情,品味詩句,背誦,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⒈了解王安石、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2.搜集這三位詩人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背誦比賽,激趣導入。

⒈組際比賽背誦關于思鄉(xiāng)的古詩詞。

⒉家鄉(xiāng),是每個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誰一觸動它,就會發(fā)出最纏綿的思念之音。今天我們就隨著古詩《泊船瓜洲》,與王安石共彈一曲思鄉(xiāng)曲吧!

[背誦思鄉(xiāng)古詩,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亮相的機會,喚起他們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樂于自覺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用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撥動學生的思鄉(xiāng)之琴弦,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⒈揭題討論: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嗎?“瓜洲”在這里指哪里?

⑵你了解這首詩的嗎?誰來介紹一下。

⑶師相機介紹王安石。

⒉正確、流利朗讀詩歌。

⑴學生自由試讀,注意讀準字音。

⑵正音:正音:間、數(shù)、重、還。

⑶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或師范讀。

⑷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解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讀通是讀懂的前提,因此,先讓學生試讀,適時輔以教師的范讀,或學生的賽讀,力求讀通的同時,讀美。并讓學生借助圖、課后解釋,以學生自己對詩歌內容的領悟來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以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取代統(tǒng)一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來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

三、品詞析句,體會感情。

⒈反復品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⑴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⑵描述關于綠的好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綠”過江南的美麗景色?(“陽春三月”、“鳥語花香”、“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綠滿江南”、“桃紅柳綠”、“春風和煦”……)指數(shù)名學生說。

⑶朗讀體會“綠”意。

師: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綠意盎然的春光圖。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學生朗讀。

師:你看,這“綠”字讓你們這么一說,竟如此的豐富多彩;這“綠”字讓你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05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四,古詩三首,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4

在《漁歌子》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讀,去了解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特別強調讓學生比較同是描寫江南春景的兩首詞的異同。

但是從課堂效果來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過于注重結果——比較異同,忽視了過程的體驗——朗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讓學生初讀正音,自學了解詞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番之后,就讓學生比較和前一首詞的異同,從學生發(fā)言情況來看,學生只能勉為其難地從表面說說想法。因為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去體驗、感受《漁歌子》這首詞所描繪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xiàn)了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老師沒有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如何能夠感受兩首詞的不同呢?課堂上如果讓學生再多讀讀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悟,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那么再和《憶江南》進行比較時,學生的感受會大不相同。不過,讓學生直接去比較異同,對五年級剛接觸詞的學生來說,太理性化,難度也大了。不如換個問法:白居易和張志和筆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歡哪一幅呢?這樣從學生的情感出發(fā),觸及了學生的獨特體驗,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詞的初步鑒賞能力。

其實,這首詞和柳宗元的《江雪》對比起來學習,更便于學生把握這首詞的主旨。一個是寒江垂釣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一個是春雨垂釣圖: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是垂釣圖,意境相去甚遠。學生通過比較,更能體會《漁歌子》那種悠然自得的樂趣。這樣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fā)重組,豐富了課程內容,開闊了學生視野,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另外,古詩詞的學習應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學生徜徉在古詩詞的王國中,課堂應當別具一番情趣。但是,學生沒有被美的經典詩詞所吸引,這與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yǎng)有關,教學生詞,教師就應該有一定詞的積累,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我的語言應有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給課堂營造一種學習詩詞的良好氛圍,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5

?古詩詞三首》是一篇精讀課文。本課包括兩首詩《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首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宿建德江》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通過對月夜景色的描寫,前者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后者則表達了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读露呷胀亲頃访恳恍性姸际且环嫞瑸槲覀冋宫F(xiàn)了反差非常大的天氣下的美麗的畫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嘆和熱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這一節(jié)課上下來,感覺還不錯,有以下幾點與大家一起交流:

1、《語文課程標準》五、六年級詩歌學習的目標是:“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币虼耍以谥笇W生理解詩意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教法,依照常規(guī)步驟:(1)初讀詩歌,感知內容;

(2)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并結合重點詞的意思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3)指名讀,正音;

(4)說說詩歌大致的意思。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基礎砸實。

2、在基礎良好的掌握下,我在教學過程中,緊抓關鍵詞語引領學生不斷猜想,推想,想象當時的心境,引領著孩子們在古詩詞的意境中賞析,體會,把玩,領悟,而孩子們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積累的知識與老師交流,切磋,互動,就是在這切磋互動中,孩子們不斷深入詩人的內心世界,豐富了情感,與詩人共鳴。

3、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所抒發(fā)的情感的基礎上,再通過聽泛讀和引領學生整體誦讀古詩,使學生的情感回歸到詩的本體上來。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通過對詩中景物的描寫,讓學生體會到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了“小練筆”,讓學生將本課古詩詞任選一首改寫成小短文。孩子們的興趣十分高。想象也比較豐富有趣。本課的二詩一詞同學們都有選擇習作。習作效果很好。以往我有時教學時間緊常常忽視這種小練筆,而今看來著實是個失誤。往往這種小練筆更能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運用祖國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這篇小練筆我布置孩子們寫在小作文中。我準備進一步引領孩子們去欣賞品評更多的名作,讓他們充分享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xiàn)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習一首古詩,必須理解了詩意才能體會的思想感情。理解古詩可以通過文中的解釋以及插圖,并加上合理的想象就可以大致地理解古詩了。我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孩子按照上述方法學習了《宿建德江》后,接下來放手孩子們學習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并且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將《宿建德江》改編為了一個小故事,并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學習了古詩詞后對借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學過程相當順利。孩子們在理解了詩意后,能有感情地朗讀詩詞,并且在當堂就背誦會了詩詞。

2、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本課中的詩詞,體會表達感情的不同,以及不一樣的心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都寫了月夜的景色,表達的情感卻不一樣。

三、不足之處

雖然這一課的學習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學永遠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課中,課堂容量很大,學生們學習的自主權受到牽制,為了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課堂上多次出現(xiàn)教師牽著學生走的現(xiàn)象,整個課堂教學基本是按照教師的預設在順利進行,缺乏精彩生動的課堂生成效應。

四、改進措施

今后在教學當中,我應該注意,遵循課標中以學生為主的目標,精心備課,合理安排,把課堂還給學生,自己做一個課堂的掌控人,做到對課堂收放自如,而不是一味地牽著學生走。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6

在進行古詩三首備課的時候,我剛剛好聽完劉芬老師和張學英老師的課,加上孩子們已經學過很多的古詩,手里也有不少參考資料,對于古詩的意思也能完全自己學習理解,所以我想,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通過預習自己先學習,然后讓孩子們小組上臺來自己做小老師。

上課的時候,我一宣布這個決定,孩子們就很興奮的樣子,好幾個小組都舉手要上臺,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備課的時候還想萬一要是沒有人肯上臺,那應該怎么辦,結果沒想到孩子們這么的積極。在上臺之前,我告訴孩子們希望大家能有始有終的完成。也沒有做什么指導,就讓孩子們上臺了。結果又是讓我大吃一驚,孩子們的表現(xiàn)出乎我的預料,上臺后,誰主持誰發(fā)言,安排的十分的妥當,而且把詩的意思解釋的頭頭是道,還自己加上了提問環(huán)節(jié),臺上臺下互動起來。而且孩子們還模仿平時我上課的一些語言,比如一個同學讀完了,主持的孩子就說,有誰要挑戰(zhàn)他嗎?還加上了很多的評價語,課堂的氣氛也很輕松。

當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們只注重講意思,但是沒有講出詩的意境,還有上臺的語言還是不太完整,另外有的孩子上臺后發(fā)言還是比較少,但是第一次做到這樣讓我很滿足了。我越發(fā)明白了,有時候真的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表現(xiàn)的很好。

三首古詩教學反思篇7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所寫的一首優(yōu)秀的邊塞詩,反映了戍邊將士保衛(wèi)邊境,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具有昂揚的戰(zhàn)斗精神,動人心魄,充滿了愛國熱情和樂觀精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作。這首詩主要敘寫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xiāng)的事,表現(xiàn)了詩人真摯的愛國情懷。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一首愛國詩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懷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復失地的心情。

一、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古詩時,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1.引導學生借助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理解詩題。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談到了相關的內容。

2.一改以往的逐句講解和整體串講的方法,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所看到的詩中的哪些畫面。學生你說一個,他說一個,組成了完整的詩歌畫面。雖說打亂了詩句順序,但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理解詩句,從而感知詩的意境。

3.讓學生披文入境,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感悟人物內心世界。

二、成功之處

由于古詩與現(xiàn)代的生活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很大跨度,因此,我在教學《從軍行》時采用了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并適時地補充一些資料,以幫助學生感受千年前悲壯、蒼涼的邊塞生活。我還播放了歌曲《從軍行》,學生很快被那動聽的音樂和優(yōu)美的畫面吸引住了,那荒漠古戰(zhàn)場的宏大的場景,一下子把大家?guī)У搅诉b遠的古代,仿佛親眼目睹了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同時,我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的思想感情,感受將士們忠心報國的豪情壯志。

三、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時間超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