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25《古人談讀書》教案+預學案+導學案+活動卡+教學實錄+課時測評+拓展積累_第1頁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25《古人談讀書》教案+預學案+導學案+活動卡+教學實錄+課時測評+拓展積累_第2頁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25《古人談讀書》教案+預學案+導學案+活動卡+教學實錄+課時測評+拓展積累_第3頁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25《古人談讀書》教案+預學案+導學案+活動卡+教學實錄+課時測評+拓展積累_第4頁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25《古人談讀書》教案+預學案+導學案+活動卡+教學實錄+課時測評+拓展積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古人談讀書

導學案設計

課題古人談讀書課型新授課

1.認識“恥、矣”等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字。

教學目標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并感知古人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

1.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并感知古人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2.聯(lián)系個人體會,感知課文中讀書方法帶來的啟示。

1.準備字卡、詞卡,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課前準備

2.預習課文,自學生字。(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1.引導學生圍繞“你喜歡讀書

1.介紹自己讀書的一些方法

嗎?有哪些好的讀書方法”進要鼓勵學生大膽

一、談話導入,和經(jīng)驗,把自己的觀點簡單而

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經(jīng)臉,并借

激發(fā)興趣(用準確地說清楚。

2.總結(jié)學生的發(fā)言,借助“古助同伴的經(jīng)驗豐富自

時:4分鐘)2.齊讀課題,明確本節(jié)課的

人又是怎樣讀書的?他們總結(jié)己的讀書體會。

重點內(nèi)容,做好學習準備。

了哪些讀書方法”引出課題。

1.組織學生通讀第一部分,找出1.自由朗讀第一部分,圈出

生字,并識記生字?!皭u”,讀一讀拼音,并識記

1.第二句中,“知”字

2.指名大聲朗讀三句論語。字形。

音不同,前四個是“知

3.指導朗讀三個句子,檢測朗2.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

道”的意思,讀zhi;

讀情況。通句子。

最后一個同“智”,是

4.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初步理解3.正確流利地朗讀句子,注

“智慧”的意思,讀

三句論語的大意。意正確斷句。

zhio

5.組織學生當小老師,到臺前4.先讀句子,遇到不理解的

2.第三句中,“默而識

講解三句論語的意思。詞語就查看注釋,最后將句子

之”的“識”是“記

(1)集體交流第一句的意思,重意思弄清楚。

住”的意思,這里讀

二、誦讀論語,點理解什么是“下問”。5.講解的時候,先讀句子,

zhio

感悟深意(用(2)集體交流第二句的意思、,重再說一說重點詞語的意思,最

3.理解“下問”的意

時:13分鐘)點理解最后一個“知”。后講全句意思。

思,既可以借助注釋,

(3)集體交流第三句的意思,重(1)理解重點詞語:“敏”是

也可以運用舉例的方

點理解“識”?!奥斆簟薄!昂谩笔恰跋埠谩?。

法,例如,老師向?qū)W生

“恥”是“以……為恥”?!跋?/p>

請教就叫“下問”。

問”指“向地位、學問不如自

4.學生當小老師講解

己的人請教”。

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

(2)理解重點詞語及句子意

生注意傾聽,隨時根據(jù)

思:最后一個“知”讀zhi,

小老師的講解進行補

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充。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

知道,這才是智慧。

(3)理解重點詞語及句子意

思:“識”讀zhi,是“記住”。

“厭”是“滿足是“誨”是“教

誨”。默默地記住,學習而不

滿足,教導別人不厭倦。

1.自由朗讀第二部分,圈出

“矣”和“豈”,讀一讀音

1.指導學生朗讀第二部分,找出節(jié),并識記字形。

1.“矣”和“豈”都

生字,并識記生字。2.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正

是三聲,要引導學生讀

2.組織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確斷句。

準字音。

3,引導學生讀懂第二部分的意3.一邊讀,一邊想每句話的

2.理解第二部分的意

思。意思”遇到讀不懂的詞語看一

思,教師可以引導學生

4.組織學生展開小組活動,交看注釋。

聯(lián)系生活中的讀書經(jīng)

三、誦讀“三流自己對第二部分的理解。重點4.集體交流,初步理解意思。

臉來理解,例如,你讀

至,感悟深意引導學生說清“心不在此,則眼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

書時怎樣做到“心

(用時:15分鐘)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

到”?怎樣做到“眼

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

到,,?,,口到,,又是

久也”的意思,還要重點說明細,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

怎樣做到的?然后引

“心到最急”中“急”的意思隨隨便便地誦讀,絕對不能記

導學生比較“心

和今義不同,在這里是“重要”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到““眼到””口

的意思。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

到,,,哪一個更重要。

5.組織學生誦讀第二部分。既然已經(jīng)集中了,眼睛、嘴巴

的運用怎么會不到位呢?

5.自由誦讀,準確背誦。

1.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聯(lián)系

1.先思考,再交流:讀書要多

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

四、體會交流,問,永不滿足,努力做到“心學生交流時要簡

哪些讀書方法對你有啟發(fā)。

總結(jié)提升(用至"眼到”“口到”。潔明了,同時注意聯(lián)系

2.引導學生在以后的讀書中,

時:8分鐘)2.將總結(jié)的方法,應用到讀自己平時的讀書經(jīng)歷。

善于運用我們今天從古人身上

書活動之中。

學到的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1.一人背誦課文,其他人說一

1.指名背誦課文前兩部分,并交為了提高學生的

說自己從中獲得的感受。

一、復習導入,流自己從中獲得的讀書啟示。背誦積極性,教師可以

2.聽清楚老師的引導,帶著

整體理解(用2.以“古人還有哪些讀書方法變化背誦形式,指名

“古人還有哪些讀書方法值

時:6分鐘)值得我們借鑒”為主題,引導學背、集體背、接龍背,

得我們借鑒”這個問題做好

生走進今天的課堂學習活動。等等。

學習準備。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三部分,要求1.認真朗讀和傾聽,針對讀不1.第三部分沒有學生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準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進行不認識的生字,朗讀時

二、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由朗讀第三部分,訂正和范讀。只要注意"窺”的字

感悟體會(用

要求正確斷句,達到熟練。2.自由朗讀,努力將每一個音即可。

時:18分鐘)

3.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學習活動:句子都讀正確流利。2.在學生小組討論學

(1)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每一句話3.小組合作學習: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

是什么意思。(1)每讀完一句,就要想一想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話的意思,可以引導

的想法。(2)既要說清楚自己的體會,學生提前查找“河伯

(3)指導學生根據(jù)小組交流的結(jié)也要聽清楚同伴的發(fā)言,相互觀?!薄熬荞惶臁?/p>

果完善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補充。的故事。

4.組織學生進行匯報交流,說(3)根據(jù)大家的意見,補充自3.在學生交流的過程

清楚自己的想法。重點說清楚第己的想法。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

二句的意思,教師在學生交流第4.交流明確第三部分的意思:生明確“有志則斷不

二句意思的時候,交流對于“河讀書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甘為下流”中“斷”

伯觀?!薄熬芨Q天”的理解。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表示“絕對、一定”的

5.組織學生交流第三部分帶給心。有志向則自己不甘心為下意思,古義和今義不

自己的讀書啟示。流;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同。

6.指導學生誦讀并背誦第三部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像4.學生交流讀書感悟

分。河伯觀海,井蛙觀天,這都是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自己

沒有見識的人;有恒心則沒有以往的讀書經(jīng)歷,例

成不了的事情。這三點缺一不如,在讀書中是怎樣做

可。到有志向、有見識、有

5.自由表達:讀書要有志向、恒心的。

有見識、有恒心。

6.大聲誦讀,自由練習背誦,

要做到準確、流利。

1.逐?觀察生字,重點觀察結(jié)

1.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寫字表,看

構(gòu)、主筆、容易寫錯的筆畫。

清楚每一個生字的書寫要點。學生書寫時要注

2.認真聽清楚“小老師”的

2.組織學生當小老師,到臺前意本課三個上下結(jié)構(gòu)

三、觀察交流,講解,可以進行補充。

講解每一個生字的書寫要點。的生字“豈”“兗”

指導書寫(用

3.自由練寫,注意結(jié)構(gòu)、筆“皆”,”豈,,“窺”

3.指導學生練寫生字,尤其是

時:14分鐘)畫。

“謂”的右部,要上寬下窄。是上窄下寬,“皆”是

4.看清楚展示作品中書寫的

4.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上寬下窄。

精妙之處,并修改自己的書

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和交流。

寫。

四、布置作業(yè),可以建議學生相

將古人帶給我們的讀書體會做制作書簽,簡明地寫出古人的

總結(jié)延伸(用互交換書簽,促進思想

成書簽,激勵自己讀書。讀書方法帶給自己的啟示。

時:2分鐘)的交流。

25古人談讀書

學生預學案設計

時間建

課題古人談讀書10~15分鐘

預熟讀默讀一遍,朗讀兩遍,讀通、讀順課文。

學課文

內(nèi)1.讀讀本課的生字,給下面的字補全音節(jié)。

容____11____1

恥矣豈

2.工整地抄寫下面的詞語。

教誨Ii稱謂匚匚匚口誦讀

窺視n1口永恒nIn缺失口二二

預習

3.讀古文,試著理解下面的詞語,完成填空。

字詞

士人恒下流謂漫浪敏

好知識厭誨

教誨()滿足()

喜好()聰敏()

同“智。智慧()說()

隨意()恒心()

記住()泛指知識階層()

下等,劣等()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意思是:

()o

內(nèi)容2.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

感知()。

3.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第二要有

(),第三要有()。

資料搜集朱熹、曾國藩的相關(guān)資料。

搜集

1.例:曾國藩為什么說“三有”“缺一不可”?

閱讀

2.讀了課文,我還要在上課時努力弄懂下面的問題:

質(zhì)疑

25古人談讀書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課由《論語》中的三句話和兩則文言文組成,圍繞讀書方法進行闡述,給

學生以啟示。本方案首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把文言文讀通順,讀正

確,讀懂內(nèi)容。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讀書”這一主題,借助自主閱讀、討論互動、

總結(jié)拓展等方式,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會古人讀書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自學本課生字生詞,初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導入:書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走進書就走進了一個豐富的世界。那么,

如何讀書,才能與這位朋友心靈相通呢?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感受古人帶來的

啟小。

2.教師板書課題:古人談讀書。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明.確主.題,.…直接△迷讓迷堂教堂變得魚明面壹效入

二、初讀識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或者讀不準的生字,再讀一讀

生字上面的音節(jié)。

2.大聲讀一讀圈出的生字,再大聲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會斷句

的情況,向同伴求教。

3.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集中識記本課生字。

(1)組長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檢測組員會認字的認讀情況,要注意“恥”是

翹舌音,“矣”和“豈”都是三聲。

(2)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仔細觀察9個要求會寫的字的字形,針對識記困難的

字商討識記方法。

4.集體匯報交流自己小組遇到了哪個識記困難的字,是怎樣解決的。教師

相機幫助學生總結(jié):

比一比識記:缺----缸誨----悔

形聲字識記:謂一一胃窺一一規(guī)

字謎識記:豈一一大山壓倒自己。

恒一一太陽留在天地間,豎心留在左半邊。

皆一一比一比誰更白。

5.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每一個生字的音都讀正確,讀準帶有生字的詞語。

(2)與組內(nèi)同伴合作,輪讀部分內(nèi)容,相互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選擇自己讀得不夠流利、不夠準確的語句,大聲朗讀,正確斷句。

設計意圖發(fā)揮生生包圭口司昱華住生勁遲關(guān).在合作交通中解決.疑難星.

讓識字教學變成學生的自覺行為。

三'學習《論語》

1.教師指名朗讀《論語》中的三個句子。

2.學生借助注釋,自讀自學。

3.匯報交流:你讀懂了哪二個句子?…把你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學

生回答時,不必逐字逐句翻譯,意思對即可。

預設:

第一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敏”指“聰敏"。"好"是''喜好"。"恥"是''以……為恥"。"下問"指‘'向

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全句的意思是:勤勉好學,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第二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最后一個“知”讀四聲Zhi,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智慧。

第三句: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識”在這里也讀Zhi,是“記住”的意思?!皡挕敝浮皾M足”。“誨”指“教

誨”。

全句的意思是: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

人從不倦怠。

4.討論交流:這三個句子帶給你怎樣的讀書啟示?(不懂就要多問;不要不

懂裝懂;記住知識,從不滿足。)

5.正確、流利地朗讀這三個句子,背誦這三個句子。

設計意圖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互動交流,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生字表,找出書寫有難度的生字。

2.小組同學交流,怎樣書寫這些書寫有難度的生字。

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窺、皆、缺”三個生字的動態(tài)書寫過程,學生認

真觀察每一個筆畫的占位,確定主筆的寫法。然后自主練寫。

4.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學生書寫成果,請書寫好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書寫經(jīng)驗。

設計意圖立足五年級學生書寫能力的發(fā)展程度,引導學生在自主觀察的基

礎上,發(fā)揮小組共研、直觀演示的作用,讓學生的書寫更注重實效。

第二課時

一、背誦引入

1.指名背誦三句論語,并說一說自己從這些句子中得到的讀書啟示。

2.板書課題《古人談讀書》,直接引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和古人談讀書。

設計意圖背誦中進一步理解三句話的意思,并從中得到啟迪。再積累《論

語》中的名句。

二'理解體會

(一)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朗讀第二部分,要求讀得正確、流暢,準確斷句。

2.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自學這一部分,遇到問題可以標注出來。

3.組織學生交流:第二部分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講了什么內(nèi)容?

4.匯報:第二部分一共有4句話,每句話的意思如下:

第一句:我曾經(jīng)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第二句:心思不在讀書上,那么眼睛就不會看仔細,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

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重點說一說“急”的古義和今義不同,在這里是“重要”的意思。

第二包J三到之史一心到最重要

第四句:思想既然已經(jīng)集中了,眼睛、嘴巴的應用怎么會不到位呢?

5.齊聲誦讀這一部分,一邊誦讀一邊感知其中的意思。

6.討論交流: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一說讀書時怎樣做到“心到、眼到、

口到”。

(二)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三部分。

2.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1)借助工具書和注釋,想一想每一句話的意思。

(2)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相互詢問,也可以

請老師幫助。

(3)小組同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部分的大意。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讀書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則一定

不甘心為下流;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滿自足,像河伯觀海,

井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人;有恒心則一定沒有成不了的事情。這三件缺一

不可。

4.討論交流:曾國藩的這段話帶給你怎樣的讀書啟示?(讀書要有志向,有

見識,有恒心。)

設計意圖借助工縣書目.尋堂生與生,…體.會古H字.習的基.本.友法,…在.此基誠

上的互動交流,將學生對讀書方法的理解引向深入。

三、拓展延伸

1.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兩部分,一邊讀一邊體會給我們的啟示,再背誦積累

下來。

2.教師總結(jié):掌握讀書方法,才能更好地走進書的世界,更多地體會書籍

帶來的益處。

3.布置作業(yè):

(1)運用我們今天學到的讀書方法開展讀書活動,隨時記錄自己的讀書感受。

(2)查找其他古人對待讀書的見解,積累在本子上,和同學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感悟讀書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以后的學習中運用這些方法,學以

致用。

板書設計

古人談讀書

廠讀書需多問

一、《論語》三則+讀書要誠實

;一讀書要積累

i—觀點:心到、眼到、口到°

二、朱熹論讀書十論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總結(jié):強調(diào)讀書需用心.

廠有志不甘為下流]

三、曾國藩論讀書!士工口i—孚f-Z--T

士右士七'口士也丁一有深知學問無盡廠二者缺一不可

讀書44要有志、有識、有恒:

一有恒無不成之事」

教學反思

1.關(guān)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文言文的學習已經(jīng)不

陌生。因此,可以借助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引導學生結(jié)合書中注釋,利用工具書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獲得初步感知之后進行互動交流,促使個人認知的進一步深入

和完善。

2.關(guān)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本課的重點是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并從中得到啟

示,因此教學過程中,我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讀書體會,讓他們說說課文中的哪

些讀書方法對自己有啟發(fā)。古人的經(jīng)驗和個人體會相結(jié)合,就能進一步引導學生

掌握讀書方法,開展讀書活動。

25.古人談讀書

古人怎樣看待讀書?

《論語》朱熹曾國藩

活動內(nèi)容

自我評價同學評價老師評價

學生活動卡設計

★活動建議

L借助注釋,讀懂課文。

2.古人對讀書有什么見解?畫出文中的關(guān)鍵句。

3.抓住關(guān)鍵詞語或關(guān)鍵句子,填寫表格。

4.大膽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也要根據(jù)大家的意見修改自己的表格。

25古人談讀書

課時測評方案

字詞模塊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畫“。

可恥(cichi)教誨(huihui)

豈止(qiqi)往裝(yiyi)

默而沖之(zhizhi)

二'看拼音,寫詞語。

kuishiqueshaohengxin

[chi]無度輪

[ql]求敢示

四、根據(jù)語境選解釋。(填序號)

敏:①聰敏。②有智慧,反應迅速,靈活。

1.跳而好學,不恥下問。()

2.叔叔跳捷的身手讓人為之贊嘆。()

急:①要緊,重要。②焦躁。

3.他一叁,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4.三到之中,心到最后。()

句子模塊

五、先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再寫出句意。

1.敏而好學,0

2.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_一、一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品讀句子,完成練習。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1.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句話運用了的修辭

方法,說明。

3.把這句話改成陳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寫模塊

七、(一)課內(nèi)閱讀。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①【有志

貝"];②

【有識貝I,】,々口53rd自之觀

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③【有恒者則]o

此三者缺一不可。

1.把選段內(nèi)容補充完整。

2.曾國藩認為,讀書要“三有”,即有,有

,有。

3.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判斷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文中的“志”是指“志向”,“識”是指“知識”,“恒”是

指“恒心”。()

(2)“學問無盡”可以用現(xiàn)代成語“學無止境”來形容。

()

4.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中的句子的意思。

①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

郭沫若的“四為”讀書法

郭沫若倡導的“四為”讀書法是知識分子學習和工作的有益方

法0

為學習而讀書。郭沫若說,一個人自從啟蒙以來,到學成一種技

藝、養(yǎng)成一種習慣為止,所受的部分教育,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各級

學校的課程,大體上都是帶著強迫性的,非學不可。他當年在日本學

醫(yī)時,除了攻讀專業(yè)課,還自修文史哲和社會經(jīng)濟學等,涉獵極其廣

泛,后來才成為歷史學家。

為研究而讀書。只有確定了研究的主題和目的,我們的研究才有

意義。為研究而讀書,是任何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無法繞過的。有些

學術(shù)問題是在不同的見解、聲音的碰撞中逐漸水落石出的。而肯于鉆

研的郭沫若最終也成為研究甲骨文的專家。

為創(chuàng)造而讀書。任何一個作家,都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命體

驗來為我們創(chuàng)造文學藝術(shù)世界的。文學藝術(shù)世界的誕生不是憑空虛擬

出來的,有些靈感就是作家在讀某一本書時產(chǎn)生的。“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shù)莖須”說的也是讀書人的創(chuàng)作的艱辛,錘煉語言的難度。

為教育而讀書。身為教育者不讀書,實在是令人不齒的。學生的

求知欲和日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不斷促進教師知識的更新?lián)Q代,也促

使我們絕對不能滿足于既得的知識,不斷迫使我們時刻去讀書。

郭沫若說,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

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讀書的方式,這也

是讓每一顆心靈休憩、靈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們不要做書奴,

而要科學而優(yōu)雅地駕馭書本,用心讀書,學會讀書,以獲取更多的知

識,讓它成為我們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

1.用“”在文中畫出郭沫若倡導的“四為”讀書法。

2.抄出文中集中體現(xiàn)讀書人創(chuàng)作的艱辛和錘煉語言的難度的句

3.下面對“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

人讀死”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書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讀書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

B.讀書只有下苦功,才能把書讀活。

C.人讀書,可以科學地駕馭書本,可以以書為基礎,發(fā)散思維,

觸類旁通,得出新的觀點;而書讀人,是說人死板地、機械地去讀書,

做了書奴,被書中的內(nèi)容和觀點左右,結(jié)果會導致人墨守成規(guī),停滯

不前。

4.郭沫若認為:“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睂τ谧x

書,你有何看法?請說一說,至少用上一句讀書名言。

八、下圖是某小組對全班42位同學使用工具書情況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

不使用工具書經(jīng)常使用工具書

7人16.7%:

\4人9.5%

不經(jīng)常使用工具書

31人73.8%

1.仔細觀察與分析,用準確、簡明的語言寫出結(jié)論。

2.對這種用書情況你有何建議?說說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1V1*VV1、

一、chihuiqiyizhi

二、窺視缺少恒心誦讀人人皆知

三、恥尺齒乞豈啟

四、1.①2.②3.②4.①

五、1.不恥下問勤奮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