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講練-2024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5/15/wKhkFmZcvimAduT1AAHKNySukNo019.jpg)
![詩歌鑒賞(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講練-2024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5/15/wKhkFmZcvimAduT1AAHKNySukNo0192.jpg)
![詩歌鑒賞(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講練-2024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5/15/wKhkFmZcvimAduT1AAHKNySukNo0193.jpg)
![詩歌鑒賞(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講練-2024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5/15/wKhkFmZcvimAduT1AAHKNySukNo0194.jpg)
![詩歌鑒賞(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講練-2024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5/15/wKhkFmZcvimAduT1AAHKNySukNo01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詩歌鑒賞一畫面描繪與表現(xiàn)手法
...................................................................................................................................................................................................................2
【課標要求】............................................................................2
【主要題型】............................................................................2
【考查特點】............................................................................2
【命題趨勢】............................................................................2
..................................................................................................................................................................................................................2
考點一詩歌鑒賞------畫面描繪...........................................................3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3
考法一描繪詩句展現(xiàn)的畫面............................................................3
考法二簡述詩句畫面的特點............................................................6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R
知識點一詩句畫面描繪................................................................8
畫面描繪題答題思路...............................................................8
知識點二詩歌的意境與風格............................................................9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考點二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15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15
考法一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15
考法二從用典角度賞析詩句...........................................................17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1R
知識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18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課標要求】
2022版課標中對于古代詩歌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閱讀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包括古詩文名篇,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和形象構建的藝術世界,借
鑒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閱讀古代詩文名篇,考查文意理解、寫法探究等。
閱讀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包括古詩文名篇,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和形象構建的藝術世界,借
鑒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主要題型】
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兩種,一是選擇題;二是主觀題。其中,以主觀題詩歌鑒賞為主。
2.在考查內容上,既有對課內詩歌鑒賞的考查,又有對課外詩詞的考查,同時還有部分地區(qū)課內外
詩歌進行對比鑒賞。
【考查特點】
1.詩句的畫面描繪
古詩詞畫面描繪題是中考語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題目,看似不難,
學生都有話可寫,但答題結果卻不夠令人滿意。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容易忽略某些答題要素,
以致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
2.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表現(xiàn)手法類的題目屬于較難題型,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命題趨勢】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卷中,對詩歌鑒賞的考查均為必考題,一般設置2-3個小題,第1題
通常側重考查詩歌的基本內容及情感,第2題通??疾閷υ娋涞馁p析。部分地區(qū)習慣結合課外詩詞考查,
或者只考查課外古詩詞。
考法一描繪詩句展現(xiàn)的畫面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畫線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
兩大考法
考法二簡述詩句畫面的特點分析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r—1.定調(宏觀)------詩詞中的總體感情基調、格調、色調、主題、主旨、感受等
畫
—2.定物(聚焦)------找出描寫到的體現(xiàn)感情基調的所有意象(景物)
面
答題思路
描—3.定點(聚焦)------找出這些意象(景物)的特點并修飾
繪
—4.想象(發(fā)散)------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用順暢的語言將這些景物連綴成畫面。
廠1.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
詩歌的意境與風格—2.概括意境特點。
【一3.剖析作者思想。
考法一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結合句子加以分析
兩大考法H"
考法二從用典角度賞析詩句——從用典角度賞析詩句
表
現(xiàn)
常L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賦(鋪陳)、比興、對比、種匕烘托、渲染、聯(lián)想、想象、象征
手
見
一廣義的表現(xiàn)手法——等同表達技巧,把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中的抒情方式、描寫方式也納入其中
表
法
現(xiàn)
托物言志、寫景掙情、敘事抒情、對比、卒章顯志、象征、襯托、想象、聯(lián)
手
想、照應、寓情于景、反襯、烘托、托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
匚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法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伏筆照應、托物言志、設置懸念、渲染環(huán)境、側
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考點一詩歌鑒賞-----畫面描繪
■k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考法一描繪詩句展現(xiàn)的畫面
(2023?湖南湘潭)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②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④此外更何求?
【注釋】①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
草堂,在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后,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祿米:古代官吏的俸給,這
里指錢米。④微軀:微賤的身軀,是作者自謙之詞。
1.請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畫線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
(2023?黑龍江牡丹江)|賞析《雁門太守行》,回答各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2.李賀作詩,工于設色,陸游就曾說他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結合首聯(lián)中表現(xiàn)色彩
的詞語,發(fā)揮想象,描繪這兩句呈現(xiàn)的畫面。
(2023?湖南懷化)閱讀下面的詩,然后回答問題。
【甲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乙詩】
南安軍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經(jīng)過梅嶺。梅嶺,即大庾嶺,山上多梅樹,是廣東和江西的分界嶺。②采薇:
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紂滅商,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采薇而食,
后來餓死。文天祥到了南安軍曾絕食八天。
3.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南安軍》首聯(lián)的畫面。
考法二簡述詩句畫面的特點
(2023?廣東廣州)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023?湖南)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桐川?閑居贈裴秀才迪②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溪③。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④。
(《唐詩三百首》2018年版)
【注釋】①輛川:水名。②裴迪:詩人,王維好友。③潺漫:指水緩緩流淌。④接輿:指楚國人陸通,
這里比裴迪。五柳:指晉陶淵明,這里比自己。
2.首聯(lián)"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滂"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023?四川遂寧)在“品經(jīng)典"環(huán)節(jié),你們小組準備了《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參加品詩分享會。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3.上圖是小俊讀詩后畫的一幅畫,請你從詩中選一聯(lián)為畫題詩,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聯(lián)詩的畫面。
所選詩句:_______________
描繪畫面:_______________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知識點一詩句畫面描繪
【考向分析】
古詩詞畫面描繪題是中考語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縱觀歷年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類題目,看似不難,
學生都有話可寫,但答題結果卻不夠令人滿意。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答題不規(guī)范,容易忽略某些答題要素,
以致于只能"意會”而不能有效地"言傳"。
【方法提煉】
畫面描繪題答題思路
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為例
解題思路:三定一想
1.定調(宏觀)
詩詞中的總體感情基調、格調、色調、主題、主旨、感受等:早春清新;
2.定物(聚焦)
找出描寫到的體現(xiàn)感情基調的所有意象(景物):鶯、樹、燕、泥;
3.定點(聚焦)
找出這些意象(景物)的特點并修飾:鶯-早、樹一一暖、燕一一新、泥一一春。加上修飾語,將這些
景物重新加以描述(修飾語從原文找或者加以想象);
鶯:早出生的黃鶯樹:向陽的樹木
燕:剛會飛的燕子泥:春天的泥粒
4.想象(發(fā)散)
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用順暢的語言將這些景物連綴成畫面。
幾只早出生的鶯兒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不知誰家剛會飛的燕子已開始銜啄春天的泥粒,
筑建新巢。
【特別注意】
描繪畫面不是指翻譯不一定要按照詩句的順序,同時可以對時間地點人物等進行合理推測想象,運用
修辭或修飾性的句子描繪畫面,要力求語言優(yōu)美,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和詩歌要營造的意境。
知識點二詩歌的意境與風格
【考向分析】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
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
術境界。
【方法提煉】
【常見題型】
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題步驟】
答案組織可分為三個部分:
1.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
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
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
語言力求優(yōu)美。
2.概括意境特點。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
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yōu)美、或蕭瑟凄涼、
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xiàn)其特點和情調。
3.剖析作者思想。根據(jù)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離愁別緒、羈旅
情愁、思鄉(xiāng)懷遠、閑適恬淡、樂山好水、感時傷世、吊古傷今、憂國憂民、言志抒懷、嘆惋諷諫等。切忌
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
【常見意境風格】
豪放類:
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浩瀚遼闊、廣袤高遠、曠達灑脫。
清幽類:
清新明麗、寧靜恬淡、淡雅閑適、和諧靜謐、恬靜優(yōu)美。
傷感類: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慘蕭條、蒼涼悲壯。
婉約類:
纏綿俳惻、哀婉動人、委婉含蓄、蘊藉風流、朦朧縹緲。
超脫類:
超脫世俗、遠離塵囂、高雅脫俗、超凡脫塵、風致雅潔。
華美類:
富麗堂皇、華美絢麗、華妙艷麗、瑰麗神奇、色彩斑斕。
?k題型特訓?命題預測
1.(2023?四川廣安?一模)古詩詞鑒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萊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⑴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畫面。
⑵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2023?河南省直轄縣級單位?模擬預測)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請描繪"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所展示的畫面。
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3?四川德陽,二模)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問題。
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注釋】陸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學家,愛國詩人,一身主張收復失地。生逢北宋(960-1127年)滅
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
4.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5.閱讀全詩,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A.結合詩人所處時代,全詩表達了作者對南宋政府關心關愛人民群眾,積極收復失地,建設美好家園,
實現(xiàn)中國夢的喜悅之情。
B.詩歌有樂景寫樂情、樂景寫哀情、哀景寫樂情、哀景寫哀情四種,該詩是樂景寫哀情。
C.末句中“身是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人人都是太平之人,忘掉了家仇國恨。表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的無
奈。
D.北宋滅亡,南宋政權不但不發(fā)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時代混亂,詩人卻
說"身是太平人",可見該詩最后兩句是對南宋政權屈膝求和行為的諷刺和憤怒。
(2022,青海西寧?模擬預測)閱讀《使至塞上》,回答問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6.律詩結構講究起承轉合,本詩首聯(lián)由"問邊"而起,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抒發(fā)之感,頸聯(lián)轉為描繪雄渾
壯闊之景,尾聯(lián)呼應首聯(lián),收束全詩。
7.請你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呈現(xiàn)的畫面。
(2023?江西南昌?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塞下曲(其二)
[唐]王昌齡
飲馬度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洪。
昔日長城戰(zhàn)?,咸②言意氣高。
黃塵足③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釋】①長城戰(zhàn):長城堡之戰(zhàn)。開元二年,吐蕃侵擾臨洪,被唐軍擊敗,雙方死傷甚眾。②成:都。
③足:充塞。
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將士在行軍途中牽馬飲水渡過大河時水寒風厲的情形。
B.頸聯(lián)詩人回憶了唐軍在長城堡的一場勝仗及贊美唐軍意氣風發(fā)的情狀。
C.本詩并沒有直接寫將士在戰(zhàn)場廝殺的場景,而是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戰(zhàn)爭遺跡來渲染戰(zhàn)爭。
D.全詩彌漫著凄涼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強烈的反戰(zhàn)思想。
9.這首詩的尾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作用?
(2023?江西贛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題《云山圖》二首
沈周?
(-)
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
我看云山亦忘我,閑來洗硯寫云山。
(二)
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還須云送君。
[注]①沈周,長洲(今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工詩善畫。
10.下面的詩句都寫到了云,意境與這兩首詩最接近的一項是()
A.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穎《黃鶴樓》)
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居易《白云泉》)
C.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D.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11.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所表現(xiàn)的畫面。
考點二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考法一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
(2023?山東德州)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定風波?幕春漫興①
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楊。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注】①作者閑居帶湖之作。
1.襯托手法在這首詞中很突出,請結合句子加以分析。
2.(2023?黑龍江)詞中"親射虎""遣馮唐""射天狼"都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結尾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感
情?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考法二從用典角度賞析詩句
(2023?湖北黃石)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文U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對這首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回應白居易所贈之詩,著重抒寫這特定環(huán)境中自己的感情。
B.頷聯(lián)運用典故,既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又表達出生疏悵惘之情。
C.頸聯(lián)中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
D.全詩情感起伏跌宕,整體基調是悲涼的,是一首優(yōu)秀的酬贈詩。
(2023?四川涼山)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2.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在比賽中,主持人已經(jīng)
給出了兩條線索: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27歲匆匆離世,被后人稱為"詩鬼";這首詩色彩鮮明,
展現(xiàn)了一場激烈、悲壯的戰(zhàn)爭。請你從下面的線索中再選擇一條,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
A.這句詩寫出了詩人恬淡、閑適的心情。
B.這句詩從聽覺、視覺的角度烘托了詩人壯懷激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C.這句詩運用了燕昭王黃金臺上招攬?zhí)煜沦t士的典故。
D.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思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
知識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考向分析】
表現(xiàn)手法是指人們運用語言藝術,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用的具體方法。表現(xiàn)手法是一
個比較籠統(tǒng)的說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表現(xiàn)手法,常見的有賦(鋪陳)、比興、對比、襯托、烘托、渲染、聯(lián)想、想象、象征等等。
廣義的表現(xiàn)手法,等同表達技巧,把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中的抒情方式、描寫方式也納入其中。
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托物言志、寫景抒情、敘事抒情、對比、卒章顯志、象征、襯托、想象、聯(lián)想、
照應、寓情于景、反襯、烘托、托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伏筆照
應、托物言志、設置懸念、渲染環(huán)境、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等等。
【方法提煉】
一、對比
(一)定義及作用
內涵: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
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
作用:①反襯正方,突出其鮮明特征,凸顯主旨;②表現(xiàn)作者的好惡褒貶;③給讀者深刻印象和啟示。
對比手法,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是把相反或相似的兩種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
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以共同表現(xiàn)某種思想或意境,對比雙方不分主次。
(-)重要提醒
1.對比,它不是語言運用的技巧,而是一種內容設置的技巧。
2.襯托與對比的區(qū)別
襯托與對比都是兩事物并提,有時易混淆。它們的不同表現(xiàn)在:
(1)它們的目的不同:襯托之所以言及甲事物,是由甲到乙的單向作用。對比則是甲乙二者同時突
出,是甲乙之間的雙向作用。
(2)修辭作用不同:襯托以賓襯主,揭示主體;對比是兩相比較,呈現(xiàn)出差異。
二、襯托
(-)定義、分類、作用
內涵:襯托又稱“映襯”“陪襯”,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對立的事物當作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xiàn)的
事物的表現(xiàn)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事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鮮明。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利用事
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的是正襯,利用事物的相反條件來襯托的是反襯。
作用:(使被陪襯事物)特點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鮮明:①從側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現(xiàn)主旨;②表意
委婉,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啟發(fā)讀者聯(lián)想、想象。
特別提醒:襯托與對比的區(qū)別:襯托與對比不同,襯托要分出主次,對比是兩者分量相當,相得益彰。
(二)分類
正襯: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盎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以六宮后妃之美襯玉環(huán)
更勝一籌的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用冷風寒水來襯托壯士此行的悲壯。
反襯:利用事物的相反條件來襯托。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有以動襯靜、以聲襯寂、樂景襯
哀情、哀景襯樂情。
三、象征
(一)定義、作用
內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借用
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作用:(1)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可感的形象,給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空間。(化抽象為具體)
(2)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委婉含蓄,耐人尋味。(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
特別提醒一一象征和比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象征和比喻有相似之處。正如比喻要求喻體和被喻事物之間要有某種相似的特點一樣,象征也要求象
征之物與被象征之物之間有某種相似的特點,從而可以讓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但兩者又是不同的兩種
手法。其不同在于,象征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即作品中所描寫的對象(象征物)并非作者真正想要表
現(xiàn)的內容(被象征物),而只是其用以表現(xiàn)所要表現(xiàn)內容的一種媒介,而且作者真正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往往
不會直接在作品中寫到;而比喻是把作品中所描寫的對象比作與之相似的另一物,只是為了使語言更為形
象生動,其本體與喻體往往都會在作品中出現(xiàn)。
(-)象征與托物言志區(qū)別
象征:側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質;
托物言志:側重作者的主觀感情。
象征存在文化意義上的不確定性;托物言志則含有文化意義的確定性,如"梅""蘭""竹""菊
四、用典
(-)定義、作用
內涵:用典分事典和語典兩種。事典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對現(xiàn)實生活中
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語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詩文名句,目的是
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作用:①用古人古事,借人寫己,借古諷今,懷古傷今,委婉含蓄地表達思想情感;②用詩文名句,
佐證文章,增強說服力;③用典可增強文學性,增強詩歌的表現(xiàn)力和可讀性。
(-)常見常用典故
1、投筆2、長城3、樓蘭4、折腰5、化碧6、鴻雁7、尺素8、青鸞9、雙鯉10、五柳11、東籬12、
三徑13、勞歌14、長亭15、南浦16、陽關17、柳岸18、風騷19、雕蟲20、鴻鵠21、杜鵑22、鵬鵑
21黍離24、桑榆25、商女26、杜康27、瑟瑟28、紅豆29、雞黍30關山月31梅花落32霓裳羽衣曲33、
后庭花34楊柳曲...
五、比興
內涵:“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
更加鮮明突出?!芭d”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與“興”
常常連用。
作用:①比興手法的作用是為了加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詩歌的韻味和形象感染力。②比興
常在詩歌中連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③''興”就是托物寓情,是寄托,也是聯(lián)想,
其作用是含蓄、蘊藉,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知識梳理】
教材古詩詞中的典故
1.歸雁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典故】歸雁:源自“雁足傳書”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
遞書信的傳說。
2在媯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典故】燕然:燕然山,即現(xiàn)在蒙古國境內杭愛山,代指邊防前線?!逗鬂h書?竇憲傳》:憲率軍大
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p>
3.子規(guī)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典故】子規(guī):又叫杜鵑,布谷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后來
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啼聲如“不如歸去”。后來多用“杜鵑”來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
思歸的心情。
4,黃金臺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典故】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戰(zhàn)國時荊軻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眾人送至易水邊,高漸離
擊筑,荊軻和樂慷慨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黃金臺:相傳是戰(zhàn)國燕昭王所筑,
置千金于臺上,用于招攬人才。
5.輪臺
十一月第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典故】輪臺:古地名,在新疆輪臺南,漢王朝曾在這里駐兵屯守,這里代指邊關。
6.采薇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典故】采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
而食,最后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隱居生活。
7,后庭花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典故】《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歌詞極其綺艷輕蕩。當年隋兵陳師江北,可一
江之隔的南唐陳皇帝陳叔寶依舊沉溺聲色,終于被俘亡國。因此,《玉樹后庭花》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
7.蓬山青鳥
無題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典故】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鳥,后為信使的代
稱。
8,后庭花
登幽州臺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師資隊伍結構優(yōu)化方案
- 人工智能對大健康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推動作用
- 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
- 《自然界的水復習》課件
- 《dca管理工具應用》課件
- Unit 2 Weather Lesson 2(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二年級下冊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第二課時說課稿 人教PEP
- 《酒的市場調查素材》課件
- 《銷售職業(yè)道德》課件
- 《繩結的各種打法》課件
- (完整)讀歌詞猜歌名
- 八年級下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 初中英語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pcs-9611d-x說明書國內中文標準版
- GB/T 1634.1-2004塑料負荷變形溫度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
- 數(shù)據(jù)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4 Stacks and Queues
- 無人機航拍技術理論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兒童肉類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勞務分包管理課件
- 暖通空調(陸亞俊編)課件
- 工藝評審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