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_第1頁
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_第2頁
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_第3頁
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_第4頁
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2022-2022學年度下學期南寧八中高二年級段考歷史試卷

選擇題(26小題,每小題2分,本大題共52分)

1.關于秦朝設郡的數(shù)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學在考證時,收集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其中最可信的應是[2分]

A.《史記》的記載

B.秦簡的記載

C.民間的傳說

D.史家的學術觀點

2.2022年度百度搜索風云榜,“網(wǎng)絡反腐”倡導“正能量”成為當下搜索熱詞。中國自秦漢開始,就已經確立官員監(jiān)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職(或官員)不具備監(jiān)察官員的職權[2分]

A.御史大夫

B.刺史

C.中正

D.通判

3.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科舉制度是世界各國中所用以選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鄙踔练Q之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從時代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立角度看,該“發(fā)明”的著眼點在于[2分]

A.強化君主專制,培養(yǎng)忠臣順民

B.弘揚儒學正統(tǒng),約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將專權,完善官僚體制

D.抑制門閥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4.南開大學教授李治安認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那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也是兩宋否定唐后期藩鎮(zhèn)分權的繼續(xù),相當于自隋朝始第三個“正—反—合”階段的“合”。認為[2分]

A.行省制實現(xiàn)了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有機結合

B.行省制主要著眼于政治上的統(tǒng)治和軍事上的控制

C.行省制鞏固了元朝的中央統(tǒng)治和國家的統(tǒng)一

D.行省制充分借鑒了郡縣制的優(yōu)點,基本擯棄了兩宋政治制度的缺點

5.明朝初年,針對宰相制度的廢除,方孝孺認為:“書之周官言六卿之職美矣。冢宰者,治之所從出也。宗伯典禮,司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聽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見于冢宰?!庇纱丝梢娝鲝圼2分]

A.君民共治

B.復立宰相

C.廢除皇權

D.君主立憲

6.有學者評價中國古代史說:“強迫性的等級制度是建立在主動性、情感性的親情關系之上的”。能用來支撐該觀點的是①西周實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思想④李贄提出“各從所好,各聘所長”的觀點[2分]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歷史學者指出,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傳承,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chuàng)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該時期是指[2分]

A.商周時期

B.秦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隋唐時期

8.“□□省,宰相之府,所以臨百司、統(tǒng)萬機、定謀畫、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權不可不專?!薄酢跆幍奈淖謶撌荹2分]

A.中書

B.尚書

C.門下

D.內閣

9.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國而無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將而無叛州……。”這些現(xiàn)象對應的朝代分別是[2分]

A.西周、秦朝、西漢

B.戰(zhàn)國、秦朝、西漢

C.秦朝、西漢、三國

D.秦朝、西漢、唐朝

10.“耒”是傳說中神農發(fā)明的農具,人們約定俗成地將“耒”作為與農具有關的字的部首。常見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兩人或兩牛并耕)、“耬”(播種工具)等等。通過這些漢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國的[2分]

A.重農抑商政策

B.農業(yè)生產技術

C.土地私有制度

D.農業(yè)管理方式

11.漢代絲織業(yè)相當發(fā)達,從文字、文物、外貿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證。下列信息對研究漢代絲織業(yè)發(fā)展最具史料價值的是[2分]

A.漢代字書《說文解字》中有關紡織業(yè)的字中花色品種達二十余種

B.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三種典型的絲織刺繡:“乘云繡”、“信期繡”和“長壽繡”

C.唐宋時代的絨線毯、元明時代的絨錦和天鵝絨等都是對漢代紡織技術的沿襲與發(fā)展

D.古羅馬普林尼在《自然史》中稱“中國產絲……運至羅馬……人工巧妙達到頂點”

12.亞當?斯密說:“中國似乎長期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財富也許在許久以前已完全達到該國法律制度所允許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該國土壤、氣候和位置所可允許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眮啴?斯密認為[2分]

A.中國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有利于經濟發(fā)展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礙了中國的進步

C.中國的傳統(tǒng)經濟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D.中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更利于經濟發(fā)展

13.下表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2分]

A.

B.

C.

D.

14.美國史學家麥克尼爾認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國文明的發(fā)揚光大,使中國的文化、財富和力量達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為此觀點提供佐證的事實是,中國在這一時期①開始出現(xiàn)國際性大都會②四大發(fā)明傳播海外③商業(yè)空前繁榮,外貿興盛④白銀成為流通貨幣[2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根據(jù)張履祥《補農書》中所載資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區(qū)農村家庭的投資結構如右圖所示:這反映出此時江南的農業(yè)()[2分]

A.經營更趨市場化

B.減少犁耕依賴

C.生產日趨專業(yè)化

D.注重精耕細作

16.王韜在《瀛海雜談》中稱:“自黃姑歸后,織纴器具大備,機杼之聲,比刻相聞。瀕海百里,實半賴之。昔完正課之外,尚有余布,是以人民稱殷實焉。”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2分]

A.明朝花樓機的使用,促成了“衣被天下”的局面

B.元朝的黃道婆傳授棉紡織技術,引發(fā)了中國的“棉業(yè)革命”

C.明朝政府的賦稅政策,客觀上鼓勵了民間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

D.明朝以松江為中心的棉紡織業(yè)迅速發(fā)展,推動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

17.據(jù)廣州市文化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已著手將南海神廟等體現(xiàn)廣州在海上絲綢之路具有獨一無二地位的歷史遺跡整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明清時代的視角看申報的有力證詞是從廣州[2分]

A.絲綢遠銷歐亞,為中國贏得“絲國”美譽

B.中國瓷器開始大量遠銷歐非

C.對外貿易額遠遠超過同期泉州對外貿易額

D.瓷器對外銷量很大,在中國制瓷工藝影響下歐洲國家陸續(xù)生產瓷器

18.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記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農而改業(yè)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謀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據(jù)此可知[2分]

A.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了農業(yè)衰退

B.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導致了社會結構的變動

C.財富分配不均引起貧富分化加劇

D.無業(yè)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19.《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戶曉的詩作。詩中敘述老翁“曉駕炭車碾冰轍”到長安城,“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此處的“市”[2分]

A.沒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方自治的市鎮(zhèn)

C.嚴格管制的集中市場

D.沿街開鋪的街市

20.中央電視臺《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曾播出關于徽商的節(jié)目。節(jié)目中說徽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賈而好儒”“賈儒結合”。……“清乾隆、嘉慶時期,徽商經營達到極盛,然而從清道光、咸豐時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據(jù)以上材料我們可以得出[2分]

A.徽商的衰落表明了中國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衰落

B.徽商“達到極盛”有力地沖擊了重農抑商政策

C.徽商是傳統(tǒng)商業(yè)與近代經濟形態(tài)結合的產物

D.徽商是舊式商賈與官僚資本錢權結合的產物

21.商代的文字書體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據(jù)此對司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為“后”。2022年3月,在完成擴建的新國家博物館中,司母戊鼎已改名為“后母戊鼎”。據(jù)此,你認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據(jù)是[2分]

A.文字研究

B.史料記載

C.民間傳說

D.專家觀點

22.孔子說:“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孟子說:“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強調[2分]

A.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職

C.臣子要為君主做出犧牲

D.君臣的“離合”,以道是否相同為前提

23.“道統(tǒng)”即為儒者之“道”的傳授譜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統(tǒng)自任”。梁啟超說:“桐城派……以孔、孟、韓、歐、程、朱以來之道統(tǒng)自任,而與當時所謂漢學(專于研究經史、訓詁考據(jù)之學)者互相輕?!笨梢娡┏桥稍谖膶W創(chuàng)作上[2分]

A.提倡經世致用

B.主張“知行合一”

C.顛覆了理學傳統(tǒng)

D.宣揚人倫即天理

24.1877年,清政府采納駐英公使郭嵩燾的建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此后,又在美國舊金山,日本橫濱、神戶、大阪及南洋華僑聚居的商埠設立了領事館。這反映了清政府[2分]

A.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的約束

B.外交上開始出現(xiàn)制度性變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轉變

D.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25.近代一有識之士曾說:“一國所得,諸國安然而享之;一國所求,諸國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驅西洋諸國,使之協(xié)以謀我?!鄙鲜鲅哉撫槍Φ氖荹2分]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居住及租地權

D.“門戶開放”政策

26.1863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正式任命英國人赫德為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關的相關章程,對海關內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詳細規(guī)定。這表明[2分]

A.中國關稅自主權進一步喪失

B.清政府加強了對海關的管控

C.洋務運動正式展開

D.對外貿易完全被英國控制

二、非選擇題(27題28分,28題20分,本大題共48分)

27.(28分)權力監(jiān)督與制約是政治領域的重要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從西周就開始了權力監(jiān)督的制度建設。秦漢時期已有大量相關法規(guī),如關于官吏任用與銓選的《置吏律》、關于官吏調任與監(jiān)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為政情況的《上計律》等。唐朝時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為行政監(jiān)督提供了完備的法律根據(jù)。在此基礎上,宋朝不僅大量充實各項監(jiān)察法規(guī),諸多行政制度也體現(xiàn)了權力監(jiān)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過了“避親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約束官員權力。明清兩朝也制定了專門的行政法典和比較完善的監(jiān)察法,對監(jiān)察考課機關的職掌權限、官員的條件及責任義務等做出詳細的規(guī)定。(據(jù)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疇為樞密副使,封駁官錢公輔認為王疇“素望淺”,不宜擢升。英宗不僅不采納其意見,反而貶錢公輔為滁州團練使。(據(jù)賈玉英《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發(fā)展史》)(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權力監(jiān)督的突出特點。(6分)根據(jù)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國權力監(jiān)督的作用與局限。(6分)材料三英國政治制度史大事記(部分)(2)根據(jù)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國限制王權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說明近代英國政治體制的權力制衡關系。(8分)(3)英國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鮮明的漸進性、靈活性等特點,任選其一結合史實予以說明。(4分)[28分]

28.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的正統(tǒng)思想,這一思想體系不斷發(fā)展,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理學家們?yōu)榱私⑷寮业男味蠈W,他們一方面借鑒佛教和道教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tǒng)儒學(中)尋找能夠用來構筑哲學形上學的因素,傳統(tǒng)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以哲學形上學作基礎的哲學理論體系。就此而言,它體現(xiàn)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chuàng)造的哲學智慧?!w志霞《淺談宋明理學在儒學發(fā)展中的地位》程朱堅認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僅如此,程朱以為須窮究事物內在之理。其說乃不免以物為外在,析心與理為二。陽明認為其結果是心必將喪失其方向與動力。陽明說,如其理外在于心,則親沒之后,吾心即無孝之理及孝親之心?!悩s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材料二船山(王夫之)視宇宙為一生生不息之歷程。在這個歷程里,氣之陰與陽不斷地融合,如是,氣與理俱日新不已。這種哲學適用于政府與歷史上,導致了反傳統(tǒng)而大膽的結論。理既只是存現(xiàn)于具體事物與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為歷史與社會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材料三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需要這樣一種宗教:用統(tǒng)一的神權來神化君權,用祖先崇拜來鞏固宗法等級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義的清規(guī)戒律來束縛民眾,用教主崇拜來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