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6/3E/wKhkFmZZOByAXqoBAAIYidXEbjU109.jpg)
![2024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6/3E/wKhkFmZZOByAXqoBAAIYidXEbjU1092.jpg)
![2024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6/3E/wKhkFmZZOByAXqoBAAIYidXEbjU1093.jpg)
![2024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6/3E/wKhkFmZZOByAXqoBAAIYidXEbjU1094.jpg)
![2024屆高考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16/3E/wKhkFmZZOByAXqoBAAIYidXEbjU10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屆高考專題復習古代詩歌鑒賞閱讀常見七大題材
古代詩歌的常見七大題材
一、(P248)山水田園詩T1
闕題
劉春虛(唐代)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作者劉存虛
劉春虛(約714年一約767年),亦作慎虛,字全乙,亦字挺卿,
號易軒,洪州新吳(今江西奉新縣)人,盛唐著名詩人。約生于開元
二年(約714年),約卒于大歷二年(約767年)。20歲中進士,22
歲參加吏部宏詞科考試,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經(jīng)局校書郎,為皇太子
??苯?jīng)史;旋轉(zhuǎn)崇文館校書郎,為皇親國戚的子侄們??钡浼?,均為
從九品的小吏。殷瑤《河岳英靈集》錄其詩十一首。
創(chuàng)作背景
本詩的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這首詩原來應(yīng)是有個題目的,后來不
知怎樣失落了。盛唐人殷瑤《河岳英靈集》在輯錄這首詩的時候就沒
有題目,后人只好給它安上"闕題”二字作為詩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蜿蜒的山路從白云盡處延伸過來,長長的溪水兩邊都是春天的美
景。
不時有落花隨溪水飄流而至,遠遠地就可聞到水中的芳香。
閑靜的荊門面對蜿蜒的山路,讀書堂掩藏在茂密的柳樹林中。
每當陽光穿過柳蔭的幽境,清幽的光輝便灑滿我的衣裳。
注釋
闕題:即缺題?!瓣I”通"缺因此詩原題在流傳過程中遺失,
后人在編詩時以“闕題”為名。
道由白云盡:指山路從白云盡處延伸過來,也即在塵境之外。
道:道路。
由:因為。
春:春意,即詩中所說的花柳。
閑門:指門前清凈,環(huán)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門。
深柳:即茂密的柳樹。
幽映:指“深柳"在陽光映照下的濃蔭。
每:每當?!?/p>
鑒賞
闕題即缺題。殷瑤《河岳英靈集》輯錄此詩時便沒有題目,后人
因以“闕題”名之。此詩描繪的是通向一座深山別墅沿途的幽美環(huán)境,
它不是寫詩人自己山居的閑適,而是寫友人山中隱居的幽趣。全詩清
新自然,婉轉(zhuǎn)流暢,按空間順序?qū)憗?,由遠及近,從外向里而行,余
韻縈繞,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shù)魅力。
此詩一開頭就寫進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盡",是說通向別墅
的路是從白云盡處開始的,可見這里地勢相當高峻。這樣開頭,便已
藏過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許多拖沓。同時,它暗示詩人已是
走在通向別墅的路上,離別墅并不太遠了。
“春與青溪長”,伴隨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時正當春暖花
開,山路悠長,溪水也悠長,而一路的春色又與溪水同其悠長。為什
么春色也會“悠長"呢?因為沿著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
草,真是無盡春色源源而來。青溪行不盡,春色也就看不盡,似乎春
色也是悠長的了。
三、四兩句緊接上文,細寫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詩人自己的喜悅
之情?!皶r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這二句,要特別注意“隨"字。它
賦予落花以人的動作,又暗示詩人也正在行動之中,從中可以體味出
詩人遙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靜靜綻放的景象。此時,水面上漂浮著
花瓣,流水也散發(fā)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隨著流水遠遠而來,又隨著流
水遠遠而去,詩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適,絲毫沒有
“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傷情調(diào)。他沿著青溪遠遠地走了一段路,還
是不時地看到落花飄灑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覺到流水也是香
的了。
總括上面四句:開頭是用粗略的筆墨寫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
細筆來特寫青溪,仿佛是把鏡頭里的景物從遠處拉到眼前,讓讀者也
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可以聞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觀賞,別墅終于出現(xiàn)在眼前。抬頭一看,“閑門
向山路"。這里是沒有多少人來打擾的,所以門也成了“閑門”。主人
分明愛好觀山,所以門又向山路而設(shè)。進門一看,院子里種了許多柳
樹,長條飄拂,主人的讀書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來這位主人是在
山中專心致志研究學問的。
寫到這里,詩人從登山到進門的一路經(jīng)歷,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
來了。但他不過把幾件景物攝進鏡頭,并沒有敘述經(jīng)過,僅僅給你以
幾種不同的變化著的形象。
結(jié)末兩句,詩人仍然只就別墅的光景來描寫?!坝挠趁堪兹眨?/p>
輝照衣裳。"這里的“每”作“雖然"講。因為山深林密,所以雖然在
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環(huán)境的安謐,氣候
的舒適,真是專志讀書的最好地方了。詩到這里,戛然而止,給讀者
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詩的韻味。
全詩都用景語織成,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韻盈然,意境幽
美?!?/p>
二、(P249)送別懷人詩T2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宋代)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
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
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
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作者張元干
張元干(1091年一約1161年),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
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zhèn)月洲村人)。
歷任太學上舍生、陳留縣丞。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李綱麾下,
堅決抗金,力諫死守。曾賦《賀新郎》詞贈李綱,后秦檜聞此事,以
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爾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鄉(xiāng),卒年
約七十,歸葬閩之螺山。張元干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
璧”。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紹興八年因反對“和議”、
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簽判的胡鈴,在這年再次遭遣,除名編管
新州(今廣東新興),親友都不敢去送他,張元干卻寫這首《賀新郎》
詞送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輩夢魂經(jīng)??M繞著未光復的祖國中原之路。在蕭瑟的秋風中,
一方面,金兵營壘相連,軍號凄厲;另方面,故都汴京的皇宮寶殿已
成廢墟,禾黍充斥,一片荒涼,真是令人惆悵呵!為什么黃河之源昆
侖山的天柱和黃河的中流砥柱都崩潰了,黃河流域各地泛濫成災?如
今,中原人民國破家亡,流離失所。人口密聚的萬落千村都變成了狐
兔盤踞橫行之地。杜甫句云:“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睆膩硎翘?/p>
高難問其意。如今我與君都老了,也容易產(chǎn)生悲情,我們的悲情能向
誰傾訴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送君遠去!
別后,我仍然會佇立江邊眺望,不忍離去。見柳枝隨風飄起,有
些涼意,殘暑漸消。夜幕降臨,銀河橫亙高空,疏星淡月,斷云緩緩
飄動。萬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處?回憶過去與君對床夜語,
暢談心事,情投意合,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俗話說雁斷衡陽,君去
的地方連大雁也飛不到,寫成了書信又有誰可以托付?我輩都是胸襟
廣闊,高瞻遠矚之人,我們告別時,看的是整個天下,關(guān)注的是古今
大事,豈肯像小兒女那樣只對彼此的恩恩怨怨關(guān)心?讓我們舉起酒杯
來,聽我唱一支《金縷曲》,送君上路!
注釋
底事:言何事。
昆侖傾砥柱:古人相信黃河源出昆侖山,《淮南子?地形訓》:“河
水出昆侖東北瞰"。傳說昆化山有銅柱,其高入天,稱為天柱。此以
昆侖天柱,黃河砥柱,連類并書。
九地黃流亂注:喻金兵的猖狂進攻。
聚萬落千村狐兔:形象描寫中原經(jīng)金兵鐵蹄踐踏后的荒涼景象。
耿:明亮。
大白:酒杯?!?/p>
賞析
“賀新郎”是這首詞的詞牌,“送胡邦衡謫新州"是這首詞的題目,
亦可看作是小序,作者在這里交待了詞的寫作背景、原因和主題。
詞的上闋述時事。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寫中原淪
陷的慘狀,形象地概括了北宋滅亡的歷史事實,有尺幅千里之勢。
首句:夢繞神州路。寫作者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國土,連做夢都在
圍著北宋故都汴京的路轉(zhuǎn)。“繞”,即縈繞,牽掛心間,不能忘懷。這
里有徘徊、巡回之意?!吧裰萋?,古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
子荀卿列傳》)這里指中原淪陷區(qū)。作者為什么要將中原淪陷之慘狀
托之于夢呢?含意有二:一是中原淪陷不可去,淪陷之慘唯可于夢中
見之;二是中原之淪陷如惡夢一般。實景虛寫,寫出人心之慘痛,故
有第二層的質(zhì)問。
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這兩句寫夢中所見。中原淪陷慘
狀,以“悵”為領(lǐng)字。所悵者,一是“連營畫角"金兵軍營相望,軍
號凄厲。二是“故宮離黍”。當他在夢中來到汴京的時候,那蕭瑟的
秋風,更引起了他的無限悲傷,當年繁華的汴京,已成了金兵的軍營,
一陣陣哀厲高亢的軍號聲連成一片,原來的皇宮大殿長滿了野草,完
全變成了荒涼的廢墟。
以上幾句,層層遞轉(zhuǎn),字字沉實,詞人悲憤之情,愈轉(zhuǎn)愈深沉。
因為胡鈴主張收復中原、反對議和而得罪權(quán)臣,被貶謫嶺南,所以起
筆即從中原寫起?!皦衾@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
是寫對中原地區(qū)的深沉懷念和收復失地的愿望。作者通過對北宋滅亡、
汴京荒涼的描寫,表達了對國事的憂傷。這就與堅決主戰(zhàn)的胡鈴溝通
了感情,因為他們的心情和意志都是一致的。所以這個開頭很不尋常,
作者不寫送別之情,不寫景物之狀,而從共同關(guān)心的國事寫起,表示
對友人被貶謫的同情,并引以為知已,說明他們是志同道合的。
第二層: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
嚴詞質(zhì)問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是對開頭四句的追問和深思。到底是什么
原因,使我們的國家變成這個樣子呢?
底事昆侖傾砥柱,底事,即何事,什么事,什么原因,為什么?
“昆侖傾砥柱”即“傾昆侖砥柱"。昆侖,即昆侖山。古人相信黃河源
出昆侖山,傳說昆侖山有銅柱,其高入天,稱為天柱。見《淮南子?地
形訓》:“河水出昆侖東北瞰?!薄渡癞惤?jīng)?中荒經(jīng)》:“昆侖之山,有銅
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古人以昆侖為至高無上的山。砥柱,
即砥柱山,在今河南陜縣東北黃河中?!端?jīng)?河水注》:“砥柱,山
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中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
山而過,山見水中如柱然,故曰砥柱也。”《禹貢》稱:“異河積石,
至于龍門,又東至于砥柱。"傾,即摧毀、倒塌。作者在這里以昆侖
天柱,黃河砥柱,連類并書,比喻北宋王朝傾垮。
九地黃流亂注。喻指金人的入侵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慘景。九地:九
州,即中國,這里指中原淪陷區(qū)。黃流亂注:黃河泛濫,洪水橫流。
這里喻指金兵的猖狂入侵。
聚萬落、千村狐兔。即“萬落千村狐兔聚”,形象描寫中原經(jīng)金
兵鐵蹄踐踏后的荒涼破敗景象。正如曹操在《蒿里行》描寫的那樣: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落,即村
落。狐兔,這里指入侵之敵。
在這里,作者敘述了國家殘破之恨和人民遭難的慘狀,以山崩地
裂,洪水泛濫比喻國家的破亡和金兵的入侵,用狐貍和野兔的聚集,
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造成的荒涼,反映出人民所承受的災難。又以“九地黃流
亂注”與上層的“連營畫角","聚萬落、千村狐兔”與上層的“故宮
離黍",上下照應(yīng),顯得生動形象,深沉悲憤。
在第二層中,詩人提出了疑問,問而不答。乃因答案分明,不言
即知,況且涉及朝廷統(tǒng)治者而不能言。故而筆鋒一轉(zhuǎn),寫出了以下幾
句: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其言
外之意是:天高固然難測,而衣冠華族淪于異族之手,實乃人事使然。
此為第三層,感慨時事,點明送別。
天意從來高難問,天意:上天的意志。此指皇帝的態(tài)度。高難問:
難以讓人琢磨,猜不透。
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況:況且。人情:人們之間的交往情誼。
一說“人之常情”。老易悲,是說天意既難測,而人越到老了,想起
人們之間交往的友情,越容易感到悲傷,今有深仇而不思報,故長嘆:
悲難訴。從這里可以看出,“悲難訴”的內(nèi)涵是:北宋議和滅亡之悲難
訴;南宋王朝茍且偷生、偏安江左、迫害忠良,這種悲傷是難以訴說
的。
“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背鲎远鸥υ姟赌捍?/p>
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以表示
對高高在上的執(zhí)政者的心意難測,一味妥協(xié)投降、忘了亡國之仇的不
滿。
更南浦,送君去。寫送別。作者的筆鋒自然轉(zhuǎn)至送別胡鈴。南浦,
泛指送別的地方。出自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
兮南浦?!被蚪汀秳e賦》:“春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傷如
之何!"
以上幾句是寫作者對南宋朝廷的不滿和對胡鈴的慰勉。在上一層
里,作者用濃重的筆墨寫出了亡國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問:這一
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誰的過錯呢?在當時,這答案不能明白講出,
所以作者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這兩句詩,來暗
示國破家亡的罪責,應(yīng)由最高統(tǒng)治者來承擔。詩人以怨憤的筆調(diào)寫道:
上天的意志向來都是難以令人猜測的,何況人越到老了,想起人們的
交往之情越容易悲傷,這種悲傷的原因也很難訴說得清楚。是為國家
的命運悲傷,還是因為朋友的貶謫悲傷,作者使用"難訴"二字,其
意豐蘊含蓄,即是對上面問題的回答,又給人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人
老了容易悲傷,現(xiàn)在為自己的知已送別,其悲傷更屬必然了,所以,
作者用“更”字,又深入了一層,具體落實在送別上,至此點明主題。
上闋的安排,突出了作者同友人共同的憂國思想,而把個人的傷
離放在了次要地位,使作者與友人的惜別之情不同于一般,這就與那
些只寫離情別緒的俗套之作有明顯的區(qū)別。突出了共同的愛國思想,
也就把詞的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故詞的下闋轉(zhuǎn)寫友誼與慰勉,敘
別情: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
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
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下闋也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換頭
四句緊扣上闋結(jié)尾送君“南浦”之意,通過景物描寫,說明送別的時
間與地點。
首句:涼生岸柳催殘暑。點明季節(jié),說明作者寫詞時,是在夏末
秋初之夜。初秋的涼風從岸邊煙柳叢里吹來,驅(qū)散了殘余的暑氣,這
是地面景象。而夜空中,則是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在橫斜
的銀河里,散布著稀疏的星星,月亮灑著淡淡的月光,不時,偶有一
兩片云彩輕輕地緩緩地漂蕩在空中。耿:明亮。斜河:天河,即銀河;
銀河偏斜,又稱斜漢,表示夜已深。這里作者以凄清的夜景襯托離別
時的氣氛和心情。此時此刻,有何感受呢?心里想了些什么呢?
第二層:萬里江山知何處?;厥讓Υ惨拐Z。雁不到、書成誰與。
設(shè)想分別后的情形,表達懷戀的深情。。
萬里江山知何處。極言今后相隔萬里,不知道你在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厥祝夯貞?,回想。對床夜語:兩人對躺在床上
談話到深夜,說明友誼之深。對床,出自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yè)宿》:
“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币褂?,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君
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幾句曲曲折折抒寫留戀之情:既反映了他們深厚的友情,也表
達了他們對國事的感慨:君此去道路茫茫,國家前途亦茫茫。
雁不到、書成誰與。書,即書信。雁不到:相傳雁能傳書,但北
雁南飛止于衡陽回雁峰,而新州在衡陽之南。故民間有“大雁飛不到
嶺南,書信難以寄出”的說法。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也是說宋代朝臣貶謫遠方,好友大都不敢互通音訊。
蘇軾等人,也常在詩中提到過。“雁不到”,為假托而已。
這幾句是先從眼前的分別寫起,次憶舊情,復嘆別后悲傷。意思
是:今宵分別之后,我們相隔千山萬水,誰能知道你究竟在什么地方
呢?從今以后,天各一方,而我們對床夜話的情景,將成為美好的回
憶,唯有通過書信表達我們的友情。但是,新州是個連大雁也飛不到
的地方,就是寫成了書信,又有誰捎得去呢?這里由眼前的送別,想
到了今后可能書信難通,只能回憶以前的友情,這就更深入一層地表
達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留戀和悲傷。
以上幾句,格調(diào)悲沉。詞的結(jié)尾,作者勸慰友人,調(diào)子轉(zhuǎn)而激昂: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這是第三
層:遣愁致送別意。
“目盡青天懷今古"照應(yīng)“天意從來高難問”,遠望天空,想到古
今世態(tài)的變化,有四顧蒼茫之感。目盡:極目遠望。
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言大丈夫不能“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意思是:我們談的都是國家大事,怎么能像孩子一樣只顧說個人
恩怨呢?肯,在這里是怎么肯的意思。兒曹,即小兒女輩。兒曹恩怨:
指小孩之間一會兒好,一會兒埋怨。相爾汝,形容兩人講話時互相指
著對方的那種樣子。爾和汝,都是“你”的意思。出自韓愈《聽穎師
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舉大白,聽《金縷》。作者滿腹悲憤感情,通過層次井然的多次
轉(zhuǎn)折,這幾句是說,遙望蒼天,俯仰今古,歷史上出現(xiàn)了多少英雄人
物,我們也要象他們那樣,決不做只念恩怨私情的兒女之輩。請滿飲
此杯后,聽我唱一曲《金縷》,為你壯行送別吧!詞的煞拍,創(chuàng)造了
一個激昂闊大的意境,雄壯的筆調(diào),表現(xiàn)了作者不肯屈服,堅持斗爭
的精神,傳達了對朋友的鼓勵和支持,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通觀全詞,可以看出,這是一首不尋常的送別詞,它打破了歷來
送別詞的舊格調(diào),把個人之間的友情放在了民族危亡這樣一個大背景
中來詠嘆,既有深沉的家國之感,又有真切的朋友之情;既有悲傷的
遙想,又有昂揚的勸勉。作者以慷慨悲涼的筆調(diào),所抒發(fā)的不是纏綿
俳惻的離愁別恨,而是憂念國事艱危的憤慨之情。作者連夢中都思念
著被金軍蹂蹣的中原河山,表現(xiàn)了對南宋投降路線的不滿與憤恨,特
別是詞的結(jié)尾所表白的與友人共勉的磊落胸襟和遠大的抱負,在當時
的艱難困境中,是十分可貴的?!?/p>
三、(P249)羈旅思鄉(xiāng)詩T3
重九夜偶成
黃仲則(清代1
悲秋容易到重陽,節(jié)物相催黯自傷。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凄涼。
依依水郭人如雁,戀戀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親話真切,一燈滋味異他鄉(xiāng)。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還在因為秋天的蕭瑟而感到凄涼的我悄無聲息的就到了重陽節(jié),
萬物凋零的景象讓人更加感到哀傷。
飲美酒賞菊花卻依然感到寂寞,沒有大風沒有大雨的好天氣卻反
而感到凄涼。
城邊的河水反射的人影蒙蒙朧朧,還有那些身著寒衣的旅人們奔
波在如霜的月色之下。
幸好有老母的陪伴而感到了家庭的溫暖,同樣的一盞油燈卻沒有
長期在外漂泊寂寞孤獨之感。
注釋
節(jié)物:隨季節(jié)改換的事物,此處指重陽節(jié)的菊花。
人如雁:謂人似旅雁,終年南北翱游,棲無定所。
差喜:幸好。
衰親:老母。▲
四、(P250)詠史懷古詩T4
酹江月?秋夕興元使院作用東坡赤壁韻
胡世將(宋代1
神州沉陸,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北望長安應(yīng)不見,拋卻關(guān)西
半壁。塞馬晨嘶,胡笳夕弓1,贏得頭如雪。三秦往事,只數(shù)漢家三杰。
試看百二山河,奈君門萬里,六師不發(fā)。閘外何人,回首處、鐵
騎千群都滅。拜將臺欹,懷賢閣杳,空指沖冠發(fā)。闌干拍遍,獨對中
天明月。
作者胡世將
胡世將(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
人。樞密副使胡宿曾孫、浙西安撫使胡唐老之弟。北宋末年至南宋初
年大臣。崇寧五年(1106年),胡世將登進士第,歷尚書右司員外朗、
兵部侍郎等職。紹興八年(H38年),以樞密直學士出任四川安撫制
置使,兼知成都府。紹興十二年(H42年)病逝,年五十八,謚號
“忠獻”,后改謚“忠烈"。有《胡忠獻集》六十卷,已佚?!度卧姟?、
《全宋詞》、《陜西通志》等錄其詩詞。
創(chuàng)作背景
本詞作于公元1140年(宋高宗紹興十年)秋。公元H40(年宋
高宗紹興十年),胡世將任川陜宣撫副使,治兵于興元,積極抗金。
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檜,力主和議,把淮河至大散關(guān)以北土地拱手讓
人,此詞為感時而發(fā)所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神州大地淪喪,試問誰會成為范仲淹、韓琦式的人物來保家衛(wèi)
國。北望中原已失,連函谷關(guān)以西的大半土地也拋棄了。在邊塞,我
清晨騎在嘶嗚的馬背上出營,晚上伴著胡笳聲宿營,所贏得的不過是
滿頭的白發(fā)。收復“三秦”,只有漢初三杰再世了。
關(guān)中易守難攻,怎奈朝廷遠在萬里之外,又不肯發(fā)兵抗敵。主張
和議的人誰還記得邊關(guān)的恥辱,諸路兵馬都幾乎被滅。拜將臺歪在一
邊,懷賢閣不見蹤影,我怒發(fā)沖冠又有什么用。拍遍欄桿,只能獨自
仰望天空中的明月。
注釋
酹(lei)江月:詞牌名。又名《大江東去》《念奴嬌》《赤璧詞》
《百字令》《壺中天》等。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體多見,正體為
雙調(diào)百字,上下闋皆十句四人韻。平韻正體惟改仄韻為平韻。
興元:秦時名南鄭,為漢中郡治所,在今天的陜西漢中市。
一范一韓:范指范仲淹,韓指韓琦。范韓二人曾主持陜西邊防,
西夏敢騷擾。
長安:借指汴京,代表已被金人占領(lǐng)的中原大地。
三秦:當年項羽入咸陽后,把關(guān)中分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
董翳,為三秦。
漢家三杰:指漢初名臣張良、蕭何、韓信。
百二山河:形容關(guān)中形勢險要,二人扼守,敵百人。
同(kun)外:指朝廷之外,或指邊關(guān)。此指高宗建炎四年(H30
年)浚合五路兵馬與金兀術(shù)戰(zhàn)于富平(甘肅靈武),諸軍皆敗之事。
拜將臺:指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之臺,在陜西西部。
懷賢閣:是宋代為追懷諸葛亮而建的閣,在陜西鳳翔東南?!?/p>
賞析
H40年(宋高宗紹興十年),胡世將任川陜宣撫副使,與吳積極
抗金,劉琦、岳飛、韓世忠等也在中原重擊金兵,抗金形勢大好。但
不久,朝廷任用秦檜,力主和議,罷斥一批抗戰(zhàn)人士,把淮河至大散
關(guān)以北土地拱手讓給敵人,本詞作于同年秋季。作者痛感朝廷失計、
和議誤國,滿腔憤懣,發(fā)之于詞。上片以眼看神州淪喪哪有范仲淹、
韓琦式的英雄人物來保衛(wèi)河山起句,極度憤慨溢于言詞?!氨蓖?二句,
北望長安不見,意為中原已淪喪,連函谷關(guān)以西的大半土地也失陷了,
語含譏諷,情極沉痛?!俺克弧倍?,寫自己清晨騎馬出營,傍晚伴
著胡笳宿營,因為訂了和議,結(jié)果任憑歲月流逝,閑白了頭發(fā),卻不
見抗戰(zhàn)殺敵。"三秦"二句,宕開一筆,回顧歷史。收復陜西,在歷史
上有過,那是漢初三杰的故事。言下之意,今天仍可以收復失地,關(guān)
鍵在于實行抗戰(zhàn)政策和任用賢才。
下片緊承上片寫不能收復失地的原因?!霸嚳础倍?,關(guān)中形勢
險要可以堅守,但朝廷在千里之外,又力主和議,不肯發(fā)兵。這里,
他把矛頭直接對準秦檜一幫賣國賊,進行譴責。憤怒地揭發(fā)了投降派
的罪行?!巴?二句,回顧H30年(高宗建炎四年)張浚合五路兵
馬與金兀術(shù)戰(zhàn)于富平(甘肅靈武),諸軍皆敗之事,但今天人們忘記
恥辱,又談和議。“拜將”三句,“臺","閣杳”,寫這幾處歷史文物
被破壞和被遺忘,表現(xiàn)了當時人們不重人才和糟蹋人才。能守而不守,
忘記恥辱,糟蹋人才而侈談和議,這些現(xiàn)實都促使充滿愛國激情的作
者激憤難當,但又無可奈何,他只有仰天長嘆。最后以“闌干拍遍,
獨對中天明月"作結(jié)。全詞充滿政治色彩,論事透徹,用典恰當;感
情飽滿,激昂慷慨;風格沉郁悲壯,灑脫豪放。
此詞為感時而發(fā)所作,斥責和議之非,期待有抱負才能的報國之
士實現(xiàn)恢復中原的大業(yè)。固它用東坡赤壁懷古韻,故此詞亦可稱“興
元懷古”。全詞憂懷國事,著眼大局,感情飽滿,激昂慷慨;風格沉
郁悲壯,灑脫豪放。
不過東坡赤壁詞主要追思懷念周瑜,此詞則追懷與當?shù)赜嘘P(guān)的好
幾個歷史人物。
(一)“三秦往事,只數(shù)漢家三杰。"項羽入關(guān)后分秦地為三,后
因稱關(guān)中為三秦。漢家三杰,就是輔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張良、蕭何與
韓信。劉邦于秦亡后被項羽封為漢王,定都南鄭。后來他聽從蕭何建
議,南鄭為韓信筑壇拜將。劉邦后來出關(guān)向東討伐項羽,并最終取勝,
主要就是依靠了張良、蕭何、韓信。
(二)“拜將臺欹,懷賢閣杳J懷賢閣是紀念三國時北伐至此的
諸葛亮。這是因為諸葛亮幾度北伐,即駐兵漢中以出斜谷,而且死后
葬于漢中的定軍山。陸游《感舊》詩記南鄭兩個勝跡,就是拜將壇與
武侯廟?!皯K淡遺壇側(cè),蕭條古廟墻。"自注:"拜韓信壇至今猶存。
沔陽有蜀后主所立武侯廟?!睉奄t閣建于斜谷口,北宋時猶存?!短K軾
詩集》卷四有詩題曰:“是日至下馬硬,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
南直斜谷,西臨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從出師也。"
(三)"問誰是,一范一韓人物?!币环兑豁n,指的是北宋時駐守
西北邊境的范仲淹與韓琦。仁宗康定元年,范仲淹與韓琦同為陜西經(jīng)
略安撫副使,為抵御西夏、鞏固西北邊防起了重要作用。朱熹《五朝
名臣言行錄》卷七:“(范)仲淹與韓琦協(xié)謀,必欲收復靈夏橫山之地,
邊上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
驚破膽。'"
這些歷史人物,有的成就大業(yè),有的北伐中原,有的威震邊陲。
“神州沉陸”、北宋淪亡之后,面對“北望長安應(yīng)不見,拋卻關(guān)西半
壁"的山河殘破的形勢,不能不令人臨風懷想古來于此為國立功的上
述先賢。這時作為邊帥初到興元的胡世將懷古感時,以表達他希欽和
追慕的先賢感情。但首句“神州沉陸”之后,緊接著“問誰是、一范
一韓人物",這么寫實是深慨當代沒有這樣的人物。緊接著下面說“漢
家三杰”已成“往事",拜將臺與懷賢閣則一“欹”一"杳",都是暗
寓“時無英雄”之慨。
當時張浚是個名望很高的主戰(zhàn)派領(lǐng)袖,主張“中興當自關(guān)、陜始
",自請宣撫川陜??上敬蟛攀?,對金兵作戰(zhàn)常失利。建炎四年
九月,他所指揮的五路之兵四十萬人與金兵交戰(zhàn)合潰敗于富平(今屬
陜西),至追此關(guān)、陜喪失不可復。胡世將上痛和議之非,近傷富平
之敗,和則非計,戰(zhàn)則非能,撫今懷古之余,內(nèi)心更加感到自己責任
重大,既憤且憂,自然“贏得頭如雪”了。以功業(yè)論,無疑胡世將還
算不上什么“中興名臣"。但此詞憂懷國事,著眼大局,不失塞外邊
將的氣度。“塞馬晨嘶,胡笳夕弓1”兩句,也很好體現(xiàn)了西北戰(zhàn)場特
有的邊塞氣氛。篇末寫怒發(fā)上指,闌干拍遍,情懷激憤,這么寫顯示
內(nèi)心憂憤既巨且深,再也無法平復了?!?/p>
五、(251)詠物言志詩T5
漢宮春?梅
晁沖之(宋代1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
詩。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
知。
作者晁沖之
晁沖之,宋代江西派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叔用,早年字用道。
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沖之的堂
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
紹圣(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
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當
權(quán)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wù)郎。他同呂本中為
知交,來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齋讀書志》的作者。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漢宮春》詞的著作權(quán),歷來存有爭議。一說為晁沖之作,
一說是李那作。《梅苑》、《樂府雅詞》、《花庵詞選》及《全壽備祖》
等,都將它歸于李那的名下,后代有不少人沿襲這個說法?!吨饼S書
錄解題》、《苕溪漁隱叢話》等著作,則認為它是晁沖之的作品。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邊的梅花是多么瀟灑,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橫斜著挺出三兩枝。
春風也不知道愛惜,任憑雪壓霜欺。燕子無情無意,只因怕冷,輕易
地失去她開花的日期。惟有南歸的鴻雁,年年南飛時能看見她的芳姿。
清淺的小溪,如一條白白的絲練,請問那些華麗的堂宇,又如何
能趕得上這茅屋疏籬?最令人傷心的是,自從知己朋友離去之后,便
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絕的歌詩。只有微云輕輕飄浮,淡淡的月光隱約
迷離。面對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潔又都是為了誰?但那高潔的江梅,
依舊倚風自笑,并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質(zhì),本
來就不在乎別知與不知。
注釋
漢宮春:張先此調(diào)詠梅,有“透新春消息","漢家宮額涂黃”句,
調(diào)名來于此。
東君:又名東皇、東帝,傳說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屬東,故
名。
塞雁:邊塞之雁。雁是候鳥,秋季南來,春季北去。
玉堂:指豪家的宅第。
何似:哪里比得上。
分付他誰:即向誰訴說。
風流:高尚的品格和氣節(jié)?!?/p>
賞析
此詞詠梅之孤高與環(huán)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選擇一系列色淡神
寒的字詞,刻畫梅與周圍環(huán)境,宛若一幅水墨畫,其勾勒梅花骨格精
神尤高,給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詞風格疏淡雋永,句格舒緩纖徐。
起首一句,以修竹作陪襯,極言野梅品格之孤高。二、三兩句,
極寫梅的孤潔瘦淡。芳潔固然堪賞,孤瘦則似須扶持,以下二句就勢
寫梅之不得于春神,更為有力:“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風欺。"梅花是
凌寒而開,其蕊寒香冷,不僅與蜂蝶無緣,連候燕也似乎“怕春寒、
輕失花期”。因燕子仲春社日歸來,其時梅的花時已過,故云。一言
“東君不愛惜"、再言燕子“無情”,是雙倍的遺憾?!拔┦怯?一轉(zhuǎn),
說畢竟還有“南來歸雁,年年長開時”,其詞若自慰,其時無非憾意,
從“惟是有"的限制語中不難會出。這幾句,揮灑自如,靈動飛揚,
筆力不凡。
下片化用林逋詠梅名句一一“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寫野“江梅”的風流與冷落。
過片三句言“清淺小溪如練”,梅枝疏影橫斜,自成風景,雖村
野(“茅舍疏籬"),似勝于白玉堂前?!皞摹眱删涓袊@“梅妻鶴子"
的詩人林逋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橫斜”之詩竟成絕響?!拔?/p>
云"三句,以問句的形式,言林逋逝后,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動,
也無人能賞,只不過孤芳自賞而已。結(jié)尾三句,以擬人化的手法,將
梅之孤高自許的風流標格推向高潮,從而收束全篇,造成余韻深長。
含蓄蘊藉的藝術(shù)效果。▲
六、(P251)愛情閨怨詩T6
遣悲懷三首?其一
元稹(唐代)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直篋,泥他沽酒拔金釵。(直篋一作:畫篋)
野蔬充膳甘長善,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作者元稹
元稹(779年一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
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
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
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創(chuàng)作背景
這三首詩約作于公元8n年(元和六年),時元稹在監(jiān)察御史分
務(wù)東臺任上;一說這組詩作于公元822年(長慶二年)。這是元稹為
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如同謝公最受偏愛的女兒,嫁給我這個貧士事事不順利。
你見我沒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釵因我相求而買酒。
你用野蔬充饑卻說食物甘美,古槐落葉當柴也無怨無悔。
如今我高官厚祿你卻離人間,為祭奠你延請僧道超度士靈。
注釋
謝公東晉宰相謝安,他最偏愛侄女謝道鎘。
黔婁:戰(zhàn)國時齊國的貧士。此自喻。言韋叢以名門閨秀屈身下嫁。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順遂。
直篋:竹或草編的箱子。
泥:軟纏,央求。
#:豆葉,嫩時可食。
奠:祭奠,設(shè)酒食而祭?!?/p>
賞析
這首詩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并抒寫自己的抱憾
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鎘借指
韋氏,以戰(zhàn)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順遂,這是對韋氏婚后七年間艱苦生活的簡
括,用以領(lǐng)起中間四句?!澳唷?,軟纏?!伴L著",長長的豆葉。中間這
四句是說:看到我沒有可替換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尋;我身邊沒
錢,死乞活賴地纏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金釵去換錢。平常家里只能
用豆葉之類的野菜充饑,她卻吃得很香甜;沒有柴燒,她便靠老槐樹
飄落的枯葉以作薪炊。這幾句用筆干凈,既寫出了婚后“百事乖”的
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這四個敘述句,句句
浸透著詩人對妻子的贊嘆與懷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詩人從出神的
追憶狀態(tài)中突然驚覺,發(fā)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
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只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
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情思。"復",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這兩
句,出語雖然平和,內(nèi)心深處卻是極其凄苦的。▲
七、(P252)邊塞征戰(zhàn)詩T7
喜遷鶯?晉師勝那上
李綱(宋代〕
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壯,索虜
豈能吞噬。阿堅百萬南牧,倏忽長驅(qū)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
容頤指。
奇?zhèn)?。潮水上,八千戈甲,結(jié)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
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shù)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
雅何曾專美。
作者李綱
李綱(1083年一H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民族英雄。字伯紀,號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遷居江蘇
無錫。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
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
《梁溪詞》。
創(chuàng)作背景
北宋被金兵滅亡后,高宗趙構(gòu)南渡,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新政權(quán)。
他滿足于偏安江左,不敢收復中原。不少愛國詩人詞人都通過自己的
作品,以多種手法表現(xiàn)了驅(qū)除金虜,還都汴京的愛國熱情。李綱感于
時政,曾寫了七首詠史詞。這首《喜遷鶯?晉師勝觀上》就是七首詠
史詞之一。
注釋
⑴沈:一水,在今安徽省壽縣境內(nèi)。
⑵限:界。這句說,千里長江,雪浪翻滾,風起云涌,一望無際,
但南北界限分明。
⑶逾:越。
⑷人謀:指大臣的謀略。
⑸索虜:南北朝時,南朝罵北朝人為索虜。吞噬:吞食。這幾句
說,長江的天險難以越過,而大臣的謀略又能制止強敵,北方的秦王
苻堅難道能夠仰吞東晉嗎?
(6)阿堅:即秦王苻堅。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
⑺倏忽:極快的意思。
⑻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采取了積極抗敵的戰(zhàn)略措施。
⑼頤:面頰。頤指:形容指揮進退皆如人意。
⑩八千戈甲:指晉軍前鋒都督謝玄等將領(lǐng)帶精兵八千,爭渡溺水,
擊殺秦兵。
?蛇豕:大豬和長蛇,比喻貪暴殘害者,《左傳?定公?四年》:
“吳為封(大)豕長蛇,以薦食上國?!白ⅲ骸毖詤秦澓θ缟啧埂!?/p>
?弭:弓末梢,用骨頭做的,用來助駕車者解開轡結(jié)。鞭弭:指
駕車前進。周旋:輾轉(zhuǎn)相從,這里是交戰(zhàn)的意思。晉公子重耳答楚成
王時,說過:”左執(zhí)鞭弭”和"以與君周旋”的話。見《左傳?僖公?二
十三年》。
(13)麾動:這里指戰(zhàn)旗招展。
?北軍:秦兵。這句說,坐談之間,北方秦國苻堅的軍隊順風倒
下,很快被打敗。
?鳴鶴:即風聲鶴唳。秦國軍隊大敗后逃跑,看見八公山上的草
木,以為都是東晉的士兵,路上聽到風聲和鶴叫的聲音也以為是晉兵
追來。見《晉書?謝安傳》。
?王師:東晉的軍隊。
?晉祚:東晉的皇位。
?烝民:眾多的百姓。
?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道岔拉桿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羊尾片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磁條充消敏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科技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生聲音藝術(shù)培養(yǎng)研究
- 2025至2030年汽車空調(diào)用傳感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復合飼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SIP與VoIP融合技術(shù)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觀賞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研究-深度研究
- 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與銀行業(yè)競爭力-深度研究
-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考(專升本)大學政治考試真題含解析
- 煤礦復工復產(chǎn)培訓課件
- 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卡每日一練
- 《性激素臨床應(yīng)用》課件
- 眼科疾病與視覺健康
- 2024年九省聯(lián)考高考數(shù)學卷試題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a>
- 洗滌塔操作說明
- 繪本分享《狐貍打獵人》
- 撤銷因私出國(境)登記備案國家工作人員通知書
- (39)-總論第四節(jié)針灸處方
- 《民航服務(wù)溝通技巧》教案第10課兒童旅客服務(wù)溝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