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浙江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浙江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浙江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浙江省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請將選擇題答案寫在答題卷內(nèi)或者學校提供的機讀卡上。每題選出答案后,學??忌?B鉛筆把答

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qū)域

內(nèi)的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研究杜詩的人,論杜詩風格,多說沉郁頓挫。解釋卻又各自不同。我以為杜詩的風格,不都是沉郁頓

挫,毋寧說他的律體乃是以清新為本的,而又縱橫變化,兼之典麗精工,獨成一格,五、七絕(共一百三

十八首)是以清逸曲峭為主的。惟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確是以沉郁風格為主。

對“沉郁”一詞,我以為沉郁一詞是用劉歆給揚雄索《方言》目錄的信中的話。信說:“非子云澹雅

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終年銳精,以成此書?!彼^沉郁,就是深沉積久的意思。與郁結(jié)抑塞的意思不同。

杜甫《進〈雕賦》表》:“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據(jù)說揚雄作文,思致遲

滯,而枚皋敏捷,搖筆文成,所以杜表“沉郁”一句是指揚雄,下句“隨時敏捷”是指枚皋。杜以為自己

兼有揚、枚二人的長處,思既深沉,才又敏捷。再則,“沉郁頓挫”一語,后杜詩、杜文,絕未再用???/p>

見杜甫并不認為這句話可以說盡他的詩風。杜詩近體既然不可以用沉郁頓挫包舉,而杜的五、七言律、絕,

共有九百三十首加上長律一百二十七首,共一千零五十七首,約占現(xiàn)存杜詩(一千四百五十三首)的百分

之七十。則知用杜一時之語沉郁頓挫概指杜詩風格,實在并不很妥當。

杜所謂沉,乃是高標遠致、厭薄凡俗的心情,其所謂郁,亦與物多忤所積不平的憤懣。沉不是沉冥,

郁也不是憂郁。合起來說是,執(zhí)持弘毅叫作沉,感激蒼茫叫作郁。取《奉先詠懷》詩語表述其詞,那么,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本褪浅痢!案F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取笑同

學翁,浩歌彌激烈?!本褪怯簟?/p>

至于頓挫,不是風格,而是一種寫作方法。

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詩序說:“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鳖D挫一詞,蓋出《文賦》:

“箴清壯而頓挫?!笨搓憴C用頓挫一語,似不離含蓄曲折的意思。杜甫語意,亦大體如此,是指曲折停頓、

句斷意連(近于現(xiàn)代文學術(shù)語的跳躍)、微婉含蓄處。

清代杜詩評論家講頓挫的有方東樹。他的《昭昧詹言》卷十二、卷十八專講杜詩。卷十八講律詩,評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云:“起四句沉著頓挫?!痹u《因許八寄江寧旻上人》云:“只是頓挫,不直率聯(lián)

接。大約詩章法,全在句句斷,筆筆斷,而其意貫注。一氣曲折頓挫,乃無直章、死句、合掌之病?!彼?/p>

所謂的“頓挫”就是句斷筆斷,而意思連貫叫作頓挫。

方氏講律詩中頓挫,似說得極端一些。如果作詩真是必須句句斷,不許句相連接,那么如“竹葉于人

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流水一意,句間不斷,為什么成為傳誦之句?大抵清人論詩,都不免以自己

做試帖詩的方法去說杜詩,他們說的“章法”,實是依題作詩法,他們講的一套刻畫題目的所謂章法、句

法、字法,全是從做八股文中得來。他們不懂得真正的詩都是無題的,真正的詩也無定法。但這里為什么

又引他們的說法呢?因為文學畢竟是用語言文字做手段(或媒介)的事物,詩人的表情達意一方面得遵照

語文習慣辦事,一方面也總是從前人的文學傳統(tǒng)發(fā)物的,詩文評論家如果熟知語文規(guī)律,同時又熟悉詩人

所熟悉的文學遺產(chǎn),那么,他的評論總還不至于完全落空,完全郢書燕說。

總之,我以為沉郁頓挫是兩方面的事,沉郁是文學風格,以思想為主調(diào)。頓挫是文學手法,是通用工

具。二者頗有關(guān)聯(lián),所以也可以并提。但畢竟有別,所以亦不可含混。

(摘編自曹慕樊《沉郁頓挫辨》)

材料二:

“沉郁頓挫”原是杜甫在給唐玄宗的《進〈雕賦〉表》中對其詩文的概述,后代文論家認為這四個字能

夠表述杜詩的主體風格,遂成定論。但對于“沉郁頓挫”的具體含義,歷代文論家大都從內(nèi)容方面解釋“沉

郁”,從形式方面解釋“頓挫”。我認為,“沉郁”與“頓挫”二者的內(nèi)涵及成因,既都有內(nèi)容層面的因

素,也都有形式層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憂患精神、人本精神、樂道精神、篤行精神深深刻鏤在杜詩之中。杜甫身

經(jīng)戰(zhàn)亂,愛國主義、民族意識以及民胞物與的偉大情懷,構(gòu)成了戰(zhàn)亂詩篇的主旋律。杜甫家世不幸、仕途

蹭蹬,造成杜甫持重、憂郁的性格。凡此種種,都促使杜詩形成沉郁的風格。

杜甫看問題總是比別人深入一層、慎重幾分。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夕,唐帝國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樂

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國家危機的來臨。天寶末年,唐玄宗興兵討伐南昭。對這場不義之戰(zhàn),杜甫作了嚴

厲的抨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v有健

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保ā侗囆小罚┒瑫r代的詩人,如高適(《李云南征蠻詩》)、儲光羲

(《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則為這場不義戰(zhàn)爭高聲鼓噪。高、儲之輩只知道迎合當權(quán)者的心思,不顧

及戰(zhàn)爭的危害,杜甫卻能以國家安危為視點唱出反調(diào)。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風格之表

現(xiàn)。

杜甫在一些描繪山川景物或反映個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時空并馭”的手法,在一聯(lián)中,從時

空兩個角度下筆,這也是形成“沉郁”風格的因素?!敖接邪褪瘢瑮澯钭札R梁?!保ā渡隙德仕隆罚┣?/p>

句以“巴蜀”寫寺的周圍“江山”之壯美,是從空間角度下筆;后句以“齊梁”寫寺廟中“棟宇”之悠久,

則是從時間角度下筆。“天下兵戈滿,江邊歲月長?!保ā端晚f郎司直歸成都》)前句以“兵戈滿”寫戰(zhàn)

火遍地的現(xiàn)實,是從空間角度寫戰(zhàn)亂的廣延;后句以“歲月長”寫客居日久,是從時間角度寫戰(zhàn)亂的持久。

兩句塑造出詩人關(guān)注天下烽煙、嘆息漂泊于事無補的形象。

杜甫所說的“頓挫”,并非僅僅指表現(xiàn)手法,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內(nèi)容的。杜甫在《進〈雕賦〉表》

中說道:“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

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諸?”其中“沉郁頓挫”與“隨時敏捷”是分別針對揚雄和枚皋來講的。“沉

郁頓挫”說的是揚雄,“隨時敏捷”說的是枚皋。其中,“頓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

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為。他所說的“頓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現(xiàn)實的內(nèi)容,具有對君主和朝政

的諷諫功能。杜甫說的這段話,是向玄宗的自我推薦之辭,說自己寫作詩文既具有揚雄的思想深度,又具

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質(zhì)量,又有數(shù)量,這樣的人才,皇帝是應(yīng)該重用的。

從形式角度理解“頓挫”的內(nèi)涵。杜詩的“頓挫”風格,首先是來自一句或相鄰詩句的意思逆折。像

杜詩這樣在一句或相鄰的兩句之中頻頻進行語意的猛烈撞擊,卻是罕見的。其次,杜詩的“頓挫”風格還

來自他獨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麗景,情與景構(gòu)成巨大沖突,在沖

突中,感情表達獲得了超常的力度。

(摘編自韓成武《新論“沉郁頓挫”的內(nèi)涵》)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通過全面分析杜甫所有詩作,對“沉”“郁”的內(nèi)涵做了界定,并舉《奉先詠懷》詩句為例。

B.材料一認為律詩有“頓挫”之美,也有“流暢”之美,律詩并非只有使用“頓挫”的手法才能寫得好。

C.材料二認為儒家思想、杜甫在國家動蕩中的遭際與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詩形成沉郁之風。

D.材料二指出“頓挫”在思想內(nèi)容上是指杜詩有批判現(xiàn)實的內(nèi)容,具有對君主和朝政的諷諫功能。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論述了方東樹的局限性,他用八股文的創(chuàng)作方法去分析杜詩,不免對杜詩的“頓挫”有所曲解。

B.材料一從詞源的角度辨析了“沉郁”“頓挫”的含義,并結(jié)合杜詩或相關(guān)文論家的觀點對二者展開論述。

C.材料二寫杜甫面對國家討伐南昭,在詩中揭示出戰(zhàn)爭給百姓帶來的創(chuàng)傷,以闡明他與百姓相同的立場。

D.兩則材料所引《進〈雕賦》表》的內(nèi)容表明,杜甫對自己的才華充滿自信,將自己與揚雄、枚皋相提并論。

3.下列選項,最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沉郁”風格的一項是()

A.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剛腸。(杜甫《入衡州》)

B.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C.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D.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杜甫《樂游園歌》)

4.兩篇文章對“沉郁頓挫”的觀點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5.結(jié)合材料二畫橫線的句子簡要分析杜甫《春望》一詩。

【答案】1.A2.C3.C

4.①材料一認為“沉郁”只是部分杜詩的風格,不是杜詩的主要風格,而材料二則認同“沉郁頓挫”是杜

詩的主要風格;②材料一認為“沉郁”是風格,而“頓挫”是創(chuàng)作手法,而材料二則認為“沉郁”“頓挫”

都可以從“內(nèi)容”“形式”兩個角度理解。

5.①《春望》所描述的是國都淪陷,國家處于危亡的緊急關(guān)頭,由于戰(zhàn)火阻隔,家書難以收寄,家人安危

難料,詩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憂思愁緒。②《春望》所寫之景卻是春日欣欣向榮之景,春天的“花”“鳥”之

景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巨大沖突,表現(xiàn)出了“頓挫”的風格。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材料一通過全面分析杜甫所有詩作”錯。材料一并沒有全面分析杜甫所有詩作,作者只是對杜詩“沉

郁”風格進行了概述。

故選Ao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他與百姓相同的立場”錯。杜甫認識到討伐南昭給百姓造成了巨大災(zāi)難,但不能據(jù)此說杜甫與百姓立

場相同。另外根據(jù)材料二“能以國家安危為視點唱出反調(diào)”表明杜甫看問題總是比別人深入一層、慎重幾

分,不僅僅是考慮百姓立場,還有統(tǒng)治者角度,這也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

故選Co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和論據(jù)的能力。

C.“留連”兩句清新明麗,最不符合“沉郁”風格。

故選C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由材料一原文“我以為杜詩的風格,不都是沉郁頓挫,毋寧說他的律體乃是以清新為本的,而又縱橫變化,

兼之典麗精工,獨成一格,五、七絕(共一百三十八首)是以清逸曲峭為主的。惟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確

是以沉郁風格為主”可知,材料一認為“沉郁”只是部分杜詩的風格,不是杜詩的主要風格。由材料二原

文“‘沉郁頓挫’原是杜甫在給唐玄宗的《進〈雕賦〉表》中對其詩文的概述,后代文論家認為這四個字能

夠表述杜詩的主體風格,遂成定論”“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憂郁的性格。凡此種種,

都促使杜詩形成沉郁的風格”可知,材料二則認同“沉郁頓挫”是杜詩的主要風格;

由材料一原文“我以為沉郁頓挫是兩方面的事,沉郁是文學風格,以思想為主調(diào)。頓挫是文學手法,是通

用工具。二者頗有關(guān)聯(lián),所以也可以并提。但畢竟有別,所以亦不可含混”可知,材料一認為“沉郁”是

風格,而“頓挫”是創(chuàng)作手法。由材料二原文“我認為,‘沉郁’與‘頓挫’二者的內(nèi)涵及成因,既都有

內(nèi)容層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層面的因素”可知,材料二則認為“沉郁”“頓挫”都可以從“內(nèi)容”“形

式”兩個角度理解。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

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胺榛疬B三月,

家書抵萬金?!弊园彩放褋y以來,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zhàn)火仍連續(xù)不斷。詩人妻子兒女在廊州,一家人的

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

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國都淪陷,國家處于危亡的緊急關(guān)頭,由于戰(zhàn)火阻隔,家書難以收寄,家人安危

難料,詩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憂思愁緒。

《春望》中所寫之景卻是春日欣欣向榮之景,春天的“花”“鳥”之景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巨大沖突?!俺?/p>

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

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表現(xiàn)出了“頓挫”的風

格。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最響的炮仗

汪曾祺

孟家炮仗店的孟老板,孟和,走出巷口。唉,孟老板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都不大同。一出他家的

門,向北,一月油燭店。磚頭路。左邊一堵人家的院墻,墻上兩條南瓜藤,南瓜藤早枯透了。右邊一堵墻,

突出了肚子,這是一個老廁所。孟老板在這里撒過幾十年的尿。磚頭路。一個破洋瓷臉盆半埋在垃圾堆中。

一個小旅館,黑洞洞的,黑洞洞的梁上還掛一個舊燈籠,燈籠上畫了幾個蝙蝠,五福迎門。路上到處是草

屑,有人挑過草。兩行水滴,有人挑過水。一個布招,孟老板多年習慣的從那個布招下低頭而過。再過去,

一個小小理發(fā)店,墻壁上是公安局冬防布告:”照得年關(guān)歲暮,宵小匪盜堪猖,……”白紙黑字,字是筋

骨飽滿的顏體,旁邊還貼有個城隍大會建會疏啟,黃表紙。凡多招貼處皆為巷口,這里正是個人來人往的

巷口。

孟老板看了一眼“照得……”,一跳便至“中華民國”了。他搔搔頭,似乎想弄清楚現(xiàn)在究竟是民國

幾年。巷口一亮。亮出那面老藍布招子,上了年紀的藍布招上三個大白字:古月樓。太陽落在古月樓樓板

上。一片陽光之中,塵埃野鳥浮動。

孟老板從前是這里的老主顧,幾乎每天必到。來喝喝茶,吃吃點心,跟幾個熟人見見面,拱拱手,由

天氣時事談下去。談?wù)勆馍鲜虑?,地方上事情。如何承辦冬防,開濟貧粥廠;河工,水龍,施藥,擺渡

船,通陰溝,挑公廁里的糞,無所不談。照例凡有須孟老板出力處他沒有不站出來的,有須出錢處,也從

不肯后人。

孟老板走到巷口,停了一停。他本應(yīng)現(xiàn)在即坐到古月樓上等起來,但是他拐彎了。

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可都不同。他要跟一個人接頭關(guān)于嫁他的女兒的事去。

孟老板拐了彎,便看見自己家的那個炮仗店。孟老板從他的炮仗店門前而過。關(guān)著門。像是靜靜的,

過年似的。這是孟老板要嫁女兒的緣故。

從前,從前孟家炮仗店門前總擁著一堆孩子,男孩子,女孩子,歪著脖子,吮著指頭??磧蓚€老師傅

做炮仗。一到快吃午飯時候,這一帶的人必聽到“砰一匍!”照例十來聲。都知道孟家試炮仗。試炮仗有

一定的地方,一片荒地,廣闊無邊,從巷口不拐彎,一直向北就是了。你每天可以看到孟老板在一棵柳樹

旁邊,有時帶著他的孩子。把炮仗一個一個試放。這是這個小城市每天的招呼。保安隊天一亮就練號,承

天寺到晚上必撞鐘,中午孟家放炮仗。這幾種聲音,在春天,在冬天,在遠處近處,在風中雨中,繼續(xù)存

在,消失,而共同保留在一切人的印象中,記憶中。

全城不止三家炮仗店,而孟家三代以來比任何一家的炮仗都響。四鄉(xiāng)八鎮(zhèn),甚至鄰近縣城,娶媳婦,

嫁女兒,講究人家,都講究用孟家炮仗,好像才算是放炮仗。香期,廟會。孟蘭焰口,地藏王生日,清明,

冬至,過年,孟家架上沒有“連日貨”。老師傅一個下半年總要打夜作,一面喝酒,一面工作到天明。還

有著名的孟家煙火,全城沒得第二家。

五百里方圓,凡有死喪慶吊紅白喜事,用煙火必找孟家。孟老板手上一個漢玉扳指。孟老板旱煙袋上

一個玻璃翠葫蘆嘴子。孟老板每天在這個巷子里走好多回。從家里到店里,從店里到家里?!懊侠习濉边@

個稱呼跟孟老板本人是一個。天下有若干姓孟的老板,然而天下只有這么一個孟老板。孟老板差不多每天

要到古月樓坐坐。喝喝茶,吃吃點心,跟幾個熟人見見面,談?wù)?。古月樓中有他一個長定座兒。

但是孟老板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都不同。孟家炮仗店的門關(guān)上了。孟老板要把女兒嫁出去。

北伐成功,破除了迷信,神像推倒,廟產(chǎn)充公,和尚尼姑還俗,鞭炮業(yè)自然大受影響。地方連年水旱

兵災(zāi),百姓越來越苦,有興致放鞭炮的究竟少了,煙火更是談不上。二十年河堤決口,生意更淡。接著是

硝磺缺售,成本高,貨源少,一年賣不出幾掛千子紅。后來,保安隊貼出大布告,不許民間燃放炮竹,風

聲鶴唳,容易引起誤會云云!

漸漸的,孟老板簡直不容易在古月樓茶客中見到了。

店開不下去。家里耗了個空。背得一身的債。

這一帶的人多久已不聽見試炮聲音。

孟老板還在這條巷子里走出走進。所欠的債務(wù)多半是一個姓宋的做的中保。姓宋的專是一個說是打合,

牽線接頭,陪人家借字,吃白食,拿干錢角色!

今天,現(xiàn)在孟老板就是要碰這個姓宋的去,談?wù)劶夼畠旱氖虑椤T缦燃s好,在古月樓見面,再談一趟,

就定聘了。

古月樓呀,孟老板像是從來沒有上這個地方去過,完全是個陌生。孟老板出了巷口而拐彎了。他要上

哪里去呢?是的,上哪兒去呢?他好像是在轉(zhuǎn)了一會兒,也不問一問他自己。他只是信步而行,過了東街。

數(shù)十年如一日,鋪在這里的東街。燒餅店的燒餅,石灰店里的石灰,染坊師傅的藍指甲,測字先生的缺嘴

紫砂茶壺,……每一塊磚頭在左邊一塊的右邊,右邊一塊的左邊,孟老板從這里過去。這些東西要全撤去,

孟老板仍是一個孟老板,他現(xiàn)在也沒有一句話要向世人說。約莫兩個多鐘頭之后,孟老板下了樓來。臉上

蠟渣黃,他身邊是那個姓宋的,兩人走到屋檐口,站了一站。姓宋的帽子取下來,搔了搔頭,想說甚么,

想想,又不說了。仍舊把帽子戴上?!盎匾??!薄盎匾??!?/p>

這時甚么地方突地來了一聲,“孟老板!”孟老板遽然問“甚么事?”這才看出是挑水的老王。這人

愣頭愣腦。一對水桶擺呀擺的,扁擔上掛了一條牛鞭子,一結(jié)青蒜。自然是“沒有事”。眼看著這人愣著

眼睛過去后,自言自語,“沒有事,沒有事,有甚么事呢?”這教孟老板想起回家了。唉,老孟,老孟,

你真狠心,實在是把女兒賣了。

孟老板把女兒嫁給保安隊一個班長。姓宋的做媒,明天過門。

孟老板女兒的出門是坐洋車去的。

女兒一走,孟老板即出門去,一直向北。這兩天他找到一點廢材料,一個人,做了三個特大雙響,問

他干甚么,他一聲不說?,F(xiàn)在他帶了這三個大炮仗出去,一直走到荒地。

荒地遼闊無邊,一棵禿樹,衰草斜陽,北風哀動。孟老板把三個雙響一個一個點上,隨即拼命把炮仗

向天上扔。真是一個最響的炮仗。多少日子以來沒有過的新鮮聲音。這一帶人全都聽到了。沒有一個人知

道是怎么回事。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亞確的一項是()

A.同樣是古月樓,孟老板從前是“幾乎每天必到”,如今卻“完全是個陌生”,對比鮮明,展現(xiàn)人物前后

境遇反差巨大。

B.文中經(jīng)營有道、樂善好施的孟老板店鋪關(guān)門、無奈嫁女,“吃白食”“拿干錢”的“姓宋的”卻頗有市

場,可見亂世之中,正常的社會秩序已被打亂。

C.孟老板走過東街,“沒有一句話要向世人說",遇到挑水的老王,兩人也是“沒有事”,反映當時底層

民眾內(nèi)心的壓抑苦悶。

D.“唉,老孟,老孟,你真狠心,實在是把女兒賣了?!边@句話是周圍人對孟老板的評價,是批評孟老板

不念親情,賣女還債,令人鄙夷。

7.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多次寫到孟老板這一趟走出巷口和以往不同,將孟老板的現(xiàn)在與過去交錯呈現(xiàn),起到了串聯(lián)小說情

節(jié)、舒緩敘述節(jié)奏的作用。

B.“天下有若干姓孟的老板,然而天下只有這么一個孟老板。”小說語言淡而有味,讀者可從字里行間讀

出作者對小人物命運的關(guān)切、思考。

C.“閑筆”指文學作品中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線索外穿插進去的部分。“燒餅店的燒餅,石灰店里的石灰”

就是這樣的閑筆,與小說主題的表達沒什么關(guān)系。

D.結(jié)尾以“禿樹、衰草、斜陽、北風”營造蒼涼蕭瑟的氛圍,遼闊無邊的背景凸顯孟老板的渺小,烘托人

物在凄慘境遇下的無力感。

8.本文開頭一段不避其繁,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其作用。

9.結(jié)合全文,分析小說標題“最響的炮仗”的多重意蘊。

【答案】6.D7.C

8.①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②營造低沉、黯淡的氛圍;③用繁筆描繪環(huán)境,細節(jié)逼真,讀起來真實可信;

④引出下文的古月樓,為下文在古月樓談嫁女之事作鋪墊。

9.①最響的炮仗是孟老板為女兒送行之聲,女兒看似出嫁實則被賣,制做三個特大雙響炮仗是父親現(xiàn)在唯

一能為女兒做的事情。

②最響的炮仗是孟老板悲憤壓抑內(nèi)心的宣泄之情,從曾經(jīng)的的得意富貴到現(xiàn)在的舉債賣女,孟老板心中之

苦無處言說,只能拼命將炮仗扔上天,叩問蒼天。

③最響的炮仗是作者替亂世小人物向時代發(fā)出的控訴之聲,以孟老板為代表的底層百姓命運為時代裹挾,

作者借最響的炮仗批判世道之亂,悲憫百姓之苦。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這句話是周圍人對孟老板的評價”理解錯誤,這句話是孟老板的內(nèi)心獨白,孟老板“自己”以旁觀者

身份評價自己,他覺得自己根本不配做一個父親。

故選Do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燒餅店的燒餅,石灰店里的石灰’……與小說主題的表達沒什么關(guān)系”理解錯誤,東街的燒餅店、

石灰店、染坊全要撤去,和孟家的炮仗店一樣開不下去了,東街的商人們亦如孟老板,他們都是亂世之下

受害的底層人。所以,這些閑筆與小說主題的表達是有關(guān)系的。

故選C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jié)、語段的作用的能力。

本段“再過去,一個小小理發(fā)店,墻壁上是公安局冬防布告:'照得年關(guān)歲暮,宵小匪盜堪猖,……'白

紙黑字,字是筋骨飽滿的顏體,旁邊還貼有個城隍大會建會疏啟,黃表紙”里的標語、筋骨飽滿的顏體的

字體、黃表紙的城隍大會建會疏啟,這些信息向讀者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及時間;

本段的“院墻”“早枯透了的南瓜藤”“老廁所”“黑洞洞的梁”“舊燈籠”等景物描寫凄涼、冷清,為

小說營造了一個低沉、黯淡的氛圍;

“左邊一堵人家的院墻,墻上兩條南瓜藤,南瓜藤早枯透了。右邊一堵墻,突出了肚子,這是一個老廁所。

孟老板在這里撒過幾十年的尿。磚頭路。一個破洋瓷臉盆半埋在垃圾堆中。一個小旅館,黑洞洞的,黑洞

洞的梁上還掛一個舊燈籠,燈籠上畫了幾個蝙蝠,五福迎門。路上到處是草屑,有人挑過草。兩行水滴,

有人挑過水”對院墻、早枯透了的南瓜藤、老廁所外墻、破洋瓷臉盆、旅店舊燈籠、路面的描寫詳細具體,

細節(jié)逼真,使讀者讀起來真實可信,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黑暗的巷口為下一段“巷口一亮。亮出那面老藍布招子,上了年紀的藍布招上三個大白字:古月樓”做鋪

墊,使下文自然引出巷口的古月樓,為下文孟老板在古月樓談嫁女之事做鋪墊。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本題可從小說內(nèi)容、人物情感、主題思想三個方面作答。

從小說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女兒一走,孟老板即出門去,一直向北。這兩天他找到一點廢材料,一

個人,做了三個特大雙響,問他干甚么,他一聲不說。現(xiàn)在他帶了這三個大炮仗出去,一直走到荒地”可

知,這三個“特大雙響”的最響炮仗是孟老板為女兒送行之聲,根據(jù)原文“孟老板還在這條巷子里走出走

進。所欠的債務(wù)多半是一個姓宋的做的中保。姓宋的專是一個說是打合,牽線接頭,陪人家借字,吃白食,

拿干錢角色!”“今天,現(xiàn)在孟老板就是要碰這個姓宋的去,談?wù)劶夼畠旱氖虑?。早先約好,在古月樓見

面,再談一趟,就定聘了”可知,孟老板的女兒看似出嫁實則是被賣,孟老板制做三個特大雙響炮仗是父

親現(xiàn)在唯一能為女兒做的事情。

從小說人物孟老板的情感分析:根據(jù)原文“女兒一走,孟老板即出門去,一直向北。這兩天他找到一點廢

材料,一個人,做了三個特大雙響,問他干甚么,他一聲不說。現(xiàn)在他帶了這三個大炮仗出去,一直走到

荒地”可知,女兒出嫁孟老板內(nèi)心是悲憤的,但是他的悲憤卻無處訴說,所以這三個“特大雙響”的最響

的炮仗是孟老板悲憤壓抑內(nèi)心的宣泄之情,“孟老板從前是這里的老主顧,幾乎每天必到”“照例凡有須

孟老板出力處他沒有不站出來的,有須出錢處,也從不肯后人?!睂懥嗣侠习逶?jīng)的得意富貴,但現(xiàn)在卻

舉債賣女,“荒地遼闊無邊,一棵禿樹,衰草斜陽,北風哀動。孟老板把三個雙響一個一個點上,隨即拼

命把炮仗向天上扔”寫出了孟老板心中之苦無處言說,只能拼命將炮仗扔上天,叩問蒼天。

從小說主題思想分析:原文“石灰店里的石灰,染坊師傅的藍指甲,測字先生的缺嘴紫砂茶壺,……每一

塊磚頭在左邊一塊的右邊,右邊一塊的左邊,孟老板從這里過去。這些東西要全撤去,孟老板仍是一個孟

老板,他現(xiàn)在也沒有一句話要向世人說”寫了東街的燒餅店、石灰店、染坊全要撤去,和孟家的炮仗店一

樣開不下去了,以孟老板為代表的這些商人都是亂世之下受害的底層人,他們的命運都為時代裹挾,小說

以“最響的炮仗”為標題,實質(zhì)是作者替亂世小人物向時代發(fā)出的控訴之聲,作者借最響的炮仗批判世道

之亂,悲憫百姓之苦。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帝問右丞相周勃曰:“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不知。又問:“一歲錢谷出入幾何?”勃又謝不

知,惶愧,汗出狹背。上問左丞相陳平,平曰:“有主者。陛下問決獄,責廷尉;問錢谷,責治粟內(nèi)史。”

上曰:“君所主者何事?”平日:“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

內(nèi)親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钡鄯Q善。絳侯(勃封絳侯)自知其能不如平,乃謝病請歸相印。上

許之,平專為丞相。

笠翁日:陳平不對決獄、錢谷之間,其事與周勃同情,總由平日未嘗經(jīng)理,卒然問及,不能即舉其數(shù)。

但平有飾非之智,勃無口給之能,故覺彼善于此,掩過一時之耳目,非勃才果出平下,當以相任獨歸之也。

夫庶吏革天下之事,宰相總庶吏之成。文帝問曰:”一歲決獄幾何?錢谷出入幾何?不問節(jié)目而問大

綱,正所謂總其成也。知而舉之,不過兩言而盡,有何難對與不屑對之有哉?若問某郡決獄幾何、錢谷出入

幾何,欲其條分而縷析之,則如此冗屑之事,誠非宰相所宜知。今以總目叩大臣,猶之覓鎖鑰于家督,訪

繩墨于工師,未有不隨取隨應(yīng),隨問隨答者。豈得曰"大匠恥親繩墨之事,紀綱不任鎖鑰之繁,君其問諸

若輩”乎?惜蕭何已死,備顧問者無人,設(shè)此時猶居相位而躬承是問,吾知其必能應(yīng)對如流,不褰毫發(fā)。

何以知之?因其西入咸陽時,早已收藏圖籍,留心經(jīng)世之務(wù),不似諸君爭取財物,置天下大計于不問,至

此時一詰而茫然也。文帝不察,卒為所欺,不可謂非至明之一累也。

噫!后世論此者皆謂陳平能識大體可謂相臣之法是千古讀書人盡墮術(shù)中而不之覺。受其欺者,豈獨一

漢文帝而已哉!

(節(jié)選自李漁《笠翁別集》)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后世論A此者皆謂B陳平能識C大體D可謂相臣E之法F是千古讀書人G盡墮術(shù)中H而不之覺。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卒,通“猝”,其含義與《屈原列傳》“懷王卒行”,《過秦論〉”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中的“卒”

不同。

B.董,意為監(jiān)督管理,《諫太宗十思疏)”雖董之以嚴刑”句及現(xiàn)代漢語“董事”一詞中的“董”字均作

此解。

C.恥,意為感到恥辱,其詞類活用方式與《師說》”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成語“不恥下問”中“恥”

均不同。

D.爽,意為過錯,其含義與《促織》“即道人意中事,無毫發(fā)爽”、《氓》“女也不爽”中的“爽”均相

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段為作者引述的史料,根據(jù)史書的記史范疇推斷,以上史料引自《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三書均有可能。

B.因不能答復漢文帝的詢問而陷入尷尬的周勃,得到陳平的同情,但周勃最終還是辭去丞相一職,陳平得

以專任丞相。

C.對漢文帝的詢問,周勃、陳平、蕭何的答復不同,不同的答復顯示了三人不同的個性。作者對三人做出

了不同評價。

D.漢文帝被陳平的話術(shù)欺騙,贊賞陳平的回答。雖然受騙者不止?jié)h文帝一人,但李漁由此認為漢文帝并非

真正的明君。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勃謝不知。

(2)今以總目叩大臣,猶之覓鎖鑰于家督。

14.本文認為陳平“不對決獄、錢谷之問”實際是在掩飾其不了解情況的疏失。作者這樣推斷的主要理由

是什么?

【答案】10.BDF

11.C12.A

13.(1)“天下一年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自己不了解。

(2)現(xiàn)在拿總綱要點詢問大臣,猶如向管家索要鑰匙。

14.陳平認為丞相只負責大政,不問具體事務(wù),所以未答復漢文帝的詢問。但李漁認為漢文帝所問正是國

家大政,陳平的不答正是因不了解而無法答復。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后世評論這件事的人都說陳平能夠識大體,可以說是宰相的典范,這是千百年來的讀書人都陷入了

這種看法而沒有意識到。

“陳平能識大體可謂相臣之法”是“謂”的內(nèi)容,“是千古讀書人盡墮術(shù)中而不之覺”是作者的評論,所

以在BF處斷開;“陳平能識大體”主謂賓齊全,單獨成句,在D處斷開。

故選BDF?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及用法的能力。

A.正確。通“猝”,突然;最終;士卒。句意:突然問到。/懷王最終還是去了。/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步

兵,手持鋒利的武器,詢問路人。

B.正確。句意:一般官吏負責管理天下的事務(wù)。/雖然可以用嚴刑來監(jiān)督他們。/管理事務(wù)。

C.錯誤。三個“恥”字均為意動用法,解釋為“以……為恥”。句意:大工匠以親自處理繩墨之事為恥。/

對于自身,卻以從師學習為恥。/不把向?qū)W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

D.正確。句意:沒有絲毫差錯。/那上面就寫著求神的人心中所想問的事情,沒有絲毫差錯。/我做妻子沒

差錯。

故選C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得到陳平的同情”錯誤,原文中“同情”意為“事情實質(zhì)相同”。

C.“周勃、陳平、蕭何的答復不同”錯誤,蕭何已死,并未回答漢文帝的詢問,文中表述為作者假設(shè)。

D.“李漁由此認為漢文帝并非真正的明君”錯誤,文中認為,漢文帝受騙為“至明之一累”,并未否定文

帝為明君。

故選A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決獄”,判決的案件;“幾何”,多少;“謝”,謝罪。

(2)“總目”,總綱要點;“叩”,詢問;“覓鎖鑰于家督”,狀語后置,“于家督覓鎖鑰”。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根據(jù)“平日:'宰相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內(nèi)親百姓,使卿

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可知,陳平認為丞相只負責大政,不問具體事務(wù),所以未答復漢文帝的詢問。

根據(jù)“夫庶吏董天下之事,宰相總庶吏之成”可知,般官吏負責管理天下的事務(wù),而宰相則負責總結(jié)官吏

們的成績。再根據(jù)“不問節(jié)目而問大綱,正所謂總其成也”可知,作者認為皇帝問的不是具體細節(jié),而是

總體情況,這正是所謂的“總結(jié)成績”,這是宰相應(yīng)該清楚明白的,陳平卻回答不上來是因不了解。所以

他的回答是在掩飾其不了解情況的疏失。

參考譯文:

孝文皇帝問右丞相周勃說:“全國一年中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孝文皇帝又問:

“全國一年中錢糧的開支收入有多少?”周勃又謝罪說不知道,慚愧自己不能回答,急得汗流狹背。于是

皇上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有主管的人。陛下若問判決案件的情況,可詢問廷尉;問錢糧收支的情

況,可詢問治粟內(nèi)史?!被噬险f:“你所主管的是些什么事呢?”陳平說:“宰相一職,對上輔佐天子調(diào)

理陰陽,順應(yīng)四時,對下養(yǎng)育萬物適時生長,對外鎮(zhèn)撫四夷和諸侯,對內(nèi)愛護團結(jié)百姓,使公卿大夫各自

能夠勝任他們的職責?!毙⑽牡鄯Q贊他回答得好。絳侯周勃自知才能比不上陳平,就托病請求辭去右丞相

的職務(wù)。孝文帝答應(yīng)他,陳平獨自擔任整個丞相的職務(wù)。

笠翁說:陳平?jīng)]有回答關(guān)于案件審理和錢糧收支的問題,他的情況與周勃相同,都是因為平日不曾

親自管理這些事務(wù),突然問到,不能立即說出具體數(shù)字。只不過陳平有掩蓋錯誤的智慧,而周勃沒有應(yīng)對

的口才,所以讓人覺得陳平在這方面更優(yōu)秀,這只是暫時蒙蔽了人們的耳目,并不是周勃的才能真的比陳

平差,不應(yīng)該把重任只交給陳平。

一般官吏負責管理天下的事務(wù),而宰相則負責總結(jié)官吏們的成績。文帝問的是:一年審理的案件有多

少?錢糧的收支有多少?他沒有問具體的細節(jié)而是問總體情況,這正是所謂的總結(jié)成績。如果知道這些數(shù)

字,回答起來不過一兩句話就能說完,有什么難處或者是不值得回答的呢?如果問的是某個郡審理的案

件有多少、錢糧的收支有多少,想要詳細地分條解釋,那么這些瑣碎的事情確實不適合宰相去了解。現(xiàn)在

用總體的目標來詢問大臣,就像是到家宰那里找鑰匙,或是向工匠詢問繩墨,沒有不隨時拿取、隨時回答

的。怎么能說“大工匠以親自處理繩墨之事為恥,管家不愿意承擔鑰匙的繁瑣,君主應(yīng)該去問那些人”呢?

可惜蕭何已經(jīng)去世,沒有人能夠作為顧問,如果他在位還能親自回答這些問題,我知道他一定能夠?qū)Υ鹑?/p>

流,沒有絲毫差錯。怎么知道的呢?因為他在西入咸陽時,就已經(jīng)收集了圖書,留心于治理國家的事務(wù),

不像其他人只顧爭奪財物,把天下大計放在一邊不聞不問,到了關(guān)鍵時刻一問三不知。文帝沒有察覺到這

一點,最終被欺騙,這不能不說是因為他的至明之累。

唉!后世評論這件事的人都說陳平能夠識大體,可以說是宰相的典范,這是千百年來的讀書人都陷入

了這種看法而沒有意識到。受到欺騙的,難道只有漢文帝一個人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寄楊工部,聞毗陵舍弟自罌溪入茶山①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畫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尋。

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

色是春光染,香驚日氣侵。

試嘗應(yīng)酒醒,封進定恩深。

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注】①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勖,時任毗陵刺史。茶山:指顧渚山,貢茶產(chǎn)地。②太府:此處指太府

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錢帛、物資、貿(mào)易等的官署。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點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繪兩岸山花爛漫,緊扣“好”字。

B.姚勖一行人溯蜀溪而上,不只為了入山采茶,更為了一同探尋春山勝景。

C.“芳新”“幽嫩”代指樹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與質(zhì)地,用詞精致。

D.尾聯(lián)想象太府官員為所貢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進貢之事圓滿完成。

16.本詩的“試嘗應(yīng)酒醒”與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的“晴窗細乳戲分茶”都涉及“茶”,這兩句在表

達意圖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15.B16.①“試嘗應(yīng)酒醒”一句中,“試嘗”指鑒定茶的品質(zhì),品質(zhì)好方可封裝進貢,表現(xiàn)

了姚勖對采茶進貢一事的慎重細心;“應(yīng)酒醒”為詩人的揣測,意在說明茶葉品質(zhì)優(yōu)良。

②陸詩的“晴窗細乳戲分茶”一句,用戲玩烹茶表現(xiàn)詩人在臨安寓所等待召見時的無聊,含蓄表達了報國

無門、蹉跖歲月的無奈。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B.“更為了一同探尋春山勝景”錯誤,根據(jù)注釋和首句“采茶溪路好”可知,姚勖一行人入山的主要目的

是采茶,而非探尋春山勝景?!按荷娇凸矊ぁ笔菫榱藢ぢ返巧讲烧虏?,所以詩人才會用“芳新生石際,

幽嫩在山陰”寫茶樹的新芽。

故選Bo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人創(chuàng)作意圖能力。

“試嘗應(yīng)酒醒”意思是:鑒定茶葉品質(zhì)的時候,要去除醉態(tài),身上不能殘存酒味,其意在不能有任何異味。

“封進定恩深”意思是:包裝加封進貢朝廷后,一定會獲得皇上的重賞。姚勖作為毗陵刺史,親自進山監(jiān)

督貢焙乃其職責。詩人獲知胞弟毗陵刺史姚勖同僧人取道罌溪進入顧渚山采制貢茶,便展開天馬行空般的

想象,“應(yīng)酒醒”當是虛寫,“試嘗”表現(xiàn)了姚勖的恪盡職守,鑒定貢茶時的認真、仔細,如此才能選制

出好茶,進貢朝廷,獲得皇帝隆恩,暗含了詩人對胞弟的期許。

陸詩的“晴窗細乳戲分茶”表面描寫閑居生活。陸游矢志抗金,但對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軟弱與黑暗,

是日益見得明白了。這一年春天,陸游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州。嚴州知州的職位本與他的素志不合,何況覲

見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國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詩人卻無事而作草書,晴窗下品著清茗,

表面上看,是極閑適恬靜的境界,然而在這背后,正藏著詩人無限的感慨與牢騷??菇鸬脑竿僖淮温淇?

詩人只能消磨時光,真是無聊而可悲。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自己的詩作中經(jīng)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司馬遷《屈原列傳》中“,”兩句對

此做出了解釋。

(2)李白在《蜀道難》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形勝之地,匪親勿居”語句,以“,”

兩句表達出對國事的憂慮與關(guān)切。

(3)小剛臨摹了一幅山水畫,畫上有蓮、有船,他想在上面題兩句古人成句,比如“,"

就不錯。

【答案】①.其志潔②.故其稱物芳③.所守或匪親④.化為狼與豺⑤.金槳木蘭

船⑥.戲采江南蓮(菱葉縈波荷網(wǎng)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題要注意的字詞有:“潔”“匪”“豺”“槳”。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秦嶺下,渭水畔,許久未見如此沸騰的煙火氣。滿懷好奇的客人從各地涌來,排隊、打卡,品鑒一碗

沖上“頂流”的熱辣。甘肅天水,一顆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的遺珠,正被更多人看見。

伏羲、秦人、三國、石窟……天水,這座早已A的西北老牌旅游城市卻總是“懷才不遇”。

提到天水,很少有人能一口氣說出它昔日的輝煌。這里是“羲里蝸鄉(xiāng)”,孕育了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中國新石

器時代遺址大地灣。秦人在此放馬、建都,蜀魏在此拉鋸爭雄,東西文明在此交匯……它是《詩經(jīng)》里的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誕生地,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漢代名將李廣的故鄉(xiāng),也

是杜甫入蜀前游歷了三個多月、寫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秦州。天水等待了太久。①當來自B

的人潮順著網(wǎng)線尋來,本地人那句“上次天水來這么多人,還是諸葛亮收服姜維的時候”,既有“懷才不

遇”的心酸,又有“明珠始識”的意外和欣喜。

C,天水麻辣燙的爆火,最早似乎與一位女孩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的美食視頻有關(guān)。細節(jié)雖

難考究,但網(wǎng)絡(luò)“放大鏡”的一次次催化、發(fā)酵,是這座小城破繭出圖的直接推手。②如今,信息時代終

于讓它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當尋味成為更多人享受生活的鑰匙,精確的大數(shù)據(jù)算法將各地最新最全的美食話題,推送給愿意付出

時間和精力的“有緣人”。③在天水麻辣燙“打卡點”,高舉的手機和“捧花”一樣醒目,品鑒美食、分

享現(xiàn)場、介紹甘肅農(nóng)產(chǎn)品和景點的嘶喊,匯成粗糙卻熱烈的線上狂歡。④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天水,感知天

水。

與此同時,網(wǎng)上有關(guān)天水麻辣燙的同質(zhì)化宣傳,逐漸被更具思考力和人文關(guān)懷的推介代替:“歷史需

要很長的時間和耐心,才能被挖掘到足夠精彩的一面,天水替甘肅走了很大一步”“這片土地并非一片貧

瘠,它開滿了花”。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shù)某烧Z。

ABC

19.下列句子中的“涌”與文中加點的“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作家需要思如泉涌的靈感。B.天邊涌出一輪明月。

C.上課鈴響了,學生們涌進教室。D.山間涌流若美妙的歌聲。

2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兩句詩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ǎ?/p>

A.①B.②C.③D.@

【答案】18.①.聞名遐邇②.四面八方③.追根溯源

19.C20.B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處,依據(jù)“甘肅天水,一顆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的遺珠”“西北老牌旅游城市”等內(nèi)容,可知早已經(jīng)遠

近聞名,所以可以填“聞名遐邇”。聞名遐邇:聲名遠播,遠近皆知。

B處,此句很多地方的人都來到天水,可以填“四面八方”。四面八方:指各個方面或者各個地方。

C處,是本句的開頭,本句在回顧、探究天水火爆的原因,可以填“追根溯源”。追根溯源:指追溯事物發(fā)

生的根源。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同詞異境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噴涌,比喻,形容才思敏捷。

B.出現(xiàn)。

C.簇擁著前進,和原文“滿懷好奇的客人從各地涌來”中的“涌”一樣。

D.流動。

故選Co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

②處語境表示當下“信息時代”給天水帶來了蓬勃發(fā)展的機遇,“終于讓它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和詩句的寓意一致。

故選Bo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其性質(zhì)和信息守恒問題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黑洞的形成源

于恒星的演化。當一顆恒星燃盡了核燃料時,它可能會發(fā)生劇烈的引力坍縮。這個過程的結(jié)果可能是超新

星爆炸,①。黑洞是一種極其緊湊的天體,其引力場極強,使得周圍的一切,包括光都無

法逃脫。

②,人們稱之為事件視界,穿過這個特定邊界的物體將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黑洞

內(nèi)部存在一個被稱為奇點的點,其密度無限大,物理規(guī)律無法解釋,這使得我們對黑洞內(nèi)部的性質(zhì)充滿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