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_第1頁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_第2頁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_第3頁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_第4頁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年級下冊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統(tǒng)練(二模)語文試卷

本試卷共8頁,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jié)束

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題。

材料一

“詩史”一詞從晚唐《本事詩》開始正式成為文學批評概念。

何為“詩史”?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理解。普遍的看法認為杜甫的詩具有“史”的認識價值。除對現(xiàn)實

生活的記錄和描寫外,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在杜詩中都有真實的反映,其內(nèi)容指向了確鑿可證的具體史事。

因此,杜詩不僅可以證史,而且還提供了許多史書未載的史實,可以補史之闕。

于是,眾多的學者開始走上以詩證史、以史證詩的“不歸之路”。晚唐李肇《唐國史補》、鄭處誨《明

皇雜錄》等書多引杜詩以證史。近代的陳寅恪先生將以詩證史的方法系統(tǒng)化、完善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近半個世紀以來,詩史互證已成為學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誠然,杜詩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論者從杜詩中可以尋繹出天文史、地理史、民俗史等豐富的相關史

料。但歸根結(jié)底,以詩證史是一種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詩史的史料價值,卻忽略了詩

史在歷史學研究之外的意義。正如郭紹虞先生所說:“大抵自詩史之說興,而注杜者多附會史實之論。于

是杜詩之真面目、真精神反變得不易理解了?!?/p>

從根本上說,詩歌是詩人具有獨特魅力之情感的凝結(jié)與投射,它與客觀、理性見長的歷史著作之間有

不可混淆的區(qū)別。黑格爾指出:“最完美的歷史著作畢竟不屬于自由的藝術,甚至用詩的辭藻和韻律來寫

成歷史著作,也不因此就變成詩?!痹娛肥窃姸皇鞘?,是詩史之詩,是詩人以仁者心觀照當下社會現(xiàn)實,

從而創(chuàng)作的具有天下意識、憂患意識及其相應藝術特征的詩歌,故不能僅僅把詩歌看成以詩證史的材料。

對詩史的誤解之二是將詩史之詩視為政教的工具。在封建時代,眾多學者認定杜甫是忠君的典范。為

了證明杜甫每飯不忘君,一些古代學者在闡釋杜甫詩史性作品時,往往肆意歪曲,削足適履。新中國成立

以后,一些學者認為杜甫是“為人民請命的人”,給他戴上“人民詩人”的桂冠,其詩被視為“時代的鏡

子”。從表面看,“忠君說”與“人民詩人說”針鋒相對,其實二者犯了同樣的錯誤:把詩歌視為政教工

具,要求文學自覺“服務”于政教。

其實,杜甫只是以其仁者心觀察社會、思考社會、再現(xiàn)社會,忠君愛民自然是其詩史之作的重要內(nèi)涵,

但其詩史之作又不是忠君愛民所能概括的。

(取材于孫明君的相關文章)

材料二

清人對于詩史研究多有貢獻。吳偉業(yè)提出了“傳心之史”的說法,認為詩史并非只是寫現(xiàn)實中存在的

事實,而是還要寫出現(xiàn)實在人心靈中的反映,通過“寫心”來實現(xiàn)“寫史”的目的。

不過,“詩史”概念亦曾受到質(zhì)疑。王夫之認為詩與歷史是兩種不同的書寫體裁,如同嘴巴與眼睛不

同一樣,二者不能相混。他強調(diào)“以詩解詩”,或如今人所說,“詩歌如果淪為記載歷史的工具,就會犧

牲詩歌自己的特質(zhì)”。這是用文學審美論來觀察與評價詩的特性,有忽略文學與歷史的關聯(lián)性之嫌。

當代學者錢錦書也指出,或許史料里把一件事情記述得比較詳細,但是詩歌里經(jīng)過一番提煉和剪裁,

就把它表現(xiàn)得更集中、更具體、更鮮明。反之,要是詩歌缺乏這種藝術特性,只是枯燥粗糙的平鋪直敘,

那么,即使它在內(nèi)容上有史實的根據(jù),或者竟可以補歷史記錄的缺漏,它也只是押韻的文件。他倡導把握

作品的審美特性,反對只重視作品與歷史現(xiàn)實關系的探究。錢錘書將文學與歷史加以區(qū)別是對的,卻沒有

相應地建立相互關聯(lián)的認識方法。

事實上,文學的審美性與其他社會特性是有交流、對話和融合的。有意或無意地孤立審美論,就很難

把握文學史的全貌。正確地認識“詩史”,是要在充分尊重文學審美特性的基礎上來認識文學與歷史的關

系,即歷史融入到詩中,而非詩成為歷史的一種表達方式。

王國維著力區(qū)分文學與歷史,以建立文學獨立論,與王夫之的思路相近。但他更具有“通觀意識”,

看到了文學與歷史的關聯(lián)性,通透地思考文學與歷史的關系。他還指出:“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

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文學中的情感,不再是個人化的,而是人類化的;不再是一時的體驗,而

成為永久的沉思?;诖耍笕丝梢詮摹皩嶄洝苯嵌壤斫狻霸娛贰?。但若僅僅將“詩史”理解成是對事實

的記錄,就會造成對“詩史”的限制與誤解。只有看到“詩史”的“實錄”中體現(xiàn)了“通觀意識”,才能

更加完整地理解“詩史”內(nèi)涵。

(取材于劉鋒杰的相關文章)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屬于“詩史”特點的一項是(3分)

A.描寫和記錄了現(xiàn)實生活

B.所寫歷史事件有據(jù)可循

C.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義

D.主要價值在于佐證歷史

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說法不能體現(xiàn)“通觀意識”的一項是(3分)

A.解釋詞句,征引故實,必有時代斷限。(陳寅?。?/p>

B.詩歌的“真”是要記載隱藏在這些事件、人物背后的普遍意義。(張暉)

C.《春秋》萬世之史也??鬃泳呷f世之眼,馬、班具一代之眼。(錢謙益)

D.杜甫一人之心,即可表現(xiàn)出當時人人所同具之心。(錢穆)

3.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郭紹虞認為以詩證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人對杜詩的理解。

B.黑格爾認為歷史著作有詩歌的外在形式,也不能算作真正的詩。

C.吳偉業(yè)認為“詩史”并非真實的歷史,“寫史”是假,“寫心”是真。

D.作者認為王國維“詩人之眼”的觀點,實在地豐富了“詩史”傳統(tǒng)。

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史互證的方法在晚唐被完善化、系統(tǒng)化,取得了豐碩成果。

B.杜甫能被尊為“詩圣”,源于他的詩歌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C.受忠君思想的局限,杜甫不可能成為代表大眾的“人民詩人”。

D.學者王夫之強調(diào)“以詩解詩”,反對把詩歌與歷史混為一談。

5.請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概括作者認為歷代學者對“詩史”的認識存在哪些誤區(qū)或不足。(6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共18分)

先王制禮以導民志,樂以和民聲,政以;民行,刑以防民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畫出

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

之音怨以怒,其政垂。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

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

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知樂,則幾于禮矣。

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

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⑴,非篡味也?!肚鍙R》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嘆,有遺音

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

也,將以教民平好惡畫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⑶,然后好惡形焉。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

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⑶也。人化物也者,滅

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法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

苦怯,疾病不養(yǎng),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制禮樂,人為之節(jié):鐘鼓干戚,所以和安

樂也;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xiāng)食饗,所以正交段也。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

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取材于《禮記?樂記》)

注釋:【1】食饗之禮:食禮和饗禮,古代招待賓客及宗廟祭祀的禮儀?!?】知(zhi)知:前“知”,

指心智;后“知”為感知、知曉?!?】人化物:人化于物,即人天賦的善性受外物影響而異化。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政以:民行一:統(tǒng)一

B.其政乖乖:反常

C.非秋味也致:招致

D.所以正交談也交:交際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先王制禮以導民志亡國之音哀以思

B.所以同民心畫出治道將以教民平好惡加反人道之正也

C.情動手中感于物而動

D.天之性也夫物之感人無窮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極一也

它們要綜合地發(fā)揮作用

B.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臣下犯上欺上、圖謀私利而無法遏止

C.則幾于禮矣

就接近于懂得禮了

D.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不能反躬自省,天性就泯滅了。

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指出音樂產(chǎn)生于人類的心理活動,產(chǎn)生于人類的情感。

B.文中以“桑間濮上之音”的事例來證明音樂與政治有關聯(lián)。

C.作者認為人生性平和,卻又易于受外物之所感而產(chǎn)生欲念。

D.作者認為以禮樂“節(jié)民心”“和民聲”,君王的治道就完備了。

10.本文指出禮樂制度有很高的價值,可以用來教育民眾,感化人心。請結(jié)合文章第四、五段內(nèi)容,用自己

的話說明作者是如何闡明這一思想的。(6分)

11.閱讀下面四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共10分)

①子曰:“有教無類?!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②子曰:“不僮不啟,不俳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③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

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1)用自己的話寫出①中“有教無類”的大意。(2分)

(2)對②中加點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不便不啟憤:發(fā)奮B.不徘不察發(fā):啟發(fā)

C.舉一四不以三隅反隅:角落(方面)D.則不要也復:重復(地教)

(3)孔廟中常掛有“萬世師表”匾,意為孔子是值得世代永遠學習的榜樣和表率。請你結(jié)合上述材料及鏈

接材料,闡釋“萬世師表”的具體表現(xiàn)。(6分)

鏈接材料:

昔仲尼當衰周之末,教化乎魯、衛(wèi)之間,因魯史而制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俾⑴千載之后,莫不

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謀??芍^億載之師表者也。(取材于《三國志?文帝紀》)

注釋:【1】俾:使,讓。

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2—14題。(共12分)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⑴

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⑵漢使前。

莫遣行人⑶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注釋:【1】五原是唐帝國和敵人反復爭奪、交戰(zhàn)的邊塞地區(qū)。詩人此時仕途不順,作為幕僚隨使者巡

邊,曾兩次到過此地?!?】分流:春天泉流解凍,綠水分流?!?】行人:與上句的“漢使”都是詩人自

指。

12.以下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綠楊”句描寫出一片春景,寫當下所見邊疆風景生機勃勃。

B.“幾處”句,寫悲愴的笳聲與高懸的明月引發(fā)將士思鄉(xiāng)之情。

C.“何人”句,寫詩人挺身立于白云之下,仗劍御敵,保衛(wèi)邊疆。

D.“從來”句,寫過去的慘景,邊地苦寒,泉水冰封,道路坎坷。

13.“關山”是古典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本詩中的“關山”代指邊塞或戰(zhàn)爭生活,下列與本詩中“關山”

含義不同的一項是(3分)

A.歲月易蹉花,關山更重疊。(釋文瑜《懷友》)

B.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C.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D.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游俠兒。(孟浩然《涼州詞》)

14.有人認為本詩表達的是一種欣慰與感傷、希望與憂患交加的矛盾復雜的情緒。請結(jié)合詩句,闡述你對上

述評論的理解。(6分)

15.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guī)范,字跡清晰。(共8分)

(1)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由眼前“斜陽草樹,"之景,聯(lián)想到劉裕當

年領兵北伐,以“,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收復洛陽、長安等地之舊事。

(2)“扁舟”在古詩文中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如蘇軾《赤壁賦》“,舉匏樽以相屬”中

的“扁舟”是自由之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何處相思明月樓”中的“扁舟”是漂泊之

舟。

(3)朱自清稱贊荷塘月色“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歸有光的書齋“項脊軒”在明月之夜,

“,”亦是“光與影”的和諧共奏。

(4)江蘇省宿遷市有一個小鎮(zhèn)叫歸仁鎮(zhèn),鎮(zhèn)上有一座橋叫克復橋。歸仁鎮(zhèn)和克復橋的名字來自《論語》中

的名句:“,”。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6—19題。

大自然的情感

①可能是虛構(gòu)越發(fā)遠離真實,脂粉過重讓美人日漸打折,我現(xiàn)在對作家筆下的文字心存懷疑,便自立

法門。其中之一,看他們對大自然的態(tài)度和描寫,來衡量其真?zhèn)闻c深淺。這是一張PH試紙,靈驗得很。普

里什文說過:“在大自然中,誰也無法隱藏自己的心跡?!?/p>

②一直喜歡普里什文。沒有一個人能夠如普里什文傾其一生的情感和筆墨,專注書寫大自然。

③“我以為是微風過處,一張老樹葉抖動了一下,卻原來是第一只蝴蝶飛出來了。我以為是自己眼冒

金花,卻原來是第一朵花開放了?!闭l能夠有這樣的眼睛?“在一支支春水流過的地方,如今是一條條花

河。走在這花草似錦的地方,我感到心曠神怡,我想:'這么看來,渾濁的春水沒有白流?。 ?誰能夠

有這樣的情感?“春天暖夜河邊捕魚,忽然看見身后站著十幾個人,生怕又是偷漁網(wǎng)的,急奔過去,原來

是十來株小白樺,夜來穿上春裝,人似的站在美麗的夜色中……”誰能夠有這樣的心思?

④只有普里什文。這樣的眼睛,是大自然的眼睛;這樣的情感和心思,和大自然相通。也可以說,這

樣的眼睛、情感和心思,屬于大自然,也屬于童話和赤子之心。

⑤我信任的另一位作家是于?列那爾,緣于他曾經(jīng)這樣寫過一棵普通的樹,他把樹枝、樹葉和樹根稱

為一家人:“他們那些修長的枝柯相互撫摸,像盲人一樣,以確信大家都在?!本褪沁@句,讓我感動并難

忘。他還曾經(jīng)這樣描寫一只普通的燕子,他把它看作和自己一樣寫文章的人:“如果你懂得希臘和拉丁文,

而我,我認識煙囪上的燕子在空中寫出來的希伯來文。”他以平等的視角和姿態(tài),將樹和燕子視作與人一

樣。確實,我們不比一棵樹和一只燕子高貴和高明,甚至有時還不如。

⑥很多年前,讀遲子建的小說《逆行精靈》,里面有一段雨過天晴后陽光的描寫,至今記憶猶新:“陽

光在森林中高高低低地尋找棲身之處,落腳于松樹上的陽光總是站不穩(wěn),因為那些針葉太細小了,因而它

們也就把那針葉照得通體透明?!?/p>

⑦更多年以前,讀葦岸《大地上的事情》,說到他曾經(jīng)在一次候車的時候看到一只麻雀,發(fā)現(xiàn)麻雀并

不是平常所說的只會蹦跳,不會邁步,只不過是移動步幅大時蹦跳,步幅小時才邁步。這一發(fā)現(xiàn),讓他激

動,他說:“法布爾經(jīng)過試驗推翻了過去昆蟲學家'蟬沒有聽覺’的觀點,此時我感到我獲得了一種法布

爾式的喜悅和快感?!?/p>

⑧如今,誰還會在意落在松樹上的陽光,因為松針細小而“站不穩(wěn)”這樣的小事?誰又會為注意麻雀

和其他小鳥一樣會邁步,而涌出“一種法布爾式的喜悅和快感”?觀察的細致入微,來自潛心專注。眼睛

視而不見或熟視無睹的粗心麻木,緣于心已經(jīng)粗糙如搓腳石一般了。

⑨去年,讀李娟的一篇文章。她說花的形狀和紋案“只有小孩子們的心里才能想象得出來,只有他們

的小手才畫得出”。她說花開成的樣子,“一定有著它自己長時間的,并且經(jīng)歷相當曲折的美好想法吧?”

她說花散的香氣,“多么像一個人能夠自信地說出愛情呢!”她還說那些沒有花開也沒有名字的平凡的植

物:“哪一株都是不平凡的。它們能向四周抽出枝條,我卻不能;它們能結(jié)出種子,我卻不能;它們的根

深入大地,它們的葉子是綠色的,并且能生成各種無可挑剔的輪廓,它們不停地向上生長……所有這些我

都不能……植物的自由讓長著雙腿的任何一人都自愧不如?!?/p>

⑩感動的原因,是她和上述那些值得信賴的作家一樣,有這種本事,平心靜氣,又氣定神閑,內(nèi)心里

充滿平等,又充滿真誠,把大自然中這些最為普通的一切,細膩而傳神地告訴給我。只有他們才有這種本

事,信手拈來,又妙手回春一般,將這些氣象萬千的瞬間捕捉到手,然后定格在大自然的日歷上,輝映成

意境雋永的詩篇、生命永恒的樂章。

?誰能夠做到這樣?這樣對待大地上一朵普通的花、一條普通的河、一棵普通的樹,或一只普通的燕

子或麻雀?我們會嗎?我們可以把花精致地剪成情人節(jié)里的禮物,可以在河里撈魚或游泳,可以到原始森

林里去旅游或野炊,可以在落滿雪花的大樹前或爬到樹上去拍照片,但我們不會有春天里第一朵花開時瞬

間的感覺,不會注意到陽光在松針上“站不穩(wěn)”、麻雀會邁步、燕子會寫希伯來文字這樣的細微處,更不

會面對平凡不知名的植物而心懷自愧之感。

?想起英國的作家喬治?吉辛。幾乎和這位李娟一樣,他也曾經(jīng)注意并欣賞過平凡的小花和無數(shù)不知

名的植物,認為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在《四季筆記》一書里,他這樣說:“世界間還有什么比這更

美妙的呢?在陽光普照的春晨,世上有多少人能這樣寧靜,會心地欣賞天地間的美景呢?每五萬人中能否

有一人如此呢?”

?我是嗎?是這每五萬中的一個?

(取材于肖復興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誰也無法隱藏自己的心跡心跡: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B.渾濁的春水沒有白流渾濁:含有雜質(zhì)不清澈

C.也屬于童話和赤子之心童話:兒童的故事

D.定格在大自然的日歷上定格:停留、確定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段用“PH試紙”形象地寫出“對大自然的態(tài)度”在衡量文字真?zhèn)畏矫娴闹匾浴?/p>

B.第②段作者解釋自己鐘愛普里什文的原因,也為下文引用普里什文的文字作鋪墊。

C.第⑥段引用遲子建描寫陽光的文字,意在表明細致入微的描寫最能表現(xiàn)作家功力。

D.第?段作者借英國的作家喬治?吉辛的話升華了全文的主題,卒章顯志,啟人思考。

18.第?段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簡析它們的表達效果。(6分)

19.在作者看來,應該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大自然?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6分。

20.語言基礎運用(共6分)

①“順意好禮”是順義區(qū)著力打造的順義本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在去年的啤酒節(jié)上可謂緩手可視。

②潮白河錫瓷套裝、地道戰(zhàn)棋、“順”字京繡掛飾等20余款“順意好禮”集體亮相,成為觀眾走進順義、

了解順義的文化媒介。③源自順義的掐絲法瑯鍍金龍耳瓶、“金玉滿堂”看盤、寶相花葫蘆尊等景泰藍非

遺作品也亮相展區(qū)。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老北京火繪葫蘆”代表性傳承人牛成果曾在現(xiàn)場引導觀眾利用國

畫技法在葫蘆上燙畫。⑤觀眾們通過“作畫”體驗,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句中加點成語“炙手可熱”使用恰當。

B.②句中三處頓號均使用得當。

C.③句中的“源自”可以換為“產(chǎn)自”。

D.④句中畫線的語句沒有語病。

(2)不改變原意,以“‘作畫‘體驗”為主語對⑤句進行改寫。將改寫后的答案寫在答題卡上。(3分)

21.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

(1)校學生會將組織以“兼聽”為主題的辯論賽,正方以“兼聽則明”為觀點,請你為正方一辯寫一

段開場陳詞,闡明本方的觀點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有說服力。

(2)傾聽,是學習者必備的能力。在語文學習中,該聽些什么?如何聽呢?請向高一同學介紹一下“聽”

的經(jīng)驗或技巧。要求:語言簡練,條理清晰。

(3)請以“聽雨”為題,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學校及

個人信息。

(1)“領跑”原指在長跑項目中跑在最前面。后廣泛應用于各領域,表示領先的意思。領跑時,要有

勝利的自信與平和,要有被趕超的擔憂與緊迫,還要有承擔風險、接受挑戰(zhàn)的意識……

請以“領跑”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打卡”一詞,原指上下班時刷卡記錄考勤,多用于簽到、登記;現(xiàn)衍生意思為看過留名,表示

我做過了、看過了、今日來過了……由此出現(xiàn)了打卡學習,打卡閱讀,打卡旅游、觀展等現(xiàn)象。關于“打

卡”,你有哪些經(jīng)歷、見聞和感受?

請以“打卡”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順義區(qū)2024屆高三第二次統(tǒng)練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2024年4月

1.D2.A3.C4.D

5.(6分)參考答案:

①只重視詩史的史料價值,忽視文學審美特性。

②把詩史之詩視為政教的工具,忽略了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豐富性。

③獨立地看待詩史的文學審美特性,忽略文學與歷史的關聯(lián)性。

④不能以“通觀意識”認識詩史,造成對“詩史”的限制與誤解。

評分建議: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6.C7,B8.A9,D

10.(6分)參考答案:

①從第四段提出觀點,到第五段詳盡論述,由總到分,由禮樂育人到禮樂治國層層深入。

②文章在第四段以“大饗之禮”和“《清廟》之瑟”為例,得出“先王之制禮樂”是為了教導人心,返回

正道這一觀點。

③接著第五段前半部分作者通過分析社會動亂產(chǎn)生的原因,從反面強調(diào)教化的重要性。(人的天性是平和

寧靜的,但會受到外物的誘惑進而產(chǎn)生欲望,欲望得不到節(jié)制,社會就會陷入紛爭與動亂。)

④第五段后半部分,從正面論述禮樂制度對人的節(jié)制教化作用,與前文形成對比。通過舉例說明禮樂制度

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社會的積極作用。

評分建議:每一點2分,意思對即可。

11.(1)(2分)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貧富、地域等等)區(qū)別?!?/p>

(2)A

(3)(6分)參考答案:

①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為平民接受教育開辟了一條道路1分。

②孔子提出了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一一,憤啟俳發(fā)、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循循善誘1分。

③孔子具有淵博的學識和崇高的人格1分,在育人方面最注重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木?,強調(diào)正道直行1分。

④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堅持以德育人1分;同時為古代典籍整理、流傳作出杰出貢獻1分。

12.C13.A

14.(6分)答題示例:

①憂慮“邊防不固”,感嘆“時無英雄”。(1分)頷聯(lián)月夜笳聲烘托出悲涼的氛圍,詩人發(fā)出“何人仗劍”

的疑問,表達出對邊關形勢的關切。(2分)

②對年華流逝、仕途坎坷的感傷。(1分)尾聯(lián)寫詩人感嘆年華流逝,臨水不敢照影,即使值此新春美景,

亦有歲月蹉跖之感,客居邊塞仕途失意的詩人內(nèi)心依舊悲涼。(2分)

③對國家收復失地的欣喜。(1分)舊時敵人飲馬之處,如今已被收復,詩人巡邊至此,綠草如茵,春意盎

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2分)

④雄心自詡的愛國情懷。(1分)“幾處”寫邊地的蕭條凄涼,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何人”句寫邊塞需要英

雄,正是暗示自己仗劍報國的懷抱。(2分)

評分建議:每條情感1分,結(jié)合具體詩句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

15.(8分)參考答案:

(1)尋常巷陌金戈鐵馬

(2)駕一葉之扁舟誰家今夜扁舟子

(3)桂影斑駁,風移影動

(4)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16.C童話:美好而純真的世界。

17.C"意在表明細致入微的描寫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功力”錯誤。

18.答案示例:

本段連用三個反問(1分),引發(fā)讀者對現(xiàn)實中人們遠離大自然、忽略大自然態(tài)度的反思。(1分)與幾位

作家對大自然細心體察、熱情關注、尊重崇尚的態(tài)度(1分)形成對比。(1分)點明了要熱愛自然,回歸

真誠這一主題(1分)。多組排比與反問連用,一氣呵成,使得情感的抒發(fā)淋漓盡致。(1分)

19.參考答案:

①熱愛大自然,對大自然專注,懷著赤子之心;

②與大自然平等,不凌駕于大自然之上;

③要用平靜、細膩的心來觀察(欣賞)大自然中的美;

④真誠而美好地描繪自然,詩意地描摹自然(第11段);

⑤氣定神閑地享受自然,感受自然中平凡的美好;

⑥要崇尚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對自然生命抱有謙卑的態(tài)度。(第10段,“植物的自由讓長著雙腿的任何

一人都自愧不如",第12段“面對平凡不知名的植物而心懷自愧之感”)

評分建議:答出一點得2分,三點可得滿分。

20(1)A

(2)示例:“作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