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探析3600字(論文)】_第1頁
【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探析3600字(論文)】_第2頁
【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探析3600字(論文)】_第3頁
【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探析3600字(論文)】_第4頁
【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探析3600字(論文)】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古箏曲《行者》的演奏技法及藝術分析目錄目錄TOC\o"1-2"\h\u19419摘要 I16404一、引言 128510二、《行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 117360三、《行者》的創(chuàng)作特色 1171413.1音樂結構 196733.2音樂風格 27027四、《行者》的演奏處理 2253924.1快速指序 3184884.2搖指 32754.3點奏 32204五、總結反思 421475參考文獻 6摘要古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樂曲創(chuàng)作、演奏技法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古箏一直以來都是受到作曲家們的特別關注,很多作曲家都利用古箏創(chuàng)作出了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深受廣大古箏愛好者的喜愛。2015年,魏軍先生創(chuàng)作出了古箏曲《行者》,以西安鼓樂中《婆羅門引》為創(chuàng)作素材,具體展現了絲綢之路上龜茲古國的異域風情。本文主要通過對《行者》的演奏技法和藝術特色進行分析和解讀,感受這個作品通過古箏所演繹出來的獨特魅力。關鍵詞:古箏;行者;演奏技法;藝術特色一、引言就目前國內外對《行者》的研究現狀來看,由于創(chuàng)作時間至今比較短,作品比較新,因此目前對于該作品的研究比較少,總計才有三四篇著作設計這個作品。通過閱讀整理,發(fā)現這些文章多側重于作品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音樂結構等方面。本文試圖從《行者》的演奏技法和藝術特色進行具體分析,對樂曲進行詳細而全面的解讀,方便其他古箏愛好者從另外一個角度把握與理解這個作品的風格和情感表達,為他人在學習和就研究該類作品提供良好的借鑒。出于對《行者》的喜愛,很多箏曲愛好者都對此進行了演奏,但演奏的方法和過程不盡如人意。其實,在演奏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這首作品的地域屬性,這首樂曲在音響氣質上一直充滿著一種荒涼和空曠的感覺,這與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是相一致的。在音樂氣氛的烘托上,給人一種十分遙遠和神秘的感覺。到了快板部分,則有一種堅韌的清晰融合其中。這需要演奏者要充分把握好分寸。二、《行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魏軍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古箏演奏家和箏曲作曲家,從1979年開始,魏軍先生開始創(chuàng)作箏樂作品,主要代表作有《三秦歡哥》和《行者》等等。魏軍先生的作品風格多變,其作品一般展現出濃郁的陜西風格,并積極融入其他民族元素,展現出自己的風格特色。其作品演奏形式豐富多變,有獨奏、齊奏,有箏與交響樂、箏與鋼琴等等。2015年,魏軍先生創(chuàng)作出了作品《行者》,這是一首極具異域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缎姓摺返恼Q生,是在大量涉獵其他類型作品、大膽采用新題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而成,作品以西安鼓樂《婆羅門引》為音樂元素展開創(chuàng)作,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絲綢之路古國——龜茲。作品為何取名“行者”,本文通過調查發(fā)現,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龜茲屬于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千百年來,有無數人途經這里,前往更遠的遠方;二是當今世界,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仍然需要有“行者”的精神和品質,繼續(xù)在絲綢之路開創(chuàng)探索和創(chuàng)新?!缎姓摺返膭?chuàng)作特色在古箏作品的創(chuàng)作當中,和是極為重要的。對于一部優(yōu)秀的現代音樂作品,獨特而且創(chuàng)新的定弦方式,能夠使這部作品呈現出全新的音樂風格和創(chuàng)作特色。。各個古箏流派的傳統(tǒng)經典曲目,大多數采用的是工傷抉擇傳統(tǒng)的5個音階調式定弦。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代古箏作品從彈奏技法和旋律曲調上都在不斷的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聽眾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在日益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在日益優(yōu)化,對音樂作品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大家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還可能會去探究音樂背后所富有的文化魅力。魏軍先生創(chuàng)作的這一曲《行者》,改變了傳統(tǒng)的5聲音階的排列,創(chuàng)新的使用了非傳統(tǒng)調式的音樂來定弦,促使這首作品全方面都充分體現出了異域風情的美,更能體現出爭取獨特的藝術魅力。3.1音樂結構《行者》在音樂結構上與唐代燕樂大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凸顯出莊重、大力的風格,宮廷樂特征明顯。從音樂構成上看,《婆羅門引》的旋律大多數是以三度、四度以及二度關系構成,但作品中的核心是三度音程關系,《行者》在結構中數次運用到這個素材。具體位置在于第25小節(jié)。在第136小節(jié)處三連音的音程走向也同樣體現了這一點,到了162小節(jié),更是直接采用了與《婆羅門引》的起始小節(jié)幾近相同的旋律?!缎姓摺愤@首作品,其旋律的走向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變換重音的同音反復;二是主題材料模進;三是上、下音階性的級進。這三個特征,使得這首作品更為豐富立體,是作品的創(chuàng)新點。例如,在慢拍部分的18-24小節(jié)這個地方,可以看見對主題材料的三度模進,樂句一層一層傳遞出來,到了高潮部分之后,下行級回到主題第一小節(jié)的材料結束??彀宀糠值?4小節(jié)這個地方,對同一小節(jié)的材料進行了八度模進,作者在此是想達到強調和推進的目的。3.2音樂風格如前所述,這個作品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利用了西安鼓樂的元素。作為陜西省地區(qū)的傳統(tǒng)音樂,西安鼓樂也稱為“長安古樂”,是一直流傳于西安周邊地區(qū)的民間大型鼓樂?!缎姓摺芬磺捎昧恕镀帕_門引》的因素進行自身思考和創(chuàng)作。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我國現在有兩首《婆羅門引》,一首由上海音樂學院葉棟先生所譯;另一首由余鑄先生傳譜,馮亞蘭教授譯譜。魏軍先生的《行者》采用的正是后者。作為一手古箏器樂作品,除了標題按時與樂曲各階段標有表情指示以外,樂譜上再也沒有其他明確的內容來進行文字提示?!缎姓摺吠ㄟ^節(jié)奏和旋律營造出的音樂表象,讓我們聯想到了光貓的西域風情,向聆聽者提供一種隱性的地區(qū)展示。由此可知,這部作品的內容不僅在于描述景物和敘述事件,而更多在于情感上的表達,這是一種對龜茲古國的歷史情懷,并由此引發(fā)的個人情思,這才是作曲家想要通過作品傳達出來的核心。四、《行者》的演奏處理從箏曲《行者》可以看出,魏軍先生在演奏技法上豐富多變,大量地運用了現代演奏技法。這首作品主要運用了快速指序、搖指和點奏這三種技法。在演奏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作曲家通過調式和和聲等創(chuàng)作手法,清晰展現出作品的異域風情的音樂風格。因此,在演奏時,要特別注重對作品的地域屬性把控,從歷史中發(fā)揮想象,并融合到作品演奏中,促演奏者更能接近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和情感表達。這種演奏處理,是基于對抑郁風情的理解,同時,加入了自己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解與創(chuàng)新,從演奏技巧上能夠做到吸取前人的豐富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是這首作品的獨到之處。我們通過欣賞這首作品,可以看到作曲家的苦心孤詣。4.1快速指序快速指序的意思,是通過對手指獨立性的訓練,讓手指能夠十分快速靈活地展現出演奏的效果,讓整首作品聽起來更加的流暢和靈動。這種技法可以讓創(chuàng)作者熟練駕馭不同類型和風格的箏曲作品。這一技法在《行者》這個作品當中獲得了充分展示。了解過作品的箏曲愛好者就會知道,《行者》在作品中某些段落大量使用了快速指序,讓作品呈現出來的旋律既十分順暢,又具備了顆粒感,同時還能讓人感覺到一絲緊張,樂舞場景的熱鬧和喜悅的氣氛也通過這個部分展現出來。假如有古箏愛好者想做一些嘗試,那么在演奏時應該要特別注意手臂和手腕都要同時放松,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好音色。4.2搖指《作品》中共出現了兩種搖指技法。第一種是大搖指,所出現的位置在慢板部分的18小節(jié),演繹出來的風格仿佛是在敘事,同時又像是在抒情。假如有演奏者想做嘗試,應該要注意換音,而且換音時要注意干凈、銜接要做到平穩(wěn)。如果要進行大跨度的移位,則要做到弱收換弦,才能促使整個樂段才能讓人感覺到流暢。第二種是雙指搖。出現的位置在慢板部分的第25-26小節(jié),雙指搖的作用在于增強和聲的效果,讓樂曲帶上神秘的氣氛,這與樂曲所表現出來的主題是遙相呼應的。在演奏這部分時,要注意必須保持手型的穩(wěn)定,不能出現一指出聲弱,一指出聲強的情況。4.3點奏所謂點奏,就是由雙手的食指交替輪抹來進行演奏的方法。后來,箏曲創(chuàng)作家對這個技法加以創(chuàng)新和變化,形成了雙手小撮、雙手大撮、雙手和弦的演奏方式?!缎姓摺匪捎玫氖请p手和弦的演奏方式。魏軍先生使用點奏的技法,目的是表現出熱情和歡愉的氣氛,增強樂曲的律動感。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彈奏過程中,要盡量保持雙手交錯,不能同步進行雙手動作,要領在于放松手腕。在突出重音時,可對其他音符進行弱奏,這樣做到目的在于讓旋律形成錯落有致的效果,樂曲聽起來也更有跳躍性,具備靈動感。五、總結反思作為一種古老的民族樂器,古箏在經過千百年后仍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直到現在仍然為古箏作曲家所喜愛。它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并隨著時代潮流仍在不斷向前發(fā)展。通過自身所表現出的古韻和古音,為人們講述引人入手的故事?!缎姓摺吠ㄟ^主題內容的表達,為我們展示了作曲家對于歷史的獨特情懷,對我國音樂文化的貢獻也是深遠的。通過本文研究,可以讓更多古箏愛好者對古箏這種樂器和《行者》產生濃重的興趣,相信這首樂曲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在箏曲發(fā)展長河中展現出越發(fā)獨特的魅力。本文對這首樂曲做了簡單的演奏技巧分析和藝術特色分析,所有的分析是基于自身對這首作品的簡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