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測試卷(中心小學)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測試卷(中心小學)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測試卷(中心小學)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測試卷(中心小學)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測試卷(中心小學)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多彩生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金字塔B.《漢謨拉比法典》C.萬里長城2.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臘D.古巴比倫3.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

)里。A.鐵皮房B.木質房C.蒙古包4.四合院是(

)古建筑。A.印度B.法國C.中國北京D.俄羅斯5.下列對禮儀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禮儀是人們在長期交往中形成的②禮儀是約定俗成的③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禮儀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6.中國西南地區(qū)模仿花鳥魚蟲等姿態(tài)的舞蹈是(

)。A.草裙舞B.孔雀舞C.探戈D.恰恰二.填空題(共6題,共26分)1.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接觸與交往(

)。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之間常常會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xiàn)(

),甚至出現(xiàn)(

)。2.(

)是迄今為止已經知道的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3.19世紀中葉,(

)提出“進化論”。4.世界上嘆為觀止的文化遺產是(

)的驕傲,更是(

)的瑰寶,它們見證著勞動人民的(

),展現(xiàn)著早期人類文明的(

)。5.(

)、(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6.建筑作為一種文化,適應于各地自然環(huán)境的要求,與(

)融為一體,也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

)的反映。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部,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

)2.甲骨文是我國早期文明時期出現(xiàn)的文字。(

)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萬里不同民。(

)4.在文化交流中,我們要堅持我國的文化,不能接觸其他文化。(

)5.世界文化遺產見證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xiàn)著早期人類文明的輝煌歷史。(

)6.禮儀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四.連線題(共1題,共5分)1.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驕傲的文化。請對號入座。山西人

捏惠山泥人陜北人

以面食為主東北人

腰鼓極具特色新疆人

二人轉、扭大秧歌無錫人

烤羊肉串五.簡答題(共5題,共34分)1.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到處都有這樣一道看不見的“一米線”。請你寫幾個。說一說它的作用。2.為什么說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3.想一想,為什么人類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4.蒙古包是什么地方的特色建筑?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人們要居住在這樣的房屋里呢?5.你認為對我們生活影響較大的科學技術成果有哪些?舉出至少4個例子。六.材料題(共2題,共14分)1.蘇菲是一位來華不久的法國學生。有一次,她看到中國同學陳梅穿得很漂亮,便當面稱贊??申惷穮s說:沒有啦,我只是隨便穿穿?!边@讓蘇菲很是不解:衣服明明很漂亮,為什么不承認呢?陳梅真虛偽?(1)為什么出現(xiàn)尷尬、矛盾?(2)請你想幾個小妙招,幫助她們化解矛盾?2.材料一:在烏茲別克斯坦什干國立藝術博物館,孩子們參加迎新春“中國文化展”活動。材料二:裝扮成“美猴王”的孩子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表演“百猴快閃鬧新春”。請你說一說,從兩則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七.綜合題(共1題,共10分)1.一一對應:①李時珍(

A、活字印刷術

②畢

昇(

B、文學家

③孔

子(

C、《資治通鑒》

④高爾基(

D、教育家

⑤司馬光(

E、《本草綱目》

⑥印

度(

F、秦兵馬俑⑦山

西(

G、瓷都⑧日

本(

H、平遙古城⑨陜

西(

I、和服⑩景德鎮(zhèn)(

J、紗麗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C3.C4.C5.A6.B二.填空題1.日益頻繁;尷尬;矛盾和沖突2.《漢謨拉比法典》3.達爾文4.世界人民;人類文明;聰明才智;輝煌歷史5.黃河流域;長江流域6.大自然;生活方式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示例:銀行柜臺前的一米線、自動取款機中的一米線、郵寄時的一米線等等。在生活中它們體現(xiàn)的是對你我和他人的尊重,是對你、我、他權利的尊重。2.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栽培農作物,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飼養(yǎng)動物,經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從采集到農耕、從漁獵到畜養(yǎng)的偉大變革,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者的智慧,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3.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合人類生存,利于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原始社會時期生存條件比較惡劣,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吃飯問題,大河流區(qū)域最容易引水灌溉。同樣容易生長草木,繁殖動物,長此以往,人類古代文明就形成了。4.蒙古包是內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的房屋。具有易搭建和拆卸的特點。這里的人們需要經常更換居住地。以便找到更好的草場放牧,所以要住在這樣的房屋里。5.電燈、計算機、手機、宇宙飛船等等。六.材料題1.(1)文化差異(不了解對方的文化)(2)①首先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②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