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1頁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2頁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3頁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4頁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第1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

學習內容:

教材第

27、28頁

學習目標:

我能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并能估量物體的體

積。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烏鴉喝水》的課件。

2、揭題。

二、自主學習

1、閱讀課本27頁。

回憶“烏鴉喝水〃的過程,是因為烏鴉把()投到瓶子里,()

占據(jù)了確定的空間,所以水就會漲起來。我發(fā)覺全部物體所占有確定

的空間,物體的體積就是(?)的大小。

(?)叫做物體的體積

洗衣機、影碟機和手機中,(??)所占的空間最大,所以(?)

的體積最大;(?)所占的空間最小,所以(?)的體積最小。

要比較兩個長方體體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單位來

測量。

2、比較:用學生手中的文具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三、合作溝通

1、常用的體積單位

(1)打開書28頁自學,完成下面習題。(合作要求:小組長帶

領小組成員,溝通自學成果;小組長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應給于幫助;

對于問題用筆畫下來。)

*計量體積要用()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用字母表示分別為()()()。

2、感知體積單位的大小

(1)、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生活中計算機鍵盤上

一個按鍵的大小約是1立方厘米,我還能找出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體

有()。我估量一根粉筆的體積約是(?)立方厘米。

(2)、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生活中粉筆盒的體積

接近1立方分米。我還能找出1立方分米大小的物體有(?)。教室

中的電腦音箱的體積約是()。

(3)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用3根1米長的木條做成

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這樣圍成的空間大約就是:Lm3,1

立方米約可容納12個同學。我還能找出1立方米大小的物體,如(?)。

我估量教室的體積約是()。

四、歸納整理

請同學們把這堂課學習的內容整理一下,你學到了什么?

1、叫做物體的體

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3、長度單位是用來計量_______;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________

體積單位是用來計量物體?o

五、達標測評

1、游戲說出一個比前一個同學的體積稍大一些的物體,稍小一

些的物體

2、我會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臺電腦主機的體積大約是18()。

(2)一大堆土的體積約是15()。

(3)一個墨水盒的體積約是168()o

(4)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5()o

(5)一個蘋果的體積約是200()o

(6)一間客廳的面積約是30()。

(7)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10()。

3、推斷:

(1)一臺家用冰箱的體積是500立方米()

(2)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3)一條線段長12平方米()

(4)墨水瓶的體積為是140平方厘米?()

第2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五班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

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主備人:劉靜審核人:趙華明學生:

-----學習目標:

1、理解體積的意義,相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培育初步的

⑵相識立方厘米: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如

()、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3)、相識立方分米: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如()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

(4)、相識立方米: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如()、

空間觀念。

2、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體積單

位。教學重點:體積的含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

一、自主學習

1、激趣引入(烏鴉喝水的故事)思索:從烏鴉喝水的故事你知

道了什么?

2、演示試驗:

小組溝通:1.你看到了什么?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匯報:

小結: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3、練習:比較物體的體積大小。

電視機的體積和手機的體積。數(shù)學書和書包的體積。

二、合作探究、溝通展示(一)、引出體積單位

1、比較兩個長方體的大小。(課件)2練習:

(1)、測量長度要用()單位,測量面積要用()單位,測量體

積要用()單位。

(二)、相識體積單位:

1、自學課本39頁

2、填空。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

的體積是1立方米。

3、小組溝通。

4、匯報

三、歸納整理

請同學們把這堂課學習的內容整理一下,你學到了什么?

四、過關檢測

1、推斷

(1)、一個1立方厘米的物體確定是正方體。()(2)、一千克重

的鐵塊和棉花的體積也一樣大。()(3)、小明口渴了一口氣喝了2

立方米的水。()

(4)、一張長方形的紙雖然很薄,但因為它有厚度,所以它也有

體積。()

2、填空。

(1)、()叫做物體的體積。

(2卜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分

別寫成()、()、()o

3、用多大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的體積比較適當?

(1)>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2)、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

是20()(3)、五班級語文課本的體積約是29()(4)一個蓄水池

的體積是4.2(五:收獲與體會。

本節(jié)課我學:一一本節(jié)課我的心情是:-----------------

,可以))

第3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一、相識體積L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生:聽過。

師:誰情愿給大家說一說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1:烏鴉把石頭放進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來了,這樣烏鴉

就喝到水了。

師:為什么把石頭放進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來了?引導學

生說出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把水擠上來了。2.試驗證明。

師:石頭真的占了水的空間嗎?我們再來做個試驗驗證一下。老

師拿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

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入其次個杯子,讓學生看

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為什么?

生1:其次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因為其次個杯子里放

了一塊石頭,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裝不下了。3.揭示體積。

師:對,其次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是由于石頭占了水

的空間。同學們請大家用手在書桌的抽屜里摸一摸,說說有什么感覺。

生摸并說感覺。

師:請把書包放進抽屜,再用手摸一摸,現(xiàn)在又有什么感覺?生

1:手在抽屜里活動起來不便利了。生2:手要從書包縫里才能放進

去。師:這是為什么?

生3:因為書包把抽屜的空間占了。

師:對,剛才石頭把水擠上來,書包把抽屜的空間變小了,都說

明物體占有確定的空間。那你們知道石頭和書包誰占的空間大嗎?

生4:書包占的空間比石頭大,因為書包大,石頭小。師出示課本

的圖,問:你們知道這些物體哪個占的空間大?學生回答后,師說

明:物體都占有確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

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體

積和體積單位〃(板書課題)

4、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1)>通過試驗視察、實物比較,理解體積的意義,并會舉例

說誕生活中一些長方體體積的含義。

(2)、通過自學、直觀教具演示和模型視察,知道常用的體積

單位及體積單位大小清楚的表象。

(3)、通過比較、練習,了解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

師:剛才我們通過試驗初步理解了體積的含義。誰能說說什么是

電視機的體積?什么是影碟機的體積?什么是手機的體積?(學生回

答)。師: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呢?

生:電視機的體積最大,影碟機的體積其次大,手機的體積最小。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出來的。

二、引出體積單位

師: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視察來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那下面兩個

長方體,你們能比較出大小嗎?(出示課本圖片)生:不好比較。

老師用多媒體將它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如下圖),問:

現(xiàn)在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生1:能,左邊的長方體比右邊的體積大。師:為什么?

生1:因為左邊的長方體有9個小正方體,而右邊的有8個,而

且小正方體的大小相同,所以左邊的比右邊的大。

師:左邊的長方體和右邊的長方體中的小正方體不一樣大,行不

行?為什么?

生:不行。因為小正方體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較。

師:為什么分成小正方體前不能干脆比大小,分成小正方體后就

能比較呢?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分成的每個小正方體的大小相同,這樣就好

比較了。

師:所以要比較物體的體積大小,須要有一個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

在學習體積單位前,我們先回想一下,長度單位是用什么來表示的?

面積單位是用什么來表示的?引導學生說出:長度單位是用線段來

表示的,面積單位是用什么正方形來表示的。

師:體積單位應當用什么來表示呢?學生探討后,回答:應當

用正方體來表示。

師:對,體積單位是用正方體來表示的。常用的體積單位有那些

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28頁內容,回答一下問題:①常用的體積

單位有哪些?用字母怎樣表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

米分別有多大?團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的物體,它們的體積哪些大約

是1立方厘米?哪些大約是1立方分米?哪些大約是1立方米?

三、相識體積單位

1、組織匯報溝通:

師: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樣記住它?請具體說說,生活中有哪

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例如:計算機鍵盤的按鈕的體積接

近于1立方厘米。

一個手指尖的體積近似于1立方厘米?!鍪?立方厘米的小

方塊讓學生視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體的體積比較適合用立方厘

米用單位?

1立方分米有多大?怎樣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出示

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讓學生感受其大?。┠氵€見過哪些物體的體積大

約是1立方分米?如:一個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一個

大人的拳頭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堄檬謩荼硎境?立

方分米的大小。

1立方米有多大?怎樣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

米的正方體框架,讓學生鉆一鉆,具體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體大

約能容納班內幾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1立方米的物體。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并用手勢進行演示。

四、分層練習鞏固提高(1)第一關連環(huán)關填空

①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②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是()的正方體

的體積是1立方米。

③物體所占()叫做物體的體積。(2)其次關快速沖破關

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一個正方體,它的棱長是1厘米,它的表面積是6(),

體積是1()o

(2)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6()o(3)一臺電視機的體積約

是120()。(4)一輛冷藏汽車冷凍箱的體積約是9()(5)—

只電冰箱的體積大約是L2()o(6)一只手機的體積約是33()□

(7)一只火柴盒的體積是12()o(8)一間教室的體積大約是280

()第三關冷靜、冷靜關推斷

①我們平常說的哪個物體比較大或比較小,就是指它們的體積

比較大或比較小。()

②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厘米、平方厘米、立方厘米。()

③用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一個比它大的正方體至

少須要4個這樣的小正方體。()第四關合作關

下圖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說出它們的體積各是多

少?5.課堂總結:

回顧本課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收獲?

第4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五班級下冊數(shù)學27-28頁

1、理解體積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立方米

2、使學生能初步駕馭計量物體體積的方法,能選擇恰當?shù)捏w積

單位估算一些常見物體的體積。

3、通過學生初步了解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區(qū)分和

聯(lián)系。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體積觀念。

幫助學生建立Icrr?、ldm\In?的表象,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

算常見物體的體積。教具:

3個塑料杯,兩塊大小不一的石塊,多個lcrr?的正方體模型、:ldm3

的正方體模型。一個棱長1米的正方體框架一個儲物箱學具:

1cm3的正方體模型多個、1dm3的正方體模型多個火柴盒

一、談話導入試驗驗證

1、師:同學們,老師今日給大家?guī)硪粋€試驗,一杯水,一個

磚塊,假如把這塊磚塊投入水中,會有怎樣的現(xiàn)象?猜想一下,試驗

驗證

2、取兩個相同的塑料杯,里面放入同樣多的水,把大小不同的

石塊分別放入塑料杯,又有什么新的發(fā)覺?(水面上升了,而且上升

的高度不同,是因為石塊占據(jù)的空間不同)由此導出體積意義

3、出示:冰箱、影碟機、手機圖片

描述:什么叫做冰箱、電視機和手機的體積?

哪個物體的體積最大?哪個物體的體積最小?為什么?

4、出示兩個立方體,一眼無法比較大小,哪一個體積大呢?猜

不出:引出舊知,學習面積和面積單位時,用正方形作為測量標準,

在平面上密鋪,哪一個圖形包含的小正方形多,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就

大?立體圖形是不是也有一個測量標準,是什么呢?(立方體)形態(tài)

確定了,大小如何規(guī)定的?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如何用字母表示?說說課本上對1

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1立方米是如何規(guī)定的?

2、在學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并實際感受一下它的大小

3、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1立方米

三、小組溝通

四、小組匯報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別

寫成cm?、dm?、m3。我們可以把(err?、dm3>m3)它們讀作立方厘

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也可以把它們讀作cm的立方、dm的立方、

m的立方。

2、出示1err?、1dm3的正方體模型,讓學生視察它們的形態(tài)、

大小,用手分別比劃出他們的大小,并閉上眼睛想象它們的大小。

③說一說身邊的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動手測一下火柴盒的體積儲物箱的體積④你能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嗎?

這里有一個棱長是1米的框架,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大家估量

一下,它大約能容納幾個同學。驗證猜想,感受一立方米很大

3、師:說一說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用來測量生活中哪

些物體的體積舉例感知,實際驗證

練習: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塊橡皮的體積大約是6()o

2、一臺電視機的體積大約是120()。

3、運貨集裝箱的體積大約是40()。

4、一個書包的體積大約是16.5()o

5、一本數(shù)學書的體積大約是300()

6、一個外套柜的體積大約是2()

五、比較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有什么不同,運用所學的學

問,完成小明的數(shù)學日記。

六、課堂總結

今日這節(jié)課通過我們的共同探討和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第5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第一課時《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班級下冊第三單元第

27、28頁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學問技能:

1.通過試驗視察,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相識常用的體積單

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

2.使學生知道計量物體的體積,就要看它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初步了解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

情感看法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對體積意義的探究,進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育學生

的推理實力。2.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唯物主義觀點,培育學生

主動探究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

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學難點: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概念的理解。

?教學方法

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盛有紅色墨水的玻璃杯兩只,用繩捆著的大

小石塊各一塊,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實物各一個,1立方米的

框架一個。

?教學流程

一、初步感知,導入課題1.感知課本。

(1)請同學們拿出朝夕相處的好摯友好嗎?一一數(shù)學課本。

師追問:依據(jù)近幾天學習的學問,你們能告知老師你們知道了什

么?能量出什么,算出什么?

(2)請同學們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長、寬和高,要計量長、寬、高

分別是多少,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再摸一摸它的封面,封面的大小

就是它的什么,用什么單位計量比較合適呢?2.信息展示

(1)出示信息:數(shù)學課本的體積大約是248立方厘米。問:依

據(jù)這條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關于體積,你還

想知道什么呢?

(2)揭示課題:好,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體積的學問。板書

課題:《體積和體積單位》(板書)

:通過初步感知、使學生初步相識體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新穎

心,為學新學問奠定了深厚的學習愛好。

二、引導視察,講解新課

(一)教學體積的概念。

1.回憶《烏鴉喝水》的故事。(出示課件)

聽完故事追問:為什么往瓶子里填小石子,水面就上升了呢?

預設:因為石頭占了瓶子的一部分空間,把水擠上去了。(師板

書:空間)

師:體積和空間之間原委有怎樣的關系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

驗探討探討。2.試驗演示,揭示概念。

(1)老師做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子,先往一個杯子

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

進其次個杯子里,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為什么?

(2)學生分組做試驗:用一只杯子裝滿細沙,然后倒出細沙,

放入木塊,再倒入細沙,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為什么?

從上述兩種狀況說明:石子和木塊都占確定的空間(板書:占空

間)。

師:像我們每個人都占確定的空間,教室里每一件物品都占據(jù)確

定的空間。讓學生舉生活中占空間的例子。,,,,

(3)摸一摸,感覺“誰占誰的空間〃。請大家在書桌的抽屜

里摸一摸,有什么感覺?把書包放進抽屜里再摸一摸,又有什么感覺?

預設:第一次感覺抽屜里的空間大一些,其次次感覺抽屜里的空

間小一些。

追問:為什么兩次感覺會不一樣呢?

預設:因為書包占了抽屜的空間。

師:對!那么只把你的數(shù)學書放到桌堂里面,再摸一摸,與剛才

放進書包相比,感覺怎樣呢?(感覺比剛才的空間大了一些)

追問:這說明白什么?

預設:書包占的空間大,一本數(shù)學書占的空間小。

說明:物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板書:的大?。?/p>

師:視察一下我們的教室,哪個物體占的空間最大?哪位同學占

的空間最大。依據(jù)學生回答后,教室完善板書:(補充完整)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就叫做物體的體積。

(4)試舉出其它物體的體積。

(二)教學體積單位

1.學生自學課本,出示下列思索題:

①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別有多大?請舉例說明。

2.組織匯報溝通:

(1)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樣記住它?請具體說說,生活中有

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方塊讓學生

視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體的體積比較適合用立方厘米用單位?

(2)1立方分米有多大?怎樣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

(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讓學生感受其大小)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

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請用手勢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

(3)1立方米有多大?怎樣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出示1

立方米的正方體框架,讓學生鉆一鉆,具體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

體大約能容納班內幾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1立方米的物體。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

立方米的大小,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并用手勢進行演示。(4)

小結:計量物體的體積時常用體積單位。

:通過師生合作、小組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駕馭體積和體

積單位,理解體積的含義和常用的體積單位,為后面接著學習有關體

積學問做到了良好的鋪墊。

三、課堂練習、鞏固提升

課件出示以下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一只電冰箱的體積大約是L2()。

(2)一臺電視機的體積大約是120()o

(3)一只手機的體積約是33()o

(4)一只火柴盒的體積是12()0

(5)我們五三班的教室的體積大約是280()2.推斷下

面的單位是否合適?

(1)一臺家用計算機所占的空間約是15立方米。

(2)小華口渴了,一口氣就飲了1立方米的水。

(3)在學雷鋒活動中,同學們干勁特殊高,兩個人一次就抬了

5立方厘米的土,另兩人一次就抬了1立方米的鐵。

(4)粉筆盒的體積約是1立方分米。

四、回顧學問課堂總結

通過今日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學問?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立方厘米(cm3):棱長1c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lcm3o

立方分米(dm3):棱長1d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ldm?。

立方米(m3):棱長1m的正方體的體積是lrrA

物體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第6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紅城鎮(zhèn)野泉學校

劉國鵬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shù)學五班級下冊P27-28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意義,相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

方分米、立方厘米,培育初步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個

體積單位。教學重點:

1、建立體積概念。

2、相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建立體積概念。教學過程:

一、導入:你們都聽說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吧,聰慧的烏鴉是怎么

喝到水的?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體積的意義。

(1)、準備:我們也來做一個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

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

杯子里的水倒到其次個杯子里,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為什么?這說明白

什么?(鵝卵石占了確定的空間。)

(2)、每一個物體都占有確定的空間。下面的電視機、影碟機和

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3)、啟發(fā)學生概括:物體所占空間的

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上面三個物體,哪個體積最大?哪個

體積最???

(4)、比較:用學生手中的文具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p>

師:教室是一個較大的空間,課桌、講臺、同學、老師等占教室

空間的一部分。整個學校是一個大空間,老師、辦公室、操場、花池、

領操臺、旗座等都占有確定的空間,既有自己的體積。

2、體積單位:

(1)、講: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測

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認

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別寫

(2)、相識立方厘米:出示: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量一量

它的棱長是多少?說明: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誰的體積近似的

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個手指尖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

(3)、相識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筆盒的體積接近于

1立方分米。

(4)、相識立方米:①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

②相識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1立方米水約可以裝滿2000瓶礦泉

水。1立方米的木材約可以做課桌50張。

小結: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哪個體積單位大?哪個體積單

位?。矿w積單位的用途是什么?(5)、練一練:選擇恰當?shù)膯挝?

橡皮的體積用(

),火車的體積用(

),書包的體積用(

)。(6)、比一比: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都了學哪些測量單位?

(板書)長度、面積、體積三種單位的區(qū)分:(7)、練習:

①說一說:測量籃球場的大小用(

)單位。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用()單位測量一只木箱

的體積要用()單位。

三、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你有什

么收獲?

板書設計: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常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米

第7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授課老師:桑迎春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化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五班級下冊第三單元

體積和體積單位。

二、教材分析

《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相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

觀念有了進一步進展的基礎上教學的?!绑w積〃對學生來說比較生疏。

針對這一特點,這節(jié)課主要接受故事引入、數(shù)學試驗法和小組探究的

方式,從而引入“體積〃概念。再通過兩個長方體大小的比較,指出計

量物體的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常用的體

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讓學生通過視察教具、模型、

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式,對這些體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明晰的表象。

再通過溝通估量一些物體的體積要用哪個計量單位比較合適以達到

運用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

對體積單位的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等方法培育學生的試驗

實力、視察實力以及合作學習的實力,擴展學生的思維。

3、情感看法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對體積意義的探究,進展學生

的空間觀念,運用比較合適的體積單位計量物體的體積。

四、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駕馭體積和體積單位的學問

五、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的表象,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同樣大小的玻璃杯2個、小石子(若干塊)、

粉筆盒、鞋盒、火柴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體模型各1個,

繩子搭建的1立方米正方體1個。

七、教學過程

(一)建立體積概念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愛好。

1

師:大家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誰情愿為大家講講?(學生講

故事時播放烏鴉喝水的課件)

思索:烏鴉為什么喝到水了?

引導學生說出石頭占據(jù)了水的空間,所以把水擠上來了。

(設計意圖:用"烏鴉喝水”的課件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愛好,讓

學生感悟到物體占據(jù)確定的空間,是空間概念。)

2、動手試驗引出概念

(1)老師演示試驗

師:石頭真的占據(jù)了水的空間嗎?我們來做個好玩的試驗:取兩

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幾塊小石子放入

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入其次個杯子里,(先讓學生

猜想結果,再做這個試驗驗證)大家細致視察,結果怎么樣了?為什

么會有這種結果呢?(小組探討溝通)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石頭占有確定的空間。更進一步感知到

了體積是空間概念。)

(2)引出體積概念

師:同學們,請大家把書包從抽屜里拿出來,用手在抽屜里摸一

摸,左右活動活動,說說有什么感覺?

生摸并說感覺。

師:請把書包放進抽屜,再用手活動活動,現(xiàn)在又有什么感覺?

這是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書包把抽屜的空間占了。

老師指出:像剛才石頭把水擠上來,書包把抽屜的空間變小了,

都說明物體占有確定的空間。那你們知道石頭和書包誰占的空間大嗎?

讓學生進行辯論。

課件出示電視機、影碟機、手機,問:你們知道這些物體哪個占

的空間大?

學生回答后,師說明:物體都占有確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的空間

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師: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呢?

(學生回答)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看出來的)

說一說:自己見過的體積最大和最小的物體(如房子,高樓大廈,

火車,大山,針尖,芝麻,蠶卵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溝通、說一說自己見過的最大

和最小的物體,進2

一步使學生明確了物體都具有確定的體積,不同的物體所占空間

的大小是不同的,體積是有大小的,為下面體積單位的引出做好了鋪

墊。)

(二)引出體積單位師: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視察來比較它

們的體積大小,那下面兩個長方體,你們能比較出大小嗎?(課件出

示下圖)

(不好比較)老師說明:看來也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介

紹常用的體積單位)

(三)相識體積單位

師:我們已經知道長度單位用1厘米,1分米,1米的線段來表示,

面積單位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來表示,現(xiàn)在請

你猜一猜體積單位應當用什么來表示?小組探討一下。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學生明白了要想清楚地表示物體體

積的大小,必需要有統(tǒng)一的單位,而且讓學生學會了如何將學過的方

法遷移運用過來,用以解決新的問題。)

這個猜想對嗎?(老師拿出棱長是lcm、1dm的正方體模型學生

視察,引出體積單位并說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

(1)感知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請學生比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有多大(各小組拿出標準的

正方體模型對比誰比劃的更精確些)o

(2)老師出示火柴盒和鞋盒,讓學生估量一下它們的體積分別

用什么體積單位來表示,大約是多少?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如一

個指尖、一粒蠶豆、一個骰子等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一個粉筆

盒、一個魔方的體積大約是1立方分米)

(3)感知1立方米有多大

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的大小嗎?這里有一個用繩子搭建的棱長1

米的正方體,誰情愿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它的空間有多大呢?學生演示,

請學生估量1立方米的空間最多可以容納多少個學生(并驗證)。

哪些物體計量體積時運用立方米比較恰當?

(4)小結: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都是常用的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猜想、驗證、比劃、溝通等活動,加深學生對

體積單位和怎樣用體積單位計量物體的體積的相識)

(四)鞏固應用

3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動腦思索和探討溝通,又知道了不少學問,

下面我們去才智屋挑戰(zhàn)一下吧。

1、填一填。

(1)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o

(2)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20()0

(3)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2、連一連。

3、數(shù)一數(shù)。

(設計意圖:這些例子基本上是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

了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學習數(shù)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

際問題。從而,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五)引導反思,總結收獲

大家這節(jié)課學生了不少東西,誰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

問題?

(六)實踐作業(yè)

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不同的幾個長方體,并探討一下長方

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shù)量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在鞏固體積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為長方體和正方體

的體積的學習做好鋪墊)

八、板書設計

4

教學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愛好。

"體積”是一個新的概念,對于學生而言比較生疏。因此本節(jié)課的

引入也很關鍵。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有了

愛好孩子就會樂觀主動的學習。我從《烏鴉喝水》這一學生耳熟能詳

的故事導入,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留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課,而且可

以讓學生在具體化,形象化的情境中感悟到物體占有確定的空間。為

后面的學習鋪好路。

2、聯(lián)系實際,提取學習資源。

數(shù)學的產生源自于生活實踐,數(shù)學的教學同樣離不開實際的生活。

從放入石頭后水面上升、把書包放進抽屜后再把手伸進抽屜活動不便

利,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實例。從實例在提取數(shù)學問題,可以讓學生感

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shù)學,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激發(fā)

和培育學生學習愛好。

3、動手操作,探究感受新知。

學生是學習的主子,在課堂中讓他們視察,大膽猜想,樂觀試驗

驗證,比劃,學問便自然地生成,從而使學生對這些體積單位的實際

大小形成明晰的表象,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過程中真正理解和駕馭

基本的數(shù)學學問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了比較廣泛的數(shù)學活

動閱歷和學問。

第8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教材分析:

體積概念的教學,教材分三個步驟進行:故事、試驗、比較。首

先,通過熟悉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讓學生在探討和溝通中感

悟到物體占有的空間。接下來,通過試驗,讓學生視察試驗過程,讓

學生明白石頭占有空間。最終,引導學生比較電視機、影碟機和手機

所占空間的大小,說明不同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不同,從而揭示出體

積的概念。體積單位的教學分三個層次:一是必要性;二是體積單位

的定義;三是表象的建立。教材借用實物幫助學生建立體積單位的實

際大小觀念。

學情分析:

《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進展水

平和學生已有的學問閱歷基礎之上?!▽W生已有學問:長方體和正方

體的特征,長度、長度單位,面積、面積單位等學問。學生認知特點:

從已有閱歷動身,體現(xiàn)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過程,而活動無疑是

這個過程的再現(xiàn)。大量的活動又為從直觀辨別到探究特征供應了堅實

的素材基礎。本班學生特點:生活閱歷和學問背景比較豐富,基礎學

問較好,初步具備了理論分析和探究實力,在老師引導下,可以自主

分析問題。

學習目標:

1、通過視察、實踐,理解體積的概念。

2、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初步相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

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建立表象感知其大小,能區(qū)分長度單位、

面積單位、體積單位,能正確選擇和運用體積的單位。

3、進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建立體積概念;相識體積單位、解決措施:視察,動

手操作,老師引導,自學。

學習難點:建立體積單位的大小表象,能正確運用體積單位表示

物體的體積。解決措施:視察,比較,理解感知。

教學準備:課件量杯,大小不同的石頭,水。學習過程

一、故事導入

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初步體會石子占有空間。

二、動手試驗,理解體積的定義。

1、出示試驗要求與步驟,讓學生在視察比較中體會物體不但占

有空間,所占空間還有大小之別。(大石頭比小石頭所占空間大。)

2、是不是全部的物體都要放入水中才能體會出它占有空間?并

舉例證明。

3、比較洗衣機、影碟機、手機誰站的空間大,在比較中揭示出

體積概念并板書,明白誰占得空間大誰的體積就大。

三、相識體積單位并建立表象。

1、出示兩個形態(tài)不同的長方體,目測哪個的體積大。

2、目測無法比較出結果時,追問:可以怎樣做就能比較出兩者

體積的大???(用小正方體拼搭出來,看各自含有多少個小正方體),

從而體會到要用統(tǒng)一的體積單位來測量的必要性,引出體積單位:立

方厘米,補充完善課題。

3、追問:測量講臺、教室的體積用立方厘米合適嗎?引出體積

單位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加以相識。

4、學生找身邊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

建立表象。

四、學問運用

1、練習一:區(qū)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進展學生的

空間觀念。

2、練習二:數(shù)體積,駕馭用體積單位表示物體的體積。

五、達標檢測

1、()叫做物體的體積。

2、計量體積要用()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從小到大有:()、()、

(),可以分別寫成()、()、()。

3、測量籃球場的大小用()單位,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用()

單位,測量一只木箱的大小要用()單位。

4、數(shù)學課本的體積是500(cm3),一間教室所占空間是182

(m3),一個饅頭的體積是1.2(dm3)。

5、推斷。

(1)物體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2)一只長方體紙箱,

表面積是52平方分米,體積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積大。()

六、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存在哪些問題?

七、拓展延長

1、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表面積是(),體積是()o

2、用12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去擺,擺法不同形態(tài)就不同,

體積一樣嗎?板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

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體檢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cm31dm3lm3

第9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shù)學五班級下冊第三單元《體積和體積單位》。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視察,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

2、相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過學生對體積意義的探究,進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育學

生的推理實力。教學重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駕馭體積和體積

單位的學問。

教學難點:使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

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同樣大小的燒杯2個、大小不同的

鵝卵石2塊、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體模型若干個,收納盒、

一塊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播放視頻動畫)請

大家觀看短片后想一想:

(1)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為什么把石頭放進瓶子,瓶子里的

水就升上來了?試驗證明:石頭真的占據(jù)了水的空間嗎?

我們來做個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燒杯,先往第一個杯子里倒

滿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入其

次個杯子里,大家細致視察,結果怎么樣了?為什么會有這種結果呢?

(使學生明確其次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因為其次個杯

子里放了一塊石頭,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裝不下了。)板書“空

間〃

(2)哪只烏鴉喝到水了?為什么?

試驗證明:物體大小不同,占據(jù)的空間也不同。

我們再來做個試驗:取兩個同樣大小的燒杯,杯中裝同樣多的水,

把兩塊大小不同的鵝卵石分別放入兩個杯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為什

么會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說明什么?

引導學生歸納:水杯中放入石塊后,石塊占據(jù)了空間,把水向上

擠,水面對上升。石塊大占據(jù)空間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塊小占據(jù)空

間小,水面上升得低。即物體都占據(jù)空間,物體大占據(jù)空間大,物體

小占據(jù)空間小。

(3)比較實物大小,引出體積概念。

①老師舉例:點兩個大小不一樣的學生,問:你們說他倆誰的

體積大?和老師比呢?接著出示兩摞數(shù)量不一樣的作業(yè)本,問:哪摞

體積大?為什么?

②學生舉例。

(4)小結:物體都占有確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的空間有大有小。

(板書"大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二)引出體積單位

計算長度要用長度單位,計算面積要用面積單位,計算體積要用

體積單位,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相識一下常用的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

cm3、dm3、m3。(板書)

(三)相識體積單位感受1立方厘米:

(1)1立方厘米原委有多大呢?數(shù)學上規(guī)定棱長是1厘米的正

方體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

(2)請你從學具袋里拿出一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摸一摸,

感覺一下它的大小。也可以用手比劃比劃。

感受1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原委有多大呢?數(shù)學上規(guī)定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

體積就是1立方分米。

(2)老師出示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讓學生摸一摸,真

實得感覺一下它的大小。

感受1立方米:

(1)同學們,假如要你估量咱們教室的大小,你覺得用立方分

米合適嗎?須要更大的單位,那就是立方米。

(2)1立方米有多大呢?(讓學生說)

(四)計量物體的體積。

師:我們知道了常用的體積單位。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

這個物體含有多少體積單位。

(四)引導創(chuàng)新實踐應用

1、填空

(1)()叫做物體的體積。(2)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

是1立方厘米。

棱長是()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棱長是()的正

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2、推斷

(1)一臺家用冰箱的體積是800立方米。()(2)一個橡

皮的體積是60立方分米。()(3)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大約是

0.8立方厘米。()

(五)引導反思,總結收獲

誰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六)板書設計

體積與體積單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體積單

位:

立方厘米:棱長是1厘米的(貼)的體積是lcm3

立方分米:棱長是1分米的(貼)的體積是ldm3

立方米: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lm3

第10篇:《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39頁"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對體積單位的

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

2.培育學生的比較、視察實力,擴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進展學

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理解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對體積單位的

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相識體積1.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生:聽過。

師:誰情愿來看著圖給大家講一講。(播放"烏鴉喝水〃的課件)指

名學生看圖講故事。師: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1:烏鴉把石頭放進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來了,這樣烏鴉

就喝到水了。師:為什么把石頭放進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來了?

引導學生說出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把水擠上來了。2.試驗證明

師:石頭真的占了水的空間嗎?我們再來做個試驗驗證一下。

老師拿兩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里倒?jié)M水,取一塊

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里的水倒入其次個杯子,讓

學生看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為什么?

生1:其次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因為其次個杯子里放

了一塊石頭,石頭占了水的空間,所以裝不下了。3.揭示體積

師:對,其次個杯子裝不下第一個杯子的水,是由于石頭占了水

的空間。同

1/4

學們請大家用手在書桌的抽屜里摸一摸,說說有什么感覺。師:

請把書包放進抽屜,再用手摸一摸,現(xiàn)在又有什么感覺?生1:手

在抽屜里活動起來不便利了。生2:手要從書包縫里才能放進去。師:

這是為什么?

生3:因為書包把抽屜的空間占了。

師:對,剛才石頭把水擠上來,書包把抽屜的空間變小了,都說

明物體占有確定的空間。那你們知道石頭和書包誰占的空間大嗎?

生4:書包占的空間比石頭大,因為書包大,石頭小。師出示下面

的圖,問:你們知道這些物體哪個占的空間大?

學生回答后,師說明:物體都占有確定的空間,而且所占的空間

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師:誰能說說什么是電視機的體積?什么是影碟機的體積?什么

是手機的體積?學生回答。

師: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呢?

生:電視機的體積最大,影碟機的體積其次大,手機的體積最小。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出來的。

二、引出體積單位

師:有的物體可以通過視察來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那下面兩個

長方體,你們能比較出大小嗎?

生:不好比較。

老師用多媒體將它們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問:現(xiàn)在你們能

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2/4

生1:能,左邊的長方體比右邊的體積大。師:為什么?

生1:因為左邊的長方體有16個小正方體,而右邊的有15個,

而且小正方體的大小相同,所以左邊的比右邊的大。

師:左邊的長方體和右邊的長方體中的小正方體不一樣大,行不

行?為什么?生:不行。因為小正方體大小不同,就不好比較。

師:為什么分成小正方體前不能干脆比大小,分成小正方體后就

能比較呢?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分成的每個小正方體的大小相同,

這樣就好比較了。師:所以要比較物體的體積大小,須要有一個統(tǒng)

一的體積單位。在學習體積單位前,我們先回想一下,長度單位是用

什么來表示的?面積單位是用什么來表示的?

引導學生說出:長度單位是用線段來表示的,面積單位是用什么

正方形來表示的。師:體積單位應當用什么來表示呢?學生探討后,

回答:應當用正方體來表示。

師:對,體積單位是用正方體來表示的。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

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書)

三、相識體積單位

師:請你們猜一猜1cm

3、ldm3,是多大的正方體?

學生探討后回答:我們想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cm3;

棱長是1dm的正方體,體積是1dm3。

師:這個猜想對嗎?看看書上是怎樣說的。學生看書,證明自

己的猜想是對的。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的學具中找出1cm3的正方體。學生找到

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找到的。

生:我是用尺量的,量出棱長是1cm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

lcm3o師:請你們找找,四周有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cm3。生1:

一個手指尖的體積近似于1cm3o生2:計算機鍵盤的按鈕的體積近

似于1cm3。??

3/4

師:請找出ldm3的正方體,與lcm3的正方體比較一下,看它

的體積大多少,你能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大約是1dm3嗎?生

3:一個拳頭的體積大約是1dm3。生4:一個粉筆盒的體積大約是

ldm3o師:1m3有多大?生:是棱長1m的正方體。

師:你能想像出1m3有多大嗎?這里有3根1米長的木條做成

的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我們把它放在墻角,看看1m3有多大,它

和你想像的大小一樣嗎?師:大家估量一下,它大約能容納幾個同

學?生1:6個。生2:10個。

驗證(前排的12個同學鉆到了正方體里。)

師: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體積單位,要計量一

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中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請同學們用

4個:1m3的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

多少嗎?生:4cm3o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是由4個體積是:1cm3的小正方體擺成的。

師:(從粉筆盒的紙盒中拿出2盒粉筆)你能估量這個紙盒的體

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嗎?

生:大約是2dm3。師:為什么?

生:因為剛才你從這個紙盒里拿出了兩盒粉筆,而每盒粉筆大約

是ldm3,2盒粉筆就是2dm3。

四、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第40頁"做一做〃的第

1、2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