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麻黃附子細辛湯的單味藥效學研究第一部分麻黃宣肺平喘 2第二部分附子回陽救逆 4第三部分細辛解表散寒 8第四部分三藥合用 10第五部分麻黃為主藥 12第六部分附子為佐藥 15第七部分細辛為使藥 17第八部分麻黃附子細辛湯具有宣肺散寒 19
第一部分麻黃宣肺平喘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麻黃宣肺平喘】:
1.麻黃能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支氣管,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肺通氣功能,起到平喘作用。
2.麻黃能興奮呼吸中樞,增加呼吸深度和頻率,改善肺換氣功能,減輕呼吸困難。
3.麻黃能增強支氣管黏膜纖毛的活動,促進痰液排出,有利于祛痰平喘。
【麻黃祛風發(fā)汗】:
麻黃宣肺平喘,祛風發(fā)汗
【宣肺平喘】
麻黃為發(fā)汗解表藥,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宣肺平喘作用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
*舒張支氣管:麻黃素能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使其松弛,從而達到舒張支氣管、減輕喘息癥狀的作用。
*抑制氣道高反應性:麻黃素能抑制組胺、乙酰膽堿等氣道收縮劑引起的支氣管收縮,從而減輕氣道高反應性。
*促進痰液排出:麻黃素能刺激支氣管粘膜腺體分泌,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
*抗炎作用:麻黃素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癥因子釋放,減輕氣道炎癥。
【祛風發(fā)汗】
麻黃為發(fā)汗解表藥,具有祛風發(fā)汗的作用。其祛風發(fā)汗作用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
*擴張皮膚血管:麻黃素能擴張皮膚血管,促進汗液分泌,從而達到祛風發(fā)汗、疏散風寒的作用。
*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麻黃素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降低體溫,從而起到發(fā)汗作用。
*抗病毒作用:麻黃素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毒的復制。
【臨床應用】
麻黃宣肺平喘,祛風發(fā)汗,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以下疾?。?/p>
*喘息性疾?。喝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感冒:麻黃能發(fā)汗解表,疏散風寒,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
*鼻炎:麻黃能宣肺通竅,減輕鼻塞流涕癥狀。
*皮膚瘙癢:麻黃能祛風發(fā)汗,疏散風邪,常用于治療風疹、蕁麻疹等皮膚瘙癢癥。
【用法用量】
麻黃為發(fā)汗解表藥,用量不宜過大,否則易引起汗出過多、脫水等不良反應。一般用量為3-9克,煎服。
【注意事項】
*麻黃不宜久服,否則易耗氣傷陰。
*麻黃不宜與甘草同用,否則易引起麻黃中毒。
*麻黃不宜與烏頭、附子等溫熱藥同用,否則易引起中毒。
*麻黃不宜與藜蘆同用,否則易引起麻黃中毒。第二部分附子回陽救逆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附子性味及歸經(jīng)
1.附子性熱、味辛、甘,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2.附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止瀉固脫的作用。
3.附子常用于治療寒凝心脈、陽虛脫證、脾腎陽虛、泄瀉久痢、陽痿遺精等癥。
附子化學成分
1.附子主要含有生物堿、強心甙、揮發(fā)油、有機酸、糖類等成分。
2.其中,生物堿是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烏頭堿、次烏頭堿、新烏頭堿、異烏頭堿、甲基烏頭堿等。
3.強心甙是附子的另一種重要活性成分,包括蟾蜍毒素、西地蘭、洋地黃毒甙等。
附子藥理作用
1.附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止瀉固脫的作用。
2.附子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解痙,鎮(zhèn)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3.附子還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抗腫瘤,抗衰老等作用。
附子臨床應用
1.附子常用于治療寒凝心脈、陽虛脫證、脾腎陽虛、泄瀉久痢、陽痿遺精等癥。
2.附子也用于治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高血壓、中風后遺癥、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痛經(jīng)、閉經(jīng)、不孕等癥。
3.附子還用于治療癌癥、艾滋病、老年癡呆癥等疾病。
附子中毒
1.附子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四肢麻木、呼吸困難、心律失常、血壓下降等癥狀。
2.嚴重附子中毒可導致死亡。
3.附子中毒的治療包括催吐、洗胃、導瀉、補液、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抗心律失常、呼吸支持等。
附子用藥禁忌
1.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禁用附子。
2.陰虛火旺、氣虛欲脫者慎用附子。
3.附子不宜與藜蘆、甘遂、芫花、大戟等瀉下藥同用。附子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
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塊根,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材之一。附子性熱、味辛,歸心、肺、腎經(jīng),具有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除濕止痛、通絡止瀉等多種功效。
一、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功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升陽舉陷:附子能溫陽補火,使陽氣升舉,從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散寒通脈:附子性熱,能溫中止瀉,散寒通脈,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畏寒肢冷、脈微細弱等陽虛證候。
3.開竅醒神:附子能溫陽開竅,醒神益智,臨床上常用于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癥。
二、溫經(jīng)散寒
附子具有溫經(jīng)散寒的功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溫中止瀉:附子性熱,能溫中止瀉,散寒通陽,改善胃腸道功能,從而緩解腹痛、腹瀉等癥狀。
2.溫經(jīng)止血:附子能溫經(jīng)散寒,止血止痛,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等癥。
3.溫腎壯陽:附子能溫腎壯陽,補益精氣,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陽痿、早泄、遺精等癥。
三、除濕止痛
附子具有除濕止痛的功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祛濕除風:附子性熱,能祛濕除風,溫經(jīng)散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濕痹痛、關(guān)節(jié)疼痛等癥。
2.止痛定痛:附子能溫經(jīng)止痛,定痛止痙,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胃痛、腹痛、痛經(jīng)等癥。
四、通絡止瀉
附子具有通絡止瀉的功效,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活血通絡:附子能溫經(jīng)散寒,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癥狀。
2.止瀉止瀉:附子能溫中止瀉,止瀉止瀉,改善胃腸道功能,從而緩解腹瀉、腹痛等癥狀。
五、其他功效
除上述功效外,附子還具有以下其他功效:
1.抗炎解毒:附子能消腫止痛,抗炎解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癥。
2.利尿通便:附子能利尿通便,促進排便,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水腫、便秘等癥。
3.抗菌消炎:附子能抑制細菌生長,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細菌性感染性疾病。
六、臨床應用
附子廣泛應用于臨床,常用于治療以下疾?。?/p>
1.心血管疾病:附子可用于治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
2.呼吸系統(tǒng)疾病:附子可用于治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等疾病。
3.消化系統(tǒng)疾?。焊阶涌捎糜谥委熚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4.泌尿系統(tǒng)疾?。焊阶涌捎糜谥委熌I炎、腎衰竭、尿毒癥等疾病。
5.風濕骨?。焊阶涌捎糜谥委燂L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骨質(zhì)增生等疾病。
6.婦科疾?。焊阶涌捎糜谥委熢陆?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等疾病。
七、使用注意事項
附子毒性較大,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慎用人群:孕婦、兒童、老年人、體質(zhì)虛弱者、陰虛火旺者應慎用附子。
2.劑量控制:附子宜小劑量使用,一般不可超過3克。
3.配伍禁忌:附子不宜與半夏、貝母、瓜蔞等寒涼藥物同用。
4.炮制方法:附子在使用前需經(jīng)過炮制,炮制方法包括生曬、鹽制、酒制等。
5.服用方法:附子可煎服、入丸、入散等,具體用法應遵醫(yī)囑。
6.不良反應:附子服用后可出現(xiàn)口干、口渴、煩躁、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7.貯藏方法:附子應密封保存,置于陰涼、干燥處。第三部分細辛解表散寒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細辛解表散寒
1.細辛辛溫,具有解表散寒、通竅開痹、溫肺止咳的功效。
2.細辛含揮發(fā)油、生物堿、黃酮類等有效成分,其中揮發(fā)油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抑郁等作用。
3.細辛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痹痛等癥。
細辛通竅開痹
1.細辛辛溫,通竅開痹,可用于治療鼻塞、流涕、頭痛、眩暈、痹痛等癥。
2.細辛含揮發(fā)油、生物堿、黃酮類等有效成分,其中揮發(fā)油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鎮(zhèn)痛、鎮(zhèn)靜、抗抑郁等作用。
3.細辛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痹痛等癥。細辛
別名:辛夷、辛夷花、玉蘭花
來源:木蘭科植物玉蘭的花蕾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肺、腎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通竅開痹。
主治:
1.風寒感冒:細辛辛溫解表,散寒通竅,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清涕等癥。
2.鼻塞不通:細辛能通竅開痹,宣通鼻竅,可用于治療鼻塞不通,鼻炎,鼻竇炎等癥。
3.寒痹疼痛:細辛辛溫通痹,散寒止痛,可用于治療寒痹疼痛,四肢麻木,關(guān)節(jié)疼痛等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或研末,0.5-1g。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患處。
藥理作用:
1.抗菌消炎作用:細辛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細辛提取物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病毒有抑制作用。
3.解熱鎮(zhèn)痛作用:細辛提取物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可降低體溫,緩解疼痛。
4.抗氧化作用:細辛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5.祛痰平喘作用:細辛提取物可祛痰平喘,緩解氣道炎癥,改善呼吸功能。
臨床應用:
1.風寒感冒:細辛與麻黃、桂枝、辛夷花等同用,具有解表散寒,宣肺通竅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清涕等癥。
2.鼻塞不通:細辛與蒼耳子、薄荷、菊花等同用,具有通竅開痹,宣通鼻竅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鼻塞不通,鼻炎,鼻竇炎等癥。
3.寒痹疼痛:細辛與當歸、川芎、紅花等同用,具有辛溫通痹,散寒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寒痹疼痛,四肢麻木,關(guān)節(jié)疼痛等癥。
禁忌:
1.陰虛火旺者忌用。
2.孕婦忌用。
3.高血壓患者慎用。
注意:
1.細辛辛溫發(fā)散,不宜久服,以免耗氣傷陰。
2.細辛有毒,不可過量服用,以免引起中毒。
3.細辛與烏頭、附子等有毒藥物配伍時,應嚴格控制劑量,以免發(fā)生中毒。第四部分三藥合用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麻黃的單味藥效學
1.宣肺散寒:麻黃具有宣肺散寒的作用,這是由于麻黃能發(fā)汗解表,使表邪得散而外出,從而達到宣肺散寒的功效。
2.平喘止咳:麻黃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這是由于麻黃能抑制氣道平滑肌收縮,擴張支氣管,緩解喘息癥狀,并能抑制咳嗽中樞,減少咳嗽次數(shù)。
3.利尿消腫:麻黃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這是由于麻黃能促進腎臟排尿,增加尿量,從而達到利尿消腫的功效。
附子的單味藥效學
1.溫陽散寒: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這是由于附子能溫中散寒,驅(qū)散體內(nèi)寒邪,從而達到溫陽散寒的功效。
2.止痛止瀉:附子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這是由于附子能溫中散寒,緩解腸道痙攣,止痛止瀉,并能抑制胃腸蠕動,減少腹瀉次數(shù)。
3.強心益氣:附子具有強心益氣的作用,這是由于附子能溫補心陽,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功能,并能補益氣血,增強體質(zhì)。
細辛的單味藥效學
1.解表散寒:細辛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這是由于細辛能發(fā)汗解表,使表邪得散而外出,從而達到解表散寒的功效。
2.溫中散寒:細辛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這是由于細辛能溫中散寒,驅(qū)散體內(nèi)寒邪,從而達到溫中散寒的功效。
3.止痛止瀉:細辛具有止痛止瀉的作用,這是由于細辛能溫中散寒,緩解腸道痙攣,止痛止瀉,并能抑制胃腸蠕動,減少腹瀉次數(shù)。麻黃
1.宣肺平喘:麻黃具有擴張支氣管、減輕氣道痙攣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麻黃堿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支氣管,降低氣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2.發(fā)汗解表:麻黃具有發(fā)汗解表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麻黃堿可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引起體溫升高,出汗散熱。
3.利水消腫:麻黃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麻黃堿可促進尿液排出,減輕水腫。
附子
1.溫陽補腎:附子具有溫陽補腎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烏頭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升高血壓、強心、抗炎等作用。
2.散寒止痛:附子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烏頭堿具有興奮脊髓,提高痛閾的作用。
3.回陽救逆:附子具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烏頭堿具有興奮呼吸中樞、升高血壓、強心等作用。
細辛
1.宣肺解表:細辛具有宣肺解表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揮發(fā)油具有擴張支氣管、減輕氣道痙攣的作用。
2.溫中散寒:細辛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揮發(fā)油具有溫中散寒,發(fā)汗解表的功效。
3.止痛消腫:細辛具有止痛消腫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揮發(fā)油具有抑制炎癥反應,減輕水腫的作用。
三藥合用
麻黃、附子、細辛三藥合用,發(fā)揮宣肺散寒、溫陽解表的作用。麻黃宣肺平喘,發(fā)汗解表,利水消腫;附子溫陽補腎,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細辛宣肺解表,溫中散寒,止痛消腫。三藥合用,增強宣肺散寒、溫陽解表的功效,適用于風寒表證、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咳嗽氣喘、頭痛身痛等癥。
臨床應用
麻黃附子細辛湯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風寒表證、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咳嗽氣喘、頭痛身痛等癥。本方證屬風寒表證,外感風寒之邪,郁遏肌膚,衛(wèi)氣失宣,表證未解,故見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咳嗽氣喘、頭痛身痛等癥。麻黃附子細辛湯宣肺散寒、溫陽解表,使衛(wèi)氣宣通,表證得解,諸癥可除。
禁忌
麻黃附子細辛湯性溫熱,故孕婦禁用。附子有毒,不宜久服或過量服用。本方不宜與溫熱性中藥同用,以免助火傷陰。第五部分麻黃為主藥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麻黃的藥理作用
1.發(fā)汗解表:麻黃具有發(fā)汗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如感冒、流感等。
2.平喘止咳:麻黃具有平喘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喘息、咳嗽等癥。
3.利水消腫:麻黃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麻黃的化學成分
1.麻黃堿:麻黃堿是麻黃中含量最高的生物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升高血壓、擴張支氣管等作用。
2.去甲麻黃堿:去甲麻黃堿是麻黃中含有的另一種生物堿,具有與麻黃堿相似的藥理作用,但作用較麻黃堿弱。
3.黃酮類化合物:麻黃中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異黃酮、黃酮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
麻黃的臨床應用
1.感冒:麻黃可用于治療感冒,具有發(fā)汗解表、疏風散寒的功效。
2.喘息:麻黃可用于治療喘息,具有平喘止咳、宣肺平喘的功效。
3.水腫:麻黃可用于治療水腫,具有利水消腫、通淋利尿的功效。
麻黃的毒性
1.麻黃具有毒性,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中毒癥狀包括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心悸、血壓升高、驚厥等。
2.麻黃中毒可導致死亡,中毒死亡的常見原因包括心律失常、呼吸抑制、腦出血等。
3.麻黃中毒的治療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導瀉、利尿、抗驚厥、降壓等。
麻黃的禁忌
1.孕婦禁用麻黃,以免引起流產(chǎn)。
2.高血壓患者禁用麻黃,以免血壓升高。
3.心臟病患者禁用麻黃,以免心律失常。
4.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禁用麻黃,以免病情加重。
麻黃的配伍禁忌
1.麻黃不宜與藜蘆、馬兜鈴、鉤吻等有毒藥物配伍,以免增加毒性。
2.麻黃不宜與甘草、桔梗等補益藥物配伍,以免降低麻黃的藥效。
3.麻黃不宜與石膏、知母等清熱瀉火藥物配伍,以免降低麻黃的散寒發(fā)汗作用。麻黃為主藥,辛溫發(fā)散,宣肺平喘
一、麻黃的藥理作用
1.宣肺平喘:麻黃堿可擴張支氣管,解除支氣管痙攣,降低氣道阻力,增加呼吸深度和頻率,改善肺通氣功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麻黃堿能抑制β2-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再攝取,增加β2-腎上腺素能受體介導的支氣管舒張作用有關(guān)。
2.發(fā)汗解表:麻黃堿具有發(fā)汗作用,能促進汗腺分泌汗液,使機體散熱,降低體溫,緩解感冒癥狀。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麻黃堿能激活α1-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流,從而減少熱量散失有關(guān)。
3.利尿消腫:麻黃堿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進水腫消退。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麻黃堿能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有關(guān)。
4.抗炎鎮(zhèn)痛:麻黃堿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能抑制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麻黃堿能抑制環(huán)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有關(guān)。
二、麻黃的臨床應用
麻黃主要用于治療以下疾?。?/p>
1.感冒:麻黃具有宣肺發(fā)汗、解表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表現(xiàn)為鼻塞、流涕、頭痛、身痛、發(fā)熱惡寒等癥狀。
2.咳嗽氣喘:麻黃具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表現(xiàn)為咳嗽、氣喘、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3.水腫:麻黃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水腫,表現(xiàn)為四肢浮腫、小便不利等癥狀。
4.疼痛:麻黃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療關(guān)節(jié)疼痛、肌肉疼痛等疼痛性疾病。
三、麻黃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1.忌與溫熱、辛燥藥物同用,以免加重陰虛火旺癥狀。
2.忌與瀉下藥物同用,以免耗傷正氣,加重虛弱癥狀。
3.孕婦慎用,以免引起流產(chǎn)。
4.高血壓、心臟病、甲亢患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5.6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第六部分附子為佐藥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附子的溫陽散寒作用】:
1.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主要是因為其含有烏頭堿等生物堿,這些生物堿能夠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
2.附子還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從而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溫陽散寒的目的。
3.附子還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減少感冒、流感等疾病的發(fā)生。
【附子的回陽救逆作用】:
附子為佐藥,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一、附子的藥性與功效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干燥根莖,是中藥中常用的溫陽補益藥。附子性熱、味辛、有毒,歸心、腎二經(jīng)。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止瀉固脫等功效。
#二、附子的單味藥效學研究
1.溫陽散寒:附子入心、腎經(jīng),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異烏頭堿等生物堿,這些生物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升高體溫,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達到溫陽散寒的功效。
2.回陽救逆:附子性熱,能溫陽益氣,回陽救逆。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異烏頭堿等生物堿,這些生物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增強抵抗力,從而達到回陽救逆的功效。
3.補火助陽:附子性熱,能溫陽補火,振奮陽氣?,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異烏頭堿等生物堿,這些生物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性功能,從而達到補火助陽的功效。
4.止瀉固脫:附子性溫,能溫陽固脫,止瀉止痢?,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異烏頭堿等生物堿,這些生物堿能抑制胃腸蠕動,減少腸液分泌,止diarrhea止痛,從而達到止瀉固脫的功效。
#三、附子的臨床應用
附子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陽虛證,如陽虛心衰、陽虛水腫、陽虛腹瀉、陽虛吐瀉、陽虛遺尿、陽虛不孕等。此外,附子還可用于治療痹證、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等。
#四、附子的注意事項
1.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
2.附子不宜久服,以免引起中毒。
3.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附子。
4.附子與藜蘆、甘遂、大戟、芫花等藥物同用,可增強毒性。
5.附子與石膏、黃連、黃芩等藥物同用,可降低療效。
#五、結(jié)語
附子為佐藥,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有毒,歸心、腎二經(jīng)。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止瀉固脫等功效。附子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陽虛證,如陽虛心衰、陽虛水腫、陽虛腹瀉、陽虛吐瀉、陽虛遺尿、陽虛不孕等。此外,附子還可用于治療痹證、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等。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第七部分細辛為使藥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發(fā)表名稱】:麻黃附子細辛湯中的細辛
1.細辛為毛茛科植物細辛的根莖,具有解表散寒、通竅開痹的作用。
2.細辛含揮發(fā)油、生物堿、有機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鎮(zhèn)痛、祛痰、平喘、鎮(zhèn)靜、抗驚厥等藥理作用。
3.細辛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鼻炎、咽炎、扁桃體炎、咳嗽氣喘、胸悶氣短、關(guān)節(jié)疼痛、風濕痹痛等癥。
【發(fā)表名稱】:細辛的解表散寒作用
細辛
別名:川細辛、川續(xù)斷、細辛草、細莖羌活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根莖。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肺、膀胱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通竅開痹。
主治:
1.風寒表證:細辛辛、溫,具有發(fā)散風寒之功,常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涕等癥。
2.頭痛鼻塞:細辛能通竅開痹,對于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癥有較好療效。
3.風濕痹痛:細辛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可用于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等癥。
4.牙痛:細辛辛散溫通,可用于風寒牙痛,將細辛研磨成粉末,敷于患處,可緩解疼痛。
5.凍瘡:細辛溫通血脈,可用于凍瘡,將細辛研磨成粉末,與麻油調(diào)和,涂于患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
6.其他:細辛還可用于治療風寒引起的腹痛、泄瀉、痢疾等癥。
臨床應用:
細辛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增強療效。如:
1.配伍麻黃、桂枝、杏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具有發(fā)散風寒、宣肺通竅之功。
2.配伍附子、干姜: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具有溫經(jīng)散寒、除濕止痛之功。
3.配伍白芷、川芎:用于治療頭痛鼻塞,具有通竅止痛、散風寒之功。
4.配伍羌活、獨活:用于治療風濕痹痛,具有溫經(jīng)散寒、通絡止痛之功。
5.配伍丁香、肉桂:用于治療腹痛泄瀉,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之功。
用量:
細辛用量一般為3-9克,煎服。
注意事項:
1.細辛辛溫燥烈,久服傷陰耗氣,故不宜久服。
2.孕婦及陰虛火旺者慎用。
3.細辛有毒,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現(xiàn)嘔吐、腹瀉、頭痛、眩暈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4.細辛不宜與藜蘆、甘遂等峻下藥同用,以免傷正氣。
5.細辛不宜與人參、黃芪等補氣藥同用,以免藥性相克,降低療效。第八部分麻黃附子細辛湯具有宣肺散寒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要點麻黃附子細辛湯宣肺散寒作用機制,
1.麻黃宣肺散邪:麻黃作為湯劑中的君藥,性味辛溫,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為麻黃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呼吸中樞,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減少分泌,增加氣道通暢度,緩解呼吸困難。
2.附子溫陽散寒:附子為湯劑中的臣藥,性味辛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烏頭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延髓呼吸中樞,使呼吸頻率加快,呼吸道黏膜血管擴張,減輕鼻塞、流涕等癥狀。
3.細辛開竅散寒:細辛為湯劑佐藥,性味辛溫,具有發(fā)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細辛素,具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三叉神經(jīng),使鼻黏膜血管收縮,減少鼻塞,并能減輕鼻竇炎、鼻炎等癥狀。
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解表作用機制,
1.麻黃發(fā)汗解表:麻黃作為湯劑中的君藥,性味辛溫,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為麻黃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汗腺中樞,使汗腺分泌增加,幫助機體排出汗液,驅(qū)邪外出。
2.附子溫陽散寒:附子為湯劑中的臣藥,性味辛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混凝土攪拌站勞動合同
- 房屋買賣合同書封面
- 全新月餅購銷合同
- 綠色建筑節(jié)能材料應用推廣合同
- 游戲發(fā)行合同
- 5 我們的校園 (教學設(shè)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 一年級上冊
- 中國計量大學現(xiàn)代科技學院《公共事業(yè)管理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師范高等??茖W校《醫(yī)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科技貿(mào)易職業(yè)學院《智慧教學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滁州學院《成本核算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微信公眾號運營及推廣合同
- 2025年浙江長興文旅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醫(yī)院臨床科研大數(shù)據(jù)平臺方案
- 2024年北京市中考生物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3年涼山州西昌市人民醫(yī)院招聘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考試真題
- (2024)湖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部編教材的網(wǎng)絡培訓心得體會
- 《籃球規(guī)則》課件
- 中醫(yī)24節(jié)氣課件
- 《化工安全技術(shù)》教學設(shè)計(教學教案)
- 《與顧客溝通的技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