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xué)-脈診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xué)-脈診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xué)-脈診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xué)-脈診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xué)-脈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診脈

,

醫(yī)

,

應(yīng)

的形象

,

以了解健康或疾病

別病證的一種診察方法

。2020/6/11談到中醫(yī),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老中醫(yī)

神態(tài)安詳?shù)孛云鹧劬?,將三根手指搭?/p>

病人的手腕部位,停留片刻后,便告訴

病人你患了什么病,應(yīng)該如何進行治療

等等。病人聽后,如果說得準確,便會

連連稱奇

,

信服有加

。

如果說得不準

,便會認為醫(yī)生的醫(yī)療水平差。脈診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醫(yī)醫(yī)生水平的

一架天平。2020/6/11在臨床上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來

就診后只看著醫(yī)生,把手伸過來不說

,

似乎是在考驗醫(yī)生號脈準不準

當(dāng)你說對了其癥后,他們會喜形于色

地開口大叫:

“你太神啦!

……”。而當(dāng)你根據(jù)其脈象判斷不準時

,

他們

會背后說,診斷得根本不準,水平不

。

?2020/6/11脈診,其實是中醫(yī)診斷中的一種

最常見的手段,是望聞問切中的“切”診。通過這種診斷,我們可

以了解人體內(nèi)部臟腑中的氣血運行

情況

它是通過脈搏的運動來判斷

內(nèi)

,

據(jù)

度、

頻率、力量、血管的形態(tài)等來判斷

人體的基本情況。2020/6/11對中醫(yī)認識似是而非的人,脈診似乎是他們最信任和嘆服的。許多的醫(yī)生也很在乎

病人的這種心態(tài),往往先不詢問患者病情,不做任何體查而單憑脈診而進行譴方用藥。更令人不解的是,有許多的病人也故意不說

出自己的病情,借此來“考驗”醫(yī)生能不能

通過脈象看準自己的病情,真是荒唐又可怕!

想想還是東坡先生明鑒:

“吾求愈病而已,豈以困醫(yī)為事哉?”對于這些陋習(xí),古代的先賢早已深刻批判過

。2020/6/11明代著名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認為:

脈診只是望問聞切四診中的最后

一診,無非是一種診斷中比較巧

妙的方法罷了,作為一個好醫(yī)生

如果想全面掌握患者的情況

必須要四診合參,不能單憑這一項。2020/6/11隨著時代生活的日新月異,人們的醫(yī)療條

件逐漸改善,對于脈診的看法更需要客觀、辨

證地對待。從目前的臨床情況來看,現(xiàn)代生活狀態(tài)中的

中醫(yī)脈診比起古人來說,更難反映人體的真實

客觀情況。我們知道,

一般凡是來門診看中醫(yī)

的病人,

有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病和疑難病患者。

而這些病人中,有一大部分的患者是長年服藥

的,

尤其是一些心腦血管病、高血壓、

糖尿病

等患者,他們所服的很多藥物會對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這當(dāng)然會直接影響

到脈象的形態(tài)。如長期服用活血化瘀或擴張血管的藥

物等都可以明顯影響心臟搏動的速度、

力量。這樣的話,便不能真正反映出人

體中的各個臟腑的氣血運行情況。因此,即便是一個高明的醫(yī)生,也不可

能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患者的脈象充分了

解到其體內(nèi)的真實情況。對待脈診,我們尚需要用一個公正客觀

的態(tài)度,既要肯定其診斷價值,也不應(yīng)

該盲目迷信。2020/6/11第

節(jié)

述一、脈診原理(

)

、

器:

心臟搏動—脈象形成的動力脈管舒縮—脈搏形成的重要因素心陰心陽—維持正常脈搏的基本條件2020/6/11a:心主血脈——心與脈通,搏動行血肺朝百脈——宣發(fā)百脈,助心行血脾生血統(tǒng)血——營氣養(yǎng)血,攝血于脈中肝藏血調(diào)血——供調(diào)血量腎藏精化血——精為化血之本,合營以生血精,為

,

脈象的形成間接有關(guān)2020/6/11二、診脈部位(

一)三部九候診法(天(兩題動脈)—候頭額、顳部

(

)

、人(耳前動脈)

候目、耳地

(

)

、

齒天

(

經(jīng)

)

中(手)〈人(手少陰心經(jīng)動脈處)—候心氣地(手陽明大腸經(jīng)動脈處)—候胸中之氣夭

(

經(jīng)

)

氣下

(

)3人

(

經(jīng)

)

、

氣地

(

經(jīng)

)

氣2020/6/11三

圖2020/6/11中

部上部(

)

法即通過診人迎(頸總動脈)、

寸口兩部

,

種診

,

較之遍診法簡單。(

)

診診寸口脈——候臟腑多運用于寸口無脈

診趺陽脈

候胃氣或危重病人。診

氣2020/6/11(四)寸口診法[含義]:寸口——手腕部橈骨莖突內(nèi)側(cè)的

段動脈(橈動脈),又稱氣口或

。寸口診法

指單獨切按橈骨莖突內(nèi)側(cè)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jù)

,

。2020/6/111

.

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內(nèi)

側(cè)為關(guān),其前為寸,其后為尺。

三部九候此與遍診法的三部九候同名

實異2020/6/11)))沉沉沉、、、中中中、、、浮浮浮(((尺關(guān)寸圖

5

.

2

關(guān)

圖2.

寸口脈診病的原理:(

1

)

會(2)寸口部位脈氣最明顯(3)可反映宗氣的盛衰(4)寸口處部位固定且脈診方便2020/6/11

心左手〈關(guān)——肝尺

(

)2020/6/11

J

——肺右

手關(guān)

脾尺

(

)3.

腑三

、

法時水2020/6/112020/6/112、

(

關(guān)

、

定(1)標準定位

同身寸法。

(2)簡便定位

高骨定關(guān)法一掌后高骨定關(guān)一前后等距布指2020/6/111.首先將中指置於關(guān)部2.食指置於寸部,無名指置於尺部3.三指指尖保持水平4.手指做弓形彎曲,

以指腹觸脈3、

指(

1

)

指>

定義:+

,

浮取+

,

+

,

尋2020/6/11(2)上下循一定義:手指的上下運指一作用:

體會脈形的長短,體會脈位的上

。(3)單總按一定義:

三指的整體與分部運指一作用:

總按——體察寸口總體特征和三

步整體關(guān)系;單診——體察三部局部特

。2020/6/11診

(

)

關(guān)法”,而不細分三部,因小兒

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關(guān)尺,

且易哭鬧

不合作

。2020/6/11(四)平息指診脈時呼吸平靜、調(diào)勻,

以便以

息計數(shù);

一指利于醫(yī)生思想集中,

專注指下,評辨脈象。(

)

動診脈時間不少于50

次,脈跳時間,

兩手以3分鐘左右為宜。2020/6/11四、

脈象要素:

(位、

數(shù)、形、勢)1、

位—

現(xiàn)

淺,如浮/沉。2、

至數(shù)——脈搏的頻率,如遲/數(shù)。3、

脈長——脈動應(yīng)指軸向范圍的長

短,如長/短。4、

脈寬——脈動應(yīng)指徑向范圍的大小(

),如洪/細。2020/6/115、

流利度——脈搏來勢的流利程度,如滑/澀。6、

緊張度——脈管的勁急或弛緩程度:如弦、緊/緩。7、

脈力——脈搏的強弱,脈搏應(yīng)指的力

量,如虛/實。8、

均勻度——①指脈動節(jié)律是否均勻。

指脈力是否均勻。2020/6/11第二節(jié)

正常脈象—

、

(

)

:(一)有胃:指脈象從容和緩流利,具

現(xiàn)

:1、

,

(

)2、

調(diào)

,

(

數(shù)

)

3、

,

(

)4、

盈,

…(

勢)5、

脈勢和緩,從容流利。2020/6/11(

)

神指脈象有力柔和,節(jié)律整齊(勢)。(

)

根指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反映腎氣之充足。

尺脈候腎,

一是尺脈有力,

一是沉取不絕。2020/6/11(二)疑難點

正常脈象之有胃氣、有神、有根的特點。

<分析>有胃氣表現(xiàn)在:從容和緩流利。脈位居中

,

不浮不沉

;脈

調(diào)

,

;脈

,

;脈

;脈

、

。有神表現(xiàn)在

應(yīng)指有力柔和

節(jié)律整齊有根則表現(xiàn)在:尺脈有力,沉取不絕。2020/6/11二、

脈象的生理變異1、

季節(jié):春弦、夏洪(鉤)、秋浮

(

毛)

(

)。2、

情緒:激動時其脈必快(數(shù)),抑郁

時其脈沉緩或遲……

。3、

年齡:兒童脈小數(shù);青年脈平滑;老

人多弦硬

……。4、斜飛脈:寸口不見脈搏,而由尺部斜

向手背。5、

反關(guān)脈:脈象出現(xiàn)于寸口背側(cè)。2020/6/11第三節(jié)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脈象種類繁多,為便于掌握,歷來都

曾把它進行分類。

《內(nèi)經(jīng)》、

《傷寒論》分陰陽兩類。

《診家樞要》以浮、沉、遲

、

數(shù)

、

澀六脈統(tǒng)領(lǐng)諸脈

徐靈胎

《回溪脈學(xué)》以浮沉、遲數(shù)、虛實為綱

領(lǐng)

較為實用

。

而本教材則根據(jù)位

、

數(shù)

、形

、

勢四個方面和八個要素的變化和相兼,

歸類為八。2020/6/11現(xiàn)

以浮

、

、遲

、

數(shù)

、

,

。2020/6/11一

、

浮脈類(

、洪、濡、散、花、革)2020/6/11【

輕取即得,重

按稍減不空,

。理

:脈

表2020/6/11(

)

:圖

6

-

8

(

1

)

浮脈示意圖浮中證U三

及浮

圖2020/6/11脈形

、

脈率不拘漸

線脈

般臨床意義:

一般見于表

證,

(亦

見于虛陽外越)3、

:邪

,

衛(wèi)

,

氣鼓搏于外

應(yīng)指而浮

。久病內(nèi)傷,虛陽外越,則浮

而無力。2020/6/111、

征脈形寬大,充

實有力,來盛

去衰

,狀若波

。

(

,

,

力較強)(

)

:圖6

-

16(1)

洪脈示意圖設(shè)護

沉2020/6/11脈

落洪

圖∠U∠U/U/1高

常【臨床意義】多

于陽

熱盛

,

于孤

越,

。【脈理分析】內(nèi)

,

,

故見洪脈

。2020/6/11【脈象特征】

浮細無力而

。理

:位

、

張力低、脈力弱2020/6/11(

)

:圖6-29(1)濡脈示意圖浮中證U脈長不拘2020/6/11脈

小濡

圖低平漸降型曲線脈寬小于正?!九R床意義】多

于虛

證或

困?!久}理分析】精血不充則細弱無力,

陰虛

;濕遏陽氣

,

亦可見濡脈

。2020/6/11【

脈象特征

】浮

,

應(yīng)指散漫,按

之消失,伴節(jié)

律不齊和脈力

,

曰“散似楊花無

定蹤2020/6/11(

)

脈圖

6

-

9

(

1

)

散脈示意圖設(shè)薩

沉【臨床意義】為元氣耗散,臟腑精氣欲絕,

病情危重的征象

。孕婦臨產(chǎn)時出現(xiàn)散脈,為即將

分娩的征候;如未至產(chǎn)期,便為

將墜

胎之

。2020/6/11【脈象特征】

浮大中空,

按之如蔥管,應(yīng)指浮

大而軟,按

之上下或兩

邊實而中間空。(

)

脈圖6

-

32(1)

乳脈示意圖浮

沉2020/6/11【臨床意義】為大失血,傷陰的主脈。

多因

,

少,

營血不足,無以充脈;或津液大

養(yǎng)

系陽氣,

陽氣浮散所致。在血崩、

大咯血、外傷性大出血或嚴重吐

瀉時均可出現(xiàn)。2020/6/11(

)

脈【脈象特征】

,

,

皮下中空外堅如按鼓皮,切脈時手指感覺有

中一定的緊張度。脈形如弦,按之中空,與芄脈浮虛而軟又

骨有不同。圖

6

-

3

3

(

1

)

革脈示意圖2020/6/11【

臨床意義

】精氣不藏,正氣不固,

無所戀而浮越于外的表現(xiàn)

,所

、

產(chǎn)、漏下等病癥。2020/6/11附:相類脈比較1、

相同點浮脈、洪脈、濡脈、散脈、芄脈、革脈六者,均

有脈位表淺、輕取即得的特點。2、

不同點+浮脈輕取即得;+洪脈浮大有力;+濡脈浮而細軟;Y

散脈浮而散亂無根;:芄脈浮大中空;+

2燕脈浮而空弦。二

、

類(

、

、

)2020/6/11【脈象特征】輕取不應(yīng),

使

,

,

。

:脈

)(

)

脈圖6

-

10(1)

沉脈示意圖浮

沉2020/6/11脈

部20∠U/O/1脈

拘沉脈

圖漸升型

曲線脈寬一

般【臨床意義】多見于里

證,有力為里

實;無力為里

虛。亦可見于正常脈。【脈理分析】邪實氣血內(nèi)困或陽虛氣乏升舉無力2020/6/11脈沉而無臨床癥狀者,不一定

是病,可見于正常人。如肥胖者肌

肉豐厚,脈管深沉,故脈多沉;冬

季氣血收藏

脈象亦偏沉

。此外

,

有的人兩手六部脈象都沉細,

候,

為六

脈,

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2020/6/11微脈浮浦脈細脈沉弱脈圖6

-

19(1)

弱脈示意圖【脈象特征】極軟而沉細的

脈稱為弱脈。切

得,細而無力。(

)

脈2020/6/11【臨床意義】主

衰,

虛則脈道不充,

陽氣虛則脈搏無

力,多見于久病虛弱之體。2020/6/11【脈象特征】伏為深沉與伏匿之象,脈

動部位比沉脈

更深,需重按

著骨始可應(yīng)指,

甚至伏而不現(xiàn)。(

)

脈圖6

-

11(1)

伏脈示意圖2020/6/11浮沉【臨床意義】常見于邪閉

厥證和痛極的病人

。多因邪氣內(nèi)伏

,

脈氣不得宣通所致

。暴

現(xiàn)

戾,

;久病見之為氣血虧損

陰枯陽竭之

。2020/6/11《脈簡補義》說:

“久伏至脫”,

指出伏脈是疾病深重或惡化的一種

標志。危重病證的伏脈,往往兩手

寸口脈同時潛伏,甚或太溪和趺陽

脈都不顯現(xiàn),與血管病變造成的無

脈癥不同。無脈癥往往發(fā)生在肢體

的某一局部,出現(xiàn)相應(yīng)肢體無脈,但其他部位的脈象正常

。2020/6/11【

】脈形沉而實大弦長,

輕取中取均不應(yīng),沉

取始得堅著不移,亦

稱沉弦實脈。【臨床意義】由陰寒內(nèi)積,

陽氣沉

潛所致,

多見于陰寒

內(nèi)盛,疝氣瘕瘕之實

。2020/6/11(

)

脈圖6

-34

(1)

牢脈示意圖浮中

沉附:相類脈比較1、

相同點:沉

、

、

均有

不應(yīng),脈位較深之特點。2、

不同點:沉脈重按始得;弱脈極軟而沉細;伏脈更深于沉,緊貼于骨;牢脈沉取實大弦長,堅牢不移。2020/6/遲

類(遲、緩、澀、結(jié))2020/6/11【

脈象特征

,

息不足

四至。理

:60次/分以下2020/6/11(

)

脈圖

6

-

1

2(1

)

遲脈示意圖護

沉【臨床意義】多見于寒

證,遲而有力為實

寒;

而無力為虛寒。亦見于邪熱結(jié)聚之實熱證?!久}理分析】寒盛而陽失宣通或陽虛而失于溫運,

則脈來怠慢。然而熱結(jié)而氣機不通,脈亦見遲。2020/6/11平、數(shù)、遲脈率比較圖一

至一

至息

至呼

波數(shù)平遲【脈象特征】形細而行遲,往來艱澀不暢,

脈勢不勻理

:形細,流暢度低

,

律、脈力不勻2020/6/11(

)

脈圖

6

-27(1)

脈示意圖設(shè)護

沉【臨床意義】多見于氣滯、

血瘀、痰食內(nèi)停和精

、

。【

脈理分析

】精血衰少,脈失濡潤,故脈氣往

來不利,見脈澀無力;氣滯血瘀,痰食膠固,脈道不暢,血行受阻,見澀而無力。2020/6/11脈形來去艱澀,節(jié)律不勻澀脈圖低平漸降型曲線脈寬小于正常脈長不及三部【脈象特征】脈

,

時有中止,

數(shù)

。(

)

結(jié)

脈圖

6

-

2

1(

1

)結(jié)脈示意圖浮

沉2020/6/11【臨床意義】多

于陰

結(jié)、

瘀,

于氣

衰?!久}理分析】氣

,

滯而不

散,或

邪過

,心陽受阻,均可致脈氣不通,故見遲緩中止。2020/6/11結(jié)(

)

脈【脈象特征】緩脈有兩種意義:一是脈來和緩,

一息四至(每分鐘60~70次),可見于正常人。亦稱為平緩

脈,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xiàn)。周學(xué)霆曰:

“緩即為有神也”,即指平脈緩和之象。二是脈勢縱緩,緩怠無力。王冰曰:“

緩謂縱緩,非動之遲緩也。

”2020/6/11【臨床意義】多由脾虛,氣血不足,血脈失充,

鼓動無力,或為濕邪困阻,

陽氣受

血行緩怠所致

。2020/6/11遲數(shù)6-31(1)

緩、遲、數(shù)脈示意圖附:相類脈比較1、

相同點:遲脈、緩脈、

澀脈、結(jié)脈四者脈率

均小于一息五至。2、

:遲

澀脈脈勢艱難,往來不利;2020/6/11緩

(

)

;結(jié)脈脈緩而有中止。四

數(shù)

類(

數(shù)

脈、

、

)2020/6/11

】脈來急促,一

上而不滿七至理

:90~130次/分(

)

數(shù)

脈圖

6

-

1

3(

1

)數(shù)脈示意圖浮

沉2020/6/11【臨床意義】多見于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

為虛熱),亦可見于里虛證。【

脈理分析

】邪熱亢盛,或陰虛內(nèi)熱,均可使

數(shù)

。2020/6/11平、數(shù)、遲脈率比較圖一

至一

至息

至呼

波數(shù)平遲【

脈象特征

】脈來數(shù)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理

:率快或快慢不定

而有不規(guī)則的歇止(

)

脈圖6

-

20(1)

促脈示意圖浮江

l2020/6/11【臨床意義】多見于陽盛實熱、

氣血痰食停滯;

亦見于臟器衰竭。【脈理分析】陽邪亢盛,則脈來急數(shù);津

,

。2020/6/11【

脈象特征

】一

息七至以上為

?!九R床意義】疾而有力,

多見

于陽亢無制,真

陰垂絕之候;疾

而虛弱為陽氣將

絕之征

。(

)

脈浮

沉疾脈示意圖2020/6/11【

脈象特征

】動脈多見于關(guān)

部,且有滑、

數(shù)、短三種脈

?!?/p>

經(jīng)

:“動脈見于關(guān)

上,無頭尾,

大如豆,厥厥

然動搖。

”2020/6/11

子門

大圖6-

26(1)動脈示意圖(

)

脈浮

沉【臨床意義】多見于驚恐、疼痛之癥。驚則氣亂,痛則氣結(jié),

皆屬陰陽相搏

。2020/6/11附:相類脈比較1、

:數(shù)

、

、

、

,

率均有快于正常脈象的感覺。2、

不同點:數(shù)脈一息五至以上

疾脈一息七至以上

促脈數(shù)而時止(動脈滑數(shù)而短2020/6/11五

類(

虛、

、

、

、

)2020/6/11【

脈象特征

】三部脈舉之無力,按

之空豁,應(yīng)指松軟。亦是無力脈的總稱。

:脈力較弱,可分兩類:一是寬大無力類如花脈、

;

是細小無力類如濡脈、

弱脈)2020/6/11(

)

脈圖6

-

14(1)

虛脈示意圖浮

沉【臨床意義】多見于虛證(多為氣血兩虛)【

脈理分析

】氣

無力;血

,

。2020/6/11脈

部虛

圖無

寬大于或

小于正

常脈

軟【

脈象特征

脈細如線,

應(yīng)指明顯。理

:脈

,指感清晰明

顯,按之不

。2020/6/11(

)

脈圖6

-

18(1)

細脈示意圖浮

沉【臨床意義】多見于氣血兩虛、濕邪為病。【脈理分析】營血虧,無以充脈則細;氣不足,

無以鼓脈必軟。濕

。

言為虛。2020/6/11【

】脈

,

數(shù)

,

良久方來。

理解:歇

規(guī)

,時間長,伴

、

脈力不勻2020/6/11(

)

脈圖6

-

22(1)

代脈示意圖浮

沉【臨床意義】見

、

疼痛

、

,跌

仆損傷等病證。【脈理分析】臟

,

,

,

,

續(xù)

,

而致脈有歇止

。2020/6/11【脈象特征】極

,按

,若有若無【臨床意義】多為陰陽氣血虛甚,鼓動無力所致。久病見之為正

氣將絕,新病見之

。(

)

脈圖6

-

17(1)

微脈示意圖浮

沉【

脈象特征

】首

,不能滿部。短脈是指脈來

覺短于常度。(

)

脈號

6-24(1)短脈示意圖浮

π2020/6/11【臨床意義】有力為氣郁,無力為氣損。

氣虛不

足,無力鼓勵血行,故脈短而無力,所

謂“短則氣病”。也有因氣郁血瘀,或痰滯食積,

礙脈道,以致脈氣不伸而見短脈,但短

而有力,故短脈不可概作不足論,應(yīng)注意脈之有力無力。2020/6/11附:相類脈比較1、

相同點:虛脈、細脈、微脈、代脈、短脈五者,均以應(yīng)指

無力為特點。2、

不同點:+虛脈:搏之無力按之空豁;+細脈:形小而應(yīng)指明顯,貴在言其形;+微脈:極軟極細,貴在言其力;+代脈:歇止而有規(guī)則,其律、形、力均不一致。+短脈:指脈來覺短于常度,首尾俱短,不能滿部。2020/6/11六

類實脈、

滑脈

、

弦脈

、

緊脈

長脈2020/6/11【

】三部脈充實有力,來去俱盛,應(yīng)指幅幅。亦為有力脈的總稱理

:脈管寬大,搏動有力2020/6/11(

)

脈圖

6

-

1

5(

1

)實脈示意圖浮

沉【臨床意義】見于實證。亦見于常人。【脈理分析】邪氣有余,正氣不虛,正邪相搏,

氣血壅盛,脈道堅滿,故應(yīng)指有力。2020/6/11脈

力實

圖高

滿

常脈

逾三

部【

脈象特征

往來流利,

應(yīng)指圓滑,

。理

:應(yīng)指圓滑,起

充實有力。2020/6/11(

)

脈圖6

-

25(1)

滑脈示意圖浮中沉【臨床意義】多

于痰

濕、

積和

熱等

。

是青

,

孕脈

?!久}理分析】實

邪內(nèi)盛,

分,

,脈動流暢。2020/6/11脈形滑利,呈雙蜂波滑

圖脈

常正態(tài)

曲線脈

應(yīng)

部【脈象特征】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理

:脈體緊張度增

高,端直而長,

。(

)

脈圖

6

-

2

8

(

1

)

弦脈示意圖浮

沉2020/6/11【臨床意義】多

(

)

(

弦緊)、痰飲(弦滑)等,或為胃氣衰

(

)

。亦見于老年健康者(弦硬)?!久}理分析】寒熱、痰飲、

情志、疼痛皆可致肝

失條達,氣機不暢,脈氣束而不伸,

故脈來強硬弦勁。2020/6/11【

脈來繃急,壯如牽繩轉(zhuǎn)索,

按之左右彈指。

:其

、力度均大于弦

脈,脈位易動。2020/6/11(

)

脈圖6

-

30(1)

緊脈示意圖浮

沉【臨床意義】多

?!久}理分析】寒

,

,

道繃急彈指。2020/6/11中【

脈象特征

】脈動應(yīng)指的范圍

超過寸、關(guān)、尺三

部,脈體較長。向前超逾寸部至

魚際者稱為溢

脈,

向后超逾尺部者又

脈。(

)

脈圖

6

-

2

3(

1

)

圖2020/6/11【臨床意義】主陽證、實證、熱證。多由邪氣盛實,正氣不衰,邪正搏擊

。

脈長而洪數(shù)為陽毒內(nèi)蘊;

長而洪大為熱深、癲狂;

長而搏結(jié)為陽明熱伏;

長而弦為肝氣上逆,氣滯化火或肝火挾痰。

細長而不鼓者為虛寒?dāng)∽C。2020/6/11長脈,亦見于常人,若長而柔和

為強壯之象征,老年人兩尺脈長而

滑實多長壽?!?/p>

.

“長則

氣治”說明長脈亦是氣血充盛,氣

機條暢的反映。2020/6/11附:相類脈比較1、

:實

、

、

、

、

者,均有脈體寬大、充實有力的共同特點。2、

不同點:一實脈三部舉按長大有力;一滑脈往來流利,如盤走珠;一弦脈端直以長,應(yīng)指緊張;一緊脈繃急有力,左右彈指;一長脈首尾端直,超過本位;一大脈脈體寬大,來去俱盛。2020/6/11二、

脈象鑒別(

)

比類法(參相類脈比較)(

二)對舉法:對舉法就是把兩種相反

的脈象對比而加以鑒別的方法。(1)浮脈與沉脈:

是脈位淺深相反的兩

種脈象。(2)遲脈和數(shù)脈:是脈率慢快相反的兩

種脈象。(3)虛脈與實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

象。(4)

氵滑脈與澀脈:是脈搏流利度相反的兩

種脈象。(5)洪脈與細脈:

是脈體大小和氣勢強弱

相反的兩種脈象。(

6

)

長脈與短脈:是脈位長短相反的兩種

脈象。(

7

)

弦脈與緊脈:是因脈管性質(zhì)有差異而

脈勢脈形有別的兩種脈象。(8)緊脈與緩脈:是脈搏氣勢相反的兩種

脈象。(9)散脈與牢脈:

是脈位與氣勢相反的兩

種脈象。2020/6/11三

脈(

一)

念凡兩種以上的單因素脈同時出

現(xiàn),

復(fù)

構(gòu)

,

,

又稱復(fù)合脈

。如

數(shù)

(

)

、

而數(shù)

脈(

)

.

.

.

。2020/6/11(

)

病為各種單因素脈象主病之綜合。如:1、

,

風(fēng)

寒痹病疼痛。2、

數(shù)

:多見于陰虛內(nèi)熱或血虛3、

數(shù)

多見于肝火夾痰,肝膽濕

,

內(nèi)

病證

.●

●●

O2020/6/11疑難點:

一脈主數(shù)病,在出現(xiàn)相兼脈時

應(yīng)如何判斷?<分析>相兼脈的主病,多為組成該相兼脈

的各單一脈主病的綜合,如:浮為表,數(shù)

為熱,合而為表熱;浮為表,遲為寒,合

而為表寒;浮數(shù)而無力為表虛熱,沉遲而有力為實寒。2020/6/11四

、

脈真

、、2020/6/11“絕

、

脈”

,

是疾病垂危時出現(xiàn)的

種脈象。

其特點是:

無胃、

無神、

根。

、

、

。根據(jù)真臟脈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大致可以分

成三類:1.無胃之脈:無胃的脈象以無沖和之意,

應(yīng)指堅搏為主要特征。偃刀脈:脈來弦急,如循刀刃。轉(zhuǎn)豆脈:脈動短小而堅搏,如循薏苡子。

彈石脈:急促而堅硬如彈石。臨床提示邪盛正衰,

胃氣不能相從,心、

肝、

腎等臟氣獨現(xiàn),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2020/6/112.無根之脈:無根脈以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yīng)指為

。釜沸脈:浮數(shù)之極,至數(shù)不清;如釜中沸水,

浮泛無根,為三陽熱極,

陰液枯渴之候。魚翔脈: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

如魚在水中游動。蝦游脈:脈在皮膚,如蝦游水,時而躍然而

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均為三陰寒極,亡陽于外,虛陽浮越的征象。2020/6/113.無神之脈:無神之脈以脈率無序,脈形散亂

為主要特征。雀啄脈:如脈在筋肉間連連數(shù)急,三五不

調(diào),

止而復(fù)作,如雀啄食之狀。屋漏脈:如屋漏殘滴,良久一滴者。解索脈: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以上脈象主要由脾(胃)、

腎陽氣衰敗所致,

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2020/6/11但是,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不斷提高,

通過不斷研究和臨床實踐,對真臟脈亦有了新的認識,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

臟器質(zhì)性病變所造成的,但并非一定為

無藥可救的死證,應(yīng)仔細觀察,盡力救治

。2020/6/11五、

婦人脈與小兒脈(

)

脈婦

經(jīng)

、

產(chǎn)

,

關(guān)

。1.診

經(jīng)

:月經(jīng)將至:婦人左關(guān)、尺脈忽洪大于右手,

不苦,身不熱,腹不脹。月經(jīng)不利:寸關(guān)脈調(diào)和而尺脈弱或細澀者。婦

經(jīng)

,

虛閉

,

,

。2020/6/112.診

脈已

經(jīng)

,

經(jīng)

,

來滑數(shù)沖和,兼有飲食偏嗜等癥狀者,是妊

現(xiàn)

。

·

陽別,謂之有子?!薄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氛f:

。

出妊

(神

)

加強

,此

養(yǎng)

,

。如

,或經(jīng)產(chǎn)婦亦可見脈細軟,或不滑利,應(yīng)當(dāng)引起

。凡

,

胎胎

。2020/6/11元已受影響;澀而無力是陽氣虛衰,胞中死3.診

產(chǎn)

脈孕婦即將分娩的脈象特點,歷代醫(yī)

家亦有不同的闡述?!?/p>

諸病源候論

:"孕婦診其尺脈

,急轉(zhuǎn)如切繩轉(zhuǎn)珠者,

即產(chǎn)也。“又如《醫(yī)存》說"婦人兩中指頂節(jié)之兩

旁,非正產(chǎn)時則無脈,不可臨盆,若

此處脈跳,腹連腰痛,

一陣緊一陣,乃正產(chǎn)時也。"這種中指指動脈的明顯搏動亦稱離經(jīng)脈。2020/6/11(

)

脈:

小兒

脈有所不同。

小兒寸口部位狹小,難以區(qū)分寸、關(guān)、

尺三部。

小兒就診時容易驚哭,驚則氣亂,氣

亂則脈無序,故難以診察。因此,小兒科診病注重辨形色、審苗

竅。后世醫(yī)家有一指總候三部的方法,

是診小兒脈的主要方法。2020/6/111.一指定三關(guān):

一指總候三部的診脈法簡稱。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兒的手,對三歲

以下的小兒,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兒掌后

高骨部脈上,不分三部,

以定至數(shù)為主。亦

有用食指直壓三關(guān),或用食指攔度脈上而輾

轉(zhuǎn)以診之。對四歲以上的小兒,則以高骨中

線為關(guān),

以一指向兩側(cè)滾轉(zhuǎn)尋察三部;七、八歲小兒,則可挪動拇指診三部;九至十歲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關(guān)、尺三部診脈;十五歲以上,可按成人三部脈法進行辨析

。2020/6/112.小兒脈象的特點:小兒脈象一般只診浮沉、遲數(shù)、

強弱、緩緊,以辨別陰陽、表里、寒熱和邪正盛衰,不詳求二十八脈

。三歲以下的小兒,

息七、

八至為平脈(每分鐘100

~120

次);五、六歲小兒,

息六至為平脈(約每分鐘100

次),七至以上為數(shù)脈,

四、五至為遲

。+數(shù)為熱,遲為寒,+浮數(shù)為陽,沉遲為陰。+強弱可測虛實,緩緊可測邪正。+沉滑為食積,浮滑為風(fēng)痰。+2緊主寒,緩主濕,大小不齊多食滯。第四節(jié)

脈診的臨床運用及意義一

、

用在脈診臨床運用中,

當(dāng)注意

:(

)

義1、

,

于某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