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北省武邑中學中考歷史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班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圖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農民改進而成的是A.B.C.D.2.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年—1965年)》一書中寫道“作為一項經濟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國耕地重新分配給約60%的農村人口?!恋馗母飳偟霓r業(yè)生產力的貢獻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仍可以爭論??傊?,這個運動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弊髡咧荚谡f明土地改革A.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B.為抗美援朝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C.鞏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D.推動了農業(yè)合用化運動的順利進行3.馬克思認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階級斗爭是階級利益不可調和的表現(xiàn)。下列史實搭配正確是①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斯巴達克起義②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陳勝、吳廣起義③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資產階級—美國獨立戰(zhàn)爭④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巴黎公社運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條約有四項,割賠和開商;口岸有五處,廣廈福寧上”是王老師編寫的記憶中國近代某不平等條約的歌訣。該條約的簽訂A.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B.使中國喪失了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C.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5.打擊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的條約是A.《南京條約》B.《馬關條約》C.《凡爾賽和約D.《九國公約》6.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毛澤東、周恩來先后接見了尼克松總統(tǒng),并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意味著()A.美國同意中國加入聯(lián)合國B.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C.中美關系得到改善D.美國從此不再干涉中國內政7.1915年9月15日一本雜志在上海黃浦江畔創(chuàng)刊,一年后雜志改名為《新青年》,發(fā)行量接近16000份,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影響深遠的新文化運動就此發(fā)端。新文化運動的深遠影響是A.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 B.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C.促進了思想解放 D.推翻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8.“10月16日下午3點,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閃過之后,隨著一聲巨響,新疆羅布泊升起了中國自己的蘑菇云。”材料中提到的現(xiàn)代中國科技成就是A.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了美蘇等國核壟斷、核訛詐B.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使中國核武器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C.“東方紅1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D.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是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9.“聯(lián)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成立標志著德國的分裂,德國的分裂產生的影響是A.美蘇冷戰(zhàn)的開始B.歐洲冷戰(zhàn)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兩極格局的形成D.美蘇兩極格局對峙冷戰(zhàn)的結束10.1770-1780年間,美洲是整個歐洲的注意力中心?!嗡枷氩粌H僅由歐洲向美洲傳播,也發(fā)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響了歐洲人,使他們希望改革甚至廢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圖符合材料觀點的是A.B.C.D.11.2019年4月23日主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講話中說:海洋不是把世界分割成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成了命運共同體。使世界開始連結成一個整體的事件是()A.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 B.新航路的開辟C.文藝復興運動 D.“三角貿易”12.唐朝時期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取得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尊敬,被各族尊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李淵 B.唐太宗李世民 C.女皇帝武則天 D.唐玄宗李隆基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通過世界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清從中選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們的主要成就14.根據(jù)提示寫出相對應的事件。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一一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一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一一15.請根據(jù)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內容。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一一中共七大確立的黨的指導思想一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新階段一一中共十九大上確立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一一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曲轅犁,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fā)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qū)別于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A鐵農具是春秋時期的工具;B水排是東漢時期發(fā)明的,C耬車是西漢時期發(fā)明的。故選D。2、C【解析】

根據(jù)材料“這個運動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鞏固了新生的政權,故C正確。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故排除A項。土地改革是經濟角度,故排除B項。新中國的政權的穩(wěn)固為抗美援朝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題目考查的是政治角度,D項是經濟角度,故排除D項。故選C。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fā)動奴隸起義,起義沉重打擊了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衰落,故①符合題意。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反映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故②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zhàn)爭屬于資產階級革命,但反對的是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而非封建統(tǒng)治階級,故③不符合題意。巴黎公社運動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故④符合題意。故選D.①②④。【點睛】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所以同學們還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隙êY選法是先根據(jù)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4、A【解析】

依據(jù)題干“條約四項,割賠和開商;口岸有五處,廣廈福寧上”并結合所學可知,該條約是《南京條約》。1840—1842年,英國發(fā)動對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1842年,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與俄國侵占中國北方領土有關,排除;C項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有關,排除;D項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有關,排除。故選A。5、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調整英美日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由美國主導召開華盛頓會議。1922年與會九國簽署了《九國公約》,公約打破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從而為美國等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D。6、C【解析】

據(jù)題干“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毛澤東、周恩來先后接見了尼克松總統(tǒng),并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可知,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美關系得到改善。故選C。中國加入聯(lián)合國時間是1971年,A項錯誤。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B項錯誤。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中美關系改善并不意味著美國從此不再干涉中國內政,D項錯誤。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影響。7、C【解析】

依據(jù)所學可知,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進步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創(chuàng)造了民主科學時代,故C符合題意;護國運動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故A不合題意;五四運動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故B不合題意;北伐戰(zhàn)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故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8、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這是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表現(xiàn),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蘇等國核壟斷,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9、B【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3月12日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是冷戰(zhàn)開始的重要標志。因此,冷戰(zhàn)開始不是德國的分裂,故A選項錯誤;根據(jù)題干材料“德國分裂后,柏林也一分為二,東西方的對峙在這里得到了集中體現(xiàn)”,因此,德國的分裂意味著美蘇兩個大國在歐洲對峙的局面基本得到確立,故B項正確;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約、華約兩大組織,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冷戰(zhàn)格局最終形成,故C選項錯誤;1991年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對峙冷戰(zhàn)的結束,故D選項錯誤;所以本題選B。10、A【解析】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775年—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美國獲得了國家獨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推動了歐洲和拉丁美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故選A。11、B【解析】

依據(jù)題干“使世界開始連結成一個整體的事件”,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表明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與發(fā)展,但是與題干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15、16世紀之交,新航路的開辟打破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聯(lián)系緊密的整體,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xiàn),故B符合題意。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歐洲資產階級發(fā)起的思想解放運動,但是與題干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叭琴Q易”是新航路開辟之后的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xiàn),與題干“開始”不符,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B【解析】

依據(jù)課本所學,唐朝時期,漢族和一些北方少數(shù)民族雜居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fā)展。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qū)的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qū)的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如近代藝術家名稱國家稱謂代表作品達·芬奇意大利畫家《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可選擇人物;但丁、伏爾泰、畢加索,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等?!窘馕觥?/p>

根據(jù)題干意思,任選一位人物,寫出他們的主要成就即可,如:如近代藝術家名稱國家稱謂代表作品達·芬奇意大利畫家《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14、(1)鴉片戰(zhàn)爭(2)辛亥革命(3)五四運動【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鴉片戰(zhàn)爭。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1840年6月,英國艦隊侵入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簽訂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資本主義的漩渦。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社會性質發(fā)生改變,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