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_第1頁
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_第2頁
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_第3頁
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_第4頁
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及處理歷史自1950年由Smith-Robinson及Cloward提出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第2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解剖復雜手術難度大并發(fā)癥多危險性應引起重視。第3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適應癥脊髓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腫瘤頸椎結核下頸椎骨折或骨折脫位Hangman骨折第4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方式單純頸椎間盤切除減壓自體髂骨植骨單節(jié)段椎間盤切除減壓自體髂骨植骨融合鋼板固定單椎體切除相鄰椎間盤切除減壓自體植骨鋼板固定兩椎體、三間盤切除減壓植骨鋼板固定三椎體四間盤切除減壓植骨鋼板固定頸椎病灶切除自體髂骨植骨鋼板固定頸椎骨折脫位復位植骨內固定第5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喉上神經或喉返神經損傷頸部切口血腫頸神經根損傷脊髓損害加重植骨移位與鋼板螺釘松動食道瘺取骨區(qū)血腫或脂肪液化感染低鈉血癥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死亡第6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喉上神經損傷(0.84%)

臨床表現(xiàn)——術后嗆咳,尤其以進流質飲食、飲水時為重

處理——禁流質飲食,補液并進食固體食物第7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喉返神經損傷

臨床表現(xiàn)——術后聲音嘶啞,憋氣

處理——進行發(fā)音訓練第8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頸部切口血腫2例(0.56%)

原因——傷口縫合致密,引流管引流不暢所致,止血不徹底等,主要發(fā)生在術后10小時以內

臨床表現(xiàn)——頸部腫脹、呼吸困難

處理——打開傷口,清除血腫、探查止血,隨后癥狀消失

第9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神經根損傷2例(0.56%)

臨床表現(xiàn)——神經根分布區(qū)域感覺障礙,上肢出現(xiàn)部分運動障礙

處理——甲基強的松龍、神經營養(yǎng)藥物等治療第10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脊髓損害加重

(0.56%)

臨床表現(xiàn)——術后早期出現(xiàn)脊髓損害癥狀加重,四肢肌力下降,伴呼吸困難,主要是由椎管內血腫壓迫脊髓引起

處理——清除血塊,徹底止血,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和脫水治療術后3天~1周,脊髓功能基本能完全恢復

第11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植骨塊移位與鋼板螺釘松動(0.84%)

臨床表現(xiàn)——術后2~3周攝片見植骨塊移位,螺釘松動。

處理——延長外固定時間,定期隨訪,手術效果滿意;有咽部異物感及吞咽困難,行頸前路翻修術。第12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食道瘺臨床表現(xiàn)——1例外院頸前路術后10天轉入者,因植骨塊從骨槽脫出,鋼板螺釘下極松動移位10mm,于術后2周發(fā)生食道瘺,最終因多種并發(fā)癥致全身衰竭死亡處理——第13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取骨區(qū)血腫或脂肪液化感染

臨床表現(xiàn)——取骨區(qū)血腫、脂肪液化并感染

處理——拆除縫線,清除血腫和液化壞死組織,全身抗感染治療,局部加強換藥。

第14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低鈉血癥(7.52%)

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神經萎靡、多尿、呼吸困難、嗜睡、甚至昏迷,血生化提示血鈉偏低。

處理——每天復查血生化,根據(jù)結果決定高滲鹽液補充量,適量補充膠體。第15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肺部感染臨床表現(xiàn)——高熱、咳嗽咳痰,胸片檢查提示肺部感染。

處理——加強全身抗感染,積極吸痰,加強全身對癥支持治療。第16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并發(fā)癥的表現(xiàn)及處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并肺動脈栓塞

臨床表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表現(xiàn)為單側或雙側足踝、小腿或大腿腫脹、疼痛

處理——抬高患肢,加強物理治療,必要時抗凝、溶栓治療。第17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討論頸椎前路手術的早期并發(fā)癥主要發(fā)生在術中和術后兩周內早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轉歸,與病人的年齡、體質,是否存在其他疾病以及脊髓受損平面與程度等病情有關與頸部局部解剖結構特殊性,頸椎疾患病理變化的復雜多樣性,手術操作的技巧性,以及術前、術中、術后處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密切相關第18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全面了解患者全身狀況和可能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潛在因素

中老年患者,全身情況較差,常伴心、肺、內分泌系統(tǒng)等內科疾?。活i脊髓損傷患者術前須進行全身情況準確評價、生命支持、頸部制動和準確的脊髓損傷評估。術前必須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評估,確定手術指征,手術風險、手術時機和手術方法

第19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重視喉上神經、喉返神經損傷的預防上頸椎手術易損傷喉上神經,該神經分為內、外支內支損傷引起術后進食流質飲食或飲水時出現(xiàn)嗆咳外支損傷致環(huán)甲肌麻痹、聲帶松弛、聲調變低下頸椎手術易損傷喉返神經,表現(xiàn)為聲音嘶啞、憋氣

第20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損傷原因可能與術中過度牽拉或牽拉時間過長有關,預防損傷應注意熟悉喉上、喉返神經解剖位置不要為保護神經而刻意去分離、顯露神經,顯露椎前筋膜后將氣管、食道一同牽向對側控制牽拉力度與時間

第21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積極預防和處理脊髓損害加重

脊髓損害加重是頸椎前路手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與下列因素有關再灌注損傷,脊髓減壓后短時間內血供恢復,加重脊髓水腫,致細胞能量代謝障礙,鈣超載,產生大量自由基,脊髓功能進一步受損手術器械的直接壓迫,高速磨鉆的震動,用刮匙刮除椎體后緣骨贅時的壓迫,Carspar撐開器過度撐開損傷脊髓頸椎管重度狹窄、椎體后緣突出物與硬膜囊粘連嚴重,強行分離時損傷脊髓植骨塊置入太深或下沉壓迫脊髓術后椎管內血腫壓迫脊髓第22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預防及處理術前對患者病情準確評估,尤其是嚴重的頸椎管狹窄、MRI顯示脊髓髓內有高信號,手術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手術操作要規(guī)范、準確,避免器械對脊髓的刺激和搔動植骨塊大小與骨槽應盡可能匹配,防止植骨塊下沉或置入過深植骨塊側壁開槽,以利引流術后嚴密觀察,發(fā)現(xiàn)脊髓損害加重癥狀,應立即明確原因,盡快行手術探查,并應用沖擊劑量甲強龍

第23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食道瘺是頸椎前路手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食管瘺的發(fā)生可能與術中電刀或器械損傷、牽拉過度、手術時間過長、鋼板螺釘松動、植骨塊移位壓迫等因素有關食道瘺發(fā)生率很低,但死亡率很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第24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低鈉血癥是頸椎創(chuàng)傷的常見并發(fā)癥168例頸椎創(chuàng)傷患者中,21例發(fā)生低鈉血癥此癥的發(fā)生率與脊髓損傷的程度呈正相關低鈉血癥的發(fā)生可能是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受到抑制,腎臟排鈉增多,導致低鈉血癥其他一些因素,如創(chuàng)傷后器官功能下降,頸脊髓損傷后呼吸功能減退,酸堿平衡失調,進食困難、鈉的補充不足,亦可能進一步加重低鈉血癥和電解質紊亂第25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對頸椎創(chuàng)傷患者,術前術后每天均應行血生化檢測,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對低鈉患者,依據(jù)每天血生化檢測結果,計算高滲鹽液補充量。同時應用白蛋白或血漿,維持膠體滲透壓,以提高血鈉濃度對此癥患者應禁用或慎用甘露醇等脫水藥物,以免進一步加重低鈉血癥

第26頁,共28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頸椎前路手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亦是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因有頸脊髓損傷或脊髓型頸椎病,致中樞性呼吸抑制氣管插管及術中牽拉,氣管及喉頭水腫,氣道阻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且排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