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1頁
《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2頁
《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3頁
《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4頁
《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BQIAXXXX—XXXX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基本規(guī)定、站址選擇及站內布置、工藝系統及技術要求、安全設施、安全管理、采暖通風、建(構)筑物、綠化、安裝及驗收。本文件適用于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與管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12014GB16297GB18218GB18599防護服裝防靜電服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一般工業(yè)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T19773變壓吸附提純氫系統技術要求GB/T20801壓力管道規(guī)范工業(yè)管道第1部分:總則GB/T24499氫氣、氫能與氫能系統術語GB/T29729氫系統安全的基本要求GB/T31138加氫機GB/T34540甲醇轉化變壓吸附制氫系統技術要求GB/T34542.2氫氣儲存輸送系統第2部分:金屬材料與氫環(huán)境相容性試驗方法GB/T34542.3氫氣儲存輸送系統第3部分:金屬材料氫脆敏感度試驗方法GB/T37562GB/T37563GB/T34583GB/T34584壓力型水電解制氫系統技術條件壓力型水電解制氫系統安全要求加氫站用儲氫裝置安全技術要求加氫站安全技術規(guī)范GB36894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風險基準GB/T37244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GB39800.1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GB50016GB50057GB50058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18年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爆炸危險環(huán)境電力裝置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GB/T50087工業(yè)企業(yè)噪聲控制設計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GB50156加氫站技術規(guī)范GB50177氫氣站設計規(guī)范2T/HEBQIAXXXX—XXXXGB50395GB50516GB50974GB55029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工程設計規(guī)范加氫站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guī)范(附條文說明)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規(guī)范ASCE7建筑物和其他結構的最小設計荷載(Minimumdesignloadsandassociatedcriteriaforbuildingsandotherstructures)3術語和定義GB/T24499、GB5015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制氫加氫一體站hydrogenproducingandfuelingintegratedstation以站內制氫系統作為氫源,將制氫系統和加氫系統合建,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儲氫瓶充裝氫燃料的專門場所。4基本規(guī)定4.1制氫加氫一體站(以下簡稱一體站)可獨立建設,也可與天然氣加氣站、加油站和充(換)電站聯合建站。4.2獨立建設的一體站等級劃分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與油、氣等合建站等級劃分應符合GB50516的要求,與充(換)電站合建站等級劃分應符合GB/T34584的要求。表1制氫加氫一體站等級劃分一級注1:計算儲氫容器容量,可以不將應急儲氫設施容量計入在內,但應確保應急儲氫注2:計算儲氫容器容量,儲氫總量還應包括作為站內儲氫設施使用的緩沖罐、瓶式壓力容器組、長管拖車或管4.3等級為一級的一體站,應按GB18218、GB36894等有關規(guī)定進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和管理。4.4站內設備運行噪音應符合運行場所的噪音控制要求及GB/T50087的規(guī)定。一體站內產生的廢氣排放應符合GB16297的規(guī)定,廢水應符合GB8978的規(guī)定,固體廢棄物排放應符合GB18599的規(guī)定及地方環(huán)保的有關規(guī)定。4.5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的氫氣技術指標應符合GB/T37244的規(guī)定。5站址選擇及站內布置3T/HEBQIAXXXX—XXXX5.1一體站的建設應符合當地城鎮(zhèn)規(guī)劃和產業(yè)布局的要求,宜布置在交通便利且遠離人員密集的區(qū)域,并不宜在城市主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5.2一體站不應設置在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域,受洪水、潮水和內澇威脅的區(qū)域。5.3一體站址和站內總平面布置選擇應符合GB50156的相關要求。5.4一體站內工藝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不應小于表2的規(guī)定。表2制氫加氫一體站的氫氣工藝設施與站外建(構)筑物防火間距一級65注1:氫氣工藝設施與郊區(qū)公路的防火間距應按城市道路確定;高速公路、Ⅰ級和Ⅱ級公路應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4T/HEBQIAXXXX—XXXX5.5一體站內工藝設施之間的防火間距、不燃燒的實體圍墻設置應符合GB50156、GB50177、GB50516的有關規(guī)定。5.6一體站內防爆和非防爆的設備應滿足防爆區(qū)設置要求。5.7制氫系統應安裝在牢固的基礎上,支撐設備或組件能夠滿足ASCE7的要求。應對系統進行錨定定位和保護,避免系統和設備受到低溫和地震的不利影響。根據其位置和安裝環(huán)境,應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進入該系統,但應提供消防通道。5.8一體站的車輛出入口應分開設置。6工藝系統技術要求6.1工藝系統一體站主要工藝系統包括:制氫系統、純化系統、壓縮機、氫氣儲存系統及設備、加氫機、管道及附件、臨氫材料等。6.2制氫系統6.2.1工藝6.2.1.1分類一體站內的制氫工藝根據制氫方式不同可分為:氨裂解、醇類蒸汽重整、水電解等。6.2.1.2技術要求6.2.1.2.1氨裂解氨氣應在一定溫度(<550℃)、一定壓力條件下,通過催化劑作用,裂解為氫氮混合氣體,制取符合相應要求的氫氣。6.2.1.2.2醇類蒸汽重整醇類制氫技術要求按GB/T34540的要求執(zhí)行。6.2.1.2.3水電解水電解制氫技術要求按GB/T37562的規(guī)定執(zhí)行,安全要求按GB/T37563的規(guī)定執(zhí)行。6.2.2設備6.2.2.1一體站內宜設置原料水的橇裝化純化裝置,純化水的質量及送出壓力應與制氫系統相匹配,工藝系統及輔助單元設備應根據制氫、加氫的規(guī)模、用氣特征、氫氣質量要求及當地制氫原料、電力供應等進行合理配置。6.2.2.2站內制氫系統的自產氫氣經壓縮機增壓后送至氫氣存儲系統進行高壓存儲。壓縮機前應設置緩沖罐,確保壓縮機進氣側為正壓,且壓縮機進氣管和排氣管間應設置旁路管道。6.2.2.3一體站內制氫系統應滿足公路運輸要求,且對于連續(xù)生產能力不超過1000kg/d和2000kg/d的制氫設備,其占地面積分別不宜超過70m2和100m2,內部儲氫容積分別不宜大于8m3和12m3。6.3純化系統6.3.1宜利用催化劑裝置去除氫氣中的微量氧,提高氫氣純度,達到純氫等級。5T/HEBQIAXXXX—XXXX6.3.2宜選用分子篩純化系統。6.4壓縮機6.4.1壓縮機的選型、數量、布置、安全保護裝置設置、安裝和驗收等,應符合GB/T29729、GB50516的有關規(guī)定。6.4.2壓縮機前應設置氫氣緩沖罐。數臺壓縮機可并聯從同一管道吸氣,但應采取措施確保吸氣側氫氣為正壓。6.4.3壓縮機后應設置氫氣罐,并應在壓縮機的進氣管與排氣管之間設置旁通管。6.4.4壓縮機進、出口與第一個切斷閥之間,應設安全閥;壓縮機進、出口管路應設置置換吹掃口。6.4.5壓縮機各級冷卻器、氣水分離器和氫氣管道等排出的冷凝水,均應經各自的專用疏水裝置匯集到冷凝水排放裝置,然后排至室外。6.5氫氣儲存系統及設備6.5.1氫氣儲存系統的工作壓力應根據所需加氫的氫能汽車車載儲氣瓶的充氫壓力確定。當充氫壓力為35MPa時,站內氫氣儲存系統的工作壓力不宜超過45MPa;當充氫壓力為70MPa時,站內氫氣儲存系統的工作壓力不宜超過90MPa。6.5.2氫氣儲存系統宜選用儲氫容器,且應安裝在固定位置。6.5.3移動式水電解制氫系統的氫氣緩沖罐,若設置在防護罩或外殼內,其氫氣容量不得超過20Nm3。6.5.4儲氫容器應設置氫氣放空管,放空管宜設置在頂部。6.5.5儲氫容器底部宜設置排污口,排污口應設置雙閥。6.5.6瓶式氫氣儲氫容器組應固定在獨立支架上,宜臥式存放。同組容器之間凈距不宜小于0.03m,瓶式氫氣儲氫容器組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5m。6.5.7氫氣儲存設備應設置安全閥,整定壓力不得超過容器的設計壓力。6.5.8氫氣儲存設備應設置氨氣吹掃置換接口。6.5.9氫氣儲存系統的壓力容器的使用管理應符合GB/T34583和GB50156的規(guī)定。6.6加氫機6.6.1加氫機的數量應根據所需加氫的氫能汽車數量、每輛汽車所需的氫氣充裝量、儲氫容器容積及氫氣壓縮機的排氣量等因素確定。6.6.2加氫機應設置在室外或通風良好的箱柜內。6.6.3加氫機應安放在高度超過0.2m的基座上,基座每個邊緣離加氫機至少0.2m,基座靠近車輛側應設置警示線。6.6.4加氫機面向車輛一側及迎車面應設置防撞柱(欄),其高度不宜低于0.5m。6.6.5加氫機的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GB/T31138的規(guī)定。6.6.6加氫機應具有充裝、計量和控制功能,應符合GB50156和GB/T34584的規(guī)定。6.7管道及附件、臨氫材料6.7.1氫氣管道、閥門、管件的設計壓力不應小于最大工作壓力的1.1倍,且不應低于安全閥的泄放壓力。6.7.2氫氣管道的選材、連接、敷設、安裝等應符合GB/T29729、GB50156、GB50516的有關規(guī)定,站內其余管道應符合GB/T20801的要求。6.7.3臨氫材料應選用GB50516的有關規(guī)定,且應選用有成熟使用經驗或經試驗驗證具有良好氫相容性的金屬材料。6T/HEBQIAXXXX—XXXX6.7.4金屬材料氫相容性試驗應符合GB/T34542.2和GB/T34542.3的規(guī)定。7安全設施7.1監(jiān)控系統一體站宜設置帶記錄功能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設置要求應符合GB50395和GB55029中的有關規(guī)定。7.2緊急切斷和泄放裝置7.2.1一體站應設置安全運行聯鎖緊急切斷系統,該系統應能在事故狀態(tài)下迅速切斷站內制氫系統、純化系統、壓縮機、儲氫系統及加氫機的電源,并關閉站內氫氣傳輸管道的閥門。緊急切斷系統應具有失效保護功能。7.2.2一體站電源的切斷宜通過高壓開關和斷路保護器實現,高壓開關安裝在高壓開關柜內,斷路保護器宜安裝在配電柜內;管道的緊急切斷通過緊急切斷閥實現,緊急切斷閥通過控制柜內的DCS或PLC控制系統實現。7.2.3當一體橇不易遠傳控制時,應在橇裝控制系統旁設置緊急切斷系統。其他情況下,緊急切斷系統應至少在下列位置設置啟動開關:——加氫現場工作人員容易接近、便于操作且安全的位置;——控制室、值班室內或站房收銀臺等有人員值守的位置。7.2.4緊急切斷系統應只能手動復位。7.2.5制氫及加氫設備應設置安全泄壓裝置,安全閥應選用全啟式安全閥,安全閥的整定壓力不應大于車載儲氫瓶的最大允許工作壓力或設計壓力。7.3報警裝置7.3.1一體站內應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儀和火焰報警探測器,同時根據介質特性設置有毒氣體報警儀。7.3.2一體站內制系統、氫氣儲存系統和加氫機等易積聚泄漏氫氣的設施應按照GB50156、GB50177、GB/T37563和GB/T19773的規(guī)定設置各項報警設施。7.3.3制氫系統、氫氣儲存系統和加氫機等易積聚泄漏氫氣的場所應設置氫氣濃度超限報警裝置,檢測報警系統采用分級報警。7.3.4氫氣存儲壓力容器應按照壓力等級的不同,分別設置各自的超壓報警和低壓報警裝置,并按照GB50156的規(guī)定設置安全防護。7.3.5站內制氫系統應具有一鍵停機、事故狀態(tài)聯鎖停機、異常報警等功能。7.3.6運行期間應定期進行報警裝置測試。7.4供配電設施7.4.1站內制氫系統、氫氣儲存系統、氫氣加氫機、控制室和營業(yè)室等場所均應設置應急照明裝置。7.4.2有爆炸風險的房間或區(qū)域內的電氣設施的選型、安裝和電力線路敷設均應符合GB50058和GB50156的有關規(guī)定。7.4.3控制及信息系統應設置不間斷供電電源,供電時間不宜少于60min。7.4.4站內有爆炸風險以外的房間或區(qū)域的照明燈具可選用非防爆型,罩棚下處于非爆炸危險區(qū)域的燈具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4級。7.5通風設施7T/HEBQIAXXXX—XXXX7.5.1一體站通風設施應符合GB50177、GB50516的有關規(guī)定。7.5.2有爆炸風險的房間或區(qū)域,事故排風風機的選型應符合GB50058的有關規(guī)定。7.6消防設施及給水排水7.6.1一體站應設置消火栓給水系統。消火栓消防給水系統應符合GB50016和GB50974的有關規(guī)定。7.6.2站內的給水排水系統、消防及其它相關安全設施應按GB50156要求執(zhí)行。7.6.3如站內相關設備存在污水排放行為,污水應集中收集處理,保證雨污分流,污水不得排入雨水管道。7.7防雷、防靜電7.7.1一體站的防雷分類不應低于第二類防雷建筑。站內設備、管道、構架和凸出屋面的通風風管、氫氣放空管等物體的防雷設施應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符合GB50057的有關規(guī)定。7.7.2儲氫容器應進行防雷接地,且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7.7.3站內制氫系統、氧氣儲存系統、加氫機、管道及閥門等均應設置防靜電接地裝置。7.7.4防雷、防靜電、電氣設備、信息系統和保護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7.7.5氣管道上的法蘭、閥門、膠管兩端等連接處,應采用金屬跨接,跨接電阻應小于0.03Ω。8安全管理8.1向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注氫氣時,車載儲氫瓶內氫氣溫度不應超過85℃,充裝率不應超過100%,且不宜小于95%。8.2操作和維修人員進入工作場所,應先消除自身靜電,不得穿戴化纖工作服、工作帽和帶釘鞋,不應帶入火種。個體防護用的配發(fā)、佩戴和管理應符合GB12014、GB39800.1的有關規(guī)定。8.3無關人員不應進入工作場所,操作和維修等人員進入工作場所,不應攜帶非防爆電子產品。8.4現場作業(yè)人員應熟練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理和緊急避險,經安全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場。8.5氫氣設備、管道和容器內,在投入運行前、檢修動火作業(yè)前或長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