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高二語文科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
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高二語文科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
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高二語文科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
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高二語文科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高二語文科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壽寧一中2023—2024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開學(xué)考試

高二語文科試題

一、基礎(chǔ)知識(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畏蕙(xi)玉玦(ju6)央浣(m6i)前合后偃(y&n)B.朱拓(信)言

荃(quGn)蹙縮(cii)搶呼欲絕(qi&ng)C.剽掠(pi&。)’掇然(chub)訕

訕(shWn)千乘之國(shGng)D.狡板(ku至i)覘視(ch&n)褊?。╞i&n)彼

節(jié)有間(jian)

[知識點]

字音,字形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言荃"中的"荃"應(yīng)寫作"筌"。

HH

C."訕訕"中的"訕"應(yīng)讀作shano

D."彼節(jié)有間"中的"間"應(yīng)讀作"jGn"。

故選A。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里所舉中醫(y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不過滄海一粟。B.你自己薦她來,又合

伙劫她去,鬧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個什么樣子?C,李峰數(shù)學(xué)學(xué)得很吃力,

課堂上老師娓娓道來,李峰卻不知所云,一頭霧水。D.請您在公司里為我說番

好話吧,不要再給我雪上加霜,我已經(jīng)夠受的了。

[知識點]

熟語(含成語)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滄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語境是中醫(yī)藥對

人類健康的貢獻很多,所列舉的不過是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使用正確。

B.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鬧,像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語境是推薦她來又把她

劫走,鬧得喧囂混亂。使用正確。

C.不知所云:指言語紊亂、空泛。形容人說話邏輯混亂,表達不清,語無倫次。

"不知所云"使用錯誤。語境是說沒有聽明白,可改為"糊里糊涂"。

D.雪上加霜:在雪上還加上了一層霜,在一定天氣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常用來比

喻接連遭受災(zāi)難,損害愈加嚴重。語境是原來處境就不好,希望別人給說好話,

別讓自己再承受更大的損害。使用正確。

故選C。

3.按照詞類活用分類,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舞幽壑之潛蛟②蠶食諸侯③輕暖不足于體與④想讒邪

則思正身以黜惡

⑤此亡秦之續(xù)耳⑥崖限當?shù)勒撷呒裘瘼嘣螈崴?/p>

海一

A.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B.①④/②⑧/③⑤/⑥⑦/⑨C.①⑤/②⑧/③/④/

⑥⑦/⑨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⑨

[知識點]

詞類活用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詞類活用的能力。

①使動用法,使……起舞。句意:使深水中的蛟龍起舞。

②名詞作狀語,像蠶吃東西一樣。句意:像蠶吃桑葉那樣逐步吞并了諸侯。

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輕暖的衣服。句意:輕軟暖和的衣服不夠穿呢?

④使動用法,使……端正。句意: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xiàn))讒佞奸邪,就想

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

⑤動詞活用為名詞,繼承者,后續(xù)者。句意:這只是滅亡了的秦朝的后續(xù)者罷

了。

⑥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句意: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

⑦名詞活用為動詞,造冊登記。句意:造冊登記了官吏、百姓。

⑧名詞活用為動詞,走在后面。句意:曾皙落在最后。

⑨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統(tǒng)一。句意:全國(為秦所)統(tǒng)一。

綜上,①④是使動用法,②⑥是名詞作狀語,③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⑤是動

詞作名詞,⑦⑧是名詞活用為動詞,⑨是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

故選Do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冀君實或見恕也百姓之不見保B.壬戌之秋茍以天下之

大C,多于機上之工女寒于水D,始速禍焉風(fēng)雨興焉

[知識點]

一般文言虛詞,一詞多義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見",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說話人自己,可譯為"我";介詞,用在

動詞前,表被動。句意:希望您或許能夠?qū)捤∥野?老百姓沒有受到爰護。

B."之",助詞,的;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句意:壬戌年的秋天。/如果憑

著一統(tǒng)天下的大國。

C."于"都是介詞,比。句意: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要多/比水寒。

D."焉",句末語氣詞,??;兼詞,在那里。句意:才招致了禍患。/風(fēng)雨在那

里興起。

故選Co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全都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①金就礪則利②于反覆不宜鹵莽③思厥先祖父

④刺客不行,良將猶在⑤視為止,行為遲⑥民以殷盛,國以富強

⑦行李之往來⑧相對默然,不復(fù)聊賴⑨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A.①③⑤⑥⑧B.③④⑤⑦⑨C.②③⑤⑥⑨D.②④⑦⑧⑨

[知識點]

古今異義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中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能力。

①"金"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今義,金子。句意:金屬制的刀劍靠近磨刀石

就會變得鋒利。

②"反覆"古義,書信往返;今義,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fù)。句意:在書信往

來上不應(yīng)該粗疏草率。

③"祖父"古義,祖輩和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句意:想到他們的祖輩父

輩。

(4)"不行"古義,不行刺;今義,不可以。句意:(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

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

⑤"行為”古義,動作因(此);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活動。

句意: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緩慢下來。

⑥"富強"古今同義,富足強盛。句意:人民因此變得殷實富裕,國家因此變

得富強。

⑦"行李"古義,外交使者;今義,出行所帶的東西。句意:出使的人來來往

往。

⑧"聊賴"古今同義,精神或生活上的寄托。句意:對面坐著沉默無語,(感

覺)再也沒有了依靠。

⑨"行路"古義,不相干的路人;今義,走路。句意:傲視別人,至親骨肉也

會成為不相干的路人。

⑥⑧不是古今異義。

故選B。

6.按照文言句式特點分類,下列句子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渺渺兮予懷③師者,所以傳道

受業(yè)解惑也

④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⑤成卒叫,函谷舉⑥技經(jīng)肯繁之未嘗

⑦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⑧豎子不足與謀⑨不然,籍何

以至此?

A.①⑥⑨/②④/③/⑤⑦/⑧B.①⑥⑨/②/③⑦/④⑤/⑧C.①⑥/②⑨/③⑤/

④/⑦⑧D.①⑥/②/③⑤/④⑨/⑦⑧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①賓語前置句?,F(xiàn)代漢語語序是“莫能御之"。句意:爰護百姓,推行王道,

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他。

②主謂倒裝句?,F(xiàn)代漢語語序是"予懷渺渺兮"。句意:我的心思飄得很遠很

遠。

③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老師,是用來傳授知識、教授學(xué)業(yè)、解答疑

惑的人。

④被動句。"為"表被動,被。句意:就被刁作的小吏報到縣里,叫他擔(dān)任里

正的差事。

⑤被動句,"舉"語意被動,譯為"被攻下"。句意: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

呼喊,函谷關(guān)被攻下。

⑥賓語前置句。"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現(xiàn)代漢語語序為"未嘗技經(jīng)肯索"。

句意:不曾拿刀碰過脈絡(luò)相連和筋骨相結(jié)合的地方。

⑦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商討起政事來(意見)常常不一致,這是因

為所堅持的政治主張在許多方面不同的緣故啊。

⑧省略句。介詞"與"省略賓語"之","豎子不是與(之)謀"。句意:這

小子不值得跟(他)同謀大事。

⑨賓語前置句,現(xiàn)代漢語語序為"籍以何至此"。句意:不是這樣,我怎么會

這地步呢?

綜上,①⑥⑨是賓語前置句,②是主謂倒裝句,③⑦是判斷句,④⑤是被動句,

⑧是省略句。

故選B。

7.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祝?!窂摹拔摇钡囊暯?,追述了祥林嫂悲劇的一生,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

的本質(zhì)。其中祥林嫂再嫁深山時“出格”的反抗舉動,表現(xiàn)了她對封建禮教的抗

爭和批判。B.《諫逐客書》是一篇反駁逐客謬論、勸主改變成命的奏章。李斯

站位高遠,從“跨海內(nèi),制諸侯”,完成統(tǒng)一天下大業(yè)的角度來分析闡明逐客之

害,勸諫秦王撤銷逐客令。C,《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中,恩格斯用詞準確,

使用了避諱等手法,運用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悲傷卻不消沉,沉痛卻不壓抑,激勵

人鼓勵人,緬懷革命導(dǎo)師馬克思。D.《諫太宗十思疏》主要闡明的是君王必須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主旨,勸唐太宗“善始”以后仍要“克終”,以“積

其德義”,使國家達到長治久安的局面。

[知識點]

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對封建禮教的抗爭和批判”錯。祥林嫂的掙扎與抗爭,完全是出于自發(fā)

的,而且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色彩。為了反對再嫁,她進行

了"出格"的反抗,是為了保持自己的"貞節(jié)",這本身就屬于封建禮教。

故選A。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3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3小題,10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悲劇意識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幫助文化的成長,而文化的性質(zhì)又決定了該文

化中悲劇意識的形態(tài)。

西方文化是一個在劇烈的斗爭中發(fā)展進步的文化。從古希臘始就有海洋文化

和商業(yè)文化的特征:崇尚個性和自由,富于冒險和開拓,講求力量和技術(shù);具有

批判精神,懷疑態(tài)度和否定勇氣。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真是真,假是假,來不得

滑頭。實驗科學(xué)更是釘是釘、釧是鉀,都充滿了一種剛性。荀子說:“強自取柱”。

柱,折也,斷也。太硬的東西就容易折斷。西方文化的發(fā)展史就是一個不斷地毀

滅和新生的歷史,學(xué)說上不斷地一個否定一個。浮士德的追求精神代表著西方文

化的精神,黑格爾的哲學(xué)思辨更能反映西方精神。西方文化不就是在不斷地追求,

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不斷前進發(fā)展的嗎?西方文化的性質(zhì)決定了幫助文

化成長的西方悲劇意識的形態(tài)。它描摹故事,是悲?。簭娬{(diào)行動,轟轟烈烈的行

動,剛勇地抗爭,它的結(jié)局是毀滅,往往是雙方的毀滅,以尸體加尸體落幕。西

方的文化是在否定中前進的,在這種文化中只有通過悲劇能彌補哲學(xué)、宗教之不

足,使人承受毀滅,詢問毀滅,不斷發(fā)展。黑格爾說,在雙方的毀滅中是絕對理

念的勝利。西方悲劇是有助于西方文化的進取性的。

與西方不同,建立在農(nóng)業(yè)社會和血緣宗族制度上的中國文化是內(nèi)陸型的。它

的政治思想是穩(wěn)定,它的哲學(xué)理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種進取性文化,而是一種保

存型的文化,“天不變,道亦不變”。中國文化的氣質(zhì)與西方文化比起來,顯現(xiàn)

為一種柔性,一種韌性,荀子說:“柔自取束”。束即放不開,沒有超越性。中

國文化本身就不需要超越,不需要標新立異,而就是要“束”,要穩(wěn)定,要延續(xù),

要保存。為了使這種保存型文化得以保存,中國的悲劇意識是柔性的,是內(nèi)心的,

是情感的,是悲詩。中國悲劇意識作為悲劇意識,也同樣暴露文化的困境,也有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強烈的詢問和懷疑。但作為文化的悲劇

意識,它又彌合著這種詢問和懷疑。與文化的其它意識一道,保存著中國的保存

型文化。

總之,中西悲劇意識雖有著形態(tài)、特征、內(nèi)容、韻味的差異,但二者都一樣

具有悲劇意識的兩種功能(暴露困境和彌合困境),也都同樣地幫助著各自文化

的生長。在悲劇意識和文化的關(guān)系上,中西方也是同構(gòu)的。

(摘編自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

材料二:

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當中國人遇到人的命運這個問題時,是既不會在智能方

面表現(xiàn)出特別好奇,也不會在感情上騷動不安。因為面對命運,中國人用很強的

道德感代替了宗教狂熱。他們認為人必須自己救自己,不能依靠鬼神。他們深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yīng)不在今生,就在來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認為

是前世作了孽,應(yīng)當受譴責(zé)的總是遭難者自己,而不是命運。

中國人既然有這樣的道德信念,自然對人生悲劇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對人

類命運的不合理性沒有一點感覺,也就沒有悲劇,而中國人是不愿承認痛苦和災(zāi)

難有什么不合理的。此外,他們的文學(xué)也受到他們的道德感的束縛。對他們說來,

文藝總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總有一個道德目的。中國的劇作家總是喜歡善得善報、

惡得惡報的大團圓結(jié)尾。他們不愿觸及在他們看來有傷教化的題材。中國觀眾看

見俄狄浦斯成為自己母親的丈夫、費德爾對繼子懷著私情,都一定會感到非常驚

訝和不快。中國劇作家最愛寫的是名譽和愛情。劇中的主人公十有八九是上京趕

考的窮書生,金榜題名時中了狀元,然后是做大官,衣錦還鄉(xiāng),與相愛很久的美

人終成眷屬?;蛘咧魅斯馐茉┣?,被有權(quán)勢的奸臣迫害,受盡折磨,但終于因

為某位欽差或清官大老爺?shù)墓軌驁蟪鹧┖?。他們強烈的道德感使他們不?/p>

承認人生的悲劇面。畢竟善者遭難在道德家眼里看來是違背正義公理,在宗教家

眼里看來是褻瀆神圣。在他們的文學(xué)神廟里沒有悲劇之神的祭壇,也就不足為怪

了。

但希臘人卻不是那么容易滿足于宗教或道德,他們創(chuàng)造的悲劇是異教精神的

表現(xiàn),他們一方面渴求人的自由和神的正義,另一方面又看見人的苦難、命運的

盲目、神的專橫和殘忍,于是感到困惑不解。既有一套不太明確的理論,又有深

刻的懷疑態(tài)度。僅以近代悲劇而言,我們可以說,希臘異教精神戰(zhàn)勝了基督教精

神。莎士比亞尤其是這樣子,他通過塞內(nèi)加和英國本國的前輩劇作家,間接地從

希臘人那里繼承了悲劇的形式。莎士比亞并不相信神的正義公道,在悲劇里,好

人和壞人都同歸于盡。如果劇情發(fā)展中,既有基督徒,又有異教徒,莎士比亞的

同情常常不在基督徒,而在異教徒一邊,像夏洛克和奧賽羅的情形就是如此。

(摘編自朱光潛《悲劇心理學(xué)》)

【小題1]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文化崇尚個性和自由,體現(xiàn)了海洋文化和商業(yè)文化的特征,是一種在否

定中前進的文化。B.與西方不同,中國的悲劇意識有自己的特征,具有暴露文

化困境的功能,體現(xiàn)出懷疑和詢問。C.在悲劇意識和文化的關(guān)系上,中西方是

同構(gòu)的,都體現(xiàn)出了悲劇意識與文化互相影響的關(guān)系。D.中國人因為有自己的

道德信念,所以不愿承認痛苦和災(zāi)難的不合理性,對人生悲劇性感受不深。

【小題2】

1.根據(jù)材料二,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xiàn)中國人對命運看法的一項是()

A.《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李小二夫妻巧遇林沖,歡喜道:“今日得恩人到

來,便是從天降下”。B,《紅樓夢》中,曹雪芹曾作《留余慶》詠賈巧姐,其

中寫到“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c,《祝?!分?,祥林嫂死前向“我”

提出“有無魂靈”“有無地獄”“死后能否相見”的詢問。D.《雷雨》中,繁

漪生活在周公館,目睹了周家的種種罪惡,在她看來周家“永遠是不干凈”。

【小題3】

1.哈姆萊特復(fù)仇后中毒而死,竇娥死后沉冤昭雪。請結(jié)合材料,談?wù)勀銓@兩

部戲劇結(jié)局差異的理解。

[知識點]

學(xué)術(shù)論文

【答案]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3】①兩者的文化性質(zhì)不同。哈姆萊特毀滅的結(jié)局體現(xiàn)西方文化的進取

性,竇娥大團圓的結(jié)局體現(xiàn)中方文化的柔性和韌性。②兩者的思想意識不同。

哈姆萊特毀滅的結(jié)局受到希臘異教精神的影響,竇娥大團圓的結(jié)局受到中國人

的道德感束縛。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考生概括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

B.”與西方不同,中國的悲劇意識有自己的特征,具有暴露文化困境的功能,

體現(xiàn)出懷疑和詢問”錯誤,依據(jù)材料一第三段“中國悲劇意識作為悲劇意識,

也同樣暴露文化的困境,也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強烈的

詢問和懷疑”可知,在“暴露文化困境”“體現(xiàn)出懷疑和詢問”方面與西方相

同。

故選B。

【小題2】

本題考查考生根據(jù)文本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

根據(jù)材料二第一段“他們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yīng)不在今生,就在

來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認為是前世作了孽,應(yīng)當受譴責(zé)的總是遭難者自己,

而不是命運”可知,中國人對命運存在“善惡有報”的看法。

A.強調(diào)李小二夫妻的喜悅之情,與“善惡有報”無關(guān)。

B.“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強調(diào)善惡有報。

C.強調(diào)祥林嫂對命運的不確定,與“善惡有報”無關(guān)。

D.強調(diào)繁漪對周家的厭惡之情,與“善惡有報”無關(guān)。

故選Bo

【小題3】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概括以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題目要求考生結(jié)合材料理解文外的文學(xué)現(xiàn)象,即結(jié)合材料來談對“哈姆萊特復(fù)

仇后中毒而死,竇娥死后沉冤昭雪”這兩種結(jié)局差異的理解。題干強調(diào)理解“這

兩部戲劇結(jié)局差異”,旨在探究結(jié)局差異的本質(zhì)和產(chǎn)生的原因。

結(jié)合材料一第二段“西方文化是一個在劇烈的斗爭中發(fā)展進步的文化”“西方

的文化是在否定中前進的,在這種文化中只有通過悲劇能彌補哲學(xué)、宗教之不

足,使人承受毀滅,詢問毀滅,不斷發(fā)展。黑格爾說,在雙方的毀滅中是絕對

理念的勝利。西方悲劇是有助于西方文化的進取性的”可知,哈姆萊特毀滅的

結(jié)局體現(xiàn)的是西方文化的進取性;結(jié)合材料一第三段“與西方不同,建立在農(nóng)

業(yè)社會和血緣宗族制度上的中國文化是內(nèi)陸型的。它的政治思想是穩(wěn)定,它的

哲學(xué)理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種進取性文化,而是一種保存型的文化”“中國文

化的氣質(zhì)與西方文化比起來,顯現(xiàn)為一種柔性,一種韌性”可知,竇娥大團圓

的結(jié)局體現(xiàn)中方文化的柔性和韌性,兩者的文化性質(zhì)不同。

結(jié)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他們創(chuàng)造的悲劇是異教精神的表現(xiàn),他們一方面渴求人

的自由和神的正義,另一方面又看見人的苦難、命運的盲目、神的專橫和殘忍”

“希臘異教精神戰(zhàn)勝了基督教精神”“莎士比亞并不相信神的正義公道,在悲

劇里,好人和壞人都同歸于盡”“莎士比亞的同情常常不在基督徒,而在異教

徒一邊”可知,哈姆萊特毀滅的結(jié)局受到希臘異教精神的影響;結(jié)合材料二第

一段和第二段“面對命運,中國人用很強的道德感代替了宗教狂熱”“他們深

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yīng)不在今生,就在來世”“他們的文學(xué)也受到

他們的道德感的束縛”“中國的劇作家總是喜歡善得善報、惡得惡報的大團圓

結(jié)尾”“他們強烈的道德感使他們不愿承認人生的悲劇面”可知,竇娥大團圓

的結(jié)局受到中國人的道德感束縛,兩者的思想意識不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3小題,13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苦惱

(俄)契訶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在剛點亮的街燈上盤旋著,落在房頂、馬背、肩膀、

帽子上,積成軟薄的一層。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個幽靈。他在趕車

座位上坐著,一動也不動。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它那呆呆

不動的姿態(tài)、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像那種花一個

戈比就能買到的馬形蜜糖餅干。它多半也在想。

姚納和他的瘦馬已經(jīng)停在這里很久了。

“趕車的,到維堡區(qū)去!”姚納猛地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

看見一個軍人。姚納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

來……那個軍人坐上雪撬。車夫吧噠著嘴唇叫馬往前走,那匹瘦馬也伸長脖子,

彎起它那像棍子一樣的腿,遲疑不決地向前邁步...

姚納回過頭去瞧著乘客,微微動了動嘴唇...

“什么?”軍人問。

姚納撇著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勁,這才沙啞說出口:“老爺,我的,

那個……我的兒子……這個星期死了。7歲……”

“趕你的車吧,趕你的車吧……”乘客說,“照這樣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

快點走!”

姚納就又伸長脖子,微微欠起身子,使勁而熟練地揮動著鞭子。好幾次他回

頭去看乘客,那軍人閉著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了。

到維堡區(qū)后,他把雪橇趕到一家飯館旁停下來……濕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馬涂

得滿身是白。一個鐘頭過去,又一個鐘頭過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個年輕人路過,把套靴踩得很響,互相詬罵,其中兩個人又高

又瘦,另一個又矮又駝。

“趕車的,到警察橋去!"駝子用破鑼般的聲音叫,“坐三個人……二十戈

比!”

姚納嘴里吧噠了幾下。這點車錢是不公道的,不過他顧不上講價了只要

有主兒就行...

“好,走吧!”駝子還是用破鑼般的嗓音說,對著姚納的后腦勺噴氣。

“快點跑!嘿,老兄,瞧瞧你的這頂帽子!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的

了……”姚納感到他背后駝子的扭動的身子和顫動的聲音。駝子罵個不停,諂出

一長串稀奇古怪的罵人話。

正好他們的談話短暫地停頓一下,姚納再次回過頭去,嘟嘟噥噥說:“我

的……那個……我的兒子……”“所有人都會死!”駝子說道,“得了,你趕車

吧!諸位先生,照這樣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時候才會把我們拉到呢?”

“那你就稍微鼓勵他一下給他一個脖兒拐!”姚納與其說是感到,不如

說是聽到他的后胸勺上啪的一響。

“趕車的,有老婆嗎?”一個高個子問。

“我嗎?嘻嘻……我的老婆現(xiàn)在成了爛泥地啰……現(xiàn)在我的兒子也死了,可

我還活著……奇怪,一定是死神弄錯了……”

姚納回轉(zhuǎn)身,想講講兒子是怎樣死的,可這時候總算到了警察橋。姚納久久

地看著這幾個人消失在遠處。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襲過來...。剛剛稍

平息的苦惱,現(xiàn)在更加強烈她壓在他的心口上。姚納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

穿梭不息的人群;在這人群中,難道真沒有一個人愿意聽他傾訴嗎?然而就是沒

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說注意他的苦惱了……這苦惱大得簡直無邊無際,如果姚納

的胸膛裂開,那種苦惱滾滾地涌出來,似乎可以淹沒整個世界,這種苦惱居然可

以容納在這樣一個小得連白天打著燈籠都看不見的軀殼里……

“回大車店去!”他想。

那匹瘦馬仿佛領(lǐng)會了他的想法,小跑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半鐘頭,姚納已經(jīng)

坐在一個臟兮兮的大火爐邊。爐臺上、地板上、長凳上,到處鼾聲一片??諝庥?/p>

臭又悶。

墻角上有一個年輕的車夫站起來,帶著睡意嗽一嗽喉嚨?!袄系?,我的兒子

死了……你聽說了嗎?這個星期在醫(yī)院里死掉的……”姚納看著他,可是那個青

年人已經(jīng)蓋好被子,連頭蒙上,睡著了。老人就嘆氣……他的兒子去世快滿一個

星期了,他卻至今還沒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談一下這件事……“去看看馬吧?!币?/p>

納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馬房里,他的馬就站在那兒。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

關(guān)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

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嗎?”姚納望著自己馬兒亮晶晶的眼睛說,“好,吃吧,吃吧。

既然我們連買燕麥的錢都沒掙到,那咱們就吃干草好了……庫茲瑪?約內(nèi)奇不在

了……他死了……現(xiàn)在,好比說,你生了個馬駒……可是突然,如果駒兒死了……

你不難過嗎?”

那匹瘦馬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氣。

姚納講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話統(tǒng)統(tǒng)對它講了...

(有刪改)

文本二: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

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绷耍恢酪咽俏甯鼘⒔鼤r候。

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

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

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

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節(jié)選自魯迅《祝?!罚?/p>

【小題1】

1.下列對《苦惱》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端的環(huán)境描寫營造了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氛圍,“幽靈”“瘦骨棱棱”“棍

子般”等詞塑造了令人憐憫的形象。B.作者采用冷靜而客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

法,通過對比、對話、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深刻揭示小說主題。C.小說既有對姚

納的詳盡刻畫,也有對次要人物外貌、動作和心理的刻畫,形象鮮明生動。D.小

說結(jié)構(gòu)緊湊,所有內(nèi)容都緊緊圍繞著姚納深深的苦惱、傾訴苦惱的動機和行為展

開,首尾互相呼應(yīng)并形成對照。

【小題2】

1,《苦惱》《祝?!分卸级啻螌懙健把┗ā?,請分析文章中下面兩處寫到的雪

花在文中的作用。

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在剛點亮的街燈上盤旋著,落在房頂、馬背、肩膀、

帽子上,積成軟薄的一層。(《苦惱》)

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

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祝?!罚?/p>

【小題3】

1.有人說“客觀的敘述、精簡的白描和熱烈的抒情”構(gòu)成了《苦惱》獨特的藝

術(shù)風(fēng)格,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

[知識點]

契訶夫,魯迅(1881-1936)

[答案]

【小題1】C

【小題2】①《苦惱》中的“雪花”營造了渲染寒冷悲苦的氛圍,為下文姚納

的悲慘生活做鋪墊(或:為下文姚納“一身雪白"和''小馬也是一身白”做鋪

墊?;颍簽樾≌f設(shè)置冷酷的背景,折射當時社會的黑暗冷漠?;颍阂r托主人公

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獨、凄涼)。

②《祝?!分械摹把┗ā敝ν怀鲅┑拇蠖?,這里借雪的猖狂,諷刺了封建

勢力暫時的得意,更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層勞動人民無法抗拒的雪一樣的命運

深化小說主題。(或:表達了作者對亡靈的最沉重的哀悼。祥林嫂的死正如這

些漫天飛舞不知相落何方的雪花,紛紛灑灑,卻絲毫不能引起沉浸在幸福中的

人們的注意,可見當時社會的冷漠,帶給讀者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

【小題3】①客觀的敘述,作者采用第三人稱對姚納的言行舉止和內(nèi)心活動進

行直接描寫,并未體現(xiàn)自身的主觀評價,創(chuàng)作手法客觀。②精簡的白描,小說

開篇就以白描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簡潔凝練。③熱烈的抒情,在姚納目送三

個青年離開后,作者以反問發(fā)端,直抒胸臆,直接熱烈,深化了對人情冷漠的

舊制度的批判的主題。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也有對次要人物外貌、動作和心理的刻畫"錯誤,小說對次要人物沒有

心理刻畫。

故選C。

【小題2】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結(jié)合“暮色昏暗。大片的濕雪在剛點亮的街燈上盤旋著,落在房頂、馬背、肩

膀、帽子上,積成軟薄的一層”可知,《苦惱》中的“雪花”營造了渲染寒冷

悲苦的氛圍;結(jié)合“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

上坐著,一動也不動。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它那呆呆不

動的姿態(tài)、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像那種花一個

戈比就能買到的馬形蜜糖餅干。它多半也在想心思”可知,為下文姚納的悲慘

生活做鋪墊。(或:為下文姚納“一身雪白”和“小馬也是一身白”做鋪墊。

或:為小說設(shè)置冷酷的背景,折射當時社會的黑暗冷漠?;颍阂r托主人公在茫

茫人海中的孤獨、凄涼)。

《祝?!分小拔以诿蓶V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

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边@里著力突出雪的大而

猛,表達了作者對亡靈的最沉重的哀悼,將其最大的哀痛顯示于讀者面前,這

種感情與祝福時家家戶戶的歡樂喜慶如此格格不入,帶給讀者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

而祥林嫂的死正如這些漫天飛舞不知相落何方的雪花,紛紛灑灑,飄飄揚揚,

卻絲毫不能引起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們的注意,可見當時社會的冷漠,帶給讀者

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這里借雪的猖狂,諷刺了封建勢力暫時的得意,更為含蓄地

展示出了下層勞動人民無法抗拒的雪一樣的命運深化小說主題。

【小題3】

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文章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能力。

客觀的敘述。結(jié)合“姚納猛地哆嗦一下,從粘著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見一

個軍人。姚納抖動一下韁繩,于是從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

來……那個軍人坐上雪橇?!薄耙{就又伸長脖子,微微欠起身子,使勁而熟

練地揮動著鞭子。好幾次他回頭去看乘客,那軍人閉著眼睛,分明不愿意再聽

了”“他想起燕麥、草料、天氣……關(guān)于他的兒子,他獨自一人的時候是不能

想的……跟別人談一談倒還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樣,那太可怕,他受

不了……”可知,作者采用第三人稱“他”對姚納的言行舉止和內(nèi)心活動進行

直接描寫,并未體現(xiàn)自身的主觀評價,創(chuàng)作手法客觀。

精簡的白描。結(jié)合“車夫姚納?波達波夫周身雪白,像個幽靈。他在趕車座位

上坐著,一動也不動。他那匹小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動都不動。它那呆呆不

動的姿態(tài)、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像那種花一個

戈比就能買到的馬形蜜糖餅干。它多半也在想心思”可知,小說開篇就以白描

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簡潔凝練。

熱烈的抒情。結(jié)合“姚納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穿梭不息的人群:在這人

群中,難道真沒有一個人愿意聽他傾訴嗎?然而就是沒人注意到他,更不要說

注意他的苦惱了……這苦惱大得簡直無邊無際,如果姚納的胸膛裂開,那種苦

惱滾滾地涌出來,似乎可以淹沒整個世界,這種苦惱居然可以容納在這樣一個

小得連白天打著燈籠都看不見的軀殼里”可知,熱烈的抒情,在姚納目送三個

青年離開后,作者以反問發(fā)端,直抒胸臆,直接熱烈,深化了對人情冷漠的舊

制度的批判的主題。

三、古詩文閱讀(39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

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

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思所加則思無因喜以

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迹肫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

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

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

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節(jié)選自《諫太宗十思疏》)

文本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疲骸靶?/p>

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毖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

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

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文本三:

請問為國?日: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

景正。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莊王好細

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

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其為己用、為己死,不可

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

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危削、滅

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裆?,不胥時而落。故人主欲強固

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

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支之道曉然獨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國之

安危臧否若別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則天下為一,諸侯為臣小用之則威行

鄰敵縱不能用,使無去其疆域,則國終身無故。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

兩者無焉而亡

(節(jié)選自《荀子?君道》)

【注】①儀:指日?儀,用日影度量時間的儀器。

【小題1]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曉然獨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B,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曉然獨明于

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C,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

而志乎古之道/曉然獨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

黑D,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曉然獨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

之/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

【小題2】

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驅(qū),語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驅(qū)”,指田獵時網(wǎng)設(shè)三面,留一面不設(shè),

不過分捕殺。B.豫游,指出游,游樂。帝王秋天出巡為“豫”,春天出游為

“游”。C.度,丈量的意思,與《答司馬諫議書》“度義而后動”的“度”含

義不同。D.社稷,“太社"與''太稷”的合稱,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后用來

借指國家。

【小題3】

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提出君王積累德義的十種具體做法,并表示唐太宗如能做到“十思”,

便可“盡豫游之樂”、“鳴琴垂拱”,坐享其成。B.文本二闡述了君王應(yīng)以推

己及人之心推恩,以及推恩的好處和不推恩的害處,鼓勵宣王效法古人,推恩于

百姓。C.文本三用氣勢充沛的排比句論述了“君”與“民”的關(guān)系,強調(diào)人民

在國家政權(quán)中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D.三則材料,都能針對言說對象的身份、地位

和心理提出建議,因此容易被對象所接受,這體現(xiàn)了先賢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

現(xiàn)實意義。

【小題4】

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

(2)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小題5】

1.三則文本都談到了“為君之道”,但側(cè)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概括。

[知識點]

諸子散文,論說文,孟子(前372-前289),荀子(前313-前238),單篇

論文

[答案]

【小題1】D

【小題2】D

【小題3】C

【小題4】(1)我只聽說君主要修自己品德,不曾聽說怎樣治理國家。君主

是日辱儀,人民是影子;日辱儀擺放得正,影子就會正。

(2)統(tǒng)治百姓的人,如果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想到知足不辱,以此來警

戒自己。

【小題5】①文本一重在強調(diào)君王應(yīng)經(jīng)常思考反省,積累德義;②文本二提出

君王要推己及人,推恩保民;③文本三則強調(diào)君王應(yīng)樹立榜樣,愛民好士。

[解析]

【小題11

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那些善于治國的人,生在今天的時代卻向往著古代的政治原則。只有這

種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國家政權(quán)的原因,失去國家政權(quán)的原因,他了解

國家的安危、政治的好壞就像分辨黑白一樣清楚。

“生乎今之世”,“乎今之世”是“生”的后置狀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BC;

“先王之所以得之”,“先王”是“所以得之”的主語,第一個“之”是主謂

之間,不可斷開,排除A。

故選D。

【小題2】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能力。

C.正確。丈量;估計,考慮。句意:用尺量,才能知道長短/考慮理由正當然后

去做。

D.“社是谷神,稷是土神”有誤,應(yīng)是: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故選Do

【小題3】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強調(diào)人民在國家政權(quán)中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有誤,從“君者,儀也;民者,

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

方。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

濁”可知,文本強調(diào)的是君主的導(dǎo)向作用,即君主對人民的影響,故應(yīng)是“強

調(diào)君主在國家政權(quán)中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故選C。

【小題4】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為”,治理;“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判斷句;“景”,同“影”,

影子。

(2)“君”,統(tǒng)治;“誠”,如果;“自戒”,賓語前置。

【小題5】

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文本一,根據(jù)“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戎,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

懈息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

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概括為:重在強調(diào)君王應(yīng)經(jīng)

常思考反省,積累德義。

文本二,根據(j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

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概括為:提出君

王要推己及人,推恩保民。

文本三,根據(jù)“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

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薄肮示苏?,愛民而安,

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备爬椋簭娬{(diào)君王應(yīng)樹立榜樣,愛民好士。

參考譯文:

文本一:

統(tǒng)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要想到用知足來

警戒自己,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而險,

就要不忘謙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

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狩獵就想到網(wǎng)三面留一面,擔(dān)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

始慎終,擔(dān)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

現(xiàn))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施加恩澤就栗考慮到不栗

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fā)怒而濫用刑罰。

全面做到這十件應(yīng)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

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

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思

誠。文臣武將爭先感后前來效力,國君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

樂,可以頤養(yǎng)得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

天下,不用說什么,天下人就已經(jīng)被教化。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

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明亮的耳,眼,減損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天下的大道理呢!

文本二:

尊敬自己的老人,進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

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統(tǒng)一天下就如同在手掌上轉(zhuǎn)動?xùn)|西那么容易了。

《詩經(jīng)》說:''給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p>

說的就是把這樣的心推廣到他人身上罷了。所以,推廣恩德足以安撫四海百姓,

不推廣恩德連妻子兒女都安撫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過別人的原因,沒別的,

善于推廣他們的好行為罷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廣到禽獸身上,老百姓

卻得不到您的好處,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

才能知道長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這樣。大王,請您考慮一下吧!

文本三:

請問怎樣治理國家?回答說:我只聽說君主要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曾聽說

過怎樣去治理國家。君主,是日善儀;人民是影子;日暮儀擺放得正,那么影

子也就正。君主,就像是盤子:民眾,就像是盤里的水;盤子是圓形的,那么

盤里的水也成圓形。君主,就像是盂;民眾就像是盂中的水;盂是方形的,那

么盂中的水也成方形。楚莊王(《荀子》原文有誤,此處應(yīng)為楚靈王)喜歡細

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餓得面黃肌瘦的臣子。所以說:我只聽說君主要修養(yǎng)自

己的品德,不曾聽說過怎樣治理國家。

君主,就像是人民的源頭;源頭清澈,那么下邊的流水也清澈;源頭混濁,

那么下邊的流水也混濁。所以掌握了國家政權(quán)的人如果不能夠愛護人民、不能

夠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親近愛戴自己,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不受人民親近、

愛戴,而要求人民為自己所用、為自己犧牲,那也是不可能辦到的。人民不為

自己所用、不為自己犧牲,而要求兵力強大、城防堅固,那是不可能辦到的。

兵力不強大、城防不堅固,而要求敵人不來侵犯,那是不可能辦到的。敵人來

了而要求自己的國家不衰危、不滅亡,那是不可能辦到的。國家衰危、滅亡的

情況全都積聚在他這里了,卻還想求得安逸快樂,這是狂妄無知的人。狂妄無

知的人,不用等多久就會衰敗滅亡。所以君主想要強大穩(wěn)固、安逸快樂,沒有

什么比得上回到人民上來:想要使臣下歸附、使人民與自己一條心,沒有什么

比得上回到政事上來:想要治理好政事、使風(fēng)俗淳美,沒有什么比得上尋覓善

于治國的人。那些善于治國的人,生在今天的時代卻向往著古代的政治原則。

只有這種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國家政權(quán)的原因,失去國家政權(quán)的原因,

他了解國家的安危、政治的好壞就像分辨黑白一樣清楚。這種善于治國的人,

如果君主重用他,那么天下就能被統(tǒng)一,諸侯就會來稱臣;如果君主一般地任

用他,那么威勢也能擴展到鄰邦敵國;即使君主不能任用他,但如果能使他不

離開自己的國土,那么國家在他活著的時候也就不會有什么變故。所以統(tǒng)治人

民的君主,愛護人民、喜歡有才德的人,國家就會安定繁榮,這兩者一樣都沒

有就會滅亡。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讀李白集

齊已

竭云濤,制巨鰲,搜括造化空牢牢。

冥心入海海神怖,驪龍不敢為珠主。

人間物象不供取,飽飲游神向懸圃㈤

鏘金鏗玉千馀篇,膾吞炙嚼人口傳。

須知——丈夫氣,不是綺羅兒女言。

[注]懸圃:傳說在昆侖山頂,有金臺、玉樓,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

【小題1】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三句用“云濤”“巨鰲”等意象表現(xiàn)李白創(chuàng)作時上天入海,在遼闊深遠的

自然界搜尋素材。B.四、五兩句中以“怖”“不敢”寫海神、驪龍的心理活動,

側(cè)面表現(xiàn)李白作品氣象神奇脫俗。C.六、七兩句詩人運用夸張和想象的手法表

現(xiàn)李白想象力豐富驚人,仿佛從昆侖仙境尋來靈感。D.八、九兩句寫到李白作

品數(shù)量眾多,如金玉般彌足珍貴,這些作品讀來朗朗上口,廣為傳誦。

【小題2】

1.結(jié)合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談?wù)勀銓ψ髌纷詈髢删渲小罢煞驓狻钡睦?/p>

解。

[知識點]

即事感懷

[答案]

【小題1】D

【小題2】①“丈夫氣”是作者評價李白作品,素材豐富絢麗,意境恢弘壯闊,

語言抑揚頓挫,情感自由奔放,體現(xiàn)出豪邁的“大丈夫”氣概。②《夢游天媾

吟留別》選取了云霓、青云梯、天雞、熊、龍、青冥、金銀臺、仙人等瑰麗神

奇的意象,營造了雄奇壯麗的意境,語言新奇飄逸,表現(xiàn)對光明、自由的渴求

以及蔑視權(quán)貴、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體現(xiàn)了“大丈夫”氣概。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D.“如金玉般彌足珍貴”錯誤,“鏘金鏗玉”比喻音節(jié)響亮,詩句優(yōu)美。

故選D。

【小題2】

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詩歌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

結(jié)合“須知一一丈夫氣,不是綺羅兒女言”可知,“丈夫氣”是充滿雄健、雄

強之氣的陽剛博大的“大丈夫”氣概,結(jié)合李白作品風(fēng)格,體現(xiàn)在素材豐富絢

麗,意境恢弘壯闊,語言抑揚頓挫,情感自由奔放。

《夢游天媾吟留別》在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圍繞著一場

游仙的夢幻來構(gòu)思的,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權(quán)貴的主旨上。這樣的構(gòu)思,給詩

人幻想的馳騁開拓了廣闊的領(lǐng)域。跟這樣的構(gòu)思相適應(yīng)的是,大膽運用夸張的

手法來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在這方面,詩人顯示了非凡的

才能,他寫熊咆龍吟,寫雷電霹靂,寫空中樓閣,寫霓衣風(fēng)馬……把幻想的場

面寫得活靈活現(xiàn),真是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營造了雄奇壯麗的意境,語

言新奇飄逸。作者寫神仙世界的美麗,正是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寫自己一心

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現(xiàn)對現(xiàn)實世界的憎惡,不愿跟權(quán)臣貴戚同流合污。這種叛

逆的精神,體現(xiàn)了“大丈夫”氣概。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9分)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①,②”兩句是詞人遙望金陵的想象,

并傳達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

(2)《登岳陽樓》中,詩人更關(guān)心的是“③”,自己的凄苦境況并未使

詩人傷心落淚;可想到國家,詩人卻“④?!?/p>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⑤,

⑥,⑦?!?/p>

(4)《通鑒?唐紀?貞觀十一年》載:“蓋幽、厲嘗笑桀、紂,煬帝亦笑周、

齊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倍拍猎凇栋⒎繉m賦》中的感慨

⑨”與之一脈相承。

[知識點]

名句名篇默寫

[答案]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

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詞:雕欄、砌、戎、軒、涕泗、哂、鑒。

四、整本書閱讀(9分)

1.《鄉(xiāng)土中國》中提到了血緣結(jié)合的社會現(xiàn)象,在以下《紅樓夢》相關(guān)事件中

不符合血緣結(jié)合的一項是()

A.林黛玉住進瀟湘館B.探春住進秋爽齋C.妙玉住進隴翠庵D.邢岫煙住進紫

菱洲

[知識點]

費孝通,曹雪芹(1715-1764)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經(jīng)典名著基本內(nèi)容、主旨或觀點的整體把握能力。

妙玉出身蘇州官宦家庭,但她父母早亡,三歲出家,自小由極精演先天神數(shù)的

師父帶在身邊養(yǎng)大,后與邢岫煙成為鄰居,兩人始終交好。在十七歲那年,妙

玉隨師父進京,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是年冬,師父圓寂。妙玉本欲扶靈回鄉(xiāng)

的,因師父臨寂遺言,說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xiāng),讓她在京靜居,等待結(jié)果,所

以她未回鄉(xiāng),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翌年,賈府起造大觀園,

預(yù)備元春省親。王夫人信佛,被妙玉的佛學(xué)修為所折服,因而下帖請她進賈府,

入住隴翠庵。因此妙玉住進隴翠庵,并不是因為血緣結(jié)合。

故選C。

2.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男女有別"這章中,弓I用了“阿波羅式"和"浮士

德式"兩種文化模式來幫助讀者了解鄉(xiāng)土社會和現(xiàn)代社會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別;

“鄉(xiāng)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xiàn)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

是為了生育,生育卻又規(guī)定了男女的結(jié)合。這一種結(jié)合基于異,并非基于同。在

相異的基礎(chǔ)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難的,是阻礙重重的,是需要不斷地再創(chuàng)在中

求統(tǒng)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圖。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

作為生命的主脈。浮士德式的企圖也是無窮止的,因為最后的統(tǒng)一是永遠不會完

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求同的過程。不但這樣,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著深處發(fā)展,

相異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礙也愈是強大,用來克服這阻礙的創(chuàng)造力也更需

強大,在浮士德的立場說,生命力也因之愈強,生活的意義也因之愈深。

把浮士德式的兩性戀愛看成是進入生育關(guān)系的手段是不對的。戀愛是一項探

險,是對未知的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