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學設計【4篇】_第1頁
《牧童》教學設計【4篇】_第2頁
《牧童》教學設計【4篇】_第3頁
《牧童》教學設計【4篇】_第4頁
《牧童》教學設計【4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牧童》教學設計【4篇】《牧童》教學設計篇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正確認讀一個要求會認的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并能夠背誦。(二)過程與方法借助掛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閱讀為主,聯(lián)系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展開想象,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的目的。(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品讀重點詞句,體會詩句體現(xiàn)的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展開想象,感受孩子的無憂無慮、純真爛漫,有感情的讀課文。教學難點: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孩子的無憂無慮、純真爛漫,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并體會作者的情感。課前預習1、查閱書籍或上網(wǎng)了解作者及相關的時代背景。2、借助相關資料盡可能弄懂重點字、詞、句的意思。3、了解古詩大意。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也有人說童年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進唐代詩人呂巖的七言絕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1、自讀古詩三遍,要求讀準字音。2、誰有勇氣單獨為大家朗讀這首詩?3全班有感情朗讀。4、讀了這首詩,你明白了什么?三、想象畫面,體會情感:(一)欣賞美麗原野:小黑板出示第一句:草鋪橫野六七里1、指名朗讀。從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輕聲朗讀,想象這是什么樣的原野?從那里看出來的?3、當你置身于這一片廣闊的、綠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朗讀、男女生分別讀)(二)傾聽悠揚笛聲:1、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一片美麗的草原。此時,晚風吹來,陣陣涼意,讓人感覺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這樣美麗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聽到些什么聲音呢?2、要是這些美妙的聲音都匯成一首動聽的笛子聲,那該多好呀!想聽嗎?3、錄音機播放悠揚的笛音。4、多么悠揚的笛聲,是誰在吹呢?(小黑板出示第二句)5、指名朗讀,感受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種笛聲?你怎么知道的呢?6、牧童是怎樣吹笛子的呢?從哪個字可以看出來?(三)拓展數(shù)字詩歌:1、齊讀前兩句詩,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句后半段有什么特點呢?2、你還知道哪些數(shù)字詩呢?(四)體會自由生活:1、牧童置身于美麗的原野中,吹著悠揚的笛子,你覺得他過得是怎樣的生活?誰能用文中的詩句回答。2、小黑板出示后兩句古詩3、輕聲朗讀詩句,想一想:牧童從哪里歸來?怎樣歸來?4、牧童忙碌了一天,到黃昏的時候,終于可以歇歇了,他吃得飽飽的,要干什么呢?(睡覺)怎么睡呢?5、如此輕松自在的牧童,你能讀出來嗎?(指名朗讀)6、如此自在的牧童在月光下,美美的躺在原野上,他想做些什么呢?(五)想象美麗畫卷:1、閉上眼睛,聽錄音朗讀古詩,想象在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2、小組交流。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想象中的畫面。(學生自由交流)(六)結合背景,體會情感。1、呂巖為什么要寫這樣的牧童呢?2、出示呂巖小傳,指名朗讀。3、結合呂巖的介紹,你能知道原因嗎?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牧童》這首詩讓我們體會到了原野生活的樂趣,我們認識了這位天真爛漫的牧童,欣賞了他美妙的曲子?,F(xiàn)在,讓我們再次背誦這首詩,再次感受山村迷人的暮色,感受古代孩子天真爛漫,自由自在。六、課外拓展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短文。2、搜集描寫古代兒童生活的詩抄在積累本上并在小組進行交流。教學反思:這是27課《古詩三首》的第一首《牧童》,它是唐代詩人呂巖的作品,這首詩形象鮮明的表現(xiàn)了郊野遼闊的景色和牧童快樂的生活,文字淺顯,用意很深。關于這首古詩的教學我讓學生通過品詞、品句、想象畫面來深入理解古詩,這種方法既可以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感悟語言文字之美的同時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因此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就淡化了詩意,通過品析詩句,反復誦讀,去感悟詩情。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一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了解詩句大意。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及想象感受牧童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體會作者的情感。因此這節(jié)課一方面是讀古詩,從整體上感知古詩內容,二是通過讀詩句,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整節(jié)課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了古代孩子的天真爛漫和自由自的童年生活?!赌镣方虒W設計篇二一、喜歡畫畫嗎?都知道哪些著名的畫家?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描寫著名畫家戴嵩的故事的課文。1、齊讀課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想向老師提個什么問題?(畫家和牧童)2、是啊,為什么老師要將“畫家”二字寫得大一些,而把“牧童”二字寫得小一些呢?猜猜看?3、究竟老師該不該這樣寫呢?讓我們一起研究完課文,也許我們就找到答案了。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朗讀一遍。1、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檢查、鞏固生字書寫。(考慮課件)四、講讀理解課文。1、整體感知,初識人物。(1)比一比,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課文再讀一遍。要求:把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用框出來。(2)都寫了哪些人?在這些人物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能簡單說說為什么嗎?2、深入探究,研析人物。(1)出示戴嵩《斗牛圖》:仔細看看圖片:你能從圖上感覺出什么?其實,戴嵩在畫這幅《斗牛圖》之前還畫過一幅呢。那么,他是怎樣畫第一幅圖的呢?讀讀課文,把描寫戴嵩畫第一幅《斗牛圖》的句子用“”勾出來。(2)研讀句子:“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A、練讀句子:讀出了什么?B、怎樣讀才能突出戴嵩的畫技高超?C、完成課后說話練習:“一會兒……一會兒……”用上“一會兒……一會兒……”常??梢哉f明速度快,做的事兒多。D、再讀句子。(3)你還從課文中的哪些描寫感受到戴嵩的高超畫技呢?“著名”、“一掛出來就……”“沒有不……”“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此時此刻,你想對戴嵩說點什么?(4)所以,當《斗牛圖》一畫成,人們紛紛稱贊。A、讀讀三四自然段:作者寫了哪些人夸贊這幅畫?B、選一個人的話反復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讀出這個人要表達的感情?C、抽讀——評價——再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練讀。(抓“贊揚”“稱贊”,突出商人、教書先生的不同身份)D、如果你也在場,你會怎樣贊揚?這么多人都在稱贊,用課文中的哪個詞可以概括?(稱贊——贊揚——紛紛夸贊)給自己選個角色,“紛紛夸贊”一下吧?。?)在此起彼伏的夸贊聲中,突然響起了一個“炸雷”般的聲音!這是怎么回事?A、自讀第五自然段。B、這段話中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戴嵩:謙虛、和氣牧童:勇敢、細心C、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感受的人物的這些特點的?D、選擇一個人的語言,試讀:能不能讀出他說話時的語氣來?練讀:牧童——“炸雷”:聲音洪亮、刺耳、理直氣壯;戴嵩——和藹、慚愧。練讀程序: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練讀(6)課件出示牧童的第二段話:(以句為單位出現(xiàn))A、牧童說了幾句話?標出句序:1、2、3、4B、他是怎樣一層一層把意思說清楚,讓大家口服心服的?畫錯了——為什么——指出錯處——反問C、你能不能改變這些句子順序,但要讓自己的意思跟牧童的意思一樣??赡苡校?——2——3——11——4——2——32——3——4——12——3——1——43——2——4——1……D、小結:從前面的句子練習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的意思我們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把它說得清清楚楚。多有意思呀,這就是語文!語言和文字!(7)表演讀2——6段。3、回首拓展,升華主題。(1)再出示戴嵩《斗牛圖》:聽了牧童的話,戴嵩從此認真觀察,苦練繪畫本領,終于成了畫牛大師??矗嫷呐6嘈蜗蟀。∫苍S,他的成功還得感謝牧童呢?替戴嵩向牧童說幾句話。(2)向戴嵩說幾句心里話。(3)課文學完了,我才發(fā)現(xiàn),把“牧童”二字寫得小是不對的,你有什么看法?為什么老師應該把“牧童”二字寫得跟“畫家”一樣高大呢?三、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段或句子,美美的讀一讀!板書:畫家和牧童畫技高超觀察仔細謙虛大膽直言了不起!《牧童》教學設計篇三教材說明:《畫家和牧童》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身為著名畫家,面對一個牧童的指正,非常誠摯地向牧童道謝,虛心之美德令人感動。小小的一個牧童面對地位尊崇的大畫家出現(xiàn)的錯誤,竟然“擠”進贊嘆著的人群大喊畫錯啦,又是何等的率真!不盲從,實事求是,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學習目標: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3、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教學重點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也要謙虛謹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學準備:掛圖字卡錄音機及磁帶,投影儀等。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粋€小小的牧童,竟然對著著名的大畫家戴嵩的畫大喊:“畫錯啦,畫錯啦!”這膽量令人佩服。這畫家和牧童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齊學習21課《畫家和牧童》。2、相機出示課題。畫家和牧童(“畫家”寫的大些,“牧童”寫的小些)(齊讀課題)3、誰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寫課題?(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4、教師設疑,引導讀書,這個人人敬佩的大畫家卻對小牧童連連拱手道謝,說:“多謝你的指教?!边@是怎么回事呢?快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答案。二、朗讀感悟1、初讀整體感悟。(1)自已小聲讀課文。要求不指讀,不讀錯字,不加字添字,邊讀邊想,把使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2)小組中展示,同桌或小組中互相讀讀,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讀情況。(3)小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2、看圖重點朗讀感悟(1)出字課文插圖在文中找出圖中不同的人說的話仔細讀一讀。(2)圖上的哪一個人是大畫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3)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圖中的故事。(4)對比,感悟人物品質。戴嵩——牧童年齡不一樣: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地位不一樣;一個是畫家,一個是牧童。生活不一樣:一個畫畫,一個放牛。品質不一樣:一個謙虛,一個勇敢、實事求是。(5)看圖說說牧童是在什么情況下指出畫家戴嵩畫錯的。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人們的評價。如果你是戴嵩你會感到怎樣?可他卻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用誠懇和藹的語氣讀戴嵩此時說的話。用對話的速度,天真質樸的語氣讀牧童說的話。(教師可適時范讀,引導評讀、仿讀、賽讀、表演讀等)(6)四人小組,合作練讀。在分角色讀時,力爭通過表情和動作把敘述部分的內容表現(xiàn)出來。(7)請組內朗讀好的學生在全班表演朗讀。從表情動作語氣三方面引導評議,檢查學生對“稱贊贊揚和藹慚愧拱手”等詞語的理解情況)3、領悟內容誦讀全文。(1)想象當時的情況,人們聽了會說些什么?(2)學了課文,聯(lián)系你的體會,你想對誰說什么?(如:我想對戴嵩說;真佩服您!您的畫畫得多好。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您又是那樣謙虛,一個大畫家還虛心向一個牧童請教。我想對牧童說: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畫家提意見。你也很會觀察,斗牛的情形你記得清清楚楚。)(1)帶著各自對課文的體會,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總結課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快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吧!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同學們,上節(jié)課同學們不但課文讀的好,表演的好,而且對課文內容理解得也很好,真了不起!能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老師聽聽嗎?(分段自由選擇讀課文)(2)同學們,從大家流利的讀課文中老師知道你們把文中的生字都認不下了,還有不認識的嗎?這節(jié)課咱們就想辦法解決。二、生字教學(1)各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找出來劃住,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學會它們(生字全部學會的同學,可以當小老師,在組里幫助其他同學認字;也可以查字典;問老師;等等)(2)小組內同學們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可以認卡片;也可以自編謎語,自編游戲。)(3)投影片出示要求會認得生字詞戴上價錢購買濃墨涂抹和藹批評翹起來驅趕蒼蠅慚愧拱手(自由讀讀,不認識的看看書或問問同學;一起讀一讀。)(4)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兄呆商抹擠拱決價錢購批評a指名讀讀,說說它們各是什么結構的字。b同桌討論,你讀了些字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抹,擠,拱,批”四個字都有提手旁。“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邊,但不一樣。“價”字有三個撇,最后一撇寫法不同?!板X”字和“淺”字只是左邊的偏旁不同。c示范指導“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寬下窄,“兄”的最后一筆要圓潤舒展;“呆”下面部分的豎要寫在豎中線上?!板X”:左短右長,重點指導金字旁和斜鉤的寫法?!般^”:“寶貝”的“貝”字和“勻畫”的“勾”字都寫的瘦長一點。學生在書上描紅,并練習書寫。同學們,你們能幫這些生字找些朋友嗎?(指名說)三、拓展延伸用你最喜歡的字組個詞,再說一句話。(小組內進行)說說你有更好的辦法很快的學會這些生字嗎?(指名說)開一個“人無完人”的故事會:課外收集能說明“任何人都不會是完人,都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的故事,自己讀讀,并和同學交流交流。(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墓适?;華羅庚的故事等。)板書設計:畫家和牧童濃墨涂抹和藹喊輕筆細描慚愧虛心勇敢《牧童》教學設計篇四教學目標1、聽辨不同樂段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2、聯(lián)想樂曲的情景,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3、通過欣賞樂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熱愛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聽辨樂曲的結構,了解樂曲的背景。2、聽辨樂曲不同樂段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教材分析《牧童短笛》是賀綠汀在1934年創(chuàng)作的,是中國優(yōu)秀鋼琴作品之一。樂曲的名字源于我國的童謠“小牧童,騎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樂曲的旋律優(yōu)美、淳樸,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是典型帶再現(xiàn)的三段式。A段4/4拍,速度徐緩、悠揚,猶如一幅水墨畫。旋律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呼應對答式的二聲部復調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國民間樂器──笛子的特色,用鋼琴展示了一幅傳統(tǒng)的中國水墨畫,讓聽眾仿佛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一個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著牧笛。B段轉為2/4拍,活潑歡快,具有傳統(tǒng)的民間舞蹈風格,與A段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一段再現(xiàn)第一主題,這一樂段采用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調更加的流暢。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一、導入新課教師:出示《牧牛圖》水墨畫圖片。同學們,你們看看這幅畫上畫了什么?學生回答:一個小牧童正在放?!?、欣賞樂曲1、初聽樂曲《牧童短笛》。教師:有一首樂曲就表現(xiàn)了這幅圖畫上的情景。提問: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請你給這首樂曲起一個合適的名字。學生聆聽后回答。2、聽辨樂段。教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國優(yōu)秀鋼琴作品之一。再次聆聽樂曲,同學們聽聽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教師指導:聽辨以后請學生說出是怎么分成三個樂段的。聽辨樂段,引導學生根據(jù)音樂要素回答,如根據(jù)速度的變化聽辨出來的,根據(jù)節(jié)奏的變化聽辨出來的等。3、分樂段欣賞樂曲。(1)第一樂段。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一樂段。②提問:這個樂段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學生回答:第一樂段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無邪的神情令人喜愛。③教師用琴帶學生慢唱第一樂段旋律。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