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1頁
小兒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2頁
小兒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3頁
小兒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4頁
小兒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塊的兒童頸部軟組織腫塊分類●

:多與先天發(fā)育異常有關,約占40%,如甲狀舌管囊腫、

鰓裂囊腫、淋巴管瘤、血管瘤、皮樣囊腫和畸胎瘤、

舌下囊腫以及頸部胸腺囊腫等?!衲[

:惡性較多見,淋巴瘤(占惡性腫瘤的50-60%)

肉瘤類如橫紋肌肉瘤(10-

15%),其他有神經母

細胞瘤、纖維肉瘤,神經肉瘤、甲狀腺癌和朗漢斯

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等,鱗狀細胞癌兒童罕見?!?/p>

:主要包括頸淋巴結炎、蜂窩織炎和膿腫。兒童頸部腫塊發(fā)生特點·有顯著的年齡特點·

嬰幼兒期(0-3歲)以淋巴管瘤及血管瘤多見,尤其嬰

兒期(I歲以內)最多,其它腫塊較少?!?/p>

學前期和學齡期為甲狀舌管囊腫的好發(fā)年齡,高發(fā)

年齡為3-10歲。而鰓裂囊腫發(fā)病年齡較晚,多為17-30歲,

一般10歲以后逐漸增多?!?/p>

兒少期甲狀舌管囊腫明顯高于鰓裂囊腫。學齡期還是頸淋巴結核的好發(fā)年齡,幾乎都發(fā)生在5歲以后·

惡性腫瘤在兒少期極為少見,但7歲后逐漸增多。兒童頸部腫塊發(fā)生特點·

不符合“80%’規(guī)律·Skandalakis

于1970年提出在頸部腫塊中

非甲

狀腺腫塊多于甲狀腺腫塊,非甲狀腺腫塊中,新士性腫塊多于炎性腫塊友蕪天性腫塊,新生物

塊i■

惡性者多于良性者,惡性腫瘤中,轉移

腫瘤多于原發(fā)腫瘤,轉移腫瘤中,原發(fā)灶在鎖

以上者多于鎖骨以下者,并提出“80%”多與少的

規(guī)

律盡管各家所報告的百分比很不一致,但大體上相

近,基本上符合這一規(guī)律。國內彭勇炎等對4564

例頸部腫塊的統(tǒng)計分析也基本上支持這一規(guī)律?!稹鰘兒童頸部腫塊發(fā)生特點陳振東等報道346例兒童頸部腫塊的發(fā)生除全

部為非甲狀腺腫塊外,均不符合上述規(guī)律。兒童頸

部腫塊中,先天性腫塊、炎性腫塊和腫瘤差不多各

占1/3,先天性腫塊主要見于發(fā)育囊腫,其中甲狀舌管囊腫最多,占發(fā)育囊腫的79%。新生物性腫塊在兒少期主要見于良性腫瘤,點86%。其中淋巴管瘤最

多,其次是血管瘤,上皮性腫瘤較少見。惡性腫瘤中,原發(fā)腫瘤占75%,均為間葉組織

腫瘤,惡性淋包瘤占首位,占惡性腫瘤的62.5%。轉移癌占25%,均為鼻

咽癌同側轉移,提示鼻咽癌

的發(fā)病及轉移均較早。腫塊部位分布特點·

兒童頸部腫塊多發(fā)生在上

頸部,而且由上至下逐漸

減少。各種不同的頸部腫

塊有其較固定的好發(fā)部位。

淋巴管瘤、慢性淋巴結炎

等多發(fā)生在頜下區(qū)及頜后

區(qū);甲狀舌管囊腫均發(fā)生

在頸前區(qū),淋巴結核、鰓

裂囊腫及各種腫瘤多沿胸

鎖乳突肌分布。1.瓿下須下區(qū)

2.頸前正中區(qū)頸前區(qū)3.胸鋪亮突現(xiàn)區(qū)4.履瓣苦骨肌哥方肌區(qū)

5.鎮(zhèn)骨上窩事頸然區(qū)兒童頸部腫塊發(fā)生特點中本5你一壤我一塊爾

我一黑貼還點還點的景積逐塊還塊的填滿受的砂固要你我都付出一黜

…兒童頸部軟組織腫塊的影像學診斷世

內會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

系未完全退化的甲狀腺舌管或上皮所引起。為兒

童及成人最為常見的頸部囊性病變,是鰓裂囊腫

的3倍。·發(fā)病年齡:范圍大(2月一87歲),女性多于男性·分類:囊腫大多位于舌骨下,其次是舌骨上和舌骨水平。中央型:囊腫位于頸部正中偏心型:

囊腫位于頸部中線偏一側甲狀腺舌管在胎兒發(fā)育至第

3周時出現(xiàn),其上端在原口腔

底部,其下端發(fā)生在甲狀腺,

至胎兒第5周時退化。其上端

段留為舌根部盲孔。若發(fā)育障礙,甲狀腺舌管未

能消失而存留下來,退化不

全的甲狀舌管就可在頸正中

線自舌根盲孔到胸骨上切跡

之間頸中線的任何部位形成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囊腫。甲狀腺舌管舌根部育孔甲狀腺舌骨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

臨床表現(xiàn):●最常見為頸前正中呈園形,直徑約2-3厘米,表

面光滑,無痛性腫塊;檢查時囊腫固定,不能向

上及左右推移,但可隨吞咽而活動,位于中線上

與舌骨相關、是甲狀舌管囊腫最典型的特點。·

大而淺表的囊腫透光試驗陽性,囊腫可破潰形成

瘺管且時愈時發(fā),有時可在舌骨與囊腫間觸到一

堅韌的索條。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影

現(xiàn)

:C

T表現(xiàn):位于頸中線或中線旁舌骨與胸骨上窩

之間腫塊呈囊性密度區(qū),邊界清楚、光滑。增強

掃描囊腫不強化,可見囊壁增強。合并感染或出

血時,囊內容物密度增高,囊壁增厚,邊界不清,

強化明顯。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影

現(xiàn)

:MRI

表現(xiàn):囊性腫塊呈長T1長T2

信號,抑脂像呈

高信號,合并感染或出血時囊內容物T1WI

呈低、

等或高混雜信號,增強后囊壁輕度強化。鄰近組

織結構受壓移位。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男,7天。發(fā)現(xiàn)左頸部腫塊7天,腫塊突然增大并氣促3天。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鰓

腫(branchialcleft

cyst)·是胚胎鰓裂殘余上皮組織形成的囊腫?!?/p>

按照發(fā)生部位分為:第1

鰓裂來源者—位于下頜角水平以上。第2鰓裂來源者—位于下頜角水平以下,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第3,4

鰓裂來源者—位于頸根部。以上三個水平的囊腫均位于胸鎖乳突肌前緣。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第一鰓裂囊腫亦稱腮腺淋巴上皮囊腫,發(fā)生于第一鰓裂的殘留的胚胎痕跡,即從外耳道至頜下三

角,占所有鰓裂囊腫5%-7%?!?/p>

臨床表現(xiàn):耳前區(qū)反復發(fā)作的膿腫或其它形式的

感染。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

影像學表現(xiàn)·

C

T:平掃表現(xiàn)為外耳道口和腮腺上極周圍軟組

織不規(guī)則低密度影,瘺道造影后CT

掃描可見上述

區(qū)域不規(guī)則竇道?!?/p>

MRI:

平掃見外耳道區(qū)和腮腺上極長條狀和囊狀

影,呈長Tl和長T2信號,邊界不清楚,與外耳道

平行。鰓

腫(branchial

cleft

cyst)右第一鰓裂囊腫鰓

腫(branchialcleft

cyst)第二鰓裂囊腫由第二鰓裂未完全退化之遺留組織發(fā)高面感合占蟹鑫露壁的5%,無務在10名或蓋外鄂朦乏簡。裝腫位子鵬孔

-地牽春升公疊細委傳收應存堅級的于

萬胸鎖乳突肌的前緣。有時囊腫可同內突向咽側壁,呈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粘膜完整,增大時

可有春咽異物感。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影

現(xiàn)

:·

CT:

邊界清楚、密度均勻的低密度橢圓形腫塊,壁薄,增強后囊壁可輕度強化,囊內不強化。囊

腫典型位置是位于一側頸前三角,胸鎖乳突肌的

前內側,頸動脈間隙的外側和頜下腺的后方,胸

鎖乳突肌受壓向后外移位,頸動脈鞘內大血管向

內或內后移位,頜下腺向前移位,有時囊腫也可

位于咽旁間隙內。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

現(xiàn)

:·

MRI:

囊腫的信號改變取決囊內的液體成分,

T

1加權上信號可從低信號至高信號,

T1WI呈低、等、

高信號,

T2WI呈高信號;增強掃描見囊壁強化、壁薄、囊內無強化;當囊腫邊界模糊,與周圍結

構間隙欠清晰,囊壁增厚不規(guī)則,囊內信號稍高

,

提示感染可能。

MRA可見囊腫周圍血管被推移,

囊腫可深入頸動、靜脈之間,使本來相鄰的兩血

管分開。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右第二鰓裂囊腫鰓

腫(branchial

cleft

cyst)男,5歲4月。左第二鰓裂囊腫鰓

腫(branchialcleft

cyst)·

第三、第四鰓裂囊腫甚為罕見。·

第三鰓裂囊腫位于頸總和頸內動脈的后方,在舌

下神經上,舌咽神經下,如果病變是相通的瘺,

可以穿過申狀舌骨膜與梨狀窩相通。理級高要理勞置”果 Ⅱ

kWF

K

T

n

2

金m

MNABE

bXa"Ba

X

?xS

Z較低可能是第四鰓裂囊腫。二者可伴有異位單狀

旁腺,因甲狀旁腺起源于第三、四鰓裂小囊。田

,

腫鰓

腫(branchialcleftcyst)右第三鰓裂囊腫淋

(lymphangioma)分果支羸或璃未量能

潛履巴管和淋巴囊所致。·

組織學分類:毛細管型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

淋巴管瘤常見于健康小兒,國外統(tǒng)計出生時占50%-65%,2歲以前發(fā)病占80%

90%,男性發(fā)

病率明顯高于女性?!?/p>

淋巴管瘤在全身以頸部最常見,約占80%,主要

位于頸后、頸外三角,約10%伸入縱隔。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臨床表現(xiàn):·多在出生時即可見到頸部腫物,腫物突出皮膚,

大小不一,光滑而柔軟,波動感明顯,無觸痛,

邊界多不清楚,透光試驗陽性。易并發(fā)感染及囊

內出血。瘤體較大時可壓迫氣管和食管,甚至引

起呼吸窘迫和吞咽困難。淋

(lymphangioma)·

現(xiàn)

:·CT

表現(xiàn):平掃為頸部多房或單房性薄壁水樣密度E

,彌漫分布,向上可

m

*Cisc

CyiX

m

.

VS

y

達的

。

典型特征為沿疏松組織間隙

“爬行性生爬

其ETYS形開態(tài)與局內a部D簡同P隙kS原往任往任相相吻明合后,

上圍航肉或脂肪等組織結構清晰。腫塊體積較大,張力高

范圍廣,邊界欠清,并壓迫鄰近結構。如囊腫合并感染、出血或脂質含量增加時,囊內

CT值增高,其中出血時可出現(xiàn)液液平面,合并感

染時,囊壁增厚強化。伴發(fā)海綿狀血管瘤時,病灶亦出現(xiàn)強化。一(aroaHTJ;HT淋

(lymphangioma)男,16天淋

(lymphangioma)男,9月。囊狀淋巴管瘤合并囊內出血及感染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52天。淋巴管瘤并感染淋

(lymphangioma)·

MRI表現(xiàn):軸位、冠狀位及矢狀位可清楚顯示淋巴管瘤大小、

形態(tài)、邊緣,病灶呈多房囊狀長T1

、長T2信號及

其中等信號分隔影,增強后囊壁強化。合并出血

時內可見短T1、

長T2

信號影。淋巴管

(lymphangioma)男,孕28周。淋巴管

(lymphangioma)同上例,38天。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男,3天。生后發(fā)現(xiàn)頸部巨大包塊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2歲。淋巴管瘤伴瘤內出血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女,11歲。淋巴管瘤并血管瘤血

瘤(hemangioma)·

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血管發(fā)育異常?!?/p>

根據Mulliken和Glowacki分類,毛細血管瘤:淺表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混合血管瘤:毛細海綿狀血管瘤血

瘤(hemangioma)·兒童發(fā)病率高達12%,女多于男,男女之比為1:3。

60%的血管瘤發(fā)生于頭頸部,25%在軀干,15%

在四肢?!?/p>

80%的血管瘤為單發(fā),20%為多發(fā)性血管瘤?!?/p>

血管瘤出現(xiàn)于出生后的數(shù)周,較嬰兒生長快,為皮膚或皮下腫塊,質軟,藍色。血

瘤(hemangioma)·

5歲時,通常有50%消退,7歲時近70%消退,9

歲時可達到90%消退?!?/p>

近40%-50%的患兒會遺留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纖

維脂肪組織或瘢痕形成等后遺癥?!?/p>

深部血管瘤的退縮與淺表部位相比更緩慢且不完

全。血

瘤(hemangioma)●影

現(xiàn)

:·C

T表現(xiàn):平掃呈密度均勻軟組織腫塊,累及皮膚

和皮下組織,腫塊較小時邊界清楚,較大的血管

瘤邊界常較模糊。由于血管瘤質地軟,可順應周

圍組織呈不規(guī)則彌漫性生長,有時腫塊雖大,占

位效應可較輕。海綿狀血管瘤偶見靜脈石,呈高

密度小結節(jié)。年長兒中由于血管瘤的退化,瘤內

脂肪增多,腫塊呈不均質改變。增強后明顯均勻強化,也可顯示周圍強化,然后

強化向中央擴散。有血栓的部分不強化。血

瘤(hemangioma)男,7月。混合型血管瘤血管瘤(hemangioma)血

瘤(hemangioma)·MRI表現(xiàn):·

顯示腫塊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稍高信號,

內信號不均勻,可見點條狀小流空血管影?!?/p>

注射Gd-DTPA后增強明顯強化。血

瘤(hemangioma)男,3歲2月。發(fā)現(xiàn)頸部腫塊3年余。甲

腫(thyroidcyst)·

絕大多數(shù)是由甲狀腺腺瘤或結節(jié)內出血或退行性

變而形成,兒童多為甲狀舌骨囊腫第四鰓裂殘余

所致,是甲狀腺良性占位的常見病之一?!?/p>

分為膠樣囊腫和非膠樣囊腫?!?/p>

多見于20~40歲女性,兒童少見。甲

腫(thyroidcyst)·臨床表現(xiàn):·

囊腫多為單發(fā),也可多發(fā),腫塊呈圓形或橢圓形

,表面光整,邊界清楚,質地軟,隨吞咽上下滑動

,

無觸壓痛。甲

腫(thyroidcyst)·

現(xiàn)

:·CT

掃描:甲狀腺內單發(fā)囊性病變,邊緣光整、銳

利。由于膠樣囊腫內富含蛋白質物質,其CT

值一

般高于非膠樣囊腫。增強后囊壁強化,囊內容物

無強化。兒童多為非膠樣囊腫。甲

腫(thyroid

cyst)女,19天。發(fā)現(xiàn)頸部腫塊甲狀腺囊腫(thyroidcyst)甲狀腺囊腫(thyroidcyst)·影

現(xiàn)

:·M

RI表現(xiàn):膠樣囊腫T1WI和T2WI均為高信號;非

膠樣囊腫T1WI呈低信號,

T2WI

呈高信號,如合并出血T1WI也可呈高信號。增強后囊壁強化,囊

內容物無強化。甲狀腺囊腫(thyroidcyst)畸

(teratoma)·為來源于非頸部器官組織結構的外來多潛能細胞

的發(fā)育性疾病。由兩種或三種胚層成分組成?!て幽夷[大多位于中線部位的舌骨上頸段的前部,

表現(xiàn)為無痛性腫塊,常見于3歲以下兒童?!?/p>

畸胎瘤則多位于非中線的甲狀腺附近或一側甲狀

腺中。往往出生時被發(fā)現(xiàn),很少發(fā)生在1歲以上兒

童?;?/p>

(teratoma)·

現(xiàn)

:·

CT表現(xiàn):·

皮樣囊腫:頸前部中線區(qū)邊界清楚薄壁低密度腫

塊,囊壁環(huán)形強化,有時可見鈣化及脂-液平面。

畸胎瘤:為非中線的甲狀腺附近或一側甲狀腺中

不均質的囊實性腫塊,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實性

部分含脂肪、軟組織密度及高密度鈣化或骨化?;?/p>

(teratoma)女,3歲?;チ?/p>

(teratoma)·影

現(xiàn)

:·

MRI

表現(xiàn):頸部信號不均勻長T1

長T2

信號腫塊,實性部分或囊壁強化,鈣化呈低或無信號,脂肪

抑制序列可明確脂肪成分的存在?;?/p>

(teratoma)男,8月。發(fā)現(xiàn)右下頜腫塊8月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

也稱痣狀黃魚內皮瘤,是以多核細胞為主組成的組織細胞良性腫瘤,屬良性纖維組織細胞瘤范疇,

為好發(fā)于要幾或幾童的良性自限性疾病?!?/p>

分為單純皮膚型和全身型2種亞型。全身型則累及皮膚以外的1個或多個組織和器官,

已狼道累發(fā)的器官有肺、眼、心外膜、口腔、睪丸、腎、腦、外周神經、肝、脾、腎上腺、骨、眼眶、頜下腺、鼻腔、舌、支氣管、上頜竇、腸、淋巴結。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大多數(shù)患兒隨年齡增長可自愈,部分損害進行性

增大壓迫重要生命器官,可致殘致死。約5%可表

現(xiàn)為肌肉或內臟孤立性病變,多發(fā)生于幼年兒童,

常見于軀干四肢、頭頸部,皮下或較深組織。腫瘤由大量組織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杜頓細胞及少數(shù)泡沫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構成,可

見少量纖維組織。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

:·

CT:表現(xiàn)為頸部等或稍低密度軟組織密度腫塊,

形態(tài)不規(guī)則呈分葉外觀,密度不均勻,與周圍組

織分界不清楚;增強后呈不均勻強化,部分呈環(huán)

形強化。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男,5月。發(fā)現(xiàn)左頸部腫塊2月。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

:·M

RI:

顯示腫塊呈混雜信號,

T1WI

呈等信號,T2WI

及抑脂像呈低或稍高信號,以稍高信號為主。

邊界模糊,增強掃描腫塊輕度不均勻強化,腫塊

壁強化明顯,可見分隔。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同上例。幼年性黃色肉芽腫(juvenilexanthogranuloma)男,6歲2月發(fā)現(xiàn)左頸部腫塊1年,進行性增大1周。神經源性腫瘤·

為來源于原始神經嵴細胞?!?/p>

依分化程度分為:神經母細胞瘤、節(jié)神經母細胞瘤、節(jié)細胞瘤和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

兒童以神經母細胞瘤常見(發(fā)生于頸部占20%)

,

多見于5歲以下。·

臨床表現(xiàn):頸后外側實質性腫塊,逐漸增大,可

有聲音嘶啞,氣道阻塞,Horner綜合征及下部腦

神經麻痹。神經源性腫瘤·影像學表現(xiàn)·

神經母細胞瘤:·C

T:

表現(xiàn)為脊柱旁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腫塊,明

顯或輕度強化;50%有鈣化;常椎管內侵犯,可

侵犯周圍軟組織和包繞鄰近血管?!?/p>

MRI:

呈混雜信號,內可見更長T1更長T2

囊變區(qū)

和短T1

出血灶。神經源性腫瘤·

現(xiàn)·

節(jié)細胞瘤、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CT:表現(xiàn)為脊柱旁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腫塊,密

度均勻,邊界清楚,相應部位椎管或椎間孔受壓

變大,但無破壞,典型者呈啞鈴狀。·

MRI:

呈長T1長T2信號,信號較均勻。男,3月。神經母細胞瘤。A:

平掃

B:

增強神經源性腫瘤神經源性腫瘤男,7歲。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源性腫瘤男,11歲。神經鞘瘤。A:

平掃

B:增強神經源性腫瘤甲狀腺癌(thyroidcarcinoma)·

兒童相對少見,約10%甲狀腺惡性腫瘤發(fā)生在兒

冀,點兒童所有惡性腫瘤的3%

,Haselkorn

等報

道20歲以下單狀腺癌年發(fā)生率為1-2/百萬,以10

-18歲多見,大于10歲的兒童女性為男性2倍以上,而10歲以下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病理上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和髓樣癌和未分

化癌,兒童甲狀腺癌以乳頭狀癌最為多見,極少

發(fā)生未分化癌,這是其預后較好的病理學基礎。甲狀腺癌(thyroidcarcinoma)臨床多表現(xiàn)為甲狀腺結節(jié)伴/不伴頸淋巴結腫大和

無甲狀腺結節(jié)的頸淋色結腫大,甲狀腺結節(jié)質硬,表面不光滑,不易隨吞咽上下移動,在兒童甲狀

腺單發(fā)結節(jié)中50%

-

71%以上為癌,較早發(fā)生頸部淋巴結轉移。Feinmesso

等報道約60%-80%的患者可觸及頸部

淋巴結轉移,肺轉移發(fā)生率低,約10%,骨轉移

極少見。甲

癌(thyroidcarcinoma)●

現(xiàn)

:·

甲狀腺癌在CT、MRI

等影像學檢查上往往因為缺

乏特征性的征象,定性診斷較難。CT

表現(xiàn)為甲狀腺實質性為主的低密度腫塊或結節(jié)密度欠均勻,邊緣多不規(guī)則,寫周闈組織分果不度區(qū)空整要低的組織受侵。羅德紅等報道52例中有51.9%出現(xiàn)NA

*HtEHnE飛

強化的乳頭狀結節(jié)是乳頭狀癌的特和

URE

品甲狀腺癌(thyroidcarcinoma)·M

RI:

顯示腫塊T1WI、T2WI和脂肪抑制像均呈略

高信號,信號欠均勻,多邊界模糊,與周圍正常甲

狀腺組織分界不清,增強后實性部分有不同程度

強化。部分腫塊周圍見T1WI、T2WI

均呈低信號

的假包膜,假包膜部分區(qū)域被腫瘤侵及穿破,形

成瘤周不完整包膜樣低信號影是MRI

診斷甲狀腺

癌的特征性表現(xiàn)。甲

癌(thyroidcarcinoma)女,11歲。發(fā)現(xiàn)右側甲狀腺包塊1年余。甲狀腺癌(thyroidcarcinoma)同上例MRI

檢查甲狀腺癌(thyroidcarcinoma)橫

瘤(rhabdomyoblastoma)·

RMS為發(fā)生于兒童期的一種中胚層惡性腫瘤,以

頭頸部多見,最常發(fā)生在眼眶和鼻咽部,其次為

鼻竇和中耳,惡性程度較高,預后差。約占兒童

惡性腫瘤的4%-8%,兒童期間任何年齡段都可發(fā)

生,但以低齡為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