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_第1頁
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_第2頁
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_第3頁
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_第4頁
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2024年中職學校對口高考班高三語文模擬考試卷(一)(無答案)湖南省2024年上學期對口升學班語文模擬考(1)試卷

注意事項: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

指定位置,答在指定位置外或直接答在本試卷上的無效。

一、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答題卡》上,按《答題卡》填寫要求,認為正確的填涂“A",認為錯誤的填涂“B”。(本題20分,每題2分)

1.《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先秦稱之為“詩",又稱“詩三百”,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戰(zhàn)國時期五百多年的詩歌300多篇。____________()

2.楚辭又稱“楚詞",是戰(zhàn)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一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3.六藝,《師說》中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經書。《張衡傳》中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種技藝。()

4.《致橡樹》作者舒婷,原名龔佩瑜,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詩作《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5.司馬遷,字子長,西漢人,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并稱“史學雙璧”。()

6.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現(xiàn)代詩人。《雨巷》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由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另有代表作《災難的歲月》、《尋夢者》等。()

7.《群英會蔣干中計》選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

8.關漢卿,元代雜劇作家,號已齋叟。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竇娥冤》、《西廂記》、《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B

9.書信是以個人名義撰寫的用于溝通感情、交流信息、表達意見的格式固定、篇幅長短自由的一種應用文體。特點有目的鮮明突出、內容單一明了、語言中肯平和。()

10.《跨越百年的美麗》是當代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懊利悺笔潜疚牡闹骶€,此文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綜合運用了倒敘、對比等寫作手法。()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選擇題,并把確定的選擇項,按《答題卡》填寫要求,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本題共30分,每題3分)

1.下列加下劃線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崢嶸(zhēng)拗開(yòu)胡謅(zhōu)胼手胝(zhī)足

B.攫取(jué)廣袤(mào)聯(lián)袂(mèi)荷(hè)槍實彈

C.蟲豸(bào)萌孽(niè)自詡(xǔ)佶屈聱牙(jí)

D.殘垣(yuán)羞赧(niǎn)徇(xùn)私煢煢孑立(qió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屏嶂忌諱悚然義無返顧B.阻遏敷衍殺戳鞠躬盡瘁

C.寥落精湛著力卑處一隅D.缺撼遒勁凝眸海市蜃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開放性網絡給人們交流思想提供了較大的便利,但同時也應看到,一些________于網絡的“情緒性言論",有時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②迄今所有的探索和研究表明,我們賴以________、繁衍的地球,才是人類的天堂和最舒適的伊甸園,我們必須珍惜、愛護她。

③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并不能消除這種孤獨,________正因為由己及人領悟到別人的孤獨,我們的內心________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

A漫延生息也/就B蔓延棲息但/才C漫延棲息也/就D蔓延生息但/才

4.下列各句中,沒有病句的一句是()

A.文化自信,對于行進在實現(xiàn)自己偉大夢想征途中的民族、國家意義重大,對于實現(xiàn)潛能、追求幸福的個體更是不可或缺。

B.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C.22日浙江金華東陽市畫水鎮(zhèn)畫溪二村一民房突發(fā)火災,消防戰(zhàn)士及時搭建一條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婦孺兒童。

D.據(jù)廣鐵集團最新消息,受臺風“天鴿”影響下,廣鐵集團決定自8月23日時起,對管內部分線路采取列車停運措施。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

雄偉的山,蒼郁的樹,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綠油油的倒影。________

________,就連我自己也在那閃閃綠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艷陽灑下金輝一片B.大地像一塊鮮艷的地毯

C.碧綠的江水輕輕拍打著船舷D.天空個地面整個綠成一片

6.下列詩句中,修辭手法與其他語句不同的一項是()

A.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B.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C.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D.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

7.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不管事情難易,也無論分內分外,他總是毛遂自薦,勇于承擔責任。

B.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難言之隱的苦衷。

C.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酒樓吃年夜飯漸成時尚,中檔飯館、酒樓由于比較經濟實惠,吸引著顧客紛至沓來。

D.現(xiàn)代社會商品經濟意識無孔不入,一切都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展開。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A.老師打開書本,開始上課。B.無論誰,都必須遵守紀律。

C.然而,他們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D.暴風雨沖過的荒草,象用梳子理過似的,躺倒在爛泥里。

9.下列各句排序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①“默契"的形成與發(fā)展是諒解、定勢、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②同時,因為有心理定勢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穩(wěn)定性

③任何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

④諒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礎

⑤這種關系在藝術形式上的深刻表現(xiàn)之一,就是創(chuàng)作者與欣賞者之間存在著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創(chuàng)作和欣賞雙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變,而是變動發(fā)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B.③④①⑤②⑥C.③⑤①④②⑥D.③⑤②①④⑥

10.在下列古詩文句子中,劃橫線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于是余有嘆焉。___B.伺者因此覺知

C.弟走從軍阿姨死。___D.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并按要求回答文后所列的問題。(本題20分,每小題2分)

馮諼客孟嘗君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

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本佑许?,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

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庇谑浅似滠嚕移?/p>

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弊笥医詯褐?,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

后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馮諼署曰:“能?!泵蠂L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泵蠂L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于事,憒于憂,而性懦愚,沉于國家之事,開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馮諼曰:“愿之。"于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之‘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后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四》)

【注釋】①孟嘗君:姓田名文,齊國貴族,齊湣王時任齊國的國相。他以好養(yǎng)士而著名。與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一起并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

1.下列注音不正確的一組是()

A.馮諼(xuān)食以草具(shí)B.長鋏(jiá)憒于憂(kuì)

C.外廄(jiù)左右皆惡之(wù)D.賈利(gǔ)矯君命(jiǎo)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使人屬孟嘗君屬:同“囑",請托B.揭其劍揭:高舉

C.憒于憂憒:竭盡、缺乏___D.矯命,以責賜諸民矯:假托

3.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一項是()

A.于是約車治裝B.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C.以何市而反___D.不拊愛子其民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乃有意欲為收責于薛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左右以君賤之也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

C.驅而之薛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衣冠而見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5.下列詞類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左右以君賤之也B.孟嘗君客我

C.衣冠而見之D.孟嘗君怪其疾也

6.下列劃線字與“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因而賈利之B.馮諼客孟嘗君C.不拊愛子其民D.憒于憂

7.下列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

A.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B.衣冠而見之\服衣冠

C.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D.市義奈何\無可奈何花落去

8.下列特殊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食以草具B.使吏召諸民當償者C.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D.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9.下列句子與“毋吾以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左右以告B.客何能C.愿寄食門下D.文倦于事,憒于憂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馮諼是本文著力刻畫的一個人物,作者通過他對收債于薛這一具體事件的見解和處理,來表現(xiàn)他的足智多謀和對復雜政治關系的洞察力。

B.收債于薛這一事件,由馮諼簽署受命、矯命焚券、買義復命以及由此所顯示的政治效果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接貫穿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曲折縝密。

C.馮諼敢于矯命焚券,正由于他看到了收買民心對于鞏固孟嘗君統(tǒng)治地位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孟嘗君一心愛民、不求珍寶財物的可貴品質。

D.作者表現(xiàn)馮諼的才能識見,并不是單刀直入,而是采取欲揚先抑、欲露先隱的曲折的手段,不到事件臨頭,不顯其真本領。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并按要求完成文后所列的問題。(本題共30分)

蘇軾的意義李澤厚

①蘇軾作為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才,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文人們最親切最喜愛的對象。其實,蘇軾的文藝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遜色一籌。畫的真跡不可復見,就其它說,則字不如詩文,詩文不如詞,詞的數(shù)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國文藝史上卻有著巨大影響,是美學史中重要的人物,原因在哪里呢

②蘇軾一方面是忠君愛國、學優(yōu)而仕、抱負滿懷、謹守儒家思想的人物,無論是他的上皇帝書、熙寧變法的溫和保守立場,還是其他許多言行,都充分表現(xiàn)出這一點。這上與杜、白、韓,下與后代無數(shù)士大夫知識分子,均無不同,甚至有時還帶著似乎難以想象的正統(tǒng)迂腐氣。但要注意的是,蘇東坡留給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這后一面才是蘇之所以為蘇的關鍵所在。蘇一生并未退隱,也從未真正“歸田",但他通過詩文所表達出來的那種人生空漠之感,卻比前人任何口頭上或事實上的“退隱”“歸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為,蘇軾詩文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它不是對政治殺戮的恐懼哀傷,已不是“一為黃雀哀,涕下誰能禁”(阮籍)“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陶潛)那種具體的政治哀傷(盡管蘇也有這種哀傷),而是對整個人生、世上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個根本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舍棄。這當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層了。前者(對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對社會的退避)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飯,仍有苦惱,也仍然逃不出社會。這便成了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如果可以說,《春江花月夜》(張若虛)之類的對人生的自我意識只是少年時代的喟嘆,雖說感傷,并不覺重壓;那么,這里的情況剛好相反,盡管沒多談,卻更覺沉重,正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然而就在強顏歡笑中,不更透出那無可如何、黃昏日暮的沉重傷感嗎?這種整個人生空漠之感,這種對整個存在、宇宙、社會、人生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盡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覺,卻是蘇軾最早在文藝領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來的。

③在古今詩人中,只有陶潛最合蘇軾的標準了。只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淵明,才是蘇軾所愿頂禮膜拜的對象。終唐之世,陶詩并不顯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視。直到蘇軾這里,才被抬高到獨一無二的地步。并從此之后,地位便鞏固下來了。蘇軾發(fā)現(xiàn)了陶詩在極平淡樸質的形象意境中所表達出來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諦,藝術的極峰。千年以來,陶詩就一直以這種蘇化的面目流傳著。

④但是,蘇軾與陶淵明、白居易等人畢竟不同,其中總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擺脫的出世的意念。無怪乎具有同樣敏銳眼光的朱熹最不滿意蘇軾了,他寧肯贊揚王安石,也絕不喜歡蘇東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們都感受到蘇軾這一套對當時的社會具有潛在的破壞性。蘇軾生得太早,他沒法做封建社會的否定者,但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卻對元畫、元曲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兩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作為文藝全才,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會做詩文之讀書人最喜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