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年級上冊歷史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廣東省汕尾市東海中學高二歷史上學期期末試

卷含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明清之際,中國人逐漸沖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織布”的傳統(tǒng)觀念,形成“家有良

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街頭一席地,強似百畝田”的意識,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B.專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響D.抑商政策的松

參考答案:

A

2.1992年是中國改革的標志性分水嶺。在這一年抵達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駐華首席經(jīng)濟學家

華而誠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他當時的感受,”如果說此前中國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

應該說人們終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jù)是

A.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B.確定了市場經(jīng)濟的改革目標

C.肯定了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

參考答案:

B

試題分析:抓住“1992年”這一關鍵信息,華而誠的講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故選BoA項是在1978年;C項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

大;D項說的是對外開放,與材料無關。

考點: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經(jīng)濟體制改革

3.周人繼承了殷商對于祖靈保佑的重視,他們進一步認為,“人”的感情也是價值的合理

依據(jù)。于是,親情及其向外擴展是人際和諧的基礎,血緣及其應有的遠近分別是社會秩序

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A.周人將認同血緣、親情等作為社會認同的規(guī)則

B.殷商“重祖”觀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礎

C.西周將個人情感作為社會價值體系的來源

D.西周構建的社會秩序實現(xiàn)了人際間的和諧

參考答案:

A

材料中的“血緣、親情、社會秩序的本源”等字眼意在強調周人是將認同血緣、親情等作

為社會認同規(guī)則的,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B在材料中并沒有明確的體現(xiàn),不符

合題意,排除;選項C的說法不全面,不符合題意,排除;西周是等級森嚴的社會并未實

現(xiàn)人際間的和諧,選項D不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

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搞清備選項的內涵與題干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

史史實的備選項。

4.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斯B畢達哥拉斯C赫拉克利特D普羅塔哥拉

參考答案:

D

5.美國前駐歐共體大使巴特沃恩在為《通向歐洲聯(lián)盟的道路》一書的序言中說:“它提供

了密切聯(lián)系西德和西方的最初手段,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了基礎,帶來了作為共同市場和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楷模的共同結構新形式?!薄八笔侵?/p>

A.國際聯(lián)盟

B.聯(lián)合國

C.歐洲煤鋼共同體

D.歐洲聯(lián)盟

參考答案:

C

6.在商鞅變法推行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

A、貴族保守勢力B、大地主保守勢力

C、中小地主保守勢力D、農民階級

參考答案:

A

7.英國憲政學家沃爾特?巴奇霍特在《英國憲政》中寫道:“英國政體有效運行的秘密在

于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密切結合,一種幾乎完全的融合……它的優(yōu)點恰在于二者之間的

奇妙結合。"英國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實際連接點是()

A.國王B.議會C.內閣D.最高法院

參考答案:

C

本題主要考查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完善,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并再認再現(xiàn)相關

所學的能力。18世紀中期,英國逐漸確立了責任內閣制,內閣首相由下院多數(shù)黨領袖組

成,執(zhí)掌行政權。實現(xiàn)了“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緊密結合”,故本題應選C項;1867年的

英國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議會僅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均與題目中

的信息“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緊密結合“不符,…排除A、B和D。

8.某地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考古人發(fā)掘出的隨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請判斷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絲織品②景德年間瓷罐

③唐三彩④哥窯瓷瓶⑤法瑯彩

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

參考答案:

D

9.對漫畫反映的信息進行延伸解讀有誤的一項是

A.漫畫中的“勝出”是指在西漢時期形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

B.儒家思想的“勝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結果

C.漢武帝讓儒家“勝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

D.儒家思想的“勝出”,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fā)

參考答案:

C

武帝即位時,社會經(jīng)濟已得到很大的恢復和發(fā)展。武帝依靠文、景兩代積累的財富,大事

興作。與此同時,隨著地主階級及其國家力量的強大,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也逐漸加重,

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逐漸加劇。因此,從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

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迫切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

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tǒng)思想、仁義思想

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于是,在思想領域,儒家終于

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統(tǒng)治地位。所以C說法有誤,答案選C,排除其他選項。

點睛:做圖片題時,要注意圖片里面的文字信息,這往往是解題的關鍵,比如這道題

“儒”“勝出”可知,儒學獲得了正統(tǒng)的地位。

10.布羅代爾認為,科學的歷史若從一定的距離來看,就像從一種普遍的理性解釋向另一

種普遍解釋的緩慢過渡。每一種解釋因新的資料猛烈地與之抵觸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

種假說便會被提出,這種假說又會成為進一步發(fā)展的出發(fā)點。下列最符合這一論斷的是

A.亞里士多德力學一哥白尼日心說一牛頓經(jīng)典力學

B.亞里士多德力學一牛頓經(jīng)典力學一相對論

C.牛頓經(jīng)典力學一相對論一量子論

D.基督教神創(chuàng)論一拉馬克早期進化說一達爾文進化論

參考答案:

B

11.“我們不把任何未經(jīng)驗證的意見接受作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從一步推演到

下一步……不論多么深奧,最終都能發(fā)現(xiàn)?!迸c這句話的理念一致的說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萬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

D.“我們茫然于新事物,并對未來充滿了恐懼”

參考答案:

C

12.歷史學家陳旭麓指出:中國人從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開始,進而“中體西用”,進

而自由平等博愛,進而民主和科學。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伴隨著古今中西新舊之爭。

不能佐證上述觀點的史實是:

A.林則徐建議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國,被道光帝朱批為一派胡言

B.康有為抨擊堅持“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封建頑固勢力

C.陳獨秀指出: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D毛澤東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

參考答案:

D

13.在巴黎和會期間,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你們可以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

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它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但這一切終究毫無意

義,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zhàn)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边@

段材料說明

①英國反對締結處置德國的和約

②英國認為《凡爾賽和約》是不公正的

③勞合,喬治預感到德國復仇主義者的威脅

④《凡爾賽和約》將導致戰(zhàn)敗國和戰(zhàn)勝國矛盾的激化

A.②④B.①③C.①②

D.③④

參考答案:

D

14.在中國古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皇權相權是劃分的,期間比重縱有不同,但總不能

說一切由皇帝專制”。這一狀況被徹底改變始于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參考答案:

C

15.中醫(yī)學的奠基之作是()

A.《本草綱目》B.《傷寒雜病論》C.《黃帝內經(jīng)》D.《神農本草經(jīng)》

參考答案:

c

16.下列觀點中,不屬于程朱理學內容的是

A.“格物致知”

B.“存天理,滅人欲”

C.“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D.“致良知”

參考答案:

D

程頤、程潁認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萬物只是一個天理,主張先有理而后有物。這

是理學的核心思想;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認識論,認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萬

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朱熹認為人性本來與天理一致,具有仁、義、禮、智等美

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強調“存天理,存人欲”;由此可知,ABC均是程朱理學

的內容,與題意不符;D是王守仁的思想,符合題意。

點睛:本題考查了程朱理學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對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在認識論、哲學

觀和方法論方面的區(qū)別有所掌握,進一步明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等。

17.到1984年底,農村撤社改鄉(xiāng)鎮(zhèn)、撤隊改村的體制改革工作在全國基本完成,建立了

9.1萬個鄉(xiāng)(鎮(zhèn)),92.6萬個村民委員會。這不能說明的是

A.“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得以改變B.村民委員會代替了原來的生產大隊

C.農村城市化水平得以大大提高D.農村體制改革得以深入進行

參考答案:

C

18.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主題是()

??????

A.近代前期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史B.近

代前期中華民族沉淪史

C.近代前期中華民族探索

史D.近代前期中華民族抗爭史

參考答案:

C

19.大衛(wèi)是英國下議院議員,關于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他津津樂道。你認為他的哪

一說法是錯誤的()

A.“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標志著我國君主立憲制基本確立”

B.“我國君主立憲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責任內閣制”

C.“議會的權力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統(tǒng)而不治'”

D.“它是總統(tǒng)制與聯(lián)邦制相結合,體現(xiàn)三權分立原則的一種較為完美的政治

體制”

參考答案:

D

20.“未經(jīng)檢討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北砻魈K格拉底

A.探討人類社會,開創(chuàng)希臘哲學的新方向

B.強調生命的偉大意義、決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類的靈魂

D.主張不斷認識自我,追求生命真諦

參考答案:

D

21.有人把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形象比喻為“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意思

是讓兩個魔鬼友好地相處并相互制約,把惡作劇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這說明這種政

體的核心是

A.權力的制約與平

衡B.全體公民的參與

程度

C.市民的整體

素D.革命的

徹底性

參考答案:

A

22.馬克思指出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貧困不過是貧困,他們看不出它能夠推翻舊社會的

革命的破壞的一面,一但看到這一面,這個由歷史運動產生并且充分自黨地參與歷史運動

的科學就不再是空論,而是草命的科學了?!按偈惯@一“科學的空論”向“革命的科學”

轉變的根本原因是

A.社會矛盾的加劇

B.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C.工人上動的推動

D.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參考答案:

B

材料論述的是空想社會主義轉變?yōu)榭茖W社會主義,促使這一轉變的主要因素是工業(yè)革命的

開展,屬于生產力的巨變,故B項正確;其他均不是材料中體現(xiàn)的主要原因。排除。

23.王安石認為宋神宗對改革的態(tài)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隨下一勺水,即羹

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斷定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動搖不定

C.反對變法

D.軟弱無能

參考答案:

B

考察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依據(jù)材料中“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隨下一勺水,即

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對王安石變法的態(tài)度是搖擺不定,一會支持,一會又不支

持,致使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故應選B。

24.1871年沙俄侵占清朝西北重鎮(zhèn)伊犁,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臺灣。面臨來自陸、海防務

的雙重威脅,李鴻章主張加強海防,左宗棠主張加強塞防。與傳統(tǒng)的“重陸輕?!彼枷胂?/p>

比,“塞防”與“海防”之爭的出現(xiàn)()

A.有利于實現(xiàn)自強和求富B.使清政府重視學習西方制度

C.反映近代海權意識增強D.改變了清政府被動挨打局面

參考答案:

C

近代社會海洋霸權主義興盛,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國人民傳統(tǒng)思想的轉變,故選

C;材料與洋務運動思想無關,排除A;清政府重視學習西方制度與史實不符,排除B;

政府被動挨打局面并未因為洋務運動而得到根本改變,排除D。

25.

1977年高考,有一個考生在作文中,以優(yōu)美的文字、犀利的筆觸,直接抨擊“文化大

革命”,引起評卷人員的極大爭議,在給滿分還是給零分問題上“官司”

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鄧小平那里。這說明

A.解放思想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B.改革初期人們的認識存在差異

C.過度的撥亂反正引起思想混亂

D.教育和考試必須堅持政治原則

參考答案:

A

本題主要考查解放思想問題。根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7年兩個凡是思想仍

然的強撥大亂反,解正放,選思想項成A為不十符分合緊題迫意的,任排務除,;即當選時C尚是未符改合革題,意選的項,B正不確符;合當題時尚意未,開排展除過;度選

項D自身正確,但材料未體現(xiàn)此主旨,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

26.1950年1月,英國宣布承認新中國;1972年3月,中英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

系。對這一變化的解讀合理的是()

A.中美關系緩和影響甚大

B.英國遭遇嚴重經(jīng)濟危機

C.歐洲聯(lián)合抗衡美國控制

D.兩國國家利益完全一致

參考答案:

考點:FP:中美關系正?;?

分析:本題考查中美關系正常化,中美關系正常化是指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關系由對

立和敵對逐步變?yōu)榻佑|和交流.

解答:”1972年3月,中英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受中美關系緩和影響甚大,故A

正確;

B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A.

27.它是毛澤東在蘇聯(lián)經(jīng)濟弊端并沒有完全暴露的情況下,開始認識蘇聯(lián)建設上的一些根

本問題并結合我們的建設實踐,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新思路的杰作。這材料評價的是

A.《井岡山的斗爭》

B.《新民主主義論》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論十大關系》

參考答案:

D

《論十大關系》是在借鑒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基礎上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次成功探

索,故選D;A是井岡山時期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著作,排除A;B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著

作,C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著作,排除。

28.《拿破侖法典》是一部資產階級民法典,它體現(xiàn)的資本主義原則包括()

①“主權在民”原則②自由、平等原則③所有權原則④契約原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參考答案:

D

29.董仲舒強調人君必須擁有“禁制”的權力,保持“能制”之勢;并且君主要引導人們

有所好惡,“然后可得而勸”,“然后可得而畏”,這樣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

仲舒

A.汲取法家思想的精華B.告誡統(tǒng)治者必須實施仁政

C.宣揚了“君權神授”觀念D.強調建立君主專制的必要性

參考答案:

A

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君主必須擁有“禁制”的權力,保持"能制''之勢,這是法家君主專制的

思想,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實行仁政和“君權神授”的理念,故BC錯誤;材料反

映的是君主專制的影響,不是必要性,故D項錯誤。

30.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關于兩者共同點

的表述,錯誤的是

A都是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B都提倡民權和西學

C都始于反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D都抨擊封建思想文化

參考答案:

C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歐洲啟蒙運動高舉理性旗幟,科學使人認識宇宙的真理,推倒上帝的偶像,擺脫一切

愚昧與迷信而獲得自由,用人的智慧重新認識與創(chuàng)造歷史。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個開啟人

的思維悟性,以現(xiàn)代理性戰(zhàn)勝迷信的思想革命運動,在實質上是對理性與自由的呼喚。

歐洲啟蒙運動為摧毀封建制度,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啟蒙思想家

所宣傳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思想,對北美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和19世紀歐洲資

產階級革命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五四新文化運動不僅是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同時又是

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民主革命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是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先聲。

——摘編自孫希國、劉玉建《中國早期啟蒙思想說略》、弗里德爾?希爾《歐洲思想史》

根據(jù)材料反映的歐洲啟蒙運動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請?zhí)釤捯粋€歐洲啟蒙運動與中國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共同點,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聯(lián)系材料,緊扣題意,史

論結合,條理清楚。)

參考答案:

示例1: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都高舉理性和科學的大旗

闡述:歐洲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就是理性主義,它反對封建王權、教權,要求建立未來資

本主義理想的社會,主張用法治代替人治,解放人們的思想;主張用科學戰(zhàn)勝愚昧、迷

信,為工業(yè)革命提供思想基礎;推動了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和發(fā)展。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

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學,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

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這些都是理性的反映。

總之,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在理性和科學上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為社會政

治、經(jīng)濟、思想近代化進程,準備了思想基礎。

示例2: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都推動了兩國革命進程

闡述:歐洲啟蒙運動,以天賦人權、主權在民、社會契約、權力制衡、白然權利、未來社

會的藍圖以及自由、民主、科學、法制、理性、平等等,解放人們的思想,為即將爆發(fā)的

歐美(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次

愛國、進步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沉重打擊儒學正統(tǒng)思想,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思想文化的

全面轉型,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推動了近代中國革命進程。

總之,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都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思想

文化等方面,促進了兩國的社會改革或革命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示例3: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都反對教權主義

示例4:歐洲啟蒙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均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

【詳解】本題考查了歐洲啟蒙運動和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比較。對這兩者的比較可以從

他們的內容或影響等方面進行比較。如從內容方面,歐洲啟蒙運動主張理性主義,反對封

建王權;而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張民主與科學,反對反對愚昧和迷信,也屬于理性的反映。

從影響方面,歐洲的啟蒙運動勾畫了資產階級理想社會的藍圖,為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提

供了理論和思想武器,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五四新文化運動則沉重打擊了我

國傳統(tǒng)的儒學正統(tǒng)思想,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思想文化的全面轉型,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

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推動了近代中國革命進程。所以說歐洲的啟蒙運動和我國的五四新

文化運動擁有眾多的相似之處。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能夠正確總結中心論點,準確引用

相關史實,言之有理即可。

32.地方行政翻度的創(chuàng)新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舉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古代戰(zhàn)爭水平不高,崇山峻嶺、長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嶺南山

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條件極佳的割據(jù)區(qū)域?!氖 瓱o視歷

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一一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一一的存

在,……陜西行省越過秦嶺而有漢中盆地;湖廣行省以湖南、湖北為主體而又越過南嶺有

廣西;江西行省也同樣跨過南嶺而有廣東;……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

建山地。

一周振鶴《犬牙相入還是山川形便?一一歷史上行政區(qū)域劃界的兩大原則》

材料二、新英格蘭出現(xiàn)的騷亂,我們商業(yè)上的不景氣以及籠罩全國各地的那種普遍的低迷

消沉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話)歸咎于最高權力機構的無權。

——華盛頓1787年給友人的信

材料三、中央對地方實行嚴格管理,國家官員在君主面前,永遠只能處于被管理被驅策的

地位,決不能按自己的意圖或根據(jù)客觀條件運用獨立的治理權。

——摘自《中國政治制度史》

(1)根據(jù)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歸納元代行省劃界的原則及原因。(5分)

(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美國獨立之初面臨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4分)

(3)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和美國的中央集權制度有什么不同?從中有

何啟示?(5分)

參考答案:

答案:

(1)原則:犬牙相入(1分)。

原因:使地方割據(jù)缺乏好的地理條件;加強中央集權。(4分)

(2)問題:政治上的松散狀態(tài)(邦聯(lián)制)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保護

國家的利益與主權。(2分)

解決:召開制憲會議,制定1787年憲法(聯(lián)邦憲法);憲法規(guī)定實行聯(lián)邦制。(2分)

(3)不同:中國權力高度集中,地方無獨立的權力;美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國

家主權屬于聯(lián)邦,中央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2分)

啟示:農業(yè)文明時代中央集權制度適合中國國情,工業(yè)文明時代實行中央集權與地方適度

分權相結合已成為先進國家普遍的選擇;中央集權制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古代中央

集權制度與近代中央集權制度有著本質區(qū)別。(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

2析】'

試盤分析:(i>第一」洞原舜I.懵售材“一的出處/犬牙機a型山”即侵?-一歷史上行政區(qū)域劃界的

苒大原則用8臺村“一的咻可幅ItTJIii!,叩邢Hi入,■二小河源因,mu材料一“古代故

爭水平不高,南山",長溝大JII祭件樓住的屯區(qū)?”可如山Ji*便苕黑能成岫I勢力,

犬牙相入歐使,培方副艮缺乏食好m把他理務件.再培合所學好可甌g行行省1!是為了血中央

■權.

(2)第一小問問題,根據(jù)材料二“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話)歸咎于最高權力

機構的無權”可知邦聯(lián)制下政府無力穩(wěn)定社會秩序、保護國家權益;第二小問解決,根據(jù)

所學知識可知美國1787年召開制憲會議,制定了憲法,憲法規(guī)定實行聯(lián)邦制。

(3)第一小問不同,根據(jù)材料一、三及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中國中央權力高度集中,地方

無自主權,而美國的聯(lián)邦制將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第二小問啟示,可從中西方中

央集權產生的背景、本質區(qū)別及歷史作用等方面來闡述。

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行省制度;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

展?美國共和制的確立?聯(lián)邦制

33.(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就國內政策而論,拿破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開明專制君主。……雖然他

對國家實行獨裁統(tǒng)治,但統(tǒng)治效率很高?!闷苼鲞@些實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

歡迎。雖然也存在著渴望復辟舊制度或是認為拿破侖背叛了革命的政敵,但是大多數(shù)人則

都因為他結束了騷亂和建立起了一個可信任的、強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歡呼。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長時期以來,軍政和絕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戰(zhàn)爭和埃及戰(zhàn)爭的英雄人物第一

執(zhí)政當作偶像來崇拜,都齊聲祝愿他能有一個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國的偉大相符的稱

號?!蠹腋械剿幸粋€國家最高元首的稱號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實際上已扮演了這

樣的角色?!f是皇帝篡奪了金鑾寶座,那么我們可以說,他身邊的同謀比善于導演

喜悲劇的所有暴君都多,因為四分之三的法國人都參與了他的陰謀。

——(法)康斯坦《回憶拿破侖》

材料三:歐洲則普遍認為,由人民自己治理國家,最終只會導致無政府主義和天下

大亂。但不管怎樣,華盛頓并沒有順應當時的潮流,為世上多添一項王冠。然而世界卻將

因多了一位總統(tǒng),而使王冠從此暗淡無光甚至難以戴穩(wěn)。

——陳森《華盛頓―美國的開國元勛》。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拿破侖為“建立起了一個可信任的、強有力的政府”

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依據(jù)材料二,概括促成拿破侖稱帝的因素。(4分)

(3)材料三表明華盛頓拒絕稱王,其個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認為,華盛頓實際上具

備稱王的條件,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6分)

(4)綜合以上材料,請你談談在特定歷史時期,影響政治體制選擇的因素有哪些?

(2分)

參考答案:

(1)①承認天主教為國教;②精簡編制,將政府改革成高效的軍事體制;③建立法蘭

西銀行,整頓國家財政;④采取一系列手段扶植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⑤實行征兵制;⑥編

纂《拿破侖法典》;⑦知人善任,重用人才(每點1分,寫出4點即得滿分)

(2)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為他贏得崇高威望;法國大部分人對拿破侖的支持。(4分)

(3)華盛頓有著強烈的共和思想(反對封建專制制度),華盛頓不戀官位,不慕權

勢;華盛頓通過領導美國獨立戰(zhàn)爭而贏得個人威望,大陸軍中的一些軍官要求華盛頓當國

王。(6分)

(4)個人品質、具體國情、時代形勢、歷史傳統(tǒng)等(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

分)

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

能盡其材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一一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也,我國

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仿行西法以籌自強,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

是舍本而圖末也?!獙O中山《上李鴻章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