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卷05-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江蘇)(解析版)_第1頁
重組卷05-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江蘇)(解析版)_第2頁
重組卷05-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江蘇)(解析版)_第3頁
重組卷05-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江蘇)(解析版)_第4頁
重組卷05-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江蘇)(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

沖刺2023年高考化學真題重組卷05

江蘇專用(解析版)

注意事項: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O16S32Cl35.5Cr52Fe56Cu64Ce140

第I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19.江蘇卷)糖類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氫B.碳C.氮D.氧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題屬于一道簡單題目,考點為營養(yǎng)物質中糖類的組成元素。

【詳解】淀粉屬于多糖,分子組成為(C6H∣oθ5)n,組成元素為C、H、O,不含N元素;故選C。

2.(2017.江蘇卷)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質量數為31的磷原子PB.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C.Caeb的電子式:Ca?+]?:Ed.明磯的化學式:Al2(SO4)3

【答案】A

【解析】A?P的質子數是15,A正確;B.F原子的電子數為9,B錯誤;C.離子化合物中陰、陽離子間

隔排列,其電子式中離子分開寫、不能合并,C錯誤;D.明研是十二水合硫酸鋁鉀,D錯誤。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化學用語,主要考查原子結構,原子及離子的結構示意圖、電子式,常見物質

的化學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等,注意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關鍵,如原子結構與離子結構的區(qū)別、離子

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的區(qū)別、有機物的分子式、實驗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的區(qū)別。

3.(2017.江蘇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處于同一周期且相鄰,

Z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r(X)<ΛY)<r(Z)</-(W)

B.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種弱堿

C.Y的單質的氧化性比Z的強

D.X,Y、Z三種元素可以組成共價化合物和離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地殼中含量最多的是氧,Z為O元素,所以Y為N元素;鈉是短周期金屬性最強的元素,W是

Na;X原子序數最小且不與Y、Z同周期,所以X是H元素。A.原子半徑N>O,A錯誤;B?W的

最高價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鈉,是強堿,B錯誤;C.氮氣的氧化性比氧氣弱,C錯誤;D.H、

N、O可以組成HNO3等共價化合物,也可以組成NH4NO3等離子化合物,D正確。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考查學生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結構及.元素的性質三

者之間的關系理解水平。解題時首先要抓住題干中關鍵信息,準確推斷題給元素;然后確定有關短周

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后依據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來推斷各選項表述是否

正確。

4.(2020.江蘇卷)實驗室以CaCO3為原料,制備CCh并獲得CaCI2.6比0晶體。下列圖示裝置和原理不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碳酸鈣盛放在錐形瓶中,鹽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

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確;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故B正確;

C.加入的鹽酸與碳酸鈣反應后,部分碳酸鈣未反應完,碳酸鈣是難溶物,因此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故C正

確;

D.CaCl2?6H2θ易失去結晶水,因此不能通過加熱蒸發(fā)皿得到,可由氯化鈣的熱飽和溶液冷卻結晶析出六水

氯化鈣結晶物,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5.(2022.江蘇卷)下列說法正確是

A.金剛石與石墨烯中的C-C-C夾角都為120

B.SiH八SiCI4都是由極性鍵構成的非極性分子

C.褚原子&Ge)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4s?4p2

D.IVA族元素單質的晶體類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金剛石中的碳原子為正四面體結構,C-C-C夾角為109。28,,故A錯誤;

B.SiHit的化學鍵為Si-H,為極性鍵,為正四面體,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SiCI4的化學鍵

為Si-C1,為極性鍵,為正四面體,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故B正確;

C.錯原子(32Ge)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Ar]3d∣<>4s24p2,故C錯誤;

D.IVA族元素中的碳元素形成的石墨為混合晶體,而硅形成的晶體硅為原子晶體,故D錯誤;

故選Bo

6.(2021.江蘇卷)下列有關NH3、NH:、N的說法正確的是

A.NH3能形成分子間氫鍵

B.NO;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

C.NE與NH:中的鍵角相等

D.NH3與Ag+形成的[Ag(NH3)2r中有6個配位鍵

【答案】A

【解析】

【詳解】A.NE能形成分子間氫鍵,氨分子是一個極性分子,氮原子帶有部分負電荷,氫原子帶有部分正電

荷,當氨分子互相靠近時,由于取向力的作用,帶有部分正電荷的氫原子與另外一個氨分子中的帶有部分

負電荷的氮原子發(fā)生異性電荷的吸引進一步靠攏,A正確;

B.硝酸根離子的空間構型是個標準的正三角形,N在中間,O位于三角形頂點,N和。都是sp2雜化,B

錯誤;

C.NE和NH:都是sp3雜化,但NE中存在一個孤電子對,是三角錐結構,而NH:為標準的正四面體,

所以鍵角是不一樣的,NH3中每兩個N—H鍵之間夾角為107。18',正四面體為109。28',C錯誤;

D.N-H為σ鍵,配位鍵也為σ鍵,則[Ag(NH3)2]+中含有8個C鍵,2個配位鍵,D錯誤;

答案選A。

7.(2022.江蘇卷)我國古代就掌握了青銅(銅-錫合金)的冶煉、加工技術,制造出許多精美的青銅器;Pb、

Pbo2是鉛蓄電池的電極材料,不同鉛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顏色,歷史上曾廣泛用作顏料,下列物質性質與

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石墨能導電,可用作潤滑劑

B.單晶硅熔點高,可用作半導體材料

C.青銅比純銅熔點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銅鑄劍

D.含鉛化合物顏色豐富,可用作電極材料

【答案】C

【解析】

【詳解】A.石墨是過渡型晶體,質軟,可用作潤滑劑,故A錯誤

B.單晶硅可用作半導體材料與空穴可傳遞電子有關,與熔點高無關,故B錯誤;

C.青銅是銅合金,比純銅熔點低、硬度大,易于鍛造,古代用青銅鑄劍,故C正確;

D.含鉛化合物可在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可用作電極材料,與含鉛化合物顏色豐富無關,故D

錯誤;

故選C。

8.(2022.江蘇省海門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現用菱鎰礦(主要成分MnCo3,含有FeCo3、CoCo3、

NiCO3等碳酸鹽雜質)為原料生產金屬鎰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硫酸MnO2CaO(NH4?S

菱鑄礦I??∣~~*1」化:.IJ鐵I—>沉降—?……—*拓單質

?I

漁渣1CoS、NiS

+

A.“酸浸”時MnCO3發(fā)生反應為:2H+CO3^=2H2O+CO2↑

B.MnO2氧化了Fe2+、CO2+、Ni2+

C.“沉降”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離子:NH:、Mn2+sOH-、Soj

D.分離Mn?+與Co?+、Ni?+是利用了它們硫化物KSP的差異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菱鎰礦中加入硫酸酸浸,得到離子為MM+、Fe2?Co2+、Ni2+,根據“沉降”步驟Co、Ni元素都顯

+2價,因此Mno2只是氧化Fe?+,加入CaO,調節(jié)pH,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沉降”加入(NH4)2S,

得到CoS和NiS沉淀,據此分析;

【詳解】A.MnCo3難溶于水,“酸浸”時MnCo3+2H+=Mn2++CO2T+H2O,故A錯誤;

B.根據流程圖中,MnO2只氧化Fe?+,Co2?Ni?+的化合價不變,故B錯誤;

C.OH-與Mn2+、NH;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

D.加入(NH4)2S得到CoS、NiS沉淀,Md+在濾液中,利用它們硫化物KSP的差異性進行分離,故D正確;

答案為D。

9.(2017.江蘇卷)菇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關于下列砧類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a和b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與新制的CU(OH)2反應生成紅色沉淀

【答案】C

t解析】A?a分子中沒有苯環(huán),所以a不屬于芳香族化合物,A錯誤;B.a、C分子中分別有6個和9個

護雜化的碳原子,所以這兩個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B錯誤;C.a分子中有2個

碳碳雙鍵,b分子中茶環(huán)上連接有甲基,c分子中有醛基,這三種物質都能被酸性高鏡酸鉀溶液氧化,

所以C正確;D.b分子中沒有醛基,所以其不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D錯誤。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有機物的分類、結構和性質的掌握情況。解題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有機化

合物的結構,確定其含有的官能團,建立官能團與其特征反應的聯系。備考方法是:①掌握有機物的

分類方法,弄清幾個基本概念,如芳香族化合物、脂肪燒等;②認識有機物的結構特點,能看懂鍵線

式、結構簡式,能以甲烷、乙烯、乙煥、苯等分子結構為母體分析分子中多原子共面問題;③建立有

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的聯系,掌握常見重要的官能團及其特征反應等;④能正確書寫有機反應方程式,

并掌握重要有機反應的反應條件。

10.(2021.江蘇卷)N2是合成氨工業(yè)的重要原料,NH3不僅可制造化肥,還能通過催化氧化生產HNO3;

HNo3能溶解Cu、Ag等金屬,也能與許多有機化合物發(fā)生反應;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N2與02反應生成

l

NO,No進一步氧化生成NO2。2N0(g)+02(g)=2N02(g)ΔH=-116.4kJ?moΓo大氣中過量的NOX和水體中

過量的NH:、N0;均是污染物。通過催化還原的方法,可將煙氣和機動車尾氣中的Ne)轉化為N2,也可將

,

水體中的NCh-轉化為N2。對于反應2N0(g)+Ch(g)?一2NO2(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AH<O,ΔS<O

B.反應的平衡'吊數可表示為K=-----六二~J

C(NO2)

C.使用高效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焙變

n(θ?

D.其他條件相同,增大T?,NO的轉化率下降

n(NO)

【答案】A

【解析】

l

【詳解】A.2NO(g)+θ2(g)=2NO2(g)ΔH=-116.4kJ?mol,反應氣體物質的量減少,AS<O,故A正確;

2

c(NO)

B.2NO(g)+O2(g)?——=2N0Kg)反應的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F~-一^^―,故B錯誤;

-

C(NO)-C(O2)

C.使用高效催化劑,反應的始變不變,故C錯誤;

n(0)

D.其他條件相同,增大二號2,NO的轉化率增大,故D錯誤;

n(NO)

選A0

11.(2022.南通模擬卷)室溫下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和現象實驗目的或結論

A向Pbo2中滴加濃鹽酸,出現黃綠色氣體PbO2具有氧化性

氣體X一定具有強

B向溶有SCh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白色沉淀

氧化性

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無現象,再加入H2O2

CFe?+具有還原性

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

向KI溶液中滴加幾滴NaNc)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變藍NO2的氧化性比I2

D

色的強

A.AB.BC.CD.D

11.B

【解析】A.向PbO2中滴加濃鹽酸,出現黃綠色氣體,該氣體是Cb,說明Pbo2具有氧化性,可以將HCl

氧化為Ch,A正確;

B.向溶有SCh的BaCI2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白色沉淀,該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BaSO3沉

淀。若沉淀為BaSo4,說明氣體X具有強氧化性,若沉淀為BaSo3,則該氣體可能是堿性氣體,與SCh反

應使溶液顯堿性,反應產生SO『,SOj與Ba?+反應結合形成BaSO3沉淀,由此說明氣體X不一定具有強

氧化性,B錯誤;

C.Fe?+遇KSCN溶液不變紅,Fe3+遇KSCN溶液變紅色,由此說明加入的H2O2能使Fe?+氧化為Fe3+,則

Fe?+是該反應中的還原劑,表現出還原性,C正確;

D.向Kl溶液中滴加幾滴NaNO2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后變藍色,說明「被NaNo2溶液氧化產生b,卜遇

淀粉溶液變?yōu)樗{色,因此說明NO2的氧化性比b的強,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

12.(2021.江蘇卷)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NaHCo3、Na2CO3溶液的性質。

1

實驗1:用PH試紙測量0.1InoILNaHCO3溶液的pH,測得PH約為8

實驗2:將SlmolLNaHCCh溶液與0.1moRJCaCI2溶液等體積混合,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3:向(MmOI?L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從12下降到約為9

實驗4:向O.lmolLNa2CO3溶液中滴加新制飽和氯水,氯水顏色褪去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1可得出:Ka2(H2CO3)>

Kal(H2CO3)

2+

B.實驗2中兩溶液混合時有:c(Ca)?c(CO3^)<Ksp(CaCO3)

C.實驗3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H2O+CO2=2HCO;

D.實驗4中C反應而(COg)<c反應后(C0,)

【答案】C

【解析】

【詳解】A?實驗1:用PH試紙測量O.lmol?L」NaHCO3溶液的pH,測得PH約為8,c(H÷)>c(OH)o

則碳酸氫鈉溶液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由實驗1可得出:c(Na+)>c(HCO3)>c(H2CO3)>c(Cθ;),

“HCO?BO!I'HQtKW0H2H,C0,

+iιxj~<““、=------=,

Kw=HOH-,Kai=-----------,Kaa22=----------,Ka2(H2COs)=------------

H2CO3HCO]HC0;Kill(H2CO3)HCO-

A錯誤;

B.實驗2:將0.1mol?LdNaHCo3溶液與().Imol?L√CaCl2溶液等體積混合,產生白色沉淀碳酸鈣,則

2+

由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知,實驗2中兩溶液混合時有:c(Ca)?c(CO;')>Ksp(CaCO3),B錯誤;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碳酸鈉堿性大于碳酸氫鈉。實驗3:0.1mol?L7,Na^CC^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溶液PH從12下降到10,則實驗3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H2O+CO2=2HCO;,C正確;

D.由圖知:Na2CO3和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NaHCo3和鹽酸反應是吸熱反應,c反應而(CO^)>c反應后(CO

3^).D錯誤;

答案選C。

13.(2022.江蘇卷)乙醇-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

C2H,OH(g)+3H2O(g)=2CO2(g)+6H2(g)ΔH=173.3kJ?moΓ',

l5

CO2(g)+H2(g)=CO(g)+H2O(g)ΔH=41.2kJ?moΓ,?LOxlOPa、%(C2H5OH):n始他0)=1:3時,

若僅考慮上述反應,平衡時co2和CO的選擇性及H2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n生成(Co)

CO的選擇性=X1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rι生成(C02)+n生成(CO)

A.圖中曲線①表示平衡時H?產率隨溫度的變化

B.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增大

n(CHOH)

C.一定溫度下,增大'2/Usc?’可提高乙醇平衡轉化率

n(H20j

D.一定溫度下,加入Cae)(S)或選用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平衡時H?產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據已知反應①C2H5OH(g)+3H2O(g)=2CO2(g)+6H2(g)ΔH=173.3kJ?moΓ',反應②

1

CO2(g)+H2(g)=CO(g)+H2O(g)ΔH=41.2kJ?mol-,且反應①的熱效應更大,溫度升高的時候對反應①

影響更大一些,根據選擇性的含義,升溫時Ce)選擇性增大,同時C02的選擇性減小,所以圖中③代表Co

的選擇性,①代表CCh的選擇性,②代表H2的產率,以此解題。

【詳解】A.由分析可知②代表H2的產率,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升高溫度,平衡時CO的選擇性增大,故B錯誤;

n(C,HsOH)

C.一定溫度下,增大一;LJ、,可以認為開始時水蒸氣物質的量不變,增大乙醇物質的量,乙醇的平

n(H2O)

衡轉化率降低,故C錯誤;

D.加入Cao(S)或者選用高效催化劑,不會影響平衡時H?產率,故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

14.(2022.江蘇卷)硫鐵化合物(FeS、FeS2等)應用廣泛。

(1)納米FeS可去除水中微量六價倍[Cr(VI)]。在pH=4~7的水溶液中,納米FeS顆粒表面帶正電荷,

Cr(VI)主要以HC2」、Cr2O^->CrOf等形式存在,納米FeS去除水中Cr(VI)主要經過“吸附一反應一沉

淀'’的過程。

已知:KSP(FeS)=6.5?IO-%Ksp[Fe(OH)2]=5.0?,H?S電離常數分別為K?=l.l?。、

K)12=1.3?T3。

①在弱堿性溶液中,FeS與Cro孑反應生成Fe(OH)3、Cr(OH)③和單質S,其離子方程式為。

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應FeS+fΓ.-Fe2++HS的平衡常數K的數值為。

③在pH=4~7溶液中,pH越大,FeS去除水中Cr(Vl)的速率越慢,原因是。

(2)FeS?具有良好半導體性能。FeS?的一種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S;

的數目為,在FeS2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緊鄰,且Fe-S間距相等,如圖給出了FeS2晶

胞中的Fe?+和位于晶胞體心的s;(s;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晶胞中的其他S;己省略)。如圖中

用將其中一個S原子與緊鄰的Fe2+連接起來。

O-O??Fc,4

(3)FeS2、FeS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將FeS2在空氣中氧化,測得氧化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起始FeS?

的質量的比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800C時,FeS?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為(填

化學式,寫出計算過程)。

5

【答案】(1)①.FeS+CrO:+4HQ=Fe(OH)3+Cr(OH)3+S+2OH②.5x10^③.C(OH)越

大,FeS表面吸附的Cr(VI)的量越少,FeS溶出量越少,Cr(VI)中CrO孑物質的量分數越大

(2)①4(2).

0-0??Fej?

(3)Fe2O3;設FeS2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化學式為Feoχ,M(FeS2)=120g∕mol,則

3

M(F?OJ=120g∕mol×66.7%=80.04g∕mol,則56+16χ=80.04,x=-,即固體產物為Fe2O3

【解析】

【小問1詳解】

在弱堿性溶液中,FeS與CrOf反應生成Fe(OH)3、Cr(OH)3和單質S的離子方程式為:

FeS+CrO;+4H2O=Fe(OH)3+Cr(OH)3+S+2OH;反應FeS+H*Fe2++HS的平衡常數K=

c(Fe2+)?c(HS)2+218

-由題目信息可知,Ksp(FeS)=c(Fe)?c(S')=6.5×IO,H?S電離常數

)=1.3x10”,所以K=C(Fe?:,HS)=K(FeS)÷Ka2=5xl(r5;在pH=4~7溶液中,

c(HS)c(H)

PH越大,FeS去除水中Cr(VI)的速率越慢,是由于C(OH-)越大,FeS表面吸附的Cr(VI)的量越少,FeS

溶出量越少,Cr(Vl)中Cro孑物質的量分數越大;故答案為:

5

FeS+CrO;+4H2O=Fe(OH)3+Cr(OH)3+S+2OH;5×10^;C(OH)越大,FeS表面吸附的Cr(Vl)的量

越少,FeS溶出量越少,Cr(VI)中CrO彳物質的量分數越大。

【小問2詳解】

因為FeS?的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由NaCl晶體結構可知,一個NaCl晶胞含有4個Na和4個Cl,

則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S;的數目也為4;FeS?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緊鄰,且Fe-S間距相

2+

等,根據FeS2晶胞中的Fe和S;的位置(S;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可知,每個S原子與S—S鍵

所在體對角線上距離最近的頂點相鄰的三個面的三個面心位置的Fe2+緊鄰且間距相等,其中一個S原子與

緊鄰的Fe?*連接圖如下:

【小問3詳解】

有圖可知,800C時,氧化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起始FeS?的質量的比值為66.7%,設FeS2氧化成含有

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化學式為FeOx,M(FeS-=120g∕mol,則M(FeO*)=120g∕molχ66.7%=80.04g∕mol,

3

56+16x=80.04,x=-,所以固體產物為Fe2O3;故答案為:Fe2O3;設FeS,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

2^

物化學式為FeOX,M(FeS-=120g∕mol,則M(FeOX)=I20g∕molx66?7%=80.04g∕mol,則56+16x=80.04,

3

X=—,即固體產物為FezCh。

2

15.(2019.江蘇卷)化合物F是合成一種天然葭類化合物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1)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和.

(2)ATB的反應類型為o

(3)CTD的反應中有副產物X(分子式為C∣2H∣5θ6Br)生成,寫出X的結構簡式:

(4)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寫出該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能與FeCb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②堿性水解后酸化,含苯環(huán)的產物分子中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數目比為1:1。

ft

⑸已知:MgI)R'/C、RR、/OH(R表示煌基,R,和R”表示

A

R-Cl--------ARMgCl-「丁

無水乙醒2)H3ORR

OH

COOCH3

Cf√HCH2f的合成路線

煌基或氫),寫出以和CH3CH2CH2OH為原料制備

CH

3CH3

流程圖(無機試劑和有機溶劑任用,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見本題題干)。

(XH2OCH3

③.取代反應④.B'丫、⑤.

【答案】①.(酚)羥基②.援基

xis

CH3OCH2(T^CO(X'H3

O2

⑥.CH3CH2CH2OH7~~Γ*CH3CH2CHO

Cu,△

【解析】

【分析】有機物A和SoCI2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B,B和甲醇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C,C和

CH3OCH2CI在三乙胺存在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D,D和CH3I在K2CO3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E,E

在LiAlH4條件下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F,據此解答。

【詳解】(1)由A的結構簡式可知,A中含氧官能團為-OH和-COOH,名稱為(酚)羥基、較基,

故答案為(酚)羥基;段基;

(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ATB的反應中-CoOH中的羥基被氯原子取代,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3)觀察對比C、D的結構可知,CTD的反應中酚羥基上的氫原子被-CH2OCH3取代生成D,根據副產物

X的分子式C12Hl5O6Br,C→D的反應生成的副產物為C中兩個酚羥基都發(fā)生了取代反應,可知X的結構

簡式為

故答案為

CH3OCH2CCCXKHj

(4)C為,C的同分異構體滿足以下條件:①能與Feeb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說明含有

HCTOOCHj

酚羥基;②堿性水解后酸化,含苯環(huán)的產物分子中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數目比為1:1,說明含苯環(huán)的產物

分子中有兩種類型的氫原子且數目相等,應為間苯三酚,則該同分異構體為酚酯,結構簡式為

乂式?

(5)根據逆合成法,若要制備,根據題給已知可先制備和CH3CH2CHO。結

C(XKHj

合所給原料,1-丙醇催化氧化生成CH3CH2CHO,參考題中ETF的反應條件,在LiAIH4條

CH3

八VemOH

件下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和HCl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

CCCHA

Mg、無水乙醛條件下發(fā)生已知中的反應生成和CHCHCHO在一定條件下反

CCCH.32

Λ■-KQH

應生成QC晨HEQh

所以合成路線設計為:

CH3CH2CH2OH-Γ?CH3CH2CHO,

故答案為

CH3CH2CH2OHT?CH3CH2CHO,

【點睛】本題以化合物F的合成路線為載體,考查官能團的識別、反應類型的判斷、副產物結構簡式的推

導、限定條件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難點是有機合成路線的設計,有機合成路線的設

計,先對比原料和產物的結構,采用“切割化學鍵”的分析方法,分析官能團發(fā)生了什么改變,碳干骨架發(fā)生

了什么變化,再根據有機物的之間的相互轉化和題給信息進行設計。

16.(2021.江蘇卷)以軟銹礦粉(含MnO2及少量Fe、AKSi、Ca、Mg等的氧化物)為原料制備電池級MnO2。

(1)浸取。將一定量軟鎰礦粉與Na2SO3、H2SO4溶液中的一種配成懸濁液,加入到三頸瓶中(圖1),70℃

下通過滴液漏斗緩慢滴加另一種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Mne)2轉化為Mi?+的離

子方程式為一。

圖I

(2)除雜。向已經除去Fe、Al、Si的MnSO4溶液(PH約為5)中加入NH4F溶液,溶液中的Ca?+、Mg2+形

C(Ca2+)

成氟化物沉淀。若沉淀后上層清液中c(F)=0.05mol?LL則[Ksp(MgF2>5×10-",

c(Mg2+)

9

Ksp(CaF2)=SxlO-I

(3)制備MnCO3o在攪拌下向IOOmLlmoI匕MnSC)4溶液中緩慢滴加ImOILNH4HCCh溶液,過濾、洗滌、

干燥,得到MnCO3固體。需加入NH4HCO3溶液的體積約為一o

(4)制備Mno2。MnCO3經熱解、酸浸等步驟可制備MnO2。MnCO3在空氣氣流中熱解得到三種價態(tài)鐳的

某價態(tài)鎰的氧化物中鎰元素質量

氧化物,鋅元素所占比例(XIOo%)隨熱解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

鎰元素總質量

已知:MnO與酸反應生成M*+;MmCh氧化性強于Cb,加熱條件下MmS在酸性溶液中轉化為Mnc)2和

Mn2+o

為獲得較高產率的Mno2,請補充實驗方案:取一定量MnCo3置于熱解裝置中,通空氣氣流,—,固體干

燥,得到MnO2。(可選用的試劑:lmolL∣H2SO4溶液、2mol?L-Hel溶液、BaCI2溶液、AgNO3溶液)。

2

【答案】(1)①.H2SO4溶液②.MnO2+SO?-+2H÷=Mn÷+SO;+H2O

(2)100(3)200mL

(4)加熱到450℃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將固體冷卻后研成粉末,邊攪拌邊加入一定量ImoILl稀H2SO4,

加熱,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直到取最后一次洗滌濾液加鹽酸酸化的OlnoHJBaCb溶液不變渾濁

【解析】

【小問1詳解】

若三頸瓶中先加入硫酸溶液,向其中滴加Na2SO3溶液則易生成S02導致Na2SO3的利用率減小,故滴液漏

斗中的溶液是H2SO4溶液;MnO2被亞硫酸根還原為M#+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SO+2H+=Mn2++SO

+H2O;

【小問2詳解】

2+

c(Ca)Ksp(CaF2)IL

------------------二-------------------------------------------=1Uu?

c(Mg2+)KSP(Mg耳)KD'

【小問3詳解】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4HCO3+MnSO4=MnCO3+(NH4)2SO4+H2O+CO2↑,由方程式可知NH4HCO3?

MnSO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需加入NH4HCO3溶液的體積約為20OmL;

【小問4詳解】

根據圖像在450℃左右MnO2占比最高,所以加熱到450℃最佳,MnO與酸反應生成Mn2+,故用酸除MnO,

MmCh氧化性強于CL,用鹽酸會發(fā)生氧化還原生產氯氣。因此,該實驗方案可補充為:加熱到450C充分

反應一段時間后,將固體冷卻后研成粉末,向其中邊攪拌邊加入一定量ImOI?L-∣稀H2SO4,加熱,充分反應

后過濾,洗滌,直到取最后一次洗滌濾液加鹽酸酸化的0.1mol?L-∣BaC12溶液不變渾濁。

17.(2022.江蘇卷)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綠色環(huán)保制氫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⑴“CUCl-Hq熱電循環(huán)制氫”經過溶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