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F/1D/wKhkGWXrt9uAXfOPAAFiQi4lZL8796.jpg)
![中考語文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F/1D/wKhkGWXrt9uAXfOPAAFiQi4lZL87962.jpg)
![中考語文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F/1D/wKhkGWXrt9uAXfOPAAFiQi4lZL87963.jpg)
![中考語文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F/1D/wKhkGWXrt9uAXfOPAAFiQi4lZL87964.jpg)
![中考語文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F/1D/wKhkGWXrt9uAXfOPAAFiQi4lZL879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中考語文考點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考點專練)
一、詩歌鑒賞(共28分)
1.詩詞鑒賞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⑴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答:
⑵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1)深秋晚景圖(2)游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詳解】
【小題1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把握,要概括這幾個詞描繪的景象,關鍵在于抓住
這四個意象的修辭語,即枯、老、昏、夕,就可以確定為深秋傍晚的圖景。
【小題2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這類題,要在反復誦讀詩歌、整體感
知詩意的基礎上,結(jié)合整首詩歌,抓住關鍵字句,聯(lián)系寫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體會詩人的
情感。根據(jù)對秋天意象的理解,結(jié)合“斷腸”一詞,可知這首小令表達了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和思
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賈生①
【唐】李商隱
宣室②求賢訪逐臣③,賈生才調(diào)④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⑤,不問蒼生⑥問鬼神。
【注釋】①賈生即賈誼,西漢政論家、文學家。②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的正室。③逐臣:被放
逐的大臣。④才調(diào):才華,這里指賈誼的政治才能。⑤:前席:指漢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動,靠
近賈誼,以便更好地傾聽。⑥蒼生:百姓。
(1)“可憐”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這首詩歌詠嘆了什么故事?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
【答案】(1)“可憐”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詩的關鍵,表達了作者對文帝不顧百姓蒼生
疾苦的批評之情。(2)這首詩歌詠嘆了西漢政論家、文學家賈誼被漢文帝召見的故事。詩歌著
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詩中的賈生,正有作者
自己的影子,慨嘆賈生的不遇明主,實際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時,自傷之意盡在言外。
【詳解】
(1)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把握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一要關注詩歌中的“情語”,這些
關鍵詞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感情傾向;二要關注詩歌中的“景語”,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
點與情感之間有密切的關系;三要結(jié)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做到知人論世?!翱?/p>
憐”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詩的關鍵,表達了作者對文帝不顧百姓蒼生疾苦的批評之情。
(2)本題考查考生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賞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帶感情
色彩的關鍵詞語,還應該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考慮,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要
“知人論世”。這首詠嘆賈生故事的短詩,其著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統(tǒng)
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詩中的賈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嘆賈生的不遇明主,實際是感喟
自己的生不逢時,自傷之意盡在言外。
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歲暮歸南山①
【唐】孟浩然
北闕②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③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①這首詩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年已40歲的孟浩然在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后在好友王
維住處所作。②北闕:皇宮北面的門樓,漢代尚書奏事和群臣謁見都在北闕,后因用作朝廷的別
稱。③青陽:指春天。
(1)詩人在兩首詩中都表達了對待出仕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態(tài)度是否相同。
【答案】不相同。《歲暮歸南山》一詩中,休上書、歸敝廬表明自己對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
棄、故人疏、白發(fā)、年老表明仕途阻斷,報國無門,最后抒發(fā)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無可奈何的
情感?!锻赐ズ洀堌┫唷分卸司訍u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濟、觀垂釣、羨魚情表明他積極
求仕,渴望被舉薦。
【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人思想感情的把握。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
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同時,要聯(lián)系詩中的景、物、意象
來體會。古典詩詞表達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較為含蓄的手法。詩人往往將感情融入景、物、人、事
的描寫中。結(jié)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窺測詩詞的情感。分析詩眼,透視詩詞的情感。這兩首詩,情
感不相同。《歲暮歸南山》一詩中,休上書、歸敝廬表明自己對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棄、故人
疏、白發(fā)、年老表明仕途阻斷,報國無門,最后抒發(fā)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無可奈何的情感。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端居恥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濟、觀垂釣、羨魚情表明他積極求仕,
渴望被舉薦。
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奮發(fā)進取、激越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
看見黃鶴直沖云霄的明麗秋景,詩人心情豁然開朗,引出豪邁詩情,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
朝”。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人情感態(tài)度的個性化閱讀的能力。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jié)合詩歌的寫
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同時,要聯(lián)系詩中的
景、物、意象來體會。根據(jù)“我言秋日勝春朝”可知,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奮發(fā)進取、激越向上
的人生態(tài)度。第二問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注意語句通順合理。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氣爽的天氣,看見黃
鶴直沖云霄的明麗秋景,詩人心情豁然開朗,引出豪邁詩情,于是說“我言秋日勝春朝”。
二、選擇題(共7分)
5.選出下列對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有誤的一項()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A.詩的首聯(lián)概寫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貶遭遇,字里行間飽含無限的辛酸和悲涼。
B.詩的頷聯(lián)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抒發(fā)了自己被貶歸來的感觸。
C.詩的頸聯(lián)不僅充滿哲理意味,還表達了詩人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D.詩的最后兩句點明酬答之意,既有對友人的感謝之情,也表達了共勉之意。
【答案】B
【詳解】
B.有誤。詩的頷聯(lián)并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而是運用了“聞笛賦”和“王質(zhì)爛柯”的典故,
委婉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被貶歸來的感觸。
三、詩歌鑒賞(共63分)
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相見歡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繆散,幾時收?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下列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薄拔鳂恰秉c明作者登樓的地點,“清秋”交代當時正值初秋時
→+-
To
B.“中原亂,簪纓散”,“亂”概括了中原淪喪的現(xiàn)實;“散”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無心抗戰(zhàn)的心
理。
C.“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是點睛之筆,詞人乞求西風把自己的淚水吹過大江,吹到已成為戰(zhàn)爭
前線的揚州,充滿無限感慨。
D.詞的下片抒情,格調(diào)由舒緩變?yōu)楦呖杭ぴ剑磉_了詞人在國破家亡的殘酷現(xiàn)實警醒下,深重的
憂國憂民的情懷。
【答案】A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與情感、重點字詞句的理解與賞析的能力。答題要注意在理解全詩的基
礎上,對詩歌的主要思想、意象及意境、語言以及作者的感情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
A選項分析錯誤?!扒迩铩睉獮椤吧钋铩?,而非“初秋”。
7.閱讀
村行
王禹傅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抖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養(yǎng)麥花開白雪杳。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1)詩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多處運用對比手法,描繪出山野美麗的景象,請具體分析。
(2)找出傳達詩人情感的詞語,并分析其變化的原因。
【答案】(1)示例:晚籟與斜陽,動靜對比。沉寂幽靜;胭紅與雪白。色彩對比,鮮明絢麗;
群山萬壑與棠梨養(yǎng)麥,遠近高低對比,層次分明。
(2)示例:興長惆悵詩人原本游興正濃,一看到村橋原樹極像家鄉(xiāng)景物,便觸發(fā)對故土親
人的思念之情。
【詳解】
(1)本題考查對詩歌表達思想感情的理解,詩的第二聯(lián)先寫“萬壑”之中的天籟之聲,再寫
“無語立斜陽”的“數(shù)峰”之靜,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作者選擇了“棠
梨”與“養(yǎng)麥”這兩種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來加以描繪,用“胭脂”和“白雪”分別比喻
“棠梨葉落”的紅色與“養(yǎng)麥花開”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寫得色彩斑斕,可謂有聲有色有香。
(2)本題考查對詩歌關鍵詞語的的理解,應留心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體會該詞在詩中創(chuàng)設的
情景,學會該詞傳達出的感情,這里“興長”“惆悵”表達作者從喜悅到思鄉(xiāng)的惆悵。
8.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長壽山居元夕①
元好問
微茫燈火共荒村,黃葉漫山雪擁門。
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黃昏。
【注】①寫此詩時,詩人任河南內(nèi)鄉(xiāng)令,因母親去世,居喪于長壽山,②當時金統(tǒng)治者日趨
腐敗,蒙古軍入侵,人民死傷無數(shù)。
(1)請用形象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案】(1)偏僻荒涼的村落里燈火星星點點,人煙十分稀少,枯黃的樹葉漫天遍野,大雪堆
積在門外。
(2)①表達了母親去世后對于親人的懷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達了作者對百姓在戰(zhàn)爭中流
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達了作者對敵軍侵犯國家的憤恨和心痛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詳解】
(1)考查詩句的理解,解答此類題型,需要在會翻譯詩句的基礎上,再加入一些合理的想象。
可將詩歌前兩句的畫面描繪成:偏僻荒涼的村落里燈火星星點點,人煙十分稀少,枯黃的樹葉漫
天遍野,大雪堆積在門外。
(2)考查對詩歌主旨的理解。通過詩歌的寫作背景,可知詩人是因母親去世而居住在長壽山
上,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通過“三十九年何限事”可知,當時金朝統(tǒng)治者日趨腐敗,正在遭受
蒙古的侵略,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痛恨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通過“只留孤影伴黃昏”表達了
詩人的孤寂之情。
閱讀下面這首調(diào),完成下面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遭赦,回到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9.下面對這首詩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登高遠望所見到的遼闊景象。
B.頷聯(lián)寫大雁南飛,月出山口,詩人表達的是流放遇赦免的喜悅之情。
C.頸聯(lián)極寫岳陽樓高聳入云,在岳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云間一般。
D.尾聯(lián)寫宴酣之樂。詩人醉后翩翩起舞,涼風一起,心緒又不由得悲涼起來。
10.下面對這首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五律就其風格而言,意氣豪放,境界闊達,抒情寫景有一種長風浩蕩的筆力。
B.頷聯(lián)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這既是客觀景物的實寫,也是詩人此時此景
下的主觀感受。
C.頸聯(lián)充分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的風格。
D.本句沒有一句寫正面寫高樓,卻無處不顯樓高。
【答案】9.D10.B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
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解答此題可以分兩步:第一步,審清題目要求,快速確立篩選信
息的范圍;第二步,比較分析各種相關信息,并準確辨析信息的正誤。
D.有誤,“心緒又不由得悲涼起來”理解錯誤,尾聯(lián)寫酣飲之樂,詩人最后翩翩起舞,習習涼風
吹拂著詩人的衣袖,表達了詩人流放遇赦后的喜悅心情,并無傷感之情。故選D。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各個選項的
描述,然后一一判斷正誤即可。解答此題可以分兩步:第一步,審清題目要求,快速確立篩選信
息的范圍;第二步,比較分析各種相關信息,并準確辨析信息的正誤。
B.有誤,“客觀景物的實寫”理解錯誤,“引”“銜”二字,并不是客觀景物的實寫,而是是作
者的想象,應是虛寫。故選B。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甲)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乙)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1.(甲)詩“”一詞和(乙)詩“”一詞突出了兩首詩歌的軍旅內(nèi)容。
12.請分析兩首詩歌在思想情感上的異同點。
【答案】11.(1).⑴行軍(戰(zhàn)場)(2).征人
12.同:從“故園”“蘆管”等詞可以看出兩首詩都抒發(fā)了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異:《行軍九日思
故園長安》更寄托著作者對飽受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歌形象及內(nèi)容主題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了解軍旅詩的內(nèi)容與主題上的特點。古時邊
塞戰(zhàn)事多發(fā),詩人當時就是去邊疆慰問將士的,或者戍邊,然后寫下自己所見所感的軍旅生活。
解答本題,可以抓住詩中的反映軍旅生活的形象或景物,如(甲)中的“行軍”“戰(zhàn)場”(乙)
中的“征人”等詞語,可以得出答案。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本題比較兩首詩歌在思想情感上的異同點,解答時需要讀懂每首
詩歌的內(nèi)容,并且能夠根據(jù)重點語句理解每位詩人的思想情感,再分析它們的異同。(甲)詩中
從“思”“故園”及“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來體會作者情感;(乙)詩中從“蘆管”“盡
望鄉(xiāng)”來體會作者情感。據(jù)此判斷出異同,得出答案。
1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甲】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乙】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兩首詩歌抒發(fā)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詩歌進行分析。
【答案】兩首詩歌都抒發(fā)了一種思念之情,不同在于甲詩還包含著離鄉(xiāng)時內(nèi)心的憧憬與喜悅,乙
詩還表現(xiàn)了羈旅的孤獨及對團聚的渴盼。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人情感的能力。這類題型,先讀懂詩歌,再從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
時代和關鍵的字詞等方面來理解即可。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示范性住宅租賃合同
- 幼兒園合同簽訂與管理實施細則
- 公司臨時工勞動合同安全補充協(xié)議范文
- 聯(lián)營投資生產(chǎn)合同書范本
- 勞動合同競業(yè)限制條款
- 深圳房屋租賃合同新政亮點
- 個人借款合同書標準范本
- 企業(yè)財產(chǎn)合同保險單綜合版
- 2025年度建筑渣土運輸及廢棄物處理服務合同
- 加工協(xié)作合同模板及條款解析
- 2025年礦山開采承包合同實施細則4篇
- 2025年度茶葉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務協(xié)議
- 氧氣、乙炔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3篇)
- 建筑廢棄混凝土處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計劃
- 集裝箱知識培訓課件
- 某縣城區(qū)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實施報告
- 《架空輸電線路導線舞動風偏故障告警系統(tǒng)技術導則》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
- JJF(京) 92-2022 激光標線儀校準規(guī)范
- 普惠金融政策解讀
- 廣東省廣州黃埔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