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等獎_第1頁
(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等獎_第2頁
(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等獎_第3頁
(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等獎_第4頁
(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明朝的對外關系1.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條件、目的、地位、及歷史意義等。2.了解“倭寇”含義,掌握戚繼光抗倭的背景,經(jīng)過、結果。及取勝的原因。學習目標自主學習一、鄭和下西洋:(1)背景:15世紀初,

。(2)皇帝:______(3)主要目的:為了提高_____________同時__________。(4)時間:

,次數(shù)________。(5)出發(fā)地:___,

(6)范圍:鄭和船隊先后___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__、__。

(7)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戚繼光抗倭:(1)倭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倭將領______。(3)平息倭患的過程:1561年,倭寇大舉侵犯浙江。____________此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解除。(4)評價:戚繼光_____________,他也是____________。合作學習1、想一想,鄭和航海途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1組)2、鄭和為什么能夠成功完成遠航?(2組)3、為什么說戚繼光抗倭戰(zhàn)爭是反侵略戰(zhàn)爭?(3組)4、P75課后活動第2題。(4組)5、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5組6組)1、想一想,鄭和航海途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答:巨大的風浪,惡劣的海上天氣;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資;在海上可能遇到來自敵對力量的攻擊(海盜等)。

2、鄭和為什么能夠成功完成遠航?

(1)明朝前期,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強盛;(根本原因)(2)造船技術和航海水平高超;指南針的應用,天文、歷史知識的積累等。(技術原因)(3)鄭和具有豐富的地理知識和航海知識、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個人因素)

鄭和7次遠航,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的船隊有嚴整的編隊,船只分工明確,分別承擔載人、載貨、運糧、裝淡水等任務,還有戰(zhàn)船護航。僅首次下西洋時,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術人員、財物人員、宗教人士、翻譯、醫(yī)生、廚師、工匠等。鄭和的船隊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航行技術,能夠準確地測定航區(qū)、航線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風、海流進行航行。相關史事3、為什么說戚繼光抗倭戰(zhàn)爭是反侵略戰(zhàn)爭?問題思考

答:明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勾結中國海盜,奸商經(jīng)常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進行走私貿(mào)易和搶劫,他們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嚴重威脅了沿海居民正常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因此,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zhàn)爭,其性質(zhì)是一場反抗外來侵略的戰(zhàn)爭,是正義民族自衛(wèi)戰(zhàn)爭。

4、戚繼光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還是一位詩人,他的詩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詩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詩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薄耙黄ば娘L浪里,心懷擊楫敢忘憂!”“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闭f一說,這些詩句抒發(fā)了戚繼光怎樣的情懷和抱負?答:抒發(fā)了戚繼光精忠報國的情懷,不貪圖富貴,懷著一片丹心為國為民的報負。5.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1)、抗倭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符合人民的愿望;(2)、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zhàn)英勇;(3)、戚家軍與其他愛國軍民配合作戰(zhàn),體現(xiàn)了同仇敵愾的民族向心力;(4)、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課堂檢測1.下列人物中,曾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各國友好往來的是()A.鄭和B.戚繼光C.李時珍D.宋應星2.在今天,印度尼西亞有個港口城市叫“三寶壟”,馬來西亞有座“三寶山”,這些名稱的由來與下列哪些歷史事件有關?()A.鄭成功收復臺灣B.鄭和下西洋C.鎮(zhèn)南關大捷D.戚繼光抗擊倭寇BA3、明朝中后期面臨的外來威脅主要來自()沙俄B.英國C.日本D.荷蘭4、“以和為貴”、“和平交往”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古代對外開放中體現(xiàn)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是()①絲綢之路②鑒真東渡③鄭和下西洋④戚繼光抗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A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蕩平倭寇,實現(xiàn)“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A.岳飛B.鄭成功C.戚繼光D.鄧世昌6.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A.印度洋沿岸和紅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C.紅海沿岸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