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發(fā)展史_第1頁
中國電影發(fā)展史_第2頁
中國電影發(fā)展史_第3頁
中國電影發(fā)展史_第4頁
中國電影發(fā)展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ingBaowasrevisedonJanuary6,20021TingBaowasrevisedonJanuary6,20021中國電影發(fā)展史中國電影發(fā)展史

中國電影的萌芽(1896-1921):

(1)中國的第一次電影放映:1896年(清光緒二十三年)8月11日,上海徐園的“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戲”。

(2)中國電影觀眾首次發(fā)表觀感:1897年9月15日,上海出版的《游戲報》第74號上,刊登了一篇題為《觀美國影戲記》的文章。

(3)1905年攝制的《定軍山》(戲曲片)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

(4)譚鑫培:原名金福,湖北武昌人。他是我國京?。ɡ仙┍硌菟囆g中“譚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戲路極為寬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有“集眾家之特長,成一人之絕藝,自有皮簧以來,譚氏一人而已”的評語。”

(5)亞細亞影戲公司:1909年由美國電影商人賓杰門·布拉斯基投資創(chuàng)辦。并在上海和香港拍攝影片。

(6)我國攝制故事片的開端--《難夫難妻》(1913):

《難夫難妻》是鄭正秋在為亞細亞影戲公司編寫劇本后,與張石川聯(lián)合導演了這部影片?!峨y夫難妻》是鄭正秋參加電影工作的開始。

《難夫難妻》的意義:

這部影片雖是一部短片,但畢竟有了故事情節(jié),可以說它是我國攝制故事片的開端。

它接觸了社會現實生活內容,提出了社會的主題。

首次演出的地點是演出文明戲的上海新新舞臺。(1913年9月)

(7)我國影片中出現的第一位女演員是--嚴姍姍(影片《莊子試妻》)。

[影片《莊子試妻》片長兩本,由黎民偉編劇,并反串片中女主角。]

影片《莊子試妻》后由賓杰門·布拉斯基攜回美國,這是中國影片運往外國放映的開始。

(8)商務印書館在1917年開始兼營電影事業(yè)(即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成立),(24)這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首次注意到電影,(25)這也是我國自資攝制影片較有規(guī)模的開始。

(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立于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由夏粹芳、張元濟在上海創(chuàng)辦。)

(9)1920年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攝制了兩部“古劇片”(戲曲片)--《春香鬧學》(2本)[昆曲]和《天女散花》(1本)[古裝歌舞劇]

(10)梅蘭芳(1894-1961),字畹華,原籍江蘇蘇州,生于北京。祖父梅巧玲、父親梅竹芬都是著名的京劇旦角演員。梅蘭芳八歲學戲,十一歲開始登臺演出,十四歲在喜連成科班正式搭班演戲。他在藝術上善與繼承,勇于創(chuàng)造,(戲路很寬,二十歲后他除了演青衣外,又演閨門旦、貼旦、刀馬旦,昆曲的造詣很高。他創(chuàng)造了許多古裝歌舞劇?!洞合泗[學》[昆曲]和《天女散花》[古裝歌舞劇]是他從1916年經常演出的劇目。

(11)自1920-1921年間,在上海開始了第一批中國長故事片的拍攝,他們是中國影戲研究社的《閻瑞生》、上海影戲公司的《海誓》和新亞影片公司的《紅粉骷髏》。

2.中國電影在混亂中發(fā)展(1921-1931)

鴛鴦蝴蝶派:

就其思想傾向來說,代表了封建階級和買辦勢力在文學上的要求。就其成員來看,也是封建遺老遺少和買辦性的洋場才子的結合。

黑幕小說:

由原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的俠義小說墮入未入流的武俠神怪小說,加上由帝國主義國家輸入的偵探小說等等,構成了一股極為有害的文學逆流。

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

1922年3月由張石川、鄭正秋、周劍云、鄭鷓鴣、任羚蘋等組織成立的明星影片公司在上海貴州路大同交易所原址正式成立。并于1922年2月建立了明星影戲學校。

明星公司初創(chuàng)時期的特點:

投機牟利思想和改良主義思想的合流。

明星影片公司所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短片是《滑稽大王游華記》。(3本)

4?《孤兒救祖記》(1923)[張石川導演、張偉濤攝影明星影片公司]

《孤兒救祖記》在藝術上的成就:

首先,它帶有較多民族生活氣息,擺脫了對西方資產階級影片的因襲。

它的結構方面,情節(jié)曲折,副有故事性,頗能引人入勝。

5鄭正秋的影片創(chuàng)作:

鄭正秋(1888-1935)原名別常,別署藥風,廣東省朝陽縣人。自幼客居上海,十四歲畢業(yè)于上海育才公學。清末他結識了當時的一些進步人士和革命分子。并以“正秋”為筆名,在當時鼓吹革命的《民呼》、《民吁》、《民主》等報刊上發(fā)表以評論皮簧戲為主的“麗麗所劇評”,被人們看作是“不畏強御的劇評”家。

1929年攝制的《玉梨魂》是他在明星公司編寫的第一個有關婦女問題的劇本。

由鄭正秋編劇的影片有:

《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婦人》、《盲孤女》

由鄭正秋編導和主演的影片有:

《一個小工人》、《小情人》

洪深(1894-1955),字淺哉,江蘇常州人,自幼愛好文學戲劇。1925年,他在《東方雜志》第22卷第1號至3號上發(fā)表的《申屠氏》,是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劇本。1923年初,洪深編導并主演了舞臺劇《趙閻王》,同時加入戲劇協(xié)社導演了《少奶奶的扇子》、《回家以后》等舞臺劇。洪深1925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編導的第一部影片是《馮大少爺》。

洪深的影片在藝術處理上的特色:

(1)他擅長于細小動作的運用和內心狀態(tài)的刻畫,注重情節(jié)結構和人物個性的處理。

(3)他的劇本,也都有比較完整的形式。具體規(guī)定了字幕、表情、景物,乃至鏡頭的性質和數目,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的。洪深是第一個主張并寫出劇本的人。

“神州派”的第一部作品是《不堪回首》(1925)。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難為了妹妹》(1926)

南國電影劇社:

1926年由著名戲劇家田漢創(chuàng)辦。1928年南國電影劇社改組,改組后簡稱“南國社”。其范圍擴大為文學、繪畫、音樂、戲劇、電影五部分。其宗旨是:“團結能與時代共痛癢之有為青年,作藝術上之革命運動?!薄澳蠂纭币恢被顒拥?930年,因出演田漢改編的舞臺劇《卡門》而被國民黨解散。

(9)

武俠神怪片的鼻祖--明星影片公司: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根據平江不肖生(向愷然)所著的《江湖奇?zhèn)b傳》改編拍攝了影片《火燒紅蓮寺》(十八集)。它是我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1931年4月4日,上海放映了普多夫金的《成吉思汗的后代》,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開放映蘇聯(lián)影片。

費穆(1906-1951):字敬廬,號楫止,原籍江蘇泰州,生于上海。1931年,費穆到上海參加聯(lián)華一廠?!冻鞘兄埂肥琴M穆?lián)坞娪皩а莸牡谝徊孔髌贰?/p>

史東山(1902-1955)原名匡昭,浙江杭州人。他曾經參加過但杜宇、丁悚、張光宇等主辦的上海晨光美術會。該美術團體主張唯美主義主張。1921年他參加上海影戲公司,擔任美工師,先后在但杜宇導演的影片《古井重波記》、《重返故鄉(xiāng)》、《小公子》等擔當過演員。1925年,他進入大中華百合公司。史東山強調電影的“美的作用”。

歐陽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號南杰,湖南省瀏陽縣人。1907年春在東京加入春柳社,參加過《黑奴吁天錄》的演出。1912年參加陸鏡若的“新劇同志會”。1922年參加了戲劇協(xié)會和南國社,創(chuàng)作了獨幕話劇《潑婦》、《回家以后》等。1926年,他參加了民新影片公司,編寫《玉潔冰清》?!队駶嵄濉肥撬綇氖码娪肮ぷ魇聵I(yè)的開始?!队駶嵄濉穂卜萬倉導演、梁林光攝影]《三年以后》(1926)是歐陽予倩首次自編自導的影片。主要作品有:《天涯歌女》

蔡楚生:廣東朝陽縣人。1906年生于上海。1929年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做了鄭正秋的副導演,并擔任置景工作。1931年他加入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二廠工作,正式擔任編導。1932年完成了他最早的三部影片《南國之春》、粉紅色的夢》、《共赴國難》。1933年他所編導的《都會的早晨》標志著他的藝術思想的重大轉變。[《都會的早晨》是蔡楚生的成名作]

蔡楚生的主要作品有:《迷途的羔羊》、《王老五》。西方電影學部分

1.電影的發(fā)明1895

(1)1895年12月28日,世界第一次電影公開放映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公開放映。

2.原始電影--盧米埃爾梅里愛英國“布萊頓學派”和法國藝術電影

(1)《水澆園丁》是盧米埃爾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片之一。

(2)梅里愛最有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1902)

3.英國布萊頓學派的主要人物有:阿爾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遜埃斯美.柯林斯希塞爾.海普華斯和查爾斯.歐本等。

英國“布萊頓學派”在電影發(fā)展史上的意義:

“布萊頓學派”為電影帶來了富有創(chuàng)意的行為,平行動作的交叉、外景拍攝、景別交替,以及內容上的現實主義,他們真正涉及到了電影語言的實質。

4.鮑特和《火車大劫案》

鮑特最成功、也是最有成就的影片是《火車大劫案》(1903)

鮑特最杰出的貢獻在于他的電影鏡頭的分切技術。

5.大衛(wèi)·格里菲斯的偉大貢獻:

(1)格里菲斯對電影的最大貢獻是他對電影的分段。

(2)格里菲斯最后完成了電影的基本敘事結構:鏡頭--場景--段落--影片的關系。鏡頭成為電影的最小敘事單位。

(3)格里菲斯的兩部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1914)《黨同伐異》(1916)

大衛(wèi)·格里菲斯對電影理論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對基本電影語言、敘事元素的開掘和定型。

(2)對電影寫實功能和表意功能的進一步探究。

(3)對電影剪輯、電影時空和電影節(jié)奏所做的創(chuàng)新。

6.美國喜劇的奠基人是塞納特,其創(chuàng)立的戲劇風格為“啟斯東風格”。

7.查里.卓別林最成功的影片是《淘金記》(1925)

年代先鋒派電影對電影敘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描寫和主觀感受

(2)畫面的造型感

(3)運動的節(jié)奏感

9.先鋒派電影的流派:

先鋒派電影的時間跨度大致是在1917-1928年,以法國和德國為中心,輻射整個歐洲大陸,在不同地區(qū)呈現不同的形態(tài),形成多種多樣的藝術流派。且與當時盛行歐洲現代藝術思潮有明顯的關系。主要流派有:印象主義(法國)、表現主義(法、德)、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一)印象主義(法國):

又稱印象電影,系指20年代以德呂克及其友人所創(chuàng)立的一個電影學派。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有才華的導演,如阿貝爾·甘斯、謝爾曼·杜拉克、馬塞爾·萊皮埃、讓·愛普斯坦,都是印象派的中堅力量。

謝爾曼·杜拉克:她是20年代法國電影界一位活躍的人物。

主要作品有:《微笑的布德夫人》[印象派](1922)《主題與變奏》(抽象主義)

《僧侶與貝殼》(1928)[超現實主義]

阿貝爾·甘斯的主要作品:《車輪》、《拿破侖傳》(1934)《奧斯特里茨》(1960)

萊皮埃的主要作品:《黃金國》

讓·愛普斯坦的主要作品:《紅色旅店》、《忠誠的心》

(二)表現主義(德)

表現主義產生于20年代初的德國。

表現主義和繪畫一樣,強調以夸張、變形的甚至怪誕的形式去表現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表現主義和其他先鋒派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強烈的現實主義。

表現主義的重要作品:卡爾·梅育(編劇)導演:羅伯特·韋恩《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弗立茨·朗格《三生記》、威格納《泥人哥連》、《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魯賓遜《演皮影戲的人》

(三)抽象主義電影:

抽象主義是從達達主義繪畫中找到靈感,熱衷于絕對抽象化造型的節(jié)奏和美感,并試圖用這些抽象的線條、圖形或物體的造型來圖解旋律和節(jié)奏。

抽象主義電影的重要作品:

艾格林:《對角線交響樂》(1921)《平行線交響樂》(1924)《地平線交響樂》(1924)

法國抽象派的特點:浪漫的詩意和快樂的幽默感。

德國抽象派的特點:態(tài)度認真和內容正經而富有使命感。

法國抽象主義電影的主要作品:

曼·雷伊《回到理性》費爾南多·萊謝爾《機器舞蹈》

雷內·克萊爾《幕間節(jié)目》

(四)超現實主義電影:

謝爾曼·杜拉克的《僧侶與貝殼》(1928)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第一部作品。

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重要的作品。

谷克多的《詩人之血》也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

布努艾爾拍攝的《黃金時代》宣告了超現實主義的結束。

10.蘇聯(lián)電影學派和蒙太奇理論:

蘇聯(lián)蒙太奇電影學派是以愛森斯坦為代表。

普多夫金是蘇聯(lián)蒙太奇電影學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杜甫仁科特點是抒情的表現手法。(烏克蘭導演)[代表作《無糧的土地》]

11.普多夫金的創(chuàng)作特點:

普多夫金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新的同時并沒有拋棄傳統(tǒng),既有蒙太奇的對比,沖突,隱喻,更堅持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統(tǒng)一的結構線索.尤其是在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畫上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普多夫金的主要作品有:《母親》(1926)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母親》(1926)為其奠定了他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基礎。

12.蒙太奇在處理時空關時系主要有兩種方式:"再現時空"和"再造時空"。

13.時間的蒙太奇可以表現為兩種表現形態(tài):延長和省略。

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誕生。

15.美國西部片最有代表性的導演是:約翰.福特

(他的創(chuàng)作高峰在30和50年代)

作品:《鐵騎》《關山飛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阿巴基炮臺》《搜索者》

16.懸念大師:阿爾福雷德.希區(qū)柯克

阿爾福雷德.希區(qū)柯克最大的成就在與他的敘述故事的結構方法---懸念的設置。

事件總是不斷地發(fā)生,隨著事件而產生一個又一個懸念,懸而未決,險象環(huán)生,讓人屏息以待,觀眾永遠處在他所營造的緊張和恐懼的氣憤中。同時,阿爾福雷德.希區(qū)柯克不遺余力地倡導他的“純電影”概念,如畫面、音響、場面調度或蒙太奇來講述故事,而不用語言,尤其是對白。

阿爾福雷德.希區(qū)柯克真正的成熟期是50-60年代.

主要作品:《后窗》(1954)

《深海疑云》(1959)

《精神變態(tài)者》(1960)

17.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時間:1945--1956,持續(xù)了11年.

"現實主義"一詞用于電影,始見于意大利影評人彼得朗吉在《電影》雜志上評論魯奇諾維斯康蒂的影片《沉淪》。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開始于:1945年

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開山制作.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口號:

"還我普通人"(內容上的追求)

"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代表了新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最初是由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重要劇作家和理論家柴伐梯尼提出的)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

德.西卡[主要作品:《偷自行車的人》、《擦鞋童》、《溫貝爾托·D》]

朱塞佩.德.桑蒂斯[主要作品:《悲慘的追逐》(1947)、《艱辛的米》(1949)、《橄欖樹下無和平》(1950)、《羅馬11時》、《一年長的道路》]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最大功績:創(chuàng)立了一種與好萊塢電影相對立的電影美學--即記實主義電影美學。

18.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正式登場:夏布羅爾《漂亮的賽爾其》(1958)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意義:

首先,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一次制片技術和制片方法的革命.

其次,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確立個電影個人風格的地位.

第三,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反傳統(tǒng),比20年代先鋒派有分寸些,其始終關注現實和藝術,特別注重藝術中的個體人的關系。

第四,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在電影語言和電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對電影藝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代表人物:

特呂弗(1931-1984)

《四百下》(自傳體影片)《槍擊鋼琴師》

19.法國電影的“左岸派”:

時間:50年代末,巴黎塞納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學家出身的電影導演,他們被后人稱作“左岸派”。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主要人物有:

阿蘭·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克里斯·馬爾凱阿蘭·羅伯·格里耶

馬格麗特·杜拉斯和亨利·科爾皮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1)一種是從事電影創(chuàng)作時間較長的導演,如阿蘭·雷乃、阿涅斯·瓦爾達和亨利·科爾皮。

(2)另一種是以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為主,如克里斯·馬爾凱、馬格麗特·杜拉斯和

阿蘭·羅伯·格里耶。

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創(chuàng)作特點:

(1)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導演們從來不改編文學劇本,一定要專門為電影創(chuàng)作劇本,而且通常都由文學家們創(chuàng)作出非常文學化的劇本。

(2)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導演把重點放在人物的內心活動上。

(3)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電影手法非常講究推敲,細節(jié)上都要修飾雕刻。

(4)法國電影的“左岸派”的影片具有濃重的現代主義色彩,尤其是馬格麗特·杜拉斯和阿蘭·羅伯·格里耶的作品,具有法國新小說派的風格。

20被稱為“孤獨三部曲”的是:

費里尼的《騙子》、《她在黑夜中》《道路》。

21.被稱為“現代愛情三部曲”的是:

安東尼奧尼的《奇遇》(1960)《夜》(1961)《蝕》(1962)

22.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劇兩棲導演,杰出的電影劇作家。

英格瑪·伯格曼的貢獻:開辟了電影表現的新領域,對電影藝術的發(fā)展和電影語言的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開創(chuàng)了“作者電影”、“主觀電影”、內省電影的先河”。

英格瑪·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第七封印》(1955)、《野草莓》(1957)[英格瑪·伯格曼意識流電影的代表作]

23.新德國電影運動:

(1)奧博豪森宣言:

1962年2月28日在奧博豪森舉行的第八屆西德短片節(jié)上,由一批年輕的電影工作者發(fā)表的“奧博豪森宣言”標志著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開始。

(2)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一代:

代表人物:亞歷山大·克魯格(倡導者和領袖)彼德·沙莫尼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一次高潮”(1965-1967)

主要作品:亞歷山大·克魯格《向昨天告別》)(1966)、

彼德·沙莫尼《狐貍禁獵期》(1966)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青年托爾勒斯》(1966)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第二代:

維爾納·赫爾佐格、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維姆·文德斯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真正的高潮是在1979年,主要代表作品有: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的《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8)

福爾克爾·施隆多夫《鐵皮鼓》(1979)

24.“新德國電影奇才”--法斯賓德

法斯賓德是新德國電影運動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法斯賓德的處女作:《愛比死更冷酷》(1969)

法斯賓德的絕筆:《水手奎萊爾》(1982)

法斯賓德在藝術風格上的特點:法斯賓德被后人稱為激進的后現代代表。

法斯賓德在敘事結構上的兩個顯著特點:

(1)重新確認電影的敘事,總是與歷史、社會生活相交織,賦予敘事以宏闊的歷史視野,從而克服現代主義排斥敘事的純粹主觀性。

(2)重新確認電影的大眾媒體性質,注重敘事外觀的觀賞價值與歷史內涵的思辨價值的統(tǒng)一,從好萊塢式的經典敘事技巧中找出參照,從而克服現代主義曲高和寡的封閉性。

法斯賓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德國女性四部曲”(法斯賓德成熟期作品)

《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1978)、《莉莉·瑪蓮》(1980)、《羅拉》(1981)

《維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

25.英國自由電影運動:

英國的現代電影始于“自由電影運動”。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產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比“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晚了三年左右的時間。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產生的背景:

二戰(zhàn)后人們普遍對現實的不滿和50年代英國電影的停滯不前。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主要人物:

林賽·安德森卡雷爾·賴茲托尼·理查森約翰·施萊辛格

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代表影片有:

卡雷爾·賴茲《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

[卡雷爾·賴茲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是整個“英國自由電影運動”最負盛名的作品,也是英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托尼·理查森《憤怒的回顧》(1959)、《蜜的滋味》(1961)、《長跑運動員的孤獨》(1961)

林賽·安德森《如此體育生涯》(1963)

約翰·施萊辛格《一種愛情》(1962)、《騙子比利》(1963)

26.“記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

羅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認為“紀錄片之父”和第一位偉大的寫實主義者。

他的影片《北方的納努克》(1916)開創(chuàng)了非敘事電影的歷史。

27.新好萊塢:

“新好萊塢”或稱“好萊塢文藝復興”,誕生于1967年。

其標志就是該年度最受歡迎的三部影片:

《邦尼和克萊徳》、《畢業(yè)生》、《酷漢盧克》(又名《鐵窗喋血》)的上映。

28.真實電影:

所謂“真實電影”是指通過使用不受干擾的便攜式攝錄設備,避免涉及素材的先入為主的敘事線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時性和逼真性為目的的記錄電影。

“真實電影”一詞最早是法國電影作者讓·魯什用來指其與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片

《夏日記事》的。該片被認為是第一部“真實電影”。

“真實電影”派最著名的影片是:馬賽爾·奧菲歐斯的《悲悼與憐憫》(1970)。

29.斯坦利·考夫曼在196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電影一代”的概念。

30.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的是--喬伊斯·伊文思,他的一生的電影活動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中國在內)。[主要作品有:《橋》(1928)、《雨》(1929)、《圍海造田》(1933)]

31.影片《公民凱恩》(導演:威爾斯)的挑戰(zhàn)性:

(1)體現在它對傳統(tǒng)的電影審美觀念的大膽突破,它不屬于類型電影。(多視角的現代敘事結構)

(2)體現在它對電影語言及視覺技巧的銳意革新上,威爾斯對長鏡頭段落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不僅是一種新的技巧和手段,更是一種新的電影觀念,對后來的巴贊的長鏡頭電影理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32.大衛(wèi)·里恩的電影創(chuàng)作:

大衛(wèi)·里恩早期以拍攝文學戲劇電影為主,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有:《相見恨晚》和《孤星血淚》。

大衛(wèi)·里恩50年代的風格轉變?yōu)榕臄z“跨洋電影”代表性影片有:《桂河橋》和

《阿拉伯的勞倫斯》[該片開創(chuàng)了寬銀幕電影的先河]

大衛(wèi)·里恩與福雷德.希區(qū)柯克的相似之處:

(1)一是強烈的的電影感和畫面感。

(2)二是追求盡善盡美的敘事技巧。

(3)三是擁有眾多的電影觀眾。

33.布努艾爾(1900-1983)[西班牙導演]

主要作品:

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1928)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電影最為重要的作品。

布努艾爾拍攝的《黃金時代》宣告了超現實主義的結束。

《被遺忘的人們》為布努艾爾帶來了世界聲譽。[嘎納電影節(jié)獲獎作品]

布努艾爾50年代的主要作品:“宗教三部曲”--《納薩林》、《比里迪安娜》(布努艾爾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沙漠中的西蒙》。

布努艾爾60年代的主要作品:“女性三部曲”--《女仆日記》、《白日美人》、《特麗斯丹娜》。

布努艾爾70年代的主要作品:《資產階級隱秘的目的》(布努艾爾后期的代表作)、《自由的幽靈》、《欲望的隱晦目的》。

34.電影符號學的特點及意義:

電影符號學將注意力從文本系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