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素材(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_第1頁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素材(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_第2頁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素材(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_第3頁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素材(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_第4頁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素材(安徽省市級優(yōu)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素材資源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新華網(2006-12-2115:53:36)作為隱蔽的共產黨員,子岡有責任報道毛澤東此來的誠意,宣傳我們黨的方針。但是,子岡的稿子要通過國民黨的新聞檢查。作為一個成熟的記者她心里非常清楚,那就是態(tài)度必須冷靜,角度必須客觀,文字必須簡約,事實準確無誤。她文筆精湛之處是:對毛澤東人格魅力的描寫。通篇報道毛澤東的話不多,卻誠懇、質樸,顯得胸有成竹,信心十足,成功在握。這是為重慶談判創(chuàng)造“祥和”氣氛的不可少的輿論。同時,暗示談判成功與否要看蔣介石的態(tài)度。人們不少有接飛機的經驗,然而誰也能說出昨天九龍坡飛機場迎接毛澤東先生是一種新的體驗。沒有口號,沒有鮮花,沒有儀仗隊,幾百個愛好和平自由的人士卻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這也許可以作為祥和之氣的開始罷。機場上飛機起落無止盡,到三點三十七分,赫爾利大使的專機才回旋到人們的視線以內。草綠的三引擎巨型機,警衛(wèi)一面維持秩序,一面也沒忘了對準了他的快鏡頭。美國記者們像打仗似的,拼著全力來捕捉這一鏡頭,中國攝影記者不多,因此強調了國際間關心中國團結的比重。塔斯社社長普金科去年曾參加記者團赴延安,他們也在為“老朋友”毛澤東先生留影。昨日下午六時有重慶對莫斯科廣播的節(jié)目,普金科看看表,慰心地笑了。第一個出現在飛機門口的是周恩來,他的在渝朋友們鼓起掌來,他還是穿那一套淺藍的布制服。到毛澤東、赫爾利、張治中一齊出現的時候,掌聲與歡笑聲齊作。延安來了九個人。毛澤東先生,五十二歲了,灰色通草帽,灰藍色的中山裝,蓄發(fā),似乎與慣常見過的肖像相似,身材中上,衣服寬大得很,這個在九年前經過四川邊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戰(zhàn)首都的土地。這里有邵力子、雷震兩位先生,這里有周至柔將軍,這里有張瀾先生,這里有沈鈞儒先生,這里有郭沫若先生……多少新交故舊,他們都以極大的安定來迎接這個非凡的情景?!昂芨兄x”,他幾乎是用陜北口音說這三個字,當記者與他握手時,他仍在重復這三個字,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時候,我看到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頻繁的開麥拉鏡頭阻攔了他們的去路,張治中部長說:“好了罷”。赫爾利卻與毛澤東、周恩來并肩相立,撫著八字銀須說:“這是好萊塢!”于是他們作盡姿態(tài)被攝入鏡頭,這個全世界喜歡看的鏡頭。張部長在汽車旁邊勸:“蔣主席已經預備好黃山及山洞兩處住所招待毛先生,很涼快的。”結果決定毛先生還是暫住化龍橋十八集團軍辦事處,改日去黃山與山洞歇涼。毛、張、赫、周四人坐了美大使館二八一九號汽車去張公館小憩,蔣主席特別撥出一輛二八二三號的篷車給毛先生使用,也隨著開回曾家?guī)r五十號了。侍從室組長陳希曾忙得滿頭大汗。記者像追著看新嫁娘似的追進了張公館,郭沫若夫婦也到了。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他和郭先生仔細談著蘇聯之行,記者問他對于中蘇盟約的感想時,他說:“昨天還只看到要點,全文來不及看呢,”我以為他下飛機發(fā)的中英文書面談話甚為原則,因此問他:“你這談話里沒有提到黨派會議與聯合政府,這次洽談是否仍打算在這兩件事上談起呢?”他拍著中文書面談話說:“這一切包括在民主政治里了。還要看蔣先生的意思怎么樣?!睂τ诹粲迦掌冢f不能預料。他翻看重慶報紙時說:“我們在延安也能讀到一些?!彼瓮懈嗟挠浾呖梢缘窖影驳鹊厝?。張部長報告蔣主席電話里說:八點半在山洞官邸邀宴毛周諸先生,因此張公館趕快備辦過遲的午宴,想讓毛先生等稍事休息后再赴晚宴,作世界所關心的一次勝利與和平的握手。載1945年8月29日重慶版《大公報》彭子岡深情刻畫重慶談判時的毛澤東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沒有真實就沒有新聞。我國新聞界老前輩、“青記”創(chuàng)始人、《大公報》著名記者范長江說:“新聞,就是廣大群眾所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實。”“事實”就是真的人物、真的事件、真的環(huán)境、真的情景,這才叫新聞。新聞,不能虛構,不能夸張,不能假設,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胡編亂造。但是,新聞并不排斥描寫,要生動準確地描述人物和情景,又要把新聞寫得更生動豐滿有吸引力,這是新聞記者理應練就的基本功?!碜訉浾?/p>

彭子岡,1945年8月就任《大公報》記者,她是中共地下黨員,后任人民日報社記者。1945年,毛澤東為聯合抗日的民族大義,親去重慶談判,8月28日下午3點37分,飛機降落在重慶九龍坡機場。彭子岡有幸目睹了這一歷史鏡頭,作為一名中共地下黨員,多年來的熱烈向往,她終于見到自己的領袖,這種激動復雜的心情,難以言表。不到一個半小時,她就寫成了1500字的特寫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她用含蓄隱喻的筆墨這樣刻畫了毛澤東:▲1945年毛澤東等在重慶九龍坡機場子岡又寫道:“很感謝”,他幾乎是用陜北口音說這三個字,當記者與他握手時,他仍重復這三個字,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時候,我看到他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它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子岡描寫毛澤東的衣著、言談、細微的舉動等,細膩刻畫了中共領袖毛澤東的純樸形象,寫出了毛澤東的特色,寫出了記者發(fā)自內心的崇敬之情。她的這篇特寫成為名作,轟動了大后方。50余年后,子岡回憶起她寫這篇特寫的心情時說:“在長期熱烈的向往之后,終于生平第一次,卻又是在敵窟中見到自己的領袖,這種復雜的激動心情是難以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須抑制的……我只能借助于敵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的心情在字里行間輕輕躍動,來吐露自己深藏心底的興奮和擔憂了?!保ㄒ姟蹲訉髌愤x》1984年版360頁)▲1981年7月4日,人民日報5版刊登子岡回憶撰寫毛澤東重慶之行經過的文章《毛主席在重慶》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當年大公報著名記者彭子岡寫出了名篇《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彭子岡當年像“追看新嫁娘似的”,在張公館的面對面采訪中,用白描手法還原了這位領袖:“毛先生寬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毛澤東像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這給都市記者彭子岡的印象很特別。毛澤東抵達重慶數小時后,《新華日報》就出了“號外”隆重報道。

1945年8月28日,多霧的重慶迎來大晴天。

中午,享有“神筆”、“慧眼”美譽的31歲《大公報》女記者彭子岡和一幫同行以及郭沫若、于立群夫婦擠在一輛小小的吉普車里,趕往九龍坡機場。有130多位中外記者聚集于此,因為毛澤東來了!

當時日本投降,蔣介石連發(fā)三通電報給毛澤東,邀請他來重慶談判,毛澤東最終應邀。史家說,因為國共背后站著都不希望中國再燃戰(zhàn)火的美國和蘇聯。毛澤東說:“無此讓步,不能擊破國民黨的內戰(zhàn)陰謀,不能得到國際輿論和國內中間派的同情?!?/p>

當天下午3點半,飛機抵達。毛澤東戴一頂灰色盔式帽,笑容可掬地向歡迎者揮手,由國民黨代表張治中陪同穩(wěn)步走下舷梯,踏上了堅實的巴蜀大地。

36年后,彭子岡回憶那個場景說:“我作為一個白區(qū)的地下黨員,在長期熱烈的向往之后,終于平生第一次,卻又是在敵窟中見到自己的領袖──這種復雜的激動之情是難以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須抑制的,因為我的身份是國共之外的‘民營’報紙記者,新聞第二天就得見報,何況還得通過國民黨的檢查!所以,我只能借助于敵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的心情在字里行間輕輕躍動,來吐露自己深藏心底的興奮和擔憂了?!?/p>

在當時的國統區(qū),有3份有影響力的報紙,一是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秉承蔣介石的指示對此事低調淡化處理,一是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在毛澤東抵達后幾小時內就出了號外大力宣傳,還有一份就是立場較為中立的《大公報》。在第二天的《大公報》上,刊登了彭子岡的名篇《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使國統區(qū)的人民對這位被國民黨稱為“匪首”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能有真實的認識。

在機場歡迎時,她敏銳地把鏡頭對準毛澤東:“他的手指被紙煙燒得焦黃。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時候,我看到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的,這是他的新裝?!?/p>

隨后“追看新嫁娘似的”在張公館的面對面采訪中,她用白描筆法還原了這位領袖:“毛先生寬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p>

多年后,她因此被批判為“丑化偉大領袖形象”。她苦笑著解釋說,“在國民黨反共宣傳中,一向把中共領導者形容得如洪水猛獸,或者粗野非凡”,于是她在新聞中“特別”描寫了上面那個情節(jié),要“讓大家看看,這位革命家是來自民間的一個讀書人,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在同一天的《大公報》上,總編輯王蕓生興奮地在社論《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寫道:“現在,毛澤東先生來到重慶,他與蔣主席有十九年的闊別,經長期內爭,八年抗戰(zhàn),多少離合悲歡,今于國家大勝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團圓!認真的演這幕大團圓的喜劇吧,要知道這是中國人民所最嗜好的!”

天真的書生王蕓生,熱切希望蔣介石和毛澤東當華盛頓,創(chuàng)立“優(yōu)美的民主傳統”??上?,毛澤東這43天的重慶之行,最后沒能以大團圓結尾。期間王蕓生還曾宴請毛澤東,大膽勸共產黨不要“另起爐灶”。毛澤東詼諧地回答了一句:“不是我們共產黨要另起爐灶,而是國民黨的灶里不許我們造飯?!毖鐣Y束后,毛澤東特地為《大公報》寫下5個大字:“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為何對《大公報》另眼相看?原來,《大公報》最早刊登范長江對紅軍長征的客觀報道,毛澤東曾說“只有你們《大公報》拿我們共產黨當人”,因為該報從不稱呼共產黨為“共匪”。

1945年11月,毛澤東已回到延安,重慶《新民晚報》發(fā)表了他著名的詞作《沁園春·雪》,轟動山城,據說蔣介石讀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句時大為不安。而王蕓生隨即在《大公報》轉載。語文:人教版選修之新聞閱讀與實踐《毛澤東先生到重慶》ppt課件--博才網【教學目標】1、了解人物特寫的寫作特點:抓住細節(jié)刻畫人物形象2、區(qū)別特寫與消息的區(qū)別討論思考題(P58)1、在作者看來,毛澤東到重慶有什么特別的意義?這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明確: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會帶來中國和平的喜訊,是“祥和喜氣的開始”,它維系著“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的幸福”。后文多次提到,如“于是他們做盡姿態(tài)攝鏡頭,這個世界喜歡看的鏡頭”“做世界關心的一次勝利與和平的握手”2、閱讀課文,說說作者眼中的毛澤東有著怎樣的精神氣質,課文是通過哪些細節(jié)體現這一點的。明確:這是一個樸實的、鄉(xiāng)村讀書人出身的共產黨領袖形象。主要通過以下細節(jié)展現的:“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他的鞋是新的。這無疑是他的新裝”“毛先生敞開了外衣,……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嘗試把文章改寫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然后比較消息和特寫的不同之處。1、學生改寫,抽查。2、比較消息與特寫的不同之處:特寫在報道的及時、迅速方面則與消息相同,卻比消息更形象、生動。*******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彭子岡1、時代背景毛澤東赴重慶參加國共和談,是60多年前那個秋天里最大的新聞,舉國矚目。據說當時有130多位中外記者前往機場報道,本文作者彭子岡時為《大公報》記者,也參與了這場新聞報道。在當時的國統區(qū),有3份比較有影響的報紙。一是國民黨的《中央日報》,秉承蔣介石的指示采取低調淡化處理,妄圖縮小影響;一是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則濃墨重彩,積極開展宣傳;一是較為中立的《大公報》,雖然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但是他們真誠的呼吁和平,希望避免內戰(zhàn),所以在他們的最初報道中,充分表達了對這一事件的欣喜之情。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客觀展現了毛澤東這位樸實無華,對豪華的官場生活極不適應的共產黨領袖形象,使國統區(qū)的人民對這位被國民黨稱為“匪首”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能有真實的、正確的認識。2、層次結構(1-2)作者的心情。①喜悅的情緒:“一種新的體驗”。②事件的意義。中國未來……的喜訊祥和之氣的開始渲染了喜悅(3-12)機場歡迎的場面。(3)寫到機場歡迎的人。警衛(wèi)一面維持秩序……美國記者像打仗似的……中國攝影記者不多塔斯社社長……會心的笑了(4)寫同機到達的人。(5)毛澤東的外貌和赴渝經歷。外貌:年齡、裝束、打扮等經歷:九次過川,首次赴渝國際關注蔣耍伎倆國共關系及面對的局面(6-7)毛對歡迎者的答謝。(6)具體歡迎者(知名人士之多)(7)毛的形象“很感謝”手指……焦黃鞋底是新的語言簡潔細節(jié)描寫真實樸實領袖形象(8-12)各自的不同表現。記者鏡頭阻攔他們的去路(熱情)張治中勸阻(有意淡化影響)毛等做盡姿態(tài)被攝入鏡頭(有意擴大宣傳)(13-19)張公館面對面的采訪。(13)毛的表現敞了外衣;露出簇新白綢襯衫;打碎一只茶杯;顯得很生疏。細節(jié)描寫鄉(xiāng)野書生行為拘謹并非“匪首”(14-18)與記者的交談。①關于中蘇盟約;②關于黨派會議和聯合政府;③關于留渝日期和對記者盼望;談話有理有節(jié)暗示和談基礎表明誠意而來談成與否在國民黨有備而來胸有成竹(19)人們的期待:一次勝利與和平的握手。3、文章主旨本文通過對毛澤東赴重慶談判這一特定瞬間的采訪和描述,客觀展現了毛澤東這位樸實無華,然而卻有著豐富的斗爭經驗和文化修養(yǎng)的共產黨領袖形象,從而徹底擊破了國民黨的歪曲宣傳,也吐露了作者深藏心底的對領袖的敬仰和對國共和談的興奮與擔憂。****語文:人教版選修之新聞閱讀與實踐《毛澤東先生到重慶》ppt課件--博才網9.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教學指導

毛澤東赴重慶參加國共和談,是六十多年前那個秋天里最大的新聞,舉國矚目。據說當時有一百三十多位中外記者前往機場報道,本文作者子岡時為《大公報》記者,也參與了這場新聞報道。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客觀展現了毛澤東這位樸實無華,對豪華的官場生活極不適應的共產黨領袖形象,使國統區(qū)的人民對這位被國民黨稱為“匪首”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能有真實的、正確的認識。

在當時的國統區(qū),有三份比較有影響的報紙,一是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一是共產黨的《新華日報》,一是立場較為中立的《大公報》。對于毛澤東到重慶參加談判這一重大事件,《中央日報》秉承蔣介石的指示采取低調淡化處理,妄圖縮小影響,而《新華日報》則濃墨重彩,積極開展宣傳?!洞蠊珗蟆冯m然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但是他們真誠地呼吁和平,希望避免內戰(zhàn),所以在他們最初的報道中,充分表達了對這一事件的欣喜之情。像當時的社評說:“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边@應該是他們對毛澤東來重慶這一事件的基本立場。

本文充分體現了《大公報》這一立場。一上來課文充分渲染了喜悅的情緒:在九龍坡飛機場迎接毛澤東是“一種新的體驗”。接著,作者闡述了這一事件的意義所在:這是一個喜訊,是“祥和之氣的開始”,它會給人民帶來和平自由,它維系著“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這個意思在后邊也多次提到,并進一步闡明此事件對于世界的意義,比如:“于是他們做盡姿態(tài)被攝入鏡頭,這個全世界喜歡看的鏡頭?!薄白鍪澜缢P心的一次勝利與和平的握手。”

接下來的部分主要涉及兩個場景,因此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在機場的歡迎場面;一是在張公館的面對面采訪。語文()

毛澤東來渝這一事件引起了記者的新聞戰(zhàn),當赫爾利大使的專機抵達時,所有的鏡頭都對準了這架飛機。子岡細致客觀描繪了這一場景:警衛(wèi)在維持著秩序,美國的記者“像打仗似的,拼著全力”來捕捉鏡頭,塔斯社的社長普金科會心地笑著迎接自己的老朋友。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場的“中國攝影記者不多”,作者評價說,這“強調了國際間關心中國團結的比重”。真的是這樣嗎?實際情況是國民黨力圖用新聞封鎖降低毛澤東赴渝這一事件的政治意義,因此在駐重慶的各國記者幾乎全部出動的情況下,雖然重慶有幾十家報紙和通訊社,還有一批外地報紙駐重慶的記者,其人數遠遠超過外國記者,可是到機場采訪的只有少數幾個人。作者客觀描述了這個現象,實際上卻暗含著對國民黨當局欺騙伎倆的揭露。

當周恩來、毛澤東相繼出現在飛機艙口的時候,“掌聲和歡笑聲齊作”,而前來迎接的幾位大人物,也“以極大的安定來迎接這個非凡的情景”。這個場面的描繪,似乎暗示著人心所向。對于毛澤東來渝的意義,作者又一次作了強調:“這個在9年前經過四川邊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戰(zhàn)首都的土地上?!边@句話巧妙地點明了國共兩黨過去的關系和今天所面對的局面,使事件本身頓時有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在描述場景的同時,子岡不忘把自己的“鏡頭”對準毛澤東。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在她的描繪中,這個人物衣著很普通,相貌很平凡,有一口陜北口音,面對這個熱烈的歡迎場面,他似乎有些不適應,反復地重復著“很感謝”這三個字。隨后,子岡敏銳地捕捉到兩個細節(jié):“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边@兩個細節(jié)充分展現了毛澤東的樸實,傳達給讀者一個真實、可信的領袖形象。36年后,子岡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我作為一個白區(qū)的地下黨員,在長期熱烈的向往之后,終于平生第一次,卻又是在敵窟中見到自己的領袖──這種復雜的激動之情是難以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須抑制的,因為我的身份是國共之外的‘民營’報紙記者,新聞第二天就得見報,何況還得通過國民黨的檢查!所以,我只能借助于敵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的心情在字里行間輕輕躍動,來吐露自己深藏心底的興奮和擔憂了?!?/p>

在機場熱鬧的歡迎儀式之后,子岡“像追著看新嫁娘似的”,跟隨著車隊來到毛澤東暫時小憩的張公館,與毛澤東有了面對面采訪的機會,從而有了更新的觀察和認識。

她首先捕捉到一個細節(jié):“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边x擇這樣的細節(jié),暗含著深意,正如作者所說:“在國民黨反共宣傳中,一向把中共領導者形容得如洪水猛獸,或者粗野非凡。于是我在新聞中特別寫到毛主席在張治中公館中廣漆地板客廳里的拘謹行動,甚至打碎了一個蓋碗茶杯?!耆褚晃粊碜脏l(xiāng)野的書生,’我寫道。讓大家看看,這位革命者是來自民間的一個讀書人,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接下來是直接的采訪。子岡向毛澤東詢問在談判中將從哪些問題談起,他回答說:“這一切包括在民主政治里了。還要看蔣先生的意思怎么樣。”這句話有理有節(jié),既暗示了和談的基礎是民主政治,同時表明我們是帶著誠意來的,和談成與不成,還要看國民黨的態(tài)度。這些話顯示出毛澤東有備而來,對未來的談判胸有成竹。

這是一個樸實,然而卻有著豐富的斗爭經驗和文化素養(yǎng)的共產黨領袖形象,子岡通過自己的客觀描述,徹底擊破了國民黨的歪曲宣傳。

思考與探究

一、在作者看來,毛澤東到重慶有什么特別的意義?這從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此題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理解作者對這一歷史事件意義的認識。

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會帶來中國和平的喜訊,是“祥和之氣的開始”,它維系著“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這個意思在后邊也多次提到,并進一步闡明這一事件對于世界的意義,比如:“于是他們做盡姿態(tài)被攝入鏡頭,這個全世界喜歡看的鏡頭?!薄白鍪澜缢P心的一次勝利與和平的握手?!?/p>

二、閱讀課文,說說作者眼中的毛澤東有著怎樣的精神氣質,課文是通過哪些細節(jié)體現這一點的。

這是一篇人物特寫,作者出色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此題旨在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刻畫人物的手法。

這是一個樸實的、鄉(xiāng)野讀書人出身的共產黨領袖形象。這主要是通過以下細節(jié)展現的:“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薄八男走€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薄懊壬送庖拢致冻隼锩娴拇匦掳拙I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p>

三、嘗試把文章改寫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然后比較消息和特寫的不同之處。

此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改寫實踐,把握消息和特寫的不同點。

相關資料

一、重慶談判時國共雙方的輿論宣傳(張小滿)

8月28日,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這一驚人的消息震動了“假戲真作”的國民黨蔣介石。國民黨隨即調整宣傳方針,確定宣傳重點,把握宣傳基調。

第一,配合蔣介石確定的三項談判原則,大力宣傳所謂的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政令軍令必須統一于國民政府;以中國統一的障礙在于有武裝之政黨攻擊誣蔑“共產黨就是要槍桿子”,是恃其武裝向中央要地盤,不肯讓步;宣傳“共產黨對談判沒有誠意”,反對還政于民等等。1945年9月3日,蔣介石在《慶??箲?zhàn)勝利對全國同胞廣播詞》中提出:“只要是在革命建國的最高原則三民主義不致動搖,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法統不致紊亂的前提之下,一切問題,無不可以推誠相與,方能求得合理、合法的解決。”“我們要完成國家的統一,唯一的前提,是要我全國軍隊國家化,在我國領土之內,不可有私人的軍隊,亦不再有任何一黨軍隊;唯有軍隊不受個人權利、一黨私見支配,而后國家的統一,乃有真正確實的基礎?!闭f得振振有詞,冠冕堂皇,目的就是要共產黨交出軍隊和解放區(qū),統一于其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這是宣傳的基調。

第二,對談判采取低調淡化處理,盡量縮小毛澤東赴渝的影響。毛澤東親臨重慶,震動了全國,震動了世界,是轟動性新聞。駐重慶的外國記者紛紛發(fā)出專電,報道毛澤東抵渝盛況。毛澤東所乘飛機到達九龍坡機場時,駐重慶的各國記者幾乎全部出動,而重慶的幾十家報紙和通訊社,還有一批外地報紙駐重慶的記者,其人數遠遠超過外國記者,可是到機場采訪的卻只有少數幾個人,有的還是《新華日報》約來的。國民黨力圖以新聞封鎖減低和縮小中共中央的政治影響及毛澤東赴渝的意義。對這一舉世矚目的事件,《中央日報》的宣傳方針是:“報紙不發(fā)表社論,不寫本報專訪稿,新聞發(fā)布一律采用中央通訊社的新聞稿。有關談判的報道,要登得少,登得小,版面不要太突出,標題不要太大,盡量縮小此事的影響,不要替共產黨制造聲勢?!币虼耍吨醒肴請蟆逢P于談判的報道很少,采用中央通訊社的新聞稿也力求簡單,并排在不重要的地位,就是蔣介石與毛澤東會談的消息,也只是在國內要聞版中用兩欄標題刊出,不擺在顯著地位,從而使報紙版面顯得“冷冷清清”,這與最初對“邀請電”的宣傳形成鮮明的對比。()

與國民黨的宣傳相反,中共代表團到達重慶伊始,中共方面便掀起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高潮,中共根據形勢和談判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確定宣傳方針和重點報道內容。

第一,大張旗鼓宣傳毛澤東赴渝的重大意義,繼續(xù)大力宣傳中共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主張。8月28日晨,《新華日報》刊登了毛澤東即將赴渝的預告消息。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的當天下午,又專門發(fā)出了號外《毛主席今天到重慶》。這一驚人的消息震動了山城。毛澤東一下飛機,就向記者發(fā)表了書面談話,表明中共的主張和愿望。《新華日報》對此作了詳細的報道,并發(fā)表了《歡迎毛澤東同志來渝》的社論。中共掌握的新聞媒體在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對這一熱點問題進行突出報道。重慶各報刊競相刊登、轉載報道毛澤東抵渝盛況。

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對宣傳報道工作極其重視,到達重慶的第二天,即8月29日,他把《新華日報》社的負責同志召集到桂園開會,研究確定談判期間新聞報道問題。毛澤東親自參加。周恩來“指示:我們的記者要和各報的記者交朋友,把主席的活動情況和我們的主張都要及時地報道出去,要防止敵人扣壓稿件,把問題考慮周到。我們的主張是一定要說,但言語不要生硬,講究方法,不要刺激對方。他們的報紙不登,我們不管,我們一定要登好,要快些”。是日夜,忙碌一天的周恩來、王若飛又舉行茶話會招待各界人士,介紹、說明中共的主張和要求,緊鑼密鼓地展開宣傳工作,力爭社會輿論的同情與支持。毛澤東專門談了宣傳報道問題,指示《新華日報》“不要對我報道太多,不要突出個人,有些活動不必見報,可多登些人民來信”。遵照這一指示,《新華日報》貼近實際,以人民群眾特別關注的角度作切入點,刊登了大量人民群眾來信,其內容:一是表達人民群眾對毛澤東的歡迎、愛戴和祝福;二是表達對中共政治主張的擁護和贊成;三是希望國共誠懇商談,和平解決問題?!缎氯A日報》社的同志撰寫新聞,發(fā)表評論,正確有效地把握輿論導向,著力宣傳毛澤東赴渝的重大意義。毛澤東赴渝談判本身已表明了中共力量的強大和政治地位的提高?!爸袊膯栴},要沒有共產黨的過問是不行的?!痹僬?,中共宣傳的聲勢越大,國內外對談判越是關注,勢必造成一種聲勢,形成強大的力量,對于國民黨蔣介石不能不是一種震懾,使其不敢輕視和敷衍談判,不敢不顧及國內外的影響,不敢不保證毛澤東的安全。

第二,大力宣傳中共對談判的誠意,堅持談判一定成功,并以適當方式向外界介紹國共沖突的真相。談判伊始,中共提出了11項提案,國民黨也作出復案。通過幾次商談,已表明雙方的主張和要求相距甚遠。中共也意識到談判將不會有太樂觀的結果,但可以趁此機會向各界人士表明中共熱愛和平的強烈愿望,揭露蔣介石“假和談,真內戰(zhàn)”的陰謀。毛澤東、周恩來對于新聞宣傳不僅高度重視,而且身體力行,親自參與。談判之余,毛澤東及中共代表盡可能會見和接觸各界人士,詳盡地介紹和闡述中共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的基本方針,大力宣傳中共對談判的誠意,始終堅持談判一定成功的態(tài)度。毛澤東在許多場合一再表明:“明知談判困難很大,還是要談,因為人民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團結。所以,中共應該盡力地爭取和平,爭取團結,為人民利益必須這樣做?!?/p>

9月13日,毛澤東在首次舉行的外國記者招待會上說:“全國人民希望和平,我到重慶來盡一切努力以達到和平。我們共產黨人希望會談將有良好的結果,使中國能由抗戰(zhàn)轉到和平建設的時期。共產黨竭力避免與國民黨軍隊之間沖突,自許多地區(qū)后撤,避免沖突的危險,但將繼續(xù)與偽軍作戰(zhàn),因為敵偽軍依然攻擊我軍,并重占許多城市?!敝芏鱽硪矎娬{說:“共產黨軍隊應接受所在區(qū)域內的日軍投降。蔣介石不允許我軍在一定地區(qū)接受日本投降,則是不公平的?!泵珴蓶|、周恩來光明磊落地表明了中共的態(tài)度和立場。這期間毛澤東與各界人士的接觸中,在一切場合的談話都是圍繞著人們關心的和平主題,他強調說:“中國今天只有一條路,就是和,和為貴,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錯的。”他的那種“斷然截然的口吻,使大家非常信服中共對和平的決心”。當路透社記者問:“假若談判破裂,國共問題可能不用流血方法而得到解決嗎?”毛澤東斬釘截鐵地回答:“我不相信談判會破裂。在無論什么情況下,中共都將堅持避免內戰(zhàn)的方針?!敝泄矆猿趾推矫裰鞯姆结?,表現出對談判充滿信心的態(tài)度,擊破了談判之前國民黨多次散布的中共無意與政府談判解決糾紛的誣蔑,使中共力爭和平的誠意充分顯示于天下。盡管中共對談判的前途有清醒的認識,并做好了兩手準備,但是堅持談判一定成功的態(tài)度,順應了民心民意,這既是中共的愿望,也是斗爭策略的需要,從而推動了輿論向有利于中共方面發(fā)展。

第三,針對國民黨的歪曲和誤導宣傳,及時把談判中存在的問題、中共做出的讓步以及國民黨的有意拖延等予以披露。國共談判之初曾約定,在沒有結果的時候不向外界公布和介紹談判情況。然而人們對和平的期望使談判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熱點。國民黨含沙射影地大談軍令政令統一,影射中共恃其武裝向中央要地盤,誣蔑中共對談判沒有誠意?!缎氯A日報》不斷接到讀者來信,要求公布談判進展情況,重慶各階層人士也經常詢問談判結果。一時議論紛紛,甚至傳出了國共談判瀕于破裂的消息。為了公開闡明中共的政治主張,澄清事實,中共代表團通過各種渠道向外界介紹談判情況,說明目前談判尚未達成協議的癥結所在,并向外界表明,為了顧全大局,中共“茍能求全,不惜委曲”,已作出重大讓步。對于國民黨大肆宣傳的軍令政令統一,明確表明中共的看法。毛澤東接見《大公報》記者時指出:政令軍令統一是必要的,“然統一之政令軍令必需建于民主政治之基礎上。只有包括各黨各派無黨無派代表人士之政治會議,始能解決當前國是,民主統一聯合政府始能帶給全國人民以幸?!?。9月21日,談判陷入僵局之后,周恩來頻頻活動,向文化、婦女、產業(yè)、新聞各界和各黨派、國民黨內的民主派介紹談判情況,“指出導致談判陷入僵局的責任在于國民黨”。

在整個談判期間,國民黨對談判低調處理和在和平問題上名不副實的宣傳,使人們對談判的關注很難從國民黨的輿論宣傳上得到了解和滿足,人們望透紙背,感到失望。報紙宣傳避開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其作用和價值便會大大降低,勢必要受到冷落。人們把對事態(tài)發(fā)展的新聞關注轉向共產黨的報刊,以致于影響了國民黨報紙的銷路,引起國民黨內報人的重視和反思?!吨醒肴請蟆飞玳L胡健中說了一段發(fā)人深思的話:“對重慶談判的消息登得少和登得小,也不是辦法,最近《新華日報》的銷路多少?我們的報紙銷路多少?這樣拖下去怎么辦?我們不能領導這個時代是危險的?!毕麡O的方針使國民黨的輿論宣傳受到冷落,陷于被動。與此相反,中共通過廣泛宣傳,贏得了各界人士的理解和同情,普遍認為,中共不能再有讓步,若再讓步,不僅是中共的損失,且將是全國民主力量的損失。正是在社會輿論壓力下,國民黨在談判中斷五天后,主動提出恢復談判。

(節(jié)選自《論重慶談判前后國共雙方的輿論宣傳》,《史學月刊》2001年第6期)

二、一篇運用“客觀報道”手法的典范之作──《毛澤東先生到重慶》賞析(黃惶)

《毛澤東先生到重慶》是我國著名女記者彭子岡的一篇代表作。這篇著名的特寫發(fā)表于1945年8月,曾經轟動大后方。有人將此作與作家方紀所寫的追述延安各界在延安清涼山機場為毛澤東赴重慶談判送行的著名散文《揮手之間》并稱姊妹篇。此譽實不為過──盡管子岡本人謙稱:“我很惶恐,實不敢當?!?/p>

要說這篇特寫在寫作藝術上給我們的啟迪,那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作者恰當而嫻熟地運用了“客觀報道”這一高妙的宣傳策略,在字里行間巧妙地表達了作者所要傳達的信息,從而機智地突破了國民黨的新聞檢查,使愛好和平的人民“聽”到了作者煞費苦心地“彈”出的弦外之音。

事實上,對于采訪重慶談判的子岡來說,身處1948年的“陪都”,有很多話確是不宜和不便直說的。早在1938年,子岡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抗日戰(zhàn)爭中,她都以《大公報》記者的身份在重慶工作,秘密地接受中共辦事處的單線領導。所以,一方面,當她“作為一個白區(qū)的地下黨員,在長期熱烈的向往之后,終于平生第一次,卻又是窟中見到自己的領袖──這種復雜的激動之情是難于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須抑制的”。同時,作為一名以記者身份在白區(qū)活動的地下黨員,在這“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歷史性關頭,她有責任和義務配合黨的整個和談宣傳,但這種宣傳又必須是隱晦的和巧妙的。因為,她當時的公開身份是國共之外的“民營”報紙《大公報》的記者,而且,報道還須經過國民黨的新聞檢查才能見報。因而,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她只能采用“客觀報道”這一特殊的宣傳策略,曲折而微妙地“借助于敵后廣大民眾渴望和平的心情”,以及作者本人對黨和毛澤東同志的熱愛,“在字里行間的輕輕躍動”來吐露她“深藏心底的興奮和憂慮了”。換言之,帶著這種復雜的心情,面對這般復雜的情勢,子岡敏捷而果敢地采用的這一特殊的宣傳策略,實可謂是當時唯一有效而又可行的上上之策。所以,盡管她在報道中對自己的報道意圖未直言一字,但有心的讀者卻不難從字縫里體味出作者對毛澤東同志的敬仰,廣大人民對和平的企盼,以及中共的和平誠意在廣大人民和進步人士中引起的共鳴和反響。

為了使自己的報道意圖隱于無形,子岡在寫作技巧上作了高超非凡的藝術處理。她借用文學中的白描手法(在同時代的記者中,子岡較早地嘗試著把文學手法融進新聞寫作中),以清麗而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了無痕跡,確乎像一位“中立”報紙的記者在對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作漫不經心的“客觀報道”。但在這用心良苦的“客觀”背后,卻潛藏著作者想要明確無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