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SITS 2004-2023 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_第1頁
TSSITS 2004-2023 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_第2頁
TSSITS 2004-2023 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_第3頁
TSSITS 2004-2023 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_第4頁
TSSITS 2004-2023 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43.040.30CCST36SSITS低速無人駕駛產業(yè)聯(lián)盟團體標準T/SSITS2004—2023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motedrivingsystemoflow-speedunmanneddrivingequipment-Part2:Remotedrivingcockpit2023-12-15發(fā)布 2024-01-01實施低速無人駕駛產業(yè)聯(lián)盟深市機人標檢技術學會 發(fā)布T/SSITS2004T/SSITS2004—2023PAGE\*ROMANPAGE\*ROMANII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要求 1一般要求 2安全技術要求 4裝配要求 4功能要求 5試驗方法 6一般要求試驗 6功能要求試驗 6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起草。本文件是《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的第2部分?!兜退贌o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包含以下部分:——第1部分:總則;——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第3部分:遠程視頻域控制設備與接口。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yè)聯(lián)盟標準化委員會提出。本文件由深圳市機器人標準檢測技術學會、深圳市新產研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歸口。(北京科技有限公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圣賢、何遙、江志洲、吳灝峰、黃琰、周欣、陽衡、劉涌、劉大猛、文喆、張梓棟、陳增志、許長勇、王雷、管大勝、衡進、馮曉東、魯海寧、鄭奎、何貝。本文件為首次發(fā)布。T/SSITS2004T/SSITS2004—2023PAGEPAGE1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第2部分:遠程駕駛艙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系統(tǒng)中的遠程駕駛艙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具備全流程自動化行駛和作業(yè)的低速無人駕駛設備的遠程實時的控制輸入和可視化數(shù)據(jù)反饋的遠程駕駛艙設備。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6-2017標準電壓GB/T5226.1-2019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12265.3機械安全避免人體各部位擠壓的最小間距GB/T18831-2017機械安全與防護裝置相關的聯(lián)鎖裝置設計和選擇原則GB19517-2009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GB/T20850-2014機械安全機械安全標準的理解和使用指南GB/T32960-2017道路車輛運行數(shù)據(jù)遠程監(jiān)管與服務GB/T36606-2018汽車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要求GBZ26157.1-20102:ControlNet和EtherNetIP1部分:一般描述GBZ26157.4-2010工控現(xiàn)場總線類型2:ControlNet和EtherNet∕IP規(guī)范第4部分:網絡層及傳輸層IEC60447人機界面(MMI)、標志和標識的基礎和安全原則、操作原則IEC61310-1:2007機械安全.指示、標記和傳動.第1部分:視覺、聽覺和觸覺信號的要求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遠程駕駛艙remotedrivingcockpit遠程駕駛艙是由艙體基座、主機、顯示器、人體工學座椅、交互觸控屏幕、輸入按鍵面板、方向盤低速無人駕駛設備low-speedautomateddrivingequipment裝備有特定作業(yè)裝置,可用于自動駕駛和作業(yè)的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駕駛remotedriving遠程駕駛員通過遠程駕駛艙實時監(jiān)控低速無人駕駛設備工作狀態(tài)和視頻畫面,同時遠程駕駛員通過遠程駕駛艙實時下發(fā)控制指令至設備,其底層線控系統(tǒng)按照下發(fā)的指令進行橫向、縱向運動及特定作業(yè)。云控平臺cloudcontrolplatform部署在調度室或云端,具備對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監(jiān)控、遠程控制、調度功能的平臺。要求一般要求遠程駕駛艙的外觀應滿足如下要求。遠程駕駛艙表面無凹痕、劃傷、裂縫、變形、銹蝕、霉斑等缺陷。涂(鍍)層無起泡、龜裂或脫落。金屬機殼表面有防銹、防腐蝕層,金屬零件無銹蝕。銘牌遠程駕駛艙名稱、型號。遠程駕駛艙制造廠名及商標。遠程駕駛艙出廠年月及編號。供電條件GB/T156-20173.1220V/380VGB/T156-20173.75V/12V/24V接口遠程駕駛艙對外應具備以下電氣及通信接口。電源接口(含火線、零線、地線)。網絡接口。USB-A接口。電氣設計電氣設計上應遵循以下要求。電氣控制系統(tǒng)符合GB/T5226.1-2019的要求,安全可靠、控制準確。導線和電纜的選擇應適合于工作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外界影響。電氣接口的連接應保證牢固可靠,防止意外松脫,連接方法應適合被端接導線的截面積和性質。電控箱內走線應位于布線槽內,電控箱外走線應使用波紋管或軟導線管,并做好固定。識別標簽應清晰、耐久,適合于實際環(huán)境。IP32以上。工控機安裝方向為水平安裝,宜采用合適的減振設計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振動。在駕駛位易操作位置布置帶自鎖功能的緊急停止按鈕。總體結構設計總體結構設計上應遵循以下要求。遠程駕駛艙在總體的結構設計上,應該結構穩(wěn)固,地面布置穩(wěn)定,同時具備可通過樓梯或電梯搬運的性能;各個子模塊應當布局合理,科學排布,同時滿足易用、易維護的要求。在遠程駕駛艙的屏幕顯示模塊,應當參考人類工效學中車輛駕駛員眼睛位置,結合屏幕可視角度,設計合理的屏幕位置及大小,屏幕應當具備調節(jié)裝置,方便針對不同體格的駕駛員,進行位置的小范圍調整,至少包含屏幕的前后平移及鉛錘面的翻轉調節(jié)。屏幕亮度范圍應當符合一般室內照明環(huán)境下的顯示亮度。屏幕面板屬于易碎品,設計時應當考慮一定的防護性。GB/T36606-2018。在遠程駕駛艙的機艙模塊,應當滿足易維修調試的使用要求,同時在電氣性能設計上,應當具備一定的防水能力和密封性,機艙內部需要計算元器件發(fā)熱熱量,做對應的散熱設計。機艙位置應該部署在合理的位置,防止內部工作運行所產生的噪音及震動對駕駛員造成影響。在遠程駕駛艙的座椅模塊,座椅應當至少具備前后調節(jié)能力,方便適應不用體格的駕駛員,可以具備座椅高度調節(jié)、傾角調節(jié)、靠背角度調節(jié)等調節(jié)功能。座椅的位置應該充分參考人類工效學中車輛駕駛員眼睛位置、車輛駕駛員頭部位置,確保駕駛員在座椅上可舒適科學操作相關裝置。在遠程駕駛艙的操縱模塊應當參考受控車輛駕駛室原有布局,還原駕駛員的操作習慣與邏輯,操作模塊的位置和布置設計應符合人因工效學,應使疏忽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操作面板及模塊設計IEC61310(例如:(例如:位置傳感器)IEC60447。操作面板及相關模塊器件的位置應考慮人類工效學原則。為了適用,安裝在操作面板或模塊上的控制器件應維修時易于接近;安裝得使由于物料搬運活動引起損壞的可能性減至最小。手動控制器件的操動器應這樣選擇和安裝。操作面板或模塊不低于踏板站臺以上0.6m并處于操作者在正常工作位置上易夠得著的范圍內。使操作者進行操作時不會處于不適姿態(tài),且容易操作。腳動控制器件的操動器應這樣選擇和安裝。操作者在正常工作位置易觸及的范圍內。操作者操作時不會處于不適姿態(tài),且容易操作。在操作器件的顏色代碼上。起動/接通操動器的顏色應為白、灰、黑或綠色,優(yōu)選白色,不允許用紅色。急停和緊急斷開操動器(包括電源切斷開關,它預期用于緊急情況)應使用紅色。最接近操動器周圍的襯托色則應著黃色。紅色操動器與黃色襯托色的組合應只用于緊急操作裝置。停止/斷開操動器應使用黑、灰或白色,優(yōu)先用黑色。不允許用綠色。允許選用紅色,但靠近緊急操作器件不宜使用紅色。作為起動/接通與停止/斷開交替操作的操動器的優(yōu)選顏色為白、灰或黑色,不允許用紅、黃或綠色。(如保持-運轉的操動器,其優(yōu)選顏色為白、灰或黑色,不允許用紅、黃或綠色。在操作器件上的要求。(如電位器和選擇開關的安裝應防止其靜止部分轉動。只靠摩擦力是不夠的。(對于急停器件,建議但不限于使用手掌或拳(例如蘑菇頭式)觸及操動的按鈕裝置,其位置要求要求。急停器件應易接近且方便操作。急停器件應設置在要求引發(fā)急停功能的各個位置。顯示器顯示器分辨率宜大于或等于1920*1080。主機主機CPU性能宜大于或等于四核四線程,主機運行內存容量宜大于或等于8G,主機存儲容量宜大于或等于128G。存儲及工作溫度范圍遠程駕駛艙存儲溫度范圍應滿足-20℃至60℃,工作溫度范圍應滿足0℃至40℃。安全技術要求機械安全要求機械安全應遵循以下要求。在遠程駕駛艙的設計上,應當盡量避免產生機械安全風險的出現(xiàn)。遠程駕駛艙布局要合理,應便于操作人員裝卸工件、加工觀察和清除雜物;同時也應便于維修人員的檢查和維修。遠程駕駛艙零、部件的強度、剛度應符合安全要求,安裝應牢固,不得經常發(fā)生故障。駕駛員易受力觸碰到的外露部分應平整光滑,無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尖銳棱角或凸出的設計。駕駛艙座椅、顯示器、方向盤等可活動調節(jié)的部件應保證聯(lián)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設計符GB/T18831-2017的規(guī)定。遠程駕駛艙根據(jù)有關安全要求,必須裝設合理、可靠、不影響操作的安全裝置。GB/T20850-2014《機械安全機械安全標準的理解和使用指南》,在駕駛艙外凸位置要具備防止機械傷害的設計,同時在駕駛艙內部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機械傷害風險的結構。GB12265.3《機械安全避免人體各部位擠壓的最小間距》。在開合結構及空間受限的相關位置,應具備相關標志及提醒設置,防止產生機械安全事故。電氣安全要求電氣安全應遵循以下要求。短路與過載保護:駕駛艙應具備空氣斷路器,用于電路系統(tǒng)的過載或短路保護,同時用于設備電源的通斷開關;每路直流元件用電應經過保險絲,防止元件發(fā)生短路與過載現(xiàn)象導致安全事故。接地保護:駕駛艙需具備系統(tǒng)接地和保護接地,外殼導電部分需要進行接地保護,滿足GB19517-2009中的Ⅱ類設備接地要求。GB19517-20092.2的要求。裝配要求電氣聯(lián)接和機械聯(lián)接要求電氣聯(lián)接和機械聯(lián)接應遵循以下要求。電氣設備必須設置電源聯(lián)接裝置。電源線應選用橡皮絕緣軟線或軟電纜,或聚氯乙烯絕緣軟/凡因失效而可能有損于按設計用途使用的緊固件,應能經受正常使用中產生的機械應力。用金屬材料制造的螺紋聯(lián)接件不允許采用易蠕變的金屬材料,傳遞接觸壓力的電氣聯(lián)接螺釘應旋入金屬中。絕緣材料制成的螺紋件不能應用于任何電氣聯(lián)接。用絕緣材料制成的螺釘如果被金屬螺釘替代會損害電氣絕緣,則螺紋件也不能用絕緣材料制造。日常維修時更換電氣設備的外部螺釘,如果被替換的螺釘能用長螺釘替代,則不應對電擊防護造成危害。電氣設備的電氣聯(lián)接、機械聯(lián)接和既是電氣聯(lián)接又是機械聯(lián)接的聯(lián)接件、裝置、連接器、端子、導體等必須可靠鎖定。使用中發(fā)熱、松動、位移或其他變動應保持在允許的范圍內,并能承受電、熱、機械的應力。機械裝配在機械裝配工藝上,應當參考以下要求。應綜合考慮零部件的材質、功能、尺寸、批次數(shù)量、裝配精度要求、企業(yè)相關技術文件要求等因素選擇適用的駕駛艙裝配工藝、規(guī)范、方式和方法。應根據(jù)裝配產品質量要求和裝配技術文件進行裝配和檢驗,技術文件應包括駕駛艙零部件資料、裝配工藝文件、裝配作業(yè)指導書、裝配關鍵工序過程確認記錄以及裝配質量檢驗規(guī)范或作業(yè)指導書等內容。裝配前零部件應進行質量檢測,表面質量、尺寸精度和表面清潔度滿足裝配要求。除有特殊要求外,裝配前零部件的尖角和銳邊應倒鈍。對有動平衡要求的零部件,裝配前應進行重量分選和平衡檢測等。裝配過程零部件之間應避免產生損傷,影響產品質量。裝配環(huán)境(如溫度、濕度、降塵量、照明、防震、空間等)應符合產品裝配技術文件規(guī)定。應配備必要的量具、檢具等檢測工具和設備。功能要求(或與之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采用聲學或光數(shù)據(jù)采集(數(shù)據(jù)傳輸遠程駕駛艙通過TCP通信或CAN通信或串口通信的方式將實時采集的操控輸入設備的狀態(tài)數(shù)據(jù)傳輸至上位機軟件,上位機軟件再根據(jù)業(yè)務邏輯進行相應處理后下發(fā)至低速無人駕駛設備。遠程監(jiān)控遠程駕駛艙應能夠實時監(jiān)控低速無人駕駛設備工作狀態(tài)和視頻畫面。遠程駕駛(遠程控制)模式切換>>>多控多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