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_第1頁
2019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_第2頁
2019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_第3頁
2019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_第4頁
2019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范圍 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總則 2目的 2階段劃分及任務 2測網 2調查設計 3資料驗收及歸檔 4導航定位 4技術要求 4測前準備 5海上作業(yè) 6資料整理與處理 9水深測量(單波束) 10技術要求 10水位觀測和聲速測量 11測前準備 11海上測量 12資料處理及評價 14二維地震調查 15二維地震測量 15二維地震資料處理 22二維地震資料解釋 28三維地震調查 34三維地震測量 34三維地震資料處理 42三維地震資料解釋 47重力測量 51技術要求 51海上測量 52資料整理與處理解釋 56I重力測量成果 61地磁測量 63技術要求 63海上作業(yè) 64資料整理與處理解釋 66地磁測量成果 70海底熱流測量 7111.1測站 71海底熱流測量 71熱流資料地質解釋 76附錄A(資料性附錄)大地坐標系參考橢球體參數 78附錄B(資料性附錄)驗潮站水位觀測與預報 79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班報 81附錄D(資料性附錄)羅盤鳥校準方法及要求 90附錄E(規(guī)范性附錄)國際地磁參考場計算 91附錄F(規(guī)范性附錄)測線誤差改正值計算方法 92附錄G(資料性附錄)熱導率校正公式 93參考文獻 94表1不同調查階段相應的調查比例尺與測網密度 3表C.1導航定位班報 81表C.2水深測量班報 82表C.3地震作業(yè)班報報頭 83表C.4地震作業(yè)班報記錄 84表C.5地震資料處理作業(yè)班報 86表C.6海洋重力、磁力觀測記錄班報 87表C.7海底地溫梯度測量班報 88表C.8海洋沉積物熱導率測量班報 89II海域石油和天然氣地球物理調查規(guī)范范圍方法、調查精度、資料處理解釋及資料歸檔等技術要求。海洋地球物理調查工作亦可參照使用。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63.1-2007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1部分:總則GB/T12763.8-20078GB/T12763.10-2007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調查GB/T14499-1993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符號DZ/T0180-1997石油、天然氣地震勘查技術規(guī)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準完全布格重力異常IncompleteBougueranomaly有限范圍內海底地形改正、陸地(島嶼)重力效應改正后的空間重力異常。3.2測線誤差Erroronsurveyline海上作業(yè)條件差異在測線或測線段產生的重力異常/磁力異常整體偏差。3.3瞬間加熱無限長線熱源熱衰減模型InstantaneousHeatingInfiniteLineSourcemodel(IHILSmodel)應的解析解稱為瞬間加熱無限長線熱源熱衰減模型。1總則目的依據。階段劃分及任務調查階段按照GB/T12763.1-2007,GB/T12763.8-2008預查未知區(qū)進行路線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工作,成果圖件比例尺1∶1000000~1∶500000。(組起伏及埋藏深度。提出可供普查的潛力區(qū)域,為該區(qū)域的經濟建設提供參考資料。普查對預查后提出的有潛力地區(qū)開展的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工作,成果圖件比例尺1∶500000~1∶100000。初步評價,圈劃詳查區(qū)域,為該區(qū)域的經濟建設提供基礎資料。(加密測網帶和目的層進行含油氣遠景評價,提供參數井與預探井井位。詳查對普查圈劃出的具有含油氣遠景的詳查區(qū)域開展的地球物理調查工作,成果圖件比例尺1∶100000~1∶25000。依據,為制定勘探規(guī)劃、項目建議等提供資料。探井位提供資料,可以開展三維地震調查,成果圖件比例尺≥1∶25000。測網測網密度定、主要技術方法見表1剖面或點位進行測量。2表1不同調查階段相應的調查比例尺與測網密度調查階段成果圖件比例尺主導技術方法主測線距聯(lián)絡測線距預 查1∶1000000~1∶500000二維地震、重力、磁力20km~8km40km~16km普 查1∶500000~1∶100000二維地震、重力、磁力8km~2km16km~4km詳 查1∶100000~1∶50000二維地震、重力、磁力、熱流2km~1km4km~2km1∶50000~1∶25000二維地震、熱流≤1km≤2km≥1∶25000三維地震測線布設根據不同階段的任務和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測線布設。主測線盡可能垂直所需追蹤的構造走向布設,聯(lián)絡測線垂直主測線布設。分階段實施地球物理調查的工區(qū),測網、測線應統(tǒng)一布設,包括測線和聯(lián)絡測線的編號。階段已完成的部分工作。測線布設應參考最新版本海圖,注意避讓島礁等障礙物。調查設計項目設計項目設計應依據地質任務進行編制,由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主要內容包括:調查項目(課題)任務、地質目的與要求;調查海域工作程度(概況、主要成果、存在問題),工區(qū)及鄰區(qū)地質、地球物理基本特征等;調查比例尺,測網布設、調查工作量;調查技術方法及其質量要求;海上采集(含試驗工作)、資料處理、解釋等進度計劃;預期成果;人員組成、職責,分工與協(xié)作;經費預算;管理及安全保障。采集施工設計采集施工設計依據項目設計,由承擔單位審查后實施。主要內容包括:地質任務與任務來源;工區(qū)概況(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等);調查比例尺,設計工作量、測線部署(含圖表);調查船、調查技術選擇、導航定位、采集設備以及設備檢驗項目、技術指標;施工方法、作業(yè)參數、技術要求;施工部署;人員配置及責任分工;預期成果類型;安全與質量控制措施;資料驗收要求及上交資料項目。3資料驗收及歸檔資料驗收合格的原始資料報廢。驗收由調查任務下達單位執(zhí)行。驗收結果應作文字評語,參加驗收者簽字,單位蓋章,作為調查成果驗收和資料歸檔的內容之一。資料歸檔歸檔內容內容包括:調查任務書,或合同書、委托書等;課題論證報告、技術設計、方案報告及其審批意見;課題調查實施計劃、站位表、測線布設圖等;調查、實驗、測試分析等原始記錄;計算、分析整理的成果數據報表及說明;各種圖表、圖件(包括底圖)、照片及文字說明;航次報告、專題工作報告;調查報告及成果鑒定、審議書;課題成員及經費結算表。上述內容應將紙介質和電子文本同時歸檔。歸檔要求經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歸檔。歸檔內容齊全、完整、簽字手續(xù)完備。終審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歸檔。歸檔單位書、合同書規(guī)定的檔案室。導航定位技術要求施工設計導航定位技術設計具體內容參照4.4.2執(zhí)行;增加“導航定位采用的大地坐標系、投影坐標系及其參數”等內容。導航定位采用的大地坐標系、投影坐標系及其參數應在施工設計中闡述,還需完成下列計算,并將結果表示在施工設計中。所有調查測線的經度、緯度和相應的投影坐標數據;所有調查測線炮點號計算;4繪制調查測線設計布設圖,需標明使用的大地坐標系、投影坐標系;UKOOAP1/90系列格式記錄于磁帶或磁盤上。WGS-84大地坐標系和U.T.M投影坐標系參數見附錄A。精度要求10m95上的炮點定位誤差<±5.0。衛(wèi)星定位定位信號和誤差校正信號的作業(yè)距離應覆蓋整個作業(yè)區(qū)域。導航定位功能應滿足作業(yè)施工要求。衛(wèi)星信號(包括校正信號)穩(wěn)定可靠,并具有不中斷作業(yè)的能力。調查設備傳感器定位各種調查設備傳感器的定位,可采用如下方式:后處理時進行偏移距校正完成;綜合導航系統(tǒng)中輸入準確的偏移量進行實時計算完成。水下定位滿足作業(yè)的水深要求。系統(tǒng)通信頻率與其它聲學設備互不干擾。工作持續(xù)時間滿足作業(yè)要求。測前準備設備安裝羅經安裝的位置上,并測量其相對于導航參考點的位置偏量,該位置偏量測量誤差<±5.0cm。衛(wèi)星定位天線(RGPS)安裝10°以上無大的障礙物。各類天線應盡量避免安裝在一起,保證同頻段天線互不干擾。主定位天線離導航參考點距離<50m。水下定位設備安裝相關姿態(tài)傳感器單元,應盡量安裝在載體相對穩(wěn)定的位置上。定向設備應盡量安裝在作業(yè)船中心軸線位置,參考方向指向船艏。系統(tǒng)計算單元與傳感器之間的連接線保持最短。5.2.2設備校驗設備系統(tǒng)穩(wěn)定后,應對儀器進行校驗。5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校驗CGPS已知點上進行。h1。使用校正信號測得的水平誤差<±2.0。6個月。羅經系統(tǒng)校驗校驗過程中,作業(yè)船應調頭一次,船調頭系統(tǒng)穩(wěn)定后方可第二次測量。15組。校驗基線的方位值與觀察值相差<±0.5°。校準后羅經精度<0.5°。校驗結果有效期6個月。尾標定位系統(tǒng)校驗15組。定位誤差<±10.0。校驗結果有效期6個月。水下定位系統(tǒng)校驗水下定位設備需經過海試校驗。便攜式安裝,在安裝后進行校驗。0.5%。聯(lián)機試驗作業(yè)使用的綜合導航定位系統(tǒng)與其它調查設備(系統(tǒng))之間應進行聯(lián)機試驗。綜合導航定位系統(tǒng)與其它設備(系統(tǒng))之間能相互正確傳送和接收數據。綜合導航定位系統(tǒng)與其它設備(系統(tǒng))時間同步。海上校驗需在海上校驗的設備(如水下定位),正式作業(yè)前還需在海上進行校準試驗以獲得相應的偏差值,結果應滿足5.2.2中的相應條款要求。海上作業(yè)基本要求配備主、輔定位系統(tǒng)。所有定位系統(tǒng)(包括主、輔系統(tǒng))必須在出航前經過校驗并滿足技術設計中的精度要求。航行要求勻速、直線航行。在線測量時,航向變化每分鐘<10°;特殊情況(例如避障礙物)量值班員,采取相應措施。6502525m之間,特殊情況(例如避障礙物)超限,需經主管部門認可。實時調查作業(yè)要求定位作業(yè)95HDOP值<3PDOP值<5。工作時使用的衛(wèi)星顆數≥4。衛(wèi)星仰角>10°。偏離設計測線位置炮點橫向偏離設計測線的左右距離<5095%的定位點<25m達到項目設計的覆蓋率。正常作業(yè),每分鐘最大修正航向夾角<10°;特殊情況(例如避障礙物)除外。主、輔定位系統(tǒng)考,輔定位系統(tǒng)必須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主定位系統(tǒng)因故障或信號差而達不到工作精度要求,可由輔定位系統(tǒng)數據替代使用。進行工作。一條測線的定位不合格點>20%時,應重新補做。5min以上不可靠或中斷的測線段需補測。羅經羅經通電>24h,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作業(yè)船每次大轉彎后,羅經穩(wěn)定,數據可靠。尾標定位根據項目要求選用大地坐標系和投影坐標系。RGPS30min起,供電系統(tǒng)正常,系統(tǒng)穩(wěn)定。RGPS鎖定衛(wèi)星時間>30s。水下定位禁止同時使用相互干擾的聲波信號源。禁止作業(yè)船倒車。三維地震調查定位滿足作業(yè)覆蓋率。CMP面元覆蓋情況。RGPS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電纜與震源的位置、羅盤數據和電纜羽角的變化。班報記錄整個作業(yè)過程要做班報記錄。7使用電子文檔記錄班報,需每天打印并有當班人員簽署全名。200一次班報。遇到儀器發(fā)生故障、船只干擾等特殊情況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并記錄班報。班報填寫準確、不得涂改。進行全面檢查并簽署全名。C的表C.1。數據記錄導航定位所有數據應進行記錄。地震調查,導航定位系統(tǒng)必須在磁盤(帶)UKOOAP2/94文件、處P1/90據項目要求記錄。記錄進入導航定位系統(tǒng)的所有數據。磁帶和光盤記錄中,一盤磁帶或光盤可記錄多條測線;但不允許一條測線跨盤記錄。導航定位系統(tǒng)應實時顯示或打印如下信息:作業(yè)所使用的坐標系統(tǒng)和定位參數;格林尼治日期及時間、炮號、炮點坐標、航向、航速、橫偏距離等導航信息;地震調查中電纜深度、電纜羽角、電纜羅盤水鳥的數據或圖形;衛(wèi)星定位、尾標定位、水下定位、羅經、測深系統(tǒng)的數據信息和統(tǒng)計數據或圖形(如使用)。應能實時顯示電纜的共中心反射點(CMP點)相對于采集面元的位置;實時監(jiān)視、顯示航行線內和與它相鄰航行線內的各面元線的覆蓋狀況及覆蓋率;實時顯示電纜和震源的位置。導航定位系統(tǒng)信息實時顯示術負責人應經常檢查定位資料的質量情況。質量監(jiān)控值班人員實時監(jiān)視儀器工作狀態(tài)。檢查數據記錄設備正常運行。數據記錄質量正常。技術負責人應經常檢查定位資料的質量情況。資料整理與處理資料整理實時調查作業(yè)取得的資料。對比設計測線與實時作業(yè)測線,檢查是否有未作業(yè)測線。通過實時調查數據顯示或打印記錄的檢查,對數據質量進行初步評價,制作質量自檢表,其內容應包括:測線名、起始炮號、結束炮號、有效工作量、測線偏離情況、HDOP統(tǒng)計情況、自8檢、調查方法等。檢查數據記錄盤(帶)帶或光盤必須有標簽,內容包括測線名、盤號、記錄數據格式、作業(yè)日期等。100%檢查,確保數據準確、可用。編寫導航定位工作報告,其內容:a)4.4.2中a)~d);定位系統(tǒng)的校準方法、校準值和系統(tǒng)工作穩(wěn)定性分析;定位作業(yè)質量分析;實時調查作業(yè)存在的各種問題、改進方法及今后工作的建議。資料處理處理前資料收集進行資料處理前,收集下列資料:綜合導航定位班報;導航定位工作報告;導航定位數據記錄盤(帶);工區(qū)基本參數;各種導航設備相對位置圖。處理內容與要求導航定位數據記錄帶(盤)標準化檢查:施工參數檢查、各種導航設備相對位置校核。預處理:數據粗差剔除、內插修補。差曲線分析;平差后各節(jié)點精度評估;平差前后各節(jié)點誤差橢圓圖形分析,誤差橢球值<5.0m。UKOOAP1/90數據。制作項目設計書中有關導航定位作業(yè)的各種圖件。處理質量控制5.1.2要求的數據進行刪除或改正。主定位系統(tǒng)信號丟失或不穩(wěn)定時間>20min,采用輔助定位系統(tǒng)數據。RGPS節(jié)點定位誤差橢圓長半軸<2.0m,RGPS節(jié)點定位誤差橢圓長半軸<5.0m。實時調查作業(yè)的測線炮點進行誤差分析和質量分析。處理成果處理成果數據UKOOAP1/90格式記錄,記錄介質為磁盤(帶)。點位置坐標,各調查設備位置數據。處理成果圖件要求處理成果圖件,按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9標注投影坐標線、經線、緯線。mm~10mm100線兩端標注測線名,其它調查按調查方法要求制圖。注記欄內容:投影方式、橢球體名稱和參數。處理報告資料處理報告應包括下述內容:a)4.4.2中a)~d);處理方法和流程;定位作業(yè)質量分析及最終處理成果評估:精度分析、可靠性研究、簡單評語和建議;處理人員及設備;存在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等。資料提交及歸檔導航定位作業(yè)資料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導航定位班報;導航定位數據;導航定位質量自檢表;導航定位工作報告。導航定位處理資料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測線導航定位數據,數據項包括:測線編號、炮號、經度、緯度、航向、航速;導航定位處理報告。水深測量(單波束)技術要求施工設計按照GB/T12763.10-2007以及本標準4.4.2要求編寫施工設計;增加―驗潮站布設方案、水準點分布情況及聯(lián)測要求‖的內容。收集資料:測量區(qū)域最新海底地形圖和海圖;測量區(qū)域內或附近的驗潮站、水文站資料;助航標志及航行障礙物的情況。測量準確度測深儀標稱精度≤0.1%。水深≤30m,水深測量準確度≤±0.3。水深>30m1%。10測深儀技術指標6.1.3.1標稱精度≤0.1%;換能器波束垂直指向角≤30°;船速>10kn、船橫搖<10°、縱搖<5°的情況下,能正常工作;采用數字記錄。測深儀選擇地貌復雜海區(qū),選用垂直指向角小的單波束測深儀。港灣、航道和沿岸地區(qū),選用淺水單波束測深儀。近海測量選用量程適中的單波束測深儀。遠海測量選用深水單波束測深儀。水位觀測和聲速測量在水深<200m20km以內的近海海域應進行潮汐改正。GPS測量水位或潮汐數值預報方法預報水位。水位觀測準確度≤±5.0cm1min;潮汐數值預報方法預報水位準確度<20.0cm。B執(zhí)行。聲速測量。作業(yè)前,實測工區(qū)聲速。(1500測前準備換能器安裝換能器安裝在船底,必須成鉛垂方向。測深儀校驗測深儀校驗分為停泊校準、航行試驗。停泊校準調查船停泊狀態(tài)下測深儀應校準。選擇水深>5m、海底平坦地區(qū)進行校準,或用檢查板(BarCheck)進行校準。實際水深與測量水深之差≤0.3m。實際水深與測量水深之差為測深儀的校準值,測深儀探頭吃水深度加上校準值為測深儀補償值。6.1.3的要求。6個月。重新安裝,必須重新校準。航行試驗航行試驗在測深儀換能器安裝或變換位置后進行。應在水深變化較大的海區(qū)進行。不同深度、不同航速條件下測深儀工作正常。11海上測量水深測量1mm;海底地形變化劇烈的地區(qū),需加密測量,加密程度依據調查目的確定;離、靠碼頭時,測量換能器的吃水深度;的相對位置,在數據處理時進行位置改正。水深測線誤差交點水深差值水深測線誤差依據主測線與聯(lián)絡測線交點處水深測量差值衡量。換能器吃水改正、聲速和水位改正后,主測線與聯(lián)絡測線交點處水深測量差值標準:a)深≤30m,差值≤0.6m;深>30m2%。超差值標準的交點數≤10%。水深測量準確度計算nn id2i1 2nM

....................................(1)式中:M——水深測量準確度,單位:m;di——主測線與聯(lián)絡測線交點處水深測量差值,單位:m;n——主測線與聯(lián)絡測線的交點數。補測或重測在下列情況下應進行補測或重測:2.5cm;累計漏測點比例>2%;地貌復雜海區(qū),發(fā)生漏測;6.4.1.3要求;6.4.3a)要求;6.2要求。水深拼接測量和比對要求:拼接處至少布設一條比對水深測量線;12各圖幅內,比對水深測量線長度≥1cm;6.4.3a)要求;6.4.3中a)要求后,對圖幅數據進行系統(tǒng)誤差改正。數據記錄導航定位和水深測量數據記錄要求:采用數字記錄;全部原始記錄數據;全部原始記錄數據備份。測量質量監(jiān)控值班人員負責實時監(jiān)視儀器的工作狀態(tài),檢查數據記錄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數據的記錄質量。束后,對所獲得的資料全面檢查。技術負責經常檢查測量資料的質量。班報CC.2。除測線調查開始及結束各記錄一次外,每小時記錄一次,當班人員簽署全名。調查船變速、偏航或儀器發(fā)生故障等特殊情況必須及時處理,并記錄班報。班報填寫準確、不得涂改。班組長負責對班報記錄(包括電子文檔)進行檢查并簽署全名。技術負責人對每個作業(yè)周期的班報記錄進行全面檢查并簽署全名。測深工作報告在作業(yè)結束后20天內提交,內容:任務;工區(qū)概況;設備簡介;作業(yè)參數(如量程、發(fā)射頻率、海水聲速、換能器的相對位置等);設備配置及作業(yè)中的運轉情況;生產完成情況,包括完成工作量、質量分析和遇到的問題;作業(yè)人員。資料處理及評價果說明文檔。數據處理要求定位點粗差剔除及內插修補。換能器吃水改正。13聲速改正。水深≤200m,進行水位改正。制作測線航跡圖、實測水深圖和海底地形圖。數據處理報告內容包括:任務;概況;處理參數;精度分析;完成情況,包括完成工作量、質量分析和遇到的問題等;成果;處理人員。資料評價水深測量資料評價標準:滿足6.4.3中a)要求,合格;不滿足6.4.3中a)要求,不合格。資料提交及歸檔水深測量原始資料的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班報;測深數據;測深工作報告;質量自檢表。水深測量數據處理資料的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數據處理報告;度、測量值、改正值、深度值。二維地震調查二維地震測量作業(yè)前準備施工設計根據項目設計書編寫施工設計書和開展作業(yè)前的資料準備工作。74.4.2闡述內容編寫。14儀器測試與校準地震儀器日檢測試評價標準參考儀器出廠指標,儀器日檢應包含但不限于下列項目:儀器噪音;增益誤差;相位誤差;串音測試;諧波畸變。地震儀器月檢測試評價標準參考儀器出廠指標,儀器月檢應包含但不限于下列項目:儀器噪音;脈沖響應;增益誤差;相位誤差;串音測試;諧波畸變;共模抑制比;漏電測試。檢驗結果單獨記錄到磁帶或磁盤中備查。電纜羅盤校準E.羅盤校準的有效期不得超過兩年;羅盤校準精度:偽隨機誤差均方差<±0.6°;恒定誤差<0.5°。設備檢查根據施工設計書的要求,進行作業(yè)前的各項設備測試和校驗準備。7.1.1.2.17.1.1.2.2的要求。深度控制器/7.1.1.2.3的要求。40炮的正常測試運行記錄。現場質量控制和處理系統(tǒng)對正常的數據帶進行解編和處理。各種輔助設備通過正常的循環(huán)記錄測試或輸出記錄。根據整個采集系統(tǒng)信號流程圖,確認回放記錄上各種信號正確。檢查用于記錄采集數據的磁帶,確認存儲介質可用。關槍標準備有槍陣組合和驗證關槍標準的信號特性測試或模擬結果。關槍應達到以下標準:90%;0.998。15作業(yè)前資料準備作業(yè)前需備有下列資料:施工設計書;氣槍關槍標準;儲存在磁盤(帶)上的儀器檢驗記錄;電纜羅盤校準報告;氣槍陣列裝配圖、電纜/羅盤/深度控制器裝配圖。海上作業(yè)震源系統(tǒng)槍陣中各氣槍同步誤差<±lms。氣槍陣列沉放深度與設計沉放深度差值<1.0m。90%。90%。氣槍同步控制系統(tǒng)記錄并顯示每一炮的槍陣中各槍激發(fā)時間。電纜接收系統(tǒng)電纜沉放深度300特殊情況下兩個正常工作的深度控制器之間的距離≤600m。電纜沉放深度與設計沉放深度差值<1.0m。深度控制器翼角在作業(yè)過程中應保持在±5的翼角允許在±10°以內。每個深度控制器與設計放置深度差值≤l.0m,兩個相鄰正常工作深度控制器的讀數差值≤l.5m。電纜羽角與懸掛設備200個炮點在儀器班報上記錄一次電纜羽角值;電纜羽角>10°時,縮短間隔為每100炮點加密記錄。電纜工作段長度>3km,電纜上兩個正常工作的深度控制器之間的距離≤600。電纜工作段長度>5kmRGPS。電纜噪音每條測線作業(yè)開始和結束時,保持作業(yè)航速做噪音記錄,記錄長度與作業(yè)時記錄長度相同。特殊情況下,如天氣或作業(yè)船情況發(fā)生變化,噪音影響明顯增大時,也需做噪音記錄。8Hz,18dB/octave低切濾波器。電纜噪音均方根值<5μbar。631電纜噪音均方根值<10μbar。16地震記錄系統(tǒng)記錄儀器的日檢和月檢記錄儀器的檢驗項目、方法、技術指標按儀器出廠說明書的規(guī)定確定。24h7.1.1.2.1。—測線作業(yè)再做日檢。7采集記錄設備發(fā)生故障,維修或更換部件后,需重做月檢。監(jiān)視記錄40號、日期、時間、采樣率、所有地震道。特殊情況,如船只干擾、掛漁網、噪音突然增大等,需及時回放監(jiān)視記錄。監(jiān)視記錄需準確反映地震原始記錄的面貌。應連續(xù)繪制并系統(tǒng)注明一可選道的單道剖面記錄。磁帶記錄的情況下,允許多條測線數據記錄到同一盤磁帶中,不允許同一條測線跨盤記錄。一個作業(yè)區(qū)的磁帶盤號應按順序連續(xù)編號,每盤帶上粘貼牢固的標簽,標示清楚無誤。地震數據磁帶標簽內容:工區(qū)總盤序號、測線總盤數和測線盤序號;工區(qū)范圍、客戶方和施工方名稱;測線號及炮號和文件號范圍;磁帶機型號和記錄格式;記錄長度、采樣率和工作道數;施工方向、施工日期。班報記錄C中的表C.3,包括以下內容:項目名稱、工區(qū)范圍、客戶方和施工方名稱、測線號、施工序號、施工方向和施工日期等;記錄系統(tǒng)名稱、磁帶機型號、記錄格式、記錄長度、采樣率和濾波參數等;電纜型號、工作段長度、總道數、道間距、檢波器型號、檢波器靈敏度和覆蓋次數等;電纜最小偏移距、沉放深度、深度控制器及羅盤鳥的配置情況等;氣槍類型、組合方式、總容量、操作壓力、沉放深度、炮間距和氣槍控制器型號等;輔助道配置情況說明。CC.4,包括以下內容:項目名稱、工區(qū)范圍、客戶方和施工方名稱等;測線號、施工序號、施工方向和施工日期等;風力、方向和涌浪情況等;測線起始和結束的噪音對應文件號和噪音均方根值;磁帶盤號、磁帶機號及每盤磁帶上起始和結束文件對應的炮號和時間等;200炮記錄一次炮號、文件號、時間、羽角和水深等;17測線起始時和結束時不正常道的情況;測線作業(yè)過程中的關槍情況;測線的總壞炮數和壞炮率統(tǒng)計;測線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特殊情況的備注;操作員簽名和質量負責人簽名。班報填寫準確,炮號和文件號對應關系與數據磁帶記錄一致,不得涂改。200炮按要求如實完整的填寫一次數據。詳細注明施工作業(yè)中影響質量的因素。注明作廢炮點號、文件號、壞道的道號及原因。按時間放炮,需注明放炮的時間間隔。海上試驗在新海區(qū)施工、或者勘探目的有變化時,作業(yè)前需進行下列海上試驗工作。20m水深的海水聲速曲線。小偏移距。通過調節(jié)電纜前導段,最小偏移距誤差<3.0m。處理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資料采集過程中的各種關鍵參數。QC處理系統(tǒng)QC處理系統(tǒng)對采集的每條測線(較長測線可分段)進行現場處理和質量分析。采集的有效原始帶及其備份磁帶能夠全部解編,確認磁帶記錄數據完整無誤。每條測線進行單次剖面抽取,確認采集數據正常。典型記錄進行原始資料分析。類型有:噪音分析,了解主要噪音的類型及分布;頻譜分析,了解資料有效信號和噪音的頻率成分。所有野外采集的參數試驗線,使用同一處理流程及參數進行現場保真疊加處理。CC.5。提交現場處理報告。航行要求5.5kn。1km處電纜拉直。到達測線終點后,繼續(xù)沿作業(yè)航向航行,航行距離>半個排列長度加上定位接收天線1/2近道偏移距處的距離。炮點偏離設計測線的橫向距離≤25m,特殊情況,如避讓島礁等障礙物時除外。到設計測線上。質量控制不允許開始作業(yè)的要求出現下列問題之一時,不得開始作業(yè)。18工區(qū)開始作業(yè)的第—條測線未達到每道工作正常;3%或超過兩個相鄰道;7.1.2.2規(guī)定的情況;7.1.1.2.1、7.1.1.2.2所規(guī)定的各項測試要求;7.1.2.1的要求;導航定位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QC處理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不允許繼續(xù)作業(yè)的要求出現下列問題之一時,不能繼續(xù)作業(yè)。采集儀器、震源或主導航定位等系統(tǒng)出現故障;30min;7.1.2.2.3中規(guī)定標準;任何相鄰兩個正常工作的深度傳感器之間距離>600m;電纜不正常道多于總道數二十四分之一,或超過兩個相鄰道;90%;90%;100炮中,空、廢炮數≥30;QC72h。作業(yè)質量控制一條測線開始施工<5km時因故停止施工,該測線作業(yè)報廢。一條測線開始施工滿覆蓋測線長度<1km時因故停止施工,該測線作業(yè)報廢。一條測線空、廢炮率>5%,該測線作業(yè)報廢。整個作業(yè)空、廢炮率<3%。1/2近道偏移距處的距離;反向施工,銜接處重疊長度>1近道偏移距處的距離。15°,放寬作業(yè)質量要求需經主管部門認可。采集資料評價標準一級品全部符合下列要求的資料,評為一級品。儀器月檢、日檢記錄合格;施工中儀器、震源、電纜和定位等工作正常,整條測線的空、廢炮率<1%;93%;工作不正常道少于總接收道數的四十八分之一;電纜羽角≤10°;氣槍和電纜沉放深度在設計深度的±1.0m以內;電纜噪音<5μbar;炮點橫向偏離測線<25m。19二級品符合a項,同時b~f項中出現任意一項的資料,評為二級品:儀器月檢、日檢記錄合格;1%~5%;工作不正常道大于總接收道數的四十八分之一,但小于總接收道數的二十四分之一;電纜羽角>10°;避讓島礁、漁船等障礙物時,炮點橫向偏離測線>500m,并在班報中詳細注明;不滿足以上要求的特殊海區(qū),已經主管部門認可。廢品符合以下條款之一的均屬于廢品:儀器月檢、日檢記錄不合格;工作方法不符合設計規(guī)定;測線空、廢炮率>5%;電纜工作段長度>3km,nn/2個連續(xù)空、廢炮;采集資料驗收作業(yè)采集原始資料內容包括:作業(yè)日報;作業(yè)班報;儀器日檢和月檢;監(jiān)視記錄;震源監(jiān)視記錄資料;地震原始記錄磁帶;作業(yè)報告;地震資料現場處理報告。資料整理地震原始記錄磁帶磁帶標簽內容與地震儀器班報記錄一致;100%備份,并分別裝箱。監(jiān)視和打印記錄施工日期等內容。期、作業(yè)船隊及卷(冊)數等內容。20地震儀器班報地震作業(yè)班報,按測線施工順序裝訂成冊。測量工作報告地震采集的測量工作報告在作業(yè)結束后20天內提交,編寫內容:任務;工區(qū)概況;作業(yè)參數;采集設備安裝、配置及作業(yè)中的運轉情況;生產完成情況,包括質量分析和遇到的問題;作業(yè)安全及環(huán)境保護工作;船隊人員及駐船代表人員名單;作業(yè)船舶資料;電纜/羅盤/深度控制器裝配圖、氣槍陣列裝配圖、子波波形及頻譜資料;質量自檢表;設備校驗報告。資料驗收施工結束后由技術主管部門組織驗收,根據項目設計書和采集施工設計書進行。內容包括:任務完成情況及質量統(tǒng)計;試驗工作量統(tǒng)計及試驗資料和試驗分析資料;原始資料監(jiān)控記錄和地震原始數據磁帶;作業(yè)班報、日檢記錄、月檢記錄、儀器測試記錄和校準文件;氣槍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記錄;工作報告。資料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地震作業(yè)班報;地震日檢、月檢資料;地震質量監(jiān)控記錄剖面;地震數據磁帶;氣槍監(jiān)控單炮記錄;地震資料現場處理報告;地震工作報告。二維地震資料處理原始資料準備地震原始記錄磁帶按測線檢查與接收原始記錄磁帶。磁帶記錄格式:SEG格式。每盤磁帶標簽內容與作業(yè)班報一致。21作業(yè)班報件號、炮點號、航向、記錄長度、采樣率、槍陣沉放深度、電纜沉放深度、羽角、水深。導航定位數據UKOOA-P1/90格式,內容包括:導航點、震源點、各地震記錄道坐標、水深。其它輔助資料關的地質、鉆井、測井資料。技術要求數據解編或格式轉換地震原始記錄數據解編或轉換為地震數據處理系統(tǒng)使用的數據格式。注意振幅數據的浮點類型。必須包括炮點號、文件號和接收道號的道頭信息。20%單炮記錄,檢查數據解編或格式轉換的正確性。置道頭CMPCMP空間位置和炮檢距。查看炮點、檢波點、CMPCMP的正確性。疊前去噪剔除野值、壞道,壓制規(guī)則干擾,提高信噪比。防止產生假頻。被壓制的干擾波數據中無明顯有效信號。顯示疊前去噪前后的數據及其差值,對比檢查去噪效果。振幅補償振幅補償后的地震記錄要求:淺、中、深層的反射波能量基本均衡;炮集之間、共接收點道集之間無明顯的能量差異。反褶積壓縮地震子波、提高地震記錄的時間分辨率。處理效果。22多次波壓制壓制海水鳴震等多次波的同時要能夠突出有效信號。壓制或保留的可疑信號要盡量給出合理的證據說明其為多次波或有效信號。速度分析初始速度分析以建立區(qū)域速度場為目的,分析結果能夠反映速度變化趨勢、涵蓋速度變化范圍。NMO利用CMP道集數據,以初始速度為基礎,分析動校正速度、建立水平疊加速度場,分析點密度要求1速度點/(分析結果滿足CMP平疊加動校正的要求。DMO利用DMO道集數據,以NMO速度分析結果為基礎,分析動校正速度、建立水平疊加速度場,分析點密度要求同b,分析結果滿足DMO道集數據水平疊加動校正的要求。偏移速度分析利用偏移掃描數據或者偏移道集數據,以DMO速度分析結果為基礎,分析偏移速度、建立偏移速度場,分析點密度要求同b,分析結果滿足偏移處理的要求。其它事項速度分析要考慮構造形態(tài)的變化,符合地質規(guī)律。傾角時差校正(DMO)精度。DMO方法及參數。DMODMO速度分析。DMODMO水平疊加水平疊加是將動校正道集進行等時疊加,生成水平疊加剖面。選擇合適的動校正方法和動校正速度場,用于疊加的動校正道集在切除帶內要拉平。選擇合適的內、外切除參數,保留有效波,切除拉伸畸變、殘留多次波。(具體要求要根據疊前地震記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水平疊加剖面海底清楚,海底以上要求零振幅。偏移成像偏移成像處理的目的是地震波場實際空間位置的歸位,生成偏移剖面。23根據地質任務的要求、構造形態(tài)的復雜程度選擇合適的偏移類型。做好偏移速度分析,要求繞射波收斂,反射波、斷面波正確歸位。根據偏移速度場、偏移前地震記錄的信噪比,選擇合適的偏移方法和偏移參數。偏移處理要防止產生假頻。偏移剖面無影響地質解釋的畫弧現象。偏移的輸入數據可以做提高信噪比的處理,但不能做相干加強類的處理。疊前時間偏移成像處理7.2.2.7。7.2.2.10。疊前深度偏移成像處理7.2.2.7。7.2.2.10。修飾性處理震資料解釋。修飾處理后的剖面不模糊斷點、斷面,且無明顯的“蚯蚓化”或“炕席”現象。槍深、纜深校正進行槍深、纜深校正,將地震數據的零時間點校正到平均海平面。濾波和增益處理剖面顯示的動態(tài)范圍,有利于地震資料解釋,經過濾波和增益處理的剖面稱為成果剖面。濾波和增益處理要求:突出剖面波組特征;改善剖面顯示的動態(tài)范圍;生成成果剖面。成果剖面紙介質上繪制成果剖面。采用波形變面積顯示方式。10cm/s1∶25000。顯示增益的選擇:能反映剖面上反射波振幅的動態(tài)范圍。標注剖面標簽,內容包括:用戶名稱;船(隊)號;工區(qū);測線名稱和測線方向;剖面類別;采集參數;24處理流程和基本參數;數據處理單位和處理系統(tǒng)名稱;CMP號、炮點號;速度函數;測線交點;顯示比例;處理日期;工區(qū)測線位置分布示意圖。制作電子版成果剖面。歸檔的成果剖面:紙介質和電子版的成果剖面。資料處理一般要求成果。流程及參數試驗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測線進行試驗處理,制定處理流程。試驗內容要包括:振幅補償;反褶積;多次波壓制;疊前去噪;切除;水平疊加;偏移;濾波和增益。批量處理根據試驗階段所制定的流程對所有地震測線進行處理。用的處理方法正確、參數合理,作業(yè)運行正常,達到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要求。CC.5。處理成果處理成果包括;疊加剖面的成果數據和顯示剖面;偏移剖面的成果數據和顯示剖面;疊加剖面的純波數據;偏移剖面的純波數據;疊加速度場和偏移速度場數據;處理報告,編寫內容:25驗收意見書;地質任務和處理要求;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起止日期;原始資料情況分析;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處理試驗及參數分析;處理流程;效果分析;問題和建議。驗收及歸檔驗收驗收方式成果驗收采用多媒體匯報結合紙質剖面抽樣檢查的驗收方式。驗收內容內容包括:項目概況;地質任務和處理要求;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起止日期;原始資料情況分析;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處理試驗及參數分析;處理流程;效果分析;問題和建議。顯示剖面的要求要求顯示所有測線的疊加成果剖面和偏移成果剖面。質量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分類處理成果剖面質量評價標準:一級品、二級品、廢品。一級品能滿足地震解釋需要。二級品處理流程制定、參數選擇合理,成果剖面波組特征較清楚,偏移剖面上地震有效波歸位較準確,繞26解釋需要,不能達到一級品剖面要求或部分不能達到一級品要求的剖面。廢品資料提交及歸檔歸檔內容歸檔內容包括:疊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的純波數據磁帶;疊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的成果數據磁帶;疊加成果剖面的繪圖顯示;偏移成果剖面的繪圖顯示;疊加速度場和偏移速度場的數據磁帶或光盤;處理報告和處理報告電子版光盤。歸檔磁帶格式采用標準SEG-Y記錄格式,道頭內容及其相關信息如下:CMP214,整型;94,整型;X714,IBM32位浮點型;Y754,IBM32位浮點型;SEG-Y(隊X坐標位置及范圍、CMPY坐標位置及范圍。歸檔磁帶標簽(隊錄長度和采樣率、炮點號范圍、CMP方式,要求字跡工整、清晰,可長期保存。歸檔光盤標簽(隊理日期。標簽內容填寫可以采用打印或手寫方式,要求字跡工整、清晰,可長期保存。歸檔內容檢查存檔磁帶、光盤的標簽和內容進行一致性檢查,確保存檔成果正確。二維地震資料解釋資料準備收集工區(qū)及鄰近地區(qū)以往成果資料:地形地貌、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鉆井等資料。27收集作業(yè)工區(qū)資料,內容包括:地震作業(yè)測線位置圖、交點炮號等;處理流程與參數,各種速度資料及其數據文件;二維紙介質地震剖面、特殊處理剖面等;二維地震剖面、特殊處理剖面成果數據體:SEG-Y文件、導航定位數據文件等。作業(yè)工區(qū)資料檢查。資料解釋地震資料解釋要求預查階段地震反射層解釋、斷層解釋、地震速度資料分析和地震層序解釋等。劃分和建立地震層序、了解各套(組)地層的沉積厚度及其變化特征。普查階段地震反射層解釋、斷層解釋、地震速度資料分析、地震層序解釋、層序地層解釋等;和二級構造帶的含油氣遠景進行初步評價。詳查階段解釋、油氣預測等;類圈閉及地震屬性異常進行綜合解釋、綜合評價,確定鉆井井位。地震反射層解釋骨干剖面選擇原則7.3.2.2.1.1穿越調查工區(qū)或盆地的主要剖面。地震反射波組特征明顯,主要反射界面連續(xù)性好。層位全、構造層序反射同相軸接觸關系清晰的地震剖面。在位置與數量上能構成一定的網格。地震反射層解釋先骨干剖面,后一般剖面,水平疊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相互參照。解釋的地震反射層位。對比,分清主次,防止串層。次波及其它性質的地震波;對比不同方向的剖面,判斷和識別側面反射波。28蓋其原始波痕跡。及接觸關系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指導地震層位的合理解釋。識別不整合、超覆、尖滅及異常體。1/2偏剖面解釋,以水平疊加剖面為基礎,使地震反射層的相位達到一致。地震解釋軟件進行交點閉合差計算及校正,各交點閉合差<25ms。斷層解釋斷層識別根據地震反射波特征識別斷層;如斷面波、連續(xù)同相軸錯斷等。斷層描述確定斷層面、斷層升降盤與落差、斷層面傾角、斷層兩盤的相對位移等。紙介質剖面上標記斷層上、下兩盤的斷點位置。使用工作站解釋時,利用地震解釋軟件核定斷層上、下盤的斷點。結合區(qū)域構造應力場,進行斷層組合,在平面和空間上符合地質規(guī)律。按斷層規(guī)模及對地質構造的控制分級:一級斷層:控制盆地、坳陷邊界;二級斷層:控制二級構造帶發(fā)育和形成;三級斷層:控制局部斷塊、圈閉、高點以及零星分布的斷層。區(qū)域概查階段解釋一級、二級斷層;普查、詳查階段解釋一級、二級、三級斷層。發(fā)育演化確定可靠性。地震速度資料分析解釋速度譜分析:預查階段:速度譜的譜點密度能控制主要構造單元邊界;普查階段:速度譜的譜點間隔≤2km;詳查階段;速度譜的譜點間隔≤1km。VSP資料與聲速測井資料的對比解釋??煽俊⒑侠?,辨別有效反射波和其它干擾波的速度信息。正確求取疊加速度。綜合分析不同方法獲得的速度資料,正確提取時深轉換的平均速度。算砂泥巖百分比等。地震層序解釋或亞層序的次級單元,一個層序或亞層序可包括若干地震相。29料將地震相轉為相應的沉積相。地震相參數包括外部幾何形態(tài)、內部反射結構、連續(xù)性、振幅、頻率、層速度等。外部幾何形態(tài):席狀、席狀披蓋、楔形、凸鏡狀、丘狀和充填形等。構、空白或無反射結構等。7070%以上、中連續(xù)介于連續(xù)與弱連續(xù)之間。依據地震反射波的終止方式(上超、下超、頂超以及削截)體系域單元和最大海(湖)泛面。體系域界面的確定和層序、體系域地層單元的解釋。層序地層剖面解釋判別層序界面,確定層序;在普查、詳查階段需進一步劃分確定亞層序。根據層序界面性質和層序內體系域組成判別層序類型。作層序分析,進行地震剖面層序地層解釋。利用層序地層學方法恢復盆地(坳陷)內地層演化過程和空間分布格局。綜合層序地層、測井資料和沉積環(huán)境分析,確定生、儲、蓋地層的分布及空間組合關系。圈閉的分布,評價盆地(坳陷)的含油氣性。圈閉解釋構造圈閉識別目的反射層段的等深度圖上識別構造圈閉。根據斷層封堵能力識別有效圈閉。非構造圈閉識別定的目標層段頂、底面反射的識別和追蹤,儲層物性橫向變化,圈閉頂、底板地層的巖性預測。7.3.2.7.2.2圍巖巖性預測。古潛山圈閉:同巖性圈閉。泥底辟、復合圈閉等。圈閉要素對圈閉命名,計算圈閉面積、閉合幅度。(埋深、水深)、圈閉面積、閉合幅度、最低圈閉線、控制圈閉的測線及圈閉可靠程度等。圈閉條件分析7.3.2.7.4.1307.3.2.7.4.2結合構造發(fā)育演化史,分析圈閉形成時間和垂向疊合規(guī)律。地震資料解釋中的地質分析特征、二級構造帶劃分及特征、局部圈閉特征。斷層特征分析:斷層的性質、級別、空間組合,對沉積、構造和油氣的控制作用。結構的地質信息。預測圈閉部位的儲層、蓋層及其空間關系。分析圈閉形成條件、圈閉類型及其分布規(guī)律。油氣預測依據地震反射波屬性特征進行油氣預測。綜合地震地層、層序地層與鉆井資料,預測工區(qū)油氣藏,編制油藏剖面。資料解釋檢查閉合檢查各反射層段在主測線方向與聯(lián)絡測線方向的協(xié)調。地震資料地質解釋合理性的確認地震資料地質解釋合理性,由自檢與專家檢查予以確認。解釋圖件編制基本要求圖件編制的基本要求參照GB/T14499-1993和DZ/T0180-1997等相關規(guī)范執(zhí)行。T0圖編制T0圖。成圖比例尺:同調查比例尺;任務書另有規(guī)定按任務書要求比例尺成圖。采用偏移剖面數據成圖,交點必須用水平疊加剖面校正。等值線要勻稱、圓滑且構造軸線走向符合區(qū)域構造走向。1/3,不可靠等值線以虛線表示。等值線間距:a)成圖比例尺1∶500000~1∶1000000,等值線間距200ms;b)成圖比例尺1∶500000~1∶200000,等值線間距100ms;1∶20000050ms。圖幅較大時,執(zhí)行上述規(guī)定;如果圖幅小,可根據美觀原則加密。斷點及斷層標示:示,不可靠斷層用虛線表示;31圖上的斷點位置與時間剖面上的斷點位置誤差<1mm,下降盤標明掉向;1∶200000傾向在細實線上標注。標注:測線及測線名;標繪斷層,超覆、削蝕、尖滅等地質現象和特殊地質體。構造圖編制依據地震反射界面的地震雙程反射時間進行時深轉換后獲得的構造圖。T0圖一致。T0圖編制要求。結合垂直地震測井(VSP)換的精度。厚度圖編制根據等深度圖編制各地層或目的層的視厚度圖。成圖比例尺與等深度圖一致。等值線密集段與斷層位置相對應。T0圖編制要求。其它圖件編制預查、普查、詳查、精查階段:骨干剖面綜合解釋圖;盆地發(fā)育演化剖面圖;地層綜合柱狀圖。普查、詳查、精查階段還需編制:地震相、沉積相平面圖;局部構造圖;預測油藏剖面圖;綜合評價圖。詳查、精查階段非構造解釋成果圖件編制:圈閉所在層系的地震相和沉積相圖;非構造圈閉頂面形態(tài)圖;非構造圈閉底面形態(tài)圖;地層圈閉的頂、底巖性預測圖;圈閉儲層厚度圖;圈閉儲蓋組合及油源分析圖;預測油藏平面圖;地質任務要求的其它圖件。二維地震資料解釋成果報告成果報告內容包括:前言:任務來源、調查目的任務、任務完成情況、提交成果等;32調查區(qū)概況:位置與自然地理、以往調查程度、地質、地球物理場特征等;地震資料解釋:地震反射界面識別與追蹤、地震反射界面特征、地震速度特征、地震地層特征等;地質構造特征:構造區(qū)劃、斷層及局部構造與圈閉描述等;(工區(qū)油氣性綜合分析,油氣藏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井位建議等;結論與建議:技術措施和地質認識總結,今后勘探部署和工作改進措施建議;主要參考文獻:解釋和報告編寫過程中使用的文獻和資料;內容摘要:簡要介紹調查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報告主要內容。報告附圖主要附圖:測線位置圖;地形地貌圖;T0圖;反射界面構造圖;反射層厚度圖;構造區(qū)劃圖;油氣遠景預測圖;7.3.4.4要求的圖件。資料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7.3.5.1;7.3.5.2目等。三維地震調查三維地震測量設備配置要求纜源定位系統(tǒng)RGPS配置臺數≥1。RGPS配置臺數≥1。每條電纜工作正常的水斷道數≥1。50m50m以內必須分別配置一個羅盤鳥,中間每300m配置一個羅盤鳥,備用羅盤鳥數≥30%的羅盤鳥配置數。下水定位系統(tǒng)網絡配置要求:多纜作業(yè),電纜應配置前部網絡和尾部網絡,必要時配置中部網絡;2RGPS組成;33RGPS組成;中部網絡由電纜聲學鳥和羅盤鳥組成。導航定位系統(tǒng)校驗合格的電羅經。DGPSDGPSDGPS導航定位DGPS導航定位系統(tǒng)工作。綜合導航定位系統(tǒng)一套和足夠的備用設備。導航定位后處理設備。CMP面元實時顯示單元。地震調查設備三維地震記錄系統(tǒng)一套、滿足作業(yè)要求的備件。30%以上的備用電纜。地震震源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一套、滿足作業(yè)要求的備件。水深測量設備適合作業(yè)區(qū)的海水聲速剖面儀一套。適合作業(yè)區(qū)水深測量范圍的測深儀一套。作業(yè)前準備施工設計根據項目設計編寫施工設計書。4.4.2。施工設計書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后實施。7天提供給施工作業(yè)船隊。設備校準及調試導航定位設備導航定位設備的校準及調試參照5.2.3的要求執(zhí)行。地震設備7.1.1.3的要求執(zhí)行。E。每年第一次作業(yè)前,校準水鳥深度傳感器、電纜深度傳感器、震源深度傳感器,效期為一年。地震記錄儀器、地震電纜和震源測試合格。提供震源子波模擬結果和關槍標準。氣槍控制器和震源排列測試,正常運行記錄>40炮。保證現場質量控制和處理系統(tǒng)對磁帶進行解編和處理。磁帶機、多道監(jiān)視儀、打印機等輔助設備通過正常的循環(huán)記錄測試。34作業(yè)前具備的資料作業(yè)前對下列應具備的資料進行檢查,合格后才可實施作業(yè)。具體包括:RGPS校準報告;DGPS穩(wěn)定性試驗報告;氣槍關槍標準;羅盤鳥校準報告;羅經校準報告;水鳥深度傳感器、電纜深度傳感器、震源深度傳感器校準結果;地震記錄系統(tǒng)月檢資料。海上作業(yè)作業(yè)前準備海水聲速計算采用海水聲速剖面儀計算海水聲速值。3個月需計算海水聲速值。20m定位網絡。海水聲速儀沉放到海水恒溫層,計算海水聲速值。此結果用于水深測量。8.1.3.1.2.1電纜間距依據電纜擴展寬度確定。電纜擴展寬度計算式:Rw

2Rn1 (2)式中:Rw——電纜擴展寬度,單位:m;——測線間距,單位:m;Sn Rn——電纜條數。震源擴展寬度計算式:2Sn1 (3)式中:Sw—震源擴展寬度,單位:m;Δy—測線間距,單位:m;Sn—震源數量。采用計算的海水聲速值,利用水斷道,測定電纜偏移距。353海上試驗8.1.3.1.3.1按照施工設計書的要求進行海上試驗,確定作業(yè)方法及施工參數:試驗激發(fā)參數,確定震源組合及震源容量、震源沉放深度等參數;試驗接收條件,確定排列長度、電纜沉放深度、記錄長度等參數。8.1.3.1.3.2施工參數的確認批同意后執(zhí)行。作業(yè)方法分塊作業(yè)整個工區(qū)分成若干個小工區(qū),每個小工區(qū)平分為雙向作業(yè)區(qū)。小工區(qū)內平分后的每塊必須同向施工。每個小工區(qū)作業(yè),電纜羽角方向盡量一致。8.1.3.2.2.1面元:1/4、1/2、1/4的比例劃分為近、中、遠道;測線垂直構造方向布設;面元長度和寬度為道間距的整數倍。8.1.3.2.2.2面元覆蓋率:a)近道>90%;b)中道>80%;c)遠道>70%。三維實時顯示實時顯示內容:電纜的地下反射點相對于采集面元的位置;CMP面元的覆蓋情況;RGPSRGPS的工作狀態(tài);電纜、震源的位置;每條電纜的羅盤數字和電纜羽角。RGPS定位RGPSm,。技術要求作業(yè)要求地震儀器的日檢和月檢:36檢驗項目、方法及技術指標,應符合儀器出廠說明書的規(guī)定;天。連續(xù)正常工作,有效期≤37天;24h,測線正常作業(yè)可延至測線作業(yè)結束后進行。電纜平均噪音值<5μbar66道及水鳥道噪音<10μbar。電纜深度平衡調試,電纜深度顯示有水鳥深度傳感器的讀數。電纜深放深度與設計深度差值≤1m,水鳥翼角-5°~52翼角-10°~10°。1km電纜必須拉直。氣槍同步誤差<±1ms。所有地震道、有關輔助道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船速保持相對恒定。避讓漁船和其它障礙物時,應緩慢加速或減速。船速<5.5kn。水深測量與地震作業(yè)同步實施。海況突然變化或船速增加時,電纜噪音超過指標則應停止作業(yè)。200炮,按要求如實完整地填寫一次數據。炮號和文件號對應無誤。7.1.2.3.4執(zhí)行。不允許開始作業(yè)的要求存在下列問題之一時,不得開始作業(yè)。儀器月檢不合格或超過月檢期限未做儀器月檢;儀器日檢不合格;以下輔助設備之一工作不正常;磁帶機;控制終端;多道監(jiān)視儀器;測深儀;各種打印和繪圖設備;氣槍同步系統(tǒng)顯示裝置;電纜水下狀態(tài)顯示裝置;現場質量控制和處理系統(tǒng)。工區(qū)開始作業(yè)的第一條測線電纜未達到每道工作正常;1個;1km電纜未拉直;深度傳感器間距離>300m,或相鄰兩個正常工作的深度傳感器間距>600m;電纜沉放深度偏差>±1m;56610;雙震源不能按規(guī)定交替放炮;震源沉放深度偏差>±1m;任何一只氣槍自激;氣槍同步誤差>±1ms;90%;90%;37不按照關槍標準的要求關槍;導航定位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三維實時顯示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無法測定震源間、震源與電纜間的距離;10%;1020%;21個工作不正常,其它羅盤鳥間距>600m;RGPS工作不正常;現場地震資料后處理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不允許繼續(xù)作業(yè)的要求存在下列問題之一時,不得繼續(xù)作業(yè)。儀器故障或日檢不合格;8.1.3.3.2c)所列的輔助設備之一工作不正常>30min;23%;8.1.3.3.2e)~i)之一的情況;8.1.3.3.2j)~o)之一的情況;f)8.1.3.3.2中p)~u)之一的情況;RGPS能滿足設計要求;1/4100炮中空、廢炮數≥20;RGPS可靠數據<70%,聲學網絡可靠數據<60%;QC處理系統(tǒng)故障>72h。其它要求8.1.3.3.4.1RGPS聲學和RGPS定位要求:所有的聲學、RGPS定位數據記錄在磁帶上;7天測定一次聲速。監(jiān)視記錄監(jiān)視記錄要求:40炮回放一張監(jiān)視記錄;號、水斷信號、所有地震道等;因涌浪大、船干擾、掛漁網等原因,電纜噪音突然增大時要及時回放監(jiān)視記錄;選用合適的回放參數以準確反映地震原始記錄的面貌,作業(yè)期間未經采集監(jiān)督或技術負責同意,回放參數不得改變;連續(xù)繪制單道剖面記錄,所選道為電纜近道,一般選第一道。QC要求:38析、頻譜分析及粗疊加處理;每個循環(huán)小區(qū)采集結束后,制作近道疊加數據體;制作檢查工區(qū)面元覆蓋狀況的全工區(qū)近道疊加數據體;提供地震現場處理班報、航次結束后提供處理報告。導航定位后處理綜合導航定位后處理內容參照5.4.2.2。補線工區(qū)中任何測線的CMP面元覆蓋,面元橫向擴展50%之后,覆蓋率仍不滿足要求,需補線。補線作業(yè)方向與原測線施工方向相同。測線重做與銜接測線重做與銜接:3km,因故停止作業(yè),該線視為廢線,需重新施工;任何原因中斷作業(yè)的測線,重新作業(yè)時應按原作業(yè)方向施工。質量控制采集負責人在作業(yè)期間,應對每天采集的資料進行質量檢查,及時發(fā)現質量問題。/尾標數據等。QC據量及綜合定位精度。定的最小覆蓋率。QCQC處理結果確定資料是否有效。實時監(jiān)控震源工作狀態(tài),測線作業(yè)結束,提供測線震源工作狀態(tài)的統(tǒng)計數據。QC處理系統(tǒng)檢查所采集的地震資料,必要時可做二維疊加處理。測量工作報告地震采集的測量工作報告在作業(yè)結束后20天內提交,編寫內容:任務;工區(qū)概況;儀器、震源、電纜及導航定位等作業(yè)參數;采集設備安裝、配置及作業(yè)中的運轉情況;生產完成情況,包括質量分析和遇到的問題;作業(yè)安全及環(huán)境保護工作;全體作業(yè)人員及駐船代表人員名單;作業(yè)船舶資料;電纜/羅盤/深度控制器裝配圖、氣槍陣列裝配圖、子波波形及頻譜資料;質量自檢表;設備校驗報告。39資料的評價與驗收評定標準標準分類采集資料按測線進行評定,分為一級品、二級品及廢品。一級品面元覆蓋率近道≥90%,中道≥80%,遠道≥70%,且滿足下述各項要求的采集資料,為一級品記錄:儀器日檢、月檢合格;10001.5%,整1不正常工作地震道,不超過總道數的四十八分之一;3道;電纜沉放深度偏差在±1m以內;8.1.3.3.1中d)的要求;氣槍沉放深度偏差在±1m以內;氣槍同步誤差在±1ms以內。二級品存在下列問題之—,達不到一級品記錄要求的為二級品記錄:不正常工作道不超過總道數的二十四分之一;100炮不能提供地震質量控制系統(tǒng)繪圖資料,但可以使用地震后處理系統(tǒng)提供資料;電纜沉放深度偏差超過±1m,但在±2m15%;8炮之內可以替代的測線;1000整條測線的丟、廢炮率<2%;50%之后滿足覆蓋率要求。廢品存在下列問題之一的采集資料為廢品:儀器月檢、日檢不合格;工作方法不符合施工設計書規(guī)定;測線空、廢炮率>2%;資料的驗收與歸檔驗收施工結束后由技術主管部門組織驗收,根據項目設計書和采集施工設計書進行。內容包括:任務完成情況及質量統(tǒng)計;試驗工作量統(tǒng)計及試驗資料和試驗分析資料;原始資料監(jiān)控記錄和地震原始數據磁帶;40作業(yè)班報、日檢記錄、月檢記錄、儀器測試記錄和校準文件;氣槍工作狀態(tài)監(jiān)控記錄;工作報告。資料提交及歸檔內容包括:震源、電纜、儀器等工作參數的選擇說明;面元監(jiān)控資料;后處理初疊剖面對比資料;地震磁帶資料;地震質量控制系統(tǒng)繪圖資料(炮點數據);氣槍控制器打印資料;單道剖面記錄;地震作業(yè)班報;地震儀的日檢和月檢資料;質量自檢表;地震工作報告測深模擬記錄資料(如測深儀自帶模擬記錄打印輸出);測深數據記錄光盤;導航定位打印資料;導航定位數據記錄光盤;三維面元監(jiān)控資料;導航后處理資料;導航定位生產技術總結;地震資料現場處理報告。三維地震資料處理原始資料準備同7.2.1。技術要求格式轉換地震原始記錄數據格式轉換為地震數據處理系統(tǒng)使用的數據格式。地震原始記錄振幅數據的浮點類型轉換為本地計算機浮點類型。必須有炮點號、文件號、接收道號、槍陣號、纜號和采集時間的道頭信息。20料的質量。置道頭導航數據合并,將地震記錄激發(fā)、接收的空間坐標信息置于數據道頭。CMP散點位置。41CMPCMP散點位置的分析計算,定義三維面元網格,包括面元大小、InLineCrossLine方向面元數量、網格的原點位置及坐標系。正確性及遠、近偏移距內共中心點疊加覆蓋次數的分布情況。抽取單源單纜地震數據進行粗疊加,檢查疊加剖面。潮汐校正移差(即采集痕跡)。疊前去噪同7.2.2.3。振幅補償振幅補償包括擴散、吸收補償和激發(fā)、接受差異補償。振幅補償后的地震記錄:淺、中、深層的反射波能量基本均衡;炮集之間、共接收點道集之間無明顯的能量差異。純波地震剖面、切片空間能量均衡,無明顯的能量差異。反褶積同7.2.2.5。多次波壓制壓制海水鳴震等多次波的同時要能夠突出有效信號。壓制或保留的可疑信號要盡量給出合理的證據說明其為多次波或有效信號。速度分析利用初始速度分析速度變化趨勢、速度變化范圍。NMO速度分析。利用共面元道集數據,以初始速度為基礎,分析動校正速度、建立水平1速度點密),分析結果滿足共面元道集水平疊加動校正的要求。DMODMONMOb)DMO道集數據水平疊加動校正的要求。DMOb),分析結果滿足偏移處理的要求。速度分析要考慮構造形態(tài)的變化,速度剖面和速度體符合地質規(guī)律。42面元均化處理顯示面元均化處理前后的覆蓋次數圖(全偏移距、近偏移距、中偏移距和遠偏移距)檢距分布圖、道集和疊加剖面。整個工區(qū)的覆蓋次數基本一致、不同炮檢距覆蓋分布較均勻。不出現因過量均化造成橫測線模糊現象。傾角時差校正(DMO)精度。DMO方法及參數。DMODMO速度分析。DMOInLineCrossLineDMO處理前的成像質量。水平疊加動校正道集進行等時疊加,生成水平疊加數據體。選擇合適的動校正方法和動校正速度場,用于疊加的動校正道集在切除帶內拉平。選擇合適的內、外切除參數,保留有效波,切除拉伸畸變、殘留多次波。疊加數據體具有一定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具體要求要根據疊前地震記錄的信噪比和分辨率)。InLineCrossLine剖面海底清楚,海底以上要求零振幅。偏移成像全三維偏移,偏移類型依據地質任務的要求、構造形態(tài)的復雜程度選擇。偏移方法和偏移參數,根據偏移速度場、偏移前地震記錄的信噪比選擇。繞射波收斂,反射波、斷面波正確歸位。不產生假頻。InLineCrossLine剖面上無影響地質解釋的畫弧現象。偏移數據體時間切片構造形態(tài)清楚,無明顯偏移噪音。生成偏移數據體。偏移的輸入數據可做提高信噪比的全三維處理,不能做相干加強類處理。間偏移比較。疊前時間偏移成像處理8.2.2.8。8.2.2.12。疊前深度偏移成像處理8.2.2.8。8.2.2.12。43修飾性處理采用全三維處理模塊。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分辨率,突出剖面波組特征。三維數據體不模糊斷點、斷面,CrossLine剖面上無明顯的―蚯蚓化‖或―炕席‖現象。槍深、纜深校正同7.2.2.14。濾波和增益處理同7.2.2.15。成果數據顯示成果數據顯示內容:InLine和CrossLine剖面;采用波形變面積顯示方式;10cm/s1∶25000;顯示增益的選擇以反映剖面上反射波振幅的動態(tài)范圍為準;顯示剖面上應標注:用戶名稱;船(隊)號;工區(qū);InLineInLineCrossLine號范圍;CrossLineCrossLineInLine號范圍;采集參數;處理流程和基本參數;數據處理單位和處理系統(tǒng)名稱;顯示比例;處理日期;三維區(qū)塊示意圖。處理作業(yè)理,提交處理成果。預處理預處理作業(yè)選擇部分航行線進行預處理試驗:導航數據合并;振幅補償;反褶積;多次波壓制;44疊前去噪。根據試驗結果制定預處理流程。對所有航行線進行預處理。正常、達到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要求。提交預處理班報。三維處理作業(yè)DMO偏移、疊后修飾等處理。需要在共面元道集上處理的其它模塊,也在該階段進行處理。正常、達到規(guī)定的各項技術要求。提交處理班報。處理成果內容處理成果包括;偏移數據體的成果數據;偏移數據體的純波數據;處理報告,主要內容:驗收意見書;地質任務和處理要求;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起止日期;原始資料情況分析;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處理試驗及參數分析;處理流程;效果分析;問題和建議。成果驗收及存檔成果驗收成果驗收采用多媒體匯報結合紙質剖面抽樣檢查的驗收方式。匯報內容包括:項目概況;地質任務和處理要求;完成工作量和工作起止日期;原始資料情況分析;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處理試驗及參數分析;處理流程;效果分析;問題和建議。4520%InLineCrossLine偏移成果剖面。200ms間隔時間切片。質量評價同7.2.4.2。存檔存檔成果,內容包括:偏移數據體的純波數據磁帶;偏移數據體的成果數據磁帶;疊加速度場和偏移速度場的數據磁帶或光盤;處理報告。存檔磁帶格式:CrossLine214,整型;InLine254,整型;X714,IBM32位浮點型;Y754,IBM32位浮點型;SEG-Y(隊InLineCrossLine的范圍。存檔磁帶標簽。存檔磁帶上粘貼牢固標簽,標簽內容:用戶單位、船(隊)據類型、記錄長度和采樣率、InLine范圍、CrossLine范圍、處理單位、處理日期。標簽內容填寫可以采用打印或手寫方式,要求字跡工整、清晰、能長期保存。存檔光盤標簽。存檔光盤上粘貼牢固標簽,標簽內容:用戶單位、船(隊)號、工區(qū)、光保存。存檔內容檢查。存檔磁帶、光盤的標簽和內容進行一致性檢查,確保存檔成果正確。三維地震資料解釋資料準備工區(qū)及鄰近地區(qū):地形地貌、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資料。工區(qū)鉆井資料:巖心資料、綜合錄井資料、地化錄井資料、各種測井曲線等。實際材料包括:三維工區(qū)坐標數據;CMP面元分布圖;三維常規(guī)及特殊處理的地震數據,VSP對上述實際材料進行檢查。資料解釋三維地震資料構造解釋骨干剖面建立與解釋選取全部連井剖面及控制性典型剖面建立骨干剖面網絡。46通過聯(lián)井剖面和合成地震記錄準確標定層位。地質層位,控制目的層的對比連接。落差變化、分布及延伸方向??刂埔蛩?。InlineCrossline剖面解釋依靠骨干剖面,追蹤識別層位。依據各巖性段反射特征在空間上的變化,進行主要巖性段對比。主要構造部位,Inline1/4,Crossline1/8。1/4。不漏掉落差大于半個相位的斷層。地震速度資料分析進行速度譜分析、地震測井與聲速測井資料對比解釋,求取空變速度場。等時切片解釋按時間或深度順序識別斷層。識別斷層、背斜、斷塊高點及巖性變化等各種地質現象。在時間切片及不同方向的剖面上,同一斷層應閉合。制作目的層構造綱要圖,編制斷裂系統(tǒng)圖。T0圖編制成圖比例尺根據項目設計書確定。時間切片勾繪等時間線的位置與波峰或波谷的最大值一致。斷層位置與地震剖面上斷層位置一致。斷點符號及斷點組合:示,不可靠斷層用虛線表示;斷點位置與時間剖面上的斷點位置誤差<1mm,上下盤標明掉向;斷層掉向在粗實線上標注,逆斷層掉向在粗虛線上標注,斷面傾向在細實線上標注。斷層在平面上的組合與時間切片上顯示的組合特性一致。造走向。標繪:斷層,超覆、削蝕、尖滅等地質現象,特殊地質體。不漏掉幅度>20ms、面積>1km2的構造圈閉。不漏掉延伸長度>10個CMP的斷層。作圖層位可靠的,等值線用實線表示,作圖層位不可靠的,等值線用虛線表示。47構造圖編制依據時深轉換成果,編制構造圖。T0圖一致。T0圖進行時深轉換作構造圖。T0圖一致。不漏掉幅度>30、面積>1km2的構造圈閉。2%。厚度圖編制成圖比例尺與等深度圖一致。各地層或目的層視厚度圖。等值線密集段與斷層位置相對應。其它圖件編制根據調查階段可選擇其它需編制的圖件有:骨干剖面綜合解釋圖;盆地發(fā)育演化剖面圖;地層綜合柱狀圖;地震相、沉積相平面圖;局部構造圖;預測油藏剖面圖;綜合評價圖。三維地震資料構造解釋成果檢查充分使用任意方向線,檢查圈閉、斷層的可靠程度。解釋構造的高點位置、范圍、面積。所有探井的層位對比、解釋精度(鉆探深度,井中鉆遇斷層位置、落差、傾角等)。主斷層、次級斷層、小斷層(包括斷層位置、組合、落差及延伸長度等)。解決某些特殊地質問題,可以提出部分或全部三維地震資料的重新處理。層序地層解釋序和體系域地層單元。識別出最大海(湖)泛面。根據層序界面性質和層序內體系域組成判別層序類型。層序分析,進行層序地層剖面解釋。準層序分析和相應的巖性描述。的分布,進行非構造圈閉解釋。層序地層的成果圖件:年代地層圖;區(qū)域海(湖)平面相對變化周期圖;層序(體系域)層速度平面圖;48層序(體系域)砂泥巖百分比圖;層序(體系域)地層視厚度圖;層序(體系域)地震相分布圖;層序(體系域)沉積相(體系)圖;目的層段儲層物性預測圖。油氣地質條件分析油氣地質條件分析,內容包括:烴源巖特征;儲集特征;蓋層及保存條件;生、儲、蓋組合分析。儲層特征橫向預測及油藏描述使用保持振幅處理的地震資料或高分辨率處理的地震資料、VSP((油層特征橫向預測及油藏描述。VSP利用地震正演模型對儲層的反射特征進行研究,指導儲層預測或驗證其解釋結果。波阻抗反演。儲層幾何形態(tài):儲層頂面形態(tài)、底面形態(tài)、儲層厚度、有效厚度描述。透率、泥質含量等參數作出預測。對儲層的含油氣性或含油氣性范圍進行預測。(孔隙度、滲透率、泥質含量等)平面圖。編制含油氣范圍預測圖和油藏剖面(或油藏模式)圖。儲層預測的成果圖件:精細儲層標定圖件;大比例尺的儲層頂(底)面構造圖;儲層厚度圖、有效儲層厚度圖;波阻抗初始模型連井剖面圖;反演曲線與測井曲線對比圖;儲層參數平面圖;含油氣范圍預測圖;油藏剖面(或油藏模式)圖。地震資料地質解釋合理性的確認標準不同斷塊、同一層位的相位解釋和不整合面解釋合理,符合基本地質規(guī)律。層對油氣運移的控制及其封堵作用等解釋合理。構造的落實程度及可靠性。構造幾何形態(tài)、構造高點在平面上的展布符合地質規(guī)律,構造與其控制斷層的關系合理。49深、淺層構造高點的繼承性或高點位置的平面變化符合地質規(guī)律。綜合研究內容包括:研究構造發(fā)展史、沉積發(fā)育史及熱演化史;圈閉與成藏條件分析;勘探部署建議;井位建議;提出下一步地震及非地震勘探部署、資料重新處理建議,進一步解釋的工作重點。三維地震資料解釋成果解釋成果報告內容包括:概況:工區(qū)基本情況及調查項目的目標任務等,任務完成情況,取得主要成果;區(qū)域概況:工區(qū)的區(qū)域地質、地球物理場特征;斷層落實程度;(工區(qū)油氣地質進行圈閉含油氣性綜合分析;計算儲量,提出勘探部署及井位建議;結論與建議:總結工區(qū)技術措施和地質認識,今后勘探部署和工作改進措施;主要參考文獻,列出解釋和報告編寫過程中使用的文獻和資料;內容摘要:簡要介紹調查取得主要成果及報告主要內容。提交圖件及附表根據項目設計書要求,提供下述全部或部分附圖:工區(qū)位置圖;地形地貌圖;T0圖;反射界面構造圖;反射層厚度圖;非構造圈閉構造圖;非構造圈閉厚度圖;構造區(qū)劃圖;儲層橫向變化平面分布圖或厚度圖;油氣遠景預測圖;綜合解釋剖面圖。根據項目設計書要求,提供下述全部或部分附表:斷層要素表;圈閉要素表;依據鉆井層位制作層位深度誤差統(tǒng)計表;井位建議表。50資料提交及歸檔提交的資料和要求:8.3.5.1列支項目等。解釋成果圖件(表)8.3.5.2列支項目等。重力測量技術要求測量精度9.1.1.1重力儀觀測精度≤±1.0310-5m/s2。9.1.1.2重力基點比對精度≤±0.5310-5m/s2。9.1.1.3空間重力異常精度≤±2.0310-5m/s2。重力儀主要技術指標零點漂移保持線性,月漂移量<3310-5m/s2。測量范圍≥5000310-5m/s2,重力儀常數(或格值)穩(wěn)定。儀器垂直干擾加速度<150310-2m/s2。9.1.1要求。15°~18°。海上測量作業(yè)前準備施工設計資料收集內容包括:工區(qū)的最新版各種海圖;工區(qū)及鄰近地區(qū)已有的海洋重力資料;相關重力基點信息資料;助航標志及航行障礙物。施工設計編寫重力測量施工設計,編寫的主要內容參照4.4.2執(zhí)行。測量比例尺與測線布設9.2.1.1.3.1測量比例尺根據任務性質、探測對象的大小、海區(qū)的重要性、重力異常變化的劇烈程度和技術設備情況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等因素而定。測量比例尺相應的測線間隔選擇見表1。9.2.1.1.3.2相鄰工區(qū),至少應布設一條跨越不同工區(qū)的檢查測線。主測線垂直構造總體走向布設,聯(lián)絡測線與主測線垂直。51海上試驗儀器的性能,并選擇最佳參數。試驗海區(qū):重力場平穩(wěn)、便于船只轉向、風小、流小、無漁網和水下障礙的開闊海區(qū)。DGPS定位系統(tǒng)。布設主、聯(lián)絡測線或重復觀測測線。在線測量保持勻速直線航行,避免在主、聯(lián)絡測線交點附近偏航、變速。主、聯(lián)絡測線有效交點≥30個。重復觀測的空間重力異常均方誤差≤±1.0310-5m/s2。重力基點設立設立在調查船只停靠的港口或島嶼的固定碼頭上,并建立堅實固定標志。采用高精度陸地重力儀與國家重力基點網聯(lián)測,其聯(lián)測精度≤±0.1310-5m/s2。重力儀安裝及校驗重力儀安裝安裝在調查船的穩(wěn)心部位,遠離熱源體和強電磁源。重力儀傳感器的縱軸與調查船的縱軸線重合或平行。其它機柜也應安裝穩(wěn)固,布局合理。整個重力儀測量系統(tǒng)必須可靠接地。的所有電纜必須處于自然狀態(tài),不對平臺形成力矩。重力儀室溫度控制在24℃±250%±10%。重力儀有其它特殊安裝要求的,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