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七篇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掌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度。能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規(guī)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數。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同學理解并掌控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培育同學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技能。
情感、立場和價值觀:培育同學動手操作、認真觀測、仔細思索、擅長合作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對三角形內角和知識的實際運用。
教學難點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推理。
教學工具
三種類型的三角形各一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愛好
1.出例如6
銳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哪個的內角和更大呢?鈍角三角形呢?各種三角形的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2.你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這個猜想?(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今日我們一起來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有什么規(guī)律。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例6,找到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規(guī)律:
1.量一量:
①以小組為單位任畫三個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各一個),利用手中的工具計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組內分工,兩人度量,一人記錄,一人計算,一人匯報。)
②同學匯報各組度量和計算的結果。小組內做好記錄。
③各小組發(fā)表看法。
④老師小結,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內角和與180°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呢?誰能用更好的方法來驗證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動手試驗討論,肯定會弄清這個問題的。
2.撕一撕(剪一剪):
①剛才我們計算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先測量每個角的度數再相加的。在量每個內角度數時只要有一點誤差,內角和就有誤差了。我們能不能換一種方法,減削度量的次數呢?
提示同學,可以把三個內角撕下來拼成一個角,就只需測量一次了。
②課件演示將三個內角拼成一個角。
③同學動手拼一拼后發(fā)表各自的看法。
3.折一折:
①課件演示折法。三個角拼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什么角?
②請同學拿出桌上三種類型的三角形紙片,將三個角折拼在一起,三個角拼在一起組成了一個什么角?
③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得出結論。
那么,我們能不能說全部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為什么?(能,由于這三種三角形就包括了全部三角形)
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5.完成做一做。
(二)學習例7,找到四邊形的內角和的規(guī)律:
1.四邊形都包括哪些?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內角和是多少度?
3.那其它的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和是多少度?
老師提示同學可以把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來計算。
課件演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一般的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360度。
4.得出結論:四邊形的內角和的是360度。
5.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六第2題。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0°,它的頂角是多少度?(課本練習十六第3題)
3.完成練習十六第4題。
課后小結
談一談,今日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2.在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和是()。
3.在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角分別是110°和40°,那么第三個角是()度。
4.在一個等腰三角形中,頂角是60°,它的一個底角是()。
二、判斷。(對的畫“√”,錯的畫“×”)
1.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角是直角。()
2.等邊三角形肯定是銳角三角形。()
3.三角形共有一條高。()
4.兩個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肯定是鈍角三角形。()
5.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大于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6.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和正好等于90°。()
7.全部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8.將一個三角形剪成兩個三角形,那么這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90°。()
三、求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數,并指出是什么三角形。
1.∠1=30°,∠2=108°,∠3=(),它是()三角形。
2.∠1=90°,∠2=45°,∠3=(),它是()三角形。
3.∠1=70°,∠2=70°,∠3=()。它是()三角形。四、如下列圖,∠1=55°
板書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2
認識三角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詳細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掌控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測、操作、想象、推理、溝通等活動,進展空間觀念,推理技能和有條理地表達技能.
3.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聯系同學的生活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景,援助同學樹立幾何知識源于實際、用于實際的觀念,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讓同學掌控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并能運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難點
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應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件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回顧與思索、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練習應用、課堂小結、探究拓展思索、布置作業(yè).
第一環(huán)節(jié)回顧與思索
1、如何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2、如何表示一個角?
第二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讓同學收集生活中有關三角形的圖片,課上讓同學舉例,并觀測圖片.
活動目的:讓同學能從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幾何圖形的世界之中.培育同學擅長觀測生活、樂于探究討論的學習品質,從而更大地激發(fā)同學學習數學的愛好
第三環(huán)節(jié)三角形概念的講解
(1)你能從中找出四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2)與你的同伴溝通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通過上題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邊角的表示方法.并出兩道習題加以練習,從練習中歸納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考前須知.
第四環(huán)節(jié)探究三角形三邊關系第一部分探究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活動內容:在四根長度分別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選三根木棒擺三角形.同學統計能否擺成三角形的狀況.
第二部分探究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活動內容:通過讓同學測量任意三角形三邊長度來比較兩邊之差與第三邊的關系,老師通過幾何畫板驗證,從而得出結論.
第五環(huán)節(jié)練習提高
活動內容:
1.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長度為2厘米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厘米的木棒呢?
2.假如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2和4,且第三邊是奇數,那么第三邊長為.假設第三邊為偶數,那么三角形的周長.
3.有兩根長度分別為5cm和8cm的木棒,用長度為2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么?長度為13cm的木棒呢?動手擺一擺.同學回答完上面問題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第六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活動內容:同學自我談收獲體會,說說學完本節(jié)課的困惑.老師做最終總結并指出考前須知.
同學對本節(jié)內容歸納為以下兩點: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考前須知為:判斷a,b,c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一個三角形,應留意:a+bc,a+cb,b+ca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當a是a,b,c三條線段中最長的一條時,只要b+ca就是任意兩條線段的和大于第三邊.
第七環(huán)節(jié)探究拓展思索
1.假設三角形的周長為17,且三邊長都有是整數,那么滿意條件的三角形有多少個?你可以先固定一邊的長,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與原來的兩根木棒擺成三角形嗎?
3.以三根長度相同的火柴為邊,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現在給你六根火柴,假如以每根火柴為邊來組成三角形,最多可組成多少個三角形?試試看.
第八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讓同學生自主探究小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加、減法。
2、使同學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3、激發(fā)同學學習小數加減法的愛好,涌動長大后也要為國爭光的豪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整數的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讓我們用一道習題回顧一下。
(呈現多媒體,同學自主完成習題并總結計算算理)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棒,那么今日我們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例題講解
師:周末的時候小麗和小林去新華書店買書,他們遇到了一些數學問題,那么咱們幫幫他們怎么樣?
(1)小麗買了下面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2)《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生:好的
(展示小麗遇到的問題(1),并讓同學列出算式)
師:依據咱們總結的整數加減法的算理,想一想這個式子怎么計算呢?
(讓同學大膽的去嘗試,小組爭論,并列出豎式)
師:你們發(fā)覺小數加減法計算時需要留意什么?
生1:留意數位對齊
生2:留意小數點要對齊
生3:……
老師小結:小數點要對齊,得數的小數點也要對齊。
師:小麗啊還有一個問題讓我們看一看(展示問題(2))
(讓同學自主解決,并再回憶需要留意什么?)
完成后同學予以總結,完成小數加減法的時候需要留意什么?
(三)習題鞏固
課本72頁做一做
課后小結
同學談一談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給出總結: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根據整數加、減法的法那么進行計算,最末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課后習題
一、計算。
1.5-0.5=1-0.9=2.3+0.6=0.9+0.8=
1.9-0.8=3.5-2.4=0.36+0.65=0.96-0.32=
二、豎式計算。
20.87-3.65=3.25+1.73=
18.77+3.14=23.5-2.8=
三、解決問題。
1、小紅買文具,買鋼筆用去6.7元,買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用去多少錢?
2、爸爸用兩條長度分別是1.27米、1.35米的繩子接起來捆扎報紙。接口處忽視不計,接好后的繩子有多長?
板書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根據整數加、減法的法那么進行計算,最末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經受探究多項式的乘法運算法那么的過程,掌控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那么。
2、會運用單項式與單項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那么,化簡整式。
3、會用多項式的乘法解決簡約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運算。
教學難點:例2包含了多種運算,過程比較繁復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小明找來一張鉛畫紙包數學課本,已知課本長a厘米,寬b厘米,厚c厘米,小明想將課本封面與封底的每一邊都包進去m厘米,問假如你是小明你會在鉛畫紙上裁下一塊多大面積的長方形?
二、引出新知,探究例如
1、合作探究學習:有一家廚房的平面布局如圖1
(1)請用三種不同的方法表示廚房的總面積。
(2)這三種不同的方法表示的面積應當相等,你能用運算律說明嗎?
(3)通過上面的爭論,你能總結出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運算規(guī)律嗎?
(讓同學以同桌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然后表達溝通)
答:(1)總面積:(a+n)(b+m);a(b+m)+n(b+m)或b(a+n)+m(a+n);ab+am+nb+nm
(2)總面積相等,由此可得到(a+n)(b+m)=a(b+m)+n(b+m)……①
=ab+am+nb+nm……②
第①步運用安排律把(b+m)看成一個數,第②步再運用安排律。
(3)由(a+n)(b+m)=ab+am+nb+nm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那么:
(同學歸納,老師板書)
2、運用新知,計算例題
例1:計算
(1)(_+y)(a+2b)(2)(3_—1)(_+3)(3)(_—1)2
解:(1)(_+y)(a+2b)=_?a+_?(2b)+y?a+y?(2b)=a_+2b_+ay+2by
(2)(3_—1)(_+3)=3_2+9_—_—3=3_2+8_—3
(3)(_—1)2=(_—1)(_—1)=_2—_—_+1=_2—2_+1
老師在示范過程中引導同學留意這三題都按多項式相乘的法那么進行,運算過程中留意符號,防止漏乘,結果要合并同類項。
反饋練習:課內練習1
例2,先化簡,再求值:(2a—3)(3a+1)—ba(a—4),其中a=
解:(2a—3)(3a+1)—ba(a—4)=6a2+2a—9a—3—6a2+24a=17a—3
當a=時,原式=17a—3=17×()—3=—19—3=—22
留意的幾點:(1)需要先化簡,再求值,留意符號及解題格式。
(2)當代入的是一個負數時,添上括號。
(3)在運算過程中,把帶分數化為假分數來計算。
反饋練習:1、計算當y=—2時,(3y+2)(y—4)—(y—2)(y—3)的值。
2、課內練習2、3。
三、分層訓練,技能升級
1、填空
(1)(2_—1)(_—1)=
(2)_(_2—1)—(_+1)(_2+1)=
(3)假設(_—a)(_+2)=_2—6_—16,那么a=
(4)方程y(y—1)—(y—2)(y+3)=2的解為
2、某地區(qū)有一塊原長m米,寬a米的長方形林區(qū)增長了200米,加寬了15米,那么現在這塊地的面積為平方米。
3、某人以一年期的定期儲蓄把20__元錢存入銀行,當年的年利率為_,第二年的年利率減削10%,那么第二年到期時他的本利和為多少元?
四、小結
讓同學談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與疑問?老師實時總結內容并解答迷惑。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的分層作業(yè)題。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開展圖。
2、培育同學細致的觀測技能和肯定的空間想像技能。
3、激發(fā)同學學習的愛好。
教學重點: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學具:同學每人預備一個圓柱體物品,并將其側面用白紙包好。剪刀、直尺。老師預備圓柱體、圓柱體側面開展圖、可旋轉長圓柱體的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同學回答,使同學熟識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老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同學回答,其他同學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出示教材第10頁中的圓柱形物體)問:這些物體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
假如把這些圓柱形物體的外形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出示圓柱的立體圖形)像這樣的圖形叫圓柱。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誕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圓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外形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四周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問:粉筆是圓柱體嗎?
3.圓柱的高
(1)老師出示高、矮不事的兩個圓柱,提問:哪個圓柱高,哪個圓柱矮?
(2)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3)師畫一條側面上的斜線,問: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
(4)爭論溝通:圓柱的高的特點。
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很多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對這數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同學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耀邊上的一條高.
老師出示預備好的貼在木棒上的長方形紙片,將它快速轉動,看一看轉出來的是什么外形?完成教材第11頁的“做一做”
4.圓柱的側面開展(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測商標紙的外形.
反饋后爭論:開展后得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樣剪的?開展后得到平行四邊形的是怎樣剪的?
┌長方形
板書:沿高剪┤斜著剪:平行四邊形
└正方形
強調:我們先討論具有代表性的長方形與圓柱的關系.
(2)尋求發(fā)覺.開展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①師生一起把開展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開展,在重復操作中觀測。
②同學再觀測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③同學溝通后說出自己的發(fā)覺: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覺.開展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①爭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課件顯示:平行四邊形通過割補轉變成長方形,再還原成圓柱側面的動畫過程。
②想一想:什么狀況下圓柱側面開展是正方形?
③引導小結: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非常的長方形.你能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嗎?
5.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開展圖:這個開展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觀測很簡單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當怎樣計算呢?(引導同學依據開展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1)同學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計算結果要留意什么?
(2)指定一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老師行間巡察,留意發(fā)覺同學計算中的錯誤,并實時訂正。
(3)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需要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留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3題。
老師行間巡察,對有困難的同學實時輔導。
3.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
4.求圓柱的側面積
(1)C=12厘米,h=12厘米(開展圖是什么外形)
(2)d=5分米,h=6分米
(3)r=2米,h是半徑的2倍。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二第14題求側面積部分三道小題。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學會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3、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中發(fā)覺數學問題,同時能夠依據數據改變的特征進行合理的推想。
4、通過對數據的簡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看單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圖中獵取數據改變狀況的信息。
教學難點:繪制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學
提問:小伙伴們知道2022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運會在哪里進行嗎?(北京)
師:那你知道在過去的幾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金牌的狀況嗎?
老師出示:24屆奧運會獲5枚金牌;25屆奧運會獲16枚金牌;26屆奧運會獲16枚金牌;27屆奧運會獲28枚金牌;28屆奧運會獲32枚金牌。
提問:這樣表達大家認為好嗎?為什么?
老師: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示?
同學:統計表、條形統計圖
老師投影出示:
提問:從這統計表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老師引導同學探討)
二、探究新知,強化技能
1、老師出示完整的單式折線統計圖
老師:除了用條形統計圖畫以外,我們還可以這樣畫,看看和剛才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你能給這種統計圖起個名字嗎?
讓同學發(fā)揮想象自由闡述,老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折線統計圖(老師板書課題)
2、觀測這幅折線統計圖有哪些要素?
同學觀測后回答:標題、橫軸、縱軸、線段、單位長度等
3、掌控折線統計圖
提問:你能從這張折線統計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老師讓同學同坐之間溝通,然后集體匯報。
4、比較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異同
提問:今日學習的折線統計圖與以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異同?哪個能更好地反映我國奧運代表團奪取金牌數的改變狀況?為什么?
同學充分探討,然后老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夠清楚地顯示數據的增減改變規(guī)律。
5、聯系實際生活舉例論證折線統計圖的優(yōu)點
提問:你有沒有在其它地方見過類似這樣的圖?
同學回憶在生活中見到的折線統計圖,如股票分析圖、病人的心電圖等,依據同學介紹可出示相關圖片加深印象。
6、繪制折線統計圖
老師:折線統計圖有這么大的優(yōu)點,那怎樣畫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它的畫法。
讓同學打開課本看第110頁例2,老師課件出示“陳東0~10歲身高狀況統計圖”。
提問:觀測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讓同學自由發(fā)表看法,理解縱軸上0~50厘米用折線表示的意義(在繪制折線統計圖時要留意選擇正確而合理的刻度)。
老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繪制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先確定位置再描點,然后再將這兩點連成線段。(老師課件演示0歲~2歲的描點、連線過程)
提問:你能把這張折線統計圖完成嗎?
讓同學根據老師的方法在課本上繪制折線統計圖,完成后老師課件演示繪制的完整過程,同時選取部分同學繪制的折線統計圖在實物展臺上展示。
三、全課總結,構建模型
提問:今日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同學自由闡述自己的想法,老師適當點撥。
四、鞏固拓展,內化新知
1、收集從今日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氣溫或最低氣溫狀況,并制成能折線統計圖,猜測本地近階段的氣溫改變狀況。
2、完成課本第112頁練習十九的相關習題。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七班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摸球游戲,了解并掌控計算一類事項發(fā)生可能性的方法,體會概率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援助同學更簡單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到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育同學實事求是的立場及合作溝通的技能。
3.情感與立場: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層層深入的問題設置,鼓舞同學積極參加,培育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技能,培育同學學習數學的愛好。
教學重點:
1.概率的定義及簡約的列舉法計算。
2.應用概率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敏捷應用概率的計算方法解決各種類型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下面事項:①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加熱到100℃時會沸騰。②擲一枚硬幣,涌現反面。③三角形內角和是360°;④螞蟻搬家,天會下雨,
不可能事項的有,必定事項有,不確定事項有。
2、任何兩個偶數之和是偶數是事項;任何兩個奇數之和是奇數是事項;
3、歡歡和瑩瑩進行“剪刀、石頭、布”游戲,商定“三局兩勝”決斷誰最終獲勝,那么歡歡獲勝的可能性。
4、足球競賽前裁判通過拋硬幣讓雙方的隊長猜正反來選場地,只拋了一次,而雙方的隊長卻都沒有異議,為什么?
5、一個勻稱的骰子,拋擲一次,它落地時向上的數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結果?每一種結果的概率分別為多少?
求一個隨機事項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過大量的重復試驗,那么能不能不進行大量的重復試驗,只通過一次試驗中可能涌現的結果求出隨機事項的概率,這就是我們今日要探究學習的“等可能事項的概率”。
二、情境導入
1、任意擲一枚勻稱的硬幣,可能涌現哪些結果?每種結果涌現的可能性相同嗎?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這個袋子中有5個乒乓球,分別標有1,2,3,4,5這5個號碼,這些球除號碼外都相同,攪勻后任意摸出一個球,拿出來后再將球放回袋子中。
(1)會涌現哪些可能的結果?
(2)每種結果涌現的可能性相同嗎?它們的概率分別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概率的值?
同學分組爭論,老師引導
三、探究新知
1、請大家觀測前面的拋硬幣、擲骰子和摸球游戲,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同學分組爭論,老師引導:
(1)一次試驗可能涌現的結果是有限的;
(2)每種結果涌現的可能性相同。
設一個試驗的全部可能結果有n種,每次試驗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種結果涌現。假如每種結果涌現的可能性相同,那么我們就稱這個試驗的結果是等可能的。
2、探究等可能性事項的概率
(1)拋擲一個勻稱的骰子一次,它落地時向上的數是偶數的概率是多少呢?
(2)不透亮的一個袋子中裝有大小相同的三個球,一個黃色和已編有1.2.3號碼的3個白球,從中摸出2個球,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摸出2個白球有多少種不同結果?摸出2個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同學先獨立思索,然后同桌間爭論,老師巡察指導
一般地,假如一個試驗有n種等可能的結果,事項A包含其中的種結果,那么事項A發(fā)生的概率為:
P(A)=/n
必定事項發(fā)生的概率為1,記做P(必定事項)=1;不可能事項的發(fā)生的概率為0,記做P(不可能事項)=0;假如A為不確定事項,那么0p(a)1p=
3、應用新知
例:任意擲一枚勻稱骰子。
1.擲出的點數大于4的概率是多少?
2.擲出的點數是偶數的概率是多少?
解:任意擲一枚勻稱骰子,全部可能的結果有6種:擲出的點數分別是1,2,3,4,5,6,由于骰子是勻稱的,所以每種結果涌現的可能性相等。
1.擲出的點數大于4的結果只有2兩種:擲出的點數分別是5,6.
所以P(擲出的點數大于4)=2/6=1/3
2.擲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臺防汛怎么做課件
- 2025年春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學課件 1.3 學會自我保護
- 銀行業(yè)金融基礎知識考核復習題庫588題(含標準答案)
- 2024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第3課《鄉(xiāng)愁》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5《孔乙己》同步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第24課《詩詞曲五首》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
- Unit 1 Topic 3 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Section B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仁愛科普版英語八年級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雷元件測量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001
- 廣州地埋污水處理施工方案
- 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guī)范
- 教科版一年級下冊《動物》單元思維導圖
- 醫(yī)院院內科研項目管理辦法
-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
- 外研版五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含答案
- 面癱中醫(yī)臨床路徑完整版
- GB/T 37546-2019無人值守變電站監(jiān)控系統技術規(guī)范
- GB/T 17879-1999齒輪磨削后表面回火的浸蝕檢驗
- GA 61-2010固定滅火系統驅動、控制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簡明大學物理電子版
- 脊柱損傷固定搬運術課件整理
- 代發(fā)貨合作協議范本202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