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廣東專用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38/wKhkGWXDLPaAIc09AAHVIz5j_B8341.jpg)
![生物-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廣東專用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38/wKhkGWXDLPaAIc09AAHVIz5j_B83412.jpg)
![生物-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廣東專用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38/wKhkGWXDLPaAIc09AAHVIz5j_B83413.jpg)
![生物-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廣東專用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38/wKhkGWXDLPaAIc09AAHVIz5j_B83414.jpg)
![生物-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廣東專用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0/38/wKhkGWXDLPaAIc09AAHVIz5j_B834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秋季高三開學摸底考試卷02
生物試卷
(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
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
1.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大致是:先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初始信號序列后,在信號識別顆粒的引導下與內
質網膜上受體結合,信號序列和核糖體一起轉移至內質網上繼續(xù)合成,邊合成邊轉移至內質網中,并在內
質網中將信號序列切除,合成結束后核糖體與內質網脫離,進入細胞質中。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3H標記信號序列特有的氨基酸,將在高爾基體中檢測到3H
B.內質網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的
C.信號序列進入內質網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D.核糖體與內質網膜的結合依賴于信息傳遞
【答案】D
【分析】
根據題下信息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沒有涉及到高爾基體。初始信號序列先在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
之后進入內質網中繼續(xù)合成,結束之后進入到細胞質中。
【詳解】
A、用3H標記信號序列特有的氨基酸,會在核糖體、內質網、中檢測到3H,高爾基體中不會檢測道,A錯
誤;
B、內質網膜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構成的,B錯誤;
C、在信號識別顆粒的引導下,信號序列與內質網膜上受體結合,和核糖體一起轉移至內質網上,不屬于主
動運輸方式,C錯誤;
D、核糖體與內質網膜上受體結合,體現了信息傳遞的過程,D正確。
2.如圖表示三種海蟹在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一定時,不斷改變海水鹽度,它們血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已知海水的濃
度約為0.5mol/L),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生0.8
的0.6
濃0.4
度0.2
①在較低濃度的海水中才能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只有甲
②無法判斷甲、乙、丙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的強弱
③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最強的是丙
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答案】C
【分析】
分析曲線圖:甲在海水濃度較低的情況下,能維持血液濃度正常,而在海水濃度較高的情況下,血液濃度
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因此甲適于在較低鹽濃度卜.生存;乙的血液濃度隨海水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可見乙的滲
透壓調節(jié)能力最差;丙在較低和較高海水濃度下都能維持血液濃度正常,說明丙的滲透壓調節(jié)能力最強。
【詳解】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較低濃度的海水中能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是甲和丙,①錯誤:
②③④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的調節(jié)能力最強,其次是甲,乙的調節(jié)能力最弱,②錯誤,③正確,④正確。
因此,說法正確的是③④。
3.下圖為研究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半透膜只允許水分子和單糖分子通過,漏斗內(Si)和漏斗外(S2)
為兩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實驗開始時漏斗內外液面相平,達到滲透平衡時液面差為△h。下列說法錯誤
A.達到滲透平衡時,Si和S2溶液濃度的大小關系為Si>S2
B.若吸出漏斗管內Ah以內的液體,則重新平衡時,Ah的高度保持不變
C.若在漏斗管內外加入少量蔗糖酶(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則重新平衡時,△!!=()
D.內外液面達到平衡時,水分子從Si到S2與從S2到Si的擴散速率相等
【答案】B
【分析】
滲透作用發(fā)生的條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兩側具有濃度差,滲透平衡時液面差△h與濃度差的大小有關,
濃度差越大,a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過半透膜的分子,圖中由于漏斗內的蔗糖溶液濃度高,因此燒杯中的
水分子可通過滲透作用進入漏斗,使漏斗內液面升高,滲透平衡時△h會產生壓力與漏斗內因溶液濃度差產
生的壓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內的濃度仍然大于漏斗外。
【詳解】
A、滲透平衡時Zh會產生壓力與漏斗內因溶液濃度差產生的壓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內的濃度仍然大于
漏斗外,為,>S2,A正確;
B、若吸出漏斗管內Ah以內的液體,蔗糖溶液濃度下降,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減小,則重新平衡時,Ah
的高度會下降,B錯誤;
C、若在漏斗管內加入少量蔗糖酶(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蔗糖可被分解為單糖,漏斗內溶液濃度增加,
液面會先上升,由于半透膜允許單糖通過,繼而漏斗內溶液濃度會下降,則漏斗液面將會下降,最終Ah旬,
C正確;
D、內外液面達到平衡時,水分子從8到S2與從S2到$的擴散速率相等,處于動態(tài)平衡,D正確。
4.生長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種水母能發(fā)出綠色熒光,這是因為水母的DNA上有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轉入
了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轉基因鼠,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也能像水母一樣發(fā)光。據此分析,錯誤的是()
A.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B.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可以在小鼠細胞內復制
C.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能夠指導相應蛋白質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轉基因鼠能發(fā)光是細胞內基因突變的結果
【答案】D
【分析】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
【詳解】
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A正確;
B、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可以在細胞內復制,從而把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予代,B正確;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能夠指導相應蛋白質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正確;
D、轉基因鼠能發(fā)光是因為轉入了水母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發(fā)生了基因重組,D錯誤。
5.最近,中國科學家發(fā)現,貫葉金絲桃素可以通過激活AMPK(一種蛋白激酶)信號,增加了脂肪細胞的
產熱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和線粒體數量,增強了細胞的呼吸作用,進而刺激脂肪細胞產熱,在小鼠中成功
阻止了肥胖的發(fā)生,改善了肥胖小鼠的代謝功能障礙。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脂肪細胞呼吸作用增強,同時葡萄糖轉運進入線粒體的速率也增強
B.貫葉金絲桃素促進脂肪細胞呼吸產熱的同時也有部分能量儲存在ATP中
C.脂肪細胞通過呼吸產熱最多的是第三階段,場所為線粒體內膜
D.關于貫葉金絲桃素這項研究的發(fā)現為治療肥胖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答案】A
【分析】
有氧呼吸的過程:
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
反應式:IC6Hl2。6(葡萄糖)22c3H(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
反應式:2c3H(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階段:在線粒體的內膜上,這一階段需要氧的參與,是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的。
反應式:24出]+602匕12比0+大量能量
【詳解】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進入線粒體,A錯誤;
B、通過題干信息可知,貫葉金絲桃素促進脂肪細胞呼吸,細胞呼吸產生的熱量一部分以熱能釋放,一部分
儲存在ATP中,B正確;
C、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產生是線粒體內膜,本階段產能最多,C正確;
D、關于貫葉金絲桃素這項研究的發(fā)現為治療肥胖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方向,D正確。
6.“命運女神”Kbtho基因是一種與衰老密切相關的基因,它通過調控離子通道、信號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
達而發(fā)揮抗衰老、保護腎臟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研究發(fā)現,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壽命縮短了80%,而
過度表達Klotho基因后能夠延長雄鼠30.8%、雌鼠19.0%的壽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高等動物衰老的細胞內Klotho基因的表達可能受到了抑制
B.衰老的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
C.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可能會攻擊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細胞衰老
D.將更多的Klotho基因轉入細胞后就能完全阻止細胞衰老
【答案】D
【分析】
細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細胞內水分減少,結果使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速率減慢;(2)
酶低: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細胞內的色素會隨著細胞衰老而逐漸累積,它們會妨礙細胞
內物質的交流和傳遞,影響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
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5)透變: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詳解】
A、Kloiho基因是一種與衰老密切相關的基因,它通過調控離子通道、信號通路或其他基因的表達而發(fā)揮抗
衰老的作用,所以高等動物衰老的細胞內Klotho基因的表達可能受到了抑制,使細胞易衰老,A正確;
B、根據分析可知,衰老的細胞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
縮,B正確;
C、根據分析可知,Klotho基因的表達可抵抗衰老,而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可導致細胞衰老,可能是細胞
代謝產生的自由基會攻擊Klotho基因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細胞衰老,C正確;
D、研究發(fā)現,Klotho基因缺陷的小鼠壽命縮短了80%,而過度表達Klotho基因后能夠延長雄鼠30.8%、
雌鼠19.0%的壽命,說明細胞衰老不只與Klotho基因有關,且基因的表達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并非轉入
的Klotho基因越多,表達形成的蛋白質越多,故將更多的Klotho基因轉入細胞后不能完全阻止細胞衰老,
D錯誤。
7.14號染色體常由于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不分離而出現三體,完全型14號染色體三體指所有有核細胞均
含有3條14號染色體。嵌合型14號染色體三體通常是部分細胞形成三體,而另一部分細胞維持正常二倍
體,從而形成嵌合,究其原因之一是形成的三體細胞部分發(fā)生三體自救,將多余的一條染色體丟棄而產生
了正常細胞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父母中一方減數分裂過程中14號染色體不分離會導致出現三體子代
B.完全型14號染色體三體可能是受精卵有絲分裂異常后兩個子細胞繼續(xù)正常分裂導致
C.嵌合型染色體三體可能是由于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有絲分裂異常導致
D.在細胞發(fā)生三體自救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兩條14號染色體來自同一親本的情況
【答案】B
【分析】
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數目變異和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包括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和染色
體組的倍增、倍減。個別染色體增加會形成三體,個別染色體減少會形成單體。
【詳解】
A、父母中一方減數分裂過程中14號染色體不分離會產生含有兩條14號染色體的配子,這種配子與正常異
性配子受精后,出現三體子代,A正確;
B、完全型14號染色體三體可能是受精卵有絲分裂后期有兩條14號染色體未分離而形成一個三體細胞和一
個單體細胞,然后單體細胞退化不再分裂導致的,B錯誤;
C、嵌合型染色體三體可能是由于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有些細胞有絲分裂異常、有些正常導致的,C正確:
D、在細胞發(fā)生三體自救的過程中,14號染色體隨機丟失可能會把來自父方(或母方)的14號染色體丟失,
只剩下來自母方(或父方)的兩條14號染色體,D正確。
8.萬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蟲害能力特別強,一穗可達千粒果實,而且可與現有栽培水稻雜交,其雜交子
代在長勢、生活力、適應性和產量等性狀上優(yōu)于雙親??萍脊ぷ髡咭环矫婕訌妼υ摓l危野生稻的保護,另
一方面試圖通過雜交、轉基因等方式來對現有栽培水稻進行品種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產量。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栽培稻與雜交稻的雜交后代不可育,說明它們屬于兩個物種
B.萬年野生稻的進化與其他生物和所生存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
C.通過雜交育種的方式改良現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庫
D.研究萬年野生稻是否進化的標志是其基因型頻率是否發(fā)生改變
【答案】D
【分析】
1、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物種和基因三個水平上采取保護戰(zhàn)略和保護措施。主要有:就地保護,
即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易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
等;制定必要的法規(guī),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
2、共同進化就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的過程。
3、物種: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
【詳解】
A、若栽培稻與雜交稻的雜交后代不可育,兩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則說明它們屬于兩個物種,A正確:
B、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萬年野生稻的進化與其他生物和所生存的環(huán)境息
息相關,B正確;
C、根據題干中“萬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蟲害能力特別強,一穗可達千粒果實,而且可與現有栽培水稻雜
交,其雜交子代在長勢、生活力、適應性和產量等性狀上優(yōu)丁?雙親”,可推出通過雜交育種的方式改良現有
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庫,C正確;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D錯誤。
9.油菜素內酯是一種植物激素,為研究其作用機理,科研人員用油菜素內酯的類似物24—eBL進行了相
關研究。實驗一:用不同濃度的類似物24—eBL處理擬南芥幼苗,一段時間后測量幼根長度,結果如圖1,
實驗二:將含有放射性標記的生長素的固體培養(yǎng)基(在將要凝固時),滴在用24-eBL處理過的擬南芥幼
根切段上(在圖2箭頭所示的位置),一段時間后取方框內的部分進行檢測,結果如圖3。下列有關敘述錯
誤的是()
幼.O4,?:
根00一呼0°?2eBL41M
長
一
度
(.4
c.28
)m
1
.6
圖1
放
基
—5
?
mMl性
強1
度
U%5
尖
甲
乙
值
0
圖2
A.植物激素是一種信息載體,往往由某一部位產生運輸到另一部位起作用
B.實驗一結果表明24-eBL能抑制根伸長,且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
C.實驗二結果表明24-eBL對生長素在根尖的極性運輸比反向運輸的促進作用弱
D.以上實驗不能得出“24—eBL是通過影響生長素的運輸來影響幼根生長”的結論
【答案】C
【分析】
據圖1結果可知:隨著24-eBL濃度的升高,幼根逐漸變短,說明24-eBL的作用是:抑制幼根生長,抑制
作用隨濃度增大而增大。分析圖2和圖3:結果是處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強度低于處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
性強度,這表示表明:24-eBL對生長素尖端向基部運輸的促進作用較強,對基部向尖端運輸促進作用較弱。
【詳解】
A、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體的某一部位合成,然后運輸到另一部位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的一類微量有機物,是一種
信息載體,A正確;
B、由以上分析可知:與對照(0濃度)相比,隨著24-eBL濃度的升高,幼根逐漸變短,故可推知24-eBL
的作用是抑制根生長,且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B正確;
C、據圖3實驗結果可知:處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強度低于處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強度,這表明:24-eBL
對生長素尖端向基部運輸的促進作用較強,對基部向尖端運輸促進作用較弱,即實驗二表明24-eBL對生
氏素在根尖的極性運輸比反向運輸的促進作用強,C錯誤;
D、若要驗證"24-eBL是通過影響生長素的運輸來影響幼根生長”,則實驗的自變量應為是否加24-eBL,因
變量為根的長度,而上述實驗并無相關設計及數據,故不能得出“24vBL是通過影響生長素的運輸來影響
幼根生長”的結論,D正確。
10.人體內正?;虍惓<毎撀淦扑楹螅銬NA會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稱為cfDNA;胚胎在發(fā)育過
程中也會有細胞脫落破碎,其DNA進入孕婦血液中稱為cffDNA。近幾年,結合DNA測序技術,cfDNA
和cffDNA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可通過檢測cfDNA的相關基因進行癌癥的篩查
B.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遺傳病的產前診斷
C.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可能來自于脫落后破碎的胎盤細胞
D.孕婦妊娠初期發(fā)熱需要提取cfDNA進行測序后才能確診是否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答案】D
【分析】
癌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細胞中約累計5-6個基因突變,細胞才會表現出癌變。
基因治療:用正常基因矯正或置換致病基因。產前診斷:對胚胎或胎兒在出生前用各種手段檢測,了解胎
兒在宮內的發(fā)育情況,對胎兒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病做出診斷。
【詳解】
A、癌癥產生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所以可通過檢測cfDNA的相關基因進行癌癥的篩查,
A正確;
B、提取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其含有胎兒的遺傳物質,故可以通過DNA檢測技術檢測胎兒是否含有某種
致病基因,用于某些遺傳病的產前診斷,B正確;
C、孕婦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是胎盤細胞脫落后破碎后形成的,C正確;
D、細菌感染不屬于遺傳病,所以孕婦妊娠初期發(fā)熱通過提取cfDNA進行測序是不能確診是否是由細菌感
染引起的,D錯誤。
11.當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時,旁邊的草叢里突然竄出一條蛇,于是你非常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此時,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動冷靜地應對。當你確認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會慢慢恢復。上
述反應過程中,神經系統(tǒng)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關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疾跑等躲避動作依賴骨骼肌的運動,受軀體運動神經支配
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開,是因為軀體運動神經受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
C.自主神經系統(tǒng)屬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D.心臟等內臟器官的活動受自主神經系統(tǒng)控制
【答案】C
【分析】
1、神經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
干;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脊神經、腦神經、自主神經;自主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2、自主神經系統(tǒng)是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等內臟器官的運動神經纖維所構成,主要支配內臟器官的
活動,故又叫內臟神經。同時這種神經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動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的支配。
3、交感神經通常在個體應付緊急情況時發(fā)揮作用,副交感神經則在個體處于松弛狀態(tài)時發(fā)揮作用,抑制
體內各器官的過度興奮,使它們獲得必要的休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拮抗性質,使個體有張有馳,維持
體內生理變化的均衡,保證個體活動的正常進行。
【詳解】
A、疾跑等躲避動作依賴骨骼肌的運動,不受自主神經系統(tǒng)支配,受軀體運動神經支配,A正確;
B、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存在分級調節(jié)過程,由于軀體運動神經受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所以人可以控制自己是
否跑開,B正確;
C、自主神經系統(tǒng)屬于外周神經系統(tǒng),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C錯誤;
D、心臟等內臟器官的活動不完全受人類的意識支配,受自主神經系統(tǒng)控制,D正確。
12.多細胞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通過細胞中基因表達過程的復雜調控,實現細胞中基因在時間、空間上高度
有序的選擇性表達,進而形成生物體復雜的性狀表現。蜂群受精卵發(fā)育幼蟲取食蜂王漿最后發(fā)育成蜂王,
這種幼蟲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將發(fā)育成工蜂??茖W家發(fā)現蜂王漿抑制DNMT3基因表達DNMT3蛋白,該蛋白
是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如下圖所示)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敲除
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GTCCGCGTTACGTAGC
TCAGGCGCAATGCATCG
胞唯唯5-甲基胞啥呢被甲基化的DNA片段
A.胞嗓咤和5-甲基胞喀咤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喋吟配對
B.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可能與體內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關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醐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堿基序列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
【答案】D
【分析】
蜂王漿抑制DNMT3基因表達DNMT3蛋白,該蛋白是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qū)域添加
甲基基團,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將發(fā)育成蜂王,這與取食蜂王漿有相同
的效果,推測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后轉錄會被抑制。
【詳解】
A、據圖可知,胞口密呢和5-甲基胞喀呢在DNA分子中都可以與鳥噂吟配對,A正確;
B、根據題意可知,蜂王漿抑制DNMT3基因表達DNMT3蛋白,從而抑制
DNA某些區(qū)域添加甲基基團,使該基因正常表達,則蜂群中蜜蜂幼蟲發(fā)育成蜂王,B正確;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擾了RNA聚合酶等對DNA部分區(qū)域的識別和結合,使轉錄不能正常進行,C正
確;
D、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堿基序列不變,但生物的性狀發(fā)生改變,D錯誤。
13.獅子魚多分布于溫帶靠海岸的巖礁或珊瑚礁內,但在馬里亞納海溝7000米以下的深海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具
有高壓、終年無光等特殊極端條件)生存著通體透明的一個新物種——超深淵獅子魚。我國科學家最新研
究發(fā)現,超深淵獅子魚基因組中與色素、視覺相關的基因發(fā)生了大量丟失,這些遺傳變異共同造成了這一
物種的奇特表現型和對超深淵極端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超深淵獅子魚基因組中與色素、視覺相關的基因發(fā)生了大量丟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B.超深淵獅子魚與溫帶靠海岸分布的獅子魚基因庫存在明顯差異
C.種群基因庫的改變必將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D.群體中出現可遺傳的有利變異和環(huán)境的定向選擇是適應形成的必要條件
【答案】C
【分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
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
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
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詳解】
A、超深淵獅子魚基因組中與色素、視覺相關的基因發(fā)生了大量丟失,使得相應的染色體變短,屬于染色體
結構變異中的缺失,A正確;
B、超深淵獅子魚與溫帶靠海岸分布的獅子魚是兩個物種,基因庫存在明顯差異,B正確;
C、種群基因庫的改變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C錯誤;
D、群體中出現可遺傳的有利變異和環(huán)境的定向選擇是適應形成的必要條件,D正確。
14.近年來某沿海城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入??诮⒘藵竦毓珗@,隨著該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
的極大恢復,水質清澈、魚蝦眾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大型遷徙鳥類)的數量逐漸增多,但給當地
魚蝦養(yǎng)殖戶帶來新的煩惱,養(yǎng)殖戶用塑料袋制作能動的假人來驅趕白鷺。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該區(qū)域白鷺種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B.養(yǎng)殖戶利用能動的假人驅趕白鷺模擬了生物的物理信息
C.生態(tài)恢復大大提高了各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白鷺種群數量劇增,種內斗爭會增強,種間競爭也會加劇
【答案】D
【分析】
I、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入率和遷出率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2、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的種類:
(1)物理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如蜘蛛網的振動
頻率。
(2)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中,產生了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如植物的生物堿、有機酸、動
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為信息: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某種信息、,如孔雀開屏。
【詳解】
A、白鷺屬于大型遷徙鳥類,決定一個地區(qū)白鷺種群密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遷入率和遷出率,A錯誤:
B、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信息,用塑料袋制作的假人能動,模擬J'生物的行為信
息,B錯誤;
C、隨著生物種類增多,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更復雜,但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不會提高,C錯誤;
D、在有限的食物和空間條件下,白鷺數目增多,會引起種內斗爭的增強,也會引起生物種間競爭加劇,D
正確。
15.除了溫度和pH影響酶活性外,抑制劑也會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圖甲為無抑制劑和不同抑制劑的作用機
理示意圖,圖乙為相同酶溶液在無抑制劑、添加不同抑制劑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
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底物
6竟件性
廂制劑
無抑制劑1_
北寬介件結構
抑^弋⑷一匚勺改變
甲
A.非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機理與高溫對酶活性影響的作用機理相似
B.競爭性抑制劑可與底物相互競爭酶的活性位點,說明該酶不具有專一性
C.曲線C表示在酶溶液中添加了非競爭性抑制劑后的作用結果
D.曲線B在底物濃度為25時,酶的活性位點與底物結合已趨于飽和
【答案】B
【分析】
分析題圖:
圖甲中的競爭性抑制劑和底物爭奪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結合機會減少,從而降低酶對底物的
催化反應速率;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通過改變酶的結構,降低酶時底物的
催化反應速率。
圖乙:底物濃度較低時,曲線A的反應速率最高,表示未加入抑制劑時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
線;加入競爭性抑制劑后酶對底物的結合機會降低,但升高底物濃度后酶和底物的結合機會又會升高,其
催化反應速率又升高,可知曲線B是表示加入競爭性抑制劑時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加入
非競爭性抑制劑后會改變酶結構,降低酶的催化反應速率,可知曲線C是表示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時酶促
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
【詳解】
A、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改變酶的結構從而降低酶的催化效率;高溫會破壞
酶的空間結構。二者作用機理相似,A正確;
B、競爭性抑制劑可與底物相互競爭前的活性位點,是因為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結構相似,這正好說明該酶
具有專一性,B錯誤;
C、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后,酶的催化反應速率降低,增大底物濃度,反應速率上升不明顯,說明曲線C是
表示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時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變化的曲線,C正確;
D、曲線B在底物濃度為25時,反應速率已經達到正常值且已最大,是添加了競爭性抑制劑作用的結果,
此時酶的活性位點與底物結合已趨于飽和,D正確。
16.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臨床上常見的毒性較強的“超級細菌”,一般的青霉素對該細菌
的殺傷力不強。為探究某種藥物A是否能夠增強青霉素對MRSA的殺傷作用,某科研小組設計如下四組實
驗:
(1)甲組加入培養(yǎng)液+MRSA+生理鹽水;
(2)乙組加入培養(yǎng)液+MRSA+青霉素;
(3)丙組加入培養(yǎng)液+MRSA+藥物A;
(4)丁組加入培養(yǎng)液+MRSA+藥物A+青霉素。
下列關于此實驗設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實驗的自變量是藥物A,因變量是MRSA的死亡率
B.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實驗,每組重復實驗除自變量不同外,無關變量必須相同
C.設置丙組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排除藥物A對MRSA的殺傷作用
D.若乙組和丁組MRSA死亡率相同,則說明藥物A與青霉素有同等大小的殺傷力
【答案】C
【分析】
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某種藥物A是否能夠增強青霉素對MRSA的殺傷作用,自變量是有無藥物A,同時實
驗組需要加入青霉素,甲組作為空白對照。
【詳解】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各組加入的藥物的種類(是否加入藥物A與青霉素),因變量是MRSA的死亡率,A
錯誤;
B、平行重復實驗組之間所有變量都必須相同,包括自變量與無關變量都相同,B錯誤;
C、本實驗的實驗目的是證明藥物A是否能增強青霉素對MRSA的殺傷作用,而藥物A本身對MRSA無殺
傷作用,C正確:
D、乙組、丁組MRSA死亡率相同,說明藥物A不能增強青霉素對MRSA的殺傷力,D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60分。第17?20題為必考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21?22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
作答。
(一)必考題:共48分。
17.(9分)2021年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為“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聚焦"恢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某地
持續(xù)加大對遭到污染的湖泊的保護修復力度,使該湖泊生態(tài)逐漸恢復并對該湖泊進行了生物資源調查?;?/p>
答下列問題:
(1)污染不嚴重的湖泊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得到恢復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能力,實現這一能力
的基礎是。
(2)湖泊中表層有很多浮游動植物以及以此為食的魚類,底層也有一些以上層生物的尸體等為食的營雜食
的魚類,這體現了生物群落的結構。為調查鯽魚的種群密度,一般采用法,若調查岸邊草地
跳蛹的種群密度,則采用法。
(3)通過人類的修復保護,魚類等動植物逐漸趨向豐富,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是o
(4)該湖泊被政府確立為自然保護區(qū)是從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_____三個層次對生物多樣性進
行保護。湖泊具防洪蓄水的作用,這屬于價值,該湖泊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______(填“大于”或“小
于“)其間接價值。
【答案】(每空1分)(1)自我調節(jié)負反饋調節(jié)
(2)垂直標志重捕樣方
(3)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4)基因(遺傳)多樣性間接小于
【分析】
1、估算種群密度時,常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其中樣方法適用于調查植物或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
動物;標志重捕法適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
2、群落的垂直結構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狀態(tài),其最顯著的特征是成層現象。群落的水平結構指群落的
水平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現特征是鑲嵌性。
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
【詳解】
(1)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后自動恢復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種能力是以負反饋調節(jié)為基礎
的。
(2)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分層現象屬于?垂直結構。鯽魚活動量較大,適宜標志重捕法,
跳蛹活動力弱,常采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
(3)人類的活動會影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該湖泊環(huán)境趨于向好,因此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進行。
(4)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遺傳)多樣性三個層次。防洪蓄水屬于生態(tài)系
統(tǒng)的間接價值;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其直接價值。
【點睛】
本題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群落演替的影響因素、群落的結構特征、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等知識,意在
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8.(10分)不良的飲食習慣會給個人健康造成危害。諾如病毒是急性胃腸炎的頭號病原體,可通過污染的
水源、食物等途徑傳播,全年均可發(fā)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jié)呈現高發(fā)。請回
答相關問題:
(1)諾如病毒能夠識別小腸上皮細胞膜上的并與之結合,從而選擇性入侵小腸上皮細胞。諾如病毒
侵入小腸上皮細胞后,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釋放病毒,
進而體液免疫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病毒____________,進而被吞噬細胞清除。
(2)大量的小腸上皮細胞破損會引起炎癥反應,進一步刺激位于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通過
等途徑增加機體產熱。通過等途徑減少機體散熱,進而使體溫升高。
(3)研制諾如病毒疫苗的動物實驗階段,科研究人員用疫苗分先后兩次(間隔30天)對小鼠接種,檢測
相應抗體的產生量,結果如圖,請分析出現如圖的結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依據該實驗結果,
你認為該疫苗是否能進入人體實驗階段?并說明理由o
抗
體
的
產
生
后
初次接種再次接種時間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特異性受體效應T與特異性抗體結合形成抗原一抗體復合物
(沉淀)
(2)下丘腦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使細胞呼吸增強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
(3)該疫苗能夠刺激機體產生漿細胞分泌抗體,但不能產生記憶細胞(或記憶細胞存留時間短,或記憶細
胞存留小于30天)(2分)不能,沒有產生二次免疫,難以達到預防效果(或能,人與動物的生理狀況
不同,人體可能會產生記憶細胞,出現二次免疫,達到預防效果)(2分)
【分析】
特異性免疫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是針對特定抗原發(fā)揮作用。體液免疫作用對象是抗原,通過效應B
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發(fā)揮作用。細胞免疫作用對?象是被抗原入侵
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通過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以及T細胞還能釋放細
胞因子增強細胞免疫的效應。
【詳解】
(1)病毒和宿主細胞之間具有特異性識別,是通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實現的。在細胞免疫過程中,效
應T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釋放病毒,進而體液免疫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病毒與特異性抗體結合形成抗原一抗體
復合物(沉淀),進而被吞噬細胞清除。
(2)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炎癥反應增加產熱主要是通過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使細胞呼吸增強實現的,
減少散熱主要通過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實現的。
(3)通過圖示信息可以看出,初次接種和再次接種過程抗體的產生量大致一樣,這說明該疫苗能夠刺激機
體產生漿細胞分泌抗體,但不能產生記憶細胞(或記憶細胞存留時間短),從而導致并未產生二次免疫的效
果加強的效應。依據這樣的實驗結果,因為沒有產生二次免疫,難以達到預防效果,一般不能進入人體實
驗階段。但是因為人與動物的生理狀況不同,人體可能會產生記憶細胞,出現二次免疫,達到預防效果,
所以也可以考慮進一步進行人體實驗,以檢測在人體中的免疫效果。
【點睛】
本題考查特異性免疫的作用過程和免疫學的應用,在理解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通過簡單的綜合分析得
出答案。
19.(9分)下圖所示是某??蒲行〗M的同學用健壯植株設計的一個研究綠色植物生理作用的裝置,請分析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前應該將裝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晝夜,目的是。
(2)若實驗2h后,取植物葉片檢測后發(fā)現沒有產生淀粉,這一結果可以說明光合作用的條件之一是需要
(3)有學生認為根據以上實驗還不足以得到上述結論,理由是o要驗證以上結
論,應再設置一組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其中的NaOH溶液改成。
(4)若將以上裝置中的玻璃罩全部遮光,最右側直立玻璃管中紅色液滴將向移動,若再將NaOH
溶液換為澄清的石灰水,就可以用來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2分)(1)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或營養(yǎng)物質)
(2)二氧化碳(1分)
(3)缺乏對照實驗(I分)等量清水(或等量NaHCQa溶液)
(4)下呼吸作用可以放出二氧化碳(1分)
【分析】
該裝置主要用來進行測定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度。裝置的設置原理是通過玻璃罩內部和外面的氣壓的
不同,引起紅色液滴的移動,來測定呼吸作用速率和凈光合作用速率。
真正的光合作用強度=表觀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有光照強度、溫
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
裝置的設置原理是通過玻璃罩內部和外面的氣壓的不同,引起紅色液滴的移動,來測定呼吸作用速率和凈
光合作用速率。
【詳解】
(1)該裝置主要用來進行測定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度。所以在實驗前應該將裝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晝夜,
進行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或營養(yǎng)物質),防止其對實驗的干擾。
(2)該裝置中的氫氧化鈉將容器內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若取植物葉片檢測發(fā)現沒有淀粉產生。這可以說
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圖示實驗缺少對照組,將同樣裝置內NaOH溶液換成NaHCCh(或CO2緩沖液或清水)作為該實驗對
照組。
(4)若將以上裝置中的玻璃罩全部遮光,植物只進行呼作用,會消耗玻璃罩內的氧氣,產生的C02被NaOH
溶液吸收,所以最右側直立玻璃管中紅色液滴將向下移動,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若將玻
璃鐘罩遮光,并將NaOH溶液換為澄清的石灰水,就可以用來驗證明呼吸作用可放出CO?。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實驗裝置及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識,意在強化學生對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過
程的理解與掌握。
20.(10分)果蠅的灰身和黑身分別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控制,紅眼和白眼分別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
B、b控制。實驗室現有各種純合的果蠅若干,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室中取灰身紅眼雌果蠅若干,紫外線進行誘變處理,得到誘變后的雌果蠅若干,然后取兩只誘
變后的雌果蠅分別與雄果蠅測交,實驗結果見下表:
B的表現型及比例
實驗組合
雌雄
組合甲:雌果蠅①測交灰身紅眼:黑身紅眼=1:1灰身紅眼:黑身紅眼=1:1
組合乙:雌果蠅②測交灰身紅眼:灰身白眼=1:1灰身紅眼:灰身白眼=1:1
i.測交所選用雄果蠅的基因型是:據表可推測,雌果蠅①和②在誘變之后最可能發(fā)生了一。
ii.若讓組合甲B的灰身紅眼雌果蠅與組合乙Fi的灰身紅眼雄果蠅雜交,則后代中灰身紅眼雄果蠅的概率
是■>
iii.若讓誘變的雌果蠅③與雄果蠅測交,所得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灰身紅眼?:灰身白眼?:灰身紅眼6
=1:1:1.推測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O
(2)果蠅無眼隱性突變體的基因型是ee,野生型正常眼的基因型是EE,果蠅W號染色體缺少1條(單體)
可正常生存?,F有無眼果蠅與某野生型正常眼果蠅,讓二者雜交,B雌雄均表現為正常眼:無眼=1:1,
該實驗結果可以說明e基因的位置,理由是。
(3)紫外線誘變和單體都屬于(填“可遺傳”或“不遺傳”)的變異,都能為提供原材料。
【答案】(除標明外,每空1分)(1)aaXbY基因突變3/16(2分)代雌果蠅③產生2種配子,
比例為AX13:AXb=2:1(2分)
(2)如果e不在IV號染色體上,則雜交子代都表現為正常眼(2分)
(3)可遺傳生物進化
【分析】
根據題意,實驗室現有各種純合的果蠅若干,從實驗室中取灰身紅眼雌果蠅若干,則其基因型為AAXBXB,
紫外線進行誘變處理后,進行測交,即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則選用的雄果蠅為aaXbY;雌果蠅①測交,結
果是B雌性中灰身紅眼:黑身紅眼=1:|,雄性中灰身紅眼:黑身紅眼=1:1,而雌果蠅②測交,B雌性
中灰身紅眼:灰身白眼=1:1,雄性中灰身紅眼:灰身白眼=1:1,因此,可推測雌果蠅①②基因型可能
B_
為AaXX0
【詳解】
(1)i.測交所選用雄果蠅是隱性純合子,其基因型是aaXbY;據表可知,子代中出現黑身和白眼,推測雌
果蠅①和②在誘變之后最可能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ii.據推測可知,雌果蠅①②基因型可能為AaXBXi,則組合甲Fi的灰身紅眼雌果蠅為AaX1^:組合乙R
的灰身紅眼雄果蠅為AaXBY;若讓組合甲B的灰身紅眼雌果蠅與組合乙Fi的灰身紅眼雄果蠅雜交,則后
代中灰身紅眼雄果蠅A_XBY的概率是3/4x1/4=3/16。
iii.從實驗室中取灰身紅眼雌果蠅若干,紫外線進行誘變處理,若讓誘變的雌果蠅③與雄果蠅aaXbY測交,
所得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灰身紅眼A_XBX一?:灰身白眼A_XbX嗥:灰身紅眼A_XBY3=1:1:1,即子
代全部是灰身,推測親代雌果蠅③產生的配子種類和比例為AX13:AXb=2:l。
(2)若無眼基因e在IV號染色體上,果蠅IV號染色體缺少1條(單體)可正常生存,則無眼果蠅(ee、eO)
與某野生型正常眼果蠅(EE、E0)雜交,若正常眼果蠅基因型為E0,無眼果蠅基因型是ee,雜交后代基因
型及比例為Ee:eO=l:I,即正常眼:無眼=1:1;若無眼基因不在IV號染色體上,則無眼果蠅(WWee、
NOee)與野生型正常眼果蠅(IVIVEE、W0EE)雜交,雜交子代都表現為正常眼,故根據該實驗結果可以
說明e基因在IV號染色體上。
(3)紫外線誘變可能會導致基因突變,因此紫外線誘變和單體都屬于可遺傳變異,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
材料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需要
學生能根據題干信息進行演繹推理,要求較高。
(-)選考題:共12分。請從21、22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多做不得分。
21.【生物技術實踐】(12分)
“公筷公勺”倡議一直是飲食文化的熱點話題之一。為驗證使用公筷的必要性,專家們進行了一項研究:將聚
餐時的幾種菜品分為兩等份,一份使用公筷普食,一份不使用公筷進食。通過無菌操作采集樣品,經冷鏈
運送至實驗室,定量稀釋后等量接種于牛肉膏蛋白陳培養(yǎng)基上,恒溫培養(yǎng)適宜的時間,進行細菌菌落的總
數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表中的Cfu/g表示每克樣品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總數)。請回答下列問題:
結果(cfu/g)
菜名
餐后未食用
餐前餐后公筷餐后非公筷
涼拌黃瓜140001600045000—
—
鹽水蝦160150220—
干鍋茶樹菇1100460079000—
炒蘆筍3030530—
咸菜八爪魚60205000—
香辣牛蛙60150560130
(1)每道菜品使用公筷和非公筷夾取相同次數,其目的是o實驗中特意測定了香辣牛蛙未食
用菜的菌落總數,其作用是作為對照。
(2)配制牛肉膏蛋白陳陳培養(yǎng)基時,按照配方表計算、稱量、溶化、定容后需經法滅菌后再
倒平板。實驗前需要對超凈工作臺進行(填“消毒”或"滅菌”)處理。在接種前需要檢測使用的
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方法是用做對照。
(3)實驗室一般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活菌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購房合同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租房的勞動合同范文(2篇)
- 圖書物流配送協(xié)議樣本
- 醫(yī)療診所裝修施工合同范例
- 國際海鮮配送服務合同
- 機場自動扶梯裝修項目合同
- 水上樂器運輸協(xié)議
- 親子樂園裝修安全合同樣本
- 保險代理居間合作協(xié)議樣本
- 醫(yī)院病房防水翻新合同
- 語言和語言學課件
-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 裝飾圖案設計-裝飾圖案的形式課件
- 2022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護理學基礎教案導尿術catheterization
- ICU護理工作流程
- 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設施養(yǎng)護維修估算指標
- 短視頻:策劃+拍攝+制作+運營課件(完整版)
-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畢業(yè)設計46
- 分布式光伏屋頂調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