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2023屆高三一模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18/wKhkGWW9nBGAeZqeAAIG4lob26Y317.jpg)
![四川省德陽市2023屆高三一模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18/wKhkGWW9nBGAeZqeAAIG4lob26Y3172.jpg)
![四川省德陽市2023屆高三一模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18/wKhkGWW9nBGAeZqeAAIG4lob26Y3173.jpg)
![四川省德陽市2023屆高三一模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18/wKhkGWW9nBGAeZqeAAIG4lob26Y3174.jpg)
![四川省德陽市2023屆高三一模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18/wKhkGWW9nBGAeZqeAAIG4lob26Y31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德陽市高中2020級第一次診斷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3.選擇題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上、草稿紙上和答題卡的非答題區(qū)域內均無效。4.非選擇題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卷上、草稿紙上和答題卡的非答題區(qū)域內均無效。5.本試卷滿分100分,90分鐘完卷。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37年,魯昭公去晉國朝見時,無論是郊外慰勞或者贈送、賂財物,都符合外交的禮儀。但晉國大夫女叔齊卻說,魯昭公治理不好國家,卻還在學習禮儀,這只能算是儀式,“不可謂禮”。據此可知,當時()A.外交活動更趨規(guī)范 B.禮樂觀念得到延續(xù)C.各諸侯國維護周禮 D.治國理念崇尚德治.【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春秋時期晉國是霸主,魯國按照禮儀規(guī)范來朝見晉國,晉國認為魯國并不遵守禮樂制度,表明春秋時期禮樂制度得到延續(xù),B項正確;材料反映禮樂制度,并不是外交活動的規(guī)范,排除A項;材料中只是魯國與晉國,不是各個諸侯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治國理念,排除D項。故選B項。2.《禮記·月令》記載了先秦時期對于官吏收獲漁產的具體規(guī)定,季夏時節(jié)才能讓漁師收取蛟、鼉、龜、黿;又說孟冬之時命令漁師、水虞收取水泉池澤的貢獻;仲冬之時命漁師開始打魚。這些規(guī)定()A.保證了政府財政收入 B.有利于提高漁業(yè)生產力C.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D.旨在與民爭奪川澤資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所學可知,先秦時期官員按照時令對漁業(yè)生產進行管理,體現(xiàn)了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有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政府財政收入,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漁業(yè)生產技術,不能說提高了漁業(yè)生產力,排除B項;川澤資源屬于國家,不需要與民爭奪,排除D項。故選C項。3.西漢初期的郡國守相注重對一個地區(qū)的軍事控制與監(jiān)察,對縣級政權并不行使日常行政指導方面的職權。景帝、武帝以后,郡國守相開始積極干預地方民政,甚至侵奪縣道令長的職權。這說明()A.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B.郡國并行制度消亡C.監(jiān)察機構權力膨脹 D.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郡國守相的職權由軍事與監(jiān)察擴大到行政,結合所學可知,漢景帝、武帝時期,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A項正確;B項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反映郡國守相的職權擴大,并非監(jiān)察機構權力膨脹,排除C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D項。故選A項。4.下圖是出土于四川省綿陽市雙包山漢墓的經脈漆人。該漆人裸體直立、造型美觀,表面繪制的經脈循行徑路,既與《黃帝內經》的記載相似,又存在不少差異。該漆雕()A.構造完整地還原了人體結構 B.制作源于漆器工藝者的想象C.使用體現(xiàn)了民眾的生活旨趣 D.價值應與醫(yī)學文獻互相印證【答案】D【解析】通過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代經脈漆人表面繪制的經脈循行徑路,與《黃帝內經》中的記載有相似之處,說明其價值在于反映了漢代醫(yī)學發(fā)展水平,可與醫(yī)學文獻互相印證,D項正確;經脈漆人表面繪有經脈循行徑路不能說明其還原了人體結構,排除A項;制作源于漆器工藝者的想象與“(漆人表面繪制的經脈循行徑路)與《黃帝內經》的記載相似”不符,排除B項;經脈漆人的使用體現(xiàn)了漢代醫(yī)學水平而非民眾生活旨趣,排除C項。故選D項。
5.東漢末年,曹操重用了一大批儒學之士或有儒學背景的官吏,卻又在“求才三令”中,將“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等作為取才的標準。曹操用人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儒學地位的動搖 B.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C.選官制度的變革 D.門閥士族的崛起【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混戰(zhàn),漢朝的選官制度被破壞,曹操為了增強實力,用人標準是任人唯才,不局限于儒士。所以主要是因為現(xiàn)實政治的需要,B項正確;儒學地位的動搖是客觀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選官制度的變革是表現(xiàn),不是原因,排除C項;東晉時期門閥士族崛起,排除D項。故選B項。6.中國早期翻譯的佛經,大多通過外來僧侶口授或西域胡本轉譯,譯文多有增損差訛。到唐朝時,佛經已由本國僧人主譯,大量傳入中國的梵本佛典被譯成漢文,譯文質量遠超前朝。唐朝譯經的發(fā)展反映了當時()A.三教并行政策的推行 B.西域文化影響力的消減C.中外交流趨勢的加強 D.佛教本土化進程的開啟【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國早期翻譯的佛經,大多通過外來僧侶口授或西域胡本轉譯”“到唐朝時,佛經已由本國僧人主譯,大量傳入中國的梵本佛典被譯成漢文”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國力強盛,中外交流盛況空前,大量梵本佛經傳入中國,推動了本國僧人譯經的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佛經翻譯的變化,未涉及儒學和道教,排除A項;佛經屬于印度佛教文化,不是西域文化,排除B項;佛教本土化強調的是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C項。7.唐前后期江南各州上貢的特殊絲織品種類表上供數(shù)量名次前期后期州名種類州名種類1越州綾、羅、紗越州綾、羅、紗、絹、般2潤州綾、羅宣州綺、綾、絲毯3常州棉布潤州羅、綾4杭州綾、紗蘇州棉、絲、綾5蘇州棉布處州綾、紗、綿綢據表可知,唐代江南地區(qū)()A.絲織業(yè)技術進步明顯 B.民眾生活水平得以提高C.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D.各州經濟發(fā)展趨于平衡【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唐前期江南地區(qū)前五的地方里有棉布貢品,后期江南地區(qū)前五的沒有棉布貢品,可以推知唐后期江南地區(qū)絲織業(yè)技術進步,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民眾生活水平,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絲織品是私營生產的,排除C項;上貢絲織品的數(shù)量無法比較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排除D項。故選A項。8.宋代侍從是作為選任兩府宰執(zhí)的后備隊伍,臺諫的正副長官也位列其中。侍從官雖然不像臺諫那樣擁有彈劾權,但實際承擔著諫官的職責,君主與朝臣的過失“無有巨細,各具章奏,極言無隱?!彼纬虖牡脑O置()A.限制了臺諫官的職權 B.適應了君主專制需要C.造成了監(jiān)察機構臃腫 D.防止了重大決策失誤【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宋代侍從是宰相和臺諫長官的人才儲備,具有與臺諫官相同的監(jiān)察權,反映了皇帝利用侍從增強君權,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B項正確;與臺諫官都具有監(jiān)察權,排除A項;侍從不屬于監(jiān)察機構,排除C項;“防止了”說法絕對,排除D項。故選B項。9.宋代的土地兼并主要是靠買賣完成的,難以保證購得的土地在空間上連成一大片,以致朱熹在清查土地時,發(fā)出了“田業(yè)散在諸鄉(xiāng)”“散漫差錯,尤難檢計”的感嘆。這一現(xiàn)象()A.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B.造成了政府田制失靈C.降低了農業(yè)生產成本 D.推動了租佃關系發(fā)展【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宋代土地兼并造成了土地分散在各地農村,少地或無地農民租種地主土地,推動租佃關系發(fā)展,D項正確;土地分散不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排除A項;土地分散各地農村,不利于政府清查土地,政府田制失靈的說法絕對,排除B項;土地分散各地,增加農業(yè)生產成本,排除C項。故選D項。10.《宋史》中描寫的楊業(yè)一再表示:“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元雜劇中楊六郎更是唱到:“似這等盡忠的和那報國的是從天命,博一個青史內去標名?!睋丝芍?,作者塑造的楊家將形象()A.展現(xiàn)了南宋遺民的民族氣節(jié) B.迎合了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C.凸顯了士人群體的憂患意識 D.彰顯了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規(guī)范【答案】D【解析】根據“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似這等盡忠的和那報國的是從天命”可知,作者強調忠君報國思想,彰顯了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規(guī)范,D項正確;楊家將在北宋時期抗遼,排除A項;忠君報國思想不屬于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士人群體的憂患意識,排除C項。故選D項。11.明代文人歸有光在為徽商程氏所作的壽序中,稱揚程氏商人“蔡義無窮,所至樂與士大夫交”,即為“商而士者”,程氏家族“以讀書為業(yè)”,實為“士而商者”。這反映了當時()A.士商互動引領時尚風潮 B.政局變遷影響階層流動C.經濟發(fā)展沖擊社會結構 D.儒家信仰規(guī)范商業(yè)經營【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文人稱頌程氏商人是“商而士者”、程氏家族是“士而商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結構變化,社會階層間流動性和開放性增強,出現(xiàn)了士商融合的現(xiàn)象,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士商互動和融合現(xiàn)象,但沒體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成為時尚風潮,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明代政局變遷,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明代士商融合的現(xiàn)象,沒有體現(xiàn)儒家文化對商業(yè)經營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12.清初,奏折的呈送直接由具奏者親自或派親信送到宮門,再由奏事太監(jiān)進呈皇帝。后來,康熙帝決定各地呈送奏折的官員可以派親信和家人騎驛馬遞送奏折,并將這一做法固定化??滴醯鄣臎Q定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 B.控制地方官員 C.統(tǒng)一奏本形式 D.防止宦官專權【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康熙帝對奏折制度進行完善,省去奏事太監(jiān)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改由具奏官員或其家屬直接遞奏,這使得奏折遞送更加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A項正確;奏折制度建立伊始就起到了控制地方官員的作用,康熙帝的完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康熙帝對奏折傳遞環(huán)節(jié)的完善,沒有涉及奏本形式,排除C項;清朝對奏事太監(jiān)干政亂政的懲罰極其嚴厲,所以“防止宦官專權”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13.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規(guī)定:“嗣后各口秤貨之大秤、兌銀之砝碼、量物之丈尺均須按粵海關向用之式?!钡?858年,海關征稅計量單位除了17種中式計量單位外,還出現(xiàn)了3種英制計量單位。這一變化表明當時()A.關稅自主權完全喪失 B.政府財政收入不斷增加C.國內市場已實現(xiàn)統(tǒng)一 D.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擴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858年中國的海關征稅單位增加了英制計量單位。結合所學可知,1858年第二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列強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擴大,D項正確;1858年,列強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進一步喪失,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中國國內市場已是統(tǒng)一的,排除C項。故選D項。14.洋務運動開始時,清廷官員多把辦理洋務視為使人沾染污名的工具,群思引而避之。到了七八十年代,洋務官員“以識洋務為榮”,甚至張佩綸、張之洞等清流派官員也都以大談特談洋務而著名。這表明,當時清廷官員()A.普遍認同中體西用觀念 B.以辦理洋務作為晉升捷徑C.對西學的認識更趨理性 D.對救亡道路達成一致意見【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在興辦洋務運動過程中,清朝官員對辦理洋務的態(tài)度從蔑視、躲避變成引以為榮,這說明清朝官員對西學認識更加深刻、趨于理性,C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清朝官員對洋務的態(tài)度變化,未涉及對中西學地位和關系的認識,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辦理洋務是清朝官員晉升的捷徑,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官員對洋務的認識趨于一致且更加理性,而不是對救亡道路,排除D項。故選C項。15.在1850年代之前,田賦是晚清政府最重要的財源,占總收入的73%—77%,到1890年代則降至約40%,甚至更少。同時,貿易的收入從1850年代占政府歲入不到30%上升到1894年前的約60%。這反映出19世紀后半期中國()A.經濟結構發(fā)生變動 B.農業(yè)經濟走向衰退C.外貿成為經濟支柱 D.貿易逆差得到扭轉【答案】A【解析】根據“在1850年代之前,田賦是晚清政府最重要的財源……到1890年代則降至約40%,甚至更少”,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沖擊,逐步瓦解,中國經濟結構發(fā)生變動,A項正確;農業(yè)收入在財政收入的比重下降,并不代表農業(yè)經濟走向衰退,排除B項;貿易的收入在財政收入的比重上升,不能說明外貿成為經濟支柱,排除C項;材料沒有進口、出口的數(shù)據比較,不能得出貿易逆差得到扭轉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A項。16.1895年,日本學者尾崎行雄在其著作中提到,中國人“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尚不知國家為何物,焉有國家思想乎?”在北洋艦隊投降時,廣丙號艦長以“我艦屬廣東艦隊,不屬北洋艦隊”為由,拒絕向日方交艦。該學者意在說明,當時中國()A.海軍近代化成效有限 B.中央政府權力式微C.國人國家意識缺乏 D.民眾抵抗意志堅定【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我艦屬廣東艦隊,不屬北洋艦隊”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國人只知朝廷或只關注自身小集體利益,缺乏國家民族的整體意識,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使國人的國家意識情況,未涉及海軍近代化成效,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力情況,排除B項;“民眾抵抗意志堅定”是對材料“廣丙號艦長以‘我艦屬廣東艦隊,不屬北洋艦隊’為由,拒絕向日方交艦”的片面解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17.1908年,有軌電車在上海初行時,人們擔心“觸電”而不愿意乘坐。電車公司便在車旁標榜著“大眾可座、穩(wěn)快價廉”等字樣,以資號召,且婦女可出三等車資而坐頭等座位,于是上海市民漸漸接受了方便而價廉的電車。這反映了當時()A.上海民眾高度關注出行安全 B.企業(yè)經營日益依賴商業(yè)廣告C.男女平等理念得到嚴格貫徹 D.民眾接受新式交通歷程曲折【答案】B【解析】材料說明電車公司利用廣告刺激和誘導民眾心理,最終使電車在上海得以推廣,B項正確;A項不能說明“上海市民漸漸接受了方便而價廉電車”,排除A項;C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歷程曲折”,排除D項。故選B項。18.武昌起義爆發(fā)后,蘇州商會選擇與當?shù)胤饨ü俑ケ#吡ο粲筛锩鸬纳鐣邮?。在得知江蘇即將獨立后,蘇州商會下的各商店又率先掛出表示擁護的白旗,會中一些上層紳商儼然以光復元勛的姿態(tài)參與新政府的大計。材料可以用來說明()A.清王朝滅亡具有偶然性 B.革命進程由立憲派主導C.辛亥革命潛伏失敗危機 D.資產階級各派達成妥協(xié)【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武昌起義后蘇州商會為了自保先后投靠封建官府和革命黨人,表明革命黨人內部成分復雜,并不是真正的擁護革命,革命力量不堅固,為辛亥革命潛伏了失敗危機。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清朝滅亡的偶然性,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立憲黨人,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資產階級各派,排除D項。故選C項。19.五四運動之后,許多人將“愛情”視為自由、獨立、平等的象征。到了1920年代晚期和1930年代,譴責自由戀愛的聲音越來越多,政治理論家們更是提出戀愛的法則必須服從革命的律令。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危機持續(xù)嚴重 B.馬克思主義被廣泛接受C.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 D.國民黨獨裁體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時期西方各種社會思想涌入中國,將愛情等于自由、獨立、平等的象征。1920年代晚期和1930年代,譴責自由戀愛的聲音增加。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馬克思主義更得到了傳播,宣揚階級斗爭,反對資產階級思想,B項正確;這一時期主要是國內戰(zhàn)爭,排除A項;1915年新文化運動嚴重動搖了傳統(tǒng)思想的地位,排除C項;國民黨獨裁體制與譴責自由戀愛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20.1938年,晉察冀邊區(qū)政府正式成立,出席成立大會的代表有國共兩黨的代表、各抗日團體的代表、蒙回藏少數(shù)民族代表、各縣政府和工農商學婦各團體代表及五臺山寺廟的喇嘛和尚代表。這反映出,晉察冀邊區(qū)政府()A.已具備新民主主義的特征 B.貫徹了國共共同領導的原則C.推動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 D.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lián)碜o【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中共在抗日根據地建立邊區(qū)政府,成立大會的代表由中不同階級、階層、民族等抗日力量組成,就具有了新民主主義的特征,A項正確;邊區(qū)政府是由中共直接領導,排除B項;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排除C項;“一致?lián)碜o”說法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21.我國經濟建設投資和國防費用占財政總支出統(tǒng)計表年份國家財政總支出(億元)經濟建設投資(億元)比重(%)國防費(億元)比重(%)195068.0817.3625.528.0141.11951122.4935.1128.752.64431952175.9973.2341.657.8432.9據表可知,當時我國()A.國防與重工業(yè)發(fā)展迅速 B.面臨帝國主義包圍與封鎖C政府財政收支達到平衡 D.兼顧經濟恢復與國防安全【答案】D【解析】根據表格數(shù)據看出,1950--1952年我國經濟建設投資、國防費用支出總額大幅增長,結合所學可知,建國初期,我國面臨帝國主義的包圍,我國經濟也處于崩潰邊沿,為了恢復和發(fā)展經濟,同時也為了國防安全,我國加大了經濟建設投資、國防費用支出,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重工業(yè)發(fā)展情況,排除A項;國防費用支出增長的背景是面臨帝國主義包圍與封鎖,B項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項;從我國經濟建設投資和國防費用無法體現(xiàn)我國政府財政收支達到平衡,排除C項。故選D項。22.1950年,南京市衛(wèi)生局先后組織了58個宣傳隊、派出兩輛巡回宣傳車,進行衛(wèi)生防疫宣傳,并舉行了44次集體游行,舉辦了歷時12天衛(wèi)生展覽,開展衛(wèi)生講座147場,衛(wèi)生宣講334次。此舉旨在()A.提高民眾公共衛(wèi)生意識 B.推動醫(yī)學教育發(fā)展 C.培養(yǎng)高級醫(yī)學研究人才 D.建立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南京衛(wèi)生局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衛(wèi)生防疫宣傳和動員工作,意在提高民眾公共衛(wèi)生意識,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政府針對民眾的衛(wèi)生防疫宣傳,沒有涉及政府加強醫(yī)學教育、培養(yǎng)醫(yī)學人才的措施,排除BC兩項;衛(wèi)生防疫宣傳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民眾衛(wèi)生意識,而不是建立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排除D項。故選A項。
23.1954年,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南亞與東南亞國家,并演出了歌舞和京劇。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總統(tǒng)在演出后的招待會上說:“你們在國家宮的第一次演出已經震動了整個印度尼西亞,全印度尼西亞的人民對你們都是友好的!”此次出訪()A.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 B.表明我國積極發(fā)展睦鄰友好關系C.說明我國已拋棄意識形態(tài)外交 D.旨在擴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力【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954年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印尼,引起轟動。我國為了改善國際環(huán)境,積極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B項正確;新中國與蘇聯(lián)建交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排除A項;我國實行“一邊倒”外交政策,沒有拋棄意識形態(tài)外交,排除C項;出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我國的國際環(huán)境,不是擴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24.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農村家庭功能全面恢復,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人情來往,以血緣和地緣為基礎的人際關系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A.家庭成為生產的基本單位 B.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實現(xiàn)C.村民自治組織的廣泛建立 D.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答案】A【解析】農村家庭是從事自給自足單一的農業(yè)生產,既是生產單位,又是生活單位。根據所學可知,1978年我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權,也獲得了生產、經營自由權和產品的支配權,家庭成為生產的基本單位,農村家庭功能得以全面恢復,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我國農村家庭功能,與城鄉(xiāng)一體化、村民自治組織的建立無關,排除BC項;D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共52分。25、26、27題為必作題,28、29題為選作題,任選其一作答。)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先秦儲糧備荒的基礎上,漢代建立了常平倉制度,積谷備倉,并以假田、減免租稅、以工代賑等方式對弱勢群體以照顧。隋唐進一步完善了倉廩制度,廣建義倉。宋代在此基礎上添設了惠民倉、廣惠倉等。唐代設悲田養(yǎng)病坊,專門對鰥寡孤獨、老弱病殘者實施救助。宋代根據唐代經驗,先后設立福田院、居養(yǎng)院、慈幼局、安濟坊、漏澤園等救濟機構。同時,還針對老人、乞丐、流民、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制定法令,而族田、族產和族學的出現(xiàn),為長期性的宗族救助提供了保障?!?據張文《宋代社會救濟研究》等材料二明清時期,統(tǒng)治者多次下詔,呼吁有志之士出資出力,參與社會救助,并獎以功名。明正統(tǒng)五年,江右發(fā)生饑荒,吉安府的紳商慷慨認捐。清乾隆七年,揚州府遭遇水災,官府緊急勸募在揚州的鹽商捐錢助賑,歙縣人汪應庚一次性捐銀六萬兩,使災民受惠。明清時期,幾只重要的商幫的商賈在致富之后,便踴躍輸捐辦理慈善公益事業(yè)。同時,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xiàn)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賑災濟貧、修橋鋪路、捐資辦學等更加普遍。——據姚延玲《明清民間社會救濟與慈善事業(yè)》(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漢代到宋代社會救濟發(fā)展的趨勢。(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社會救濟的新變化與原因。(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古代社會救濟制度。【答案】(1)救濟制度日趨完善;救濟機構日益增加;政府立法保障;政府救濟和宗族救濟并存。(2)新變化:民間人士參與社會救濟;慈善機構出現(xiàn);救濟形式多樣。原因:政府推動;明清商品經濟發(fā)展;儒家民本觀念的影響(3)社會救助的實施要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要重點關注弱勢群體,要建立完善我國社會救助法律體系建立配套的監(jiān)督考核機制,切實保障官方社會救助的落實和效果。政府和熱心公益人士要廣泛宣傳,普及濟世救民、人人有責的社會救助思想,調動更多民間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窘馕觥俊拘?詳解】根據材料一“漢代建立了常平倉制度,積谷備倉”“隋唐進一步完善了倉廩制度,廣建義倉”“宋代在此基礎上添設了惠民倉、廣惠倉等”等信息得出救濟制度日趨完善;根據材料一“先后設立福田院、居養(yǎng)院、慈幼局、安濟坊、漏澤園等救濟機構”得出救濟機構日益增加;根據材料一“還針對老人、乞丐、流民、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制定法令”得出政府立法保障;根據材料一“而族田、族產和族學的出現(xiàn),為長期性的宗族救助提供了保障”得出政府救濟和宗族救濟并存?!拘?詳解】新變化:根據材料二“吉安府的紳商慷慨認捐”“歙縣人汪應庚一次性捐銀六萬兩,使災民受惠”得出民間人士參與社會救濟;根據材料二“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xiàn)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得出慈善機構出現(xiàn);根據材料二“賑災濟貧、修橋鋪路、捐資辦學等更加普遍”得出救濟形式多樣。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政府推動、明清商品經濟發(fā)展、儒家民本觀念的影響等方面分析作答。【小問3詳解】關于評價古代社會救濟制度,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社會救助的實施要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要重點關注弱勢群體,要建立完善我國社會救助法律體系建立配套的監(jiān)督考核機制,切實保障官方社會救助的落實和效果。政府和熱心公益人士要廣泛宣傳,普及濟世救民、人人有責的社會救助思想,調動更多民間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2年,梁啟超在《新小說》上發(fā)表了“政治幻想”小說——《新中國未來記》;預言了中國此后60年的景象(見表)。景象內容大中華民主國成立1912年,皇帝自動退位,定國號為“大中華民主國”,國會選出“大統(tǒng)領”,定都南京?!傲椘诔赏它h”中國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一個黨”?!绊氈溃@個黨是最溫和的,最公平的,最忍耐的;須知道,這個黨是最廣大的、最平等的;須知道,這個黨是最整齊嚴肅有條理的?!鄙虾4蟛┯[會“不特殊設簡務、工藝諸物品由己、為買各種學問、宗教皆以此時開聯(lián)合大會、處處有論說壇、日日開講論會,竟把偌大一個上海,連江北,連吳淞口,都變作博覽會場了。”維新50年(1962年)大慶典“諸友邦皆派員來慶賀,英國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國大統(tǒng)領及夫人,菲律賓大統(tǒng)領及夫人,匈牙利大統(tǒng)領及夫人,皆親臨致祝。”——據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1)根據材料,概括梁啟超在小說中塑造的中國未來的形象。(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釋小說中的中國形象?!敬鸢浮浚?)形象:通過和平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國;實行一黨政治;國家的工業(yè)、文化教育和宗教等發(fā)展繁榮;中國贏得民族獨立,國際地位提高,與外國平等友好相處。(2)闡釋: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放棄改良幻想,主張通過和平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國;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初步發(fā)展,新式學堂紛紛建立,梁啟超期待國家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繁榮發(fā)展,增強國家實力;《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民族危機嚴重加劇,爭取民族獨立是梁啟超政治活動的重要目標,他希望未來中國獲得獨立,與其他國家平等友好相處?!窘馕觥俊拘?詳解】形象:根據材料“1912年,皇帝自動退位,定國號為‘大中華民主國’,國會選出‘大統(tǒng)領’,定都南京”可知,通過和平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國;根據材料“中國有今天,最重要的是‘一個黨’”可知,實行一黨政治;根據材料“不特殊設簡務、工藝諸物品由己、為買各種學問、宗教皆以此時開聯(lián)合大會、處處有論說壇、日日開講論會”可知,國家的工業(yè)、文化教育和宗教等發(fā)展繁榮;根據材料“諸友邦皆派員來慶賀,英國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國大統(tǒng)領及夫人,菲律賓大統(tǒng)領及夫人,匈牙利大統(tǒng)領及夫人,皆親臨致祝”可知,中國贏得民族獨立,國際地位提高,與外國平等友好相處。小問2詳解】闡釋:根據材料“1902年,梁啟超在《新小說》上發(fā)表了‘政治幻想’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可知,這篇小說寫于戊戌變法失敗4年后,結合所學從戊戌變法失敗、民族工業(yè)和新式教育的發(fā)展、民族危機的加劇等角度分析。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掌握近現(xiàn)代世界史》中中國史內容簡表版本主要內容與變化1982年版中日關系、毛澤東、蔣介石、《1950年憲法》、農業(yè)、工業(yè)、百花齊放、大躍進、文革。1988年版變化1.需增“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中美(蘇)關系”“毛澤東以后的中國”“現(xiàn)代化”“鄧小平思想”“1987年政治危機”。變化2:單列一個獨立章節(jié)“共產主義下的中國”。1997年版變化1:中日關系更加細化。變化2:將“共產主義下的中國”分解成兩個獨立的章節(jié)。變化3:增加“孫中山”“辛亥革命”“軍閥混戰(zhàn)”“1949年共產黨的勝利”“20世紀90年代中美(蘇)關系”“共產主義危機”等。2013年版變化1:增加“共產主義在中國的變遷”。變化2:增加中共領導下經濟的騰飛、三個代表、反腐斗爭。變化3:認為中國將成為西方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注:《掌握近現(xiàn)代世界史》涵蓋了1900年以后的世界歷史,中國史的選材大量引用中國流亡人士的回憶錄、自傳等?!幾詮埨辍?0年來英國歷史教科書中的近現(xiàn)代中國形象》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何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答案】論題:近30年來,英國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隨著國際局勢巨變而跌宕起伏。
闡述:30年來英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由暗復明、乍明還暗,左右搖擺。從四個版本的變化可以看出,有關中國的敘事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總體呈上升趨勢,不同版本隨著年代變化增加了新的中國史內容。從內容分布來看,教科書將中國史內容放在國際關系章節(jié)中講述,如中日、中美、中蘇關系等;聚焦于中國現(xiàn)代的政治史,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教科書敘事的重點;后期增加對孫中山、蔣介石、鄧小平等領袖人物執(zhí)政時期的政策有較為詳盡的介紹。英國歷史教科書有關中國的內容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在英國歷史教科書的敘事中,每提及中國,總說“共產主義中國”,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史教科書引用材料很多來自流亡到英國的中國人所寫的自傳、回憶錄,具有局限性。
蘇聯(lián)解體、冷戰(zhàn)結束,國際形勢深刻變化,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強大的經濟實力已逐漸轉化為政治實力,作為全球性大國地位日益彰顯,英國不得不更關注和理解認識中國。
【解析】材料涉及四個版本關于中國史內容的變化,根據材料“《掌握近現(xiàn)代世界史》涵蓋了1900年以后的世界歷史,中國史的選材大量引用中國流亡人士的回憶錄、自傳等”和所學知識得出論題是近30年來,英國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隨著國際局勢巨變而跌宕起伏。關于闡述:首先從政體上概括30年來英國歷史教科書中的近現(xiàn)代中國形象,然后結合四個版本的變化可從敘事內容分析,再結合英國編寫中國史的史料來源方面分析可知英國歷史教科書有關中國的內容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在英國歷史教科書的敘事中,每提及中國,總說“共產主義中國”,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史教科書引用材料很多來自流亡到英國的中國人所寫的自傳、回憶錄,具有局限性。最后總結,蘇聯(lián)解體、冷戰(zhàn)結束,國際形勢深刻變化,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強大的經濟實力已逐漸轉化為政治實力,作為全球性大國地位日益彰顯,英國不得不更關注和理解認識中國。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宋代初年,官員恩蔭甚濫,名目繁多。慶歷三年,宋仁宗以范仲淹為樞密副使,開始改革。范仲淹“端其本、澄其源”,限制官僚子弟蔭補入仕的官階與資格。改革科舉制度,規(guī)定各州府軍監(jiān)皆立學,應舉人必須在官學聽讀一定時日才能參加解試,改變隋唐及宋初以來只重視科舉、而不重視學校教育的局面。進士科先試策論,后試詩賦,諸科減少貼經、墨義,增加大義的考試,科舉取士人數(shù)大大增加,士人的主體意識逐步覺醒,出現(xiàn)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潮??“凡有善政異績,典物務能革大弊,省錢谷數(shù)多,準事大小遷官升任,選人視此”……改革職田制度,“給其所未給,均其所未均,使其衣食得足,然后可以責其豪節(jié),督其善政”。但新法實施后,觸犯了各級官僚的利益,污蔑范仲淹等人為“朋黨”,為仁宗所忌,新政最終夭折。——張希清《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一范仲淹與慶歷新政》(1)根據材料,概括范仲淹吏治改革的主要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宋朝“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認識?!敬鸢浮浚?)內容:改革恩蔭制度,限制官僚子弟蔭補入仕;改革科舉制度,重視學校教育與考試結合,重視策論和大義的考試;改革官員升遷制度,重視官員的功績和能力;改革職田制度,以職田為官員的俸祿補充。(2)認識: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科舉制度的完善與成熟使科舉出身的官員比例不斷增加,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養(yǎng),形成了文官政治;宋朝儒學的復興,儒學的民本思想和家國情懷的影響;士大夫具有強烈的擔當精神,有責任、能力與天子共治天下;宋朝統(tǒng)治者重視文人;【解析】【小問1詳解】內容:根據材料“限制官僚子弟蔭補入仕的官階與資格”可知,改革恩蔭制度,限制官僚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TX-PEG-Cy3-生命科學試劑-MCE-2911
- ABBV-706-生命科學試劑-MCE-4729
- 5-Fluoro-PB-22-N-4-fluoropentyl-isomer-生命科學試劑-MCE-3095
- 3-2-3-Dimethylphenyl-2-methylquinazolin-4-one-生命科學試劑-MCE-9046
- 二零二五年度租車平臺與車主合作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財務審核合同中的稅務合規(guī)審查標準
- 二零二五年度親子餐飲品牌區(qū)域加盟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發(fā)電站電工維護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聘用協(xié)議及勞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化苗木移栽與病蟲害防治合同
- 保潔服務品質履約評估報告
- 火龍罐綜合灸療法
- 紅色中國風西安旅游PPT模板
- 皮內注射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個人借條電子版模板
- 工業(yè)企業(y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設計配置導則
- 年產3萬噸噴氣紡、3萬噸氣流紡生產線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告
- GB/T 1094.1-2013電力變壓器第1部分:總則
- 2023年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胸外科診療指南和操作規(guī)范
- 電網基本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