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33/wKhkGWW9HjuAfc4tAAIjnVGhGVg291.jpg)
![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33/wKhkGWW9HjuAfc4tAAIjnVGhGVg2912.jpg)
![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33/wKhkGWW9HjuAfc4tAAIjnVGhGVg2913.jpg)
![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33/wKhkGWW9HjuAfc4tAAIjnVGhGVg2914.jpg)
![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8/33/wKhkGWW9HjuAfc4tAAIjnVGhGVg29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15篇)
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
兩彈”元勛——鄧稼先
1958年8月的一天,一個年輕人走進了時任我國核工業(yè)部副部長錢三強的辦公室。錢三強對他說了這么一句話:“中國要放一個‘大炮仗’,要調你去參加這項工作,你看怎么樣?”
這個大炮仗,指的是原子彈。而這個青年是鄧稼先。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22天后,北平淪陷了。占領北平的日軍強迫市民游行,慶祝他們所謂的“勝利”。
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時年13歲的他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幾腳。這件事發(fā)生后,鄧以蟄的一個好友勸他說,此事早晚會被人告發(fā),你還是盡早讓孩子離開北平吧。無奈之下,鄧以蟄讓鄧稼先的大姐帶著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遷的清華和北大教授,還有眾多的老朋友。臨走前,父親對他說“稼兒,以后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逼鋵嵿囈韵U并不是什么科學救國論者,他只是憑自己的經(jīng)驗寄希望于鄧稼先,但這句話在鄧稼先的腦海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1941年秋天,鄧稼先考上了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西南聯(lián)大是原來的北大、清華和南開三所大學在南遷后合并的一所學校。合并后的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匯集了當時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例如測得普克朗常數(shù)的葉企蓀、對證實康普頓效應有貢獻的吳有訓、對證實正電子存在有過幫助的趙忠堯等等。這里的名師嚴教讓好學的鄧稼先如魚得水,他讀書的勁頭比中學時期更勝一籌,各個科目均成績優(yōu)異。
1946年的夏天,畢業(yè)后的鄧稼先受聘擔任北大物理系助教,回到闊別了六年的北平。這期間他一面當助教,一面積極準備留學美國的考試,并在1947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48年秋天,鄧稼先從上海啟航,向大洋彼岸駛去。臨行前,他的一位好友對他說“中國天快要亮了”,鄧稼先聽了笑了笑,說了這樣一句話--“將來祖國建設需要人,我學成后一定回來?!?/p>
鄧稼先在獲得博士學位后的第九天就回到了祖國,實現(xiàn)了他離開中國時的諾言--“我學成,一定回來!”
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按照鄧稼先他們的設計,順利地在沙漠腹地炸響。這一天被歷史銘記。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從原子彈到氫彈,法國用了8年、美國用了7年、前蘇聯(lián)用了4年,中國僅僅用了兩年零八個月。
鄧稼先曾說過:“在我們這里沒有小問題,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大事。小問題解決不好就會釀成大禍?!?/p>
1979年某一天,在某試驗基地,新型核彈實驗開始--飛機攜帶核彈直飛爆心。時間分秒過去了,核彈卻沒有爆炸,很多人都驚住啦。在場的技術人員正想詢問鄧稼先時,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老鄧”在往試驗場跑去。
作為物理學家,他不是不知道輻射核心區(qū)有多危險,但是為了弄清楚原因,為了人民的安全和國家的榮耀,他頭也沒回,現(xiàn)場沒有人能拉住他。摔碎的彈片散落在荒垣上,當值的防化兵沒有找到核心部件,他先找到了。在捧起碎彈體的那一剎那,生命的倒計時也啟動了,他已經(jīng)受過多次輻射傷害,但這一次是致命的。鄧稼先被送進醫(yī)院,檢查結果顯示白血球內染色體呈粉末狀,尿液有極強的放射性。醫(yī)院的醫(yī)生不解地問,“這是吃了什么毒藥了?毒性這么大,身體竟被破壞到這樣?”鄧稼先什么都沒有說,短暫的休息后又回到了戈壁灘。
1984年,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整整20年,鄧稼先指揮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試驗,這次試驗的成功將標志著中國第二代核武的重大突破,然而這時鄧稼先的身體已被癌細胞嚴重侵蝕,沒有人知道。1985年鄧稼先回到了北京,他回到了妻子的身邊,這時,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進了醫(yī)院,再也沒能走出來。他住了363天,動了3次手術。363天里,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針從每天一針發(fā)展到一小時一針,全身大面積溶血性出血??删褪沁@樣,在生命最后時光,占據(jù)鄧稼先腦海全部的仍然是中國的核事業(yè)。他著重思考的是如何和平利用原子能,但他已無法親自實現(xiàn)了。鄧稼先坐在能減緩壓力的橡皮圈上寫他一生的積攢,寫他最后的思考。鄧稼先敏銳的眼光使中國的核武器發(fā)展繼續(xù)快步推進了十年,終于趕在全面禁止核試驗之前,達到了實驗室模擬水平。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走完了他62年的生命旅程。十年后同一個日子,中國在成功地進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試驗之后,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將暫停核試驗。
迎來這一天,我們要永遠記住鄧稼先。是他讓一朵蘑菇云升騰而起,如一把利劍,嘯出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強音!是他,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2
鄧稼先同志總是被人們冠以“兩彈元勛”的稱號。自然的,我想在1967年他就應該被所有中國人熟知??墒?,看了今天的影片。我才知道他為人的低調和守口如瓶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我幼稚想象的范圍。
我真的想做一個對比。兩個同是核物理系的學生,兩個從小的摯友,都是博士學位。一個選擇以“娃娃博士”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國家,一個理論和技術在別人看來都是子虛烏有的國家。在默默中結束了一生。除了家人和同事,沒有外人知道他所做的一切。直到死后才被公開自己的工作內容,也才有了今天人們對他的敬意;另一個選擇了在外國完成自己的事業(yè)。在外國科研的幫助下,()他獲得了諾貝爾獎。當然,在他的頭銜上已經(jīng)加上了“華裔”二字。
雖然兩個人都為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可以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一個將血液融入了中國的大地,甚至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諾貝爾獎把自己推上了世界的頂峰,但令人興奮的程度遠沒有“中國人”更加耀眼。
他從1950年回國,理論設計開始,家人就不知道他的工作。50年后,當“兩彈元勛”被追封時,老人家離開人世已有十二年了。整整五十年啊。如果沒有對于祖國熾熱的心,一定沒有這種結果。我想這也是鄧稼先被現(xiàn)代人傳唱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我對于片子中最感人的事跡在于他只身前往核試驗場中心。面對失敗的實驗,作為負責人,他像廢紙似的將生命置之與國家利益之外。當他捧起核彈的中心裝置時,他知道、在場的人知道、許露希知道、中央領導們知道,他生命的沙漏開始往下滲透著。
他的生命結束了,中國核武器的新的里程碑豎立起來了。他沒有白費這一切心血。就算不為人所知。
我又想到,世界上又有多少像鄧稼先這樣的科研人員,為了大局,犧牲了自己的小家,卻散落在人群里不為人所知。
這就是科學所能帶給人們的幸福的感覺吧。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3
當旭日將你叫醒,睜開眼看見的,是一個生機蓬勃的小城,晨風混著鮮花的芳香沐浴著你,留下幸福的味道,你可曾想過,這一切是誰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科學家、是人民解放軍,是醫(yī)護人員,是許許多多平凡的奉獻者。
我的心中不免又對鄧稼先多了幾分敬意。鄧稼先竟然有如此魄力,能說服工宣隊和軍宣隊停下來對物理學家的批判,致力于新的工作。鄧稼先又居然有過那么屈辱的歷史,那樣的一位國防重臣竟被那樣不公平的對待,我們?yōu)樗械酵锵АS捌械臈钫駥幒袜嚰谙葍晌黄旃南喈數(shù)奈锢韺W家,卻有截然不同的際遇。兩位同窗十幾年,處境卻是天壤之別。一位學有所成,留在美國就業(yè),生活優(yōu)越,訪華時由周·總理親自接待?而另一位志愿報效祖國,甘愿隱姓埋名默默付出。
影片中有兩個片段使我久久難忘——鄧稼先取了行李就要走了,他深情地望著妻子,恨不得記下她每一剎那的音容笑貌。而他的妻子又何嘗不是如此,他明白他的丈夫將要投身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去。鄧稼先毅然走了。
這就是鄧稼先的寫照,這也是當前眾志成城的醫(yī)護人員的寫照。如一輪紅日,在堅定不移地前進,沒有彷徨,也沒有退縮。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4
二戰(zhàn)結束后,中國處于十分落后的時期。鄧稼先在隱名埋姓的情況下,被派往他地進行極為危險的工作——研制原子彈。原子彈的材料有一種放射性的物質——鈾。人體如果被輻射,將患上幾乎無法治愈的疾病。鄧稼先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告別了家人,踏上了旅程。
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鄧稼先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他和同事經(jīng)過8次計算,驗證了外國科學家留下的數(shù)據(jù)。但是,在制造中,一個車間發(fā)生爆炸,很多心血都白費了。但是鄧稼先毫不氣餒,在一切重建完畢后,又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他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經(jīng)歷了許多個日夜,第一顆原子彈終于造好了。大家都穿上了軍裝,興高采烈地來到了西北核試驗場。不久,喇叭聲中響起了:“10,9,8……2,1,起爆!”只聽到“轟——”的一聲,一朵黑紅相間的蘑菇云騰空而起,爆炸成功了!看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也很高興!
在后來的一次和試驗中,一顆原子彈引爆成功,但是大家都沒有聽到聲音,鄧稼先覺得奇怪,就自告奮勇地說:“我去看看!”其他同事要求同去,他擔心危險,拒絕他人同去。他穿著厚重的防輻射服,查看事故,結果不幸受到了輻射。
后來鄧稼先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他離開了工作崗位,臨終前還不忘撰寫文章。他的這種不畏困難,遇到危險從不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他已經(jīng)去世多年,但他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發(fā)明者,他將永遠被世人銘記!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5
鄧稼先先生是一位中國核物理學家,他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先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他還需要照顧老婆和孩子,即便如此,鄧先生還是接下了他的任務。研發(fā)核武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鄧先生當然也知道,那會導致他難以和家人在一起,但鄧先生卻果斷的答應了幫助。從此,我們可以看出鄧先生的愛國和不會退縮的精神,即使身負重任,與家人兩地相思,鄧先生也不會退縮。
再次就是鄧先生對工作的投入。接了重任的鄧稼先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任務中里,他帶領著大家刻過度疲勞,思路中斷時,他著急著說:“唉,一個太陽不夠用呀!”。除了熬夜研究和研發(fā),鄧先生不僅在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jīng)常到炎熱干燥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生活,有15次在現(xiàn)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核試驗現(xiàn)場對人的身體并不健康,可為了研究,鄧先生顧不上自己的健康,一心用在研發(fā)武器。
鄧先生應成為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不能像他一樣制造核武器,為國家做出那么大的貢獻,但是鄧先生的精神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不要在困難面前退后,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努力做一件事,就會得到回報!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6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務必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好處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lián)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此刻嚴格警衛(wèi)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后,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lián)政府終止了原有協(xié)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wèi)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后,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lián)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shù)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忙下以嚴謹?shù)挠嬎阃品嗽薪Y論,從而解決了關聯(lián)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shù)學家華羅庚之后稱,這是集世界數(shù)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制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jīng)常饑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干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shù)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wěn)健的決定。但是理論是否準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道他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鄧稼先不僅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jīng)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xiàn)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超多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xiàn)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于方案,最后最后制成了氫彈,并于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lián)用10年的時刻相比,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7
鄧稼先出生于1924年6月25日,漢族,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杰出的科學家,也是中國的“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于北京,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的。并叮嚀人們:“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用畢生的精力研究了原子彈和氫彈,給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在研制原子彈期間,鄧稼先患了癌癥,因為他在一次航投試驗中,原子彈墜地被摔裂,他只身一人跑向前去,拿起原子彈的碎片在手里仔細檢查。他的妻子知道后,強拉鄧稼先去醫(y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大家大吃-驚,鄧稼先的肝臟破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中央盡了-切力量,卻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在家人的攙扶下,鄧稼先坐進去并且只轉了一小圈,就表示已經(jīng)享受到了國家所給的待遇。
我非常敬佩鄧稼先,因為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利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鄧稼先,那我就用“精忠報國”這個詞語,因為鄧稼先熱愛祖國、甘于奉獻的精神讓我永遠銘記!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8
他,一個忠厚樸實的人,卻毅然決然地參與了我國核研究工作;他,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戈壁的風沙吹散了他的姓與名;他,一個滿腔熱血的人,為祖國隱姓埋名幾十年。他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
當歲月的車轍碾過那片戈壁灘時,他的臉上也留下了車轍,當戈壁風沙在天空中狂舞時,那個不知道是誰的灰色身影與風沙融合在一起。他是當最忠心的兒子,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是在寒假時晚上看《五星紅旗迎風飄》時,才初步了解了鄧稼先。鄧爺爺那對工作負責、一絲不茍,對祖國盡心盡力的表現(xiàn)打動了我。他不論是對工作,還是對生活,都極其負責任,他那對工作的態(tài)度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讓我學習到了,只有在學習上認真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績。就舉我印象比較深的一個例子吧!那是我國原子彈即將發(fā)射的時候,各部門都在進行最后的檢查,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部體的許多電纜中夾著一個小螺絲釘,這螺絲釘雖小,完全可以導致整個原子彈癱瘓。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刻,鄧稼先主動請軍去找那“致命”的東西。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細心檢查,終于解除了危機,我國第一枚原子彈成功發(fā)射。
當大漠的蒼茫點綴了蘑菇云的.硝煙,當五星紅旗升起在聯(lián)合國的上空。是他,長空鑄劍,吼出雄師的憤怒;是他,以身許國,寫下山河的頌歌。
病前堅持一線工作,半夜冒雨搶救工程,成功時臉上的喜悅……鄧爺爺?shù)母哔F品質不勝枚舉。
我想只有用蓮來比喻他才是最恰當?shù)?,他那忠誠平實,真誠坦白的品質別人是不能模仿的,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9
雖然在讀這篇課文之前,我知道鄧稼先,但并不覺得他有什么值得我去佩服、去學習的。通過這篇課文,我知道了鄧稼先是個了不起的人。且不說在當時條件艱苦的環(huán)境下如何與工人一起蓋房子,也不提當時沒有外援、工作艱巨的窘迫情景,就說說在沒有資料的情況下他是怎樣工作的吧!如果換成我,一個剛從美國畢業(yè)的高材生、博士生,竟然落魄到連資料都沒有的境地,肯定立馬拍屁股走人。還從頭開始?不可能!而鄧稼先卻留下來了,不僅完成了對原子彈的研究,還鼓舞了身邊的年輕人。這對我來說肯定做不到,不能與親人聯(lián)系,將自己的大好青春埋沒在沙漠里。
而鄧稼先做到了!在一聲巨響,浩瀚的戈壁灘上騰空升起了烈焰翻滾的`蘑菇狀煙云,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如果我可以堅持到這一刻,那么我也會自豪的,甚至對自己的一生也很滿足了。可鄧稼先,他覺得還不夠!1967年6月17日,鄧稼先及其他工作人員研制的氫彈再一次成功地爆炸了!而鄧稼先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你能連續(xù)好幾年不與家人見面、不與他們通話嗎?你能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停地奔波于危險地帶嗎?還是你能為了一個細小的疑點用手搖計算機日夜連軸轉算九次嗎?雖然鄧稼先因患癌癥與世長辭,可作為中國一塊重要的里程碑,他會永遠活在人們心里!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0
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他是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多年來,他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默默地工作著,不計名利,堪稱典范,被譽為“兩彈元勛”。
拒絕高官厚祿
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美國政府給他開出了極好的條件和優(yōu)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長期在美國工作,但是,鄧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祿而動搖回祖國工作的決心。1950年,鄧稼先胸懷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受命參加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
為造兩彈“死而無憾”
在一次爆炸失敗后,幾個單位都推卸責任。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須有人到那顆原子彈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鄧稼先說:“誰也別去,我進去吧。你們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只有我知道?!?/p>
鄧稼先的游戲
在西北大沙漠,條件非常艱苦,大家使用算盤進行著極為復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為了演算一個數(shù)據(jù),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九次,需要花費一年多時間,研究人員常常是每天工作到天亮。
為了讓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輕人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許娛樂,鄧稼先總是抽空與年輕人玩十分鐘的木馬游戲。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見他們在玩這種游戲,斥責道:“這是什么玩法,你還做兒戲呀!”鄧稼先笑說:“這叫互相超越!”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1
今天我們學了第13課,《少年中國說》這篇課文講3祖國的美好未來,使我們都很受鼓舞,因為我們關系到國家的命運。
我們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我們擔負著祖國繁榮昌盛的重任,我們少年強大祖國才能強大。而強大富庶的祖國又難為我們的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所以祖國強大我們才能強大,我的`和祖國是相輔相助的關系。
聽到這句話時,我想到了,祖國發(fā)展貢獻了生命,我們中小學生的榜樣——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他帶領著很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wèi)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稼先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生活很艱苦。開始沒有,獎學金,吃飯不敢按飯量吃,只能按錢吃。在這段時間里,還發(fā)生了一個感人的小故事。有一段時間,他和洪朝生合居在一位美國老太太的閣樓里。有一次他倆去吃飯,牛排端上后,鄧稼先看了看,對洪朝生說:“我這塊小,你那塊大”洪朝生就把自己的那塊,給了稼先。而我們在平常,想吃什么讓爸媽買什么,不給買,還發(fā)脾氣、大哭,這對鄧稼先來說完全不算什么。
后來鄧稼先沒有聽從老師、同學和美國政府。放棄了美國的優(yōu)質生活,依然回國,為祖國效力。
然而,他卻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在1986年7月29日于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多么可惜?。〉堑@是值得的!因為他是為了祖國的發(fā)展而死。
我們一定要以鄧稼先為榜樣,努力學習,使祖國更加繁榮昌盛。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2
小時侯,我曾經(jīng)在書本上讀到過鄧稼先,那時我只是了解到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而今天當我再一次閱讀到這一篇由楊振寧寫的《鄧稼先》時,使我更深的了解了鄧稼先的偉大,了解了他那高尚的品格,他那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偉大情懷深深地感動著我。
我在今天預習了《鄧稼先》這篇即將學習的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時刻被鄧稼先的偉大人格感動著。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強大,為了研究出原子彈和氫彈,不求功名利祿,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默默工作了十多年。最終成為我國的“原子彈之父”。
鄧稼先把他一生的精力和時間都獻給了祖國的核事業(yè),他為了祖國拋棄了個人榮譽和家庭幸福。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祖國他什么都可以拋棄——包括他的生命。
我們學習《鄧稼先》就是要學習他的.這種偉大的無私的高尚的純潔的愛國主義精神!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3
如水月光傾瀉進半遮竹窗,摸索著黑暗,我竟回到了1958。
正對的竹床上鋪著潔白的床單,床上躺著身高180,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的34歲男人——鄧稼先。
奉命成為“核武器”事業(yè)理論部部長,是鄧老一生的轉折點。天邊泛起魚肚白,伴著清晨的芳草甘露,我跟隨鄧稼先來到了秘密工作的地方:何其簡陋!狹小的倉庫竟因只擺放一張缺桌角的舊木桌顯得空曠,手搖計算機用棄的廢紙成扎成堆地堆砌在磚墻一角,討論甚是火熱?!八赖氖堑胤剑畹氖悄X筋”,霎時,泛黃的稿紙便爬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紙筆摩擦,中國一次核武器大氣層實驗明確進行。戈壁風云變幻,黃沙漫天,難以想象研究核武器的民族英雄竟食不飽,衣物愁。多少個渺無人煙的日夜鄧稼先帶領三四個初畢業(yè)的大學生,絞盡腦汁、爭分奪秒。藏在角落的我,無數(shù)次看到他們憂心忡忡,我看見工作室里無數(shù)次的深夜燭光,我看見無數(shù)次受挫后,隊友們擁抱打氣。無數(shù)次的不懈探究、無數(shù)次的.推倒重來、無數(shù)次堅持奉獻的日日夜夜,注定了在世界東方升起巨大的蘑菇云。
長期跟隨鄧稼先生活在戈壁,我厭倦的目光竟喜歡上了突兀綻放的淡紫色馬蘭花,這也是鄧稼先最喜愛的花種,根系強大,在不毛之地綻放生命之花。
遠離家人28年,因核輻射患癌晚期,鄧老住院363天,進行了三次手術。坐在重癥監(jiān)護室沙發(fā)上的我,隨著鄧老夫人許鹿希女士無聲地落淚,在生命瀕危的最后一刻鄧老依舊心系國防,這個中國人民的“好兒子”,國家的好榜樣還為自己未能繼續(xù)投身國家的發(fā)展深感愧疚,為生病感到懊惱,我淚如雨下。病房微弱光線凝固著奄奄一息的身體,死亡終究敵不過靈魂的堅強。
淚水中,我夢驚醒,凝望著鄧老喜愛的如水月光,我久久不能平息。致敬祖國英雄鄧稼先!他是全國人民的模范,他是無數(shù)科研工作者的代表。致敬鞠躬盡瘁的祖國英雄,鄧稼先們!是他們扛起了國家命運。
凝望鄧老的夢啊,多么清晰,我又嗅到了淡紫色馬蘭花的清香,這鄧老鐘愛的馬蘭花,這根系強大,無需營養(yǎng),扎根不毛之地,帶來希望,綻放生命之花的馬蘭花,這見證英雄生命的馬蘭花!鄧稼先個人主要事跡簡介篇14
《鄧稼先》這篇課文,主要贊頌了鄧爺爺不畏艱苦,一心為國的奉獻精神。這得從50年代的中國說起。
50年代的中國,任人宰割,科技落后,得不到發(fā)展,自然而然的成了被宰割的對象。但是,自從國外留學的知識分子歸來后,中國,將要站起來了。
“兩彈元勛”,鄧爺爺當之無愧。鄧爺爺回國后,立刻馬不停蹄的著手研制原子彈。他與他的科研團隊在空無一人的戈壁灘上進行著這個重要的實驗。戈壁灘極其荒涼,黃沙漫天??删退闶窃倏嘣倮?,為了自己祖國,值得!鄧爺爺與他的科研團隊不怕苦不怕累,就這樣堅持了下來終于,在19年十月,中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可鄧爺爺并沒有就此停下,而是繼續(xù)轉手去研制氫彈。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三年后,中國爆炸了第一枚氫彈!這,是歷史性的一刻!這意味著,中國,站起來了!可我在想,鄧爺爺做了那么多,他,不累嗎?我想,肯定是累的,可這么做值得!為了自己,為了國家,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為了展現(xiàn)出中國人民不服輸?shù)臍飧?,為了展露出中國人那不屈的傲?這一切,就算再累,也值得!讓我們看看現(xiàn)在,不也是一樣嗎?
我國陷入疫情危機,已經(jīng)85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毅然決定前往重災區(qū)武漢支援,隨著他一起“逆行”的,還有許多有愛心的醫(yī)護人員。那難道不危險嗎,他們難道不累嗎,他們,就不怕嗎?我也想著,那邊肯定很危險,他們肯定累·,他們,肯定怕!但,為了能讓祖國渡過難關再苦,再累,也值得!這就是奉獻精神,這就是職業(yè)道德,這就是愛國情懷!無論是鄧爺爺和他的科研團隊,還是鐘爺爺與他的醫(yī)療團隊,全都無一例外的奮勇拼搏,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國家有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北師數(shù)學六下第四單元教學分析
- 護士入工會申請書
- 提檔申請書范文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計算題題庫300道附答案(典型題)
- 酒店日常運行服務管理規(guī)范
- 投靠親友申請書
- 線上課程合作開發(fā)合同(2篇)
- 遼寧省七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 7.1 10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同步練習(含答案)
- 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四冊UNIT2 Period1課件
- 2024年注冊建筑師-二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近5年真題附答案
- 川教版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新教材】
- 五年級口算題卡每天100題帶答案
- 食品感官檢驗:品評人員的篩選與培訓
- 代寫文章合同模板
- 2024-2030年中國會務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 初中體育與健康 50米加速跑及途中跑 教案
- 自考00808商法押題及答案解析
- 醫(yī)院緊急醫(yī)療救援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 第1課 第1框 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教案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
- 企業(y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jiān)督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