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遼寧省瓦房店市第三2023學年高考壓軸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nèi)。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下列符合元素周期律的是

A.堿性:Ca(OH)2>Mg(OH)2B.酸性:H2SO3>H2CO3

C.熱穩(wěn)定性:NH3VPH3D.還原性:S2-<CF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用焦炭還原SiO2制備單質(zhì)Si

B.鎂單質(zhì)可與NH4C1溶液反應生成NH3

C.濃硫酸與NaBr固體共熱可生成單質(zhì)Br2

D.摩爾鹽的組成可表示為NH4Fe(SO4)2?6H2O

3、下列實驗操作對應的現(xiàn)象不符合事實的是()

LKSCN

I溶液

A.向向FeCb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顏色變紅

LJ_FeCl.,

號溶液

B.晶將混有少量氯化鉀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卻,氯化鉀晶體先析出

A冰水浴

Q

W

V

CT

n,光照下振蕩后靜置,應該為萃取后分層,下層無色,上

r

L

t

D.o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銅絲劇烈燃燒,產(chǎn)生棕黃色的煙

o

氯氣

4、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與X同周期、與Y同主族,X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Y的周期序數(shù)是其族序數(shù)的3倍,W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W>YB.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Z

C.Y單質(zhì)在空氣中的燃燒產(chǎn)物只含離子鍵D.最簡單離子半徑大小關系:W<X<Y

5、下列微粒中,最易得電子的是()

A.ClB.Na+C.FD.S2'

6、能通過化學反應使溟水褪色的是

A.苯B.乙烷C.乙烯D.乙酸

7、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8、利用固體燃料電池技術處理H2s廢氣并發(fā)電的原理如圖所示。根據(jù)不同固體電解質(zhì)M因傳導離子的不同,分為

質(zhì)子傳導型和氧離子傳導型,工作溫度分別為500C和850C左右,傳導質(zhì)子時的產(chǎn)物硫表示為內(nè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氣體X是HzS廢氣,氣體Y是空氣

+

B.M傳導質(zhì)子時,負極a反應為:xH2s—2xe'=Sx+2xH

C.M傳導氧離子時,存在產(chǎn)生SO2污染物的問題

D.氧離子遷移方向是從a電極向b電極

9、一定量的由在CL中燃燒后,所得混合氣體用100mL3.00moV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0.05mol

NaClO(不考慮水解)。氫氣和氯氣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A.2:3B.3:1C.1:1D.3:2

10、已知:Br+氏-HBr+H,其反應的歷程與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反應歷程

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加入催化劑,E1-E2的差值減小

C.H-H的鍵能大于H-Br的鍵能

D.因為EI>E2,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11、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PCL,

反應:PC15(g);PCl3(g)+CL(g)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

t/s050150250250

n(PCh)/mol00.160.190.200.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在前50s內(nèi)的平均速率v(PCb)=0.0032mol/(L?s)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b)=O.Umol/L,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k、0.20molPCL^0.20molC12,達到平衡前的丫正〉丫迪

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b、2.0molCL,達到平衡時,PCb的轉(zhuǎn)化率小于80%

12、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裝置①可用于吸收氯化氫氣體B.裝置②可用于制取氯氣

C.裝置③可用于制取乙酸乙酯D.裝置④可用于制取氨氣

13、實驗室中,要使AlCb溶液中的AF+離子全部沉淀出來,適宜的試劑是

A.NaOH溶液B.氨水C.鹽酸D.Ba(OH)2溶液

14、室溫下,對于0.10mol?Lr的氨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溶液的pH=13

B.25℃與60℃時,氨水的pH相等

C.加水稀釋后,溶液中c(NHZ)和c(OHD都變大

D.用HC1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顯酸性

15、下列除雜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被提純的物質(zhì)雜質(zhì)除雜試劑除雜方法

ACO2(g)SO2(g)飽和NaHSCh溶液、濃H2s洗氣

BNH4CI(aq)Fe3+(aq)NaOH溶液過濾

CCh(g)HCl(g)飽和NaHCCh溶液、濃H2sCh洗氣

DSO2(g)SO3(g)濃112so4洗氣

A.AB.BC.CD.D

16、把鋁粉和某鐵的氧化物(xFeO?yFe2O3)粉末配成鋁熱劑,分成兩等份.一份在高溫下恰好完全反應后,再與足

量鹽酸反應;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燒堿溶液中充分反應.前后兩種情況下生成的氣體質(zhì)量比是5:7,則x:y為()

A.1:1B.1:2C.5:7D.7:5

17、工業(yè)上可由異丙苯(〔y、)催化脫氫得到2-苯基丙烯(0^),下列關于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

的是()

A.都是苯的同系物

B.都能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環(huán)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種

D.分子內(nèi)共平面的碳原子數(shù)均為8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熔融金屬氯化物制備Na、Mg、Al

B.配制Fe(NO3)2溶液時需加入稀硝酸防止水解

C.“一帶一路”中的絲綢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纖維素,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D.牙齒的礦物質(zhì)Ca5(PO4)3OH+PUCa5(PO4)3F+OH-,故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止踽齒的形成

19、X、Y、Z、W、M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種非金屬元素,X元

素的原子形成的離子就是一個質(zhì)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它們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均為無色氣體,Y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五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M>W>Z>Y>X

B.X、Z兩元素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X:Z)為3:1和4:2的化合物

C.化合物YWz、ZW2都是酸性氧化物

D.用M單質(zhì)作陽極,石墨作陰極電解NaHCCh溶液,電解一段時間后,在陰極區(qū)會出現(xiàn)白色沉淀

20、最近媒體報道了一些化學物質(zhì),如:爆炸力極強的Ns、比黃金還貴的I'。、太空中的甲醇氣團等。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A.1802和16()2是兩種不同的原子B.甲醇(CH3OH)屬于離子化合物

C.Ns和N2是氮元素的兩種同位素D.由Ns變成N2是化學變化

21、研究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shù)與產(chǎn)物之間的關系時,使用類似數(shù)軸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觀形象的效果。下列表達不正

確的是()

11.5.述時

B.Fe在CL中的燃燒產(chǎn)物:感為巡均取為期。

FeCSb

C.AlCb溶液中滴加NaOH后鋁的存在形式:踴孫幽用片AKjf

Al**W

]彳_城NlfeHiQ

D.氨水與Sth反應后溶液中的錢鹽:NH1HsO3NHHSO<(NK)1sO3”(SQj)

(NUXSCh

22、下列關于氨分子的化學用語錯誤的是

A.化學式:NH3B.電子式:口.*口

H?N-H

C.結構式:?TD.比例模型: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某新型無機材料A3M4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D、E、H均為難

請回答:

(1)寫出H的化學式:o

(2)化合物A3M4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o

(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24、(12分)存在于茶葉的有機物A,其分子中所含的苯環(huán)上有2個取代基,取代基不含支鏈,且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

只有2種。A遇FeCL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F分子中除了2個苯環(huán)外,還有一個六元環(huán)。它們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圖:

C2H60

(1)有機物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B:;

M_N:;

(3)A-C的反應類型為,E-F的反應類型為ImolA可以和mol

Br2反應;

(4)某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成分(分子式為G6H14O3)是由A和一種芳香醇R發(fā)生酯化反應成的,則R的含有苯環(huán)的同分

異構體有種(不包括R);

(5)A-C的過程中還可能有另一種產(chǎn)物Ci,請寫出CI在NaOH水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5、(12分)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可用作還原劑、沉淀劑等。某校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利用C2H2氣體制取H2C2O42H2O,

回答下列問題:

⑴甲組的同學以電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及Ca3P2雜質(zhì)等)為原料,并用下圖1裝置制取C2H2。

圖1圖2

①裝置A中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的目的是.

②裝置B中,NaClO將H2S、P%氧化為硫酸及磷酸,本身被還原為NaCl,其中PH3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新的雜質(zhì)氣體CL,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⑵乙組的同學根據(jù)文獻資料,用Hg(NO3)2作催化劑,濃硝酸氧化C2H2制取H2c2O42H2O。制備裝置如上圖2所示:

①裝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o

②裝置D中生成H2c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從裝置D中得到產(chǎn)品,還需經(jīng)過(填操作名稱)、過濾、洗滌及干燥。

(3)丙組設計了測定乙組產(chǎn)品中H2c2O42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實驗。他們的實驗步驟如下:準確稱取mg產(chǎn)品于錐形瓶中,

加入適量的蒸儲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mol-L-i酸性KMn(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至終點,共消耗標準溶

液VmL。

①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②滴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褪色速率開始很慢后逐漸加快,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③產(chǎn)品中H2c2O42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列出含m、c、V的表達式)。

26、(10分)某學習小組以鋁鐵銅合金為主要原料制備[Cu(NH3)4廿。4此0(一水硫酸四氨合銅)和Fe3(h膠體粒子,

具體流程如下:

氨水/(NHRSO、分離廣{濾渣川》Fe3C>4膠體粒子

合金粉末1

H."""AW一而鼠|95%乙醇”抽濾、洗滌、干燥1rCMNU、SO.HO

I2a個aCU(1^113)40O4*ii2。

2+2+

已知:①Cu(NH3)4=CU+4NH3

力口熱

②Fe2++2Fe"+8OH—1Fe.3O41+4H2O

③[CU(NH3)4]SO4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

請回答:

(1)濾渣的成分為。

(2)步驟I中生成[Cu(NH3)4BO/H2O的離子方程式:o步驟I中加入(NHD2sCh的作用是作為反應

物和。

(3)步驟IV中加入95%乙醇時,緩慢加入的目的是o

(4)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步驟I緩慢滴加H2O2并不斷攪拌,有利于提高H2O2的利用率

B步驟W若改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得到的一水硫酸四氨合銅晶體會含有較多Cu(OH)2等雜質(zhì)

C步驟W、V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吸濾瓶等

D步驟V中洗滌操作為關閉水龍頭,加乙醇溶液浸沒沉淀,緩慢流干,重復2?3次

(5)步驟DI中,從濾渣制備FejCh膠體粒子需經(jīng)過一系列操作。即:濾渣中加過量NaOH溶液攪拌溶解一-

過濾、洗滌、干燥得Fe3O4膠體粒子。

根據(jù)下列提供的操作,請在空格處填寫正確的操作次序(填寫序號)。

①氮氣氛圍下緩慢滴加NaOH溶液,加熱溶液

②過濾、洗滌

③加入過量稀硫酸溶解

④加入適量FeSCh固體,攪拌溶解

⑤測定Fe3+含量

(6)測定一水硫酸四氨合銅晶體產(chǎn)品的純度,過程如下:取0.5000g試樣溶于水,滴加3moi【TH2sCh至pH為3?

4,加入過量KI固體。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生成的碘用0400()111011-1■25203標準溶液滴定,重復2?3次,平均

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20.00mL..該試樣中一水硫酸四氨合銅的純度為.

12+22

已知:M[Cu(NH3)4SO4-H2O]=246.0g-moF;2Cu+4I=2Cul+l2,I2+2S2O3-=2r+S4O6-.

27、(12分)S2cL是有機化工中的氯化劑和中間體,為淺黃色液體??捎蛇m量氯氣通入熔融的硫磺而得。CL能將S2cL

氧化為SCL,SCL遇水發(fā)生歧化反應,并且硫元素脫離水溶液。

已知:

物質(zhì)SS:C12SCI:

沸點/'C44513859

熔點/'C113-76-122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制取氯氣:

②SC12與水反應:

(2)為獲得平穩(wěn)的氯氣氣流,應

(3)C裝置中進氣導管應置于熔融硫上方且靠近液面,還是伸入熔融硫的下方?請判斷并予以解釋一O

D裝置中熱水浴(60℃)的作用是

(5)指出裝置D可能存在的缺點.

28、(14分)華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血藥物。下面是利用Michael反應合成華法林的一種方法。

CHO

<-€HCOai>

JL(DCHCOCH,節(jié)又丙胴麗

I0KN1OH(C10H|K)2)

亞羊篁丙用③TEBA催化

COCH,Michael反應

CO(OCHaCH%

OH華法林

(2/

事涇菸喬豆素

回答下列問題:

CHO

(1)d的名稱是.用銀氨溶液檢驗其官能團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①~③中,屬于加成反應的是..(填序號)。

(3)若叉丙酮的結構簡式為

CHCHCOCH,

(4V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5)反應①除生成節(jié)叉丙酮外,可能生成另一種化合物。該化合具有以下特征:

a.化學式為CI7H18O3;b.核磁共振氫譜有6組峰,且面積之比為1:1;1:2:2:2;

則該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COCH

(6)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為酯的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為,其中不含“一CH/的結構簡

式為

29、(10分)對甲烷和CO2的高效利用不僅能緩解大氣變暖,而且對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也有一定的補充作用,甲烷

臨氧耦合CO2重整反應有:

反應⑴:2cH4(g)+O2(g)=2CO(g)+4H2(g)AH=-71.4kJ?mol1

反應(ii):CH4(g)+CO2(g)#2CO(g)+2H2(g)△H=+247.0kJ?mol

⑴寫出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2)在兩個體積均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起始時按表中相應的量加入物質(zhì),在相同溫度下進行反應(ii):CH4(g)+

CO2(g)^2CO(g)+2H2(g)(不發(fā)生其它反應),C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如表所示:

起始物質(zhì)的量(n)/mol

CO2的平衡轉(zhuǎn)化

容器

co

CH4co2H2

I0.10.10050%

n0.10.10.20.2/

①下列條件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o

A.v正(CH。=2v逆(CO)

22

B.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滿足C(CH4)-C(CO2)=C(CO)-C(H2)

C.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

D.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②達到平衡時,容器I、II內(nèi)CO的物質(zhì)的量的關系滿足:2n(CO)in(CO)n(填或“V”)

(3)將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氣混合完成反應⑴,其他條件相同,在甲、乙兩種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相同時間內(nèi)測得CH』轉(zhuǎn)

化率與溫度變化關系如圖所示。c點(填“可能”、“一定”或“一定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理由是O

951

CH4

轉(zhuǎn)

鏟85

75

溫度/P

(4)82也可通過催化加氫合成乙醇,其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2H50H(g)+3H2O(g)AH<0.設m為起始

時的投料比,即m=n(H2)/n(CO2)o通過實驗得到下列圖象:

CO伊化率/%80co2轉(zhuǎn)化率/%各組分物質(zhì)的"分數(shù)

0.800

600.600

圖1圖入圖30.375

0.200

20

12345678400500600700800400500600700800

p/MPa77K77K

①圖1中投料比相同,溫度從高到低的順序為

②圖2中mi、m2、m3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③圖3表示在總壓為5MPa的恒壓條件下,且m=3時,平衡狀態(tài)時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T4溫度

時,該反應壓強平衡常數(shù)KP的計算式為(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x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代入數(shù)

據(jù),不用計算)。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A

【解析】

A.金屬性Ca>Mg,對應堿的堿性為Ca(OH)2>Mg(OH)2,故A正確;

B.非金屬性S>C,對應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為H2sO4>H2CO3,而H2sO3>H2CO3可利用強酸制取弱酸反應說明,

故B錯誤;

C.非金屬性N>P,對應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為N%>PH3,故C錯誤;

D.非金屬性SVCL對應陰離子的還原性為S2>cr,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睛】

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jù):①非金屬單質(zhì)跟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或生成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非金屬單質(zhì)跟氫氣

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②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即最高價含氧

酸)的酸性強弱.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強,對應的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強的非金屬元

素單質(zhì),對應的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非金屬相互置換)。

2、D

【解析】

A.高溫條件下,可用碳還原SiO2制備單質(zhì)Si,故A正確;

B.鎂單質(zhì)可與NH4CI溶液反應生成NH3和氫氣、氯化鎂,故B正確;

C.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與NaBr固體共熱可生成單質(zhì)Br2,故C正確;

D.摩爾鹽的組成可用(NH4)2SO4?FeSOr6H2。表示,故D錯誤;

故選D。

3、B

【解析】

A、FeCL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據(jù)此可檢驗鐵離子,選項A正確;

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變化較大,將混有少量氯化鉀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卻,硝酸鉀晶體先析出,

選項B錯誤;

C、正己烷密度小于水,與水不互溶且與溟水不反應,向裝有10mL濱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mL正己烷,光照下振

蕩后靜置,應該為萃取后分層,下層無色,上層有色,選項C正確;

D、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銅絲劇烈燃燒,產(chǎn)生棕黃色的煙,生成氯化銅,選項D正確。

答案選B。

【點睛】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檢驗及制備。易錯點為選項B,注意固體溶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降低變化較大,將混有少量氯化鉀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在冰水中冷卻,硝酸鉀晶體先析出。

4、B

【解析】

X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則X為F元素,短周期中,Y的周期序數(shù)是其族序數(shù)的3倍,則Y是Na元素,W與X同

周期、與Y同主族,則W為Li元素,W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8,則Z的最外層為5個電子,

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則Z為P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

A.W為Li元素,Y是Na元素,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LiVNa,最高價氧化物

對應水化物的堿性:W<Y,故A錯誤;

B.X為F元素,Z為P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強,非金屬性:X>Z,則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

物的穩(wěn)定性:X>z,故B正確;

C.Y是Na元素,Y單質(zhì)在空氣中的燃燒產(chǎn)物為過氧化鈉,即含離子鍵,又含非極性共價鍵,故C錯誤;

D.W為Li元素,X為F元素,Y是Na元素,Li+只有一個電子層,F(xiàn)和Na+有兩個電子層,則Li+半徑最小,F(xiàn)和

Na+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則F?半徑〉Na+,最簡單離子半徑大小關系:W<Y<X,故D錯誤;

答案選B。

5、C

【解析】

氧化性越強的微粒,越容易得到電子。在四個選項中,氧化性最強的為F,其余微粒均達到穩(wěn)定結構,化學性質(zhì)不活

潑,C項正確;

答案選C。

6、C

【解析】苯能萃取溪水中的溪,使溟水褪色,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乙烷與溟水不反應,不能使溪水褪色,故B

錯誤;乙烯與溟水發(fā)生加成反應使溟水褪色,故C正確;乙酸與淡水不反應,溟水不褪色,故D錯誤。

7、D

【解析】

分析:在濃硫酸的作用下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根據(jù)乙酸乙酯的性質(zhì)、產(chǎn)品中含有的雜質(zhì),結合選

項解答。

詳解:A、反應物均是液體,且需要加熱,因此試管口要高于試管底,A正確;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注意導管口不能插入

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確;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實現(xiàn)分離,C正確;

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不能通過蒸發(fā)實現(xiàn)分離,D錯誤。

答案選D。

點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備原理是解答的關鍵,難點是裝置的作用分析,注意從乙酸乙酯的性質(zhì)(包括物理性質(zhì)和化

學性質(zhì))特點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斷。

8、D

【解析】

A.根據(jù)電流分析,電極a為負極,傳導質(zhì)子時的產(chǎn)物硫表示為X,說明是氣體H2s廢氣變?yōu)镾x,化合價升高,在負

極反應,因此氣體X為H2s廢氣,氣體Y是空氣,故A正確;

B.M傳導質(zhì)子時,產(chǎn)物硫表示為Sx,因此負極a反應為:xH2s-2xe-=Sx+2xH+,故B正確;

C.M傳導氧離子時,H2s和-可能反應生成so?,因此存在產(chǎn)生SO2污染物的問題,故C正確;

D.根據(jù)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規(guī)律,氧離子遷移方向是從b電極向a電極,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點睛】

原電池中離子移動方向根據(jù)“同性相吸”原則,電解池中離子移動方向根據(jù)“異性相吸”原則。

9、A

【解析】

出在C12中燃燒的產(chǎn)物能被堿液完全吸收,則H2完全燃燒。吸收液中有NaClO,則燃燒時剩余CL,從而根據(jù)化學方

程式進行計算。

【詳解】

題中發(fā)生的反應有:①H2+CL=2HC1;②HCl+NaOH=NaCl+H2。;③C12+2NaOH=NaCl+NaClO+H2O。

據(jù)③,生成0.05molNaClO,消耗0.05molCL、O.lOmolNaOHo則②中消耗0.20molNaOH和0.20molHCL故①中消

耗Hz、CL各O.lOmol。

氫氣和氯氣物質(zhì)的量之比0/0mol:(0.10mol+0.05moi)=2:3。

本題選A,

【點睛】

吸收液中有NaClO,則燃燒時剩余CL。氫氣和氯氣物質(zhì)的量之比必小于1:1,只有A項合理。

10、C

【解析】

根據(jù)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來判斷反應的熱效應。反應的能量變化與反應途徑無關,催化劑只

改變反應速率,與該反應的能量變化無關。

【詳解】

A.若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反應為放熱反應;若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則反應為吸熱反應,

此圖中生成物總能量高于反應物,故該反應為吸熱反應,A錯誤;

B.E1-E2的差值即為此反應的焰變,催化劑只改變活化能,與焰值無關,B錯誤;

C.此反應為吸熱反應,故斷開H-H鍵所需要的能量高于生成H-Br鍵放出的能量,C正確;

D.因為EAE2,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此反應吸收熱量,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o

【點睛】

本題考查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在化學反應中,由于反應中存在能量的變化,所以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

不可能相等,根據(jù)二者能量差異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11、C

【解析】

A、反應在前50s內(nèi)PCb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0.16mol,所以前50s內(nèi)的平均速率v(PCb)=g~^-=0.0016mol/(L-s),

2.0Lx50s

故A錯誤;

B、原平衡時PC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PC13)=0.20mol+2.0L=0.10mol/L,若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Umol/L,PC13

的濃度比原平衡時增大了,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向是吸熱反應,故B錯誤;

C、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平衡時CL的濃度是O.lmol/L,PCk的濃度是0.4mol/L,則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

0.1mol/Lx0.1mol/L小―生一★

K=--------------------------------=0.025,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k、0.20molPCb和0.20molCL,

0.4mol/L

0.Imol/Lx0.Imol/L,一?-癡

Qc=----------------------------=0.02<0.025,所以反應正向進仃,達平衡前丫正>丫逆,故C正確;

0.5mol/L

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b、1.0molCL,則與原平衡是等效平衡,原平衡中五氯化磷的轉(zhuǎn)化

率是0.2mol+1.0molxl00%=20%,所以三氯化磷的轉(zhuǎn)化率是80%,而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b、2.0molCl2,相當

于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倍,壓強增大,則平衡逆向移動,所以三氯化磷的轉(zhuǎn)化率大于80%,故D錯誤;

答案選Co

12、A

【解析】

A、導管口插入四氯化碳中,氯化氫氣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四氯化碳,能防止倒吸且能吸收氯化氫,選項A正確;

B、制備氯氣時應為二氧化缽和濃鹽酸共熱,裝置中缺少加熱裝置,選項B錯誤;

C、收集乙酸乙酯時導管末端不能伸入液面以下,選項C錯誤;

D、制備氨氣時應加熱氯化錢和氫氧化鈣混合固體,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13、B

【解析】

要使A1CL溶液中的AF+全部沉淀出來,要求所用試劑能提供OH、且須過量,因此適宜的試劑不能為強堿溶液,因

為強堿會使氫氧化鋁沉淀溶解,據(jù)此分析;

【詳解】

A.據(jù)分析可知,氫氧化鈉過量會將氫氧化鋁沉淀溶解,A錯誤;

B.據(jù)分析可知,氨水可以使鋁離子全部沉淀出來,且氫氧化鋁沉淀不溶于氨水,B正確;

C.據(jù)分析可知,鹽酸不能使AlCb溶液中的AF+離子沉淀,C錯誤;

D.據(jù)分析可知,Ba(OH)2溶液可以使鋁離子沉淀,但Ba(OH)2溶液過量會使氫氧化鋁沉淀溶解,D錯誤;

故答案選B。

【點睛】

氫氧化鋁不溶于弱酸弱堿是考察頻率較高的知識點之一,學生須熟練掌握。

14、D

【解析】

A.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不完全電離;

B.氨水的電離受到溫度的影響,溫度不同,氨水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濃度不同;

+

C.加水稀釋促進一水合氨電離,但一水合氨電離增大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程度,所以稀釋過程中c(NH4)Sc(OH

■)都減??;

D.氯化錢是強酸弱堿鹽,其溶液呈酸性。

【詳解】

A.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不完全電離,所以0.10mol?Lr的氨水的pH小于13,故A錯誤;

B.氨水的電離受到溫度的影響,溫度不同,氨水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濃度不同,pH也不同,故B錯誤;

C.加水稀釋促進一水合氨電離,但一水合氨電離增大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程度,所以稀釋過程中c(NH4+)、c(OH

■)都減小,所以溶液中C(NH4+)?c(OH)變小,故C錯誤;

D.含有弱根離子的鹽,誰強誰顯性,氯化鉉是強酸弱堿鹽,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D正確,

故選:D。

15、D

【解析】

A、除去CO2中混有SO2,常用飽和NaHCCh溶液,故A錯誤;

B、加入NaOH溶液,不僅Fe3+能與NaOH反應,而且NH4+也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故B錯誤;

C、除去CL中HC1,常用飽和NaCl溶液,不能用NaHCCh溶液,容易產(chǎn)生新的雜質(zhì)CCh,故C錯誤;

D、SO3能溶于濃硫酸,SO2不溶于濃硫酸,因此可用濃硫酸除去Sth中混有Sth,故D正確;

答案為D。

16、B

【解析】

把鋁粉和某鐵氧化物xFeOyFezCh粉末配成鋁熱劑,分成兩等份,一份在高溫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鐵與氧化鋁,F(xiàn)e與

鹽酸反應生成FeCL與H2,令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分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氫氣,前后兩種情況下生成的氣

體質(zhì)量比是5:7,設氫氣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5mol、7mol,

214

根據(jù)電子轉(zhuǎn)移守恒,n(Fe)=n(H2)=5mol,n(Al)=7molx—=—mol,

假設xmolFeO、ymolFezCh,

.14

由Fe兀素守恒可知:x+2y=5,由電子轉(zhuǎn)移守恒,可得:2x+2yx3=§x3解得x=Ly=2,

故x:y=l:2,

故選:Bo

17、C

【解析】

A.2-苯基丙烯不是苯的同系物,A錯誤;

B.異丙苯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錯誤;

C.采用定一移一法,可得出異丙苯、2-苯基丙烯苯環(huán)上的二氯代物都有6種,C正確;

D.異丙苯分子中與苯環(huán)相連的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其所連的4個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分子內(nèi)一定共平面

的碳原子數(shù)為7個,D錯誤;

故選C。

18、D

【解析】

A.A1CL是共價化合物,不能通過電解熔融A1CL制備Al,故A錯誤;

B.Fe2+能被稀硝酸氧化為Fe3+,故B錯誤;

C.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不是天然纖維素,故C錯誤;

D.由平衡Cas(PO4)3OH+F-UCa5(PO4)3F+OH-可知,增大F濃度,平衡正向移動,生成更難溶的氟磷灰石,氟磷灰

石比羥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蝕,故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止蹣齒的形成,故D正確。

故選D。

19、B

【解析】

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離子就是一個質(zhì)子,應為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應為C元素;Z、

W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它們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均為無色氣體,則Z為N元素、W為O元素;M是地殼中

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應為A1元素。

【詳解】

A.H原子半徑最小,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A1>C>N>

O>H,即M>Y>Z>W>X,故A錯誤;

B.N、H兩元素能形成NH3、N2H4,故B正確;

C.化合物CO2是酸性氧化物,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錯誤;

D.用A1單質(zhì)作陽極,石墨作陰極電解NaHCO.、溶液,陰極生成氫氣,不會生成沉淀,故I)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B。

【點睛】

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

20、D

【解析】

A〃O2和1602是兩種不同的原子構成的分子,A錯誤;

B.甲醇(CH3OH)是由分子構成的共價化合物,B錯誤;

C.N5和N2是氮元素的兩種不同的單質(zhì),二者互為同素異形體,C錯誤;

D.N$和N2是N元素的兩種不同的單質(zhì),所以由Ns變成N2是化學變化,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21、B

【解析】

A.該過程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有:CuO+C=Cu+CO,2CuO+C-2CU+CO2,A錯正確;

B.Fe在CL中燃燒,只會生成FeCL,B錯誤;

3+

C.該過程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有:AI+3OH=A1(OH)3I,AI(OH)3+OH=A1O2+2H2O,C正確;

D.該過程涉及的化學方程式有:2NH3?H2O+SO2=(NH4)2SO3+H2O,NHJ?H2O+SO2=NH4HSO3,D正確;

故合理選項為Bo

22、B

【解析】

A.氨氣分子中存在3個N-H共價鍵,其化學式為:A正確;

B.氨氣為共價化合物,氨氣中存在3個N-H鍵,氮原子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氨氣正確的電子式為:H:N:H,

H

B錯誤;

C.氮氣分子中含有3個N-H鍵,氨氣的結構式:口?口,C正確;

D.氨氣分子中存在3個N-H鍵,原子半徑N>H,氮原子相對體積大于H原子,則氨氣的比例模型為:Q,,D

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Bo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

23、AgCl共價鍵SiO2+2OH=SiO3+H2O

【解析】

根據(jù)題中各物質(zhì)轉(zhuǎn)化關系,D受熱得E,E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F,F與過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D,說明D為弱酸且

能受熱分解;新型無機材料A3M4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應為N元素,A元素為四價元素

,C、E均為含A元素,可知A3M4應為Si3N4,可以確定A為Si,E為SiCh,F為NazSiCh,則D為HzSiO”G與硝酸銀反

應生成

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H,則可知G中有C「,H為AgCL故C為SiCL,B為CL;由SiCLi+3H2=4HCI+H2SiO3,生成G:H

C1;

(1)H的化學式為AgCl;

(2)化合物Si3N4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共價鍵;

2

(3)S02溶解于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K)2+2OH-=SiO3+H2O,

CH=CH-COOH

;H=CH-COONa

、羥基、竣基

24+NaHCO3+CO2+H2O;

OH

OH

CH3cH20H三色一CH2=CH2+H2O加成反應酯化(取代)反應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