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巨人學習園設綜合性公園設計_第1頁
綠巨人學習園設綜合性公園設計_第2頁
綠巨人學習園設綜合性公園設計_第3頁
綠巨人學習園設綜合性公園設計_第4頁
綠巨人學習園設綜合性公園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性公園規(guī)劃設計設計原則結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彰顯特色,富于變化.注意大小比例,大園補白,小園點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人們對的環(huán)境需要.表現(xiàn)地方特色和時代風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xiàn)狀自然地形,便于日常管理.正確處理近期規(guī)劃和遠期規(guī)劃的關系,注重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布局形式規(guī)則式自然式混合式功能分區(qū)科學普及文化娛樂區(qū)體育活動區(qū)兒童活動區(qū)游覽休息區(qū)公園管理區(qū)老人活動區(qū)科學普及文化娛樂區(qū)本區(qū)的主要功能是開展科學文化教育,使廣大游人在游樂中受到文化科學、生產技能等教育。它具有活動場所多、活動形式多、人流多等特點,可以說是全園的中心。主要設施有展覽館、畫廊、文藝宮、閱覽室、劇場、舞廳、青少年活動室、動物角等。本區(qū)應設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地形較平坦的地方。平均每人有30平米的活動面積。體育活動區(qū)本區(qū)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廣大青少年展開各項體育活動。它具有游人多、集散時間短、對其他項目干擾大等特點。本區(qū)可設置各種球類、溜冰、游泳、劃船等場地,其布局應盡量靠近城市主干道,或專門設置出入口。凹地設立游泳池,高處設置看臺、更衣室,林間空地設置武術、太極拳、羽毛球等活動場地。兒童活動區(qū)本區(qū)是為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而設立的。具有占地面積小、設施復雜等特點,其中設施要符合兒童心理,造型應色彩明快尺度小。主要設施有秋千、滑梯、蹺蹺板、滾筒和電動設施等。本區(qū)多布置在公園出入口附近或景色開朗處,入口出多數會設置雕像。游覽休息區(qū)本區(qū)主要功能是供人們游覽、休息、賞景。具有占地面積大、游人密度小的特點。本區(qū)可以在園林中廣泛分布,宜設置在距出入口較遠之處,地勢起伏、臨水觀景、視野開闊之處,樹多、綠化、美化之處,應與體育活動區(qū)、兒童活動區(qū)、鬧市區(qū)分隔。其中適當設置閱覽室、茶室、畫廊、凳椅等,但要求藝術性高。公園管理區(qū)本區(qū)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公園各項活動,具有內務活動多的特點。多設置在專用出入口內部、內外交流聯(lián)系方便之處。周圍用綠色植物與各區(qū)分隔。主要設施有辦公室、工具房、職工宿舍、食堂、苗圃等。多設置在水源方便,對游人服務方便的地段。出入口的設立設置主要出入口(大門)、次要出入口或專用出入口(側門)公園的范圍線應與城市道路紅線重合,條件不允許時,必須設通道使主要出入口與城市道路銜接出入口的設計與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適應,根據需要設置游人集散廣場大門建筑、出入口內外廣場、標牌等設施布局協(xié)調出入口及園路要便于殘疾人使用人均停留時間(h)售票公園不售票公園﹥48.35.01~417.010.2≤2425.015.0園路的設計園路的功能與類型園路寬度(米)園路線形設計園路布局彎道的處理園路交叉口處理園路與建筑關系園路與橋園路的功能與類型功能:聯(lián)系著不同的分區(qū)、建筑、活動設施、景點,起著組織交通、引導游覽的作用,便于識別方向,同時也是公園的景觀、骨架、脈絡、景點紐帶、構景的要素。類型:主干道、次干道、專用道、散步道園路寬度

陸地面積(公頃)﹤22~﹤1010~﹤15﹥15園路寬度(米)主路2.0~3.52.5~4.53.5~5.05.0~7.0支路1.2~2.02.0~3.52.0~3.53.5~5.0小路0.9~1.20.9~2.01.2~2.01.2~3.0園路線形設計主路縱坡宜小于8%,橫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橫坡宜小于4%,縱橫坡不得同時有坡度;山地公園的園路縱坡應小于12%,超過12%應作防滑處理;主園路不宜設梯道;支路和小路縱坡宜小于18%,縱坡超過15%的路段,路面應作防滑處理;縱坡超過18%宜按臺階、梯道設計,臺階踏步不得少于2級,坡度大于58%的梯道應作防滑處理并設置護欄;通機動車的園路寬度應大于4m,轉彎半徑不得小于12m;通往孤島、山頂等卡口的路段宜設通行復線,須原路返回的宜放寬路面園路布局根據公園綠地內容和游人容量大小來決定,要求主次分明,和地形密切結合,做到因地制宜。山水公園的園路要環(huán)山繞水,但不應與水平行平地公園的園路要彎曲柔和,不要形成方格網狀山地公園的園路縱坡12%以下,彎曲度大,密度應小,避免回頭路。大山園路蜿蜒起伏,小山園路可上下回環(huán)起伏彎道的處理路的彎道設計應符合游人的行為規(guī)律特殊情況下外側應設置護欄園路交叉口處理兩條主干道相交時,交叉口應按正交方式作擴大處理,形成小廣場,以方便車行和人行丁字交叉口是實現(xiàn)的焦點,可點綴風景上山路與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顯,又要吸引游人入山紀念性園林中園路宜正交叉園路與建筑關系園路通往大建筑物的時候,為了避免路上游人對建筑物內部活動帶來干擾,可在建筑物前設集散廣場園路通往一般建筑物時,可在建筑物前適當加寬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分流園路不穿過建筑物,而從四周繞過園路與橋橋應設置在水面較窄處,橋身應與岸垂直,創(chuàng)造游人視線交叉,以利觀景主干道的橋以平橋為宜,橋頭設廣場,以利游人集散,小路上的橋多用曲橋或拱橋汀步可設置與小水面中,步距以60~70cm為宜廣場的分布集散廣場:可分布在出入口前后,大型建筑物和主干道交叉口處。休息廣場:多分布在僻靜處,與地形、休息設施和道路結合,形成幽靜的環(huán)境。停車場和自行車存放處的位置應設于各游人出入口附近,不得占用出入口內外的廣場建筑的分布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創(chuàng)造景觀、防風避雨等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體量、空間組合、造型、材料、色彩要符合總體設計有聚有散,形成中心管理和附屬服務建筑設施在體量上要小,要注意隱蔽,同時方便使用面積大于10公頃的公園應按游人容量的2%設置廁所蹲位;小于10公頃的按照1.5%。廁所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250米地形的處理平地:開展娛樂活動、坐臥休息觀景山丘:主景山(南方一般利用原有山丘,北方一般由人工創(chuàng)造),高達10-30米,優(yōu)美的山面應向著游人主要來向;配景山主要是分隔空間、組織交通、營造景觀,高度1.5-2米水體:首先要因地制宜選好位置;其次要有明確的來源和去脈;視水深考慮是否設置護欄;汀步附近的水深不超過0.6米;根據不同的水深設置不同的植物配置園林植物種植土層厚度園林植物類型栽植土層的下部條件漏水層不透水層栽植土栽植土排水層草坪0.300.200.30小灌木0.500.400.40中灌木0.700.600.40小喬木1.200.800.40大喬木1.501.100.40各類單行綠籬的空間尺度類型地上空間高度(m)地上空間寬度(m)樹墻﹥1.60﹥1.50高綠籬1.20~1.601.20~2.00中綠籬0.50~1.200.80~1.50矮綠籬0.500.30~0.50公園樹木與地下管線的最小水平距離

(單位:m)名稱新植喬木現(xiàn)狀喬木灌木或綠籬外緣電力電纜1.503.50.50通訊電纜1.503.50.50給水管1.502.0排水管1.503.0排水盲溝1.003.0消防龍頭1.202.01.20煤氣管道1.203.01.00熱力管2.005.02.00公園樹木與地面建筑、構筑物外緣

的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