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訓練:清彭象升《重建靈山留衣亭記》(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文言文閱讀訓練:清彭象升《重建靈山留衣亭記》(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文言文閱讀訓練:清彭象升《重建靈山留衣亭記》(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文言文閱讀訓練:[清]彭象升《重建靈山留衣亭記》(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距縣西五十里,有靈山寺,創(chuàng)于唐僧大顛。當昌黎韓公①刺潮州時,祀神海上,留宿其地,因與大顛往來。后改刺袁州,留衣為別,山故有留衣亭。屢經(jīng)兵燹鞠為茂草父老僅傳其址而已余竊惟今天子德洽四海,民殷物阜。凡浮屠、老子之宮,與夫一丘一壑,才人逸士所當留連而與托者。而斯亭者,重以韓公之流風余韻,顧聽為荊榛之墟,是亦守土者之羞也!爰捐俸金五十,庀材鳩工,經(jīng)始于辛巳八月,閱四月始成。置酒于亭,客起而問曰:“韓公生平排斥佛老不遺余力,時又以諫迎佛骨被謫,則公于僧宜深惡而痛絕之,何忽于大顛情好殷勤?”予曰:“公不云乎,‘人固有墨名而儒行者,可以與之游乎’②!若大顛,固所謂問其名則非、較其行則是者也。唐憲宗崇尚釋氏,舁佛骨入大內(nèi),朝野傾動若狂,士庶解衣散錢,惟恐不及。韓公以大儒自命,不憚死禍,抗表爭論。而大顛于佛法大盛之日,窮處海濱,友木石而侶蛇虎。不為利疚,不為威服,公與大顛同之。然則,方以內(nèi)惟公一人,方以外惟大顛一人,兩相契合,莫逆于心,固未易為一二流俗人道者。而必拘拘較論于儒釋之跡,不亦淺之乎視韓公也哉!”夫修舉廢墜,并論著古人遺事,以闡幽而解惑,有司之事也。山川景物之勝概,草木煙云之杳靄,登斯亭者,宜自得之,故不備載焉。(節(jié)選自《潮陽縣志·重建靈山留衣亭記》,有刪改。作者是彭象升,其時任潮陽知縣)材料二:知道貴明,守道貴篤。知而不明,則莫所適從,是謂畔道;守而不篤,則出入是非,是謂惑道。觀夫佛骨一表③,其辭嚴義正,至今讀之,猶有生氣。獨惜乎知之有足與,而其守未篤也。蓋當夫謫潮幽居,而大顛密邇,則夫平生以辟佛老自許者,其剛方正直之氣,蓋奄奄殆盡矣。而韓愈留衣古寺之為,是延乎盜而入之門矣,惡在其為辟佛老哉。(節(jié)選自林大欽《東圃先生文集》,有刪改)注:①韓愈因諫迎佛骨而被貶潮州。在潮期間,與大顛和尚結(jié)交。改任前,留衣作別。這一行為引發(fā)后人爭議。②引自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大意是“有墨者之名而行儒家之行的人,可以與之交往”。③指韓愈《論佛骨表》。10.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屢經(jīng)A兵燹B鞠為茂草C父老僅傳其址D而已E余竊F惟今天子G德洽H四海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友木石而侶蛇虎”與《赤壁賦》“侶魚蝦而友麋鹿”兩句中的“侶”“友”用法相同。B.

勝概,指優(yōu)美的景象,“勝”與《岳陽樓記》“巴陵勝狀”的“勝”意義和詞性均相同。C.

而,文中用以表示前后之間句意有轉(zhuǎn)折,與《師說》“則恥師焉”的“則”意義不同。D.

佛老,佛家和道家的并稱。佛教,又稱為“釋教”。材料一以“釋氏”來指稱佛教。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彭象升深感自己身為管轄一方疆土的地方官員,負有重建留衣亭的分內(nèi)職責。他還付諸實際行動,捐出俸祿,召集工匠,最終促成此事。B.

彭象升認為,韓愈、大顛雖分屬儒釋兩派,但一人不隨朝野追捧佛骨,一人在佛教大盛之際隱處潮地,兩人均不從流俗,交情也無需俗人置喙。C.

彭象升為留衣亭作記,卻基本不描述亭子周遭的自然景觀,而是從亭子的歷史由來以及重建亭子的緣由著筆,進而評析韓愈與大顛的交情。D.

通曉儒道,要做到明晰清楚;遵守儒道,要做到堅定不移。林大欽開篇提出關于“知道”和“守道”的觀點,是為后文評價韓愈的行為張本。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斯亭者,重以韓公之流風余韻,顧聽為荊榛之墟,是亦守土者之羞也!譯文:(2)韓愈留衣古寺之為,是延乎盜而入之門矣,惡在其為辟佛老哉。譯文:14.

對于韓愈與大顛結(jié)交一事,兩則材料的看法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附馕觥?0.BCE11.C;解析:“意義不同”錯誤。均為“表示轉(zhuǎn)折”;句意:但是并沒有堅定不移地堅守儒道。/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辱。12.B;解析:“交情也無需俗人置喙”錯誤。13.(1)而這個亭子,因為韓愈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而被看重,只是人任憑它成為草木叢生的廢墟,這也是地方官員的羞恥。(2)而韓愈將衣服留在古寺的行為,這是邀請盜賊進入門里,這又怎么算是駁斥佛老呢?

14.①彭象升認為韓愈能夠不隨朝野追捧佛骨,敢于上表直諫,而大顛和尚在佛法盛行的時候,能夠際隱處潮地,不做因為利益而使自己感到內(nèi)疚的事,不因為威勢而屈服,兩人均不從流俗,所以沒必要拘泥那儒釋的表面跡象。②林大欽認為韓愈雖然足夠地通曉儒道,但是并沒有堅定不移地堅守儒道?!緟⒖甲g文】材料一:距離潮陽縣城西邊五十里,有座靈山寺,由唐代僧人大顛創(chuàng)建。當時韓愈作潮州刺史,在海上祭神,在這個地方留宿,于是和大顛和尚有了來往。后來韓愈改任袁州刺史,和大顛留衣作別,山上所以有了留衣亭。多次經(jīng)過戰(zhàn)亂的破壞,雜草塞道,老百姓僅僅流傳它的遺址而已,我私下認為現(xiàn)在德被天下,民眾富足,物產(chǎn)豐饒。凡是寺廟、道觀,以及那些山水都是才人和隱逸之士應當留戀或用來寄托情感的。而這個亭子,因為韓愈流傳下來的風度、情操而被看重,只是人任憑它成為草木叢生的廢墟,這也是地方官員的羞恥。于是我捐出自己的俸祿五十金,招聚工匠,籌集材料,于辛巳八月開始,歷經(jīng)四個月完工。在亭子中置辦酒宴,客人起身而問說:“韓愈一生都不遺余力地排斥佛教、道教,當時又因為勸諫皇帝迎佛骨入宮而被貶,那么韓愈對于僧人應該非常厭惡、痛恨,為什么忽然和大顛情意深厚?”我說:“韓愈不是說過‘人本來有墨家之名卻行的是儒家之事,可以和這樣的人交往’”!就像大顛,本就是所說的問他的名,他就是錯誤的,但看他的行為,卻是正確的。唐憲宗崇尚佛教,抬佛骨鍵入宮中,朝中內(nèi)外像發(fā)了狂一樣震動,士人和普通百姓都施舍衣服錢財,還擔心來不及。韓愈用大儒來稱自己,即使被處死的災禍也不害怕,向皇帝上奏章進行爭論。而大顛在佛法非常盛行的時候,在貧瘠閉塞之地隱居,以樹木山石為朋友,以蛇、虎為伴侶。不做因為利益而使自己感到內(nèi)疚的事,不因為威勢而屈服,韓愈和大顛在這點是相同的。既然這樣,那么,世俗之內(nèi)只有韓愈一人,世俗之外只有大顛一人,二人互相契合,心意相投,本來就不輕易被那些流俗之人稱道。然而一定被那些儒道的表象拘泥,那么看待韓愈不是很淺顯嗎?修建恢復衰敗廢棄的留衣亭,并評論著述古人的事跡,來闡明深奧精微的道理解除人們的疑惑,這是有關部門的事情。山川景物的優(yōu)美景物,草木煙云的云霧縹緲,登上這座亭子,應該就能看到了,所以沒有完備地記載。材料二:通曉儒道,要做到明晰清楚;遵守儒道,要做到堅定不移。通曉卻不明晰清楚,就會不知如何來做,這就是所說的背叛儒道;遵守卻不堅定不移,就會出現(xiàn)錯誤,這就是所說的被儒道迷惑。查看《論佛骨表》一文,它的言辭嚴厲,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