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2023年物理八上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jié)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單選題1.有關參照物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一定是運動的物體才能選做參照物B.一定是靜止的物體才能選做參照物C.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一般以有利于研究運動情況的物體為好D.對同一個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是不變的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冠狀病毒的傳播是擴散現(xiàn)象B.即使煤炭沒有完全燃燒,其熱值也不會改變C.一個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熱量D.內(nèi)燃機壓縮沖程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3.關于物體的質(zhì)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決定于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質(zhì)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B.同一鐵塊做成鐵錘時質(zhì)量變大,做成鐵管質(zhì)量變小C.質(zhì)量為5.0×107毫克的物體,與一個中學生的質(zhì)量相近D.lt棉花的質(zhì)量與lt鐵塊的質(zhì)量一樣多4.如圖所示,在下列底部連通、上端開口的容器中裝有同種液體,當液體靜止時,液面位置正確的是A.B.C.D.5.把一個凸透鏡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間,在凸透鏡的焦點F處放一個點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處于光源S和凸透鏡之間,如圖所示.為使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一束平行光,則光源的位置A.應適當升高 B.應適當降低C.應不動. D.無論怎樣變動,均無法實現(xiàn)6.以下減小噪聲的措施,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是()A.建筑工地噪聲大的工作要限時B.市區(qū)內(nèi)禁止汽車鳴笛C.戴上防噪聲的耳塞D.在市區(qū)種草植樹7.夜晚人經(jīng)過路燈時,地面上的影子長度變化情況是()A.先變短,后變長 B.越來越短 C.先變長,后變短 D.越來越長8.小明同學閱讀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jié)論,其中正確的是()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zhì)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銀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銅8.9×103A.不同的物質(zhì),密度一定不同B.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大C.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實心鋁塊,銅塊的體積比鋁塊的體積大D.同種物質(zhì)在不同狀態(tài)下,其密度不同二、多選題9.在如圖所示的十字路口處,有一輛長5m、寬2.2m的廂貨車,廂貨車正以10m/s速度正常勻速行駛在馬路中間,當它與斑馬線的中點B相距60m時,馬路邊上的小明同學正好在斑馬線中間A點出發(fā)沿AB穿過馬路,A、B間的距離為8m,小明同學要能安全穿過馬路,運動的速度為(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A.小于1.23m/s B.大于1.70m/sC.小于1.33m/s D.大于1.57m/s10.生活中與物理現(xiàn)象有關的場景很常見,下面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現(xiàn)象正確的是()A.用力推課桌而課桌仍然保持靜止,說明力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B.雞蛋在碗邊上磕破而碗仍完好,說明碗對雞蛋的力大于雞蛋對碗的力C.乘客在乘車時需系好安全帶,是為了防止乘客的慣性帶來危害D.洗手后甩一甩手使水滴脫落,是利用了水滴的慣性三、填空題11.如圖,小熊在照鏡子,它離鏡子0.5m,小熊慢慢遠離鏡子時,它像的大小_____(填“變大”或“變小”“不變”)。12.倒車雷達利用了回聲定位原理來判斷障礙物的位置,在倒車雷達工作過程中,發(fā)出的超聲波是靠______傳播的,倒車雷達的應用說明了聲能傳遞______。13.“夏天吃冰棒覺得涼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風一吹感到?jīng)隹臁边@兩種“涼快”的原因分別是___、___.14.太陽光中有兩類看不見的光,生活中利用它們的物品分別是______、______。(各舉一例)15.腌制鴨蛋時,鹽進入鴨蛋中是一種_____現(xiàn)象,燒水煮鴨蛋是利用_____的方式改變其內(nèi)能;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100ml,表明分子之間存在_____。16.如圖所示,魚缸中只有一條小魚,而眼睛從A點可以觀察到兩條,一條魚的位置變淺,另一條魚變大.前者是由于______形成的______像(填“實”或“虛”);后者是由于魚缸的______側(cè)部分(填"左"或"右")相當于______而形成的虛像.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請在圖中畫出出射光線對應的入射光線。18.如圖所示,要將一束太陽光AO反射到室內(nèi)的B點,請正確地畫出平面鏡,并標出反射角γ。(保留作圖痕跡)(________)19.(10分)小楊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a.按觸面上所受到的壓力;b.接觸面的粗糙程度;c.接觸面的大?。籨.物體運動速度。為此小楊同學按如圖所示情景進行實驗。(1)三次實驗中,都是用彈簧測力計拉動同一長方體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比較圖_____與圖_____可探究猜想a是否正確;(2)比較圖甲和圖丙可探究猜想_____(選填猜想序號)是否正確,通過實驗探究可得出結(jié)論:在_____時,接觸面越_____(選填“粗糙”或“光滑”),滑動摩擦力越??;(3)小華同學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4)小莉同學利用圖甲實驗裝置驗證猜想c:分別把長方體木塊平放和側(cè)放,然后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發(fā)現(xiàn)每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5)上述實驗探究方法叫_____。五、計算題20.(6分)學習了密度和力的相關知識后,小字同學覺得測量物體的密度可以有多種方法,于是他用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燒杯和水來測一塊石頭的密度。他把燒杯裝滿水后測得總重G1=3N,在燒杯中放入石頭,溢出一部分水(把杯子外壁上的水擦干凈)后測得總重G2=3.15N,把石頭從杯中取出,測得水和杯子的總重G3=2.9N。(g=10N/kg,ρ水=1.0x103kg/m3)求:(1)石頭的質(zhì)量;(2)石頭的體積;(3)石頭的密度。21.(6分)一個容積為3×10-4m3的瓶內(nèi)盛有0.2kg水,一只口渴的烏鴉每次將一塊質(zhì)量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當烏鴉投了25塊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1)瓶內(nèi)小石子的體積(2)小石子的密度。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詳解】ABC.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具體選哪一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一般以有利于研究運動情況的物體為最佳,故AB錯誤,C正確;D.當同一個物體選擇不同參照物時,判斷其運動情況是根據(jù)它與不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關系來判斷的,則運動情況視不同參照物而定,故D錯誤.2、B【詳解】A.冠狀病毒屬于微生物,它是通過飛沫傳播的,不是擴散現(xiàn)象,故A不正確;B.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其大小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是否燃燒無關,故B正確;C.一個物體的內(nèi)能增加可能是它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它做功,故C不正確;D.內(nèi)燃機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D不正確。故選B。3、B【詳解】質(zhì)量是物體含有物質(zhì)的多少,是物體的屬性,和物體的形狀、溫度、空間位置等無關,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C【分析】上端開口、底部相連通的容器;連通器特點是:靜止在連通器中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在同一水平面上.【詳解】根據(jù)連通器的定義可知,選項中的容器均為連通器,靜止在連通器中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在同一水平面上.觀察圖示可知,只有C符合這一特點,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5、B【分析】注意水和凸透鏡共同組成了一個新的凸透鏡,根據(jù)水和空氣對光的作用判斷新凸透鏡焦距的變化,從而可知光源移動的方向.【詳解】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要經(jīng)過空氣、水這兩種介質(zhì)到達凸透鏡的表面.空氣相對于水是光疏介質(zhì),斜射的光線在水和空氣界面發(fā)生折射,而且向主光軸方向偏折.就相當于將透鏡的偏折能力增大,或者說就相當于透鏡的焦距縮短,故光源的位置應適當降低,而不能正好在F處.故選B.6、D【詳解】AB、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時間、市區(qū)內(nèi)汽車喇叭禁鳴都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不符合題意;C、戴上防噪聲的耳塞可人耳處減弱噪聲,不符合題意;D、在市區(qū)種植花草樹木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符合題意;故選D.7、A【詳解】由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人在路燈下經(jīng)過時一部分燈光照在人體上,被人體擋住,在人體沒有光照的另一側(cè)路面上留下人的影子,人離燈越遠,影子越長;離燈越近,影子越短,所以夜晚人經(jīng)過路燈時,人與燈的距離由遠到近,再變遠,影子先變短后變長。故選A。8、D【詳解】A.不同物質(zhì)的密度一般不同,但有個別不同物質(zhì)密度相同,如酒精和煤油,故A錯誤;B.干松木是固體,而水是液體,故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的大,故B錯誤;C.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實心鋁塊,由于銅塊的密度比鋁塊大,故銅塊的體積比鋁塊的體積小,故C錯誤;D.同種物質(zhì)在不同狀態(tài)下,其密度不同,如水與冰分別處于液態(tài)與固態(tài),其密度不同,故D正確。故選D。二、多選題9、AB【詳解】(1)若車剛穿過時人再穿過,客車穿過B點所用時間小明恰好通過時運動的速度(2)若人剛穿過時車再過線,客車到達B點所用時間小明恰好通過時運動的速度由上可知,當小明的速度大于1.7m/s或小于1.23m/s時,他能安全過馬路,故AB符合題意,CD不符合題意。故選AB。10、CD【詳解】A.人用力推車,車未動,是因為推力與摩擦力平衡,不能說明力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A錯誤;B.把雞蛋向碗邊沿一磕,碗對雞蛋的力和雞蛋對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B錯誤;C.乘客在乘車時需系好安全帶,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時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故C正確;D.洗手后手上有水,用力甩手,手與水一起運動,手突然停止運動,而水由于慣性要繼續(xù)運動,從而與手脫離,即把手上的水珠甩掉是利用了水滴的慣性,故D正確。故選CD。三、填空題11、不變【詳解】由于像與物是等大的,不管小熊慢慢遠離鏡子還是靠近鏡子時,像的大小將不變。12、空氣信息【詳解】[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在倒車雷達工作過程中,發(fā)出的超聲波是靠空氣傳播的;[2]倒車雷達工作過程中,利用了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13、熔化吸熱蒸發(fā)吸熱【詳解】夏天吃冰棒覺得涼快屬于熔化現(xiàn)象,在這一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風一吹感到?jīng)隹鞂儆谄F(xiàn)象,在這一過程中要吸收熱量.14、紅外線遙控器紫外線燈【詳解】[1][2]太陽光中有兩類看不見的光,一種是紅外線,常見的應用有紅外線夜視儀,紅外線遙控器,紅外線測溫儀;另一種是紫外線,常見的應用有紫外線驗鈔燈、紫外線滅菌燈等。15、擴散熱傳遞間隙【詳解】[1]把鴨蛋放在鹽水里一段時間,鴨蛋就變咸了;這就是鴨蛋與鹽之間的擴散現(xiàn)象,是分子熱運動的表現(xiàn);[2]燒水煮鴨蛋,鴨蛋吸熱、溫度升高,是利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鴨蛋的內(nèi)能。[3]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隙。16、折射虛右凸透鏡(放大鏡)【詳解】我們看到的第一條魚,不是魚的實際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一個虛像;我們看到的另一條魚變大,這是因為魚缸的左側(cè)部分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魚恰好在焦距以內(nèi),所以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詳解】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反向延長線過焦點,延長線過另一側(cè)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由此畫出兩條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如下圖所示:18、【詳解】先作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再過反射點垂直法線作出平面鏡,反射角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如圖所示:19、甲乙b其它條件相同光滑沒有控制壓力不變無關控制變量法【詳解】(1)[1][2]甲、乙兩圖實驗中木塊對接觸面的壓力不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比較甲圖與乙圖研究的是猜想a是否正確。(2)[3][4][5]比較圖甲和圖丙,實驗中木塊對接觸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可以探究猜想b是否正確;通過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接觸面越光滑,滑動摩擦力越小。(3)[6]小華將木塊截去一半后,實際木塊對接觸面的面積減半的同時,對接觸面的壓力也減半了,由控制變量法可知研究面積對摩擦力的影響時,應該控制壓力一定。(4)[7]在利用圖甲實驗裝置驗證猜想c時,發(fā)現(xiàn)每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5)[8]本實驗在探究過程中,控制其它的量不變,每次只研究與其中一個量的關系,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五、計算題20、(1)0.025kg;(2)1×10-5m3;(3)2.5×103kg/m3【詳解】(1)由題意可得,石頭的重力為G石=G2﹣G3=3.15N﹣2.9N=0.25N由G=mg可得,石頭的質(zhì)量為(2)溢出水的重力為G水=G1﹣G3=3N﹣2.9N=0.1N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則溢出水的體積為因為石頭浸沒在水中,所以石頭的體積為V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