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實驗三、四、五_第1頁
材料力學實驗三、四、五_第2頁
材料力學實驗三、四、五_第3頁
材料力學實驗三、四、五_第4頁
材料力學實驗三、四、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三扭轉破壞實驗實驗日期:年月日實驗室溫度:一、實驗目的1.觀察試樣在扭轉力偶作用下試樣受力和變形的行為。觀察材料的破壞方式。2.測定材料的剪切屈服極限及剪切強度極限。3.熟悉扭轉試驗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二、主要儀器裝置及材料1.扭轉試驗機:用以作扭轉破壞實驗。2.游標卡尺。三、試件受力簡圖1.試件采用圓形截面試件,如圖所示,在試件表面畫上一條縱線,以便觀察試件的扭轉變形。

2.扭轉試驗機的工作原理扭轉試驗機如圖。在機體上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夾頭,用兩平面和夾緊螺栓固定扭轉試樣的一端。試驗機上有一個能306°旋轉的扭轉裝置,其左端是一個可旋轉的夾頭,以夾持試樣的另一端。當人力使裝置轉動時,帶動活動夾頭轉動,而使試樣的一端相對于另一端發(fā)生了轉動,故試件受扭而產(chǎn)生變形。3.扭轉實驗原理試件承受扭矩時,材料處于純剪切應力狀態(tài),是拉伸以外的又一重要應力狀態(tài),常用扭轉實驗來研究不同材料在純剪切應力狀態(tài)下的機械性質(zhì)。低碳鋼試件在發(fā)生扭轉變形時,其T-φ曲線如圖所示,類似低碳鋼拉伸實驗,可分為四個階段:彈性階段、屈服階段、強化階段和斷裂階段,相應地有三個強度特征值:剪切比例極限、剪切屈服極限和剪切強度極限。對應這三個強度特征值的扭矩依次為Tp、Ts、Tb。在比例極限,T與φ成線性關系,材料完全處于彈性狀態(tài),試件橫截面上的剪應力沿半徑線性分布。如圖<a>所示,隨著T的增大,開始進入屈服階段,橫截面邊緣處的剪應力首先到達剪切屈服極限,而且塑性區(qū)逐漸向圓心擴展,形成環(huán)塑性區(qū),如圖<b>所示,但中心部分仍然是彈性的,所以T仍可增加,T-φ的關系成為曲線。直到整個截面幾乎都是塑性區(qū),如圖<c>所示。abc在T-φ出現(xiàn)屈服階段,示力度盤的指針基本不動或有輕微回擺,由此可讀出屈服扭矩Ts,低碳鋼扭轉的剪切屈服極限值可由下式求出:屈服階段過后,進入強化階段,材料的強化使扭矩又有緩慢的上升,但變形非常明顯,試件的縱向畫線變成螺旋線,直至扭矩到達極限扭矩值Mb進入斷裂階段,試件被剪斷,由示力度盤的從動針可讀出,則低碳鋼扭轉的剪切強度極限可同下式求出:四、實驗方法及步驟:1.試件準備:測量試件等截面圍兩端及中間共三處截面的直徑。為保證精確度,每一截面均取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各測量一次,并計算平均值,以三截面中最小處的平均值來計算初始橫截面面積A0。2.安裝試件:〔1將試樣的端頭安裝于夾頭中,并夾緊?!?調(diào)整示力度盤主動針,對準零點。3.進行實驗:以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擺手,使之按要求的速度對試件加載,對于低碳鋼試件,注意觀察試驗機示力度盤的指針,若指針停止轉動或有輕微回擺,說明材料發(fā)生屈服,記錄此時的扭矩Ts經(jīng)過屈服階段以后〔鑄鐵試件無此階段,即可快速加載,直至剪斷為止,停車。由從動針讀出最大扭Tb并記錄。4.取下試件,清理設備。5.整理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報告。五、實驗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試驗材料截面直徑d0/mm抗扭截面系數(shù)Wp/mm2屈服扭矩MS/N-m屈服極限τa/MPa最大扭矩Mb/N-m強度極限τb/MPa斷口破壞形式備注低碳鋼鑄鐵計算公式:扭轉屈服點MPa抗扭強度MPa低碳鋼、鑄鐵扭轉曲線示意圖:思考題:1.低碳鋼鑄鐵扭轉破壞有何不同?為什么?2.根據(jù)拉伸、壓縮、扭轉三種試驗結果,綜合分析低碳鋼與鑄鐵的力學性能。低碳鋼拉伸屈服極限和剪切屈服極限有何關系?實驗四純彎曲梁正應力測定實驗一、實驗目的 1.測定夾層梁純彎段應變、應力分布規(guī)律,為建立理論計算模型提供實驗依據(jù);將實測值與理論計算結果進行比較。 2.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深化對彎曲變形理論的理解,培養(yǎng)思維能力。 3.學習多點測量技術。二、夾層梁的結構、尺寸和純彎曲加載方式 夾層梁的結構、尺寸和純彎曲加載方式如圖所示。梁的上、下層是45號鋼條,它們的厚度相同,中層是鋁合金,三層用螺栓緊固,錐銷定位。在梁的上、下表面各粘貼兩枚應變片,以檢查載荷是否偏斜,一個側面上等間距地粘貼五枚應變片。它們的編號如側視圖所示。a=130mmb=18mmc=140mm圖2-1三、實驗步驟 1.打開應變儀電源、預熱。 2.調(diào)整實驗臺,安裝梁將左右支架安裝到位,使左右支架跨矩為400mm且關于力傳感器對稱。在力傳感器上安裝加載器。安裝梁和副梁,梁兩頭應大致在支架寬度的正中位置,并且還應大致在加載器兩拉桿間的正中位置。副梁的位置由純彎曲定位板確定。 3.接線將力傳感器的紅、藍、白、綠四線依次接在測力專用通道〔0通道的A、B、C和D端。按多點1/4橋公共補償法對各測量片接線,即將試樣上的應變片分別接在所選通道的A、B端。所選通道B、B’間的連接片均應連上。將貼在鋁塊和鋼塊上的兩個補償片分別接在補償通道的補償1和補償2接線端子上。 4.設置參數(shù)根據(jù)接線的方式設置應變儀的參數(shù),包括力傳感器的校正系數(shù),各通道的組橋方式、應變片的靈敏系數(shù)和阻值等。載荷限值設置為2100N。 5.測試5號測點應變先測量5號測點的應變以確定夾層梁和副梁的安裝是否符合實驗要求,使梁處于完全不受載狀態(tài)并平衡0通道和5號測點對應通道電橋。緩慢加載到2000N左右,此時5號測點通道的應變絕對值應該≤1,若該值不符合要求,應分別調(diào)整加載器兩拉桿上端的螺母,同時觀察應變值的變化情況,使應變值接近于0。然后卸載至0,應變值應回到0,若不是0,應再重復調(diào)整,直至符合要求。 6.平衡各通道電橋.使試樣處于完全不受載狀態(tài)。按[]、[BAL]鍵,再依次按各通道〔包括0通道對應的數(shù)字鍵。儀器依次顯示各通道的初始不平衡量,并將該值存貯在儀器。 7.測量按[MEAS]鍵,再緩慢加載,力顯示屏數(shù)字從0開始不斷增加。增加到2000N時就停止加載,依次按各〔應變通道對應的數(shù)字鍵,右屏上就依次顯示各點應變值,記錄之。然后卸載,重復6,7兩步驟,共測量三次。數(shù)據(jù)以表格形式記錄。四、實驗結果及分析根據(jù)測得的各點應變,計算相應的應力實驗值。再計算各點應力理論值。然后計算它們之間的相對誤差。數(shù)據(jù)參考表2-1處理。表2-1a=130mmb=18mmc=140mmF=2000N彈性模量〔MPa〔Est:鋼材;EAL:鋁合金21000070000210000測點號123456789實驗值應變〔με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平均值×10-6應力σ=<Mpa>應力理論值σ<Mpa>相對誤差=×100%應變理論值計算表M=F/2*a〔N.mmyi<mm>I=bh^3/12σi=Myi/IEεi=σi/E五、思考題: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其主要影響因素是什么?電測彎曲正應力的大小是否會受材料彈性模量E的影響?為什么要把溫度補償片貼在與構件相同的材料上?.實驗五材料彈性常數(shù)E、μ測定一、實驗目的1.測定材料的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μ。2.驗證胡克定律。3.學習電測法原理和多點測量技術。二、原理和方法 應變測量采用多點1/4橋公共補償法。為減少誤差,也為了驗證胡克定律,采用等量增載法,加載五次。即Fi=F0+iΔF〔i=1,2,……5,末級載荷F5不應使應力超出材料的比例極限。初載荷F0時將各電橋調(diào)平衡,每次加載后記錄各點應變值。計算兩縱向應變平均值和兩橫向應變平均值,按最小二乘法計算E和μ?!?-1,μ=〔1-2圖1-1三、試驗步驟 1.打開應變儀電源,預熱。 2.試驗臺換上拉伸夾具,將力傳感器上下位置調(diào)整合適,安裝試樣。 3.接線 將力傳感器的紅、藍、白、綠四線依次接在測力專用通道〔0通道的A、B、C和D端。按多點1/4橋公共補償法對各測量片接線,即將試樣上的應變片分別接在所選通道的A、B端。所選通道B、B’間的連接片均應連上。將補償片接在補償1〔或2的接線端子上。 4.設置參數(shù)根據(jù)接線的方式設置應變儀的參數(shù),包括力傳感器的校正系數(shù),各通道的組橋方式、應變片的靈敏系數(shù)和阻值等。載荷限值設置為1600N。5.平衡各通道電橋 使試樣處于完全不受載狀態(tài)。按[]、[BAL]鍵,再依次按各通道〔包括0通道對應的數(shù)字鍵。儀器依次顯示各通道的初始不平衡量,并將該值存貯在儀器。6.測量 按[MEAS]鍵,再緩慢加載,力顯示屏數(shù)字從0開始不斷增加。每增加300N,就暫停加載,依次按各〔應變通道對應的數(shù)字鍵,右屏上就依次顯示各點應變值,記錄之。共加載五級,然后卸載。重復5,6兩步驟,共測量三次。數(shù)據(jù)以表格形式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