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口咽、鼻咽吸痰技術護理操作規(guī)范考核評分標準_第1頁
經口咽、鼻咽吸痰技術護理操作規(guī)范考核評分標準_第2頁
經口咽、鼻咽吸痰技術護理操作規(guī)范考核評分標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口咽、鼻咽吸痰技術.操作程序O評估 (1)患者病情、治療情況,肺部癥狀,呼吸情況。 (2)患者是否有將分泌物排出呼吸道的能力。 (3)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合作程度。 (1)患者準備:體位舒適,取下義齒。 (2)護理人員準備:洗手,戴口罩,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吸痰時還應戴好護目鏡。 生O實施 (1)解釋: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配合。 (3)連接管道:連接吸引導管到壓力管道,戴手套,取出吸引導管,用生理鹽水檢測吸痰管是 吸引系統(tǒng)處于無吸力狀態(tài))。 (5)吸引:連接處無開口的吸痰管,將折壓管道的手指放開;有側孔的吸痰管,將一手指放在 (6)如果需要,重復吸引,必要時更換吸痰管。 (7)沖洗導管:推出吸痰管,抽吸生理鹽水沖洗導管。 (8)觀察病情:在整個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 (9)感謝患者的配合。 (10)整理記錄。項O有痰鳴音或排痰不暢,應及時抽吸。OO氣道出血 (1)預防 (2)處理措施痰法(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二)操作方法項目實施要點操作準備(1)護士準備:衣帽整潔、洗手、戴口罩4生垃圾桶、必要時備壓舌板或口4(3)環(huán)境寬敞、明亮、安靜、整潔2評估(1)評估患者病情意識、生命體征、合作程度、吸氧流量5(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部位,對清醒患者進行解釋,取得患者配合5操作要點70分(1)檢查用物,攜物品至患者床旁,檢查用物及吸引裝置,調節(jié)負壓(成人0.04~0.05MPa)5(3)打開兩瓶生理鹽水,吸鼻腔、口腔的液體應分開使用5(4)按無菌原則取出吸痰管,連接吸引器,潤滑沖洗吸痰管5同時觀察痰液的顏色、性質、量,一次使用一根吸痰管,吸痰前、中、后應觀(6)進吸痰管時無負壓,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5醒患壓舌板或口咽通氣管4平穩(wěn)后將氧流量調回原先的氧流量6(9)整理用物及床單位,對患者做好交代,洗手,記錄5(10)如果患者清醒,安撫患者不要緊張,指導其自主咳嗽3(11)告知患者適當飲水,以利痰液排出2(1)無菌觀念強4(2)操作程序正確、動作熟練3(3)關心體貼患者,人文關懷到位3(三)注意事項:2.吸痰前、后應當給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時間不超過15s,如果痰液較多,需要再次~5min,患者耐受后再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