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深圳市大鵬黨工委辦事處,鐘惠坡編著.
--北京:新華出版社,2019.9
ISBN978-7-5166-4775-2
Ⅰ.①紅…Ⅱ.①深…②鐘…Ⅲ.①革命故事-作品集-中國-當代
Ⅳ.①I247.8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153443號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編著:深圳市大鵬黨工委辦事處?鐘惠坡
責任編輯:慶春雁
出版發(fā)行:新華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qū)京原路8號郵編:100040
網址:
經銷:新華書店、新華出版社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及各大網店
購書熱線:010-63077122中國新聞書店購書熱線:010-63072012
照排:臻美書裝
印刷:深圳市長江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印張:32.5字數:330千字
版次:2019年9月第一版印次:2019年9月第一次印刷
書號:ISBN978-7-5166-4775-2
定價:88.00元
版權專有,侵權必究。如有質量問題,請與出版社聯系調換/p>
《紅色的足跡》編委會
主??任
潘傳賢?李國偉
副主任
吳文杰?尹成會?歐陽家強
成??員
廖文立?鐘惠坡?李建國?鐘?聲
王?福?王雪英?葉巧珍
執(zhí)行主編
廖文立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大鵬半島的海灣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大鵬半島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組織建設發(fā)展活動介紹
(代序)
20世紀30、40年代,在這美麗的大鵬土地上,大鵬人民響應中國共
產黨的號召,積極參與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他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赤
膽忠心、英勇斗爭,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開辟東江縱隊根據地,建
立黨的組織,動員青壯年支前參軍,投身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涌現出許許多
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人物。根據老同志的回憶估算,大鵬藉人員
-1-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有500多人參加了革命,先后犧牲113人。為了忠
實記錄、傳頌我們黨領導大鵬人民英勇斗爭的光輝歷史和無數革命先輩動
人的英雄故事,我們委托東縱老戰(zhàn)士后代鐘惠坡先生編撰了《紅色足跡——
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這本書。
一、大鵬黨的建設、發(fā)展、活動的歷史背景。
1938年10月12日(俗稱十月朝,食牛池巴茶果日),日本侵略軍在
大亞灣、澳頭、霞涌等地登陸,國民黨守軍一觸即潰,大部分聞風而逃,
僅十多天時間,廣州及東江下游大片國土淪陷,深圳鎮(zhèn)也于26日失守。
日軍登陸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電令廣東省委和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
要在東江日占區(qū)開拓游擊區(qū),10月24日,曾生、周伯明等人受中共廣東
省委委派,從香港帶領一批黨員和積極分子到坪山建立中共惠寶工委,作
了兩項重要決定:(一)建立和發(fā)展黨組織;(二)建立惠寶人民抗日游
擊隊(東江縱隊前身)。
二、大鵬早期黨的建設、發(fā)展、活動情況概況。
根據當時的形勢,1938年11月間,工委派黃國偉同志(黃華)到大
鵬建立和發(fā)展黨組織,首先在下沙潮歌學校立了足,先后吸收該校老師黃
聞華(黃聞)、陳培、陳永年(陳永)三人入了黨,然后依靠他們吸收發(fā)
展壩崗的黃業(yè)、藍造、王母的鐘寶斌(鐘原)入黨,這是1938年大鵬半
島最早的第一批黨員。于1938年12月建立第一個黨支部,支書黃聞,支
委鐘原、藍造。
第二批黨員是從1938年冬到1939年春夏,共吸收26人入黨,是大
鵬半島黨組織的大發(fā)展高潮,葵涌發(fā)展了潘清、張敏、李秀含(李光)、
李惠群、李秀靈等人,壩崗發(fā)展了鐘少華(鐘義)、黃敏、黃和光、陳木
榮等人,鵬城和王母發(fā)展了賴圻(賴仲元)、戴基、賴風、郭平、歐陽山(袁
庚)、王柏、刁昌順(刁新)等人,嶺澳發(fā)展了李漢興、吳華生、李四發(fā)、
-2-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董輝等人。
第三批黨員是從1939年下半年到1940年底,共吸收18人入黨,他
們是:王舒、劉錦進、戴梅、肖榮妍、肖鏗、劉偉文、鄒錫洪、歐陽北其、
高玖、林松、王作、歐陽紅、黃通(黃英)、鄭北星、張群,接著入了黨
的有董合、董運、董均祥等人。
三批合計發(fā)展黨員44人。
在黨的領導下,大鵬地區(qū)在1939年間廣泛開展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
依靠各個小學為陣地辦夜校、報告會、出墻報、演街頭劇等,向群眾宣傳
我黨抗日主張,揭發(fā)日軍暴行,組織大鵬青年抗敵同志會,通過夜校形式
廣泛發(fā)動婦女,建立婦女會,擴大黨的政治影響,張敏、王柏、許瑞碧、
肖榮妍、黃通、歐陽紅等同志,為了做好發(fā)動和團結婦女群眾的工作,她
們自籌資金辦了大鵬書刊合作社、進步社。與此同時黨組織大力發(fā)動群眾
參加武裝斗爭,成立人民自衛(wèi)隊,動員一批又一批青年參加抗日游擊隊。
1939年5月中共大鵬區(qū)委成立,鐘原任書記。
1940年賴仲元接任區(qū)委書記,其中土洋支部有9人,王母支部有7人,
鵬城支部有8人,嶺澳支部有8人,壩崗支部包括葵涌有15人,共47人。
當時力量不足,僅有少量武器,初步開展武裝活動。
1941年初由何清接任區(qū)委書記。
1941年12月8日,香港被日軍占領后,惠陽大隊獨立中隊劉培率部
隊在大鵬半島開展武裝斗爭,建立黨的組織發(fā)展民運擴大部隊。
槍桿子出政權。1944年夏秋間,大鵬半島的日偽頑力量基本肅清,
整個東江形勢大好,這時路東地區(qū)抗日民主區(qū)、鄉(xiāng)政權首先在大鵬半島產
生。1944年10月10日成立了大鵬抗日民主政權——路東新一區(qū)(大鵬區(qū))
民主政府,區(qū)長由賴仲元擔任,張平任軍事股長兼自衛(wèi)大隊長,袁少春任
民政股長,王介任生產股長,邱石林任文教股長,歐陽維任總務股長,下
-3-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設王母鄉(xiāng)(鄉(xiāng)長王舒),鵬一鄉(xiāng)(鄉(xiāng)長郭平),桂崗鄉(xiāng)(鄉(xiāng)長黃潭水),
葵涌鄉(xiāng)(鄉(xiāng)長李惠群),南平鄉(xiāng)(鄉(xiāng)長黃春松),水上鄉(xiāng)(鄉(xiāng)長郭貴)。
區(qū)政府的三大任務是:1.減租減息,改善民生,支援游擊隊。2.組織群眾
成立農會、婦女會、自衛(wèi)隊、青年會、辦夜校等。3.動員參軍,配合部隊,
開展對敵斗爭。
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共路東新一區(qū)區(qū)委,賴仲元任區(qū)委書記,組織委員
李光,宣傳委員王舒,軍事委員張平,委員有歐陽維、邱石林、王介。
1945年5月,張平任區(qū)委書記(兼區(qū)長),統管武裝力量,黃光任
區(qū)委組織委員,王舒任區(qū)委宣傳委員兼區(qū)民政,張群任文聯主席,李滿清
任婦女會長。
國民黨反動派大舉發(fā)動內戰(zhàn),多次向我解放區(qū)發(fā)動進攻。1946年1月
8日,國民黨軍154師46團2、3營向大鵬地區(qū)進攻,在徑心坳被游擊隊
擊退,他們死傷十多人,游擊隊一人犧牲。1946年1月16日,國民黨又
糾集154、153師兩個團襲擊葵沙鄉(xiāng),受到我民兵的堅決阻擊,我們沒有受
到大的損失。1946年2月3日國民黨153師457團再度進攻我大鵬地區(qū),
實行“填空格”(即按照軍用地圖坐標方格掃蕩清剿)戰(zhàn)術,企圖一舉消
滅我黨武裝力量。也被我們的民兵和游擊隊打得暈頭轉向,被迫后撤。
1946年5月,東江縱隊準備北撤,為保全地方革命力量,中共江南
地委同意我地方黨工作人員,暫時撤到香港。黨的組織關系由藍造、王舒
接收,并負責聯系一部分東縱留港的同志。
為了堅持和平,1946年6月30日,東江縱隊奉命北撤,2583人在沙
魚涌登船啟航山東。我東縱主力北撤后,國民黨反動派違反諾言,采取各
種手段,殘酷迫害我復員同志和革命群眾?;輺|寶地區(qū)陷入一片白色恐怖
之中。地方黨組織進入地下活動。不久,中共江南地委指派李光、藍介為
特派員,秘密單線同原大鵬地區(qū)各支部取得聯系。
-4-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1947年1月,中共華南分局決定重建武裝,動員原東江縱隊干部從
香港回到坪山成立惠東寶人民護鄉(xiāng)團。同年夏天上級指派潘易、廖夢、藍
介在大鵬地區(qū)成立武裝工作隊,開展武裝斗爭。
1948年11月,中共大鵬區(qū)委成立,區(qū)委書記李光,組織委員鄒洪、
宣傳委員鄧庭(后兼葵沙、桂崗兩鄉(xiāng)指導員)。各鄉(xiāng)黨支部相繼重新建立,
鵬城鄉(xiāng)支部書記鄭北星,下沙鄉(xiāng)支部書記高峰,葵沙鄉(xiāng)支部書記歐敏,桂
崗鄉(xiāng)支部書記陳木榮,嶺澳鄉(xiāng)支部書記董合(東縱北撤后,嶺澳支部繼續(xù)
活動),此時同時成立大鵬區(qū)政府,各鄉(xiāng)先后成立鄉(xiāng)人民政府。
三、大鵬地區(qū)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主要戰(zhàn)例及事件
嚴懲漢奸賣國賊。1938年10月12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為了南北
夾攻奪取華南,打通廣九線,動員海陸空軍向大亞灣澳頭登陸。11月22
日又在大鵬灣鵬城登陸,建立軍需品補給站。日軍把地方的土豪劣紳組成
偽維持會,專門為敵服務。參加到偽維持會的有王母的李國珍,石橋頭的
袁德仔,新大的繆松光,鵬城的歐陽織云,這批漢奸走狗四出拉夫同日寇
運輸,勒索壓榨人民商旅,歐陽織云還帶日軍到新大,放火燒掉房屋100
多間,群眾恨之入骨,盼早日消滅這些敗類。
1941年春,大鵬區(qū)委書記賴仲元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把這些漢奸消滅,
決定由劉錦進(劉黑仔)、鄭北星、劉芪等同志組成鋤奸小組,開展消滅
漢奸活動。王母的李國珍、李桃,石橋頭的袁德仔先后被處決。
嶺澳青年民兵殺鬼子。1941年日軍在大亞灣澳頭、大鵬一帶建立據點,
經常到沿海各村騷擾、搶物資、奸淫婦女。農歷四月初四下午,一隊日軍
(12人)在鵬城乘船往澳頭,途經嶺澳港登陸,數名日軍在新屋村石古巖
追逐一個來不及躲藏的婦女進行強奸,嶺澳村民親眼見日軍滅絕人性的暴
行,怒火沖天,地下黨員李四發(fā)立即帶領全村青年民兵扛槍,拿刀追殺敵兵,
人人勇往直前,自衛(wèi)隊長李華韜一馬當先,奮力追殺敵人,舉起田刀砍死
-5-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了一個鬼子兵,其余的鬼子兵嚇得魂不附體,向海邊四散倉皇逃命。我青
年民兵迅速追殺到海邊,當即俘虜一個看守船只的日軍,繳獲一批書信,
放火把敵人登陸小艇燒毀。隨后把俘虜的一個鬼子兵押回村內,途中日本
軍企圖奪槍反抗與自衛(wèi)隊員張石對打,被張石舉起豬刀殺死,并把尸體掩埋。
到了第二天拂曉,日軍從澳頭、鵬城調動1000多人包圍嶺澳,殺人
燒屋,全村被燒、殺死的有十多人,被燒房屋幾百間,被搶走豬、牛、三鳥、
家物等一大批,日軍侵華罪行罄竹難書。
壩崗坳伏擊戰(zhàn)。1942年12月國民黨(陸如均又名大雞六)雜牌軍有
200余人駐鵬城、王母。匪軍以剿共為名,派出匪兵到處奸淫婦女,敲詐
勒索搶劫民財,群眾恨之入骨,盼望游擊隊早日把他們消滅。匪軍大雞六
每天都派出一個中隊到壩崗小桂一帶村莊搜索游擊隊,搶劫群眾的財物,
弄得雞犬不寧,劉培中隊長獲地下黨情報,決定作伏擊戰(zhàn)為民除害。
1943年元旦,伏擊地點為壩崗坳中段的險要山腰,下午兩點大雞
六一個中隊由壩崗沿山路向鵬城而來,當敵人進入我伏擊圈內時,戰(zhàn)斗打
響了。我神出鬼沒的游擊隊居高臨下向敵人猛烈攻擊,突遭襲擊的敵人驚
慌失措,四散逃命,潰不成軍。僅十多分鐘的強攻就結束了戰(zhàn)斗。這次伏
擊戰(zhàn),全殲大雞六一個中隊,俘敵三十多人,斃傷二十多人,繳輕機二挺,
長短槍五十余支,彈藥一批。這次戰(zhàn)斗的勝利,大大挫敗敵人狂妄囂張的
氣焰,長了人民游擊隊的威風。
智襲馬鞭島。1943年7-8月間,日寇及偽軍對大亞灣進行瘋狂的搶掠,
駐扎在馬鞭島的偽反共救國軍、海軍第四總隊第四大隊(外號龜靈仔),
憑著幾艘的大木船(大眼雞)四處巡航,任意截查海面來往船只,搶貨搶
錢搶魚搶網,大鵬半島沿海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漁民不敢出海,商旅不敢
往來,我抗日游擊隊根據地面臨艱難困苦的威脅。曾生司令員給護航大隊
大隊長劉培下達了攻打馬鞭島的戰(zhàn)斗命令。偵察員葉振喬裝成漁民前往偵
-6-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察,只見三艘大木船停泊在島西面,有七八十人在船上,有人走出來叫著
要葉振交牌照費。葉振同志巧妙地設法通過他們的檢查,回到護航大隊隊
部,向大隊長劉培作了匯報。大隊長劉培根據葉振的偵察情況,決定挑選
16名勇士,組成3個突擊隊,分乘3條漁船,實行夜間突擊。戰(zhàn)斗部署決
定后,嶺澳村的群眾紛紛報名參戰(zhàn)。深夜3艘船掛起風帆,向馬鞭島駛去,
到達戰(zhàn)區(qū)時,副大隊長葉基指揮著戰(zhàn)友屏住氣繼續(xù)前進。將靠近敵船之際,
敵人發(fā)現勢頭不對,企圖群起頑抗。我方戰(zhàn)士立即用輕機槍對敵指揮船進
行掃射,其他兩艘我方漁船的戰(zhàn)斗員也同時猛烈發(fā)起攻擊。手榴彈猛向敵
船投擲,扔進了敵船艙,敵人亂作一團,有的跳海,有的俯首就擒。戰(zhàn)斗
結束,共殲敵50余人,俘虜40多人,繳獲機槍兩挺,步槍40多支,彈
藥物資一批,敵中隊長被擊斃,狠狠打掉了釘在馬鞭島上的毒牙,粉碎敵
人的封鎖。這次海戰(zhàn),我護航大隊葉展明、范祥等四位同志不幸犧牲。
軍民團結保衛(wèi)大鵬。1943年至1944年,駐東江地區(qū)國民黨反動派的
軍事指揮機關設在惠州,無時無刻都想一舉撲滅我新生力量和民主政權,
在此期間就有三次進犯我路東新一區(qū)(大鵬半島)。由于我方消息靈通,
采取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避其強勢,打其弱點,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
使敵人無獲勝之機。1944年春,惠州國民黨軍事指揮部死心不改,再次
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攻勢,以羅茂勛為首帶領獨立第九旅四個營,獨立第二十二
旅一個營,會同徐東來、李乃名等部共2000余人,分三路強攻大鵬半島,
企圖取得戰(zhàn)果。我軍港九大隊、一中隊、護航大隊一個中隊、大鵬聯防隊
等500人,由袁庚同志統一指揮,分別將兵力分布在壩崗坳、徑心坳、疊
福徑、下沙、油草棚一帶山頭,分5至10人一組,把守險要關卡,用麻
雀戰(zhàn)的方法,同來犯敵軍作戰(zhàn)。擊退敵軍多次沖鋒,其中一股敵軍企圖從
下徑心憑借山林茂密的自然條件偷摸上山,向我守軍襲擊,被張平同志指
揮的聯防隊發(fā)覺,居高臨下發(fā)揮火力優(yōu)勢,把敵人打退,并丟下十多具尸
-7-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體。戰(zhàn)斗堅持了兩天兩夜,我們大鵬人民群眾紛紛支援前線,不少青年婦
女,冒著生命危險挑茶送水送飯送果到戰(zhàn)斗山頭,大大鼓舞士氣,敵人由
于居于劣勢,前進受阻,挨了兩天兩夜苦頭,無法堅持原計劃攻入半島殲
我力量、向其上司報功的夢想,被迫撤退。我方部隊犧牲了一個姓曾的班
長(澳頭人)。這次半島軍民合力保衛(wèi)戰(zhàn)取得勝利,是大鵬人民團結協作,
擁軍支前的一個突出表現。
搶救盟國戰(zhàn)士和友人。1944年2月,美國盟軍十四航空隊派出20架
戰(zhàn)斗機護衛(wèi)12架轟炸機,從桂林起飛前來轟炸九龍啟德機場,戰(zhàn)斗中,
美軍一架飛機中彈著火,飛行員克爾中尉棄機跳傘降落在香港觀音山。劉
黑仔帶著短槍隊,突破日軍嚴密封鎖,將克爾從日軍眼皮底下救了出來,
安全送回桂林十四航空隊。后來克爾專程給東江縱隊寫了一封言詞懇切感
情洋溢的感謝信。他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兒媳婦,2009年以來,先后3次來
大鵬瞻仰劉黑仔烈士紀念碑。
1944年5月26日,搶救了被日寇擊傷降落在大鵬嶺嚇村的一架美國
飛機,救出飛行員一名,又在大鵬灣獨牛海面救了美國飛行員兩名。1945
年10月,在下沙救了英國飛機一架,飛行員兩名,大鵬水上鄉(xiāng)的漁民,
協同港九大隊先后搶救了英國和印度友人十多名,為國際反法西斯的斗爭
作出貢獻。
建立抗日軍政干部學校。1944年7月,東江縱隊為培養(yǎng)軍政人員,
經中共中央批準成立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即東江縱隊抗日軍政干部學
校),該校設在鵬城東山寺(東山古寺)。由東江縱隊副司令員王作堯兼校長,
李東明任政委,林鄂任教育長,錢衛(wèi)華任秘書長。培養(yǎng)了一批軍政干部及
香港回鄉(xiāng)參軍參政的人員。共舉辦2期,第一期培訓連、排干部200名,
第二期培訓排、班干部以及本地和香港青年、初中、高小學生400多名。
王母圩內打鬼子兵。1945年初日本侵略軍有200多人,駐守在疊福村,
-8-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那時日軍已顯潰敗,糧食物資稀缺,日軍到處搶糧及牲畜,以解決其困,
由一個大隊副帶領五六十人,大清早便進入王母圩,當時東江縱隊江南大
隊肖倫中隊駐扎在王母牛神嶺鐘勝家果園,發(fā)現日軍來犯,立即組成三路
反擊,第一路在王母圍附近山邊,第二路在王桐山田段,第三路在旱塘仔。
三路人員分別出發(fā),迂回包抄日軍。當日軍到達陳火樓附近,第一、二路
發(fā)起攻擊,日軍聞兩面槍聲夾擊,亂作一團,四處躲避我火力射擊,眼看
將要被包圍,日大隊副下令撤退,日軍摸不清我軍實力,怕在路上被伏擊,
只得從豬仔坑底節(jié)節(jié)退卻,日大隊副肩膀負傷,倉皇逃走,由于這次戰(zhàn)斗
神速,狠狠打擊敵人,日軍以后就不敢再來王母圩搶掠。
水頭沙海戰(zhàn)。1945年5月,日軍仍占據香港,有的日軍運輸船從日本、
中國臺灣等地運送軍用物資供給駐港日軍。一天,有一艘日軍鐵輪、二艘
木船,載有大批軍用物資在航行中迷航進入我水頭海面,當時港九大隊海
上隊配合張平率東江縱隊江南大隊水陸夾攻,戰(zhàn)斗半個小時,三艘敵船被
擒,俘虜押運日軍8人,繳獲機槍一挺,步槍六支,物資200余噸。
日寇范萬生攜械投降。1945年間,日軍臨戰(zhàn)敗前夕,駐扎在壩崗田
羅下的日軍,大舉開挖山洞,內藏攻擊性的魚雷及發(fā)射器,企圖在潰敗前
作垂死掙扎,那時范萬生(臺灣人)在日軍當翻譯,心里明白日軍已到窮
途末路將要全面潰敗,不如早日投降贖罪,得到一條生路,他便暗下決心,
小心秘密打聽游擊隊的線索,為此,他與田羅下村薛容生結交兄弟,日久
吐心聲,向薛容生透露投降的心里話,要求薛容生與我部隊聯系,薛容生
找到張平大隊肖倫中隊,約定時間地點,范萬生只身攜帶日式機槍兩挺,
三八槍兩支,手榴彈五個,向我游擊隊投降。
沙漁涌殲滅戰(zhàn)。1948年6月,粵贛湘邊區(qū)書記林平同志來到江南支
隊二團,決心要打一場大仗,以打開東江局面,林平同志靈活地運用了毛
澤東同志集中優(yōu)勢兵力消滅敵人的軍事思想,調集江南支隊一團、二團、
-9-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三團共10個主力連1000多兵力,親自指揮沙漁涌殲滅戰(zhàn)。為了保證取得
軍事上的勝利,大鵬黨組織和武工隊組織發(fā)動群眾,積極做好后勤配合戰(zhàn)
斗的支援工作。1948年7月16日,黎明前戰(zhàn)斗打響了,我軍僅用不到一
個小時就全殲一個敵營部,一個加強連和海關稅警等部隊327人,其中
斃傷敵官兵142人,俘敵連長以下185人,繳獲迫擊炮2門,八二炮2門,
重機槍2挺,輕機槍8挺,長槍180余支,卡賓槍2支,炮彈100多發(fā)子
彈七萬多發(fā),電臺一部。我方犧牲副連長以下12人,受傷22人,沙漁涌
是大鵬半島敵人兵力最強配備最精良的一個據點。這一仗打得最漂亮,粉
碎了敵人第二期圍剿的部署,威震廣東,頑敵喪膽,是廣東省解放戰(zhàn)爭時
期游擊戰(zhàn)中一次重大的勝利,是我大鵬半島革命人民對革命戰(zhàn)爭又一個重
大貢獻。
支援解放戰(zhàn)爭,解放全廣東。1949年2月,解放戰(zhàn)爭三大戰(zhàn)役取得勝利,
解放軍將渡長江南下,為了響應黨中央的偉大號召,大鵬地區(qū)黨政軍民掀
起了一切為了支援大軍南下,解放全廣東的高潮,大鵬地區(qū)黨政軍民動員
組織了一千多青壯年參加戰(zhàn)勤和民工隊伍,協助大部隊運輸擔架、搶修公
路、籌糧等工作。1949年10月中旬迎來了解放的喜訊——中華人民共和
國成立!
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王母圩升起。
在人們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在首都天安門
城樓上莊嚴按動電鈕升起的那面五星紅旗,乃是我國領土上升起的第一面
五星紅旗。其實,早在天安門廣場那面五星紅旗升起前的八九小時,在我
們大鵬鎮(zhèn)王母村王母圩,10月1日清晨6點多鐘,就有一面五星紅旗冉冉
升起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1949年9月30日下午,香港《華商報》刊發(fā)的新華社新聞稿中,
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國旗、國歌、首都和將于10月1日舉行“開
-10-
烽火鍛丹心旗紅映大鵬
國大典”的消息,受命準備參加接管廣州的粵贛湘邊縱隊教導團近千名中
共干部匯集在王母圩,決定在10月1日早晨舉行慶?;顒樱蠹曳诸^準備。
毛澤東主席的畫像早就有了,國歌大家都會唱,國旗的樣式在新華社電訊
稿中已有詳細的說明。粵桂邊區(qū)縱隊參謀長楊應彬同志做過繪圖作業(yè),便
自告奮勇地承擔了繪圖工作;另請幾位女同志用紅、黃、白布加以剪裁和
縫制,一面五星紅旗很快便制好了。
10月1日清晨,大家都自覺地來到王母光德學校(今大鵬成校)操場
那棵大榕樹下,在齊聲唱罷《義勇軍進行曲》后,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
著晨風,迎著朝陽,莊嚴地升起來了。
10月15日,部隊進駐廣州后,與標準國旗一對照,大小和樣式完全
一致。但是,由于消息不通,王母圩升起的那面國旗,比在天安門廣場的
國旗早半天升起,這可能是中國最早升起的一面五星紅旗。
四、曾生司令員在嶺澳村留下難忘的足跡。
1942年4月底至5月初,曾生司令員一行5人,到大鵬嶺澳村開展
革命活動,住在村民李祺家中,主要任務是檢查嶺澳村黨組織建立和活動
情況以及發(fā)動青壯年參軍支前,培養(yǎng)抗日救亡骨干,組建“東江縱隊護航
大隊”、“光榮醫(yī)院”、“情報站”等。5月下旬,由東江縱隊隊員董均
祥用漁船海運護送曾生司令員等人離開嶺澳,到南澳的新大上岸。
我們希望通過以上對大鵬半島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組織建設發(fā)展活動情況
的介紹,能幫助讀者加深對大鵬黨組織建設歷史的了解。
東縱邊縱老戰(zhàn)士:鐘聲、王福
2018年11月
-11-
目?錄
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1
古鎮(zhèn)百年前/王桐山書院/教書先生藍翼成/一群被啟蒙的少年
第二章?大鵬舉起抗日旗/21
“海岸讀書會”成立/日本飛機炸學校/國家興亡人人有責/“海岸流動話劇團”/
夜校/“壩崗抗日自衛(wèi)隊”/“寶安大鵬民眾抗日自衛(wèi)大隊成立”
第三章?日寇在大鵬半島登陸/34
戰(zhàn)云密布的1938年/華南抗戰(zhàn)第一槍/日軍登陸大亞灣/大鵬半島——日寇
在華南登陸的跳板/國民黨軍隊的潰敗/日寇的殘暴罪行/兇殘的日本兵
第四章?抗戰(zhàn)的一天來到了/50
曾生的任務/立足坪山和大鵬沿海/大鵬有了黨組織/各地志士高舉抗日義旗
/打響惠寶抗戰(zhàn)第一槍
-1-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第五章?與葉挺將軍的合作/62
見到葉挺將軍/收容國民黨潰兵/葉挺將軍在深圳/葉挺指揮部的工作/葉挺
將軍被迫離開/繼續(xù)抗戰(zhàn)不松懈
第六章?大鵬黨組織的發(fā)展/70
黨小組明確方向/大鵬黨支部的建立/大鵬黨組織的工作/中共大鵬區(qū)委成立
/沙溪鄉(xiāng)黨組織的發(fā)展/嶺澳黨支部的建設發(fā)展
第七章?艱難的合作抗日/78
空頭的統一番號/陰謀重重/針鋒相對/連戰(zhàn)連捷/利誘脅迫
第八章?大鵬的斗爭/86
大鵬青抗會成立/黨組織的分工/國民黨來了/毫不妥協的斗爭
第九章?東江地區(qū)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92
創(chuàng)造形勢/學習建政/精神永存/大鵬人民政權的典范
第十章?華僑港澳同胞的抗戰(zhàn)/106
與大鵬血脈相連的僑胞/舍身抗戰(zhàn)/“東團奮起救家鄉(xiāng)/僑胞支持真抗戰(zhàn)/英
雄不朽
第十一章?大鵬青年的覺醒/126
優(yōu)秀的大鵬青年/“東江第一戰(zhàn)”故事/劉黑仔入黨/當老師/劉黑仔講故事/
人生的感悟
-2-
目?錄
第十二章?被迫的選擇/137
形勢變化了/禍心昭然/何去何從/山雨欲來/大鵬的安排
第十三章?艱難慘烈的東移/145
敵人真的來了/損失慘重/歷盡艱辛
第十四章?子弟兵重返惠東寶/151
黨中央的指示/重返抗日前線/上下坪會議/恢復發(fā)展
第十五章?戰(zhàn)斗在大鵬/159
日寇的暴行/舍命救火/日偽的統治/消滅漢奸/嶺澳村血案
第十六章?統一戰(zhàn)線聯合抗日/171
幫助農工民主黨組織武裝/伯球先生/肝膽相照
第十七章?大營救/176
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在香港的抗日救國活動/組織部署營救/日軍攻占香港/
抗日武工隊挺進廣九敵后/大營救的安排/大營救的展開/一切為了大營救/
在東江抗日根據地/文化名人的貢獻/苦中有樂的功勞
第十八章?動蕩的大鵬/205
土匪流氓的世界/分化瓦解建奇功/建立“大亞灣抗日護航大隊”/農工黨武
裝的崛起/王校長的家教/中共廣東省委領導機關駐扎大鵬半島/中共廣東省
臨時省委交通站/在大鵬半島設立“東江縱隊司令部”
-3-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第十九章?戰(zhàn)斗打出一片天/219
保衛(wèi)大鵬/王母圩內打鬼子/水頭沙海戰(zhàn)與范萬生攜械投降/壩崗坳伏擊戰(zhàn)/
海上游擊戰(zhàn)/攻占南澳海關/造地雷的少年
第二十章?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244
大鵬東山寺/“東江抗日軍政干部學?!?大練兵/青年干部訓練班/歲月的
記憶
第二十一章?土洋會議/251
形勢不同了/中共中央指示/在大鵬半島的“土洋會議”/大鵬人民的貢獻/
紅色根據地土(屯)洋村
第二十二章?大鵬的民主政權/267
民主鄉(xiāng)政權誕生了/大鵬區(qū)民主政權建立/民主政權的任務/積極搶救盟國的
戰(zhàn)士和友人/發(fā)展生產,改善生活/黃岐塘果園
第二十三章?抗戰(zhàn)勝利了/279
四斤蔗糖換機槍/冒險談判繳械/伏擊殲敵/海上慘案之謎/大鵬人民慶勝利
第二十四章?勝利無和平/290
盼望和平/內戰(zhàn)陰云再起/共產黨的對策/斗爭與談判/沒有和平/“廣東只
有土匪”?/揭露陰謀/堅決回擊/賴媽媽的英勇/大鵬戰(zhàn)云/堅貞不屈的大
鵬人民/大鵬黨組織的反擊
第二十五章?東江縱隊北撤風云/302
協議終于達成/危機依然重重/北撤的日子/告別家鄉(xiāng)
-4-
目?錄
第二十六章?背信棄義的國民黨/309
國民黨當局殘酷整肅/壞人真不能信/大鵬黨組織積極應對/嚴正抗議與警告
第二十七章?分散隱蔽和自衛(wèi)斗爭/316
留下的武裝骨干/保存力量等待時機/恢復武裝自衛(wèi)
第二十八章?重建武裝恢復戰(zhàn)斗/321
惠東寶重建武裝/護鄉(xiāng)團在行動/敵人來清剿/我們打反擊/大鵬有了武工隊
第二十九章?江南支隊反“清剿”/330
宋子文來清剿/不知道誰打誰/江南支隊準備反“清剿”
第三十章?深圳最經典的三場大戰(zhàn)/335
沙魚涌之戰(zhàn)的決策/大鵬武工隊在行動/戰(zhàn)斗打響了/
山子下伏擊戰(zhàn)/血戰(zhàn)紅花嶺/邊縱成軍
第三十一章?大鵬地區(qū)徹底解放/351
大鵬重新建黨建政/準備迎解放/策反瓦解敵軍/紅旗插上三門島/大鵬支前
隊的功勞
第三十二章?傳奇英雄劉(錦進)黑仔/367
第三十三章?名門革命者賴仲元/387
第三十四章?情報英雄袁庚/409
-5-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第三十五章?大鵬紅色一家人/424
嚴父慈母育英才/鐘家大哥鐘原/一門九人參加革命隊伍/鐘勝的氣節(jié)/洪濤
情報站長鐘寶武/毀家紓難/五年生死兩茫茫
第三十六章?大鵬群英譜/454
1.戴卓民2.蔡林蒸3.曾生4.王作堯5.戴鼎6.戴基7.黃娣妹8.黃聞9.鐘原
10.張新、11.鐘明12.陳維康13.蕭倫14.彭東海15.藍造16.張平17.王柏
18.王作19.歐陽紅20.李漢興21.林本戎22.鐘笑23.李惠群24.黃業(yè)25.黃
國偉26.楊仲安27.藍翼成28.劉培
大鵬英烈芳名榜/494
編后語/506
參考書目、資料/508
-6-
第一章
大鵬追風少年郎
1.古鎮(zhèn)百年前
2.王桐山書院
3.教書先生藍翼成
4.一群被啟蒙的少年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1.古鎮(zhèn)百年前
大鵬半島位于深圳市的東南部,三面環(huán)海,東臨大亞灣,與惠州接壤,
與稔平半島隔海相對,西向大鵬灣,與香港的新界隔灣相望,南邊對著三
門島,控制著南海的交通線。整個半島陸域面積近300平方公里,海域面
積300多平方公里。
大鵬半島的地理環(huán)境被橫頭嶺和排牙山一分為二,分為葵涌和大鵬兩
個自然區(qū)域。北面葵涌居住的是講客家話的居民,許多大族都是數百年前
從粵北、福建等地遷居過來的,很容易尋蹤溯源。而南面大鵬區(qū)域(包括
七娘山下的南澳)人口結構就復雜得多,人口也更多一些。這里的居民有
自己的語言、生活習慣和信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鵬話”,它不同于
廣東地區(qū)的廣府白話,也不同于客家話,而是一種“軍語”。這是因為大
鵬古城從明朝洪武年間就是一座軍營,軍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帶來了不
同的語言,因溝通的需要而逐漸形成一種融合語言,即所謂的大鵬普通話。
大鵬話包含粵語和部分客家話的語言特征,為深圳市東部大鵬半島及香港
東平洲及大埔汀角等地之原居民使用。
大鵬地處偏僻,多系高山,交通不便,清康熙《新安縣志》記載大鵬
至新安縣城:“高山峻嶺,如鴘鷹三轉。大、小梅沙尖,九頓嶺等處,轎
馬難走,必步行登越。橫涌海港無渡,伺潮退以涉。無大風雨,四日可至;
遇有風雨,高山難越,海潮雜沓不退,路期不定?!贝簌i半島山多耕地少,
臺風、山洪等自然災害頻繁,更有猛獸出沒,大多數人生活艱難。
大鵬半島在明代劃為新安縣第七都,在清代是新安縣縣丞管轄,到民
國時期是寶安縣大鵬區(qū),直到新中國成立的初期,整個半島都是一個統一
-2-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的行政區(qū)域,分為鵬城、王母、葵華(今葵涌)、南平(今南澳)四個鄉(xiāng),
她的政治中心就設在大鵬所城。
群情激憤(王嶺華畫)
大鵬所城,占地約11萬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四周筑有堅固的城墻和箭樓。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
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海防和抵御外侮的歷史,涌現了一批著
名的英雄人物。
但是到了民國,大鵬古鎮(zhèn)就開始分裂成兩個中心。
-3-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一個是大鵬所城,是政治和軍事中心。古城常年都駐扎著軍隊。在治
安不靖的歷史條件下,府衙公堂自然就安放在有槍桿子把守的古城這里,
這樣官員家眷才有人身安全的保障。
大鵬所城
大鵬所城交通不便,北面是高山林密的排牙山山脈,前面就是風起云
涌的大亞灣,只有海路和壩光坳這條山路通往外界,被世人看作是天涯海
角。被派駐這里都屬苦差,山高皇帝遠,所以駐防的軍紀歷來都好不到哪
去。在民國時期,除了蔡廷鍇(后來成為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軍長、抗日
名將)的部隊駐扎時軍紀稍好外,其他派駐的多是劣跡斑斑的軍隊。1938
年日本鬼子登陸前駐扎的王竹青部,抗戰(zhàn)勝利后駐扎的徐東來部、王玉如
部,頭兒都是土匪出身,部隊的班底都是土匪整編過來的。歷來就沒有人
愿意在“丘八”成堆的地方做買賣,而在這類匪性十足的“丘八”管制下,
從20世紀初開始,大鵬人就越來越往營商環(huán)境相對較好的王母圩遷移了。
直到1948年,連區(qū)公所也為了辦公“清凈”,搬到了王母圩的陳伙樓。
-4-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王母圩離古城僅8華里,相隔一個叫“搖坳妹仔”的平崗和一條叫“打
馬瀝”的山隴。這段今天被筆直的鵬飛路連成一體的短短的坦途,在民國
時期可是一段“十字坡”,時常有兵匪強盜剪徑;也是一處“景陽岡”,
常有老虎豹子出沒。所以大鵬當地流行一句口頭禪:“沒有兩下子拳腳功
夫,又哪敢到搖坳妹仔挖番薯?”可以這樣說,人們從鵬城遷往王母,既
是為避兵禍,也是為了避開這條不安全的商道。
在20世紀20年代,廣東軍閥陳炯明主政廣東省,曾經卓有成效地開
展創(chuàng)建“模范省運動”。在這歷史時期,王母墟也曾有過短暫的興盛,店
鋪增加,商賈結集,有糖街、魚街兩市。但由于半島地處偏僻,政令不暢,
大多“新政”很難落實,使得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緩慢,與鄰近的坪山、淡水
等地比較,仍然顯得貧窮落后。
盡管偏僻、貧窮、落后,甚至蠻荒、兵匪橫行,但縱觀大鵬的歷史,
不能不說這里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
在清代,這里就英雄輩出。
大鵬所城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英才輩出的大家族。賴氏始祖賴吾
彪由廣東紫金縣遷至大鵬。道光五年(1825年),賴吾彪第三代孫賴世超
考取官職,任閩粵兩省武舉考官,被封為武功將軍,是“三代五將”中的
第一將。賴世超兩子賴英揚、賴信揚也是從最低級軍官做起,賴英揚官至
浙江定海鎮(zhèn)總兵,死后晉封“振威將軍”;賴信揚官至福建水師提督,封“安
鷺將軍”,官至一品。賴英揚、賴信揚與各自的兒子賴恩爵、賴恩錫共同
構成了這個家族的“三代五將”?!拔鍖ⅰ敝卸嗍窃谑匦l(wèi)疆場上建功立業(yè)
的,其中最為近代人所知的是賴恩爵。賴恩爵作為林則徐的副將,成功指
揮了對抗英國侵略軍的“九龍海戰(zhàn)”。該戰(zhàn)打響了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戰(zhàn)
爭的第一槍,道光皇帝賜賴恩爵“呼爾察圖巴圖魯”(巴圖魯為滿語之意)
稱號,后又被封為振威將軍。賴恩爵曾六戰(zhàn)六勝守下香港島,也是虎門銷
-5-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大鵬賴恩爵將軍第
-6-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煙中收繳和銷毀鴉片的實際親歷者。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一紙《南京條約》,
將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賴恩爵這位愛國名將,在53歲正值壯年之際,
在國家內憂外患又無力回天的憂慮中英年早逝。
大鵬還有一位名將叫劉起龍,字振升,是鵬城當地人,生于清乾隆
二十七年(公元1772年)。時倭寇為亂海疆,劉起龍初由大鵬營入伍,
累立戰(zhàn)功。嘉慶八年授平海營右哨把總,不久又累功提升為香山協右營千
總;嘉慶十五年隨副將洪鰲、都司胡佐朝等分督戰(zhàn)船,圍攻洋盜鄔石二于
儋州新英外洋,擒鄔石二等,洋面肅清。其后先后調升水師提標右營(新
安營)守備,東山營守備,州營守備,虎門水師中右營中軍守備,南澳鎮(zhèn)
標游擊,崖州營參將,澄海協副將,福建南澳鎮(zhèn)總兵,道光六年再升福建
水師提督。道光九年冬,劉起龍被召到北京覲見道光皇帝,備荷恩之寵。
劉起龍于道光十年二月巡洋時卒于海上,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朝廷著加恩,
照提督例賜恤。
劉府和賴府,都是當地大族,人丁興旺,都有清廷皇上賜匾的極有氣
勢的將軍府邸。大鵬自建城以來,人才輩出,明代以來共走出了10多位
將軍和提督。
在這種尚武文化的帶動下,這里的人民百年間都保持傳承著守疆為國、
勇武強悍的傳統精神。
2.王桐山書院
縱觀晚清到民國,大鵬與周邊比較,社會和經濟都是相對落后,但是
有一樣值得大鵬人感到欣慰的是,重視教育的傳統一直在這個半島傳承下
來,教育并不落后。
只要追溯歷史就會清楚地發(fā)現,數以萬計的大鵬人并不是原生的山民
-7-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形成的族群,而大多數是由明代開始從中原大地、福建沿海遷來的客家大
族,也有從附近的廣府等地遷來的族群。這些影響歷史的遷徙流動,有的
因戰(zhàn)亂,有的為逃避政治迫害,有的更是族群繁茂后必然分裂的原因。這
些大族群的到來既帶來不菲的錢財和生產力,也帶來堅守數百年“讀書入
仕”的家訓祖囑。不管是本地廣府人還是客家人,他們的骨子里面都認為
唯有教育才是改變自己命運、振興家族的唯一出路。
在清末,具備教育條件的大鵬只有幾個大姓,也就是鵬城鄉(xiāng)的賴氏、
劉氏,王母鄉(xiāng)的鐘氏、李氏、王氏、歐陽氏,葵華鄉(xiāng)(今葵涌)的潘氏、黃氏、
藍氏,南平鄉(xiāng)(今南澳)比較散落,比較著名的是七娘山腰的高嶺村周氏。
這些大族或族群有一定的公共經濟,也就是有可供出租的土地,家族長老
會拿出一部分土地出租所得作為征嘗,用于家族的公共支出,如祭祖、修
譜、救災,扶貧濟困,而常年需要支出的就是用于延請教師,興建教育場
所,完成族群子弟的讀書教育。如鵬城鄉(xiāng)有賴府書房,劉府書房,趙公書
院;王母鄉(xiāng)有鐘家的王桐山書院,水貝寨的水貝書室;王母墟的李家學房,
王家學堂;葵華鄉(xiāng)有潘家學堂,壩崗的黃家書堂等,此外,大多數的村莊
都建有規(guī)模大小不一的私塾,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兒童都能受到基礎教育,
很少有教育的空白地帶。
大鵬半島這些古老的教育機構當中,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王桐山村的
王桐山書院。
王桐山村是個純鐘姓人居住的不太大的村莊。據鐘氏族譜記載,鐘氏
族人在明代萬歷年間因得罪閹黨勢力,數百口人家連夜從老家河南登封出
逃,先流散到福建汀州,再分布到廣東紫金、惠東,有一支逃到當時實屬
天涯海角的大鵬半島最南端的西沖西貢村定居下來。直至明朝滅亡之后,
這支鐘氏血脈大部分族人才在康熙年間從西貢村遷至農商較為發(fā)達的大鵬
王母墟,選址著名的蜈蚣嶺三襯石(1970年被毀)的山下建村。鐘氏雖然
-8-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天涯海角蟄伏數十年,不知怎的還是財雄勢大,人多勢眾。后來族人再接
再厲,再建頗有氣勢的紅屋瓦村、松山下村。這些鐘氏的村莊雖然人口稀
少,但卻家風嚴謹,耕讀傳家,士紳鄉(xiāng)賢輩出,在大鵬當地頗有影響力。
而這些優(yōu)良基因的延續(xù)就是因為重視讀書教育。
王桐山鐘氏有家訓十條,其中第三條是:“耕讀宜務。凡人生所務,
不外士農工商,首士,次農,余非正業(yè),不讀則禮儀疏虛,不耕則倉廩空虛,
勤讀則顯親揚名,躬耕則豐衣足食,當以耕讀為首務焉可也?!边@十條家
訓高掛祠堂,學童需背誦牢記,逢年過節(jié)即習之。
舊時的農貿市場
王桐山村的王桐山書院與鐘家大院幾乎同時建造,屬于當時王母墟最
大的教育機構,分為上書房、下書房、講書堂,氣派可見一斑。鐘氏三個
村的子弟都可以在這里接受幾乎屬于免費的學堂教育。村莊的長老在外地
高薪聘請名師,村人對師長極盡恭敬。曾有村規(guī)規(guī)定,教師先生所過之處,
-9-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村民都需側身讓路,備受尊崇。
書院的初級教材有《弟子規(guī)》、《四言雜物》等。待學生有了一定
的基礎之后,就學習《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古唐詩合解》、《古
文觀止》、《古文釋義》等。有關歷史的書有《鑒略妥注》、《五言韻文》、
《綱鑒》等。有關處世和做文章的書有《蒙求》、《秋水軒尺牘》、《雪
鴻軒尺牘》等。書院的孩子們知識越來越豐富后,就要學習“四書五經”
了。先讀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再五經,
即《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每日的學習,
是一種沒有變化的重復背誦與書寫,不管理解不理解。先生總是:孩子們,
背下來,總有一天你們會理解的。
到了王桐山鐘氏家族第三代,即開基立業(yè)的鐘鳴瑞的孫輩,在乾隆
十九年(公元1754年)出了個恩拔國子監(jiān)太學生,名叫鐘廷耀。國子監(jiān)
是中國隋朝以來的中央官學,在清代更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鐘
廷耀自小在王桐山刻苦讀書,立志皓首窮經,他經過縣至州府的層層選拔,
終于就讀位于北京皇城的國子監(jiān)。他為整個家族帶來輝煌,使鐘氏成為大
鵬望族。后來鐘廷耀在韶關做官,但在30歲的年紀就因病去世了。但鐘
廷耀一支仍然興旺,子孫皆發(fā)奮讀書,其孫鐘獻秀、鐘瑞秀后來都極有成
就,并回鄉(xiāng)重建王桐山鐘氏大宅,規(guī)模更為宏偉,至今保存完好。
在廣東人才輩出的四邑、南番順一帶,國子監(jiān)太學生真的不算耀眼,
但在大鵬這偏僻之地就是一段歷史奇談,他激勵了成百上千的大鵬后生讀
書成才、走出去見世面的夢想,也讓鐘氏長老們似乎重新認識到這個原先
的登封大族有讀書成才的優(yōu)秀基因,愿意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辦好屬于本族
的這座書院。王桐山的書院自此越辦越興隆,當地許多有錢人的子弟都愿
意支付昂貴的學費到此就讀。
王桐山村確實也有別村沒有的辦好書院的基礎條件。
-10-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該村除了有比較好的校舍、講堂等辦學設施外,更主要的是有大量資
助辦學的公田,收入穩(wěn)定,資源充足。鐘氏的祖先鳴瑞公很有遠見,他善
于經營,積聚大量的財富。隨著后代繁衍開枝散葉,財產逐漸細分,但子
孫后代堅守族規(guī),留有相當的公田用于辦學,以及祭祖修譜、修繕宗祠、
災后救濟、扶危濟困。這些公田超過百畝,分布在大鵬灣的疊福、下沙,
七娘山下的新大,最遠的竟然在惠東捻山。每季收后,由長老指定村中品
行端正的村人收租、造冊、登記,做出村里教育的預算。
該村還有良好的安保設施。從晚清到民初,大鵬都匪患不絕,有海上
的,有山上的,有在大亞灣、紅海灣四周流竄的。這些賊人經常派人上門“借
糧借餉”,特別喜歡綁票讀書的兒童,一是學童容易控制,二是多屬較為
富裕的人家,敲詐容易得手。由于王桐山村寨墻堅厚,有一定的火器武裝,
更重要的是村莊有一座全大鵬僅有的“天一涵虛”的堅固炮樓。炮樓五層,
一有匪情,全村婦女兒童全部可躲進炮樓,男人關閉寨門,持槍防衛(wèi),這
就使得在此就讀的學子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安全。
王桐山“天一涵虛”炮樓,鐘氏書院——王桐山書院的舊址
-11-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王桐山鐘氏祠堂正廳高懸一牌匾,匾中心橫書“璧水騰輝”四個行書大字,落
款“署理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分巡廣南韶連道楊渭書,乾隆十九年恩
拔國子監(jiān)太學生鐘廷耀立?!?/p>
位于大鵬所城賴恩爵將軍第對面的賴府書房(崇蘭書室)
-12-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王桐山村的王桐山書院揚名大鵬,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
這里每個時期都會請來有一定新式教育理念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有的是從廣州、
惠州、淡水等地請來的,有的是從香港請回來的大鵬籍鄉(xiāng)人,有的是從海外
歸來的,他們很受學童的歡迎,聲名遠播,吸引了大批鄰村的孩子過來就讀,
因為在這里,這些教書先生能夠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看到新世界的窗口。
位于大鵬所城南門街劉起龍將軍第的劉府書房
3.教書先生藍翼成
1923年,王桐山書院來了一位叫藍翼成的教書先生。他約50歲,長
得高大挺拔,儀表堂堂,還是一位八卦掌高手。他幾乎永遠是白衣白褲,
頭發(fā)梳理的锃亮,一塵不染。他平時出入村里,騎著一匹白馬,雖然馬蹄
嘀嘀,威風凜凜,卻對人彬彬有禮,村人對他讓路,他也會側身而過。人
-13-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們聯想到他的出身,他的學識和地位,總覺得是一個傳奇。
藍翼成原是葵涌壩崗人氏。藍家是大鵬半島的中醫(yī)世家,代代出有名
醫(yī),在淡水、葵涌、大鵬都有醫(yī)藥堂。藍翼成出生和成長在印尼,在爪哇
島那里完成了中學學業(yè),接受華人開辦的現代教育,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書
籍,掌握到比較廣泛的知識。中學畢業(yè)后他經營中藥材生意,學習祖?zhèn)鞯?/p>
醫(yī)術,逐漸有了名氣。他后來接受家族的安排,回國接手中醫(yī)藥堂的生意。
他喜歡大鵬,在王母墟上開了一間叫“天德堂”的藥房,一邊賣藥一邊行醫(yī)。
他醫(yī)術高,人緣好,“天德堂”因他而生意興隆。但是,他內心真正喜歡
的是教書育人。當王桐山村聽說他有這個想法之后,毫不猶豫就把他請到
王桐山書院當“主持”。他就這樣開始了一邊教書一邊行醫(yī)的傳奇生活。
那個年代,稱得上鄉(xiāng)村賢達的主要有四種人,一是著名的教書先生,
特別是校長;二是治病救人又醫(yī)德高尚的醫(yī)生;三是既見過世面又正直公
道的富人;四是有品行的退休官員。藍翼成一人就占了前三項。這樣一個
有用、有德、有趣的人,自然使他成為方圓幾十里一個如雷貫耳的人物。
藍翼成接掌王桐山書院,就開始改革傳統私塾式的教育方式,并且吸
收了香港洋學堂的教育模式,招聘有現代教育技能和理念的師資,開設了
算學、理化、自然科學、西洋歷史及音樂、藝術、體育、道德修養(yǎng)等課程,
開大鵬新式教育之先河。
他在王桐山書院采用新的語文課本,是當時民國教育部最新審定的民
國教科書——《新國文》,共計六冊,部分課程還采用英語教學。從課程
的設置、教學的年限及其作用和地位來看,這些在大鵬都是極為超前的。
藍先生深受孩子們歡迎,除了課講得好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次
講課之前的五分鐘,向孩子們講一段《說岳全傳》。
他講故事的技巧十分出色,將南宋名將岳飛的英雄一生講的栩栩如生。
他有時候講的來勁會再增加五分鐘。在講到宋金的經典戰(zhàn)役,英雄戰(zhàn)死疆
-14-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場,講到奸臣當道,昏君誤國的故事時,他甚至會淚流滿面地一直講完,
英雄抒懷和悲憤之情溢于言表,使這些松山學子心中洶涌澎湃,不能自已。
一個學期下來,故事講完了,這時孩子們心中就已經樹立了傳統的偶像。
他們要成為岳飛,要學本領,要除惡懲奸,要為國家出力。藍先生就是他
們的周侗,他通過歷史人物的故事,在這些學子的心里逐漸塑造了健康的
心中人格。他也講《東周列國志》,講《三國演義》,講戚繼光,講孫中山、
黃興的廣州起義……這些中華英雄豪杰的忠、智、勇、仁、信,逐漸逐漸
地烙在這些純真孩子們的心里。
藍先生講科學。他講飛機的飛行,火車的飛馳,輪船的遠航,汽車的
用途,講這些歐美現代工業(yè)社會的成果、原理和制造。也講美國的摩天大
樓,好萊塢的電影……他為山村的孩子們打開一扇科學之門,窺見了現代
世界之光。
藍翼成講世界大勢。他講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各
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zhàn)爭,是武器發(fā)展史
的重要階段,也屠殺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也講到我們中國也參與了戰(zhàn)爭,
成為“戰(zhàn)勝國”,但由于貧窮落后,在巴黎和會上卻被列強出賣,深受侮辱,
因此在北京爆發(fā)了五四運動,隨后在全國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熱潮。
藍先生講理想。他講中國北方有個俄國,一位叫列寧的革命家領導人
民推翻了沙皇的黑暗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人民當家做主的蘇維埃
政權,說這里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每個兒童都有書讀,有面包牛奶,
工人有工廠工作,農民有土地耕種,是人類的理想社會。
藍先生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在香港購買了許多包含各種知識的圖書,
他有時開堂講故事,有時關門讀禁書,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神秘的門,讓
他們認識了一個陌生又現實的世界,有了探索未來的理想,有了走出去看
世界的沖動,也培植了他們擔當社會責任的萌芽。
-15-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王桐山書院的學子鐘寶斌四歲時與父親鐘勝的合影
在當時,由于有了藍翼成這樣的名師,王桐山書院就成了大鵬最著名
的學校,許多家庭都將自己的子弟能夠到王桐山書院讀書視為一種榮耀。
在藍翼成這種教學革新的帶動下,大鵬新式學校逐漸興起,大鵬教育
得到大幅發(fā)展,教材、教學內容也出現較大變化,有力推動了大鵬教育性
-16-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質由同姓私塾教育向公共教育轉變。那時,在一批鄉(xiāng)賢和華僑的支持下,
許多新式的校舍和教育設施也得到更新和建設,如新民小學、光德小學就
在那時興建起來。也有利用廟宇改建學校,如王母河沿岸的關帝廟,大鵬
所城北門關帝廟都改建為新式學校。王桐山書院也轉為松山學校,成為一
座新式的學校。許多私塾因此直接關閉了。
藍翼成在王桐山書院其實只教了1924至1925年的兩整年的書,此后
也沒有再繼續(xù)從事他的教書育人的生涯,而是按照家族的要求,專職從事
“天德堂”藥房的經營和行醫(yī),但他對大鵬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他富有
個性的教書生涯,受他啟蒙成長起來的、后來在大鵬半島掀起革命風云的
那群少年,永遠在大鵬是一個傳奇。
4.一群被啟蒙的少年
王桐山書院主要是為大鵬的鐘氏族群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學堂。鐘氏在
王母墟周圍有王桐山、松山下、紅屋瓦三條村莊,鐘氏族人的適齡子弟都
在書院就讀。藍翼成在書院執(zhí)教時有30多名學生,他最喜歡鐘寶斌、鐘
寶鉆等幾名聰明的孩子。
鐘寶斌是本村人鐘勝和蕭東嬌夫婦的長子。鐘勝在香港皇后輪船公司
當海員,又是海員工會的一個單元組織的負責人,曾為孫中山先生的革命
籌款做過不少的貢獻,是大鵬一個見識多廣、正直公道的鄉(xiāng)賢;蕭東嬌是
在上海長大并受教育、見過世面的女性,而且精通民間醫(yī)道,是著名的鄉(xiāng)
村醫(yī)生。鐘寶斌自小在他們精心培養(yǎng)下,成為一個聰明、勤奮、自律、品
行端正的孩子,是藍先生的得意弟子。
雖然書院主要是供本村孩子就讀,但還是有些外姓的孩子要進來。在
水貝寨的水貝書室就讀的歐陽山(后來參加革命后改名為袁庚)就由于傾
-17-
紅色的足跡大鵬半島革命歷史回顧
慕藍先生可愛有趣的“威名”才要轉到王桐山書院就讀。歐陽山和鐘寶斌
是表親,他父母找到鐘勝,通過鐘勝求情,經過考試,藍先生對袁庚這個
機靈的孩子很滿意,收為學生。
藍先生特別喜歡他一個叫藍造的侄兒,將他從壩崗帶到身邊,安排在
書院讀書。藍先生說這孩子聰明,勇敢,誠實,有膽識,必是將來振興藍
家的可造之才,所以,他去哪里都帶著小藍造。
王桐山書院的學生有30多人。他們都年齡相仿,在藍先生的教導下,
一起讀書游戲,就如親兄弟姐妹。
藍先生的教育風格是開放性的,他鼓勵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要求孩
子們自小就通過交流建立友誼。他說:“你們逐漸地長大了,要一邊通過
多讀書去追尋堂堂正正做人的路,一邊要結交那些有胸襟有理想有膽識的
人?!彼@樣說,也幫助孩子們這樣做。
藍先生在王桐山書院開了免費的“講古堂”,要孩子們請周邊有興趣
的孩子來參加。藍先生的“古仔”在大鵬早已盡人皆知,周圍的學子聽聞
有“講古堂”即蜂擁前來??梢韵胂?,這些多是接受老式教育的孩子,第
一次聽一位見識廣博的先生講現代科學,是怎樣一種驚奇?只見他們一邊
聽一邊屏息驚異地想象藍先生口中講述的新奇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從“四
書五經”僵化的教育中蛻變出來。
藍先生很忙,但他總是不會忘記那一雙雙充滿童真的眼睛,每月總是
騰出半天開“講古堂”,不讓孩子們失望。
經常來聽“講古”的孩子有張家村的張平,有上墟門的刁燊(刁昌順),
王屋巷的王作、王柏,有大鵬所城的戴機、劉錦進(劉黑仔)、賴仲元、
賴楓,還有遠在壩崗的黃聞,葵涌的潘清等。他們每次都意猶未盡,對藍
先生說:“我們什么都想聽,請您在王桐山書院講過的,都給我們也講一
遍吧!”藍先生基本滿足了他們的要求。特別是他們聽到自己的祖國受盡
-18-
第一章?大鵬追風少年郎
列強的欺凌,中國政府懦弱腐敗的時候,他們小小的年紀充滿了激憤之情,
拳頭捏得緊緊的。
這些鄰村的孩子由于藍先生的“講古堂”,和王桐山書院的鐘寶斌、
歐陽山、藍造、鐘寶鉆等,成為志同道合的少年好友,他們的身心一起成長。
藍先生說:“我十分喜歡這批孩子,純真又充滿正義感,他們將會是
大鵬的希望?!?/p>
他們逐漸長大后,根據家庭條件和父母的意愿,各自又走上不同的求
學之路。
鐘寶斌12歲時被父母送到廣州讀高小,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不
僅聰明、勇敢、有主見,更是宅心仁厚,寬以待人。有段往事足以反映他
的品格。一天,他發(fā)現父親送他的名貴懷表被盜。他很快查出是一位校工
所為,在準備向學校報告時,鐘寶斌發(fā)現校工是因為為醫(yī)治重病的父親才
鋌而走險,他想,如果此事報告學校,該校工將面臨坐牢,一家人將可能
面臨滅頂之災。鐘寶斌私下決定不予追究,還將金表變賣的錢送給人家,
直到鐘寶斌畢業(yè)前夕,校工因為內疚才將此事報告校長,全校師生因此才
知道,這個個頭不高,但結實精干,談吐不凡,眼睛炯炯有神的孩子,不
僅是學業(yè)優(yōu)等,更是品行出眾的學生,使他一時成為學校矚目的人物。藍
先生聽到鐘寶斌的故事后,感慨地說:“真是我驕傲的學生呀!”鐘寶斌
在廣州小學畢業(yè)后,繼續(xù)到香港的進步學校民范中學讀書。
袁庚自藍翼成離開書院后,就到大鵬王母新民小學完成小學學業(yè)。后
到廣州遠東學校進行補習,1931年9月考入廣州名校廣雅一中,初中畢業(yè)
后又考入“地政人員養(yǎng)成所”,這是一所培養(yǎng)土地確權測量專業(yè)人員的專
業(yè)學校,后分配到南??h石灣第四測繪隊當測繪員及繪圖,這對袁庚后來
從事東縱的情報和炮兵工作奠定了專業(yè)基礎。1936年8月,袁庚考入黃埔
軍校燕塘分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鋅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壓箱市場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裝飾天花板制造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行業(yè)運行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粗糧飲料市場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硝酸異辛酯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眼影市場運行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細胞模型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課程綱要
- 光伏電氣設備試驗方案
- 經濟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新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課件【全套】
- 2024-2030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非標自動化行業(yè)需求領域與供需平衡預測分析報告
- 2024年重慶市高考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學習強國)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DL∕T 540-2013 氣體繼電器檢驗規(guī)程
- 數控機床技術先進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