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14課復習題1.東漢中后期,朝政黑暗,政治腐??;社會動蕩,人民游離失所,生活困苦,階級矛盾導常尖銳。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昏庸B.天災人禍C.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正確答案)D.外族入侵答案解析:東漢中后期政權統治的最大特點是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這一狀況動搖了東漢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C項正確;皇帝昏庸、天災人禍不是導致材料中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排除A和B項;東漢中后期沒有面臨外族入侵,排除D項。故選C項。2.公元9年、王莽廢孺子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至此,距離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西漢存在了()A.192年B.193年C.210年(正確答案)D.211年答案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計算公元前后的年份,把兩個年份數字相加,再減去一,因為沒有公元0年。故202+9-1=210,C項正確;由此可知,西漢存在了210年,因此,A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3.“波斯老家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采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這首詩反映了()A.絲綢之路的發(fā)展興盛(正確答案)B.陶瓷之路的發(fā)展興盛C.古代玉石業(yè)的發(fā)達D.古代絲織業(yè)的發(fā)達答案解析:根據材料信息“波斯”“度流沙”“聽駝鈴”“易桑麻”可以反映出波斯商人遠道而來,交換商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使得漢代與西域的聯系加強,促使一些西域商人到中國貿易往來,因主要貿易的是絲綢和茶葉,這條路稱為“絲綢之路”或者“茶馬古道”,A項正確;陶瓷之路的發(fā)展興盛,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排除B項;題干強調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發(fā)達,而不是古代玉石業(yè),排除C項;題干強調是陸上絲綢之路的發(fā)達,而不是絲織業(yè)的發(fā)達,排除D項。故選A項。4.“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構想,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以下關于古代絲綢之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張騫為絲綢之路的開辟作出了重大貢獻B.絲綢之路向中原輸入的主要是絲綢(正確答案)C.絲綢之路是聯系中外的紐帶,溝通東西方的橋梁D.從長安出發(fā),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答案解析:根據所學,絲綢之路向中原輸入的主要是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出的是絲綢,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ACD項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5.實現“光武中興”的是漢朝哪個皇帝()A.劉邦B.劉徹C.劉秀(正確答案)D.劉備答案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西漢宗室劉秀在25年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光武帝。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光武中興”,C項正確;劉邦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排除A項;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排除B項;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排除D項。故選C項。6.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國對新疆地區(qū)的管轄,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A.張騫出使西域B.胡人內遷C.北擊匈奴D.西域都護的設置(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標志著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項正確;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排除A項;胡人內遷,是從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西部和北部周邊的各少數民族開始不斷地向漢地遷徙,排除B項;北擊匈奴,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維護了秦及其后世的統治,排除C項。故選D項。7.造成東漢后期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劇B.民族矛盾尖銳C.外戚宦官專權(正確答案)D.統治階級內部的派系斗爭答案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東漢中期以后出現的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導致政治腐朽不堪,動搖了東漢統治,時局動蕩不安,C項正確;東漢后期社會動蕩的原因不包括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劇和民族矛盾尖銳,排除AB項;東漢后期朝政腐敗,時局動蕩不安,主要原因不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派系斗爭,而是圍繞統治權出現的外戚宦官專權,排除D項。故選C項。8.司馬遷《史記》記載:“然張騫鑿空,其后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誠信)于外國,外國由此信之。”史料中的“張騫鑿空”指的是()A.張騫通西域(正確答案)B.擊敗了匈奴C.海上絲綢之路D.建立西域都護答案解析:根據材料“然張騫鑿空,其后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誠信)于外國,外國由此信之?!笨芍菑堯q通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A項正確;漢武帝時霍去病擊敗了匈奴,排除B項;海上絲綢之路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西域都護的建立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9.這是一次有周密計劃、有長期準備、有明確目標的農民起義,對于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農民起義本身的弱點,起義被殘酷鎮(zhèn)壓,但在這次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這次起義”是()A.陳勝、吳廣起義B.項羽起義C.黃巾起義(正確答案)D.黃巢起義答案解析:根據材料“對于東漢末年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東漢后期的朝政越來越腐敗,時局動蕩不安,社會上大批貧民流離失所,加速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184年,張角發(fā)動了黃巾起義。起義雖然被殘酷鎮(zhèn)壓,但在這次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C項正確;陳勝、吳廣起義發(fā)生在秦朝末年,排除A項;項羽起義發(fā)生在秦朝末年,排除B項;黃巢起義發(fā)生在唐朝末年,排除D項。故選C項。10.“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分別是西漢文帝和景帝時期東漢光武帝時期出現的治世局面。導致“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A.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B.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C.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D.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正確答案)答案解析:西漢初年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文帝和景帝減輕或廢除刑罰,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jié)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文景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社會比較安定,國家的糧倉豐滿,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東漢光武帝減輕或廢除刑罰,釋放奴婢,禁止殘害奴婢,鼓勵流亡的百姓返鄉(xiāng)墾荒,多次下令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恢復三十稅一的制度,懲處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會安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史稱這個時期的統治為“光武中興”。故導致“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是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D項符合題意;嚴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國與“文景之治”不符,排除A項;獎勵耕織,推廣鐵器牛耕不是導致“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局面出現的共同因素,排除B項;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與“文景之治”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1.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一蹶不振的是()A.大澤鄉(xiāng)起義B.黃巢起義C.黃巾起義(正確答案)D.安史之亂答案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年爆發(fā)的黃巾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東漢一蹶不振,C項正確;大澤鄉(xiāng)起義發(fā)生在秦末,排除A項;黃巢起義發(fā)生在唐末,排除B項;安史之亂發(fā)生在唐玄宗統治后期,排除D項。故選C項。12.“絲綢之路經濟帶”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是()A.咸陽B.長安(正確答案)C.洛陽D.成都答案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西漢時期絲綢之路從當時的首都長安出發(fā),向西最遠能夠到達歐洲,故選B;咸陽、洛陽和成都都不是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排除ACD。13.用“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來形容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十分恰當,如果說“柳”是指開辟絲綢之路,那么“花”是指A.力圖解決漢初諸侯王勢力膨脹問題B.努力改善國家的財政狀況C.促進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D.力圖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反擊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尋找與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但當張騫費盡千辛萬苦到達大月氏的時候,大月氏已經另立新王,無心再戰(zhàn),因此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并未完成。故D符合題意;張騫出使西域,不涉及諸侯王問題,故A不符合題意;張騫出使西域與改善國家財政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促進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屬于絲綢之路的影響,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4.“這次遠征,僅就預定出使西域的任務而論,是沒有完成。因為他未能達到同大月氏建立聯盟,以夾攻匈奴的目的。如從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和所起的歷史作用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成功?!边@次遠征()A.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王朝的威脅B.加強了中央對西域地區(qū)的管理C.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往來(正確答案)D.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答案解析:根據材料“這次遠征,僅就預定出使西域的任務而論,是沒有完成。因為他未能達到同大月氏建立聯盟,以夾攻匈奴的目的……”可知,這次遠征反映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決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第一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率領300多人的使團,帶著萬頭牛羊,以及金幣、絲綢等財物,走訪了烏孫等西域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認識到漢朝的富足與強大,紛紛派使節(jié)來到長安,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張騫出使西域沒有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王朝的威脅,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加強了中央對西域地區(qū)的管理,排除B項;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排除D項。故選C項。15.東漢時期,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現,即“宗室權落,外戚興起;外戚勢衰,而宦官又盛”。這一現象的根源是A.皇帝權力的漸趨衰微B.宗族觀念的根深蒂固C.君主專制制度的弊端(正確答案)D.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答案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相權削弱,皇權不斷加強,與皇帝關系密切的宦官和外戚才得以通過皇帝的信任而掌控大權,這是君主專制制度所造成的弊端,C項正確;皇帝權力衰微是宦官專權和外戚干政的影響,而且皇權并沒有漸趨衰微,排除A項;宦官專權與宗族觀念沒有必然聯系,排除B項;林料內容體現的是中央權力,沒有涉及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排除D項。故選C項。16.光武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社會局面的措施,這些措施不包括()A.減輕農民負擔B.多次下令釋放奴婢C.合并州縣,裁減官員D.禁止北方少數民族內遷(正確答案)答案解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后,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他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D項符合題意;光武帝注重減輕農民的負擔,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刑法,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B項;此外,光武帝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督,懲處貪官污吏,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7.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西漢的史實中,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A.張騫兩次出使西域B.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府(正確答案)C.班超在西域經營30年D.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答案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張騫通西域后,西漢王朝加強了對西域的經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發(fā)生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排除;CD項發(fā)生在東漢時期,排除。故選B。18.東漢初年,劉秀整頓吏治,合并郡縣;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社會出現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歷史上稱為()A.文景之治B.百家爭鳴C.光武中興(正確答案)D.“大一統”答案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到東漢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光武中興”,C項正確;文景之治是西漢初年,排除A項;百家爭鳴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排除B項;“大一統”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9.絲綢之路經濟帶賦予古代絲綢之路新的內涵。絲綢之路的終點是A.歐洲(正確答案)B.長安C.西亞D.河西走廊答案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西漢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從西漢的都城長安出發(fā),經河西走廊,運到中亞、西亞,再轉運歐洲?!敖z綢之路”成為橫穿歐亞的陸上交通要道。由此可知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是歐洲,A項正確;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排除B項;西亞和河西走廊不是絲綢之路的終點,排除CD項。故選A項。20.漢初基本沿襲秦制,但施政方針有了重大調整,將恢復發(fā)展經濟、穩(wěn)定社會作為首要任務,并取得顯著效果。漢朝時期的時代特征主要是()A.多民族政權的并立時代B.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C.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正確答案)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答案解析: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與秦朝相比,漢朝不僅疆域擴大,而且發(fā)展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也更加有效,因此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鞏固和發(fā)展,C項正確;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多民族政權的并立時代,排除A項;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對應的是秦朝,排除B項;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對應的是隋唐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2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guī)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歷史上光武帝劉秀“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A.釋放奴婢B.實行三十稅一C.懲處貪官污吏(正確答案)D.興辦太學答案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公元25年,西漢宗室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劉秀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法;還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jiān)督,懲處貪官污吏;又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史稱“光武中興”,C項正確;釋放奴婢、實行三十稅一與“不敢腐、不能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撥一撥 北師大版
- 2025年中學職務崗位聘用合同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5 圖形與幾何(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復習)) ▏滬教版
-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單元練習卷(易錯題)-第五單元-倍的認識(含答案)
- 2024年快速熱處理設備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灌裝包裝設備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廣西金融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審定版
- 2025年貴州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2025屆黑龍江省“六校聯盟”高三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別墅家裝保障合同范本
- 2023年廣州市青年教師初中數學解題比賽決賽試卷
- 對折剪紙課件
- 公園棧道棧橋施工方案
-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國國防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 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與鑒定
- 2023-2024人教版小學2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新教材】
- 中國銀行海爾多聯機方案書
- 小學《體育與健康》體育基礎理論知識
- JJG 144-2007標準測力儀
- GB/T 8417-2003燈光信號顏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