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4000字(論文)】_第1頁
【淺析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4000字(論文)】_第2頁
【淺析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4000字(論文)】_第3頁
【淺析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4000字(論文)】_第4頁
【淺析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4000字(論文)】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及訓練方法研究目錄TOC\o"1-2"\h\u12673摘要 117769引言 214778一、古詩詞朗誦對情、聲、氣的具體要求 25144(一)情感是古詩詞朗誦的內涵依托 218626(二)聲音是古詩詞朗誦的載體形式 225190(三)氣息是古詩詞朗誦的基礎動力 29662二、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 317756(一)古詩詞的朗誦要做到自如性和控制性的統(tǒng)一 36724(二)古詩詞的朗誦要做到規(guī)整性與多樣性的統(tǒng)一 328212三、情、聲、氣在古詩詞朗誦中的訓練方法 428829(一)利用古詩詞加強對聲音的練習 419494(二)注重理論層面的學習 414569(三)使用大篇幅的詩歌練習氣息 415736(四)善于總結感情點,養(yǎng)成習慣調動感情 413428結語 420979參考文獻 6摘要每個人都是借助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傳遞信息的。不管是想要宣傳自己的想法還是講述一些道理都要用語言表述出來,良好的語言表達水平使人們一生受益。朗誦作為語言表達的重要部分,其核心要素就是把文字變成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如果想要把這種語言藝術盡可能完美的展現出來,不但要求朗誦者具有清楚、洪亮的聲音,還要求其能夠使用各種技巧去展現文字作品的魅力。一般來說,古代的詩歌是朗誦的最優(yōu)選擇。這些詩歌不僅押韻,而且還平仄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本文以古詩詞朗誦的情、聲、氣這三方面的聯系入手,認真研究了這三者的特點,并與播音、主持等有關學科的專業(yè)知識相結合,闡述了古詩詞朗誦的部分專業(yè)技巧。關鍵詞:朗誦;古詩詞;情聲氣引言朗誦會運用合適的聲音、動作、表情以及背景音樂等各種手段,再結合經典與藝術化的技巧去展示和表達一定的主題以及特別的感情。很多時候,人們學習朗誦入門的文學作品就是古代詩詞。我國的很多古詩詞創(chuàng)作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演唱,這樣的詩詞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韻律以及郎朗上口的音調,十分適合作為朗誦的對象。朗誦的時候最好是把情聲氣之間的關系以及合適的感情立場作為基礎,從而可以讓表達出來的情感更有感染力。在此之上,怎樣平衡朗誦時的情聲氣的分配,讓最終的成果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是需要仔細思考的難題。一、古詩詞朗誦對情、聲、氣的具體要求(一)情感是古詩詞朗誦的內涵依托朗誦中的情是指,在整個朗誦的過程中,朗誦者為表演的目標服務,借助要表演的古詩詞引導,用有聲語言展現出的一直變化的感情。古詩詞朗誦的時候,朗誦者需要充分的展現出自己的感情,這樣的展示并非是自由、散漫的,而是要依照實際的古詩詞內容去有針對性的表達。因此,對于朗誦者而言,在實際的表演之前,就要完全的領會作品的內涵。朗誦者需要了解該作品的寫作背景以及年代背景,這樣能夠有助于更加全面的理解詩詞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之后再經由自己的富有感情的聲音傳遞給聽眾。當然,創(chuàng)作者要明白,詩詞中的情感不是死板的,而是始終處于變化中,因此朗誦者在表演的時候,要把自己情感投入其中,讓自己的情感真實自然的表現出來。以詩仙李白的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結尾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面上是在描寫景色,而感情卻也隱藏其中。李白的朋友遠行,船早已不見,詩人卻還在眺望天際,離別的惆悵蘊含其中。因此我們在進行朗誦表演的時候,要充分的把握住這種情感,把詩人對離別的悵然與壯麗景色都表現出來。(二)聲音是古詩詞朗誦的載體形式對于古詩詞的朗誦來說,聲音就是傳遞情感和內容的載體。許多的學者都研究過怎樣使用聲音展現古詩詞那極富魅力的一面,進而吸引更多的聽眾。每位朗誦者聲音都是不一樣的,在進行朗誦時,要結合具體的詩詞內容,調整自己的聲音使其更加規(guī)范化、藝術化。所謂規(guī)范化就是我們要做到準確無誤的發(fā)音,讓聽眾可以聽的很清楚。藝術化則是對于朗誦身為一門藝術形式的更高追求。(三)氣息是古詩詞朗誦的基礎動力朗誦中的氣指的是發(fā)聲時的呼吸技巧。在進行朗誦的時候,如果想要讓發(fā)出的聲音更加富有感情氣息更加穩(wěn)定,就需要朗誦者掌握胸腹聯合式呼吸法。一次完美的朗誦需要表演者熟練的使用各種發(fā)聲技巧,想要表現那種宏大的情感時,就要求能夠運用悠長的氣息來表現。比如唐朝詩人王之渙所寫的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一詩句用十分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極為壯美的景色。因此,在我們的詩詞朗誦中也要展現出這種波瀾壯闊的情景,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把控自己的氣息。以這句詩詞為例,在進行朗誦的時候,我們應當學會控制氣息,拉大語調的幅度,還要展現出情感的微妙變化。這對我們日常的氣息訓練提出了要求,確保表演的時候能夠靈活的控制氣息的變化。二、如何處理好古詩詞朗誦中情、聲、氣的關系我國著名的詩人何其芳說過,詩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非常集中的展現了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其中蘊藏著深厚的情感,通常會采用直接抒情的形式表達,相較于文章中的語言,詩詞的語言更加的簡潔,有著更加鮮明的節(jié)奏。所以,在進行古詩詞朗誦的時候要把握好情、聲、氣之間的聯系,讓聽眾可以從聲音中感受到詩詞中的情感。(一)古詩詞的朗誦要做到自如性和控制性的統(tǒng)一在古詩詞的朗誦中情、聲、氣這三個技巧之間是有關聯的。在我們進行詩詞朗誦的時候,要認真分析詩句中蘊含的作者的情感,然后依靠氣息與聲音的配合完美的實現情感的表達。因此對于古詩詞的朗誦,我們要學會正確的使用者三種技巧,在正式的表演之前就要根據具體的詩詞來揣摩其中的思想,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情、聲、氣,然后再把這三者在心中進行一個預演。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可以憑借經驗在不同的古詩詞朗誦中把握住這三者的微妙變化。最后,朗誦者要平衡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當然在朗誦期間,平衡是相對的,更多的時候都是不平衡的。對于聽眾來說,朗誦時控制性太強,會讓人感覺做作,顯得太過刻意,就好像感性被理性壓制了變得死板。而朗誦的自如性太強,就會讓聽眾覺得過于的草率,顯得很不專業(yè)。(二)古詩詞的朗誦要做到規(guī)整性與多樣性的統(tǒng)一規(guī)整性是對詩詞朗誦的基本要求。其意味著有聲語言要規(guī)范化、工整化。古詩詞基本上都是非常押韻的,并且音節(jié)的運用也十分規(guī)范,讀起來平仄和諧。因此朗誦古詩詞的基本要求就是字正腔圓、不發(fā)出呼吸聲。除了規(guī)范工整的基本要求之外,古詩詞朗誦還需要體現出韻律的美感。另外,讀出來的詞句必須保證是正確的格式,并且語氣輕重合適,畢竟如果語氣的輕重出了差錯就會導致語言不規(guī)整、詞意表述不明等問題。還有就是要確保語言的邏輯縝密,最后就是要保證語勢穩(wěn)定,朗誦要極力避免語勢的突然起伏和劇烈變化,傳遞出的感情要恰到好處。三、情、聲、氣在古詩詞朗誦中的訓練方法(一)利用古詩詞加強對聲音的練習朗誦是一個技巧性很強的行為,當然只要我們多加訓練,認真的感悟,這些技巧都是能夠學會的。古詩詞的朗誦要求朗誦人可以清晰的表達字音。在學習之初,我們能從那些較短的詩句著手,朗誦時把更多的精力用來關注自己的字音。第一步,我們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做到清晰的發(fā)出每一個字音,這要求我們掌握發(fā)出每一個音節(jié)時,舌頭在口腔的位置,明白音節(jié)對應的口型,做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完全的實現精準的字音。更進一步,想要讓自己的言語基礎更加的穩(wěn)固,就需要多加訓練對口腔以及舌頭的控制力。比如把朗誦詩詞的時候對字句進行夸張的表演。(二)注重理論層面的學習學習古詩詞的朗誦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本身,在進行古詩詞朗誦訓練的時候,不僅要多加學習該詩詞背后的那些知識,還要掌握不同時期的詩詞表演方法的區(qū)別,充分的領悟這些方法技巧。在情、聲、氣的學習之外,我們還要花費一些精力去了解別的專業(yè)技巧,并且懂得去借鑒別的藝術表達,學習它們的優(yōu)點填補自己的短板,讓自己專業(yè)水平變得更強。更加多樣化的朗誦方式對于聽眾無疑有著更大的吸引力。(三)使用大篇幅的詩歌練習氣息朗誦中經常用到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技巧就是氣息的控制。當面對著一篇很長的詩詞,如果想要順利的朗讀完成,十分需要朗誦者有一個悠長的氣息。在成功解決了字音清晰度等技巧之后,就可以開始訓練氣息水平、增強對自己呼吸的控制力。對氣息的控制訓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堅持的,經過了長時間對氣息針對性的磨練,才可以讓其更加可控的服務作品。(四)善于總結感情點,養(yǎng)成習慣調動感情把感情融入到詩詞朗誦之中是一種很依靠領悟的技巧,想要更好的掌握這種技巧就要在日常中就多加關注自己情感的表達??梢越洺P缘氖惆l(fā)自己的情感,不過要凡事要適度而為,實現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對此我們要勤加訓練,總結學習到的各種情感表達手段,逐漸變成自己的習慣性行為,這樣朗誦就能更加自然生動。結語想要更好地完成一首古詩詞的朗誦,不僅要把握好情、聲、氣的平衡,還需要朗誦者多家練習才行。朗讀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工作,正所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哈姆萊特,對同一個作品人們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因此我們不但要學習知識技巧,還要敢于突破創(chuàng)新??偠灾?,朗誦是語言的藝術,一個完整的朗誦可以分成文本的再創(chuàng)作以及具體的朗誦行為兩方面。前者展現了語言的藝術,要把展現豐滿的形象、強烈的情感表達、合適的立場態(tài)度這幾方面結合起來。朗誦的行為則是朗誦這門藝術表演性的一面,需要更加關注情感表演與態(tài)度立場這方面。這要求我們在生活和實踐中多加感悟,從而和聽眾達成更強的情感共鳴。參考文獻[1]喬羽.《播音發(fā)聲教學中的“情聲氣結合”訓練技法》[J].《\o"西部廣播電視"西部廣播電視》2016,(13)147頁,162頁[2]韋剛.《關于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情聲氣”的感悟》[J].\o"科教導刊:電子版"《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22)249頁[3]\o"王飛"王飛.《古文朗誦中的情聲氣運用——以<答蘇武書>①為例》[J].\o"中國農村教育"《中國農村教育》2018,(22)61頁[4]盧正涌.《淺談播音語言的“情聲氣”的運用》[J].《記者搖籃》2017,(1)43-44頁[5]張惠.《淺談播音中氣息的運用》[J].\o"中國校外教育:上旬"《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08,(S1)36頁[6]李靜.《播音語言中對“聲”的運用探析》[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